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清明節緬懷先烈的意義

生活經驗 閱讀(1.99W)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了清明節緬懷先烈的意義,希望對你有所借鑑作用喲。

清明節緬懷先烈的意義

  篇一:清明節緬懷先烈的意義

陽光明媚、桃紅柳綠的春天如期歸來。明天,就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

每年一度的清明節,是我們紀念先烈、緬懷先烈的最佳時節。近日來,上海已有近百所學校的2萬餘名學生先後來到龍華烈士陵園,緬懷和紀念先烈。其實,每年的清明節前後,上海都會組織青少年和社會各界開展以“學先烈、敬先賢、憶先人”為主題的活動。因為有了這一系列內容豐厚、內涵豐富、頗具意義的活動,從而使得一年一度的清明節,被賦予了向青少年和全體人民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的新內涵。

日前,民政部在調查研究和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出臺了《烈士公祭辦法》,對相應公祭活動進行了詳盡規定,目的就是推動烈士公祭活動的規範化與制度化。

筆者認為,《烈士公祭辦法》的頒佈和施行,對激發全體國民的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倡導奉獻意識,極有現實意義和教育價值。尤其對當今的青少年而言,清明時節祭掃先烈、學習先烈、敬仰先賢,是接受一次震撼靈魂的精神洗禮和純潔心靈的精神薰陶。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國家不能沒有歷史,社會不能沒有記憶。歷史記憶的遺失不僅是過去的缺損,而且也是未來的坍塌。無數先烈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歷史的見證者;烈士公祭,是一種莊嚴而神聖的政治儀式,也是喚醒歷史記憶的有效形式。公祭烈士、記憶歷史,無論就世界和平、國家振興,還是社會凝聚、個人成長,其意義都是非同尋常的。

在上海的龍華烈士陵園,安息著近1700革命烈士的英靈。而在80多年前,這個地方恰是國min黨反動派關押與殺戮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的血雨腥風之地。當年,無數的革命先烈就被關押在這裡。牢房能關住他們的身軀,但關不住他們的心。在牢房裡,他們寫下了“龍華千古仰高風,壯士身亡志未窮。牆外桃花牆裡血,一般鮮豔一般紅”的豪邁詩篇,今天讀來,依然是那麼的蕩氣迴腸,令人感奮!

在中國的歷史早已進入21世紀的今天,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離我們這樣近的當下,我們更加應該通過舉行莊嚴的學習先烈、敬仰先賢、追憶先人的主題活動。對曾經為了國家獨立、民族解放而浴血奮戰的先烈表達感恩之心,表達對他們的敬意和緬懷。

今年,我們將迎來新中國誕生65週年的國慶,全中國的人民,都應該永遠銘記為中國解放而前仆後繼英勇奮戰的解放軍指戰員。我們和我們的青少年一代,也千萬不能忘記那些在艱難的革命征途中倒下的先輩,不能忘記為了解放英勇犧牲的烈士。

  篇二:清明節緬懷先烈的意義

清明節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但是關於清明節的意義大家有去想過嗎?今年的清明節就要到了,掃墓祭祖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祭掃帶來整個民族和睦的關係,意義重大。

清明節祭掃的意義主要分為兩部分,一個是家庭祭掃,一個是國家祭掃。家庭祭掃主要是祭拜自己的祖宗,通過祭拜自己祖宗表達感恩之情,體現血脈相連的親情之愛。

雖然至聖先師孔子不語怪力亂神,可是,他卻提倡“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同樣的,當我們上墳祭祖時,也應該把祖先當作在生那樣敬奉。身為兒孫者,應該以感恩心為先人除去墳地的.野草,恭敬獻上鮮花供品,並慎重地用小石頭或磚塊將墓紙。這些動作雖然普通不過,但這是感恩,也是後裔可以為祖先做的事。“祭如在”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真誠,而不是僅隨眾草草而祭,然後匆匆而散。

若是我們能夠把這份感恩之情用於日常生活中,好好感謝生養我們的父母、教育我們的師長、真心對我們的朋友以及幫助過我們的人,那麼,這個人間將變成和樂無嗔怨的淨土。

今日,現代化和現實主義正向我們逼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取代了舊有的思想;新的道德觀、人生觀也逐漸淘汰舊的道德觀和人生觀。可是,這並不等於華族的傳統文化習俗就可作廢,更不能說上墳祭祖等禮節是可有可無的。我們依然需要感謝為我們受盡苦難的先輩,並慎重表達對他們的敬意。每逢清明節(當然其它日子亦可),我們應前往先人的長眠處祭奠,獻上一束鮮花,獻上莊嚴的禮儀,也一併獻上我們的真誠和感恩心。

一、懷念祖先

清明節的第一大意義,可以引用《論語》:“慎終追遠,明德歸厚矣。”這裡的“終”是指人的生命的結束,“遠”是指時間上的久遠。“慎終”是指通過一定的方式真誠、慎重地表現對已故親人的懷念、感恩。“追遠”是指不忘本,儘量遠的追溯、懷念自己的祖先。所謂“樹高千尺不忘根”。

活在世界上,我們必須回答這樣一個基本問題:“我是誰?”也就是“我從哪裡來?又向哪裡去?”這也是需要我們用一生來探索的問題。 “慎終追遠”有助於我們回答這一問題。

所謂“明德歸厚”的 “明德”指“慎終追遠”之後,我們更有人生觀、道德感更加清晰,正能量有所增加。我們的行為也會變得更加明確,德性也能夠更加彰顯。“歸厚”,人的心靈逐漸變得充實、豐滿、厚實。從全人心理學來看,悼念、懷念自己已經逝去的親人,就是與他們通心。德者,亦是大道執行之參悟、踐行者也。厚德之人,乃得道之人。

清明節您想到自己已經逝去的親人了嗎?

如果您沒有條件去掃墓,您是否能夠抽出時間來冥想呢?對於您去世的親人,您是否還有任何沒有放下的情感呢?關於他們,您是否還有什麼耿耿於懷的往事呢?如果有的話,現在的心理服務(心理治療、心理諮詢、溝通輔導等)已經可以幫助您放下。經過適當地處理,您的能量將進一步地增加,您的心情將更加舒暢。

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我們今天之所以會這樣,與我們的親人,特別是父母,有密切的關係。如果您的父母有的已經去世,在清明節,與他們對話、通心,我們就能夠變得更加清明。

如果您去世的父母或者任何已經去世親人,還有這樣那樣的不舒服,包括悲傷、內疚、怨恨、無奈、生氣等,那麼您需要注意了。在生活中,您肯定不時有能量不足,力不從心之感。您需要進行心理調整。當您想到父母或者其他親人,不再有任何不舒服情緒,只是感恩,那麼,您的能量一定比較暢通了。

如果您的父母健在,那麼可以與父母一道,懷念爺爺、奶奶,以及外公、外婆,與他們通心。如果您沒有見過他們,這可是您的好機會。向自己的父母瞭解吧!他們會講一些故事給您聽。如果您是父母,不妨也多給孩子們講一講他們爺爺、奶奶以及外公、外婆的故事,這將對他們認識自己有所幫助。

二、如何與去世的親人通心?

已經去世的親人雖然已經不在這個世界上,但他們的影響仍然留在您的心中。這些影響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也可以兩面皆有。這些影響可以是使您愉快的,也可以是使您不愉快的,或者兩種皆有。

心理學有一個普遍的共識:已經過去的事情不可能發生改變,但是已經過去的事情對您的影響卻可以發生改變。您與去世親人的關係可以經過心理學的處理,可以增加正面的、積極的影響,減少負面的、消極的影響。

就拿全人心理學的實踐來說吧,我已經面對社會,辦了十多年的“心靈成長工作坊”(或者稱為“通心”工作坊)。在工作坊上,處理了數百例當事人與去世親人的關係。所有的個案,都獲得了大小不同的成功。經過處理,當事人在回想起去世親人時,感覺已經發生了明顯的,有的甚至是巨大的變化。他們的能量、自信等都有所增加。我是用通心的理論、方法和技術進行處理的。對這方方面有興趣者,可以看看其它有關的博文。

我也親自見過其它一些成長型別的工作坊,在處理這類問題時,具有明顯的、確切的效果。

如果有條件,不妨先參加一個什麼工作坊。

如果您暫時還沒有條件,在清明時節,做一做通心的練習,也是有好處的。具體辦法如下:

找一個安靜的屋子,有一個幾平方米的空間。準備還兩把椅子。一把您自己坐,一把代表您去世的親人。

自己先坐好,體會一下親人應該坐哪個位子,距離多遠,方向是否正對您,或者斜對您。在擺椅子時,很容易發生拿不定主意的情況,一會覺得近,一會覺得遠。這說明您對於去世的親人,心裡有糾結。這個時候,最好是按照遠的、方向不正的地方擺。因為通心,是為了化解糾結。

擺好了以後,開始對去世親人說話。

說了之後,坐到親人的位置上去。慢慢地感覺自己變成親人。可以用控制呼吸的方法來做到。深吸一口氣,再慢慢地吐出來。如此反覆幾次。直到感覺多少能夠體會到親人的狀態。然後再感覺,親人聽到您這話之後,是舒服還是不舒服?如果舒服,就把椅子往與您更近的地方挪動,不舒服就往後退。

然後,再回到自己的位置,回到自己,再對親人說話。如此反覆。如果最後能夠與親人拉近距離,就是通心成功。如果沒有,也是常見的情況,這應該是好事情,因為您發現了自己潛能有待進一步開發的一個地方。您與這位親人的糾纏,佔據了您一些能量。

您如果想活的更加自在,更有能量,更加自信,最好是找有經驗的專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