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思鄉的古詩詞集錦

文學 閱讀(2.02W)

思鄉,即對家鄉,以及親人思念之情。思鄉一般都是在外地對自己家鄉思念。下面是思鄉古詩詞集錦請參考!

思鄉的古詩詞集錦

  思鄉古詩詞集錦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 客心何事轉悽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 愁鬢明朝又一年.

故鄉杏花 【唐】司空圖

寄花寄酒喜新開, 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問花枝與杯酒, 故人何得不同來?

江外思鄉 【唐】韋莊

年年春日異鄉悲, 杜曲黃鶯可得知.

更被夕陽江岸上, 斷腸煙柳一絲絲.

遠望 【唐】元稹

滿眼傷心冬景和, 一山紅樹寺邊多.

仲宣無限思鄉淚, 漳水東流碧玉波.

和三鄉詩 【唐】高衢

南北千山與萬山, 軒車誰不思鄉關.

獨留芳翰悲前跡, 陌上恐傷桃李顏.

鄉思 【唐】薛濤

峨嵋山下水如油, 憐我心同不繫舟.

何日片帆離錦浦, 棹聲齊唱發中流.

雜詩 【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 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 寒梅著花未?

重別周尚書 庾信 南北朝

陽關萬里路,不見一人歸,

惟有河邊雁,秋來南向飛.

人日思歸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渭水思秦川》 岑參

渭水東流去,何時到澭州,

憑添兩行淚,寄向故園流.

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贈吳之山》王間

城拆聲聲夜未央,江雲初散水風涼;

看君已做無家客,猶是逢人說故鄉

  古詩分類

中國古代詩歌體式繁多,在古詩分類和叫法上也眾說紛紜。尤其是對於樂府、古風、歌行體三類詩,更易混淆。因為,從形式上看,樂府體與古風都是五言體,七言古詩與歌行體都是七言體,很難區分。但是,從古代以來,人們比較一致地承認它們在表達內容、手法、風格特色區別,對它們有約定俗成稱呼。

人教版八年級(下)在《詩五首》“研討與練習”第二題中說:“《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都是‘歌行體’詩,形式自由,語言流利,格調奔放。請從句式、敘事、抒情等方面說說這兩首詩異同。”又九年級(上)知識短文《怎樣讀書》中說:“杜甫《石壕吏》格律較寬,叫古風……”

這裡叫法,不符合習慣。人們習慣上把杜甫《茅屋》一詩叫做“七言古體詩”,而把岑參《白雪歌》叫做“七言歌行體”,編者也明顯看到了兩詩“異”,所以出了這樣問題。而杜甫《三吏》《三別》雖然在形式上與“古風”同為五言,但習慣上人們把《石壕吏》叫做“新樂府”,而不叫“古風”。為了說清這個問題,需要對中國古代詩歌體式作一簡要回顧。

我國最早詩體是四言“詩經體”,接著出現了以屈原《離騷》為代表“楚辭體”(也叫“騷體詩”),後者用連詞“之”和語氣助詞“兮”將句式變長,如“帝高陽之苗裔兮”(《離騷》)、“操吳戈兮披犀甲”(《國殤》),這為後來五、七言詩提供了先例。因此,《詩經》與《楚辭》成為中國詩歌之源。

至漢代,出現了專門負責蒐集各種詩歌、民歌機構“樂府”,它所蒐集最有影響是民間詩歌,這就是我們今天還能看到“漢樂府民歌”。它最大特點是現實性強,通俗明快,形式上以五言為主。如教材八年級(上)中《長歌行》及高中課本中《飲馬長城窟行》《十五從軍徵》等,即是“正宗”“漢樂府”。漢樂府民歌內容體式影響了當時及後世文人詩歌創作,至東漢末年,代表文人五言詩成熟《古詩十九首》出現,其中吸收了樂府民歌許多特點,這對古詩體式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尤其是在魏晉南北朝及唐代,漢樂府發展衍變形成兩種主要形式。一種是文人以模擬為創作“古題樂府”(也叫“舊題樂府”),它借用“漢樂府”題目,寫新內容,猶如“舊瓶裝新酒”,如曹操《步出夏門行》((七上)、楊炯《從軍行》、李賀《雁門太守行》(九下)、李白《蜀道難》《將進酒》(高中)等。這些詩歌特點是雖沿用了漢樂府題目,但寫內容是新,不過與原題有一定聯絡,如“從軍行”與軍事有關,“雁門太守行”與邊塞有關。文人模擬樂府在內容上從漢樂府敘事為主轉變為以抒情為主;在形式、手法上,則借鑑其通俗明快而又加以“雅化”,增添了文人色彩,提高了藝術品位。“古題樂府”有五言與七言兩種形式。七言古題樂府,今能見到最早是三國時曹丕《燕歌行》,至南朝齊樑時鮑照始大力為之,寫出了《擬行路難》(18首)等。樂府詩可以歌唱,而七言樂府體主要是以吟誦為主,在內容篇幅上,一般比較長,吟誦時如行雲流水,一氣而下。它可以自由轉換韻腳來極盡內容多變、結構轉折、氣勢壯闊、感情跌宕多姿之妙,這種詩體適宜於承載較大思想內容、抒發激越奔放之情,既有古樂府通俗明快特點,又以文人抒情言志為主,形式以七言句式為主,間有雜言,文采飛揚,讀來抑揚頓挫,所以人們又稱之為“歌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