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垵子散文

文學 閱讀(2.36W)

自古以來對弈的種類有很多,除了圍、象棋等普及的專案外,還有色彩紛呈的傳統地方棋類,其中,流傳於德州很多農村的“垵子”,就是一種很有意思的棋藝

垵子散文

從前,“娘娘廟”遍佈全國各地,較大的廟宇中供奉著幾位“娘娘”,一般是“女媧娘娘”為正神,“泰山奶奶”、“姜娘娘”等作為配神。這其中的“姜娘娘”就是上古時期的姜嫄,相傳她是神農氏十三世孫句龍的女兒。《史記?周本紀》載:“周后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姜嫄為帝嚳元妃 ……”姜嫄有一次隨從帝嚳到郊外去,腳踏了神的巨大腳印而懷孕。“未婚先有子”的姜嫄幾次棄嬰,而且扔的地方不是荒郊野外就是冰天雪地。但這個孩子命大,最後居然讓鳥獸給養活了。所以他的名字就叫“棄”。

姜嫄認為這個兒子肯定具有非凡的生命力,便著意培養他,從棄小時候就啟發他清淨專一而愛好稼穡的興趣。在棄剛懂事的時候,姜嫄就編排了“垵子”等農耕內容的遊戲節目,如犁田、播種、收割、儲存等,寓教於樂,跟孩子一起玩耍。因此,棄在少年時對農業種植就顯示出卓越的稟賦。

棄成年後在農業方面有很多發明創新,農業生產開始進入了精工細作、肥料運用和選種優育的新時代。從而奠定了中華民族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農業基礎。唐堯任命棄為農師,虞舜又任命他為大田師,都是主管農業的官職。造福人類的棄從此被尊稱“后稷”,封於邰(今陝西武功縣)。自商代人們又把他作為農神祭祀,後又公認他為周朝的始祖。

姜嫄教子有方,成為傳奇故事。她重視家庭教育,成為後世楷模。幾千年來,人民敬仰並尊稱她為求福祁子的“娘娘”,建廟祭拜。這樣,“垵子”遊藝也就被人們承繼下來,傳播到很多地方。

“垵”是指點播種子挖的小坑。“垵子”的原意,是指在田地裡挖出小坑點播上農作物的種子,是最原始的.種植模式。“垵子”這一名稱,是農民們典型的叫法,非常形象貼切。

“垵子”的盛行,因為它玩起來方便易行,裝置取材簡單,隨時隨地都可以對陣。田間地頭,路邊樹下,工地場院,院裡屋內,業餘閒暇之時,或蹲坐或席地,手指一劃棋盤便成,用糧食籽粒或隨手撿一些小坷拉、瓦塊、草棒之類的就是棋子。男女老少不分級別,說“垵”就“垵”,趣味兒十足。

“垵子”的玩法歷來豐富多彩,並且也時有創新。比較傳統的形式有:走四方、方六、四頂、趕牛角、趕北京等。

“垵子”系列專案大致可分三種類型:一類是以取式殺子技巧為主。布子較圍棋簡單,子量少,可使對方在布子階段子量處於劣勢,並在佈局上受到干擾;取式、殺子是技巧的全面展現,既能“吃”掉對方的棋子,又能破壞對方佈置的陣勢,讓對方不能成式,或沒有走動迴旋的餘地,就贏了一盤。另一類是以取式為主,通過千變萬化的運子達到規定的局式,將對方趕進絕地、束手就擒而獲勝。第三類是以爭先為主,經過一番心理戰和計算獲得先機,以儘早達到目標。“垵子”一般以兩人(組)對決,每盤分出勝負(有平棋),“趕北京”則是三人(組)對局,按到達目的地的次序分出一、二、三名。

在“垵子”對弈的場面中:棋盤上那方形的線格就像農作物的行距和間距,那些叫“斜”的格式,就如同農人在三角地塊的設計。“揪子”彷彿耕作時的“間苗”,“吃子”就令人聯想到禾苗與雜草之間此消彼長的情景。那你追我趕、爭先恐後的棋子就似勞作時人們在競賽。那規矩中的種種“成式”,當意味著收穫與儲存……

“垵子”這種民間地方性棋藝,在鄉下很多人都會玩,高手層出不窮,各有絕招。對弈中,奇招變化奧妙無窮,“拼殺”的場面引人入勝,不論執棋人還是觀眾,都沉浸在局勢之中,其樂融融。“垵子”棋藝,無疑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幾何圖形、代數運算、心理記憶等智力思維,在遊戲中得到了開發和鍛鍊。可惜,也有一些老玩法,如“六五”、“趕牛角”等,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懂了,亟待整理和記錄。

當下,“垵子”遊藝已被列入陵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項寶貴的棋藝若能發揚光大,對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將不無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