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書信函>

食品生產企業保證書

書信函 閱讀(2.94W)

為人民群眾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保障消費者人體健康、人身安全,是食品生產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本企業鄭重承諾如下:

食品生產企業保證書

(一)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認真履行武漢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告知的食品生產企業質量安全各項主體責任和義務。

(二)恪守職業道德,誠實信用,規範生產行為。嚴格按食品安全標準組織生產,不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新增劑、不使用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有毒有害物質生產加工食品。保證不把未經檢驗檢疫或者檢驗檢疫不合格的肉類和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以及含有三聚氰胺等禁用物質的生鮮乳、乳粉用於食品生產。

(三)保證食品生產場所、裝置或者設施符合國家法定要求。保持生產場所、廠區環境、裝置設施的清潔衛生,保證消毒、更-衣、盥洗、防腐、防塵、防蠅、防鼠、防蟲等裝置或者設施齊全和有效運作。

(四)保證依法制訂並嚴格執行食品原輔材料進貨驗收、生產過程控制、成品出廠檢驗、不合格的原料及食品的管理和處理、食品召回和安全風險報告、從業人員健康和培訓管理等六項管理和記錄制度。

(五)保證不生產假冒偽劣食品。不在食品中摻雜、摻假,不以假充真,不以次充好,不發生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偽造食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偽造或者冒用質量標誌等違法行為。

(六)認真履行食品售後服務義務,妥善處理消費者投訴。發現缺陷產品及時召回,並依法賠償相應損失和承擔相應責任。

(七)本企業的以上承諾,願意接受廣大市民、新聞媒體等社會各界的監督。

企業印章:

企業法定代表人:

年 月 日

長春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承諾書範本

食品質量安全直接關係到人民群眾的健康和安全,關係到廣大消費者的切身利益。為社會提供滿足人民群眾生活需要的安全合格食品,是每一個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質量誠信將為企業贏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作為食品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的企業法人(負責人),我們將通過一切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保證食品質量安全。再此,我們鄭重向社會承諾:

一、 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切實提高對食品質量安全重要性的認識, 不斷強化企業法人(負責人)是食品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意識,努力提高食品質量水平。

二、 建立健全質量管理制度,努力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產品質量管理制度,決不生產、銷售不合格食品和在食品中新增有害有毒物質。

三、 保證企業生產條件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要求,從人員、裝置、環境、標準、檢驗、工藝、原料、管理、儲運、包裝等10個方面,建立並落實有效的管理機制,以保證食品質量安全。

四、 本著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保證按照有效的標準組織生產,國家無強制性標準規定的,符合企業明示採用的標準要求執行。

五、 保證食品生產加工工藝科學、合理、生產加工過程嚴格、規範、對質量安全關鍵點進行嚴格有效的控制。

六、 保證生產食品所用的原料、新增劑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決不使用國家明令禁止和有毒、有害等非食品原料生產加工食品。

七、 保證具有食品質量檢驗、檢驗的裝置和人員,按要求進行出廠檢驗,嚴格執行強制檢驗的規定,未經檢驗合格的食品決不出廠。檢驗、檢驗裝置儀器定期進行計量檢定。

八、 保證產品標識及食品質量安全標準的使用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九、 自覺接受消費者、社會和行政部門的監督,不斷提高法律意識和誠信意識,努力提升食品質量安全水平。

十、 如有違反以上承諾,自願接受監管部門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作出的處理。

承諾企業(蓋章)

承諾人(簽名)

年 月 日

1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承諾書

為了確保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實履行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是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質量安全意識,本企業向社會鄭重承諾:

一、企業的各類資質、資格證書與企業的實際生產情況保持一致、合法、有效。

二、嚴格落實進貨查驗記錄制度的'相關規定和要求,不符合質量安全標準要求的不用於生產。

三、嚴格落實生產過程控制制度。對生產環境、生產裝置、生產過程、原輔材料、人員衛生防護等關鍵控制點,嚴格按照法律、法規、標準要求進行全方位控制。

四、嚴格執行產品出廠檢驗制度。產品留樣記錄、自行進行出廠檢驗、委託檢驗等符合法律、法規規定。

五、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建立並儲存採購的不合格食品原料、食品新增劑、食品相關產品的處理記錄;建立並儲存生產的不合格產品的處理記錄。

六、企業生產的產品,嚴格按照《食品標識管理規定》、《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gb7718)、《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28050)等法律、法規、規章、食品安全標準規定標註。

七、建立銷售臺帳。臺帳內容符合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七條規定。

八、做好企業標準執行、備案、培訓和法律法規規定有關標準的其他工作。

九、建立不安全食品召回管理制度。企業發現生產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要求,企業將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條規定做好食品召回等相關工作。

十、建立企業從業人員健康和培訓管理制度,嚴格遵守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規定。

十一、食品新增劑的貯存、保管、使用符合《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六條和《黑龍江省食品安全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積極履行食品新增劑備案制度。

十二、委託或受委託加工食品時,向所在地食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委託加工食品時其包裝標識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

十三、建立、儲存消費者投訴受理制度和消費者投訴的受理記錄。受理記錄包括:投訴者姓名、聯絡方式、投訴的食品名稱、數量、生產日期或生產批號、投訴質量問題、企業採取的處理措施、處理結果等。

十四、主動收集企業內部發現的和國家釋出與企業相關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資訊,並做出反應,同時建立並儲存相關記錄。

十五、制定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方案,定期檢查各項食品安全防範措施的落實情況,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建立並儲存處置食品安全事故處置記錄。

十六、遵守《食品安全法》和其他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法律責任和義務。

本單位將嚴守以上承諾,倡導行業自律,切實履行好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是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法定義務,如有違反,願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並接受處罰,歡迎社會各界予以監督。

注:本承諾書所稱的食品包括食品新增劑、食品塑料包裝容器等食品相關產品。

企業名稱(公章):

企業負責人(簽字):

監管單位:海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簽訂時間: 年 月 日

注:本承諾書一式三份,企業、食品監管股、企業所在轄區市場監管所各一份。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食品質量安全承諾書

1、遵守法律法規,確保食品安全底線。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按照有效的產品標準組織生產,自覺接受政府監管部門和消費者監督,嚴把食品質量安全關,切實履行企業的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廣泛接受社會監督。

2、恪守職業道德,誠信製造良心食品。按照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要求,引導企業幹部職工講道德、守誠信,將“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貫穿於企業決策和管理之中,體現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之中,生產和銷售讓消費者信得過的良心食品。

3、規範企業管理,努力提升品牌質量。建立健全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實施從原材料採購、產品出廠檢驗到售後服務全過程的質量管理,提升產品質量,打造知名品牌。

4、嚴把原輔料關口,杜絕食品新增劑濫用。嚴格執行原輔材料採購供應制度,在食品包裝、運輸、貯存過程中,確保食品的清潔安全、無毒無害,符合衛生標準。

保證不用非食用物質生產加工食品、保證合法合理使用食品新增劑。

5、完善服務體系,建立產品追溯體系。建立健全售後服務體系,依法賠償消費者損失,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建立完善企業突發食品安全事故的快速應急機制,主動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承諾單位:全市所有獲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

雲南省食品生產企業質量安全承諾書 2011

為了確保食品質量安全,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全省133戶食品加工企業向社會鄭重承諾,並向全省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倡議:

一、嚴格遵守《食品安全法》、《產品質量法》、《食品衛生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守法經營,誠實守信,保證食品安全。

二、樹立和強化食品安全第一責任意識,履行第一責任人義務,對所生產經營的食品安全負責,對社會和公眾負責,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保障食品安全。

三、嚴格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的規定組織生產,保證食品質量安全的環境條件和相應的衛生條件,生產的食品符合質量安全規定,滿足保障身體健康、生命安全的要求。

四、建立健全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努力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實施從原材料採購、產品出廠檢驗到售後服務全過程的質量監控,保證各環節安全。建立崗位質量責任制,加強質量考核。

五、生產食品所用的原材料、新增劑、包裝材料和容器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嚴格執行原輔材料、食品新增劑和食品包裝材料、容器的進貨驗收制度,堅決抵制來源不明、不合格原料和產品。

六、嚴格執行出廠檢驗制度,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產品不出廠銷售,售出的產品要具有可追溯性,發生問題要及時召回。

七、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定的範圍和限量使用食品新增劑,堅決杜絕使用非法新增物。按照《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gb7718-2004)的要求在產品標籤標識中明示新增劑使用情況。

八、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依法承擔由於產品出現質量安全問題而產生的一切責任。積極配合政府部門的監督、管理和指導。

九、推進食品工業企業誠信體系建設,積極學習、運用先進管理技術手段,提高企業食品質量安全檢測水平,提升企業產品質量安全保障能力,全面促進食品工業持續健康發展。

十、加強食品安全知識宣傳,提供科學消費資訊,構建和諧消費環境。

2011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