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集錦15篇

文學 閱讀(3.1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書筆記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集錦15篇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1

讓人驚訝,這是一本哲學故事書。讀過之後,不僅能讓我們收穫知識,還可以讓我們懂得好奇心是非常有價值的一件事,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快樂的學習。

《蘇菲的世界》講述了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在年幼時面對世界充滿好奇心,並提出了認識世界的問題,得到了解答的故事。

在此前,寫過的《北大邏輯課》有異曲同工之妙。

《蘇菲的世界》的內容基本忘記,但它修正過我一些世界觀,讓世界在我眼中似乎有些不一樣了,這是這本書提供的最大價值。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除了對比隔壁家的小孩,我們還會對比美國小孩。傳聞,美國有一個小孩上學以後,知道了一個0代表太陽,而他母親憤怒的將學校告上法庭,並索賠鉅款,因為他的孩子失去了想象力,再看到0時,不會說雞蛋了。

這個故事應當是虛構的。

故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人對世界的認識是多麼的固化,人的想象力又有多重要,當一個人擁有想象力,就像擁有翅膀,可以看到別人看不見的世界,這種感覺是多麼奇妙。

而一堂邏輯課,或者一個哲學課,通過故事來講給人聽,又是多麼悅耳,從而感受到世界不同的.美好。

《蘇菲的世界》擁有這一切,儘管書名看起來像衛生巾的廣告。當我們讀完這本書,會覺得原來知識是可以用不一樣的方式去學習的,而且哲學也是一門有意思的課,可以指導我們的生活。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2

假期裡我讀了一本書,叫《蘇菲的世界》,我深有感觸。

故事講的是一位14歲的少女蘇菲不斷接收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前展開。在一位神祕導師的指引下蘇非開始思索,她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和後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然而事實真相遠比她想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

書中敘述了不少的人生道理,使我獲益良多。而它所敘述的哲學,讓我明白了許多。閱讀完這本書後,我也開始思索什麼才是“真實的自己”。有時擔心自己的人生是否只是南柯一夢,或真是“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呢?也許自己就像蘇菲一樣,像愛麗絲般去夢遊仙境?

其中,我最敬佩的人就是蘇格拉底。大約在公元前400年,出現了一位對歐洲思想有重大影響的人物——蘇格拉底。他說的話總是令人能夠領悟哲學的真理。然而對某些人而言,這樣的說話無疑是當眾出醜,並變成世人的笑柄。公元前399年,他被指控“宣揚新的神明,墮落青年人”而被處以死刑。他本來可以央求陪審團手下留情,免於一死。但是他沒有這樣做,因為他注重良知與真理,為了守護自己的真理而死,這也是無比自豪的。他那種為了真理而戰,為真理而獻身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使我更深切的領會到死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這句話的意義。

《蘇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深入淺出的人類哲學史。它不僅能喚醒人們內心深處對生命的敬仰與讚歎、還有對人生意義的關心與好奇。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3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回家,發現了神祕的一封信。――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就這樣,在一位神祕導師的指導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與此同時,蘇菲不斷接到了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跡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蘇菲開始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後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跡團,然而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

在開始接觸這本書以前,覺得哲學並不是人人都能理解的,它是一種很飄渺,離我們很遠的一種東西,並覺得哲學很枯躁,很無味。但事實證明我錯了,哲學不是一般人能夠學到的,但我們可以學習如何以哲學的方式思考。剛開始讀這本書時,很不理解裡面的內容。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我想不會有人會思考這兩個問題吧,至少我沒有。但隨即我被裡面的哲學理所吸引了。看著看著,有時甚至會懷疑我是否真的存在,從而努力去證明自己的存在,在世界上留下我曾經存在過的痕跡。

這本書改變了我對哲學,對世界的看法。哲學本是枯燥的東西,但《蘇菲的世界》卻全然不同,它在向讀者講述哲學的'同時,用生動的語言和奈人尋味的故事,使讀者在閱讀的同時產生了一種閱讀懸疑小說的心情。

與其說在看篇哲學史,倒不如說人類文明的通史縱收眼底。柏拉圖以理性主義為特色,沉迷於永恆的形式,亞里斯多德希望用感官親身體驗世界的決心。許多哲學學派始祖蘇格拉底。書中說的人常把不能理解的一些現象歸於神論,等到哲學發展到一定程度,人們開始相信無神論!接著,哲學繼續發展,宗教出現了分裂,基督教開始深入人心!大部分西方人開始接受基督教的洗禮,可是在新舊交替的時候,戰爭避免不了!紅十字軍為了耶路撒冷那稱為基督教發源地的地方,組織了教徒開始征戰,開始他們也許為了教義,可後面他們虐寺路過所有的城市!所以我覺得沒有什麼宗教是可以洗滌人類的心靈,只有人的自我覺悟才能改變一切,因為只要人願意,本原本是博愛的教義會被人曲解!我想哲學是可以讓人們瞭解自己,改變自己,讓人頓悟的學問。

《蘇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它喚醒了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歎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掩卷思索,真實的我們真的應該好好地去看這個世界了。不要覺得凡事都理所當然,這個世界什麼東西都有它的根源,都有它的道理,我們要抱著好奇心去探索,去發掘。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4

你是誰?

世界從哪裡而來?

在書的開頭,這兩個看似簡單卻深刻的問題被提出,引起了主人公蘇菲的思考。正是這兩個突如其來的問題,把她從平凡的現實世界帶到了神祕的哲學世界,為她的思考打開了一扇門。

想想看,我們真的考慮過這兩個問題嗎?如果有一天你也收到這樣的問題,你會認真考慮嗎?也許忽略它,也許一些好奇的人會回答,但是有多少人會考慮這兩個問題呢?如果老師問學生問題,學生可能會不假思索地說“我是XXX。這就是享受舒適生活的人類,這就是人類的悲哀。

還記得我們對這個問題有多好奇嗎?我們到底想了多少次?可能一次也沒有。我們就像機器人,冷漠地接受一堆資料,卻不去思考,不去質疑。老師不是萬能的,書本不是萬能的,網路不是萬能的,如果每個人都像機器人,沒有探索的精神,沒有質疑的精神,沒有反抗的精神,那麼火車從何而來?書從何而來?電腦從何而來?如果每個人都無所事事,得過且過,我們大腦存在的意義何在?我們和其他生物有什麼不同?

我們的稜角被現實打磨得光滑,我們的思想被自己無情的禁錮,誰還記得,人類的文明,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我們的'祖先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積累出來的呢?還有誰有這種無知無畏的發現精神,敢於質疑權威?只有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會被歷史銘記,才不會後悔自己的一生。

思想本身的危險在於思想本身是不安的。它拒絕接受既定的觀點,它需要從自己的思想和感覺去了解別人,這本身就意味著動盪、不安、危險和進步。

就像一個人被壓進了水裡,嗆了水才能學會思考。我們需要的只是這種不安分的思考,沒有思考,沒有質疑,就沒有進步,就沒有真正的未來。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5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很特別的書。無論是從敘述手法,主題內容,還是教育意義與我之前看的有很大不同。

它所講的是一門我之前從未接觸的學科——哲學,它將哲學迄今為止的起源與發展都做了概述,並在這之中穿插了蘇菲緊張懸疑的故事,避免了平鋪直敘枯燥與乏味。這本書並沒有將所教的內容條例般的列出來,正相反,但你看完時甚至會覺得有些不知所云,而當你回過頭去思考,才會猛然發現它的內容是如此龐大。

原本是一名普通學生的蘇菲收到一封神祕的來信,使她從平凡日常生活中驚醒,開始在艾伯特那裡學習哲學。後來她發現自己與她所生活的世界都是少校虛構的,並與艾伯特一起在宴會上逃脫。略帶科幻的故事,卻能引起深刻的思考。也許,我們只是一直完成著父母的命令;也許,我們為之奮鬥一生的並不是我們真正的夢想;也許,我們只是組成社會這臺大機器運轉的一個卑微齒輪;也許,我們從未存在過……

即使世界的.真相我們難以想象,但這依舊不妨礙我們做自己命運的主宰。因為“生命應該有意義,這是一個命令。”隨心所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並不是真正的自由,成為了平凡大眾中最獨特的一個,卻只是逃避了責任,成了一個可憐的自我主義,偽自由主義者。生命最後都只會通向一個終點,並不代表它沒有意義,我們應該用盡所有的能力與才幹去創造,而不是逃避。因為“存在的意義就是創造自己的生命。”

即使我們滿是“虛假”,也要盡力活出“真實”的自我。也許,在平靜的夏夜裡,小船的繩子便會突然鬆動……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6

 故事大意

一個名叫蘇菲的女孩,接連不斷的收到來自神祕哲學家艾伯特的信,所有信件內容皆為各種哲學理念、思想,而蘇菲也逐漸成為神祕哲學家的筆友。在此時,她也開始思索世界各地哲學所探討的問題,並且從日常生活中學會如何開始運用自己所學的哲學知識。

不過,後來陸續有更多不知名的信出現於自己的世界裡,內容主要是寫給一位名叫“席坦”的信件。她逐漸意識到了自己只是另個世界的艾勃特少校想象出來的一個角色,目的只是為了要讓席坦從故事中學習哲學。蘇菲便決定逃離他們所處的書中世界,到了席坦的生日派對,影響了艾勃特的“真實世界”。

 心得感想

閱讀完這本書後,我也開始思索什麼才是“真實的自己”。有時擔心自己的人生是否只是南柯一夢,或真是“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呢?也許自己就像蘇菲一樣,像愛麗絲般去夢遊仙境?或者我單單只是一個思想體,只有精神,沒有實體,並非真實存在?然而,這似乎是永遠解不開的謎團。

書本一開始所提及的問題:“你是誰?”讓我陷入無止盡的思索。曾單純的以為“我”就是我的主人,然而,真是如此嗎?以往,當自己陷入人生難題時,就會以玩笑來自欺,以自責來療傷。但讀完這本書後,我反而陷入“自己是誰?”,反倒希望自己就是蘇菲,由作家來告訴我如何進行下一步的動作,完成更精彩完美的演出!

如果沒有接觸到這本書,自己或許永遠會跟書裡的人物所說的一樣:“將這個世界當成一種理所當然的存在,而體會不到這世上的驚奇與美妙。”因為我們總是太依賴“習已為常”,普通的劇情、平凡的生活、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生活無趣的思考讓人生受到了限制。閱讀時,我總想象自己就是那充滿好奇的蘇菲,把書本里的神祕哲學家當成啟蒙自己人生的老師,在那奇妙世界中,日夜思考著來自哲學家丟擲的各種問題。

也許,只要抱著好奇心,就可以成為一位哲學家吧?以往,人們認為哲學家只是把自己從世上萬物所得到認知,經過思考的歷程,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而我認為,哲學也可以是一種人生,因為裡面包含著你對世界的觀感,隨著人生的成長與際遇,人的想法也會因而改變。人生,就應該儘可能與各式各樣的人相處,跟著他一起體驗他看這個世界的態度與角度;人生,就應該瞭解自己是一個世上獨一無二的存在,瞭解自己是獨特的,才能不被他人的看法所束縛,才能開始活出全新的自己,讓自己有個精彩無憾的人生。

一個真正擁有智慧的人是明白自己無知的人——題記

——蘇格拉底是誰?蘇菲又帶著好奇心拆開了艾伯特給他寄的信——自從蘇菲收到一連串奇怪的信,她就迷上了哲學,這次是名為《蘇格拉底》的信,我同蘇菲一樣,對蘇格拉底產生了好奇以及崇高的敬意。

“沒有人能夠比蘇格拉底更智慧了……”蘇格拉底聽到這句話後放聲大笑,搖搖頭,他說自己是無知的。

蘇格拉底、柏拉圖無知嗎?至少他們自己持肯定的回答。在世人貪婪的目光、狡猾的眼神中,他們的選擇沒有可以商量的餘地,從他們的故事中,我們才能明白真理是怎樣產生而又怎樣毀滅的。

很久以前,蘇格拉底讓他的學生們做一件事:讓他的學生們穿越一片麥地,從中採摘一支自己覺得最大的麥穗。可是,學生們從麥地的頭走到麥地末,有些學生手中的麥穗太小了,有些學生手中壓根沒有麥穗。

哈!手中小麥穗的學生想——有麥穗的'總比沒麥穗的好!手中空空的學生想——與其採摘這麼小的麥穗還不如不採!從中足以可見,人類的滿足欲、貪婪欲有多麼大!

有人想問哲學家:您覺得您智慧嗎?值得深思的是他的回答要比一萬個問題更具有意義:——我是無知的。

我們可以明白:一個自認為具有無限智慧的人還會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嗎?一個自認為無知的人難道不會永不放棄?

在每時每刻,請不要忘記——一個真正擁有智慧的人是明白自己無知的人。真理就是這樣誕生於“無知者”的腦海中的。

在人類洋洋自得的時候,人類的無知毫無保留得呈現在了世界的眼中;在人們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的時候,亦是如此。

沒有一個真理的指引,個個自認為擁有智慧的的人都將變得無知愚蠢,從此智慧與無知的界線變得模糊而不清了,人類也沒有什麼智慧可言了。一個個狂妄自大的智慧者們指揮著謙卑的“無知者”,不錯,社會就是這樣腐敗的。

就如同蘇格拉底的死,他是為真理而死的。蘇格拉底毫無疑問地覺得:他的生命就是為了追求真理,他甚至願意付出生命,讓狡猾貪婪的人類真正明白他們是最為愚蠢無知的。蘇格拉底是為追求真理而死的,他從一個社會底層出發,用他的無知來衝撞“智慧”的統治者們,最後卻被腐敗的社會判處了死罪,他在他的友人面前喝下了毒藥——人類又用自己的雙手毀滅了一個真理。

“無知”的蘇格拉底怎會向智慧的統治者們屈服!不然他就不是蘇格拉底了。蘇格拉底正確的見解導致了他正確的行動,他自己就是擁有真理的一位偉大的哲學家!

自認為智慧的人的無知的行動造就了腐敗的統治,自謙為無知的人用智慧的舉措鑄造了永恆的真理!

真理是需要追求的,沒有正確的見解就沒有正確的舉措,沒有正確的舉措就沒有偉大的真理,沒有偉大的真理就沒有真正智慧的人。而真正智慧的人內心會有一種聲音:我是無知的,然而,我又要讓真理公開於世人的面前,我要讓世界充滿智慧的共鳴。

如果我說真理是一曲動聽的大合奏,那麼無知與智慧就是其中的主旋律,正如同每一個真正智慧者都追求真理一樣,,那麼動聽,卻沒有瑕疵。

學會追求真理,懂得捨棄“智慧”,最後,做一個真正的智者——蘇菲明白了。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7

電影《蘇菲的世界》,又一次向我敞開哲學的視窗,和枯燥灌輸用的唯物主義哲學不同,蘇菲,和蘇菲的世界,用另一種方式展現了哲學奧祕。

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濾掉他人的解釋和見解,跳過劇本和電影的改編,當我找來這本書去翻開來,僅僅幾頁,蘇菲就帶著這簡單又複雜的疑問引導我走象更遠處,慢慢的看清本不清晰的世界。

你是誰?你我有試想回答這個問題麼?不要用名字來敷衍,那隻不過是個代號,為了簡單的區別你和其他人類個體,為什麼你能擁有那個代號呢?是和1+1等於2一樣簡單的吧,我就是我啊,是麼?是這樣簡單麼?1+1就一定是等於2麼?如果歌德巴赫活到今天他還在猜想吧?

世界從何而來?從大爆炸到宇宙形成再到太陽再到地球最後到人類形成,又有誰看見這世界如何出現形成?在你思考這個問題時,我們的腦子又如何確保不是被放在玻璃容器裡接上電極來虛擬一個從3分鐘前才啟動,根本不存在的世界呢?也許我們的記憶只不過是設定詳細的資料,你看見聽見感覺的全是電極直接刺激腦神經產生的真實幻覺而已,3分鐘前這一切還不存在。好吧……我承認,也有可能是5分鐘前。

翻過原著,再審視電影發現巨大的差異,然而,一個共同的特徵始終那樣明顯“這是一本關於哲學史的書”,原著的副標題,就如這個副標題一樣,《蘇菲的世界》並不是灌輸給你什麼是哲學什麼是唯物主義的東西,切實的提出哲學的起源,哲學的用途,和發展。哲學是人類用於認知這個世界和認知這個世界得到的總結,蘇菲帶著我們從古希臘,到文藝復興,一直走到今天,似乎匆忙,走過了哲學的一個個進步,一個個節點。

哲學——哲學就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世界觀就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的問題。 某書上如是說,當然也可以很實用的證明你把名字寫在地上地球也不是你的,一種探究世界,人,真實的東西。

所以,蘇菲和她的世界展現現給我們一個最貼近生活最貼近現實的起點———蘇菲。

雖然在書中未著很重的筆墨,在電影中,導演用蘇菲的朋友很鮮明的對比出蘇菲,一個十分平凡的15歲女孩,平凡到沒有什麼特徵的女學生。然而,即使這樣的平凡女孩,哲學依然這樣的貼近於她,哲學,無處不在。

蘇菲並未執著於空想和猜測當中,這應該歸功於那位善於引導的哲學家吧……當然這位狡猾的哲學家只不過是利用了許多先哲的想法和思路,也就是踏著先行者的足跡前進……很多先哲因為堅持自己的理念或者真理而獻出了生命,也許,我們踩著的不只是腳印那麼簡單。

在書中冗長的神話與故事,沒與在電影中著重體現,但是正是這些從北歐的雷神拖爾曙光和春之女神芙蕾雅一直到希臘的大力神赫拉克里斯和司掌智慧,戰爭的女神雅典娜,再到看起來很耀眼的耶穌,不斷的體現著人類對自然的探索和無知,以及理性的發展與探索。

當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得……等等哲學史上的閃耀點,一一如走馬燈般出現在蘇菲面前時,一個14歲的少女,並不顯得那樣迷茫和無助,顯然人類自從出生就在求知,只不過有太多人,對既定的事實無條件的接受了,再無深究的想法,從一個14歲少女身上體現的並不僅僅是智慧的閃光,更多的是求知的毅力和未固化死板的思路。

小說中的蘇菲,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思考著,讀著冗長的哲學故事,想著那如捉迷藏的哲學家提出的古怪又切實的問題。電影中蘇菲和世界的互動明顯得到生動的強化,蘇菲有她的朋友,最開始的信封甚至以為是男同學的惡作劇,在面對一個又一個問題時,蘇菲在學習成長,問自己的媽媽“你是誰,或者說我是誰?”顯然這裡電影的處理要比小說顯得生動許多。通過學習成長的蘇菲在與老師朋友的對話中表現出來的智慧和氣質顯然要比小說有力的證明了蘇菲的成長。

在不斷接觸和在神祕的哲學家的引導下,蘇菲先得知了他的名字,慢慢的學習中,與這位哲學家的接觸,越發的象是沿著鐵軌前進的高速列車 ,不斷的加速,卻始終沿著已經預定好的方向發展,就當一切都不可思議的發展時,一個個暗示接二連三的展現的蘇菲的面前,蘇菲的世界,這世界本身就是個故事,對,就如字面的意思那樣,蘇菲,發現了一個看起來象玩笑的情況,自己,哲學家,都是小說中的內容,作者描繪了一個神化了一樣的作者!這並不是我的語言上的錯誤,上校就是那個創造主一樣的作者。

雖然這個創造主狡猾的創造了蘇菲和她的世界,但是也正是這個愚蠢的作者教會蘇菲以一個哲學的角度來審視一切,上校不是神!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8

永遠的追問,你是誰?

就是現在,快去照鏡子,從什麼時候起,你認可了你就是你。是由這副皮囊和思想所構成的。人的長相一直在變呢,人的想法更是稍縱即逝,明天的你與昨天的你,真的是一個人嗎?如果你進入深山老林中離世索居你並面目全非,那別人還會認為你是你嗎?

永恆的追問,世界從何處來?

是諸神創造的嗎?是“上帝”創造的嗎?是在一瞬間產生還是恆久不變的呢?

你是不是覺得這些問題太過深奧,而且問這些問題的我像一個傻子?

可這就是十四歲的蘇菲遇到的.問題,她接到一封神祕的來信,陌生的來客自稱願意當她的哲學老師。帶她思考新的問題,而她也被家裡當成了怪人,是不是吃錯了什麼藥才開始這麼想。

世界就像魔術師帽子中的兔子,我們就像寄居在皮毛中的微生物,大多數人沉溺在溫暖中,而哲學一位位竭盡全力往上爬,企圖將魔術師看個清楚的人。蘇菲知道了,這位神祕來客是將她從日常生活的雞毛蒜皮救下來的人。

不要說環境的壓力有多大,哪怕我們住在下水道里,我們依然可以仰望星空。

祝福我自己以後能像哲學家一樣思考。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9

構思精巧,情節有趣,哲學很美。

從對神話的思考開始,歷經自然派哲學、古典派哲學、犬儒學派、斯多葛學派、伊壁鳩魯學派、新柏拉圖派再到基督教的誕生、中世紀、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巴洛克時期、理性主義、經驗主義、浪漫主義、自然主義、存在主義等直到今天的哲學。

不得不說,每一個時期,每一個階段都是一座座思想的高峰,都是屬於那個時代人們的思考與探索,無論是直線的亦或是螺旋式的上升,每一位哲學家對人生、世界、宇宙的思索對我們瞭解認識都有所裨益。或許我們會對某個人的某個觀點產生不認同,但請不要那麼快的'下結論,這一切的一切本就無所謂對與錯,都是個人、集體選擇、觀念的不同,而你所運用的評判標準只是你所認為的或者你們這個集體所認為的,其他人可能並不這麼認為,如此,又如何說別人是不對的呢,況且,事物都是在不斷髮展變化的,明天的你說不定就會推翻今天的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能夠看得更高、更遠。當我們仰望天空時,我們其實是在試圖找尋回到自我的路。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10

可以想象,這兩個哲學問題會成為縈繞全書甚至我們人生的疑問,因為這是對終極的拷問,對本源的發問?——你是誰?

當14歲的少女蘇菲收到這封信的那一剎,她一定感到好笑與瞭然。可當她第二次思考時,便只有困惑。我倒底是誰?她走到鏡子面前,想象自己不叫蘇菲,叫莉莉。並嘗試著對著鏡子呼喚自己,眨眼睛,但這並沒有效果。於是在哲學課程中,這個問題像一個影子,如影隨形地糾纏著她。最後她發現事情比自己能想象的更為離奇。她,蘇菲,是少校為了給席德慶祝她十五歲生日而虛構的人物,少校控制著她的所思所想,一舉一動。但更具有反諷意義的是,少校,他創造了蘇菲的世界,但他卻被我們所創造。

這個故事像一個無底洞。在令人驚奇的同時也帶給我們思考。我們是否也是被創造的,活在另一種生物的腦海中?那麼我們倒底是什麼呢?是單純的人?還是作家筆下的一個人物?抑或是一個夢?我們擁有自我意識?還是被別人所控制?這個別人,是否就是被我們稱之的命運?本書給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但這個問題有很多答案。哲學史上數以千計的大師們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認為最精闢的是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提出的哲學思考:我思故我在(Cogitoergosum)。所以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不斷髮問,在思辨中找到真正的自己。

——世界從哪裡來?

光我家書架上,就有五六百本書,而這些書一書一世界。想象一下,我們活在一本浩如煙海的鉅作中,作者創造出一個虛擬星球地球,地球上生活了幾十億人。你身邊的每一件物品都是作者的設計,你的生活是作者思考下的小小情節,你的結局由作者主宰。大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小到你剛剛拉開門的動作,都是作者的精心安排。這麼一想,你是否感到毛骨悚然。

在科學與哲學上,這都造成恐慌。科學上意味著所有科學定律都具有不確定性。哲學上意味著探尋的本源可能並不是客觀存在。我們的`世界成為了一個脆弱而不穩定的肥皂泡。而這種世界,正是蘇菲的世界。

在這種世界裡的蘇菲並沒有放棄。本書的最後,她拿起扳手,敲了敲席德的額頭,而席德奇蹟般地感受到了。這可真像個福音!沒準我們的所作所為,都能給另一個世界帶來影響呢。

人生是星塵,我們是星塵,世界也是星塵。

我們都很美。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11

當我看了《蘇菲的世界》這本書,我就被書中的蘇菲的經歷深深的吸引,那麼多的問題、那麼多的疑問、那麼多的奇妙神奇的事情,蘇菲的疑問似乎就是我的疑問,我真的想搞明白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帶著疑問和好奇,讀起了這本書,這是我看過的比較厚的一本書,也是我看的最入迷的一本書,每當我看起這本書,好像我自己就是蘇菲,我走進了蘇菲的世界,帶著那麼多搞不懂的問題,認真的看了起來。

最後我終於看完了這本書,但是那麼多的問題好像還沒有搞明白,我不知道為什麼把自己當成了蘇菲,我很想從書中找到答案,有答案嗎?你能告訴我嗎?

爸爸說,這是一本哲學的書,什麼是“哲學”?我要去看第二遍。偶然的機會,發現了《蘇菲的世界》這本書,覺得還挺有點味道,淘來給女兒看看,不知道她能看出什麼名堂,這是一本充滿哲學的書,理解起來還是挺有難度的。

誰知女兒看了兩日,非常著迷,還問起了一個個奇怪的問題,我也加入了《蘇菲的`世界》認真的研究起來,一個個哲學問題把我也吸引了,想想我們何嘗不是也在心裡問著同樣的問題,只是生活的磨礪早就忘了那一份的童心。這次能和女兒同時在看一本書,讓我獲得了些啟發。

不指望通過這本書讓女兒能明白多少哲學的道理,希望能通過蘇菲的世界讓女兒明白好奇和疑問是探索未來世界的動力。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12

近幾個月來,不知為何,對哲學有了濃厚的興趣。所以說,拜讀了一下哲學大師“喬斯坦*賈德”的鉅作——《蘇菲的世界》與《紙牌的祕密》當然,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的,還是《蘇菲的世界》

《蘇菲的世界》講述了一位十四歲的少女蘇菲,不斷地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前展開。在一位神祕導師的指引下,她開始思索——我是誰?世界從何而來?最終,通過導師的指引與講解,解開了一切謎團。然而,蘇菲卻驚恐的發現,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象得更怪異——她,還有她的導師艾伯特,只是一個父親為他女兒寫的書中的人物罷了……

讀過《蘇菲的世界》後,我心中豁然開朗,對生命,宇宙萬物都有了一種說不出的感悟。《蘇菲的世界》好似一曲可以浸透心靈的華美的樂章。它使我如何去從哲學的角度,觀察這個世界,理解這個世界,理解這個社會。如何去開啟心鎖,認知事物,就如:“麵包師傅可能做出五十個一模一樣的薑餅人嗎?,為什麼所有馬都一模一樣?”這些問題看似是十分可笑的,愚蠢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去想,卻高不可測。就拿薑餅人來說。如果做出五十個一模一樣的薑餅人,就用一個模子就可以了。那麼一模一樣的馬呢?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馬,就像沒有一模一樣的DNA一樣。但是,為什麼你一看到一匹馬,你就能說出它是馬?而不是鹿呢?因為所有馬都有共同的特點。這寫特點,就構成了我們心中理型的馬。也就是說,不管這匹馬是被砍了幾條腿,被帶上個面具,你也能認出是馬。再回想薑餅人,他們都一樣嗎?沒有可能。也許有的肚子稍稍鼓起,有的會薄一些,有的有裂縫,有的'沒有。即使外表完全一樣,你又怎能保證,它們是由相同數量的原子(組成世界的基本物質)組成的嗎?所以說,沒有兩個薑餅人會一樣,為什麼看起來會一樣的,因為我們心中有一個理型薑餅人。由此可知,世界萬物都是奇妙的,只有善於思考,才可得到真理。

《蘇菲的世界》也不時的散發,揮灑著人性的光輝——例如蘇格拉底,寧死,也要堅持自己的言論。一種“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品質。一種良心上,一種“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精神,塑造了蘇格拉底寧死不屈的形象品質。還有蘇菲,一種對真理,去積極探索,不斷思索,不斷感悟的一個虛擬的人物,她表現了人類勇於追求真理的一種精神。就像居里夫人。

《蘇菲的世界》也讓我懂得了如何去學習——思索。思索便是學習,沒有思索的學習,只可稱作背誦罷了。

品哲學之精,悟人生之道。

明世間真理,知萬千世界!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13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很好的哲學啟蒙書,它用通俗的語言來講述從柏拉圖以前一直到二十世紀的整部世界哲學史。小說部分類似於偵探小說,是現代版的愛麗絲夢遊仙境(作家南方朔語)會讓讀者產生興趣,絲毫不覺得枯燥厭煩。

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發現了一封神祕的'來信———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就這樣,在某個神祕導師的指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索的各種問題,與此同時,蘇菲不斷收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面前展開,蘇菲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後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

然而,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14

哲學入門書,深入淺出的概括出人類哲學的歷史程序,同時也滿足了我對於宗教的好奇心。

我才知道,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是耶穌誕生前的哲學家。

任何宗教的誕生、哲學的理念,你必須要結合當時的歷史來看,否則沒有任何意義,以現代的思想去批判過去的哲學,這是非常錯誤的,設身處地是非常必要的。

而對於我個人而言,大多數人早早就停下自己的腳步,早早就在兔子的毛髮深處找到安樂窩,我有滿腹的好奇,我有那麼多不明白不理解,我不輕信,我覺得不對勁。所以我是被戳著腦袋、被評價著“你太特了”長大的。

我在書中找回自信,這是我完全沒有想到的。哲學是我新交的朋友,我有多愛他,他就有多愛我,這真正讓我平靜,讓我淡然,我接受哲學的洗禮,我想我終於找到我的信仰,那就是大自然,也就是我自己。

其中康德的'哲學理論最貼近我的世界觀,他可以令人信服的解釋為什麼我曾經思考過“宇宙從何而來”,並且也合理解釋了為什麼我覺得“從無到有”、“大爆炸”這些答案都有點站不住腳。ps。但他的宗教信仰那部分,我沒有想法。

我一直對宗教十分好奇,祁克果的一句話讓我有了更深的對於宗教的理解,“重要的並不是__是否真實,而是對你而言,它是否真實。”

如果想要開始接觸歐洲哲學,我認為這本書是最佳的啟蒙讀物。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15

初次閱讀本書,使我覺得世界上還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們去探索,大自然的祕密使永遠也揭不完的,從前的哲學家為我們解開了不少世界之謎,使後人變得聰明起來;我們不也應該向他們學習,運用哲學的觀點揭開自然與人類社會的奧祕,也為我們後人做一點事嗎?

這本書有關哲學史的敘述與傳統學院的敘述方法大相徑庭,它力求與時代的發展及社會之演變搭上線,哲學因而能夠不被架空成學究的觀念遊戲,無法真正通俗化的哲學至少因此而變得比較可讀起來。同時它也提示出了另一個重點,那就是哲學是有用的。本書用非常通俗易懂的事情將哲學的原理演繹出來,在描述德誤克里特斯的原子理論時,小說中是通過蘇菲玩積木的過程程序講述的;通過皇帝的新衣來講述蘇格拉底的.智慧,以及人類並非萬能和無所不知的;通過戴眼鏡等方式讓人們理解康德的時間和空間直觀形式”;作品中通過光著身體的男人,來表現佛洛依德的潛意識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