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書信函>

投身西部發展水利事業的倡議書

書信函 閱讀(1.27W)

在清華大學新水利館前,矗立著一座高約3.5米的“人”字型雕塑,左以山石造型,右以流水構圖。孔子《論語》中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山石體現剛強,流水體現靈性,兩種造型支起的“人”字雕塑體現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代表著清華水利人為水利事業獻出全部智慧、為社會造福的信念。

投身西部發展水利事業的倡議書

我們是從清華畢業的極普通的學生,僅僅因為我們投身到偉大的事業中去,僅僅因為我們把自己的事業與國家、人民聯絡在一起,才使我們的事業有了光環。——校友朱鳳蓉少將在九十週年校慶上的講話

——代題記

心繫水利事業 投身西部發展 ——水利系引導畢業生到國家經濟建設主戰場建功立業

又是一年畢業時。對於清華水利系應屆畢業生來說,他們中的許多人將離開給予他們知識和智慧的清華園,離開水利系的老師和同學,作為又一批年輕的清華水利人投身到祖國需要的水利事業的洪流中去。

熱愛水利,選擇西部

“我就業的原則就是能夠有所作為,對社會、對國家、也為父母和自己。四川省水能資源豐富且尚待開發,水電事業作為四川省六大支柱產業必然會在西部大開發的時代背景下得到優先發展,我選擇利作為我事業的支點,發展水利事業大有可為,” 來自內蒙古的水利系應屆畢業本科生張志偉這樣告訴記者。看得出來,他是經過深思熟慮才做出選擇的。

在水利系7名參加工作的應屆本科畢業生中,4人選擇了水利事業,選擇了去西部。其中3人選擇了國家電力公司成都勘測設計院,1人選擇到四川省建設銀行做水利專案的信貸評估工作。他們或放棄了保送攻讀研究生的機會,或放棄了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就業機會,無形中把自己的個人發展與祖國建設的需要聯在了一起。

陳林,這個瘦小的女孩話語中卻透出一股剛毅。“水利是一個關係著國計民生的行業,選擇去成都就業,到基層去工作。作為一個水利人,我希望能夠為水利事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老家在四川的陳林,主動放棄了保送讀研的機會,為家鄉的發展盡一份力量。

與陳林和張志偉相比,同樣去“成勘院”工作的吳小平在選擇水利事業作為個人事業發展的起點時,走了一段“曲折”的路。入學後他曾有過專業“情緒”,一度沉迷於計算機。“後來我逐漸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認識到學生必須要專心於自己的專業並把它學好,才算是對自己和對國家,父母負責。”他說。在選擇去“成勘院”工作之前,吳小平因女朋友在北京,基本上確定在海關資料中心工作。然而最終他還是放棄了北京,選擇了四川,選擇了水利。

“在與‘成勘院’的接觸中,感覺他們非常熱情,我也感覺到他們那裡非常需要我,個人發展的空間也很大。”他說。而最根本的原因,是“自己內心長期思想鬥爭的結果”。我在報紙上看到西部求才若渴無人過問,東部人才濟濟卻仍有無數人留在那裡,自己的這次擇業經歷充分感受到了這一點。能加入西部開發的洪流中去,去做自己本該做的事情,我心裡挺踏實的。”

最終決定去四川建行從事水電專案評估工作的張秀兵對自己的選擇充滿了信心:“能夠有機會親身在西部體驗西部大開發,能夠參與這樣波瀾壯闊、彪炳史冊的大事,對我自己來說也不枉此生了。”他因此放棄了待遇較高在北京的兩家建築單位和武漢的一家單位。

到祖國水利水電建設第一線工作,到西部去建功立業,已經成為近年來清華大學水利系畢業生就業的一個顯著特點。除繼續深造的學生之外,今年已簽訂就業協議的65名本產生和研究生中,到國家水利水電建設及相關單位的就有48人,約佔73.8%;在已簽訂就業協議的7名本科畢業生中,到中西部省區工作的就有5人,佔71.4%。截至目前,全系共有13名畢業生志願到中西部的水利水電建設一線工作。

自強不息,做西部開發戰略的踐行者

“作為清華學生,當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鼓勵自己,當以自信、積極的態度投入到祖國建設中去。”張志偉說。

對於這些投身西部的清華學子而言,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找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實在算不上什麼難事。而對水利人來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提出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全面實施,為水利水電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和西電東送等重點工程的建設,為水利學子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面對如此良機,又一代清華水利人伴著時代的強音,自覺地把自己的專業所長與國家的需要結合起來,把個人發展與國家發展結合起來,積極踴躍地投身到西部大開發這一偉大的事業中來。

“我認為個人的發展和國家的發展應該是一致的。改革開放使東南沿海得到了迅速發展,同時也使一大批人成就了事業。現在,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西部有很多的發展機會,有很大的空間可以讓年輕人施展才華。作為一個水利人,面對水利事業發展的廣闊舞臺,那裡有實現我個人理想和自我價值的機會。”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只有個人的發展和理想實現與國家需要相結合的時候,人才能完成他的社會責任,才能為社會發展、為國家富強出一份力,獻一份情。

“我志願投身西部開發,西部地區給了我施展才華、大展巨集圖的廣闊天地。試想我的工作會給西部人民的生活帶來進步,那將是時時都會令我興奮的事;試想我的工作客觀上響應了國家的號召、無形中為國家戰略做了踐行者,那將是時時都令我驕傲的事。”自強不息,做西部開發的踐行者,這是張志偉的心聲,也是每一位投身西部的清華人的心聲。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民行動中,在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全面實施程序中,這是新一代清華水利學子向祖國交出的莊嚴答卷。

造就新一代“清華水利人”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體現了水利人喜山好水的秉性;“上善若水,源遠流長”,說明了水利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清華大學水利系自1952年建系以來,為國家培養了大量高水平的建設和管理人才。水利系畢業生在全國各條戰線特別是水利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們中既有黨和國家領導人,又有著名的工程設計和管理專家、德高望重的學術大師……一批批清華水利人在國家經濟建設主戰場上拼搏著,奉獻著。

發揚水利系“培養人”的優良傳統,水利系從大一開始,結合學生的思想實際,通過報告會、社會實踐及校友訪談等多種形式,以“祖國?水利?我”為主題,緊密結合該院系的專業特點和我國水利事業的美好前景,開展了以“那年,我三十五歲”為題的反映老中青三代水利人人生道路的作品徵集和主題晚會、“水利科技前沿”專題報告會、“我的人生之路——校友訪談”、“西部開發,水利先行”、“水利與小康社會”等專題活動。近年來,水利系先後邀請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光鬥、潘家錚等,水利部部長汪恕誠,三峽公司總經理陸佑楣,三峽工程總工程師張超然等為學生作報告,介紹祖國水利水電建設取得的輝煌成就以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激發同學投身水利建設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同時,利用暑期社會實踐的機會,水利系組織學生走遍大江南北、大河上下,到全國各重點水利工程工地去親眼目睹生機勃勃的建設圖景,去親身感受水利事業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渴求。

為了引導學生充分認識自身的特點,引導學生冷靜選擇適合於自己的職業,水利系做了大量細緻入微的工作。

水利系學生組組長張其光介紹說,水利系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本人就業的`想法、就業的希望等製作了專門的表格,詳細備案,認真分析每一位畢業生的情況,耐心瞭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幫助他們實事求是地分析各種選擇,解決他們遇到的實際困難,熱情鼓勵他們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找到個人發展與國家事業的結合點。針對2003年畢業生就業工作,水利系黨政領導專門研究和擬定了鼓勵畢業生就業的水利水電建設重點單位名錄,向這些單位發出了誠摯熱情的信函,邀請用人單位來校招聘。許多單位的領導都親自來校向畢業生介紹情況,解答疑問,與畢業生進行深入交流。目前水利系與我國水利水電行業的各流域機構,設計院和重點工程單位均已建立了緊密合作,積極向祖國水利水電建設的第一線輸送人才。

“從大一剛進來的時候,系裡就常請一些水利行業的名人給我們做講座,對我們進行了一種潛移默化的引導。最後確定去‘成勘院’工作,老師給了我很重要的幫助,為我介紹‘成勘院’的情況及其在水利行業中的地位,幫我分析個人未來發展的前景等。”陳林說。

“老師們平時在各方面都很注意引導和鼓勵我們。而水利界的前輩們的奮鬥經歷和事業成功也堅定了我選擇水利事業的信心。看到系內那麼多年青有為的教師,看到三峽工程運籌帷幄的各位前輩,看到水利各界師兄師姐兢兢業業的成功經歷,我想只要踏實肯幹,水利事業大有可為。”張志偉說。

而感受最深的要算吳小平了。當他“鬧”專業“情緒”時,系裡的老師、同學在各個方面幫助他、引導他。老師們推薦他到教研組去做專案,在和研究生師兄頻繁接觸的過程中,師兄對本專業的熱愛深深感染了他。他開始專心對待自己的專業,並申請了SRT專案“流量及壓力訊號資料採集系統”。最後,他的專案獲得了學校第20屆“挑戰杯”一等獎,通過專家鑑定,他的系統達到了國內的領先水平!從“鬧情緒”到申請SRT專案,吳小平深深愛上了自己的專業。當師兄去長江水利工作委員會工作、投影身水利事業後,面對師兄的選擇、老師的鼓勵,吳小平毅然地放棄了北京的工作,選擇了西部,離別在校讀研的女友,投身到他熱愛的水利事業中來。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潮中,面對水利水電事業大發展的今天,新一代清華水利人愉快地奔赴祖國的大江南北,走向了西部水利水電開發的第一線。在長江水利委員會、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國家電力公司成都勘測設計院、國家電力公司昆明勘測設計院……等國家重點流域機構、科研機構和設計施工單位,又一批清華水利人揮灑著青春、汗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著奉獻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