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電腦怎麼看顯示卡的好壞

生活經驗 閱讀(7.91K)

導讀:顯示卡,又稱顯示介面卡,是計算機最基本配置、最重要的配件之一。顯示卡作為電腦主機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電腦進行數模訊號轉換的裝置,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下面小編教大家怎麼看顯示卡的好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電腦怎麼看顯示卡的好壞

顯示卡的好壞怎麼看

首先,顯示卡的好壞不在於視訊記憶體大小,那在於什麼呢?在於核心,一個顯示卡的核心對於顯示卡來說就好比一個電腦的CPU (中央處理器) 對於一個電腦來說地位一樣,所以顯示卡核心決定顯示卡型號,是顯示卡的本質因素,好比AMD 5450,5550,5670,5750,5770,5850等,他們實際上是具有不同核心的卡,就好比下面兩張圖:

這個是GTX480的顯示卡PCB(電路板)(顯示卡拆了風扇就可以看到PCB)

這個是GT240的顯示卡PCB

他們的核心同樣都是40nm工藝製作的,那麼規模上的區別肯定意味著規格和等級上是有區別的,所以說顯示卡的發展不如說是顯示卡核心的發展,顯示卡核心(GPU)的發展的核心目標是,在同代顯示卡中,為了得到更大的效能,nvidia和AMD必須研發更大更強的核心以獲得更大的效能,當顯示卡工藝更新之後,我們需要在同樣的規模獲得更大的效能,或者說保持同樣的效能下,我們能降低顯示卡製作的成本,發熱和功耗,這樣才能保證顯示卡一直的發展,所以歷史上誕生了成千上萬的核心,實現不同的效能和定位,,那麼這麼多核心中,現在對於你來說哪款什麼效能,什麼特點(價格,功耗,發熱,做工,品牌),那款適合你,或者說哪款在你的預算之內,這正是你需要考慮的問題。顯示卡的效能可以從核心規格(SP,位寬,視訊記憶體速度,ROP,TMU)大致看出,實際效能則大體上可以從顯示卡評測中具體得知,做工,品牌,價格(價效比),則需要多關注具體產品問題。

最大解析度

顯示卡的最大解析度是指顯示卡在顯示器上所能描繪的畫素點的數量。大家知道顯示器上顯示的畫面是一個個的畫素點構成的,而這些畫素點的所有資料都是由顯示卡提供的,最大解析度就是表示顯示卡輸出給顯示器,並能在顯示器上描繪畫素點的數量。解析度越大,所能顯示的影象的畫素點就越多,並且能顯示更多的細節,當然也就越清晰。

最大解析度在一定程度上跟視訊記憶體有著直接關係,因為這些畫素點的資料最初都要儲存於視訊記憶體內,因此視訊記憶體容量會影響到最大解析度。在早期顯示卡的視訊記憶體容量只具有512KB、1MB、2MB等極小容量時,視訊記憶體容量確實是最大解析度的一個瓶頸;但目前主流顯示卡的視訊記憶體容量,就連64MB也已經被淘汰,主流的娛樂級顯示卡已經是128MB、256MB或512MB,某些專業顯示卡甚至已經具有1GB的視訊記憶體,在這樣的情況下,視訊記憶體容量早已經不再是影響最大解析度的因素,之所以需要這麼大容量的視訊記憶體,不過就是因為現在的大型3D遊戲和專業渲染需要臨時儲存更多的資料罷了。

現在決定最大解析度的其實是顯示卡的RAMDAC頻率,目前所有主流顯示卡的RAMDAC都達到了400MHz,至少都能達到2048x1536的最大解析度,而最新一代顯示卡的最大解析度更是高達2560x1600了。

另外,顯示卡能輸出的最大顯示解析度並不代表自己的電腦就能達到這麼高的解析度,還必須有足夠強大的顯示器配套才可以實現,也就是說,還需要顯示器的最大解析度與顯示卡的最大解析度相匹配才能實現。除了顯示卡要支援之外,還需要顯示器也要支援。而CRT顯示器的最大解析度主要是由其頻寬所決定,而液晶顯示器的最大解析度則主要由其面板所決定。目前主流的顯示器,17英寸的CRT其最大解析度一般只有1600x1200,17英寸和19英寸的液晶則只有1280x1024,所以目前在普通電腦系統上最大解析度的瓶頸不是顯示卡而是顯示器。

顯示卡的分類

整合顯示卡

整合顯示卡是將顯示晶片、視訊記憶體及其相關電路都做在主機板上,與主機板融為一體;整合顯示卡的顯示晶片有單獨的,但大部分都整合在主機板的北橋晶片中;一些主機板整合的顯示卡也在主機板上單獨安裝了視訊記憶體,但其容量較小,整合顯示卡的顯示效果與處理效能相對較弱,不能對顯示卡進行硬體升級,但可以通過CMOS調節頻率或刷入新BIOS檔案實現軟體升級來挖掘顯示晶片的潛能。

整合顯示卡的優點:是功耗低、發熱量小、部分整合顯示卡的效能已經可以媲美入門級的獨立顯示卡,所以不用花費額外的資金購買顯示卡。

整合顯示卡的缺點:不能換新顯示卡,要說必須換,就只能和主機板,CPU一次性的換。

獨立顯示卡

獨立顯示卡是指將顯示晶片、視訊記憶體及其相關電路單獨做在一塊電路板上,自成一體而作為一塊獨立的板卡存在,它需佔用主機板的擴充套件插槽(ISA、PCI、AGP或PCI-E)。

獨立顯示卡的優點:單獨安裝有視訊記憶體,一般不佔用系統記憶體,在技術上也較整合顯示卡先進得多,比整合顯示卡能夠得到更好的顯示效果和效能,容易進行顯示卡的硬體升級。

獨立顯示卡的缺點:系統功耗有所加大,發熱量也較大,需額外花費購買顯示卡的資金。

顯示卡BIOS升級

BIOS是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的簡稱,也就是“基本輸入輸出系統”。顯示卡BIOS固化在顯示卡所帶的一個專用儲存器裡。BIOS中儲存了顯示卡的硬體控制程式和相關資訊。可以說BIOS是顯示卡的“神經中樞”。開機後顯示卡BIOS中的資料被對映到記憶體裡並控制整個顯示卡的工作。

顯示卡BIOS晶片用來儲存顯示卡 BIOS程式,和主機板BIOS一樣,顯示卡BIOS是儲存在BIOS晶片中的,而不是儲存在磁碟中。顯示卡BIOS主要用於顯示卡上各器件之間正常執行時的控制和管理,所以BIOS程式的技術質量(合理性和功能)必將影響顯示卡最終的產品技術特性。另外在顯示卡BIOS中還儲存了所在顯示卡的主要技術資訊,如圖形處理晶片的型號規格、VGA BIOS的版本和編制日期等。顯示卡BIOS晶片在大多數顯示卡上比較容易區分,因為這類晶片上通常都貼有標籤,但在個別顯示卡如Matrox公司的MGA G200上就看不見,原因是它與圖形處理晶片整合在一起了。也有的顯示卡的BIOS整合在主機板的BIOS中。

通常電腦在加電後首先顯示顯示卡BIOS中所儲存的相關資訊,然後顯示主機板BIOS版本資訊以及主機板BIOS對硬體系統配置進行檢測的結果等,由於顯示BIOS資訊的時間很短,所以必須注意觀察才能看清顯示的內容。目前許多顯示卡上的圖形處理晶片表面都已被安裝的散熱片所遮蓋,根本無法看到晶片的具體型號,但我們可以通過VGA BIOS顯示的相關資訊中瞭解有關圖形處理晶片的技術規格或型號。開機後顯示卡BIOS中的資料被對映到記憶體裡並控制整個顯示卡的工作。在DOS下顯示卡是不需要任何驅動程式的,Windows 的啟動也依賴於顯示卡BIOS的支援。

各種顯示卡分別對應自己的BIOS和驅動程式,這樣顯示卡才能發揮最佳的效果。廠商在設計和生產顯示卡時,就為顯示卡配備了BIOS,但隨著使用者的使用和計算機軟體的更新升級,顯示卡有一些不完善的小問題就一定會暴露出來,這時,廠商就會重新設計、完善和升級顯示卡BIOS和驅動程式,這就需要對顯示卡的BIOS進行升級。同時現在產品研製開發的日程越來越短,更新頻率越來越快,在顯示卡推出時難免顯示卡BIOS沒有全面發揮出顯示卡的效能,必要的升級也能讓顯示卡BIOS發揮更強的功能。

顯示卡BIOS升級就是通過必要的軟體把廠商提供的新BIOS檔案,寫入到顯示卡的ROM中去。顯示卡BIOS是存放在儲存器(ROM)裡,不同廠商選用的ROM型別各有不同,並非所有的顯示卡都支援對BIOS的升級。如果顯示卡使用的是一次性的PROM(可程式設計只讀儲存器)那將無法進行升級。如果使用的是EPROM(可擦寫可程式設計只讀儲存器),那麼理論上是可以升級的,但必須要有專用的裝置才能進行,對於使用者來說沒什麼意義。如果顯示卡採用的是Flash EPROM(快閃記憶體)或EEPROM(電擦寫可程式設計只讀儲存器),那麼顯示卡將自由升級,目前絕大多數顯示卡都採用了此類ROM,方便使用者自行升級。

雖然顯示卡BIOS升級能帶來不少的好處,但對於基本初學者還是不建議升級,因為升級存在一定的危險性。一旦升級時發生錯誤,補救起來會很麻煩!

顯示卡3D API

API是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的縮寫,是應用程式介面的意思,而3D API則是指顯示卡與應用程式直接的介面。3D API能讓程式設計人員所設計的3D軟體只要呼叫其API內的程式,從而讓API自動和硬體的驅動程式溝通,啟動3D晶片內強大的3D圖形處理功能,從而大幅度地提高了3D程式的設計效率。

如果沒有3D API在開發程式時,程式設計師必須要了解全部的顯示卡特性,才能編寫出與顯示卡完全匹配的程式,發揮出全部的顯示卡效能。而有了3D API這個顯示卡與軟體直接的介面,程式設計師只需要編寫符合介面的程式程式碼,就可以充分發揮顯示卡的不必再去了解硬體的具體效能和引數,這樣就大大簡化了程式開發的效率。

同樣,顯示晶片廠商根據標準來設計自己的硬體產品,以達到在API呼叫硬體資源時最優化,獲得更好的效能。有了3D API,便可實現不同廠家的硬體、軟體最大範圍相容。比如在最能體現3D API的遊戲方面,遊戲設計人員設計時,不必去考慮具體某款顯示卡的特性,而只是按照3D API的介面標準來開發遊戲,當遊戲執行時則直接通過3D API來呼叫顯示卡的硬體資源。

目前個人電腦中主要應用的3D API有DirectX和OpenGL。DirectX目前已經成為遊戲的主流,市售的絕大部分主流遊戲均基於DirectX開發,例如《帝國時代3》、《孤島驚魂》、《使命召喚2》、《Half Life2》等流行的優秀遊戲。而OpenGL目前則主要應用於專業的圖形工作站,在遊戲方面歷史上也曾經和DirectX分庭抗禮,產生了一大批的優秀遊戲,例如《Quake3》、《Half Life》、《榮譽勳章》的前幾部、《反恐精英》等,目前在DirectX的步步進逼之下,採用OpenGL的遊戲已經越來越少,但也不乏經典大作,例如基於OpenGL的《DOOM3》以及採用DOOM3引擎的《Quake4》等等,無論過去還是現在,OpenGL在遊戲方面的主要代表都是著名的id Software。

顯示卡的散熱方式

由於顯示卡核心工作頻率與視訊記憶體工作頻率的不斷攀升,顯示卡晶片的發熱量也在迅速提升。顯示晶片的電晶體數量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CPU內的數量,如此高的整合度必然帶來了發熱量的增加,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顯示卡都會採用必要的散熱方式。尤其對於超頻愛好者和需要長時間工作的使用者,優秀的散熱方式是選擇顯示卡的必選專案。

被動式散熱

顯示卡的散熱方式分為散熱片和散熱片配合風扇的`形式,也叫作主動式散熱和被動式散熱方式。一般一些工作頻率較低的顯示卡採用的都是被動式散熱,這種散熱方式就是在顯示晶片上安裝一個散熱片即可,並不需要散熱風扇。因為較低工作頻率的顯示卡散熱量並不是很大,沒有必要使用散熱風扇,這樣在保障顯示卡穩定工作的同時,不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還能減少使用中的噪音。

主動式散熱

主動式散熱除了在顯示晶片上安裝散熱片之外,還安裝了散熱風扇,工作頻率較高的顯示卡都需要這種主動式散熱。因為較高的工作頻率就會帶來更高的熱量,僅安裝一個散熱片的話很難滿足散熱的需要,所以就需要風扇的幫助,而且對於那些超頻使用的使用者和需要長時間使用的使用者來說就更重要了。

按照熱功學原理我們可以把目前顯示卡的散熱方式分為軸流式散熱和風道導流式散熱。其中軸流式散熱是最常見的散熱方式,這種散熱方式類似於CPU散熱器的散熱方式,主要靠採用高導熱係數的大面積金屬材質散熱器來實現散熱。此外,廠商還會為散熱器配置散熱風扇,散熱風扇會按電機軸向吸收空氣並吹到散熱片上,從而達到高效率散熱的目的。不過,這種方式散發出的熱量最終還是要排放到機箱內,對機箱自身的散熱系統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當機箱散熱效果不佳的時候,顯示卡散熱效率也將會大打折扣。

導流式散熱

導流式散熱則是一種非常好的設計,很多高檔遊戲顯示卡都採用了這種散熱方式,雖然該散熱系統的外形與軸流式有些相似,但其散熱效果卻是軸流式散熱系統不可比擬的。CHIP本次測試的顯示卡中,升技生產的顯示卡基本都採用了這種散熱方式,散熱片收集的熱量可以通過顯示卡自身的專用導流風道直接排到機箱的外部,既保證了顯示卡的散熱效果,又不為機箱增加額外的熱負荷。

水冷散熱

教你如何購買顯示卡[1]

提起顯示卡的選購,相信許多“燒友”們都會如數家診,網上隨便一搜,也能找到幾百幾千頁相關的內容,有說重量越重越好的;有說電容越多越好的,有說厚度越厚越好的,林林總總幾十種說法,讓人眼花繚亂。但總體上講,這些說法都有著無法識別、難度過高等弊病。如依照PCB層數、購買顯示卡的說法,別說一般的消費者,就是商家,甚至工廠的專業人員在沒有任何標識的情況下,也無法分辨顯示卡究竟是幾層PCB;至於“厚度說”、“重量說”就更難以操作了。現在的PCB上已經很難找到這樣的標識了

有句話叫:細節決定成敗。其實,辨別顯示卡的優劣,並不需要多麼高深的電器原理知識,也不需要閉門造車、在家先攻讀幾個月的材料學,只要我們認真觀察,是可以通過肉眼判斷出顯示卡質量的。好了,閒話少說,下面我們就通過以下幾點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選購顯示卡時,究竟要注意哪些東西。

1、品牌

在購買前,大家還是要先做下必要的功課。大浪淘沙,在激烈的競爭中,“活”下來的顯示卡品牌和顯示晶片廠商,就那麼幾個,晶片廠只有NVIDIA(以下簡稱N卡)和AMD(簡稱A卡)兩家,彼此之間的優劣見仁見智,就筆者看來在實際應用層面,不相伯仲,而常見顯示卡除了N卡和A卡都生產的華碩、技嘉、七彩虹、昂達、影馳、索泰、雙敏、銘瑄、盈通、耕升等之外,還有藍寶、迪蘭等只做A卡廠商所生產的顯示卡。

昂達GT240神戈

常言道,一分錢一分貨。這些品牌之間,定位或許存在著差異,但具體到某個型號產品的價效比就需要具體分析了,並不存在絕對的高下之比。因此,大家在購買的時,應先確定自己購買顯示卡的主要用途,然後在自己的預算中,尋找符合自己要求的產品,而不應該過分迷信於某個品牌。確定以上因素後,我們就可以進入具體的賣場實戰了。

2、包裝

選顯示卡當然不是選美,以貌取卡當然要不得。但是,通過包裝,我們可以獲得有關這片顯示卡許多有用的資訊,可以在第一時間內判斷出這片顯示卡究竟值不值得購買。在筆者看來,顯示卡的包裝上至少有2個細節絕對不容錯過。

正規的顯示卡包裝上會有質保日期和具體的型號說明一、顯示卡的型號

正規廠商顯示卡的包裝上都會註明所售產品的型號,通常格式是:昂X(品牌)、HD5750(晶片型別)、512M(視訊記憶體容量)、神X(所屬系列),通過這樣的資訊,我們可以非常直觀地瞭解到這片顯示卡的資訊,從而判斷出這片顯示卡是否可以滿足我們對遊戲、視訊觀看的需要。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時候我們經常會在顯示卡的容量部分看到HM、TC這樣的字樣,如TC512MB、HM 1024GB等等,這又是什麼意思呢?完整的包裝應包括產品型號、容量、視訊記憶體型別、質保時間等內容

事實上,無論是HM還是TC,其本質都是視訊記憶體擴充套件技術。簡單地說就是,在顯示卡視訊記憶體真實容量略低的情況下,通過共享使用者電腦的記憶體來提高視訊記憶體的容量,進而達到更高的速度。說白了,就是拿記憶體當視訊記憶體用,通常情況下只有128MB容量的顯示卡,可以通過TC或HM技術將使用時的視訊記憶體擴充套件到1G(128MB以上的容量用的就是你的記憶體)。於是,不少廠商為了迷惑消費者,掩蓋自己顯示卡視訊記憶體不足的事實,經常會在顯示卡的外包裝上標著使用HM或TC技術後的擴充套件容量,如XXX黃金版 TC512MB,其實際容量是128MB,還是256MB,在外包裝上根本無從得知,甚至連經銷商都一頭霧水。

標示中TC容量為可使用(共享後)的最大視訊記憶體容量

對此,筆者的建議是:購買顯示卡的時候,能不買TC或者HM標識的,就不買。如果一定要買,就要在之前先問好經銷商這片顯示卡的真實容量,並讓他標註在收據(或發票上),以免在日後的維修中給自己找麻煩。

二、顯示卡的質保

通常,市面上銷售的顯示卡都會提供1年左右的質保期,個別服務較好的時間更長,2年、3年都是有的,在質保期內只要不是人為損壞(暴力),無論是晶片、視訊記憶體,還是風扇,廠商都會為它們提供免費的更換和維修,而這一切,則會直接反映在產品的包裝上。考慮到個別非常有“技術”廠商所生產的顯示卡,恰恰要過1年才會出故障,在購買的時候,我們應該儘量選擇質保期長些的。畢竟,任何一個普通使用者都不會1年更換一片顯示卡。

耕升公司為其顯示卡提供了目前較長的5年質保

3、風扇

拿起1片顯示卡,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它的風扇。也正是因為這樣,幾乎所有的顯示卡廠商都在風扇的設計上絞盡腦汗,唯恐外形不夠酷、不夠炫。可實際上,對於終端使用者而言,顯示卡反正是裝在機箱裡面。外形好不好看,還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它在風量和噪音上表現如何,能不能保證顯示卡在較低的溫度下執行,會不會在深夜裡吵到你。

小風扇已不能滿足使用者

先說風量,按照空氣動力學的原理,風扇的設計無外乎渦輪式和開放式兩種。渦輪式風扇的優點在於高轉速風扇所產生的風量,可以通過渦輪式結構均勻地分佈到顯示卡的各個位置,進而有效地降低了顯示卡核心、視訊記憶體和PCB的溫度,保證了顯示卡的穩定工作,缺點則是噪音過大,不少使用者戲稱“就像是在機箱裡面有一架直升飛機“;而開放式結構的特點與渦輪式正好相反,噪音控制是它的強項,而風量小則是它一直為人所詬病的。

渦輪式散熱風扇

於是,按照取長補短的設計思路,顯示卡風扇出現了使用兩個超靜音、低轉速風扇配大散熱片的開放式結構設計,它的優點在於雙風扇產生的風量,由大型散熱片均勻地帶到了顯示卡各個發熱點,有效控制熱量的同時,也極大地降低了噪音。這種設計唯一的缺點是成本較高,因此在600元以內的低端顯示卡上較為少見,一旦在自己的預算內遇到,使用者不妨先將它列入自己的備選名單。

雙風扇設計

需要說明的是,同樣使用雙風扇設計的散熱器之間,品質也有高下之分。首先是儘量選擇風扇口徑大的,因為風扇口徑越大,達到規定溫度所需要的轉速就越低,產生的噪音自然就越小;其次是仔細留意所使用的散熱片,只有散熱片的面積和體積足夠大,才能夠充分發揮雙風扇優勢。

散熱片的面積最好可以覆蓋整張顯示卡

除此之外,在散熱設計的細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如風扇的電源線是否使用專用絕緣線進行包裹,以免因溫度過高,引起電源線三番五次;散熱片的邊緣是否考慮到安裝者的安裝,進行相應打磨等等。通常情況下,一款做工優秀的顯示卡,是不會忽略這些細節的。

電源線使用耐溫的阻燃線

4、電容和電感

電容和電感的識別問題,一向是網路上爭議焦點。各種電容、電感品牌的優劣,也多次為大家拿出來討論。其實,就筆者個人看來,對於普通消費者,某個品牌、某系列電容的電氣特性,雖然不是毫無借鑑意義,但畢竟距離較遠。特別是幾大品牌,如日本化工、富士通、三洋等公司出品的電容,彼此之間互有短長,但質量上卻基本沒有高下之分。另外,隨著許多內地、臺灣品牌的加入,以前的“色彩識別法”也徹底沒了用武之地。下面就列舉幾款目前最流行、質量過硬的固態電容。

一、富士通電容

富士通電容,在與藍寶石合併前標識為F,新的標識為FP

名氣似乎沒有日化和三洋大,但ESR值之低足以讓其它品牌汗顏,常見於華碩和昂達的產品。

二、三洋固態電容

三洋固態電容(分SPEC外掛式和SVP貼片式兩種)

品質出色,從液態電容到固態電容,一直走在業界前列。

三、日化電容

日化電容多用於主機板,顯示卡上較為少見

經常與三洋混用,耐壓值上方會有A、C、PS等字樣。

四、Nichicon(藍寶石)

藍寶石電容

電容上會有LF、LE等字樣,比較好區分,併購富士通後自有品牌電容仍在生產。

五、萬裕電容

萬裕電容經常被用在A卡上

從AMD 3870開始,許多AMD公版卡上都可以看到該電容的身影,其頂級產品在耐壓值上方有ULR字樣,各方面指標非常均衡。

六、松木電容

經常被用在中、低端顯示卡上,品質穩定

據說是日系品牌(也有人說有臺灣合資方),經常出現在中、低端顯示卡和主機板上,表現尚可。

七、立隆電容

多見於主機板供電部分

藍色的電容非常多,光憑色彩已經很難分辨了,上面通常有OCR和OCRZ等標識。

除電容之外,顯示卡元件另外一個組成部分就是電感了。簡單地說,電感的作用就是濾波,按照其構建方式可分為半封閉式和全封閉式兩種。早期的顯示卡均使用開放式電感,這種電感的特點是銅線均全部裸露在外面,其在工作過程中產生的電磁波將得不到有效遮蔽,如果遇到比較強的電磁干擾,有可能引發常見的“花屏”等現象。隨著材料技術的發展,逐漸出現了半封閉式電感和全封閉式電感,抗干擾能力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開放式電感

在購買顯示卡時,大家應儘量選擇全封閉式電感,其又分為帶金屬外殼和帶陶瓷外殼兩種,從目前來看金屬外殼電感防干擾更強。

其中標示為“1R5”的電感為金屬封閉式電感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顯示卡的過程中,一些朋友反映自己經常會聽到高頻的噪音,聽起來非常刺耳。這種現象通常被叫做“電感嘯叫”。當顯示核心滿負荷工作,需要極高的電流量時,電感內的線圈或金屬棒都處於滿載的狀態,而產生的磁力讓兩者互相干擾而震動,此震動速度非常快,因而產生極高頻的噪音,音量依負載程度而不同,從人耳聽不到10分貝,到30分貝都有可能。

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產生,一些設計能力較強的廠商,會在顯示卡上,特意加多幾顆電感,分擔電流,進而達到降低、乃至完全消除噪音的目的。因此,顯示卡上電感的數量也可以作為我們購買時所參考的指標。

通常一相供電,會有多個電感來分擔噪音

5、供電

目前顯示卡供電最常見的組合方案是由“電容+電感+場效電晶體(Mosfet)+PWM控制晶片”組成多組相對獨立的單相開關電源供電電路。每相電路可以最大承擔30A的電流。對於現在動輒峰值功率達到100W以上、需要很高電流的顯示卡核心而言,供電相數越多,每相分擔的電流就越低,核心獲得的電流就越穩定,發熱量就越低。

供電原理圖

通常情況下,每相供電中會由1到2個電容、1到2個電感、3到4個mosfet管組成。同等晶片情況下,相數越多的顯示卡,核心和視訊記憶體頻率越高。購買的時候,大家可以耐心地數一下顯示卡的供電。

5相、甚至更多相供電,在許多高階顯示卡上已不鮮見

6、PCB

對於購買顯示卡的朋友而言,顯示卡PCB的層數自然非常重要,但是,隨著顯示卡的發展,4層PCB、6層PCB、8層PCB之間的物理特性越來越接近。特別是在中、低端顯示卡市場,6層和8層PCB之間,只是在超頻上限上略有差別,其它方面的分別並不明顯。更重要的是買顯示卡的時候,我們不可能隨身帶上一把尺子,去量PCB的厚度,而現在多數顯示卡的PCB上已不再標明層數。因此,在購買的時,通過判斷PCB層數,決定購買與否的做法,並不實用。不過,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其它方面進行考核的,具體方法是:

通常情況下,公版的PCB層數最為奢華,幾乎是不計成本

一、觀察顯示卡的PCB尺寸

通常情況下,顯示卡PCB的尺寸越大,電路走線就越寬鬆,彼此之間有一定的距離後,抗電磁干擾和散熱能力自然會好很多。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在介紹顯示卡的文章中,經常看到某些廠商會強調自己是大板做工。

完整長度的PCB

二、優先考慮PCB使用2倍銅技術的顯示卡

2倍銅又叫2盎司純銅箔材質設計,相比傳統工藝,它能提升訊號強度、加快PCB散熱效率、穩定電壓/電流傳導,保證了顯示卡在高頻率依然穩定。PCB使用這種技術的顯示卡,溫度和頻率表現通常會比其它顯示卡好的多。顯示卡背面有2倍銅標識

7、視訊記憶體

通常情況下,大家在購買顯示卡時,都會仔細詢問顯示卡的核心和視訊記憶體工作頻率,卻很少有人仔細詢問視訊記憶體的具體指標。我們經常會聽到“這卡用的視訊記憶體是XXns“的說法, 這實際上就是在介紹視訊記憶體的規格。每一個視訊記憶體規格,都有其對應的頻率。

視訊記憶體的命名都有一套規則,速度一般放在最後面,上圖中的視訊記憶體08代表0.8ns

這裡為大家簡單地羅列一下,GDDR3視訊記憶體規格下:1.4ns≈1660MHz、1.2ns≈1800MHz、1.0ns≈2000MHz、0.8ns≈2200MHz;GDDR5視訊記憶體規格下:0.5ns≈4000MHz、0.4ns≈5000MHz。

時下最新的GDDR5視訊記憶體,頻率可達成5000MHz

有的朋友在購買的時候可能會遇到視訊記憶體規格所規定的頻率與實際工作頻率不符的情況,例如使用標稱1.0ns視訊記憶體的顯示卡,其頻率並不是額定的2000MHz,或是更高,或是稍低。如果高了,我們稱之為超頻;低了,稱之為降頻。

眾所周知,顯示卡的實際工作頻率不僅和視訊記憶體的規格,還和顯示卡整體做工息息相關。如果供電等環節,無法保證顯示卡在高頻率下穩定工作,那麼只能降頻。購買的時候,應儘量選擇做工優秀、視訊記憶體規格較高、又有一定超頻空間的顯示卡,即使將來不超,正常情況下穩定工作也更有保證。

除了以上七點外,配件是否完整等,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反應出顯示卡廠商對自己產品的用心程度。只要對細節多多留意,相信每個朋友都可以買到令自己稱心如意的顯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