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熱點>

寶寶是大舌頭如何糾正

熱點 閱讀(3.28W)

孩子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都會出現一些問題的,比如說話大舌頭。作為家長肯定很著急,越是著急越不能打罵孩子,可能會讓孩子的心理上造成更大的刺激。那麼家長應該怎麼辦才能糾正好孩子說話大舌頭的問題呢?

寶寶是大舌頭如何糾正

舌繫帶割不割是個問題

“我們孩子4個月體檢的時候醫生說舌繫帶太短了,考慮了好久,最後去醫院剪了,很簡單,沒抽血沒打麻藥,就剪了一刀,寶寶流了點血,吃了奶哭了幾聲就沒事了!現在6個多月了,舌頭伸出來老長呢!”

“我們孩子42天體檢時,醫生也是叫我們去剪,我沒去,現在寶寶好得很,舌頭完全可以伸出來,要去剪的MM慎重啊!”

“舌繫帶短根本就沒有什麼影響的。除非是以後要學說俄語。簡單直白地解釋一下:因為俄語中有一個顫音是用舌頭上下顫動的,如果舌繫帶短就發不出來那個音,但不影響俄國人聽懂你說話。因為我就是舌繫帶短啊,我也是長大以後學說俄語才被老師發現舌繫帶短的,將近20年的時間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舌繫帶短。不過我現在和老外用俄語交流也沒有聽他們說聽不懂的。”

“我們孩子出生第一天,阿姨餵奶發現了,然後洗澡的時候醫生就給剪了,我沒有看到剪的過程,但是我猜不是很痛苦,因為洗完澡出來我就可以餵奶了,寶寶也沒有痛苦。”

“不影響的,我公公、我老公舌頭都是這樣的,W形,伸不長。我們寶貝也遺傳了,當初婦保的醫生也說讓去兒保科剪一下,婆婆堅決反對,後來研究了老公的舌頭,和寶貝的一樣,說話也正常,所以我們沒有去剪,現在21個月了,話說得很溜哦。會自己唱歌,而且口齒很清楚哦,當然調不是非常準,哈哈!”

網上,關於舌繫帶短要不要剪的話題,媽媽們討論得熱火朝天,記者身邊也有不少做了媽媽的同事和朋友向記者諮詢這件事。究竟什麼是舌繫帶短,孩子說話不清楚都是舌繫帶短惹的事?

舌繫帶短只是捲舌音發不清

舌繫帶俗稱舌筋,即孩子張開口翹起舌頭時在舌和口底之間的一薄條狀組織。舌繫帶短,俗稱“大舌頭”,是一種先天性發育異常,主要表現為舌底下正中處的舌繫帶過短,使舌的正常活動受到限制,舌頭因而不能伸長到口外,或往上不能接觸上脣;舌前伸時舌尖因被舌筋牽拉而出現凹陷,舌尖呈W形(正常人舌頭伸出時舌尖呈V字形)。舌繫帶過短常造成吸吮、咀嚼和語言障礙,特別是在發音時,由於舌尖不能抵達前顎部,不能發出捲舌音,使人感到有“大舌頭”的感覺。

“舌繫帶短的孩子到了會說話的年齡,也應該會講話,只是除了捲舌音發不清外,其他的音應該和正常孩子一樣,因此,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會講的話不多,或是吐音不清就懷疑是孩子的舌繫帶短要求做手術,這很不應該。我們曾接診過一個患兒,他4歲了,卻只會喊‘爸、媽’。經檢查,他是先天愚型,與舌繫帶長短沒一點兒關係。”朱保玉說。

發音不清原因有多種

造成發音不準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先天性生理缺陷,比如先天性脣裂和顎裂、牙齒缺失或畸形以及舌繫帶過短等;二是後天疾病所致,比如孩子小時候因神經系統疾病致使發聲器官運動不協調、因聽力受損等情況造成聽不準音而無法正確模仿、大腦發育障礙等都可以引起發音不準。如果不是舌繫帶的事,割一刀也不會讓孩子說話利索。

和寶寶分床睡對於媽媽們來說也許會有一點捨不得,心軟下來就不分床了,而且主要是擔心寶寶卻又希望寶寶早點獨立,其實3歲之前分床睡眠,對孩子其實有不少好處,例如有助於克服孩子心理障礙、養成良好睡眠習慣等等尤其對戀母情話嚴重的孩子。

小寶寶都很依賴自己的父母,一會見不著自己的父母就會哭鼻子。晚上睡覺,也一定要和爸爸媽媽一起。做父母的都知道,想要寶寶早點獨立,就要和寶寶分床睡。

跟小孩分床睡,這問題看似很小,但確實讓不少父母傷透腦筋。對此,專家認為,該不該跟寶寶分床睡以及何時開始分床睡,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她建議,一般而言,最好在孩子3歲之前與父母分床睡眠。因為孩子到3歲左右時已經能分清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他們有了最初的性別意識,心理處於一個重要發育階段。如果長時間與父母同床睡覺,有可能滋生戀母或戀父情結,導致孩子日後缺乏自愛、自律,甚至形成性識別障礙。

現狀:父母心太軟難跟寶寶分床睡

3歲的小歡歡自小跟奶奶一起睡,一個月前爺爺病了,奶奶回老家過完年就沒再回來,小歡歡一到晚上就吵著要爸爸媽媽陪著睡。過了假期,爸爸常出差,媽媽晚上回家常有一大堆沒完成的文稿要處理。小兩口覺得該讓歡歡習慣自己睡了,於是堅持每晚給他講完故事後,只在床前陪他一小會兒。但小傢伙總是“軟硬兼施”,先說害怕求媽媽陪,再不行就哭鬧,夜裡還經常蹬被子。

一個星期下來,歡歡病了。奶奶一聽直怪媽媽太狠心:孩子這麼小,哪能讓他自己睡!被折騰得精疲力竭的媽媽看著歡歡病怏怏的可憐樣,很快就心軟了。可爸爸認為寶寶一時不適應,生病很正常,媽媽心軟是“女人見識”,既會影響到對歡歡獨立性的培養,還會影響他倆的“私人空間”,小兩口因此鬧彆扭。當歡歡媽媽跟同樣有孩子的姐妹們一聊時,發現大半小寶寶不是跟奶奶睡,就跟父母睡,並且認為這樣能增強寶寶的安全感、少生病,長大以後更有可能成為健康、合群的人。

對此,專家卻認為不能一概而論。因為寶寶跟大人睡,能使媽媽與寶寶更親近,方便餵奶,減輕媽媽夜間育兒的麻煩和孩子的恐懼。但母嬰同床睡眠也存在不少弊端。例如夜間同呼吸、共吸氧,成人的肺活量要比寶寶大得多,大量的氧氣被大人奪去;相反,大人撥出的二氧化碳等廢氣卻被寶寶回收了,寶寶可能整夜處於供氧不足、二氧化碳彌留的小環境裡,使腦組織的新陳代謝受到影響,對發育極為不利。

和寶寶分床睡對於媽媽們來說也許會有一點捨不得,心軟下來就不分床了,而且主要是擔心寶寶卻又希望寶寶早點獨立,其實3歲之前分床睡眠,對孩子其實有不少好處,例如有助於克服孩子心理障礙、養成良好睡眠習慣等等。

另外,無論是成人還是寶寶,夜裡都會翻身數次,同床睡勢必互相影響,孩子甚至有被大人壓到的危險。因此,分床睡眠不是該不該的問題,而是遲早的事。

此外,嬰幼兒在牙牙學語階段,大腦的語言中樞和發聲器官尚未成熟,再加上孩子易受周遭語言環境的影響,如周圍親人普通話和方言交替使用,孩子接受起來難度較大,所以說話稍有差池也可以理解。大部分孩子一般在4歲以後會逐漸完成語言體系的自我調整,可以認真良好地和成人開展交流對話,部分孩子要到入學後通過學習才能完全糾正。

手術做不好會有更大的麻煩

不少家長髮現嬰兒舌繫帶比較短,張口時舌尖不能上翹,舌頭活動也不靈活,就認為不正常。專家介紹,其實嬰兒的舌繫帶正處在發育階段,此時多為緊張狀態,可出現舌繫帶“過短”的.情況,但只是暫時性生理現象,不應認為不正常。隨著年齡的增長和乳牙的萌出,舌繫帶的附著會逐漸向口底下移,逐漸變得單薄而鬆弛,舌的活動度也會變得更加靈活,舌繫帶就不短了。

不少家長對儘早做手術所持的觀點是:舌繫帶過短會直接影響孩子的發音、說話,而早做手術不需麻醉、不用縫針、出血少,孩子痛苦感受也少。但朱保玉說:“做完手術不縫針,易導致手術傷口的瘢痕形成,這樣不少孩子隨著年齡增長必須再做第二次手術,且效果不好。而且手術中,低齡幼兒多半不能很好地配合醫生,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誤傷,也容易合併感染。頜下腺導管的開口位於舌繫帶的兩旁,如果醫生技術不過關,態度不負責,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把頜下腺導管的開口一併縫上,導致區域性腫脹,長期會造成頜下腺萎縮。”

4歲後再做手術也不遲

有研究表明,如孩子在兩歲以前進行這種手術,其實95%屬於多此一舉。專家提醒,在4歲之前,除了已出現反覆潰瘍等會妨礙健康的情形,沒有必要立即做舌繫帶矯正手術,只需“靜觀其變”即可。4歲後手術效果不錯,這時孩子能夠配合醫生手術,而且對孩子以後的發音、認字不會有過多影響。

“我們這裡也接診過一些學播音、音樂的大學生來做舌繫帶手術,這些職業對發音的要求較高。做過手術後,一般經過半年的時間,以前不正常的解剖關係就可恢復到正常,並形成新的語音習慣。”朱保玉說。

既然這種手術不是越早做越好,也不是長大後做的效果不好,那就先別急著讓孩子挨那一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