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旅行的意義》的讀後感

生活經驗 閱讀(5.25K)

旅行,是為了思考怎麼重回生活的正常軌道。文中的主人公艾倫在遭遇了親愛的妻子梅可離世,公司被迫關閉之後,決定一個人徒步行走,去自己很久以前就想去的地方。離開是旅行的意義,離開現在開始新的尋找,從而獲得重生。

《旅行的意義》的讀後感

想起前段時間被瘋狂轉載的一句話:要麼旅行,要麼讀書,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就生活本身而言,它是一條我們把握不了的航線,我們無法按照自己既定的軌道走下去,因為總會有意外,這些意外或多或少的在改變著我們原來的航道,所以,你現在所走的路,可能已經不是你以前選擇的路。不可否認的是,我們改變不了意外,不是嗎?所以,用心的生活,善待自己,善待生命,死亡也許可以解脫,但它並不是盡頭。

現實告訴我們,如果你想要飛翔,首先必須接受墜落的可能性。都說,未來因為有了它的不可預知性,才覺美好,才讓人期待,所以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秒發生在你身上的是“驚”還是“喜”。我們總是渴望美好,渴望擁有,就像伊甸園,它象徵著人性的全部。

但對於所有曾經失去的人來說,它真的只是一個符號而已,它借用現實的力量,殘忍地告訴你,有些東西真的只適合想想,想想就好。擁有即失去,它在讓你擁有你幻想了好久的事物時,懷著一顆忐忑的心情,擔驚受怕,揣測著什麼時候它會離開,我們在這種不安中擁有著它們。就像生命,你無法確定什麼時候你會離開,也許連再見還來不及說出口。

以往的經歷告訴我們,對時間抱有幻想是人類最愚蠢的錯誤之一。我們總是告訴自己還有明天,那麼這件事放到明天來做就好了,可是,我們誰也無法預料明天。就像《阿甘正傳》裡的那句臺詞:“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結果往往出人意料”。

所以,現在變得彌足珍貴,我害怕一不留神,光陰的手就把走著寫成了走過。我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有多長,阿拉給我的恩寵和眷顧還餘了多少,所以我努力地想要在自己尚且保有行走的力氣和年輕的心時,讓我在相遇和分離的間隔裡,減少生命的遺憾。

所以,我那麼渴望一個人的旅行,渴望一場放逐。我喜歡去往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風景,與不同的人群接觸。我是固執地認為世界上總歸是好人多的。旅行就像一場放縱,讓心與身在放縱間得到放鬆。不用去想近日來纏繞心頭的煩心事,不用在意周圍人的'閒言碎語,與其被人說這是躲避現實的最佳方式,倒不如說這是迴歸本性的一種純真,讓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變成一種慢拍音樂,在閒適中,或者說是忙裡偷閒中享受慢節奏所帶來的質感。不用在意,不用刻意,隨性就好。

然後,漫步在夕陽下,找一個開闊視角,靜靜地看著夕陽暈染的天邊,等待著太陽沉落天際的美妙時刻;或是隨著擁擠的人群去一處景點,欣賞一座雕像的唯美,感嘆一組瓷器的精緻,細看一幅字畫的逼真,哪怕是別人的信手塗鴉也好;又或是遠離喧囂城市的燈紅酒綠,尋一處自然之地,可以爬山,登上高處,領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壯闊.......

我相信,雖然我們用鎖鏈將自我束縛,但在人類的心靈深處,仍然有一個原始的部分,渴望著自由漫步,就像我渴望著一個人的自由放逐一樣。我渴望有一天,自己如同赤子般行走在我命中註定的路程上,放開身體去聆聽城市的祕密,並且,始終願意再回到那些溫暖的故地,想象著能夠再次邂逅命運的傳奇。

我們每一個人都行走在路上,雖然行走只是一種狀態,雖然人生的旅程往往是不能用地理上的距離來衡量。但我固執的相信著,旅行於我而言,是對長期渴望自由的一場追逐。我們那麼努力的跳脫一個虛構,不成想,轉身卻是走到了另一個虛構中,於是,自由漫步便顯得尤其珍貴。

一個人的時光最為美好,不用遷就,無需牽掛,想走就走,背起行囊就可以上路,等到想要駐足的時候,就停留玩賞。我想,這便是獨立行走吧。在旅行中,相遇不同的人,結伴而行,等到旅程結束,相笑說再見。或許這個再見的含義趨向於再也不見,但更我在意的是故事的過程,所以又何須糾結相遇的結局。

希望有那麼一天,我的行走可以在我的血脈裡留下印記,讓我寵辱不驚,勇敢無畏,如入涅盤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