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書信函>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倡議書

書信函 閱讀(2.19W)

尊敬的家長朋友: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倡議書

你們好!

國學經典作為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是經過歷代仁人志士千錘百煉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字字珠璣,內涵深厚,是人類知識的結晶和智慧的源泉,是最具價值的國寶。其意韻之美、精煉之美、智慧之美千古流傳!經典中包涵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強烈社會責任感;“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抱負;“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意志和胸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理想;“己所不欲,勿施與人”的為人原則以及“無為而無不為”的聰明智慧。這些至理名言對激發愛國主義情操,提高全民族素質,增強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義。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對兒童進行經典文化教育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切實途徑。

限於時間的限制,我們選擇了《弟-子規》進行共讀活動。

我們知道:百善孝為先,不忘父母養育恩。

孝是人倫道德的基石,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珍寶,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增強中華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提高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深遠意義。

孝是人類與生俱來、萬古長存的美德。小孝持家、中孝利民、大孝治國。孝親敬老事關你我他,連線千萬家。《弟-子規》是儒家文化的啟蒙讀物,全文1026個字,其中所倡導的百善孝為先是人性的基礎!近年來一些覺醒的企業家在踐行《弟-子規》,運用《弟-子規》教育員工向善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還有很多迷失的靈魂仍然在掙扎,他們是沉睡的天使!他們的心靈處於迷失和掙扎之中,他們的家庭處於分離的痛苦之中,他們的父母處在期盼之中!他們原本和我們每個人一樣,內心並不缺少良知,他們心中都有埋藏的對父母的愛和感恩!他們都曾是父母心中的天使!

《弟-子規》,在古代,這本書是小孩子的啟蒙讀物,但是對於今天的成年人來說,也是深有啟迪的。實在不應該把它丟棄了。

古人的智慧不可丟,古聖先賢的文一定要常常研讀、薰修,定會對當下的生活大有裨益。做事之前先學會做人。人對了,那麼事自然會對。正確地做人,做正確的人,是智慧的'體現。在《弟-子規》裡其實蘊含很多做人與做事的最樸素的真理。

教育是喚醒,也是給予。我們相信每一個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種子,蘊藏著不為人知的神祕,而閱讀,則能夠喚醒這種蘊藏著的美好與神奇。同時也是一種給予,無論是民族文化的特質,還是世界文明的價值,都需要教師和家長按符合生命成長的規律,慢慢地通過閱讀,通過故事傳授給孩子,讓孩子在故事中瞭解世界,在故事中快樂成長,懂得感恩父母、關愛他人、誠實守信、自信樂觀……

讓孩子讀書,要堅持始終,不要中斷。真正的教育不是說教訓斥,而是潛移默化。要讓孩子愛書,就陪孩子一起讀書吧,堅持每天和孩子一起閱讀,和他一起討論書裡的人和事,和他談閱讀後的感受等等。

也許,您讀過這樣一首小詩:“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和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為此,我誠懇地向各位家長提出倡議:希望各位家長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傳承中華文明,請您加入到讀書活動中來,做孩子的讀書的嚮導和榜樣,營造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家長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成長有著直接的影響。當您陪著孩子走進書香滿溢的書店,為孩子挑選一本好書時;當您茶餘飯後手捧書本,跟孩子交流書中的精彩時;當您雙休日早一點關電視,引導孩子把閱讀當作生活的一部分時,您就等於把孩子引入了知識的海洋,您將會和您的孩子一起享受在知識海洋裡遨遊的喜悅。在此給您提一些希望:

一、熱愛國學,親近經典。積極誦讀《弟-子規》優秀經典篇目,並將經典的精神變為自覺行為。

二、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閱讀,您也可以給孩子講講書中的故事,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一起討論,與孩子共享閱讀的快樂;有可能的話做一本讀書筆記,記下你的讀書感悟,以便和孩子一起分享。

三、講文明話,做文明事,遠離自私,遠離冷漠,讓儒家的經典忠、廉、孝、愛、義、恭、禮、智、信、讓等理念在校園、家庭、社群紮根、生長、開花、結果,傳頌在校園和社會每個角落。

傳統經典的誦讀活動正在蓬勃興起,領悟經典就等於參透了人生的真諦,那字裡行間滲出的瓊漿,勝過窮困中發現的金光寶藏。讓我們行動起來,與經典同行,和聖賢為友,誦經典美文,做陽光少年,傳播中華文化,為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堅持不懈!

愛書的民族才是一個優秀的民族,有書的家庭才是一個真正的家庭,讀書的孩子才是一個有發展的孩子。

祝您全家讀書快樂!

晨訊科技百業聯盟、南康線上主辦

2015年4月23日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倡議書 [篇2]

博大而燦爛的民間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與根基。民間文化遺產是我們祖先五千年創造的極其豐富和寶貴的文化財富,是我們民族精神情感、個性特徵以及凝聚力與親和力的載體,也是我們發展先進文化的精神食糧,是我國綜合國力中不可或缺的堅實的精神內涵。

中國傳統節日源遠流長、絢麗多姿,留存著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如春節、元宵節、七月七、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這些節日對人們的社會心理、價值觀念、道德標準、審美特性,乃至民族情感、文化共識和民族精神產生過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但是,伴隨著現代化時代的來臨,我們祖先數千年創造的包括傳統節日在內的彌足珍貴的民間文化正以驚人的速度湮滅、消亡、流失?薰特別是隨著經濟“全球化”浪潮的來臨和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以流行文化為主體的西方文化、商業文化猛烈地衝擊著我們,作為民俗文化重要內容之一的傳統節慶已逐漸淡出我們的社會生活。

面對經濟全球化所帶動的文化全球化的趨勢,世界各民族都在努力維護自己的文化身份和權利,發達國家及民族如此,發展中國家及民族更是如此。如果我們自覺地、有意識地利用傳統節日進行風俗的揚棄,充分發揮傳統節日的多種功能,讓它們在今日的文化建設中熠熠生輝,將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很大助益。

為此,我們倡議:

(一)河南作為一個具有光輝歷史傳統和豐厚民間文化的大省,應在搶救民間文化遺產、弘揚傳統節日文化方面率先行動,以期在全國產生積極影響。

(二)河南文化界應首先把弘揚民族民間文化當作歷史和時代放在我們肩背上的不可推卸的責任。學術界應首先對需要搶救與弘揚的傳統節日作出科學界定,對其主要物件、基本範圍、民俗內涵、揚棄標準、正確導向、方式方法進行調查研究和認真論證,形成調研報告,為黨委和政府的決策提供依據。

(三)新聞媒體應就弘揚傳統節日的重要文化意義及其對民族精神的培育、現代化的發展、兩個文明建設的積極影響進行廣泛有效的宣傳。

(四)在上述工作的基礎上,形成關於弘揚傳統節日的報告及切實可行的方案,上報有關領導部門,使其進入黨委和政府的工作視野,轉換為一種政府行為。

(五)鼓勵有條件的市、縣、鄉籌辦傳統節慶活動,通過試點工作取得經驗,予以推廣。

(六)普及民間文化知識、培養民族情感、承繼民族精神,要從中國小教育入手。要將包括傳統節慶文化在內的民間文化列入中國小傳統教育的內容之一。

倡導弘揚傳統節慶的工作涉及面廣,各方面的有志之士,應從不同的角度,運用不同的方式,為傳承優秀民族傳統文化,標示華夏民族的文化身份,擴大民族文化的認同,弘揚民族精神做出自己積極的貢獻。我們相信,中國傳統節慶若在我們這一代和我們這一時代得到搶救與保護,則文化幸甚,民族幸甚,子孫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