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書信函>

對校園建設的建議

書信函 閱讀(2.97W)

校園文化建設,其實質就是營造健康的人文化的校園環境

對校園建設的建議

校園文化是指以學校校園為地理環境圈,以社會文化為背景,以學校管理者和全體師生員工組織的校園人為主體,在學校教育、學習、生活管理過程中的活動方式和活動結果,這種方式和結果以具有校園特色的物質形式和精神形式為其外部表現並影響和制約著校園人的發展。校園文化的最高價值在於促進校園人的發展。因此校園文化不僅僅是校園環境的建設,不能侷限在物質建設而應在全面的理解。

校園文化有"靜態文化"和"動態文化"之分,"靜態文化"指的是諸如校園的教育設施,校舍結構佈局和一切對學生具有直接或間接教育感染作用的因素。"動態文化"指的是學術、科技、體育、藝術、娛樂等活動。從表現性上來看,校園文化有"顯性的"和"隱性的"之分。它表現在外是顯性的,有物質、環境、行為、規章等;表現在深層的是隱性的,如校園精神。概括起來說它包括物質文化形態、制度文化形態、行為文化形態和精神文化形態等四個層次。

校園文化具有教育性,對生活於其中的校園人起著指導作用、陶冶與規範作用。同時,校園文化還具有管理性。校園文化不僅是一種文化現象,更是一種新的學校管理理論,是組織文化理論與學校組織特點結合而成的新的學校管理理論。它在學校的建設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此,我們在學校建設與發展過程中應非常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在學校管理實踐中,要十分注重校園文化理論的運用與研究。

對於一所全封閉式管理的學校尤顯重要,學校環境包括學生的學習、活動、生活、休閒環境。營造人文化的環境,一切從學生出發的以人為本的環境,感化學生形成良好品質、行為習慣是我們的目標。

1、建立人文化環境的迫切性。學生在一個封閉的、跟外界相對隔離的環境中學習、生活等,每天面對的是一樣的同學臉容,一樣的生活環境,幾乎一樣的生活、學習規律,做為這一階段的學生,正是習慣、性格養成的關健時期。對新事物的求知慾和繁感度,甚至超過老師,特別是在這個事物快速更新、急速發展的時代,學生更顯的迫不急待。如果是一陳不變,缺乏活力的一個環境,他們已耐不住寂寞。這不利於學校的管理,更不利於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個性的發揮。

2、本校為民辦學校,每位將子女送到學校就讀的社會各界人士,他們以最實際的行為對學校給予最大的支援,對學校寄以厚望,加之他們送子女讀書的投入相對地都比較多,這樣,他們對學校要求就比別人高,有時甚至是一種苛求。因此,學校的校園環境建設,對子女在校的學習、生活等方面上稍有不慎即會引起社會的極大不滿。

培養學生的性格、習慣,學校以硬、軟體為基礎,營造人文化的環境,感化人的行為,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行為習慣,使學生得到主動、活潑、健康、全面的發展。

人文化的校園物質文化建設整改綱要

校園物質文化包括校容校貌、教學設施、生活資料等,是校園文化的外在標誌,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它屬於校園文化的硬體,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是物質形態的。

校園物質文化的每一個實體,以及各實體之間結構的關係,無不反映出某種教育價值觀。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氛圍,無疑會使人產生一種向上的激情。為此,我們分五方面:

1、淨化。

淨化是一所學校精神風貌的外在表現。校園淨化要做到"五無",即地面無雜物痰跡,牆面無汙漬,桌椅無刻印,門窗無積塵,衛生無死角。培養學生愛護校園草木的主人翁精神,樹立淨化校園、保持校園衛生人人有責的思想。

2、綠化。

蔥綠的樹木,豔麗的花草,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使人精神煥發。學校根據校園建築規劃設計綠化佈局,如:教學區綠化、生活區綠化、休閒區綠化、運動區綠化等,根據功能設計各具特色的.綠化,使學生進入各功能區能溶入其中,構建人文化的花園式學校。校容校貌體現出美的韻味,滿足師生的教學、生活、活動和審美需求。

3、美化。

創造美好的環境是培養學生良好性情的需要,校園靜態自然環境的美化,應符合青少年的審美要求,才能達到美化的目的。教室、辦公室、寢室等校園環境的佈置,應以新穎、美觀、大方、實用為原則,給人以舒適的感覺和美的享受。

4、規範化。

反映學校個性與特色的六項標誌,校徽、校服、校訓、校刊、校旗、校歌齊全規範。從我校看,這一點作的還不夠,需要做出相應的規範。

5、教育化。

育人是學校環境建設的目的所在。一名著名的教育家說:"努力使學校的牆壁也能說話。"學校要做到"五有":即有宣傳窗、閱報欄、黑板報、廣播、學生會辦公室的同時,學校應將教風、學風、校風、校訓上牆,寫於學校醒目的位置。名人畫像、名人雕塑、學校標誌性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