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非理性的文化美文欣賞

文學 閱讀(3.19W)

在《何謂文化》裡餘秋雨說:“文化,是一種包含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態共同體。它通過積累和引導,建立集體人格。”反過來某種集體人格也會導致各種文化的產生。文化包含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積累和引導中形成,但是在中國,這種積累和引導經常是不理性的。

非理性的文化美文欣賞

比如,在我家對面有一家特色熱乾麵館,每天早晨食客不斷。很多人開著車過來,車頭斜對著麵館停下,車尾斜對著馬路,幾乎佔去了馬路的一半,其它的車來此也如此停著。來往的車輛只能小心翼翼的通過,一條本來很通暢的大路往往因此變得擁擠不堪,甚至導致交通堵塞。然而奇怪的是隻有極少數人會偶爾對此提出意見,很多人已經對此已經習以為常。我想這也應該是集體人格導致的一種畸形認可,從而讓理性退避三舍。

再比如中國人眼中的煙,其功能除了滿足部分菸民的需要外,民間價值幾乎等同於貨幣。煙能夠在中國大行其道,在民眾心中的地位能夠攀升到如今前所未有的高度,其原因應該不僅僅是因為一部分人對煙的渴求。

一個男人學抽菸大約是在二十歲左右,那時對於電影電視上的酷酷的抽菸鏡頭產生嚮往,並且現實生活中周圍的`成年人在家裡、在路上、在各種公共場合肆無忌憚的抽菸,彷彿抽菸就是成熟的標誌,於是年輕人開始模仿。煙的味道並不好,特別是剛開始抽菸的時候,人的喉嚨和口腔都會感覺到不適,但這些都不足以阻擋年輕人對成熟的渴望。所以我一直認為,模仿是年輕人抽菸的起因。

煙畢竟對神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這是可以讓人上癮的。抽菸上癮後,以前單純的模仿就變成了一種真正的需求。對於特別愛面子的中國人來說,每天抽什麼煙其實就是自己的臉面,只要條件允許,就會盡可能的抽更貴的煙。而我們的制煙企業也不斷迎合了這部分人的需求,不斷的生產出各種包裝精緻的高檔香菸。

如果一件普通的事物能得到足夠多的人的認可,那麼它的價值就不再侷限於它本身的作用了。在這種背景下,煙成了禮尚往來的高階禮品。不管你抽不抽菸,如果別人送你一條高檔香菸,你一定不會為怎麼處理而發愁,因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很輕易將其換成錢幣。

我周圍的很多人抽的煙大約四十元一包,一包二十根,每一根兩元。不管是抽菸的人或是賣煙的人都知道煙的成本遠遠低於這個價格,但卻沒有人去質疑。因為抽菸時,它就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而用來送禮時,它就是金錢。我覺得香菸禮品和其他貴重禮品有著本質的區別,因為它的實際價值實在太低。抽菸在民間得到的廣泛認可是一般的非理性行為所無法比擬的,它已經演變成一種文化,為了能融進這種文化,各類人群都不能對它視而不見。

再比如,現在16:9的寬屏液晶電視已經進入到千家萬戶,但是我國的電視訊號卻是4:3的。當我們看電視時,液晶屏上的人物是癟的。有時我開玩笑的對身邊的人提出這個問題,但是幾乎所有人都覺得沒有感覺到人物是癟的,很正常,因為一種畸形的感官已經習慣了。

但是不管怎樣,我們始終不能改變“車應該平行路邊沿停放”“抽菸是對人體有害的”“電視裡的人物確實是癟的”這些事實。這些集體性的對非理性行為的放縱和認可,已經演變成一種新的文化,一種讓中國人深陷其中難以自拔的非理性文化。

這種文化的形成,我覺得應該是兩個方面的原因所導致的:一方面由於幾千年的皇朝統治造就了中國人逆來順受的特點,對於很多即成的事實難以提出反對意見;另一方面中國人講究含蓄和麵子,所以對別人對自己總是用一種包容的態度,這種態度讓各種非理性的行為氾濫。

這種非理性的文化形成於一種廣泛的社會認可,所以根深蒂固,即使面對理性的宣傳和言論,也佔盡上風。這種文化的形成也讓中國文化在世界其他文化面前顯得庸俗不堪,甚至格格不入。所以我們經常看到中國遊客在國外惹人厭煩的舉動和令人無奈的言語。但令人遺憾的是,我們的大多數人卻始終迷醉在自己的文化裡,看不到改變的可能和理性的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