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這個殺手不太冷人物分析

生活經驗 閱讀(2.09W)

《這個殺手不太冷》上映於1994年,由法國導演呂克·貝鬆編劇及執導,讓·雷諾、蓋瑞·歐德曼及娜塔麗·波特曼主演。該片主要講述了一名職業殺手與一個小女孩的故事。

這個殺手不太冷人物分析

本片導演是呂克貝鬆,法國當今最具影響力的電影人,看了他的《尼基塔》和《第五元素》。電影節奏向來以節奏明快、風格華麗時尚,極具視聽衝擊力,屢創票房佳績被譽為法國的斯皮爾伯格。

殺手萊昂

作為清道夫的萊昂,具備了殺手的冷酷無情、神祕莫測和行蹤詭異的特徵。影片開場便為萊昂的一流殺技做了鋪墊:19個特寫大鏡頭交代了萊昂的任務,然後隻身一人殺掉了一批毒梟。非凡的身手在影片的不斷開展中更是得到了進一步的證明:馬蒂爾達報仇失敗,萊昂闖入戒備森嚴的警察署十分鐘內便救出了小女孩,揚長而去;警察帶領所有人對萊昂進行報復,面對全副武裝的特警,萊昂依然冷靜應對。

但是,影片並沒有完全描述一個殺手殺人的故事,所以在激烈的殺戮場面之外,我們看到了一個殺手的日常生活甚至可愛的一面:永遠穿著不合身的褲子;外套裡面是不離身的裝備、全副武裝坐著睡覺;喝牛奶、細緻耐心的熨衣服、拭擦每一片蘭花的葉子、獨自一人坐在電影院裡觀看老電影然後傻笑……種種這些已經顛覆了我們心中傳統殺手的形象,甚至忘記因為他是一個殺手而用有色眼鏡去看他。

馬蒂爾達

坐在樓梯上的馬蒂爾達,一出場便傳達出一個不良少年的資訊:右手嫻熟地拿著香菸看著萊昂上樓,主動老練的與之打招呼。由於父親與繼母的經常打罵,以及親情的缺失,都使馬蒂爾達有著與年齡不相符的驚人的早熟,正如她自己所說的那樣:“我早就熟了,除了年齡還在增長。”當家人慘遭殺害,尤其是唯一的親人,年僅四歲的弟弟也被害後,馬蒂爾達的內心一片荒涼,以至於他向萊昂問道:“生活總是這樣艱辛,還是隻有年少時才這樣?”如此蒼涼的話出自於一個12歲的小女孩之口不得不讓人觸目驚心。當仇恨與復仇的種子在心中種下後,更是希望萊昂將其訓練為殺手,被萊昂拒絕後便說出:“你救我肯定有理由,現在趕我走,等於昨天沒救我,讓我死在過道上。”再一次為馬蒂爾達的聰慧、堅強感到震驚。

買牛奶回來的馬蒂爾達在樓梯的拐角處看見了家門口充滿殺氣的殺手,霎時間眼神不再明亮,當看見倒在血泊中的父親時,絕望的走向了萊昂。作為職業的殺手,明白開門將是一個不明智的選擇,更知道低調、隱蔽對自己的重要性,所以大門遲遲未開。馬蒂爾達強忍著悲痛,祈求大門能夠開啟。最終,大門開啟,導演選擇用一片強光鋪在臉龐,因為這一刻,開啟的不僅僅是一扇溫暖的救命之門。她哭泣著走入了那扇連線他和她心靈橋樑的大門,人生由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她會教萊昂識字;會扮演各種角色讓他猜;會告訴萊昂他有一個可愛的名字,讓萊昂無奈的噴出牛奶;告訴他覺得自己的胃愛上了他……這樣,通過萊昂,馬蒂爾達在茫茫人世間感受到了溫暖、關愛和希望,冰冷的心靈不至於徹底泯滅。

同樣,人生髮生改變的還有門後的萊昂。他不但打開了門,還承擔起為她指引通向光明道路的責任,像真正的父親一樣成為馬蒂爾達的保護者。馬蒂爾達的闖入,就像一米陽光一樣射入了萊昂原本灰暗的世界:第一次躺在床上睡覺;看著絕望的馬蒂爾達,會扮小豬逗她開心;會關心她的生活,不許她說髒話、抽菸和陌生人說話;會送給她給她漂亮的裙子;會一次次的把她從生死邊緣救回、一次次地託付託尼如果自己發生不測,希望把自己的錢留給馬蒂爾達。

在此之前,從蓋在馬蒂爾達身上沒有展開的毯子和獨自一人在影院看舊電影可以看出,作為殺手,萊昂的生活是單調、枯燥、乏味甚至落寞的。心愛的女友被殺之後長期的清道夫生活讓他成為一個機械而冷酷無情的人。在紐約這個大都市裡,他獨自一人,沒有朋友、沒有牽掛,就像那盆裡的蘭花一樣,無根無土無壤。影片中反覆出現近四十次的蘭花,既是萊昂的化身,也是他漂泊現實生活狀態的一種象徵。但正如譯名《這個殺手不太冷》一樣,萊昂的心是綠色的,“No women no kidds”說明他的心裡還是有愛的。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they have nothing to lose except each other,說不清楚到底是誰拯救了誰,但兩顆孤獨冰冷的心走到了一起,惺惺相惜、產生溫暖。我相信,他們的心靈在那個特定的時刻,有了前所未有的平靜,讓故事充滿了無限的張力。

影片的最後,儘管萊昂走了,但他留給馬蒂爾達的是希望,雖然前去的路上他不能再陪伴她,但是那個墜落中的小女孩已經安全的著陸,能夠用自己的雙腿來走完屬於自己的人生。他曾經給予的溫暖足以讓馬蒂爾達堅強的生活下去,他用自己生命表達出的無私的關愛,將是馬蒂爾達一生的信念支撐以及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無疑萊昂是成功的,馬蒂爾達沒有接受託尼的建議,像萊昂那樣成為清道夫,而是回到了學校。一個蔓生如野草一樣的女子,在經歷了那樣的感情波瀾,被那樣一個男人拯救過,復又大慟著失去他,情懷如烈焰焚城。影片的最後,天空明朗、陽關燦爛,馬蒂爾達與伴隨萊昂一生的無根的的蘭花一起回到了校園裡,萊昂被埋在了厚實的土地裡,同時也活在了馬蒂爾德的心裡。

二人關係

二人之間的關係也一直被影迷們津津樂道。我覺得每個女孩都會有這樣一個情結,年少時喜歡上一個比自己大很多的老男人,長而勞累卻不苦澀,這往往比與同齡人的交往來得更深刻些。正如徐靜蕾在改編自丹麥作家茨威格的同名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所說的那樣: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比的上一個孩子,暗中懷有的,不為人所察覺的愛情。因為這種愛情不抱希望、低聲下氣、曲意逢迎、熱情奔放。這和成年女人的那種慾火炙烈,不知不覺中貪求無厭的愛情完全不同,只有孤獨的孩子,才能把全部的熱情聚集起來,毫無閱歷毫無準備,一頭栽進她的命運,就像跌進一個深淵。

馬蒂爾達聰慧、勇敢、早熟,主動幫萊昂買牛奶、洗衣服、料理家務。兩人相互潑水玩遊戲,馬蒂爾達的表白讓萊昂噴牛奶。送禮物的那晚萊昂受傷了,這對於一個專業的殺手是不應該的,原因只有一個,他的生命裡有了割捨不下的牽掛,不再是孤零零孑然一身無所顧忌、信馬由韁。作為殺手,內心深處久遠的情感之門被開啟,這就是愛的復甦。雖然關係有些微妙,但與馬蒂爾達不同的是,對萊昂來講,這情感主要是一種親情般的父親對女兒的愛。但在本質上,兩人是一樣的,生活在社會的邊緣,被世界拋棄,一個心靈與精神的孤兒。訣別時,萊昂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你讓我體會了人生的樂趣,我很快樂,睡在了床上,我不再是無根之樹,你再也不會孤單了。”最終說出了那句:“l love you mathilda”。在這一系列緊張互動的關係中,他們既是師徒,又是父女,還是精神上的戀人.

片尾曲《Shape of my heart》中這樣唱到:

我知道黑桃是士兵的利器

我知道梅花是戰爭的武器

我明白方片在這遊戲中意味著金錢

但這不是我心的形狀

如果我告訴你我愛你

你也許會認為一定是哪裡出錯了

我不是一個有太多虛偽面孔的男人

我的面具只有一個

我知道黑桃是士兵的利器

我知道梅花是戰爭的武器

我明白方片在這遊戲中意味著金錢

但這不是我心的形狀

這不是我心的形狀……我心的形狀

這無疑是不善言辭、外表木訥但是內心世界卻非常豐富的'萊昂的心聲。當影片結束,萊昂為馬蒂爾達而死去的時候,觀眾和馬蒂爾達的情緒一樣,既悲傷、沉鬱,又為一棵高貴的靈魂而激動。但歌聲表達了萊昂德心跡,也傳達了自己的留戀之情。

值得一提的是,演員娜塔莉.波特曼和讓.雷諾都是我非常欣賞和喜歡的演員。由娜塔莉.波特曼主演的《黑天鵝》,在第83屆奧斯卡電影節上一舉拿下了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演員獎和最佳剪輯獎。《黑天鵝》的巨大成功,再次證明的了娜塔莉.波特曼出色的演技以及對角色的駕馭。

偷得浮生半日閒,好的影片需要與生活為伴,再看、再看、再看,我不知道這部片子還會給我們帶來什麼。若歲月淨染、光陰流轉,當你走過苦難,再回憶起它時,總會帶有溫暖的顏色。馬塞爾.普魯斯特說:待繁華落盡、年華調朽,生命的脈絡才清晰可見……

  這個殺手不太冷影片評價

《這個殺手不太冷》的導演是法國著名的呂克·貝鬆,影片當中充滿著藝術的氣息,甚至殺人的現場也象那藝術品一樣的獨特和唯美。導演在影片中更多的表達了對現實中的一些醜惡事物的批判,為了利益警察可以成為殺人的匪徒,他們在正義的大旗下肆意屠殺。還有Mathilda那毫無親情可言的家庭,最終因為他們的貪婪而葬送了性命。當然,更多地是講敘了陌生人之間的友愛,呵護,交融與為愛獻身的東西。[9]

影片開場就是一段精彩的刺殺行動,充分表達了一個殺手的冷酷無情,殺手Leon部署周密,冷靜無畏的執行著行動。這也是導演處心積慮為之後表現Leon真實一面的鋪墊。

電影最終,殺手萊昂成為了少女瑪蒂爾達的忠實的佑護者。僅僅從這一個視點看出去,萊昂無疑屬於真正的英雄一派。在處理他中彈的場景時,導演採用了慢動作和消音的方法,人們看見的是他眉心慢慢擴大的血斑,直至倒地。他用自己的死換來瑪蒂爾達的生,編織了一部最純潔的童話,英勇而又悽美。

這部電影是呂克·貝鬆寫的一首殺手輓歌,在這曲輓歌中,我們看到的,是人性由泯滅到復甦的全過程。里昂在最後一刻是幸福的,臉上掛著微笑,他做了他一直想做了的。

片中的音樂也製作精良,主題曲《Shape Of My Heart》由老牌歌手Sting演繹,優美的旋律烘托出了故事的真諦,起到了煽人淚下的效果。其中的歌詞寫得微妙出彩,詠歎了殺手萊昂將殺人比成了一出紙牌遊戲,黑桃,梅花,方抉什麼都在手心握著,唯獨只差那一張紅心,他一直在不斷尋找直到與瑪蒂爾達的相遇。[10]

雖然這是一部有好萊塢資金注入的影片,但從導演呂克·貝鬆到主演讓·雷諾都是法國人,有著明顯的法國痕跡。法國人一直喜歡憂國憂民、心懷天下,不知不覺中也承擔了和好萊塢電影對抗的責任。電影到了最後,小女孩大仇得報,典型的好萊塢結局。然而里奧死了,瑪蒂爾達抱著綠蘿孤獨地離開卻是法國人才會弄出來的悲情片斷。[11] (哈爾濱日報評)

導演呂克·貝鬆把故事放在了紐約這樣一個隨著時光而漂泊的城市中,

  這個殺手不太冷拍攝花絮

荒涼的城市、荒涼的建築和荒涼的人群。人們心靈的距離比身體的距離更加遙遠。沒有人知道在這個城市中有多少像萊昂一樣的落寞的靈魂,也許他是另一個殺手、或者是一個流浪詩人、一個妓女、一個乞丐,這個城市壓抑的時空轉換將他們放逐到陰冷的心靈角落,也許他就生活在我們的身邊,怎樣尋找到另一份來自心靈的慰藉,這是一個茫然得不到答案的問題。也許萊昂是幸運的,他在馬蒂爾達堅定的信念中完成了對自己靈魂之路的救贖。萊昂珍愛的綠蘿生了根,馬蒂爾達會慢慢長大,她會有屬於自己的生活,但是萊昂也會在她的心裡生根的。[12] (大楚網評)

《這個殺手不太冷》,是法國名導呂克·貝鬆在好萊塢執導的第一部作品。儘管影片遵守著主流好萊塢商業片的製片標準和價值尺度,但非同一般的劇情、人物的精彩演出(特別是加里·奧德曼殺人的場景,在音樂的配合下氣氛渲染的很突出)及出色的配樂使得其又富有法國藝術片的一面,成為九十年代動作片的經典之作,也影響了後來不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