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經典名家散文推薦(精選22篇)

文學 閱讀(2.31W)

散文素有“美文”之稱,它除了有精神的見解、優美的意境外,還有清新雋永、質樸無華的文采。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經典名家散文,希望大家喜歡。

經典名家散文推薦(精選22篇)

經典名家散文 篇1

相信蜻蜓飛舞的曠野裡有一首歌,這首歌跟碧碧的荷粉粉的蓮無關,但是跟青春相關,因為春天把那個小祕密留在了夏季火辣辣的嬌媚裡;相信蜂蝶翩翩的花叢裡有一首詩,這首詩跟默默的綠淡淡的紫無關,但是跟青春相關,因為顏色所能表達的情感都是青春的底色;相信彩虹的絢麗光環裡有一個夢,那個夢和明媚的日皎潔的月無關,但是跟青春相關,因為光環裡有那座繁華的城,那方熟稔的禾,那汪肆意流淌的水,那裡有青春五色的魂魄。當心扉盡情敞開,空曠得把大地之外的大海也攬入了懷裡時,一切美好都順其自然地被接納了進來......

那個可以用來任意揮霍的年紀,人們叫它——青春。上蒼給予了抱負,也給予了理想,所以有膽識讓勸告走開,讓折騰進來,幸福和災難不屑一顧,嚐嚐苦痛,碰碰壁,折騰累了,大不了轉一個大圈兒回到原地。沒有什麼可後悔的,更沒有什麼可埋怨的,轉這個圈兒,就是為了給青春抒寫波瀾壯闊的詩篇。

前些日對面那個穿著破破爛爛牛仔褲的男孩突然離家出走,為了夢想不辭而別,如今空空如也地歸來了,幾朝不見似乎成熟了許多。看到我一邊問好,一邊若無其事甚至有點幸災樂禍輕唱著:“歸來喲,歸來喲,歸來卻空空行囊......”我想這是唱給我聽的還是唱給他自己聽的呢?噢,是唱給自信的青春聽的,這是我悟出的最終答案。我不得不深深的感嘆:丟掉負擔、包袱過日子除了青春,還有哪一段光陰呀?孩子是不是離開家才能長大?

北上廣漂泊的眼淚有苦有甜,染上詩意的夢總在青春的記憶裡。

還記得那個不施粉黛的北漂女孩任月麗嗎?出生於河北涿州一個農村家庭,父親患有小兒麻痺症,行動不便,母親是智障患者,來人不打招呼,有時候連自己的女兒都不認識,奶奶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家的重擔就落到了16歲的女孩身上。她義無反顧揹著吉他闖蕩,帶著青春上路,染著詩意地北漂。西單地鐵的地下通道那首《天使的翅膀》還在網路裡迴旋,富有詩意的神話使她登上了中央電視臺的音樂聖殿。還有那從建築工地走向舞臺的旭日陽剛,還有那個從田頭地間走出來的無冕之王王二妮......青春的誘惑總是在富有詩意的故事裡傳唱。

再說說那個草根創業者馬雲吧,之所以能成為當今擁有青春夢者的崇拜偶像,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青春裡有一個詩意的夢想。他大學聯考、事業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那愈挫愈奮的精神來源於,染上詩意的不變的青春夢想。試想,如果馬雲無數次跌倒後,聽從了父母的勸告,屈從命運的安排,去學習一門手藝,安安穩穩過他當臨時工的生活,那麼,還會有今天的馬雲,還會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嗎?

爬上高中危險的梯子,依然不忘等待著下課放學的鐘聲,依然相信山的那一邊住著神仙。久久關在心頭的無限風光,不會被狹隘無情的生存同化。奮鬥飢渴難耐地想早點跳出那幾個乾癟的文字,在大風大浪裡實幹一場,讓好高騖遠的理想早一點實現天馬行空的浪漫。不相信天意,帶上剛剛破殼的背叛行走於海之角天之涯。跨越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原來是夢想幫的忙,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的願望原來是拼搏幫的忙,總是肯用信任的眼光看待如此可愛的世界。相信明媚的陽光平等地灑在每一片葉子上,每一株植物頭頂平等地長著一朵花兒,每一朵花兒平等地擁有一個美好的憧憬,一切美好在詩意中應運而生。

詩歌的美麗,歌聲的典雅,舞蹈的輕盈,都是青春的傑作。而青春又要與多個知己遭遇,一個叫明媚,一個叫憂傷,一個叫華麗,一個叫失敗,一個冒險,一個叫背叛,一個叫機遇,一個叫成長......

我想,青春最美的遭遇就是染上了詩意!

經典名家散文 篇2

我是從很近的地方過來的,就是以往那老地方走過來的,徒步也要不了幾分鐘時間,在今天似乎經歷了千山萬水,經歷了數不清的坎坷和荊棘,身心已經很是疲憊。我一向自認為是一個經得起折騰的男人,我不像花瓶子那樣脆弱,一向是能扛的,今天又是怎麼了?唉,只是現今的路並不好走,今後的路也肯定並不好走。昨夜為了什麼丟失了睡眠?只是丟失了曾經擁有過的輝煌。現實一點吧,不再虛榮,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從快樂出發的......心底裡如此想著想著,就不知不覺到了每天要來的荷塘了。微風不知什麼時候把一池荷花點亮,看著荷花那一隻只明亮的眼睛,我也抖落身後的疲憊。長長吁了一口氣,在抬頭看天,天也藍了......

荷呀,我承認,在我很困惑的日子,就靠你的誘惑與幻臆度日的,所以隔三差五總來看你,但是總沒有發覺你像今天美得如此讓人眩暈,在那水的中央的,撐著傾情的傘兒,碧碧的傘兒,開著嫋娜的花兒,多愁而又悠閒的花兒,搖呀搖,把世間瀟瀟灑灑的內涵都表達的淋漓盡致,總能讓多情還是無情的人兒來一段清麗委婉的歌唱。吟一首遙遠的詩歌吧,把美好的舊憶再捋順捋順: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含羞的這一朵是你,應為有著太多的矜持;怒放的那一朵是他,他總是那樣紈絝;請你告訴哪一朵是我呢?是不是被昨天黃昏那場雨裡凋零了的那柄殘荷就來著?殘了就殘了,我也不算是一個追求完美的個人呀,不怕你笑話,因為我打小起就沒有胸懷大志,只是覺得在這個世界為別人還是自己開開花,結果自認為好了就足以。殘荷有殘荷的美,記得在春節聯歡晚會,那曲《我是你的眼》嗎?那歌者心中有一雙明亮的眼,比常人還要明眸善睞;記得舞臺上那輪椅和柺杖的搭檔嗎?那瘸腿失臂者的風采,還是那樣亭亭多姿,還是那樣玉樹臨風!

總怪幸福不來敲門,沒辦法幸福總是包在紙裡,經不得風吹,經不起雨淋,見不得日晒,容不得火烤,如此弱不禁風的東西,誰能為他買個保險呢?誰能把他放進保險箱裡呢?幸福就如著出泥不染的荷花,需要魚兒溫軟的擁抱,需要蜻蜓輕盈的呵護......細心的心,溫情的情,就是幸福外面的那張紙,只要那張紙不變質,就過不了保質期。

我不知道外國有沒有荷花,那外國畫家們怎麼就沒有畫過荷花呢?難道只有中國畫家們才擁有這樣的天賦嗎?千姿百態的荷點綴著這方搖晃的世界,支撐著這晃盪的船,畫家的筆下也許就沒有如此複雜的風險。在荷叢中我沒有聽到歌唱,沒有看到蓮花間飄逸的裙舞,沒有看到收穫的笑臉,只聽到老闆吆喝那些採蓮人把靠近岸邊的荷包先採摘的呵斥聲:“每天有那麼多人看荷花,都煩死了,趕都趕不走......”荷花池裡,我只看到幾個採蓮的女人,一身的泥水,滿頭的大汗,髒兮兮的臉龐寫滿疲憊,坐在船頭忙忙碌碌,風吹亂她的秀髮,她們沒有多餘的功夫理一理,她是幫老闆也是為了自己的生計採蓮。在荷塘的岸上,一對對卿卿我我的情侶在拍照,把遠遠近近的採蓮船作為背景,一群天真的少年在追逐蜻蜓,那天真的笑聲傳得老遠老遠,岸上的生動給予了我無限的安慰......

我跟兒時遠方的友人電話:荷花朵朵開了,來看看不?他說:最近很忙,不就是看荷花嗎?以後吧......其實,我是想見見他,就是迫切想見見他,不再讓自己孤單。我知道,那“以後”至少是明年,也許遙遙無期......

經典名家散文 篇3

桃花不聲不響地紅了,瘋瘋癲癲咧著嘴在春風裡傻笑,天空明淨,是誰撐開了傘子多情的夢。雲兒扯了一綹紗,遮遮掩掩地變成了雨,羞答答地飄呀灑呀,把壓抑了一冬的矯情揮灑盡興,江南又活在飄逸繾綣的傘裡。無論晴天雨天傘是江南夢的全部內涵……

傘兒就是雨的夢,傘醉在羞答答的雨裡。軟軟的風,帶著人們所有的遐想,味道讓鼻子清鮮嗅得到,眼睛清晰看得到,心裡清楚猜得到,清潔記憶忘不掉。傘兒如舞蹈著的荷兒,讓人夢裡也能生出擔心來。那份擔心,真能長出瓷兒般脆生生的嫩芽芽兒來了,讓人們多了幾分關心和擔憂。透過玻璃一樣的透明天空,雨冰冷的脣印在傘熱情的臉蛋上。一根清冷悽婉的笛子,如一簾幽夢,在傘的世界裡盪漾開來,轉了一圈,又轉了一圈。傘就是雨的情人,傘就是江南的情人。不知是雨綁架了傘的感情,還是傘綁架了江南的感情。就這樣,無論今後走到何地,是朝夕相處,還是遠隔天涯,傘都留下一個夢,一個讓人忘也忘不掉的夢。

當燕子飛回來的時候,不管有雨無雨,為了我自己,也為了你,我把你的紅雨傘撐開了。從此也撐開了現在,也撐開了未來。一朵雲就是一把傘,傘下卻是兩個人。在傘的下面,你還是不難說出一百個陌生原因,但是也能講出一萬個熟悉的理由來。不許別人去猜,別人想些什麼我們都默認了。西湖斷橋上的那隻傘兒,千年才等了一回呢!當我撐開雨傘的那一刻,我明白了雨是為傘而來的,我是為你而來的。

一個寂寞的男人,撐著一把寂寞的油紙傘,寂寞地走在長長的雨巷裡。那個丁香一樣芬芳結著愁怨的姑娘呢?那個會寫愁怨的詩人呢?他還在撐著那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他還能逢著那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她是否還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那長長的雨巷,走過的只是一個寂寞的男人!傘和雨哪個才是男人的孤獨的伴侶呢?那油紙傘真的永遠只是個夢嗎?

噹噹山花紅了的時候,那大晴天裡,陽光斜斜的照過來,比泉水還要清澈,照亮每一片綠,每一片紅,每一片紫。綠中就有一個你,紅裡就有兩個你,紫間就有萬個你了!傘就在和煦的陽光裡撒嬌。整個江南都在粉紅的記憶裡,傘就是記憶裡的風景。傘曾經無奈地穿過古老的長安的宮殿,躊躇滿志地踏上年輕北京的舞臺,才走進江南唱晚的小舟上,行雲的街道里,流水的小橋中,豁然的小道旁。傘在江南每飄過的一處地方,都有一個悠然多情的夢。

在江南,等雨,不再是傘的宿命。

經典名家散文 篇4

在缺少蟈蟈叫聲的春天夜裡,天邊那一彎月牙呢?你是誰呀?是陌生又熟悉的你嗎,怎麼春天總在你清澈的眼神中行走?當你燦爛的笑容遞過來的時刻,燕子的剪影在麻雀的叫聲裡飄舞,似那一縷輕夢,總能輕輕喚醒春風。當我懂得人世間最初感情的時刻,你就掛在春天的樹梢上,直到今朝,依然掛在我寂寞的視窗。妻子的月亮,受不了春天瀟灑的風寒,躲在家的懷裡不肯出門,而你卻伸出那隻忘情的小手,推窗而入,悄悄走進我的心田。在這樣的春天,許多故事入夢了,但是關於你的記憶在漫天飛翔。那是多麼撩人的畫面,我深陷得不能自己,綿綿恙笛老是陪伴縷縷月色定格於窗戶的畫框裡,無需要春風給力,我能夠很快發現了你,我的思念與牽掛一次次驗證了我對你的虔誠。雖然,直到今天,你還是你,我還是我,在親密的間隙裡夾著少許陌生,但是依舊改不了那繾綣的味道。不要懷疑我是否是青銅器,古董就古董,在春風門前我算不得高雅,但是也不會作賤自己,否則就沒有勇氣面對八面來風的春天,和春天玲瓏剔透的明月了

妻子是土生土長的故鄉人,如春天那一輪滿月,總是勤勤懇懇掛在家的中央,穿著花圍裙,老在廚房奏響鍋碗瓢盆交響曲,在洗衣機旁唱響洗衣歌,用純樸燃燒自己,默默地用愛呵護、堅守、保衛自己的地盤。隨著時間的荏苒,我很少端詳她認真的模樣,只是,每天清早,梳洗打扮一番,真的特靚,堪稱精品女人,但是每天下班回家卻是灰頭土臉。我戲曰:“老婆,你每天打扮得那靚是給別人看的,每天交給我的是一個次品女人。”“那是為你撐面子唄,我的壞蛋蛋!”老婆有意無意笑嘻嘻的說。我知道,那裡頭藏著的東西叫生活,叫日子。一個女人敢把最醜的一面展現在男人面前,那她早就把靈魂交付給了那男人保管了。在妻子的勞動中翻開了家的嶄新的一頁,而妻子面對春天報以憨厚一笑,就如春天那一輪清澈滿月,但是,幸福就是在那一刻簡單開始了……

父親、母親現在的月亮,在春天那向西的山頭,在那一團蓬蓬鬆鬆的野草叢中閃爍……幾分滄桑,幾分憔悴,幾分世故,幾分老道……在我的記憶裡父親的月亮始終掛在他那刻著一道道圓圈的深度近視眼鏡裡,那裡總有著春天的酒窩,有著無數的晦澀難懂的問題,有著許多詰屈聱牙詩句。父親是一位遠近耳聞的文人,都是文學惹的禍,曾在一九五八年的春天說了幾句公道話,一夜成為牛鬼蛇神,就這樣他把那一輪桀驁不馴的月亮流放在異鄉的山坡上,從當地勞教所一直帶到了沙洋農場……所以直至今日,我依然沒有完全讀懂父親的詩:“心踏濁浪清,月履春夢寒……”母親是大家閨秀,在那個講究階級的歲月,作為無產階級專正的物件,順理成章與牛鬼蛇神為伍,就這樣父親與母親在那一個春天,一起看月亮的日子相識了,第二年還是春天就擁有一個小月亮。父母的痛,深不可測,我不知道那樣艱難的日子他們是怎樣熬過來的,需要多大的勇氣,今天我終於明白,就是那春天的月亮,使父親和母親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

春天那一輪月亮喲……

經典名家散文 篇5

今天立夏,昨天晚飯時間婆婆打來電話,兒子接的。掛完電話兒子傳達電話精神明天每人都要吃一個雞蛋!

如果不是婆婆提醒,我們都忘了立夏,連雞蛋都沒準備。等我們反應過來時第一個共同問題是冰箱裡的雞蛋還有沒有。

開啟一看,還有兩個,安靜的躺在那。

老公說明天你們倆一人一個吧,我就不吃了,這會不至於再出去買吧,我覺得也是。

反正明天他要去寶應玩,怎麼的也會吃上雞蛋的吧。即使不是整個的,只要吃了就行了。本來就是意思意思的交易。

一早他就起來了,我和兒子還睜不開眼睛,他卻精神抖擻。坐在床邊上說這說那。見沒人理會,出去了。

後來明白他是去廚房了。

燙了早飯,煮了雞蛋。自己靜悄悄的洗漱,吹早飯。沒再影響我們睡覺。不過,我們已經醒了。

母子倆躺在床上商量今天的何去何從。

兒子的意見很堅決,堅決如鐵。不去寶應,肯定不去。

我無所謂,去不去都行。去,可以和朋友們聚聚玩玩。不去,可以待在家裡安安神,休息休息。畢竟這兩天太熱了,氣溫天天飆升。

臨走前,老公又問一遍去不去啊

不去了兒子的聲音比我大得多。看小東西的情形,我似乎有點想不通,以前一提回寶應或射陽,高興得直跳。現在怎麼了,是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還是另有其因。沒問,隨他就是了。

兩個小小的草雞蛋被留在廚房裡。我和兒子一人拿一個,兒子提議我們敲蛋,看誰的蛋厲害!好啊,我也正有此意。

結果,是我的雞蛋贏了。他的被我敲得稀碎,小傢伙不服氣,搶過我的,對著桌子敲了兩下,直到碎了才安心吃早飯。

吃過早飯,收拾收拾,打算出門。

覺得待在家裡太無聊了。不如到外面轉轉。再說中午我也不想做飯。

天氣雖然有點熱,但是擋不住我們外去的動力。畢竟地表溫度還沒上來,只是陽光直射下的躁熱。遇見陰涼地,和竄巷風,還是很涼快的,甚至有添衣服的慾望。

陽光下,太陽帽,騎著電驢,帶著兒子,飛行在大街小巷。有風景,也有人,目不暇接,風兒吹吹,還是挺愜意的。

第一站章福元,買了兩根鴨脖子。

第二站樂天瑪特,買了一些夏季日用品和吃的。

第三站沙縣小吃,買了一份臭豆腐,兩碗青菜肉絲米粉,兩籠餃子。兒子對那餃子特別贊,吃了一籠還要吃。同時埋怨以後再也不吃臭豆腐了!這次吃夠了!

第四站楚秀園,買了一隻石膏熊,和兒子兩人開始塗色。這是我以前一直想幹的事情。一直沒幹成。今天就是奔這個來的。

色彩的搭配,粗細筆的交叉使用,落筆的力量,別看這小小的塗色運動,還真蠻磨練人的。

平時好動的兒子,這會能坐著,提著畫筆輕輕的蘸色漿,靜靜的塗,一筆一筆,真是不容易。我也算是順便看看他的耐心與細心。

孩子的天性包括玩具和色彩,對他們有一定的吸引力。

不過,本性還是本性。男孩子一個,哪裡能靜坐老半天。完成不到一大半的時候,失去興趣與耐心了,忽地扔下筆,站起來,喝了幾口水,說媽媽,我去玩了,就那邊我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有一個類似於幼兒園的小遊樂場所,是免費的。離我很近,一抬眼就能看到。所以,點頭答應了。

剩下的工作雖是接近收尾,但是卻很繁瑣。修補色彩,填充色彩,邊邊角角,都是些細枝末節的事。多溢位一點點顏色都要重塗,一邊塗一邊等風乾後再塗,再等風乾,漸漸地,我的手臂都開始酸了。

不過,並不埋怨。雖不是興趣所致。但倒是一種享受。徐風中,陰涼下,矮桌矮凳,面對王彩斑斕的顏料心情也別樣。

很靜心,享受這心靜時刻,好幾回有都一種被催眠的感覺。

身心如宗教般寧靜,在這初夏的躁動中。

接近三點時,最後一道工序完成。打包自己的作品。小心翼翼,生怕磕壞了。這可是好半天的功夫和心血呢。

返回時,帶兒子順道路過以前的住處,八二新村。

看那裡,正在修裝地下管道。沿河一帶也在搞什麼工程。到處都是灰塵。也到處是人。

印象中,這裡是人密度很高的地方。

兒子說,好多地方已經記不得了,只有住所還有記憶。那是正常了。

到家時,在樓下一家理髮店,給兒子理了發。

上樓,開門第一件事就是狂喝水。咕咚咕咚,一人一大杯。喝完了還不忘感嘆一句哎英哇,渴S了!

上午臨走時就備好了一壺冷開水,防止回來時口渴。

真是英明!

晚上,下了麵條,煮了餃子。兒子只吃了面。他說中午的餃子太好吃了,家裡的暫時不想吃。我無語。前兩天父子二人還一個勁的誇我餃子包得越來有味呢。難道是鼓勵?不像......

不吃我吃。

洗完澡。兒子睡了,我坐下來,寫一篇。今天的流水帳。

邊寫邊瞄著電視,非誠勿擾,百看百厭,百厭百看。

經典名家散文 篇6

莫高窟門外,有一條河。過河有一片空地,高高低低建著幾座僧人圓寂塔。塔呈圓形,狀近葫蘆,外敷白色。我去時,有幾座已經坍弛,還沒有修復。只見塔心是一個木樁,塔身全是黃土,壘在青磚基座上。夕陽西下,朔風凜列,整的塔群十分淒涼。

有一座塔,顯得比較完整,大概是修建年代比較近吧?好在塔身有碑,移步一讀,猛然一驚,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個王圓籙!

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重重的嘆息。王圓籙既是小個子,又是小人物。我見過他的照片,穿著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是那個時代到處可以見到的一箇中國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農民,在甘肅當過兵,後來為了謀生做了道士。幾經轉折,當了敦煌莫高窟的家。

莫高窟以佛教文化為主,怎麼會讓一個道士來當家?中國的民間信仰本來就是羼雜互溶的,王圓籙幾乎是個文盲,對道教並不專精,對佛教也不抵拒,卻會主持宗教儀式,又會化緣募款,由他來管管這一片冷窟荒廟,也算正常。

但是,世間很多看起來很正常的現象常常掩蓋著一個可怕的黑洞。莫高窟的驚人蘊藏,使王圓籙這個守護者與守護物件之間產生了文化等級上的巨大的落差。這個落差,就是黑洞。

我曾讀到潘絜茲先生和其他敦煌學專家寫的一些書,其中記述了王道士的日常生活。他經常出去化緣,得到一些錢後,就找來一些很不高明的當地工匠,先用草刷蘸上石灰把精美的古代壁畫刷白,再掄起鐵錘把塑像打毀,用泥巴堆起的靈官之類,因為他是道士。但他又想到這裡畢竟是佛教場所,於是再讓那些工匠用石灰把下寺的牆壁刷白,繪上唐代玄奘到西天取經的故事。他四處打量,覺得一個個洞窟太憋氣了,便要工匠們把它們打通,大片的壁畫很快灰飛煙滅成了走道。做完這些事,他又去化緣,準備繼續刷,繼續砸,繼續堆,繼續畫。

這些記述的語氣都很平靜,但我每次讀到,腦海裡也總像被刷了石灰一般,一片慘白。我幾乎不會言動,眼前一直晃動著那些草刷和鐵鍾。

“住手!”我在心底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困惑不解。我甚至想低聲下氣地懇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麼呢?我腦中依然一片慘白。

經典名家散文 篇7

這是公元1218年的事情。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很偶然的事件改變了成吉思汗的軍事方向,也改變了世界的命運。

天下最大的烈火,總是由最小的草梗點燃。

據記載,那年成吉思汗派出一個四百五十人的商隊到中亞大國花剌子模進行貿易。不料剛剛走到今天哈薩克錫爾河邊的一座城市,就出事了。商隊裡有一個印度人是這座城市一位長官的老熟人,兩人一見面他就直呼其名,沒有表示應有的尊敬,而且還當場誇耀成吉思汗的偉大。那個長官很生氣,下令拘捕商隊,並報告了國王摩訶末。國王本來就對成吉思汗送來的國書中以父子關係形容兩國關係十分不滿,竟下令殺死所有商人、沒收全部財產。

成吉思汗從一個逃出來的駱駝夫口中知道了事情始末,便強忍怒火,派出使者質問事件真相。結果,使者被殺。成吉思汗淚流滿面,獨自登上一個山頭,脫去冠冕,跪在地上絕食祈禱了整整三天三夜。他喃喃地說:“戰亂不是我挑起的,請佑助我,賜我復仇的力量!”

於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場征服戰,開始了。

耶律楚材,跟在成吉思汗身邊。他會占卜,這在當時的軍事行動中非常重要。除了占卜,他還精通天文曆法,可以比較準確地提供天氣預報,成吉思汗離不開他。

他是積極支援成吉思汗的這一重大軍事行動的。這從他一路上用漢語寫的詩中可以看出來。他寫道:

關山險僻重複重,

西門雪恥須豪雄。

定遠奇功正今日,

車書混一華夷通。

陰山千里橫東西,

秋聲浩浩鳴秋溪。

猿猱鴻鵠不能過,

天兵百萬馳霜蹄。

這些詩句表明,他認為成吉思汗西征的理由是“雪恥”,因此是正義的,他還認為這場西征的結果有可能達到“華夷通”的大一統理想。這個理想,他在另外一首詩中表述得更明確:“而今四海歸王化,明月青天卻一家。”

看得出來,他為成吉思汗西征找到了起點性理由“雪恥”和終點性理由“王化”。有了這兩個理由,他心中也就建立了一個理性邏輯,跨馬走在成吉思汗身後也顯得理直氣壯了。

除此之外,我覺得還有兩個更大的感性原因。

第一個感性原因,是他對成吉思汗的敬仰。他曾在金朝任職,看夠了那個朝廷的外強中乾、腐敗無效、沮喪無望。現在遇到了成吉思汗,只見千鈞霹靂,萬丈豪情,一切目標都指日可待,一切計劃都馬到成功。不僅如此,耶律楚材又強烈地感受到成吉思汗對自己這個敵國俘虜的尊重、理解和關愛。這種種因素加在一起,他被徹底溶化了,無條件地服從和讚美成吉思汗的一切意志行動。

第二個感性原因,是他作為契丹皇族後裔的本能興奮。這畢竟是一個生來就騎在馬背上縱橫馳騁的民族,眼前的世界遼闊無垠,心中的激情沒有邊界。更何況,作為幾代皇族,骨子裡有一種居高臨下的統治基因,有一種睥睨群倫的征服慾望。儘管這一切由於遼國的敗落而長久荒廢,但現在被成吉思汗如風如雷的馬蹄聲又敲醒了。這種敲醒是致命的,耶律楚材很快就產生了一種無與倫比的迴歸感和舒適感。因此,參加西征,頌揚西征,有一半出於他的生命本性。

但是,戰爭畢竟是戰爭,一旦爆發就會出現一種無法節制的殘酷邏輯。

例如,這次以“雪恥”、“復仇”為動因的戰爭,必然會直指花剌子模國的首都;在通向首都之前所遇到的任何反抗,都必須剿滅;所有的反抗都必然以城邑為基地,因此這些城邑又必然會遭到毀滅性的破壞;終於打到了首都,國王摩訶末當然已經逃走,因此又必須去追趕;花剌子模國領土遼闊,國王又逃得很快,因此又必須長驅千里;追趕是刻不容緩的事,不能為了區域性的佔領而滯留,自己的軍隊又分不出力量來守衛和管理已經佔領的城市,因此毀城、屠城的方式越來越殘忍;被追的國王終於在裡海的一個島上病死了,但這還不是戰爭的結束,因為國王的繼位者扎蘭丁還在逃,而且逃得很遠,路線又不確定,因此又必須繼續追趕……

這就是由無數“必須”和“必然”組成的戰爭邏輯。這種邏輯顯得那樣嚴密和客觀,簡直無法改變。

在這種客觀邏輯之中,又包藏著另一種主觀邏輯,那就是,成吉思汗在戰爭中越來越懂得打仗。軍隊組織越來越精良,戰略戰術越來越高明,諜報系統越來越周全,這使戰爭變成了一種節節攀高的自我競賽,一種急迫地期待著下一場結果的心理博弈。於是,就出現了另一種無法終止的動力。

鑑於這些客觀邏輯和主觀邏輯,戰爭只能越打越遙遠,越打越血腥,在很大意義上已經成為一種失控行為。

這就是說,種種邏輯組合成了一種非邏輯。

戰爭,看起來只是運動在大地之間,實際上在大地之上的天際,還浮懸著一個不受人力操縱的魔鬼,使地面間的殘殺沿著它的獰笑變得漫無邊際。它,就是戰神。

在人類歷史上,大流士、亞歷山大大帝、凱撒、十字軍,都遇到過這個戰神。現在輪到成吉思汗了,事情變得更大,超過前面所說的任何戰爭。

於是,騎在馬背上的耶律楚材不能不皺眉了。

他的詩句中開始出現一些嘆息——

寂寞河中府,

聲名昔日聞。

城隍連畎畝,

市井半丘墳,

這裡所說的“河中府”,就是花剌子模國的首都撒馬爾罕,在今天烏茲別克共和國的東部。這麼一個聲名顯赫的富裕城市,經過這場戰爭,已經“市井半丘墳”了,可見殺戮之重。對此,耶律楚材不能接受,因此深深一嘆。他的好些詩都以“寂寞”兩字開頭,既說明戰爭留給一座座城市的景象,也表明了自己的心境。

一個曾經為萬馬奔騰的征戰場面興奮不已的人,突然在馬蹄間感受到了深深的寂寞,這個轉變意味深長。

經典名家散文 篇8

姜曉文山水小品展開展的當天,手頭有些事,沒有能一睹盛況,過幾天聯絡曉文,說是想過去學習學習,於是就相約到了無蓋堂藝術沙龍,是一家茶社,展出曉文山水小品三十餘幀,上下樓看了一回,頗是有些感觸,就和曉文在二樓的畫案旁說了很多的話。下得樓來,與茶舍主人喝茶期間,曉文接到懶園電話,說是晚餐請到費秉勳先生處一聚,北京柯文輝老先生要來。

柯先生是參加當天在省美術博物館舉辦的衛俊秀逝世十週年遺作展從北京專程趕過來的,一臉花白的大鬍子,似乎很有些于右任先生的風采,頗為健談,所說的話,幾乎句句是經典,兩、三個小時竟持續不斷,這是很少見的,後來我和在座各位朋友說,如果用錄音筆整理出來,應該是很精彩的講話稿。席間,懶園兩瓶八三年的茅臺雲散之後,場面就有些亂,大家輪番著去和兩位老先生合影留念,兩位老先生也像是年輕了一樣,淡然地配合著,滿足著一幫年輕人的念想。茂林拿了新創刊的《煤界》的清樣讓大家傳了看,他已是作了執行主編的人。翟旭鵬帶了一冊柯先生的新著《陪畫散步》,請老先生簽名,書看起來是不一般的厚。柯先生還出版過《劉海粟傳》、《曠世凡夫----弘一大師傳》,據說那本《龔賢畫論臆解》很有看頭。

柯先生說,這年頭啊,諾貝爾獎,這位矜持的貴婦人也不得不向莫言求愛,而高尚如托爾斯泰,直到老死,也沒有得到諾貝爾獎的青睞;我留鬍子,唯一的想法就是上公交車能有人給我讓座位;放下,不只是要放下成功,還要放下失敗,兩者都能放下,才是真正的放下;來到西安,能看得到的,都平平常常,看不到的,才是真正的不平常;有人說他是西安第五,我說就他說話的態度看,他還是謙虛了,他應該是西安第一;大家都在下海,海卻在岸上。我清晨起來,斷斷續續地記起了他說的一些話,就大致作了以上的記錄,當然風采是和原版沒有辦法比較了,實在是接受了一次睿智對談的洗禮。

這段日子是有些忙亂,去年秋天裡,成都曉劍兄來西安的時候,文川發來清末民國的火花圖片二百餘幅,幾個人商討著說是今年上半年合夥出一個有關火花的集子,前些天文川又詢問了一回,還真是有些挑戰,大致都在進行著,自己就有些壓力了。手裡收集了一些資料,前些天翻出賈先生《小石頭記》來看,覺得似乎不能寫成那個樣子,於是就找來沈從文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以及施蟄存的《唐詩百話》間或翻一翻,大致有了思路,終於動筆了,寫了三、五篇,看來確是還有一段路程要走。

經典名家散文 篇9

靈感是環境的醞釀、氛圍的烘托、激情的催化,是滋生在日常生活中,閱歷與經驗的積累,從而造就出來的小精靈、小機靈、小古怪,堪稱金點子。

解剖靈感,靈感裡面是一種精神元素,這個精神元素體現於機制的轉換,是感觸的萌生,是興致的蓬勃,是靈動的爆發。

靈感雖是小意思,卻是大創造,是一種突發的奇思妙想,也是成就一番大製作的鬼精靈。

不論是名人、偉人還是領袖,不論是作家、詩人還是導演,他們的成就,一半來自於自身的後天努力,一半來自於自身的靈感體現,是靈感的發揮,讓他們耀眼,讓他們恢弘,讓他們出人頭地。

生活豐富的人,靈感的係數會多一些,閱歷豐厚的人,靈感的機率會高一籌,因為靈感是日積月累的沉澱物,是一個人素日裡對事物的細微觀察和發掘,寄存於腦海裡的不安分因素,這些沉澱物一旦碰到機遇,就會陡然萌生或拼發出來,給人一種難以預料的驚喜或驚呀,靈感貌似很小,卻作為很大。

每個人都有靈犀,都會創造靈感,只是處於環境的不同,萌發出來的靈感自然不同,靈感是靈性的發作,靈性是一種敏銳的東西,大有一觸即發的可能性,靈感往往處在一瞬間,是一閃而過的念想,是見異思遷的反哺,是觸景生情的連慣,是舉一反三的擴張,是別人少根筋,你卻多根筋的作祟。

說白了,靈感也是睿智的體現、小聰明的昇華,這些小聰明可以讓你得志,也可能會帶給你一念之差。受思維的牽制,情緒的蒙然,行為的措施,靈感因地制宜、隨機生成,形成一股思潮,一點就燃。靈感的背後潛伏著一股動力,這股動力會不經思考,隨靈感的膨脹而一併爆發出來,換句話說,靈感會讓你一步登天,也會讓你一落千丈。

生活中,科學家的靈感是一種財富,藝術家的靈感是一種魅力,平民百姓的靈感是一種更新,大人有大人的靈感,小孩有小孩的靈感,不同階層、不同層次,產生的靈感也不盡相同,靈感有高智商和底智商之分,高智商的靈感屬於智慧,底智商的靈感屬於小聰明(靈長類動物都具備底智商靈感,如猿,大猩猩,海豚,包括有靈性的寵物也有微智商,如狗、貓、猴子等等)。

靈感也是靈性,靈性就是睿智,睿智就是機遇,機遇就是機會,機會就是成功,這是一個連環機制,反之,也是一個失敗的連帶。

一個好的靈感,會帶給你愉悅,一個壞的靈感會帶給你懊悔(悲劇)。

靈感就是一個小精靈,它不定時、不定期、不定義,但它定性,隨時待命,隨時待發,只要你對事物有感觸、有感覺、有感應,靈感都在恭候您的邀請,隨時為您效力。

從靈感的萌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智慧,從靈性的頻發,可以確定一個人的才情,從靈活的角度,可以肯定一個人的智商。

靈感不刻意、不蓄謀、不策劃,是臨時發揮,即興發作的產物,靈感發揮到極致時,是一份可喜(臆想成功),靈感發瘋到極度時,是一種災難(鑽牛角尖)。

靈感是突如其來的遐想,抓住了靈感,就是抓住了機遇,利用了靈感就是利用了時機,發揮了靈感就是創造了價值。

好的靈感可以扭轉乾坤,可以逢凶化吉,可以事半功倍,還可以促成一樁婚姻,當然,一個錯誤的靈感,也可能帶給你牢獄之災,讓你一失足成千古恨。

一個小小的靈感,可以成就一個大大的智慧,讓你一舉成名,比如歐洲人愛因斯坦建立的牛頓定律,美國人莫克利發明的計算機,中國人領先的原子彈、高鐵、人造衛星,以及古猿人發現的擊石取火,非洲原始部落宗族的傳承祕籍,以及日本人的狼子野心,都是靈感的產物。

有威望的偉人,有成就的名人,有價值的科學家,產生的靈感概率,累計值比常人高一倍,甚至更多,是他們的靈感成就了他們的事業。

所謂靈感,就是一個創造性的胚胎,這個胚胎就是一個小精靈。

靈感是一種精神,一種真諦。有精神、有朝氣、有志向的人都會締造靈感,萎靡不振的人永遠不會產生靈犀。

如果每個人把靈感集中起來,世界一定豐富多彩,因為靈感是頗有價值的金點子。

經典名家散文 篇10

那天,成吉思汗要在克魯倫河畔的宮帳裡召見一個人。

這個人住在北京,趕到這裡要整整三個月。出居庸關,經大同,轉武川,越陰山,穿沙漠,從春天一直走到夏天。抬頭一看,山川壯麗,軍容整齊,嘆一聲“千古之盛,未嘗有也”,便知道到了目的地。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已經十二年。這十二年,一直在打仗,主要是與西夏和金朝作戰。三年前在與金朝的戰爭中取得巨大勝利,不僅攻佔了金朝的中都(即北京),還分兵佔領了大小城邑八百多個。中都的一批金朝官員,投降了蒙古軍。

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王朝,為的是要反抗和推翻他們頭上的統治者——契丹人的遼朝。金朝後來確實打敗了遼朝,卻沒有想到蒙古人後來居上,又把它打敗了。

長年的征戰,複雜的外交,龐大的朝廷,使成吉思汗的攤子越鋪越大。每天都有內內外外的大量問題要面對,成吉思汗急於尋找有智慧、有學問的助手。他原先手下的官員,幾乎都是沒有文化的莽將。連他自己,也沒有多少文化。

他到處打聽,得知四年前攻佔金朝中都時,有一位投降過來的金朝官員很智慧,名字叫耶律楚材。

這個名字使成吉思汗立即作出判斷,此人應該是契丹族,遼朝的後裔。耶律家族是遼朝顯赫的王族,後來由於金朝滅遼,也就一起“歸順”了金朝。這應該是耶律楚材祖父一輩的事,到耶律楚材父親一輩,已經成了金朝的高官了。但成吉思汗知道,這個家族在內心對金朝還是不服的,企盼著哪一天能夠報仇復國。早在蒙古統一之前,當時還沒有成為成吉思汗的鐵木真曾經遇見過作為金朝使節派到蒙古部落來的耶律阿海,兩人暗中結交,還立下過共同滅金的志願。

想到這裡成吉思汗笑了,心想這真是一個奇怪的家族,被金所滅而降金,金被蒙軍打敗後又降蒙,如此兩度投降,是不是真的始終保持著復興契丹之夢呢?好在,今天可以找到一個共同的話題,那就是分別從契丹和蒙古的立場,一前一後一起笑罵曾經那麼得意的金朝。

隨著一聲通報,成吉思汗抬起頭來,眼睛一亮。出現在眼前的人,二十七、八歲光景,高個子,風度翩翩,聲音巨集亮,還留著很漂亮的長鬍子,非常恭敬地向自己行禮。

成吉思汗高興地叫了一聲:“吾圖撒合裡!”

這是蒙古語,意思是長鬍子。

這一叫,就成了今後成吉思汗對耶律楚材的習慣稱呼。

寒暄了幾句,成吉思汗便說:“你們家族是遼朝的皇族。儘管你做過金朝的官,但我知道遼和金是世仇。你們的仇,我替你們報了!”

這話說得很有大丈夫氣概。接下來,理應是耶律楚材代表自己的世代家族向成吉思汗謝恩。

但是,耶律楚材的回答讓成吉思汗大吃一驚。

他說:“我的祖父、父親早就在金朝任職為臣了,既然做了臣子,怎麼可以暗懷二心,仇視金朝君主呢?”

這話聽起來好像在反駁成吉思汗,而且公然表明了對成吉思汗的敵人金朝君主的正面態度,說出來實在是非常冒險。但是,成吉思汗畢竟是成吉思汗,他竟然立即感動了。

一個人,對於自己服從過的主人和參與過的事業,能一直表示尊敬,這已經很不容易;更不容易的是,在表示尊敬的時候,完全不考慮被尊敬物件的現實境況,也不考慮說話時面對著誰。這樣的人,成吉思汗從來沒有見過。

成吉思汗看著耶律楚材點了點頭,當即向左右表示:這個人的話要重視,今後把他安排在我身邊,隨時以備諮詢。

這在後來的《中書令耶律公神道碑》上記為:“上雅重其言,處之左右,以備諮訪。”

經典名家散文 篇11

西征開始後不久,成吉思汗根據身邊一個叫劉仲祿的漢族制箭官的推薦,下詔邀請遠在山東萊州的道教全真派掌門人丘處機(長春真人)來到軍中,講述養生之道和治國之道。丘處機已經七十多歲,歷盡艱辛來到撒馬爾罕。當時成吉思汗已經繼續向西越過了阿姆河,便命耶律楚材暫且在撒馬爾罕陪丘處機。

這期間,兩人在一起寫了不少詩。耶律楚材在詩中,已經明顯地表示出自己想擺脫西征而東歸的心意,以及希望各國息戰得太平的期待。例如:

春雁樓邊三兩聲,

東天回首望歸程。

天兵幾日歸東闕?

萬國歡聲賀太平。

甚至,他對西征的必要性也提出了某種懷疑:

四海從來皆弟兄,

西行誰復嘆行程?

西行萬餘里,

誰謂乃良圖?

後來,丘處機終於在耶律楚材的陪同下到阿姆河西岸的八魯彎行宮見到了成吉思汗。丘處機一共向成吉思汗講了三次道,根據相關資料總結,有三個要點:一,長生之道,節慾清心;二,一統天下,不亂殺人;三,為政首要,敬天愛民。

成吉思汗聽進去了,後來多次下令善待丘處機和他的教派。

丘處機的講道,與耶律楚材經常在身邊悄悄吐露的撤兵求太平的理想,一起對成吉思汗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一二二四年夏天,有士兵報告說游泳時見到一頭會說話的怪獸,要蒙古軍及早撤軍回家。成吉思汗就此事詢問耶律楚材,耶律楚材一聽就明白這是士兵們因厭戰而想出來的花招,他自己也早已厭戰,就告訴成吉思汗說:“這是祥瑞之獸,熱衷保護生命,反對隨手屠殺,希望陛下聽從天命,回去吧。”

成吉思汗終於聽從了這個“天命”。

當然成吉思汗收兵還有其他客觀原因。例如,畢竟大仇已報,花剌子模的國王摩訶末已死,遼闊的土地都被征服,而軍中又發生了瘟疫。

於是,正如耶律楚材詩中所寫,“野老不知天子力,謳歌鼓腹慶昇平”了。

——我在敘述以上歷史時,許多讀者一定會覺得奇怪:耶律楚材怎麼會寫一手不錯的漢詩呢?

確實不錯。我們不妨再讀他的一首詞:

花界傾頹事已遷,浩歌遙想意茫然。江山王氣空千劫,桃李春風又一年。 橫翠嶂,架寒煙。野春平碧怨啼鵑。不知何限人間夢,並觸沉思到酒邊。

這當然算不上第一流的作品,但很難想像竟出於古代少數民族官員之手。我認為,在中國古代,少數民族人士能把漢詩漢詞寫好的,第一是納蘭性德,第二是薩都剌,第三就是這位耶律楚材了。

我更為喜歡的是耶律楚材替成吉思汗起草的邀請丘處機西行的第二詔書,中間有些句子,深得漢文化的精髓。如“雲軒既發於蓬萊,鶴馭可遊於天竺。達摩東邁,元印法以傳心;老氏西行,或化胡而成道。顧州途之雖闊,瞻几杖似非遙”等句,實在是頗具功力。

我深信,丘處機能下決心衰年遠行,與詔書文句間所散發出來的這種迷人氣息有關。文化的微妙之處,最有驚人的`誘惑力。

這就需要談談他的文化背景了。

一個人的文化背景,可以遠遠超越他的民族身份和地域限定。在耶律楚材出生前好幾代,他的先祖契丹皇族雖然經常與漢族作戰,卻一直把漢文化作為提升自己、教育後代的課本。後來到了女真族的金朝,也是同樣。耶律楚材從國小習漢文化,從十三歲開始攻讀儒家經典,到十七歲已經博覽群書,成為一位有才華的年輕儒生。後來在中都(北京),他又開始學佛,成了佛學大師萬鬆老人的門生。學佛又未棄儒,他成了儒佛兼修的通達之士。

那位丘處機是道家宗師,耶律楚材與他加在一起,組合成了一個儒、佛、道齊全的中國文化精粹結構,出現在成吉思汗身邊。這個精粹結構對成吉思汗那麼尊敬,但又天天不斷地散發出息戰、戒殺、尊生、節制、敬天、愛民的綿綿資訊,終於使成吉思汗發生了重大變化。

據《元史》的《太祖記》記載,成吉思汗在臨死前一個月對群臣公開表示:“朕自去冬五星聚時,已嘗許不殺掠,遽忘下詔耶。今可佈告中外,令彼行人知朕意。”

多麼珍貴的“不殺掠”這三個字啊!儘管仍然處於戰爭之中的成吉思汗一時還無法做到,但既然已經作為一個重大的許諾佈告中外,已經讓人驚喜不已了。

此外,據《元史》和《新元史》載,成吉思汗還囑咐自己的繼承人窩闊臺,耶律楚材這個人是上天送給我們的,必須委以重任。他說:“此人天賜吾家,爾後軍國庶政,當悉委之。”

這兩份遺囑,使歷史的溫度和亮度都大大提高了。

在這裡,我們不能不懷著特別的心情,遠眺七百多年前在中亞戰爭廢墟間徘徊的兩個背影。一個高大的長鬍子中年人,攙扶著一個仙風道骨的老年人。他們走得很慢,靜靜地說著話,優雅的風範,與身邊的斷垣荒墳很不相稱。他們正在做一件事,那就是用中國文化中儒、佛、道的基本精神,盯住已經蔓延了小半個世界的戰火,隨時找機會把它控制住。

他們兩人,後來因為佛、道之間的一些宗教齟齬產生隔閡。但我們還是要說,再大的齟齬也是小事,因為他們已經做過了一件真正的大事。

經典名家散文 篇12

一九〇〇年五月二十六日,王道士從一個姓楊的幫工那裡得知,一處洞窟的牆壁裡面好像是空的,裡邊可能還隱藏著一個洞穴。兩人挖開一看,嗬,果然一個滿滿實實的藏經洞!

王道士完全不明白,此刻,他打開了一扇轟動世界的門戶。一門永久性的學問,將靠著這個洞穴建立。無數才華橫溢的學者,將為這個洞穴耗盡終生。因此,從這一天開始,他的實際地位已經直竄而上,比世界上那些著名的遺蹟博物館館長還高。但是,他不知道,他不可能知道。

他隨手拿了幾個經卷到知縣那裡鑑定,知縣又拿給其他官員看。官員中有些人知道一點輕重,建議運到省城,卻又心疼運費,便要求原地封存。在這個過程中,訊息已經傳開,有些經卷已經流出,引起了在新疆的一些外國人士的注意。

當時,英國、德國、法國、俄國等列強,正在中國的西北地區進行著一場考古探險的大拼搏。這個態勢,與它們瓜分整個中國的企圖緊緊相連。因此,我們應該稍稍離開莫高窟一會兒,看一看全域性。

就在王道士發現藏經洞的幾天之前,在北京,英、德、法、俄、美等外交使團又一次集體向清政府遞交照會,要求嚴懲義和團。恰恰在王道士發現藏經洞的當天,列強決定聯合出兵。這就是後來攻陷北京,迫使朝廷外逃,最終又迫使中國賠償四億五千萬兩白銀,也就是每個中國人都要賠償一兩白銀的“八國聯軍”。

時間,怎麼會這麼巧呢?

好像是,北京東交民巷的外國使館裡一作出進攻中國的決定,立即刺痛了一個龐大機體的神經系統,西北沙漠中一個洞穴的門剎時打開了。

更巧的是,僅僅在幾個月前,甲骨文也被發現了。

我想,藏經洞與甲骨文一樣,最能體現了一個民族的文化自信,因此必須猛然出現在這個民族幾乎完全失去自信的時刻。

即使是巧合,也是一種偉大的巧合。

遺憾的是,中國學者不能像解讀甲骨文一樣解讀藏經洞了,因為那裡的經卷的所有權,已經被悄悄地轉移。

經典名家散文 篇13

青春如風,年華若水,轉瞬間,我們視乎已經走過了春暖花開的時節。但對於青春,不只是我們這個年紀,好多人都期待著一個《月光寶盒》回到過去,即使當時沒有什麼令我們值得驕傲的地方,我們只是期待,青春永不朽。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其實每一間寢室都藏有一些祕密,或大或小,或深或淺。而每間寢室也都有一個最能鬧的、一個最能吃的、一個最能玩的、還有一個最能睡的,毫不避諱,我就是那個最能睡的。有的時候,有些人讓人看見就莫名的討厭,有些人讓人看見就莫名的喜歡,比如老師的面孔和美女的笑容。如果說學校裡沒有老師,我想,學校一定是個最美麗神聖的地方,而關於美女,那都是高手之間的對峙,我永遠都在望塵莫及。

有些人很忠貞,不求最好,只求安逸,最後把生命獻給了最浪漫的青春。有些人很現實,深謀遠慮、走馬觀花,很有城府,最後把未來給了一個只能陪自己半生的人。有些人很要面子,決不允許別人對自己人格的半點踐踏,空有一腔正直的熱血,最後落得連朋友都不敢認。有些人很有錢,為了愛,兄弟反目,打架鬥毆,貴公子變成了流氓富二代。有些人很迷茫無措,永遠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寧願犧牲自己也要成全別人,最後真的成全了別人。有些人心很大命膽小,懷揣著對別人的愛,像懷揣著贓物的竊賊一樣,從來都不敢把自己暴漏在光天化日之下,最後卻說甘願做配角。有些人很有心計,從不甘心失敗,自己得不到的,不息犧牲前途,也不能讓別人好過,最後嫁給了情敵的追求者,真是冤家路窄。還有些人愛自己勝過愛愛情,經不起重大考驗,不敢去面對現實的變故、人情的冷暖,唯利是圖,把生活給了一個自己不愛的人,最後悔不當初,想重新找回丟失的東西。更有一些人很固執,為了愛可以已死相拼,片甲不留,把最愛給了一個不值得愛的人。最後一些人很頑強,天生麗質,敢愛敢恨,機智靈敏,把人生給了一段美好的回憶,自己卻孤獨一世、憂鬱半生。

我們的青春不狗血也不煽情,唯一讓我們懷念的是,它再也回不去了。陳孝正說“你神經病啊”笑死很多人,但卻一語驚醒夢中人,不管幹什麼事情,真正投入某件事情的人都是神經病。他還說“我的人生是一棟只能建造一次的樓房,我必須讓它精確無比,不能有一釐米的差池”很現實,但卻很傻,你的人生再精確無比,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喜歡你的,誤差再大也是一棟完美的大樓,這個視乎更現實。離開大學最後說“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人首先要學會愛自己,我習慣了貧賤,我沒有辦法讓我愛的女孩子也忍受貧賤”前半句的確改變了不少人的人生觀,後半句的確說出了一個男人心底最想要給她的幸福。

每個人都會變,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變回來。鄭微說“你喜歡我,我喜歡他,光憑這一點你就永遠的輸給他了”有些人就是莫名的喜歡,沒有原因,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有些人就是哥們,真心的哥們,也沒有原因。她還說“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有些莫名其妙的東西,實在讓我們這些男人無法琢磨,或許是相隔兩地,不同的生活習慣,給予了不同的你我他,相同的是同有一片痴情,就看敢不敢轟轟烈烈一場。離開他最後說“我想知道,我和你的前途是必然不能共存的嗎?其實你一早告訴我,我未必會阻撓你”就是這麼天真、坦率,我們應該知道,青春是有保質期的,而愛情可以永遠存放,等不起就結婚吧。

每個人對青春的理解不同,感受也不同。那些所謂的不良少男少女,也包括我在內,對青春保有永遠的回憶,它是我們最無知、單純的開始。很難想象,當年網咖老闆堅持讓我出示身份證才能進入上網,門口煙攤把我攔在櫃檯前,飯店老闆不同意讓我喝啤酒,執意給我拿果汁,國家頒佈嚴謹上學談戀愛,那我現在會是什麼樣子。一句話“今天我們在學校是好學生,明天我們在社會上就是好棟樑”

雲海天涯,兩渺茫,

何日功成,還鄉,

醉笑陪公三萬場,

不用訴離殤。

經典名家散文 篇14

常常覺得幸運。

六十年代成長的女性不是不能走出一條路來,可是她們多數明敏聰慧,有些特別會得做人,家有靠山,或者乾脆是個美人,又一早大學畢業,自然逮得住機會。

家境普通,資質平凡,容貌泛泛之輩,就不得不屈服制度之下,選擇無多,泰半要放棄個人理想。

還記得一般想法,最佳去向是做國小教師。

該份正當職業並無不妥,性質溫和,收入穩定,只可惜有些人不喜歡教國小,就是不喜歡教國小,於是嘗試走其他的路。

處世,欠缺。坐辦公室,成績平平無奇。讀書亦並非九優生。

用功?香港六百萬人,誰敢不勤力,這是基本條件,不計分。

也不見得特別比誰更肯作肯為,或是敢作敢為。

天無絕人之路,萬幸喜歡寫作,且不管成績如何,收入若干,先有了精神寄託,相信沒多少人可以把嗜好當工作,先娛已,後娛人。

工作時間自由,不用交際應酬,實事求事的一份職業,而且,沒有退休年齡。

經典名家散文 篇15

到三十歲的時候,我才明白季節。

當春天在我的身邊走過,我多想迎著風兒種植一粒種子,乾燥或者潮溼的空氣孕育夢想,淅淅瀝瀝的雨兒澆著花開,遠方有我的鳥兒,有我的雲朵,有我期待長成的參天大樹,為了夢想,我可以不去看任何風景,而只走進自己的內心。

我不明白三十歲的女人為什麼這樣執拗?

我從小窗向外望去,我註定要錯過今春的花開,女兒在野花從中奔跑的身影讓我難忘,她與自然是這樣的接近,粉嫩的小臉迎著陽光,清新的空氣在她的周圍盪漾,她採了大把的野花,野花在她的手中舞蹈,她在廣闊的天地中舞蹈,而我的舞蹈呢,在我的心中嗎?我在走向自己的內心的時候,註定要失去那美麗的春光,可是要讓文字在紙上舞蹈何曾容易!我追求輕靈,追求飄逸,追求華麗,追求高貴,但就是不曾到達自然的岸邊,我在廣闊的宇宙中求索,甘願忽略屬於我的春光。

但我忽略最為重要的一點,我是一個女人,一個宇宙中像我的母親,像我女兒一樣的生命個體,女人是美麗的,就像花兒是自然的美景一樣,女人不去創造美,不讓自己去詮釋美,她就妄為女人!

當母親來看我時,我正坐在書桌旁,看我要考試的書,我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迷戀這些書,而且一拿起來就不想放下。女兒已經說:“媽媽,你再不領我出去,我又要睡著了。”我絲毫沒有聽見,而女兒自己也不知說了多少次,她終於在沙發上睡著了。母親進來的時候,一眼看到我女兒的樣子,又看看我專注而且蠟黃的臉,一下子明白了,她摟著我女兒掉下混濁的淚,像一個狂怒的獅子一樣說:“十幾年前你去幹什麼去了,現在知道用功了,早這樣,我還為你擰這番心?你還知道自己是個女人嗎,你不是鐵人,總有一天你會不行的,時光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淚水在我的眼中,我決不會讓它掉落下來,砸傷我自己,但我又不得不承認,我是自私的。有多少個日子,我讓女兒寂寞的度過;有多少個日子,我讓父母望穿秋水,春天已經過去,夏天已經過去,秋天會來臨嗎,我那結著果實的幻境會來到嗎?縱使我抱著金燦燦的獎盃給他們看,可他們的目光也會掠過所有的風景,而只矚目我額前的皺紋,而只會注意興奮也掩飾不住的疲憊。秋天它會到來,落葉掩埋一切,當所有的風華已經不在了,對於親人們最為重要的仍然是我的血肉之軀!

我自豪我是女人,如果大地是花兒的母親,那麼我們女人就是人類的母親,當人在大地上直立行走時,他最應該感謝的是母親。可女人啊,千百年來從沒有自由的活,四季的陽光在雙肩上飄落,咧咧的風塵淹沒所有的夢想。我在這些夢想中走出來,多不想讓它們把我淹沒,我就要站在那高山之巔,俯瞰我的人生,我不僅是一個女人,而且還有一顆和所有的生命一樣火熱的心!

我擁抱我的女兒和母親,我的臉和心緊緊地依著她們,我是人,我需要這種肌膚之愛,我不願做人世孤獨漂泊的浪子,黎明我真的已經錯過,但更為重要的我不能再錯過晚霞,風帶走春天的絢爛,帶走夏天的暴雨,秋天寧靜的天空中,飄著胭脂一樣的雲,千山含天籟,霜凝萬樹紅,大地同蕭蕭,古今總不同。我看到花兒從春開到秋,我看到樹兒從春綠到秋,我看到它們的從容,死亦何懼,愛亦何懼?就像母親的臉,女兒的臉,無論是陽光的笑,還是掛滿淚花的悲,那都是因為我。她們說,無論你走多遠,都要記得回來,因為懷抱沒有四季的榮枯,只有心空的自然安靜。

經典名家散文 篇16

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著陽光,暖與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鬆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象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象忽然害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選自老舍《濟南的冬天》

經典名家散文 篇17

淚流回眸天長難收,夜深悲痛的相逢愛上了地久,離開的渡口有誓言的註定,卻沒有緣分的承諾,回眸的淚水讓什麼說出了分手,徘徊的邊緣丟失了委屈的回憶,難得的淚滴依然捲走相隨的夢念,陌生的清晰畫面依然擁抱婉轉的惜別,隔著的顫抖夢想在容顏上的街口,話語的辭別淚許芬芳的境界,換來心碎的祝福,希望的緣分在崖口能聽到夢的聲音,回憶的痕跡戒不掉表情的聲音。

卑微的包圍重溫了舊日的約會,冷淡的衰落見到了偷心的淚,曾經的入睡擁抱悲哀的體會,難捨的選擇唱著情歌,熟悉的著迷已經珍惜著陌生的溫柔,煮沸的思念開始起航斷夢的延續,旋律的魅力舞動著咒語的麥克風,匆匆的內心牽著瞬間的淚水,選擇的祝福一直後悔的照顧巧語,思念瑟瑟打翻了滄田,秋風卷卷改變了容顏,飛躍千山改變了眉間的眼眶,失落的鴻雁一如從前。

起初的摸樣灌溉塵世的流芳,斷曲的交流是聚散的千古流芳,傳說十載夢易傷,神遊一方淚兩行,陽光下的願望沒有初見的籌碼,青春是一個單翼的翅膀,無法屬於自己的飛翔,放手的消失走進了淚水,藍天的渡口有一步奈何,夕陽的最初是黎明的彼岸,無憂的天空遮住了彩虹的憂愁,捲走的傷痕,留下的淚水還是那麼無情,心兒向夢流淌,約兒向醉淒涼。

千言願意的甜蜜唱出了害羞的勇氣,萬語的方式相依表達,浪漫的夜空沒有陽光的燦爛,希望的雨滴難以看到祝福的彩虹,喜怒著開花的情緒如何結果,欣賞著軟禁的疲憊,無法入睡,陶醉的裂痕讓資格無法加溫,暴雨的地平線是遙遠的終點,清醒的安穩失望著生活的快樂,感覺著沉澱的空閒開始改變,發現的考卷沒有落墨的心絃,時間的黑夜挽救著心靈的回答。

飄逝的海洋卻有懷疑的風浪,講起的夢想追逐時間的彷徨,醉人的收穫無法堅強,哭泣的躲避背叛了太多的委屈,打擊的祝福變成了淚水的流逝,淋溼的醉過逃離在夢想的命運裡,故意的陷阱有著痕跡的呼吸,吻戲著空氣的美麗,黑夜再繪,也畫不出往常的相遇,戒不掉的落腳地,強烈的風景捲起思念的凍結,絕望的選擇孤單的沉默在享受,迷惑的僅存哭泣在無言的風雨裡。

飄出的故事無法改寫歷史的淚水,重來的最初只能溫存在夢的含淚裡,浮寫的全部不是心中的描述,放佛往事歷歷快樂,談起名字的弦,哭泣不止,難以開始,何必結局,續演的臺詞在內心收拾,錯覺的結尾有一張失眠的照片,座位的冒險是眼角的感謝,僅有的習慣已經改航布痕,來不及的陪伴無法相隨追憶太多,刪除的快樂已經開始流淚,躲避的等待捲入殘夢。

不會降落的感動還是那樣帶動著風景,斷了的北極星擦過北極的擁抱,是相望的回眸,流淚的愛沒有明天,親吻的昨天已讓心殘,孕育的淚容依依不離,彈奏的故事那麼神奇,約會的傳說無法穿梭,打擾著假裝的好戲,想念著熟悉的陌生,還是那麼著迷,記不住的尋常路依然醉的走了過去,想象的天堂不會歌唱等待的夢想,疲憊的轉角畫上無謂的風吹,無期的風月還是那麼執著。

心中表達了太多的過往,不知何去心隨,看著花開的年代,心中芳香的彼岸走不到天涯的夢想,隨著時間的安排,看見了太多的畫面,走在風景線的邊緣,還是依然那麼的脆弱,淋溼的回眸看不到影子的起落,當風月再來,十指攤開,來去的時間擦去太多的皺紋,呼吸著背叛的迷宮,走在離人的涯口,人不來該問,話不來該應,多少的彩虹沒有讓那顆等待的心看到,多少的時間無法抹去現在的模樣回到年少的醉夢,琳琅的剔透依然回味過多的鏡子,看著俗語的表達,想著夢想的位置,走的來到了念裡的淚中,來的朗誦不了曾經的曲子,時間還是那樣明亮,夕陽還是勾魂晚睡的淋漓,時間不語,地點無聲,曾經還是的曾經,現在已經沒有曾經的芳香與溫馨的無知,那份淡薄,讓現在的心如此的冷落,那份美麗,沒有因為現在固定而燦爛,殘留的餘溫照亮出發的未來,卻無法點亮擁有的減少。

墨語不還,思念如舊,曾經的發展已經變成現在的追求,過往的轉動不是今天的收穫,淚滴的卷軸依戀著芳香的年少,卻無法回到時間的溫暖,醉還是那個醉,醒來已經無法體會從前,看著幸福的光輪,奪走的幸運的時間,福氣卻讓背後的影子哭泣,味道的渲染無法改變丟失的淚滴,讓思緒整理,話語相送的時間還是回眸在曾經的彷彿裡,這樣就埋沒著眼前的畫面。

抒寫的草原看不見回眸的期待,思念的情海多少的遙遠,風月曾踐踏,淚水難追憶,花開是年華的一代,歲月不留戀,心門卻走遠,愛意的灌溉看不見屬於內心的欺騙,背叛的眷戀已經畫牢垂心繫成了情債,什麼樣的改變是內心的期待,什麼樣的話語是彩虹的約會,情海依然是那個情海,淚水不是洗刷容顏的時間,相約,難約,再見,在時間的淚水裡見不到眼前的話語。

呼吸著體會的奢求,相擁的狼狽躲避在時鐘裡,模糊的廣場讓心痛沉默,漫天的牽手哭紅了快樂,偶遇的理會成了此世的思念,星光下的故事沒有逗留,愛慕的闖影下訴寫心扉,再見的無奈一直安排,輕易的苦淚猜來一個“斷”字,冷靜的感覺放棄了結束曲,流水是不回家的童話,秋天的美麗讓孤單一過再難,努力的明白卻依賴的傷害,懲罰著安慰的呼吸。

情是誰的愛,愛上了誰的債,輾轉回眸傷了誰的心,感是誰的夢,夢傷了誰的念,風月濺起勾魂誰的醉,淚是誰的許,許下的誓言丟了誰的承諾,緣份註定再也不見,心是誰的命,令出勾走了誰的淚,縱橫身影擺動了誰的運,容是誰的面,醉了誰的誰,為誰譜寫紅塵倒寫塵埃,誰的十指不連心,誰的相約不連夢,誰的相望不流淚,眷戀的情海難以倒退身影,迷情的眼神難以轉身。

經典名家散文 篇18

美麗的東西是橫截面,一旦美麗便永遠美麗。

沏茶的水也是興福寺的,泉水。水杯是一般常見的玻璃杯。水瓶也是一般常見的塑料外殼的水瓶。水瓶上用油漆寫了號碼。油漆已經斑駁,暗中透著滄桑。不知沏了多少杯茶了!我這個不喝茶的人,破例喝茶了。一杯接著一杯。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茶水香氣撲鼻。無須精緻的茶具烘托和引導,這是一種明明白白的清澈和香甜。生活中有時候去掉刻意講究的形式,內容會更好。(茶)

夜深深,在寺內緩緩散步。看風中低語的古樹。看樹葉滑落潭水。看青苔暗侵石階。看夜鳥夢囈巢穴。看回廊結構出種種複雜的立體圖案。看老藤椅疑惑深夜的寂寞。看時間失去滴答滴答的聲音。看僧人們的睡眠呈現一種寺廟獨有的靜寂。看細細的茸毛在面板上悄悄生長,色澤因此變得柔和。看身體的條條曲線向著靈魂蜿蜒,慾念因此變得清晰。你的眼睛裡面有我的眼睛。你的笑意包含我的笑意。你的心情可以覆蓋我的心情。

我在新疆看見過又大又圓清澈如水的月亮,可它的背景是荒漠。點了篝火,一夕狂歡,狼狽的是天明之後的灰燼殘酒。

經典名家散文 篇19

我跋山涉水遠道而來,不為利益驅使,不為權貴折腰,只為採擷一朵青春之花,以青山綠水為伴,行走於幽幽小徑。

我不斷在品味,不斷在思考,驀地,我彷彿聽到幾聲呼嘯的長音,那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與激情,亦或是“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的雄心與壯志,又或是“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氣勢與無盡的力量。

獨步於河畔,唯見小溪緩緩流淌,它深信,終有一天,它會到達自由的水域,即使遇上像厄爾布魯士峰一樣的山,也會將他劈開,早晚會到達。我已滲透著恍惚迷離中的真諦,生命是根華美如濤的弦,青春是弦內的執著與堅守,不論世事滄桑,不怨處境險惡,只深信堅持的力量,惟願在花開之時,歸來開放。

萬丈懸崖,瀑布傾瀉而下,如同永不停息的靈魂深處的膽識與氣魄,沒有畏懼,沒有一絲退卻之意,只是找準了傾斜口,便不顧一切向前衝去。這是青春特有的標誌,處於春的大號年華,就當沒有畏懼,不會退卻,面對長風破浪而波瀾不驚,面對黑暗而達觀從容,即使面度死亡猶如面對生。

於是我從不停止向前的腳步,內心擁有一種力量,就像“可上九天攬月”的膽識與勇氣,一直在驅使我向前,再向前。於是我在一片竹林中明白了緣由。竹雖無為,卻分外招人喜愛,只因它挺拔向上的毅力,這毅力來自它一顆昂揚向上的心,沒有疑慮,沒有畏懼。

我注視著手中的青春之花,心中默唸:青春是一場夢,一場如香檳雨般的夢,因為內心的壯志與激情足以讓天地為之震撼,即便是渺若滄海一粟,也自有其寬度與厚度。

我跋山涉水遠道而來,只為洞悉青春之價值與意義。而此刻,我已知,青春如同列車,只有來時的路,卻忘記了往返的征途,而我定會用激情為生活擦出火花,為生命築起不倒的尊嚴。

於是,我用盡全力向前奔去,沒有羈絆,沒有畏懼。

經典名家散文 篇20

在和縣,很少有人知道慄家山。我若不是20年前岳父病逝後葬在慄家山,也不知道更不可能看到在那一馬平川的縣城北郊,竟然會有一座高挺突兀頂端又非常平坦的土山。此山屬於和縣歷陽鎮公路行政村勤王莊自然村,它南與縣城北門汽車站只有三、四華里,北與原城北公社所在地的“二郎廟”僅有半里多路,東與“巢寧路和縣段收費站”的距離不足百米。

妻子的孃家就在勤王莊,她說小時候因放鵝、割豬草或挖野菜經常上慄家山。這裡全是貧瘠的黃粘土,山巔上只能種一些“望天收”的旱谷雜糧,山角和山腰上一些高高低低的崗壠子都成了墳塋地。妻子經常看到一些被暴雨沖刷而裸露在黃土之外的灰陶片,有時碰巧還能刨到一些刻有各種印紋圖案的破罐子,所以她一直認為,這裡極有可能是古代一座墳墓,或是一個古蹟遺址,否則這裡不可能莫名其妙出現一座土山的。一九八二年四月一日,妻子的話果然得到了驗證。這一天,縣政府在此山的東坡上特意栽下了一塊石碑,上面刻道:“全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慄家山遺址”。可它到底是什麼遺址呢?村上的人都不知道。自從岳父逝世後,我對慄家山神祕的存在也越來越感興趣,經打聽才驚喜地獲悉,這個不太起眼的土墩子竟是商周時期的一處遺址,其年代比秦始皇陵還要久遠,當然,它雖然無法與秦陵相比,但它足以說明了和縣歷史文化底蘊的厚重。

今年是岳父逝世20年的祭年,我和妻子在清明節後第一個週日的下午來到了慄家山掃墓。我們在慄家山南麓公墓前的一個路口下了車,此時雖然已避開了祭祀的高峰,但仍然看到公墓裡有人在虔誠地為逝去的親人鳴放著爆竹、焚燒著紙錢、敬奉著水果和鮮花等。我佇立於路口向北凝視著,眼光穿過公墓,看到遠處的慄家山靜靜地矗立在那裡,它高約六七米,方圓四、五百米。在明媚的陽光裡,它極象廣袤的草原上新搭起的一座蒙古包,又象被狀若滔天白浪的蔬菜大棚包圍著的一座海島,使我們產生許多神奇的遐想。

岳父的墳位於慄家山的西南部,所以我和妻子只好繞過公墓,向北踏上了一條彎彎曲曲的上山小路。妻子雖已中年,但她一踏上這條芳草盈地的小路後,彷彿變成了一隻快樂的小鳥,興奮得一會兒跑一會兒笑,彷彿一下子年輕了許多。尤其是她那腳蹬白色旅遊鞋身穿鮮紅羊毛衫的身影,在綠色世界的映襯下,顯得更加豔麗、飄逸、動人。妻子的記性真好,每看到路邊或田埂上出現的一種花草時,她都能如數家珍地叫出名字來,如青菜頭、馬蒗頭、萵萵頭、野蒿子、茅杖子、外歪腸、扒根草、紅花草、薺菜、苜蓿菜、螞蟻菜、瓦蜇菜、菊花腦、野小蒜、野草莓、蘿蔔茵子、狗尾巴草和“豬耳朵邊子”等等。面對這些或青或紅或黃或白的花花草草,心地善良的妻子有時不知如何下腳是好,生怕踩傷了它們,因為它們給我們帶來了綠色,帶來了溫情,帶來了芬香,帶來了美好的回憶,帶來了生命旺盛的春天。

我們以前都是從慄家山的西南角上山的。此次為了重溫一下縣政府的碑文,特意從較為陡峭的東坡上的山。山巔約有四五畝地範圍,東邊的那一半不知被誰圈上了木柵欄,柵欄裡栽種著清一色的木棗樹,約有兩三百棵,鬱鬱蔥蔥生機勃勃;西邊的那一半種植了一大片甘藍型油菜,一棵棵高過人頭的油菜花開得正歡,陽光一照,這些黃花燦爛得象一片金色的雲霞。我和妻子小心翼翼地穿行其間,渾身上下粘滿了黃色的花粉,體驗了一次蜜蜂辛勤忙碌時的感受,心中有一種隨風舞動的愉悅。我情不自禁放慢了腳步,覺得這裡真的很美,藍藍的天空上飄著幾朵白雲,極象一塊沒有邊際的藍花綢緞;陽光燦爛無比,彷彿將聚集一冬的能量釋放了出來,想用璀璨的光環融化掉整個土山。

掃完墓後,我們穿越了金色的油菜田,翻過了一壟壟綠色的麥地和開著許多蝴蝶花似的蠶豆田,順著慄家山北麓的小路來到了山腳下,看到一條自西向東逶迤而來的小河,妻子說它叫“外湖溝”。小河的河面不太寬,河水卻清徹見底,微風吹過後泛起一陣漣漪,陽光照在水面上象撒了一把細碎的金子,閃耀著眩目的光點,這依山傍水的景色的確別有一番景緻。當我們跨過一塊用預製板擔起的小橋後,忽然欣喜地發現河埂下的水邊生長著許多綠色的植物,有隨風搖曳的蒲草,有高傲挺立的蘆葦,有長相奇特的“水蠟燭”,有頭青根白的水淋淋的茭瓜,還有一簇簇青撲撲的水芹菜等等。我們還巧遇了一位熟悉的村民,他正撐著腰子盆在河裡起著魚網,看到網裡那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鯽魚、鯉魚和一尾尾黃鱔、泥鰍時,妻子恨不得要撲下河去,她說她做姑娘時曾跟隨父親撒過網、搭過網,最喜歡捉魚摸蝦了,她的激動也激起了我對魚和水的情趣。

此時,立在河埂上的我,回眸陽光下的慄家山,心裡也同樣充滿了陽光。因為令人欣喜的是,在慄家山的西南角,一個名叫張成貴的民營企業家剛成立的安徽省首家“和縣楚天鵝綠色養殖生產合作社”已投入了生產,正式吹響了“立足皖滬,進軍東南亞”的號角;更令人振奮的是,在慄家山的附近,縣政府既設定了“綠色蔬菜生產示範園”,為打好全國十大無公害蔬菜之首的“皖江”牌蔬菜這一品牌建立了生產和深加工基地,又開闢了一個上規模上檔次的全縣最大的工業園,並且在附近將要崛起一座新的政治文化中心。

啊,慄家山,一座家鄉的山!它向我們敘說了一個春天的故事,使我們看到了新年的希望。它雖然不高大、險峻和巍峨,但它的存在,已使我們領略到大山的韻味和堅強,難怪劉夢得老先生當年在和州的“陋室”裡寫下了千古絕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經典名家散文 篇21

到南水潭時,雪下得又急又猛,幾乎讓人透不過氣。看這勢頭,彷彿天空本身都變成一枚枚碎片朝地面狂瀉不止。雪也落在水潭,被深得近乎駭人的藍色潭面吮吸進去。在這染成一色純白的大地上,惟獨水潭圓圓地敞開儼然巨大眸子的洞穴。

我與我的影子瑟瑟立在雪中,默不作聲,只顧久久凝視這片光景。同上次來時一樣,周圍瀰漫著令人懼怵的水聲。或許因為下雪的關係,聲音沉悶得多,彷彿遠處傳來的低鳴。我仰望未免太低的天空,繼而把目光轉向前方在紛飛的雪片中黑乎乎隱約浮現的南圍牆。圍牆不向我們訴說任何話語,顯得荒涼而冷漠,名副其實是“世界盡頭”。

木然佇立之間,雪在我的肩上與帽簷上越落越厚。如此下去,我們留下的腳印必將消失得無可尋覓。我打量一眼稍離開我站著的影子。影子不時用手拍落身上的雪,眯細眼睛盯視潭面。

“是出口,沒錯。”影子說,“這一來,鎮子就再也不能扣留我們,我們將像鳥一樣自由。”

影子仰臉直視天空。旋即閉起眼睛,儼然承受甘露一般讓雪花落在臉上。

“好天氣,天朗氣清,風與日麗。”說罷,影子笑了。看樣子影子如被卸掉重枷,原來的體力正在恢復。他輕快地拖著腳步獨自朝我走來。

“我感覺得出,”影子說,“這水潭的另一方肯定別有天地。你怎麼樣,還怕跳進這裡面去?'”

我搖搖頭。

影子蹲下身,解開兩腳的鞋帶。

“站在這裡都快要凍僵了,儘快跳進去好麼?脫掉鞋,把兩人的皮帶連在一起。出去了再失散,可就白白折騰一場。”

我摘掉大校借給的帽子,拍掉雪,拿在手裡望著。帽子是過去的作戰帽,帽布有很多處都已磨破,顏色也已變白。想必大校如獲至寶地一直藏了幾十年。我把雪拍淨,又戴在頭上。

“我想留在這裡。”我說。

影子怔怔地看著我的臉,眼神似已失去焦點。

“我已考慮成熟。”我對影子說,“是對不住你,但我從我的角度仔細考慮過。也完全清楚獨自留下來將是怎樣的下場。如你所說,按理兩人應一道返回原來的世界,這點我也一清二楚。而且也知道這才是我應迴歸的現實,而逃離這現實屬於錯誤的選擇。可是我不能離開這裡。”

影子雙手插進衣袋,緩緩地搖了幾次頭:

“為什麼?最近不是講好一齊逃走的嗎?所以我才制定計劃,你才把我背到這裡,不是麼?究竟什麼使你突然變心的?女人?”

“當然有這個原因。”我說,“"但不完全如此。主要是因為我有了一項發現。所以才決定留下不走。”

影子喟然長嘆,再次仰首望天。

“你發現了她的心?打算同她一起在森林裡生活,而把我趕走是吧?”

“再說一遍:原因不盡如此。”我說,“我發現了造就這鎮子的究竟是什麼。因此我有義務,也有責任留下來,你不想知道這鎮子是什麼造就的?”

“不想知道。”影子說,“因為我已知道,這點我早已知道。造就這鎮子的是你自身,你造出了一切:圍牆、河流、森林、圖書館、城門、冬天、一切一切。也包括這水潭、這雪。這點事我也清楚。”

“那你為什麼不早告訴我?”

“一旦告訴你,你豈不就要這樣留下來?無論如何我都想把你帶到外面。你賴以生存的世界是在外面。”

影子一屁股坐在雪中,左右搖了好幾次頭。

“可是在發現這點之後,你再也不會聽我的了吧?”

“我有我的責任。”我說,“我不能拋開自己擅自造出的人們與世界而一走了之。我是覺得對不住你,真的對不住你,不忍心同你分手。可是我必須對我所做之事負責到底。這裡是我自身的世界。圍牆是包圍我自身的圍牆,河是我在自身中流淌的河,煙是焚燒我自身的煙。”

影子站起身,定定注視水波不興的潭面。紋線不動地佇立於聯翩而降的雪花中的影子,給我以彷彿漸漸失去縱深而正在恢復原來扁平形狀的印象。兩人沉默良久。惟見口中撥出的白氣飄往空中,倏忽消失。

“我知道阻攔也無濟於事。”影子說,“問題是森林生活遠比你預想的艱難。林中一切都不同於鎮子。為延續生命需從事辛苦的勞作,冬天也漫長難熬。一旦進去,就別想出來。必須永遠呆在森林裡。”

“這些通通考慮過了。”

“仍不回心轉意?”

“是的。”我回答,“我不會忘記你。在森林裡我會一點點記起往日的世界。要記起的大概很多很多:各種人、各種場所、各種光、各種歌曲……”

影子在胸前幾次把雙手攥起又鬆開。他身上落的雪片給他以難以形容的陰影。那陰影彷彿在他身上不斷緩緩伸縮。他一邊對搓雙手,一邊像傾聽其聲音似的將頭微微前傾。

“我該走了。”影子說,“也真的是奇妙,往後竟再也見不到你了。不知道最後說一句什麼好。怎麼也想不起簡潔的字眼。”

我又一次摘下帽子拍雪,重新戴正。

“祝你幸福。”影子說,“我喜歡你來著,即使除去是你影子這點。”

“謝謝。”我說。

在水潭完全吞沒影子之後,我仍然久久地凝視水面。水面未留一絲漣漪。水藍得猶如獨角獸的眼睛,且寂無聲息。失去影子,使我覺得自己恍惚置身於世界的邊緣。我再也無處可去,亦無處可歸。此處是世界盡頭,而世界盡頭不通往任何地方。世界在這裡終止,悄然止住腳步。

我轉身離開水潭,冒雪向西山岡行進。西山岡的另一邊應有鎮子,有河流,有她與手風琴在圖書館等我歸去。

我看見一隻白色的鳥在漫天飄舞的雪花中朝南面飛去。鳥越過圍牆,消失在南面大雪瀰漫的空中。之後,剩下的惟有我踏雪的吱吱聲。

經典名家散文 篇22

半夜時分,在睡意朦朧中,突然聽到一聲“豌豆都熟”,驚慌失措的叫著,像急急匆匆地逃離。

在城市生活,多少年沒有聽到鳥的叫聲了。呼嘯而過的火車,一路鳴笛的汽車,周而復始的叫賣,尖銳刺耳的卡拉ok,構成巨大的轟鳴。我們一直生活在喧囂之中,退化了各種感官。

還是農村靜美,在我的家鄉,當走入田園的深處時,感官可以酣暢淋漓地發揮到極致,可以看到碧藍的天空,可以嗅到幽遠的花香,可以感到清風拂過肌膚,最美的是可以聽到各種各樣的鳥鳴。

當“布穀——”“布穀——”的叫聲響起的時候,春天就來到了家鄉。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在田間或是在村頭,布穀一聲接一聲地叫個不停。不知是一隻還是兩隻,它們總是把自己掩藏起來,在某一個地方,非常直爽地叫著,像一陣一陣的春雨灑遍家鄉的各個角落。那叫聲就像鄉民的性格,不會敷衍應付,不會炫耀賣弄,羞澀的後面是豪爽。聲聲“布穀”催得鄉民們心裡發焦,於是,家家戶戶都扛起鋤頭,拿起鐵杴,開著拖拉機或是趕著牲口,到田間開始了春忙。田地裡,羊兒跑,狗兒叫,小孩滿地跑,驚得麥田裡的野雞驚叫地拍打著翅膀飛跑。

也許是三五天,燕子就飛來了。它們彷彿城裡人,回來後考慮的第一件事就是房子,一套房子的房價不菲呢,他們夫婦倆要建好幾天。找到去年舊巢的,興奮地叫著,呼朋引伴,邀請做客;沒有巢穴的,忙碌地在水窪邊叼著新泥,只有休息的時候才叫幾聲,算是同主人打招呼。燕子的社會生活同人類沒有什麼兩樣,建好房之後就是結婚,然後生兒育女。不久,就會見到兩三隻小腦袋探出巢來,叫聲又細又小,充滿了童稚;而當父母回來的時候,它們都變成了大嗓門,嘰嘰喳喳地高叫著,歡鬧著,整個庭院都充滿了天倫之樂。

不久,麥梢黃了,黃鷺鳥來了。黃鷺屬於高階大氣那種型別,它們常常停在村莊的樹枝上,賣力地叫著:“各家各戶,豌豆都熟。”有時候可以看見它們的身影,小巧的身體,穿著黃色的外衣,披著黑色的圍巾,賣力地引吭高歌。它們生長鄉村長在鄉村,性格質樸,懂得感恩。莊稼哺育了它們,此刻,它們不停地催促鄉民收穫莊稼,“各家各戶,豌豆都熟”,聲音中充滿了期盼,掩飾不住焦灼。

喜鵲在鄉村最常見,鄉民們都叫它們“臉墨喳子”,別看它們的臉黑,在鄉民心中可是報喜的使者。“喜鵲叫,親戚到。”喜鵲要是在誰家的枝頭叫幾聲,主人的心裡一整天都是甜甜的,家裡要有喜事了。獨特的身份使得喜鵲很高雅,它們不隨意叫,叫的時候也是“喳喳”兩聲,餘下的就是沉默。平常的時候,他們都躲在田野裡,在無人的樹林裡築巢生活,很少看到它們的行蹤,就像是名人。只有到了過年的時候,它們才回到村子,站在各家各戶的屋頂,“喳喳”地叫著。要過年了,得給鄉民們送點賀禮,捎來喜訊。

而在城市,是聽不到這樣的鳥鳴的。偶爾聽到的一兩聲,要麼是從鳥籠裡傳出,撕心裂肺的;要麼是從公園裡傳出,聲聲哀怨,充滿鄉愁。在城市可以看到的鳥就是麻雀,它們是一群流浪漢,失去了生活的土地,它們只能在垃圾廢品中謀生。即使聽到了它們群居的叫聲,一點也感不到快樂和諧。就像生活在被鋼筋水泥隔成方格空間裡的市民一樣,它們各掃門前雪,甚至老死不相往來。

而聽到這樣的鳴叫,是需要有淡然的心情的。城裡人太忙碌了,他們要忙著掙錢,買房,結婚,生子,音樂廳他們都不願去,誰還會停下來聽一聽鳥鳴呢?沒有人懂得鳥的語言,沒有人聽出鳥的親切,鳥的歡樂,鳥的期盼,鳥的憂傷,他們和鳥生活在兩個不同世界。實際上,他們何曾傾聽過同類甚至自己的聲音呢?城市很繁華,資訊很發達,他們卻封閉自我,與世隔絕。

在城市生活,我卻常常懷念鄉村,懷念鄉村的鳥鳴,聆聽鳥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