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實習>

國培幼兒教師實結

實習 閱讀(8.61K)

2015年12月1日至10日,我有幸參加了國培計劃(2015)--幼兒園骨幹教師培訓專案的學習,首先,我要感謝領導給了我這樣一個難得的 學習機會,讓我能夠有幸親耳聆聽多位專家教授的精彩講座,再一次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能夠與來自6個省市的50位同行姐妹們一起學習探究、交流研討,真 的就像重新走入校園傾聽老師的教誨一樣,使我對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了更多新的認識。

國培幼兒教師實結

在這短短的10天的學習時間裡,我好象從裡到外受到了一次洗禮,是對心靈的震撼和思想理念的轉變,但感覺又都是幸福而充實的,因為每一天都能聽 到權威專家不同課程的講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眾多的疑問在專家、教授那裡得到了解決,每一天都有豐碩的收穫。十天裡我就像一塊乾燥的海綿 拼命地吸收著知識的養分,想把這些理念和知識帶回去和大家分享。

一、在專家的課堂中學習到的:

本次培訓的主要課程有:《當代學前教育的變革與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音樂教學遊戲化與學習品質培養》,《追尋快樂的足跡――幼兒教師心理素 質及優化途徑》,《落實〈綱要〉精神提升教育質量》,《尊重規律科學實踐――提升幼兒園課程領導力的共同行動》,《做一個專業的幼兒教師》,《語言教育觀 與幼兒園語言教育變革》,《基於問題的幼兒教育行動研究》,《幼兒園科學探索活動基本要素與問題》,《遊戲精神關照下的幼兒園區域活動》,《幼兒心理健康 與教育》,《“幼兒教師專業成長”――課例研究工作坊》等。專家們獨到的見解引領著我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更新著我的教育理念。許多困擾我很久的問題在聽 了講座以後豁然開朗,在聽講座的過程中,我感到自己根深蒂固的一些認識受到了衝擊,時時激發我的求知慾望和創新意識。其中有幾位專家的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

孫遠傑教授讓我瞭解了什麼叫“幼兒教育的行動研究”,他以行動研究原理為重點,結合實際,巧妙的利用案例對教育行動研究的原理、層次、過程等問 題進行了詳細的解說,他要求我們在教學工作中積極參與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研究中成長,從而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其實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隱含著許多的 問題值得研究,但這隱含教育本質的問題卻往往被我們忽略掉了,聽了這個講座,我反思了自己的思維習慣,使我認識到:如果想讓自己的勞動從單調變得有趣的 話,就走上從事一些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

馮曉霞教授的《質量-幼兒園生命之本〈做一個專業的幼兒教師〉》的講座,使我再一次認識了幼兒的發展規律、重新認識了什麼是科學的幼兒發展觀、 專業化教師的的職責所在、怎樣做專業化的幼兒教師。她從如何理解幼兒園教育質量入手,深刻分析了哪些因素是決定幼兒園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其中師生關係、 教師的態度與行為、學習活動安排是關鍵。學前兒童教育既要順應兒童的自然發展規律,又要將兒童的發展納入合乎社會要求的軌道,專業化的教師要了解兒童的興 趣和發展的需要,把握兒童發展的程式和規律。使我認識到自己以前的做法與幼兒發展規律的背離,之所以迎合家長是因為自己理論知識的缺乏,理論支援力量的不 足。教師只有做到專業化才會令人信服,才會經受住外來力量的衝擊,才會有堅持的力量,才會受到尊重。我將從現在做起,堅持尊重幼兒的原則,堅持以幼兒為 本、以幼兒發展為本,不再偏離。

侯莉敏教授主持的的幼兒教師專業成長――課例工作坊,更是給我帶來了心智的啟迪。它讓我們近距離的觀摩名師是怎麼樣組織教師開展教研工作的;當 課例展示完後,執教的教師進行反思,其他的'工作坊成員圍繞活動進行討論,為執教者提供幫助,讓他在每次的活動中找到全新的定位,挖掘進一步提高的空間,而 觀察員則從教育科學的角度全程記錄教學活動,並結合客觀資料和相關理論,對教學活動作了科學、深入的研究分析,給執教者堤出相關的建議和意見,這為我今後 組織教研活動提供了教研模式。

跟隨虞永平教授重新解讀《綱要》,理解《綱要》的核心精神,知道幼兒園課程的特徵:適宜性,生活性,經驗性。他深厚的學術功底深深的吸引了我, 在與學員互動的時間,我連忙將自己平時工作中的教育困惑提了出來,虞永平教授也耐心的進行了解答。許卓婭教授風趣幽默輕鬆活潑的講座帶來了音樂遊戲化的全 新視角與體驗,她向我們介紹了團體律動遊戲設計和教學實施流程,還在現場與我們進行了遊戲互動。覃軍副教授為了幫我們拾尋幼兒園美術教育的核心理念而聲嘶 力竭,何媛副教授與莫秀峰副教授則讓我感受到,她們雖然年輕充滿朝氣卻是那樣的博學。同時還學習了教師研究學習團隊的組建及開展教師沙龍,進行了素質拓展 訓練,參觀了三所幼兒園,現場觀摩了名師的案例教學等等。

這次培訓,我不光學到了先進的觀念,還學到了一些操作性很強的技能:幼兒教育行動研究記錄表的製作;幼兒園觀察研究方法與技術;課題研究的基本 步驟;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問題與思路;如何設計一個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活動;如何開展園本教研,如何利用園本教研促進幼兒教師專業成長;幼兒心理健康的 指標等等。

二、在與同行的交流中感悟到的:

培訓中我的收穫還來自同班的學員們。這次來到廣西師大培訓的老師們,來自雲南、貴州、廣西、海南、湖南、湖北等地,她們讓我領略了各地的幼兒教 師風采,當專家的問題丟擲來,學員們在幾秒鐘之內就能做出迴應,引經據典侃侃而談,而且發言緊扣主題,層層推進,邏輯性很強,隨口說出的話就像我經過深思 熟慮寫出的文章一樣有條理,她們對幼兒園指導綱要,工作規程更是爛熟於胸,對幼教界前輩們的觀點和理念也非常熟悉。這些在我腦海中僅僅是我國幼兒教育並不 太發達的地方,老師們的專業素質一點也不差,那麼像上海,南京,江蘇等幼教發展前沿地區的老師會有多麼專業,我自己和她們的差距有又多麼大呢?她們紮實的 專業素養,深厚的理論知識,敬業精神又讓我感動,在教育沙龍,講到教師成長的問題時,有個園長提出這樣的觀點:每個教師的成長都要一定的時間,這個我們可 以等待,但是孩子的成長卻是不可待的,怎樣才能加速老師的成長,讓每個孩子受益,這個是我一直在研究的問題。當講到怎樣提高理論素養這個問題的時候,有個 老師這樣告訴我們:她的方法就是讀書――記錄――實踐――反思。當討論到怎樣做一位好老師時,有位老師這樣談到:心中始終裝著孩子,腦中永遠盛滿童趣,讓 幼兒在遊戲中學習的老師就是一位好老師。這些言論,這些做法,無一不是以幼兒的成長為中心,深深地感動著我,每一天的討論都能讓我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 都讓我不斷地提醒自己:作為一名老師,我做地遠遠不夠,真的該認真學習,不然一定會被時代所拋棄。

三、心動後的行動

有人總結:“培訓就是――培訓時心動,培訓後激動,回去後一動不動”,這個可能是許多培訓的真實寫照,但是這次的國培我相信會是個例外。回來以 後,我將就湖北省正在開展的“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的活動,著重以下幾個方面向園領導和教師們反饋到學到的理念和知識,結合我園實際,針對我園的薄弱 環節:早期閱讀活動,基於課程整合的科學活動,音樂教學遊戲化,遊戲區域活動做四個詳細的報告。報告中我會結合學到的理念分析我園以上四方面工作開展不好 的原因,包括各種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試著列舉能解決這些問題的詳細措施和策略。

國培,讓我收穫了快樂,收穫了知識,收穫了希望。培訓結束了,新的工作開始了,作為一名教師,此次培訓中我深刻認識到,在新的時代和新的教育背 景下,只有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教學行為和教學手段,擴大知識面,完善知識結構,從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進步,提高專業化水平才是我們成長 的途徑和最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