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人際交往的四種禮儀距離

生活經驗 閱讀(1.23W)

人際交往的四種距離常見的四種社交禮儀距離

人際交往的四種禮儀距離

1、親密距離

0~0.5米為親密距離。這是戀人之間、夫妻之間、父母子女之間以及至愛親朋之間的交往距離。親密距離又可分為近位和遠位兩種。

近位親密距離在0~15米之間。這是一個“親密無間”的距離空間,在這個空間內,人們可以盡情地表現愛撫、安慰、保護等多種親密情感。在這個空間內,人們可以彼此肌膚相觸,能直接感受到對方的體溫和氣息。戀人之間極希望處於這樣的空間,在這樣的空間裡,雙方都會感到幸福和快慰。遠位親密距離大約在15~50釐米之間。這是一個可以肩並肩、手挽手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裡,人們可以談論私事,說悄悄話。

在公眾場合,只有至愛親朋才能進入親密距離這一空間。在大庭廣眾面前,除了客觀上十分擁擠的場合以外,一般異性之間是絕不應進入這一空間的,否則就是對對方的不尊重。即使因擁擠而被迫進入這一空間,也應儘量避免身體的任何部位觸及對方,更不能將目光死盯在對方的身上。

2、社交距離

0.5~1.5米為社交距離。在這一距離,雙方都把手伸直,還可能相互觸及。由於這一距離有較大開放性,親密朋友、熟人可隨意進入這一區域。

3、禮儀距離

1.5~3米為禮儀距離,人們在這一距離時可以打招呼,如“劉總,好久不見”。這是商業活動、國事活動等正式社交場合所採用的距離。採用這一距離主要在於體現交往的正式性和莊重性。在一些領導人、企業老闆的辦公室裡,心得體會其辦公桌的寬度在2米以上,設計這一寬度目的之一就在於領導者與下屬談話時可顯示出距離與威嚴。

4、公共距離

3米之外為公共距離,處於這一距離的雙方只需要點頭致意即可,如果大聲喊話,是有失禮儀的。

握手禮儀

握手禮是在一切交際場合最常使用、適應範圍最廣泛的見面致意禮節。它表示致意、親近、友好、寒暄、道別、祝賀、感謝、慰問等多種含義,從握手中,往往可以瞭解一個人的情緒和意向,還可以推斷一個人的性格和感情。有時握手比語言更充滿情感。

(一)握手禮行使的場合

迎接客人到來時;

當你被介紹與人認識時;

久別重逢時;

社交場合突遇熟人時;

拜訪告辭時;

送別客人時;

別人向自己祝賀、贈禮時;

拜託別人時;

別人幫助自己時,等等。

(二)握手禮行使的規則

行握手禮時有先後次序之分。握手的先後次序主要是為了尊重對方的需要。其次序主要根據握手人雙方所處的社會地位、身份、性別和各種條件來確定。

1.兩人之間握手的次序是:上級在先,長輩在先,女性在先,主人在先:而下級、晚輩、男性、客人應先問候,見對方伸出手後,再伸手與他相握。在上級、長輩面前不可冒然先伸手。若兩人之間身份、年齡、職務都相仿,則先伸手為禮貌。

2.如男女初次見面,女方可以不與男方握手,互致點頭禮即可;若接待來賓,不論男女,女主人都要主動伸手錶示歡迎,男主人也可對女賓先伸手錶示歡迎。

3.如一人與多人握手時,應是先上級、個人簡歷後下級,先長輩、後晚輩,先主人、後客人,先女性、後男性。

4.若一方忽略了握手的先後次序,先伸出了手,對方應立即回握,以免發生尷尬。

(三)握手禮行使的正確姿勢

標準的握手方式是:握手時,兩人相距約一步,上身稍前側,伸出右手,四指併攏拇指張開,兩人的手掌與地面垂直相握,上下輕搖,一般二三秒為宜,握手時注視對方,微笑致意或簡單地用言語致意、寒暄。

(四)握手禮的體態語

握手的具體樣式是千差萬別的。瞭解一些握手的典型樣式,既有助於我們通過握手瞭解交際對方的性格、情感狀況、待人接物的基本態度等;也有助於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根據不同的場合、不同的物件去自覺地應用各種具體的樣式。

1.謙恭式握手。又稱“乞討式”握手,順從型握手。即掌心向上或向左上的`手勢與對方握手。用這種方式握手的人往往性格懦弱,處於被動地位,又可能處世比較民主、謙和、平易近人,對對方比較尊重、敬仰、甚至有幾分畏懼。這種人往往易改變自己的看法,不固執,願意受對方支配。

2.支配式握手。又稱“控制式”握手,用掌心向下或向左下的姿勢握住對方的手。以這種方式握手的人想表達自己的優勢、主動、傲慢或支配地位。這種人一般來說說話乾淨利索、辦事果斷、高度自信,凡是一經決定,就很難改變觀點,作風不大民主,在交際雙方社會地位差距較大時,社會地位較高的一方易採用這種方式與對方握手。

3.工作總結無力型握手。又稱“死魚式”握手,握手時伸出一隻無力度的手,給人的感覺象是握住一條死魚。這種人的特點如不是生性懦弱,就是對人冷漠無情,待人接物消極傲慢。

4.“手套式”握手。握手時用雙手握住對方的右手,既可表示對對方更加尊重、親切,也可表示更加感激、有求於人之意。但這種握手方式最好不要用在初見幾次面的人身上,以免讓對方引起不必要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