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人際交往的心理效應

生活經驗 閱讀(1.64W)

人際交往心理效應

人際交往的心理效應

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在人際交往中,對交往物件的認知、印象、態度以及情感等,都會直接影響到交往的正常進行。然而,由於種種原因,交往過程中的人際認知往往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偏差。——

1、首因效應——

首因,即最先的印象,或稱第一印象。在人際交往中,人們往往注意開始接觸到的細節,如對方的表情、身材、容貌等,而對後來接觸到的細節不太注意。這種由先前的資訊而形成的最初的印象及其對後來資訊的影響,就是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是大學生的交往活動中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客觀地說,首因效應在交往活動中有一定的作用。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先人為主”,它影響著今後交往活動的深入進行。當然,第一印象也不是不可改變的。雖然第一印象賴以產生的資訊是有限的,但由於人的認知具有綜合性,完全可以把這些不完全的資訊貫穿起來,用思維填補空缺,形成一定程度的整體印象。

2、近因效應

近因,即最後的印象。近因效應,指的是最後的印象對人們認知具有的影響。最後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印象,這也就是心理學上所闡釋的後攝作用。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不是對立的,而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在大學生的人際交往中,第一印象固然重要,最後的印象也是不可忽視的。一般而論,在對陌生人的認知中,首因效應比較明顯;而對熟識的人的認知中,近因效應比較明顯。這就告訴我們,在與他人進行交往時,既要注意平時給對方留下的印象,也要注意給對方留下的第一印象和最後印象。

3、光環效應

光環效應又稱暈輪效應,指的是在人際交往中,人們常從對方所具有的某個特性而泛化到其他有關的一系列特性上,從區域性資訊形成一個完整的印象,即根據最少量的情況對別人作出全面的結論。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說的就是這種光環效應。光環效應實際上是個人主觀推斷的泛化和擴張的結果。在光環效應狀態下,一個人的優點或缺點一旦變為光圈被擴大,其優點或缺點也就隱退到光的背後被別人視而不見了。在大學生的人際交往中,光環效應也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例如,男女大學生會對外表吸引人的同學賦予較多的理想的人格特徵,常常為那些長相比較動人的同學設計美好的未來。

4、投射效應

投射效應是指在人際交往中,認知者形成對別人的印象時總是假設他人與自己有相同的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所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映的就是這種投射效應的一個側面。

一般說來,投射可分為兩種型別:一種是指個人沒有意識到自己具有某些特性,而把這些特性加到了他人身上。例如,一個對他人有敵意的同學,總感覺到對方對自己懷有仇恨,似乎對方的一舉一動都有挑釁的色彩。另一種是指個人意識到自己的某些不稱心的特性,而把這些特性加到他人身上。例如,在考場上,想作弊的同學總感覺到別的同學也在作弊,倘若自己不作弊就吃虧了。值得注意的是,這後一種投射往往會把自己某些不稱心的特性,投射到自己尊敬的人、崇拜的人身上。其邏輯是:他們有這些特性照樣有著光輝的形象,我有這些特性又有何妨。目的是通過這種投射重新估價自己的不稱心的特性,以求得心理上的暫時平衡。

5、定勢效應

定勢效應是指由於人們頭腦中存在著某種想法,而影響對他人的認知和評價。在人際交往活動中,當我們認知他人時,常常會不自覺地產生一種有準備的心理狀態(出現原有的某種想法),並從這種心理狀態出發,按照事物的一定的外部聯絡進行認知和評價,於是也就產生了定勢效應。定勢效應在某種條件下有助於我們對他人作概括的瞭解,但往往會產生認知的偏差。例如,農村來的同學認為城市來的同學見多識廣,但狡猾、小氣;城市來的同學則認為農村來的同學孤陋寡聞,但忠厚、老實。

6、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社會上對於某一類事物或人物的一種比較固定、概括而籠統的看法。它主要表現為: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機械地將交往物件歸於某一類人,不管他是否呈現出該類人的特徵,都認為他是該類人的代表,進而把對該類人的評價強加於他。刻板印象作為一種固定化認識,雖然有利於對某一群體作出概括性的評價,但也容易產生偏差,造成“先人為主”的成見,阻礙人與人之間深入細緻的認知。例如,男生往往認為女生心細、膽小、嬌氣;女生則往往認為男生心粗、膽大、傲氣。

美國心理學教授調查:回家發火的妻子是幸福的

賴恩梅爾學院的心理學教授Marc? lz博士,在今年3月的《家庭心理學》雜誌上發表了這一觀點。他精心挑選了42個典型的家庭作為調查物件。這些家庭都有子女,其中最大的`孩子正在上幼兒園。而夫妻雙方都有自己的工作,丈夫們平均每週工作43個小時,而妻子們則是每週25個小時。

研究者首先要求他們根據自己對婚姻生活的滿意程度,在一個五點量表上打分。然後,連續三天向他們提一系列的問題,瞭解他們的工作節奏、工作壓力、下班前的情緒狀況,以及在“回到家”和“入睡前”兩個時間段對配偶的態度和行為。

分析這些夫妻的回答,研究者發現:那些報告自己對婚姻生活滿意程度較高的女性,較那些對婚姻生活不滿意的女性,在下班回家時更多地隨意發洩自己的憤怒。比如對自己的丈夫大喊大叫。

而丈夫們的表現則恰恰相反,只有那些對自己的婚姻生活不滿意的男性,才習慣在緊張的工作之後回家向妻子發火。實際上,那些對婚姻較滿意、夫妻感情較好的丈夫,在工作壓力過大的情況下,回到家後多表現為態度冷淡,對什麼都不感興趣。

為什麼這些行為與美滿的婚姻高度相關?Schulz博士這樣解釋——感情較好的夫妻,妻子在丈夫面前通常表現得比平時更加放鬆,一天的工作結束之後,她們可以很隨意地把各種內心的負面情緒直接發洩出來;而那些對婚姻不滿意的女性,多認為自己必須在丈夫面前抑制她們的怒火。

而對男性而言,丈夫對婚姻家庭越是滿意,就越認為自己有責任支援妻子,所以,他們願意在妻子由於工作攢了一肚子怒火時多做家務勞動,而在自己應對高壓時獨自承擔。

————

越來越多女人怕老怕到抑鬱 病例增25%

他相信,這是因為媒體不斷強調青春與美貌,影響了女性審美觀和自尊心,導致更多女人追求青春和美貌。

他說:“過去,來找心理醫生的女人,通常是為工作或為感情壓力而來,但近年來,三四十歲的女性擔心的問題卻是,她們害怕年老,沒有吸引力了。”

他說,這些女人通常會告訴他,她們正在考慮整容,因為其他女人也都這麼做,似乎很普遍。

“她們也會告訴我,她們擔心自己不夠青春,擔心會在工作上、感情上會輸給年輕的女性。”

10名減肥女性 5人身材標準

王醫生說,怕老、怕不美的女性,通常都長得不錯,在樣貌很身材方面也非常花功夫來保養。

“她們也會向我要求減肥藥,但每10名向我要減肥藥的女性中,有5名屬於身材標準,但她們卻要自己看起來更瘦!”

心理醫生陳梓金也說,他每三四個月就會有一名擔心自己老了不美,而到他的診所求醫的婦女。

他透露,這些婦女通常是因為過分擔心自己的長相,感到憂鬱,甚至鬧自殺,才會被家人帶來求醫。

陳醫生說:“在一般的情況下,她們只要接受心理輔導,接受老化為人生的必經過程就能治好,但如果女病人已經患有焦慮症,或是抑鬱症則必須服用藥物。”

為了容貌想輕生 應該及時看醫生

醫生說,注重外貌是正常的,但如果怕老怕到出現以下情況,或許就得求醫:

●一直對外貌不滿,覺得自己老了很醜。

●花很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在整容或美容上。

●為追求青春,不斷整容。

●美容沒有效果時,感到憂鬱,甚至想要輕生。 ————

心理諮詢案例分析 性虐待狂心理解析

據國外有人調查,在美國有5% ̄10%的夫妻過性生活時出現過抓、打、掐、撓等行為,並能從中得到很大樂趣。如果說這些行為與性虐待有些類似,也只能說是“戲虐”,因為他們雙方都很有理智,掌握著分寸,不像性變態者那樣追求不堪忍受的境遇,所以也就不會像性虐待狂那樣給對方帶來真正的傷害。可大多數人無法辨別什麼是性虐待狂,本文就來細述一下。——

性虐待狂,在臨床上,性虐待症包括主動的和被動的兩種表現。以前法國一個侯爵叫做撒德,他在生活中喜歡對女性施加虐待,在他的著作裡也描寫了許多這類性的變態現象,所以,Kraft-Ebing把主動的虐待症,也就是喜歡虐待別人,命名為撒德現象(Sadism),中文譯為施虐症。19世紀奧地力國有一個小說家名叫馬索克,他本人是一個被動虐待症病人,在他的作品裡描述了許多這類變態的性活動。因此,被動的虐待症就被命名為馬索克現象(Masochism),中文譯為受虐症。——

施虐症病人向所愛的性物件施加肉體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折磨,從而獲得性滿足。受虐症則相反,主動要求性物件對自己施加心身的痛苦和折磨,這樣才能喚起他的性興奮和性滿足。但是在病和正常之間嚴格地劃一條線非常難。其實在正常成年人的性生活中,有時在達到性樂高潮時,雙方都可出現輕度打罵、掐、咬等行為,如果沒有過重的傷害而且不是靠這些行為喚起性興奮,不屬於虐待症。即使真正的虐待症病人,其行為動機也不在於故意使別人或自己痛苦,而是這些虐待可使他們喚起性激動情緒。偶而遇到夫妻雙方一個患施虐症而另一個恰恰是一個受虐症病人,如果傷害不重,恰好互相補充,雙方都可得到滿足,不過這種情況極為少見。僅有一方是虐待症病人,不論患的是施虐症或受虐症,對方都會不能忍受,這種婚姻是難以持續的。

那麼,這人都有哪些具體的表現呢?

施虐待症病人的施虐行為可輕可重,一般是咬、掐或惡言辱罵。稍重的可能把性物件捆綁起來,辱罵、鞭打等。有人認為故意在公共場所偷偷地割破或玷汙婦女的衣服,剪斷女人的頭髮等以喚起性興奮,也屬於施虐行為。有的施虐症病人可做出嚴重的傷害行為。賈誼誠教授(1988)曾見到一例患施虐症的丈夫在性交前,除了將妻全裸捆綁鞭打外,還用電流向妻全身通電,用小刀在妻胸前刻上自己的名字,最後用煤油燈蕊塞在妻的陰道里燒灼。妻終於不堪其虐待而離婚。

最嚴重的施虐行為是對異性的虐殺致命,成為色情謀殺犯(lust murder)。病人從殺人行為中獲取性快感,甚至代替了性交活動。這樣的例子在我國也已有人報告過。病人是一個21歲的男性。自述在十一、二歲時,不知為什麼在腦子裡突然萌發了想殺女孩的念頭,並不是由於恨她們,似乎有一種朦朧的感情,自己也表達不清。這種念頭時隱時現,不影響學習和玩耍。國中二年級後,想殺女孩的念頭強烈,知道不對,但難以擺脫,因而十分苦惱、焦急,以致失眠。進入高中後不久,因這類念頭干擾他無法學習而退學。他多次於黃昏時外出,在僻靜處跟蹤女青年。每當發現女青年嚇得驚慌失措的神態,心中就有一種滿足感和快感。18歲參軍,訓練很緊張,上述念頭稍淡漠。20歲以後,任務較輕,又常出現上述惡念。有一種難以阻擋的衝動驅使他跟蹤、恐嚇單身女性。某天晚上,乘機殺死一個18歲的女孩,面對死者並不害怕,反而有一種從未有過的解脫感和快感。為了滿足心理上最大的快感。把女青年掐死後又用皮帶勒住頸部,扒光她的衣服,把屍體轉移到別處。

施虐症病人殘酷行為的物件也可以是同性或者動物。

和施虐症一樣,受虐症也多見於男性。在我國的歷史文獻中有不少類似受虐症記載。其中之一是清朝採蘅子《蟲鳴漫錄》(卷二)中有一個小故事說,有一位富有才華的青年人,喜歡別人用木棍打他的屁股,並從中獲得極大的快感。如果幾天不被人打一次,就病殃殃的,一點精神也沒有。(“吳興生某,文有奇氣,試輒冠軍。惟喜受杖,每同志相聚,即出夏楚,令有力者重笞其臀以為快,否則血脈漲悶,懨懨若病焉。”)這個故事中雖然沒有提到這位青年人願意捱打是否直接與性活動有關,從被打得到的快感來看,可能他就是一個受虐症病人。

“00後”孩子有心理問題比例上升 與父母接觸少

“00後”這一代,被保姆照顧成為一種普遍現象。“被保姆”一代幸福嗎?其實有些孩子過得並不好。專家介紹,近兩年來,被保姆帶大的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比例明顯上升,每年遞增10%左右。——

本市盧灣區某國小一年級學生小娟從出生到現在,跟著幾任保姆長大。老師發現小娟在校成績優秀、性格安靜,但是脾氣很壞,一旦和老師同學產生衝突,就會出現自虐傾向。小娟的父母也發覺,女兒在家越來越不聽話。比如吃晚飯時,小娟吵著出去玩,父母讓她把飯吃完後再出去,她就會大吵大鬧,甚至生氣地用頭去撞牆,“不達目的不罷休。”專家對小娟測試和溝通後認為,小娟的自虐是為了引起父母對她的關注和重視。——

小娟父母說,家裡請保姆實屬無奈,他們努力工作是為了讓孩子衣食無憂,沒想到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傷害。記者瞭解到,小娟父母工作很忙,很少有時間和小娟一起聊聊學校裡發生的事,往往是父母深夜回到家中,小娟已經睡了。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工作室的諮詢師陳預設為,照顧孩子的人必須非常有母性,而且應該固定,才能給孩子穩定的心理依靠。不能經常和媽媽接觸,家裡的保姆又頻繁更換,孩子會產生不安全感。

據瞭解,請保姆帶孩子的父母越來越多。來幫家政的李先生透露,近兩年到公司請保姆帶孩子的僱主非常多,佔僱主總數的70%-80%,一個月就有上百家。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工作室諮詢師喬麗萍介紹:近兩年來,被保姆帶大的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比例呈上升趨勢,每年遞增10%左右。保姆往往只能照管孩子的日常起居和人身安全,其素質、習慣和語言文化都與孩子的生活環境差異較大,無法對孩子進行教育和思想交流,因此孩子就會出現情感和思想交流的缺失。

專家建議:孩子最好由媽媽自己帶,這對孩子的心理成長更有利。一旦請保姆照看的孩子出現了心理問題,孩子和家長都要找心理專家進行一段時間的心理輔導,學習家長怎麼從保姆那裡接手照顧孩子,家長和孩子之間怎樣進行心理互動,這樣才能逐步糾正孩子的心理問題。

“開學綜合徵”進入多發期

由於近兩年滬上發生多起開學後青少年自殺案例,隨著新學期的來臨,“開學綜合徵”越發成為學生和家長關注的話題。12355上海青少年公共服務平臺負責人告訴記者,為更好預防青少年危機事件,12355於日前至9月30日開通12355青少年新學期心理關護專線。——

“80後”家長遇到“00後”新生

“80後”家長佳佳媽是一名6歲男孩的母親,兒子這個學期開始上國小了,生平第一次開完家長會,佳佳媽感覺像是被“收緊了骨頭”,“從作息習慣到作業、與同學交往,我時刻都在擔心兒子能不能順利應付。已經失眠好幾天了。”兒子也開始牴觸學校,從不賴床的他這幾天開始哭鬧不肯起床,玩遊戲都提不起興趣。

目前,像佳佳媽這樣的“80後”家長不在少數,獨身子女家長在教育孩子上普遍會存在“求完美”、“比成績”的教育誤區,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12355明星家長陳瑞榮認為,人的焦慮情緒會傳染。學齡前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父母的情緒可能是影響他們悲喜的無形之手,家長應該剋制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

高三生苦於狀態不佳

小侃開學後開始讀高三,家長對他寄予厚望。小侃也很自覺,只是偶爾抽時間玩一下網路足球遊戲,但最近他發現自己狀態不佳。“玩遊戲的時候,我心裡很負罪,覺得自己很不應該這樣,所以不能投入遊戲中,也沒有滿足感。越是這樣,我就越想玩遊戲。複習時,我也被這種思緒牽扯,根本沒有心思讀書。”

12355心理諮詢師韓偉認為,小侃的矛盾心理是焦慮的一種表現,在面臨大學聯考的考生中比較普遍。這些學生通常很關注自己的學習成績,自律性較強,容易出現精神緊張,這種過度的焦慮情緒反而會帶來負面影響。建議家長、老師適當減壓,給他們創造放鬆的空間。

“90後”大學生首次離家

今年9月,新一批“90後”大學生即將邁入大學,小溪就是其中的一員,她考入了一所北方的重點院校,即將離家遠行。“那裡空氣很乾燥,不知道我會不會過敏?要帶什麼樣的衣服過去呢,他們那裡穿衣服是什麼風格,同學會不會覺得我太高調?”一股腦說出大段疑慮,小溪的語氣透出明顯的焦慮,“整理行李的時候,我突然很難受,抱著媽媽大哭,我開始有點後悔了,覺得離開家是個愚蠢的決定!”

12355心理諮詢師華雪蔚認為,小溪正面臨著人生中的“心理斷乳期”。人的一生有兩次重要的斷乳期,一次是嬰幼兒時期的“身體斷乳”,另一次是青少年時期的“心理斷乳”,孩子要獨自面對完全陌生的環境,沒有親人可以依靠,恐慌和擔憂是可以理解的。但這個過程又是必須的。心理諮詢師建議小溪學會傾訴;同時對陌生環境不要預設負面想象,自己嚇自己;到新環境後用心經營自己周遭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