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熱點>

國小校長先進事蹟材料範文(精選7篇)

熱點 閱讀(2.98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事蹟都不陌生吧,事蹟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我們該怎麼擬定事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校長先進事蹟材料範文(精選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校長先進事蹟材料範文(精選7篇)

國小校長先進事蹟材料1

張希財,男,高階教師,省、市級骨幹教師,區級教學能手。1973年6月生,現任西固區東川學區主任兼新安路國小校長,199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本科學歷, 1996年6月畢業於張掖師專(現河西學院)數學系。

自參加工作以來,張希財同志立志獻身教育事業,始終在教學、教研第一線,教學認真,富有創新精神。熱愛學生,深受學生好評。為人正直,顧全大局,能夠團結同志共同搞好教育教學及研究工作。從普通教師到校長助理、再到副校長、校長,一直到現在的西固區東川學區主任,二十二年來,張希財同志始終戰鬥在企業、農村教育的最前沿,始終奮戰在教育教學工作第一線,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2017年4月,西固區進行學區制改革試點工作,在局領導的關心和關懷下,被任命為東川學區主任,學區下轄新安路國小、下車國小、樑家灣國小、東河灣國小、坡底下國小、龍爪山教學點、東川幼兒園。擔任學區主任期間,在上級領導和全學區教職工大力支援下,銳意改革、勵精圖治,學區各校硬體設施、校園環境、教師辦公場所、學生活動場地都有大幅度的改善,教育教學質量穩中有升,家長的滿意度不斷提高,學區的各項工作躍上了新的臺階。

擔任學區主任、校長期間,堅持以嚴格的要求規範學生,以優良的校風影響學生,以高尚的師德感染學生。把“學生快樂成長,教師快樂提升,學校快樂發展”作為辦學理念。確立了“名師立校、質量興校、科研強校”的發展思路,實施了“層級管理,層層有權,層層負責”的管理模式。深化“三風一訓”建設,加快內涵發展,以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辦人民滿意教育,促進學校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學校實現了質量領先,特色鮮明,管理創新的目標。

優化學校管理,深化教學改革

完善學校管理制度,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外塑形象,內強素質,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努力打造學校品牌。

實施民主管理,凝聚師生智慧,通過建立校長接待日製度,廣開言路,傾聽民意,民主管理。強化管理措施,講究管理效益。建立健全各種制度,推行分管領導責任追究制、教師 工作量化積分制等,變人管人為制度管人,極大地調動了教師工作積極性。堅持“以人為本”,把校園建成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平時工作中十分關心、尊重和愛護每一個學生,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幫助家庭困難的學生解決燃眉之急,多方聯絡個人或企業資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

多措並舉,狠抓教育教學,通過推行“三三三”高效教學模式,實施“集體備課,個人上課、集體評課、個人反思”等舉措,使學校的教學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深入開展社團活動,減負增效,學校在教育教學管理上的一大特色是“減負增效”學校一直開設“美術社團”、“音樂社團”、“舞蹈社團”等十幾個社團,這些活動的開展為學校培養了一大批有特長的學生。各班級還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開展了各種社會調查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同時學校還經常舉辦教師師德演講比賽、學生陽光大課間比賽、廣播操比賽、武術操比賽、文藝演出、趣味運動會、研學等一系列趣味活動,讓學生在學校中學得快樂而不累,學校各項工作得到了上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認可,深得學生家長和當地百姓的一致好評。

在擔任新安路國小校長期間,通過不懈努力,學校硬體設施和校園環境發生了新的變化,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學校堅持“以愛育愛,以德立人”的教育原則,在“快樂”核心文化引領下,學校努力營建以學生為中心、課程為依託,以教師為支撐的教育質量模式;加強對外交流與互動,吸納和推介先進管理經驗,積澱濃厚文化,提高育人水平,打造精品特色,推進建立名校程序。

狠抓教學質量,促進品質提升

明確辦學思路,提升師生自豪感。張希財校長提出了“以特色求空間,以質量求生存,以改革求突破,以創新求發展”的總體工作思路。每年“六.一”舉行盛大慶祝表彰活動,每學期開學初,均隆重召開有校領導和學生家長參加的開學典禮;每學期組織學生開展校內外社會實踐活動,每年元旦前夕,開展全校師生“歡慶元旦”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凝聚了人心,提升了精氣神,使學校形成了奮勇 爭先,銳意進取的良好局面。

改革課堂教學,錘鍊核心競爭力。學校改革中最具競爭力的是課堂教學改革。積極借鑑改革成功的名校的經驗,選派教師發達地區學校參觀取經,開展了課堂教學改革大討論,將名校的教學模式與本校的實際結合起來,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學模式——“三三三”的課堂模式。做到面對有差異的學生,實施有差異的教育,實現有差異的發展,把課堂還給了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全校大力推廣這個新的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效益得到了顯著提高,真正實現了減負增效的目標。

構建科研平臺,促進教師成長。教育科研是學校可續發展和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校長實行了以教研組為單位的教師辦公方式,為教師科研與成長搭臺。開展了學科競賽,讓教師與教學改革一同成長。實行“家長開放周”,讓學生家長走入學校課堂。定期開展教師論壇、專家講座,充分利用區“名師工作室”和“名校長工作室”的資源,聘請專家、名師、名校長、區教研室的教研員到學校送課,開展講座活動,這一系列活動使全校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躍上了一個新臺階。

注重過程管理,課堂教學注重雙基,瞄準中下學生,甚至是最後幾位學生;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建立教師、家長、學生互動體系。家長進課堂,每學期組織家長進課堂活動, 讓家長與老師互動,促進教師課堂教學。召開教師與學生代表座談,瞭解課堂教學質量和教 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教育碩果累累,學校跨越發展。

近年來,在全體師生的努力下,新安路(504)國小先後榮獲世界遺產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國中國小思想道德建設活動先進集體、全國少年兒童主題教育先進集體、甘肅省法制教育先進集體、甘肅省中國小德育示範學校、蘭州市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蘭州市教育質量進步獎、蘭州市陽光體育示範學校、蘭州市愛生學校建設試驗專案示範學校、蘭州市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蘭州市優秀家長學校、蘭州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蘭州教育小飛天藝術團、西固區學校文化建設示範學校、2次獲得區委區政府頒發的教育質量優秀獎、西固區德育示範學校等榮譽稱號。

2015年以來,新安路(504)國小榮獲區委區政府頒發的教育質量二等獎,全國中國小舞蹈教育傳統校,市級學校文化建設達標校,市級依法治校示範校,省、市、區級文明校園、市、區足球特色示範校、2016年度教學質量二等獎;2017年學校榮獲區委區政府頒發的教育質量三等獎;2018年學校榮獲區委區政府頒發的科技體育藝術教育特色獎。學校各項工作得到了上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認可,深得學生家長和當地百姓的一致好評。

國小校長先進事蹟材料2

陳太平,男,中共黨員,1970年3月出生,大學學歷,高階教師。自2006年起,先後擔任葛溝國小教導主任、磚埠國小副校長,高湖國小校長,2017年8月調任蒲汪國小黨支部書記、校長。曾獲臨沂市優秀教師、臨沂市優秀教研員、臨沂市基礎教育先進個人、沂南縣優秀教育工作者、沂南縣優秀班主任、沂南縣教學能手等榮譽稱號。

“教育是一項事業,也是一種功德。”這是陳太平校長經常講的一句話,正是這種事業心和功德心,激勵著這位正值盛年的鄉村校長,敬業奉獻、不忘初心、責任擔當、砥礪前行,用自己的行動改變著這所鄉村學校的面貌,逐步探索出鄉村基礎教育的新思維,勾畫著立德樹人的大藍圖。

一、 堅守教育初心,踐行立德樹人

教育是國計,更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未來。踐行立德樹人始終是陳太平校長的教育初心。他始終把培養感恩教育、節約教育、傳統美德等放在教育教學工作的首位。在這種“立德樹人”教育思想的引領下,他與教師共同探索學生成長規律,努力引領全體教師共同建立“尚禮校園”。

苦心人,天不負。歷經兩年的努力,學校開發了“尚禮”教育校本教材,並開展了“三位一體、四個維度、四級目標”的“達禮少年”爭創活動,採用學校、班級、小組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通過教師、家長、同學、自己四個維度的評價方式,創造性地構建了“層級評價”體系,採取小卡換大卡,大卡換更高一級卡片的方法,寓教於樂,逐級爭創,實現了學生行為習慣的持續好轉和思想品質的螺旋提升。

二、著眼全面發展,奠基學生未來

“讓農村的孩子習慣好、學習好、身體好、有特長”這個質樸的教育理想,是陳校長奮鬥在鄉村國小教育戰線的精神支柱。三十多年來,他已記不清有多少次深入教學一線研討,多少次深入聯小調研,多少次進行家訪和實踐,基礎教育的山山水水、年年歲歲留下了他不斷探尋的足跡。

1、悠悠社團情,綻放五彩花。

在徵求廣大教師和家長意見的基礎上,陳太平校長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讓每個孩子都有張揚個性、發展特長的舞臺。“教師人人有社團,孩子人人在社團”。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和師資力量,學校先後開設了主持與禮儀、合唱、小小主持人、足球、籃球、乒乓球、跳繩、英語、兒童畫、書法、剪紙、航模、陶笛等20多個學生社團。

孩子們通過參加社團活動,取得了可喜可賀的成績。2018年學校男子足球隊在全縣國小生足球聯賽中獲得第五名,學校戲劇社團節目《成長變奏曲》代表沂南縣參選“臨沂市中國小生校園藝術節”活動。孩子們點點滴滴的成長,是陳校長日日夜夜的牽掛。

2、綠草茵茵地,揮灑少年情。

蒲汪國小“首屆校園足球聯賽”自2019年4月至6月在學校足球場展開,小組賽、淘汰賽、半決賽、總決賽,經過兩個月的激烈角逐,小小足球隊員用汗水和毅力鑄就了自己的榮耀。校園足球聯賽的開展,拓展了體育教學的方式,使足球活動融入到學生的課間生活,而且使學生學會了遵守規則、尊重對手、公平競爭,促進了學生團結、寬容、關愛的團隊精神的形成,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增強了學生的身體素質。

3、畫是有形詩,斑斕繪人生。

2019年4月15日至30日,“長虹藝苑”書畫展在蒲汪中心國小美術書法教室順利舉辦,三百餘幅師生作品參展。參展的作品包含了壁畫、蛋殼雕塑、水粉、水彩、國畫、硬幣書法、軟筆書法、剪紙、石頭畫、線描、紙箱版畫、超輕黏土、立體剪紙、手抄報、兒童畫、釘子畫、丙烯畫、裝飾畫等多種表現手法,既有高超的藝術性,又有很強的觀賞性,可謂精彩紛呈、色彩斑斕。畫展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學習美術的平臺,吸引了1000多人次參觀賞析,提高了學生感受美、欣賞美、鑑賞美的能力,享受到了藝術帶給他們的無窮魅力和快樂。

4、書香能致遠,靜聽讀書聲。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陳太平校長深知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於孩子們成長重要作用。為培養學生愛讀書、好讀書的學習習慣,學校立足長遠、精心籌劃、用心組織,開展“書香致遠”系列讀書活動。通過開展讀書演講、講故事比賽、讀書手抄報評比、讀書筆記評比等讀書交流活動,引導學生感受讀書的'樂趣。通過開展課本劇表演、詩詞大會、現場作文、讀書徵文、詞語聽寫大賽等讀書成果體驗活動,讓學生深深體會到讀書能讓自己增長見識、提升能力等巨大的作用。“書香致遠”系列讀書活動的開展使校園形成了多讀書、讀好書、愛讀書的良好風氣。

三、立足習慣養成,成就美好明天

成功與失敗的最大的不同,來自不同的習慣。好習慣是開啟成功的鑰匙,壞習慣則是一扇向失敗敞開的門。養成一個好習慣,孩子們將受用終生。陳太平校長本著為學生終身發展的目的,五易其稿編成《蒲汪國小一日常規三字歌》,從學生讀書寫字到聽講學習、從課間紀律到路隊規範、從文明禮貌到就餐秩序,將學生常規要求的條條槓槓以朗朗上口的歌謠形式表現出來,讓學生熟讀於口,牢記於心,並逐條以專項活動進行強化打造。

其中學校打造的“千人無聲餐廳”,就是學生習慣養成教育濃墨重彩的一筆。通過齊誦一日常規童謠,培養學生對勞動的尊重;通過敬誦感恩詞,培養學生對父母的感恩;通過光碟行動,培養學生對糧食的敬畏。通過體驗這種儀式感,規範就餐習慣,實現學生就餐的安靜、有序、節約。學校1100多就餐學生,分佈在餐廳上下兩層,從放學鈴聲響起,到學生下樓、洗手、站隊、背誦一日童謠進入餐廳,到站到餐桌旁敬誦感恩詞,只需要十分鐘。在學校承辦全縣學生行為習慣聯研共同體現場會期間,得到了縣教研室領導的高度評價。會後先後有9個兄弟單位來我校參觀交流,同時得到廣大家長的廣泛讚揚。

四、夯實基礎條件,促進辦學提升

以前蒲汪鎮中心國小條件簡陋,陳太平同志接任校長以來,暗下決心一定要改善教師的辦公條件和學生的學習條件。2017年,學校全面完成了學生的取暖工程。2018年學校購置了教師辦公用機,更新了辦公桌椅,粉刷了教師辦公室,對教師宿舍進行了修繕,徹底改善了教師工作、生活環境。在聖母聯小啟動了投入460餘萬元、建築面積2800平方米的實驗樓專案建設,2019年5月份對學校主路進行了瀝青鋪設。2017、2018年對聖母聯小、楊莊聯小進行了美化、綠化,對聖母聯小教學樓、楊莊聯小實驗樓做了防水處理,並對兩處聯小的教學樓增加了防護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沒有好的辦學條件學校就不會有大的發展,現在的學校,放眼望去,環境乾淨清新、路面平整光滑、教師激情向上、孩子知書達理。整個學校變化,經歷了多少的坎坎坷坷或許陳太平校長早已忘記,但是老師們、家長們和學生們卻都能深深的銘記。

不忘教育初心,載著擔當前行。任由時光的鐘聲催老了風華,卻留下了芬芳。驚天動地的事業固然令人敬而仰望,然而平凡的崗位、無私的奉獻卻更能體現人生的價值。在陳太平校長的帶領下,經過全體教幹教師的不斷努力,蒲汪國小風清氣正、充滿活力、特色明顯的辦學效益日益顯現,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長虹嶺上基礎教育的明天也將更加美好!

國小校長先進事蹟材料3

塗正生,男,1971年1月出生,本科學歷,1991年7月參加工作,1998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小高階教師。2000年8月至2005年3月任仁和中心國小校長,黨支部書記;2012年9月至2017年7月任巴邱國小校長,2017年8月起任峽江縣實驗國小校長。

二十多年來,他懷著對教育事業的滿腔赤誠,本著“辦孩子喜歡的學校”的理念,默默耕耘在教育這塊希望的田野上。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以身作則。工作上,他兢兢業業,任勞任怨。要求教師做到的,他首先做到;教師做不到的,他也努力做到。他愛校如家,每天早上7:30到校,下午很晚下班,節假日也經常加班。寒來暑往,風雨無阻,每一天到校最早的老師也能看到他在校園內巡視的身影。

擔任校長以來,他以謙遜勤勉的風格、求真務實的作風、追求卓越及積極進取的精神,引領全體師生在幸福教育的道路上不斷髮展、前進,並取得了顯著成績:學校先後獲得縣文明單位、縣教育重點工作督導評估一等獎、吉安市平安校園、省平安校園“示範學校”、市“高效課堂”示範校、省“紅色、綠色、古色文化教育活動”先進學校等諸多榮譽。

他作為一校之長,有著深厚的教育情懷,寬厚仁慈、公正民主、心繫師生。工作中,他既牢牢堅守辦事各項的規章制度,又在細節上彰顯著對師生的人文關懷。他對學校教師大都十分了解,誰家有困難,他都會第一時間予以關心,並儘可能地給予幫助和照顧。每當有教職工生病住院時,他總是前往探望,讓生病教職工感受集體的溫暖。有一次,學校保安喻師傅突發疾病住院了,他知道後,馬上前往醫院瞭解情況,喻師傅感動地說:“感謝學校的關心,我心裡非常溫暖,等過兩天不打點滴了,我就來上班。”

在長期的教學生涯中,他先後獲評省教育工會先進個人1次、市教育系統工作先進3次、縣教育工作優秀工作者8次;在他的指導下,多名教師的教案在市級評比中獲獎,很多學生也在學科競賽中獲得了優異的名次。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以實幹和奉獻,贏得了家長、師生和社會的廣泛認可。他始終保持著敬業、樂業的堅定信念,以謀求學校和教育事業發展為己任。現在,他正滿懷信心地帶領全校師生,在新的征途上不斷探索、勇於創新、奮力前行。

國小校長先進事蹟材料4

洪海鷹老師是蘭煉二小主管教學的副校長,從教15年堅持不懈地鍾情教育,為每一位孩子的“個性張揚、快樂成長、全面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她積極踐行“愛樂”教育,為蘭煉二小撐起了教育的一片藍天,成為蘭煉二小“十師”培養過程的受益者——特級教師、省級能手、省級骨幹、市級名師、市級新秀、市級學科帶頭人、學校首席教師、十佳教師、明星教師、優秀教師。

2003年我調到蘭煉二小任校長,首當其衝的工作是打造蘭煉二小成為西北教育的領跑者,培養一批出類拔萃的青年骨幹帶頭人。我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每一位教師制訂自己的專業發展規劃。青年教師洪海鷹的個人規劃吸引了我,她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矯揉的造作,工作只有四年的她用工工整整的楷書寫著:一年內成為蘭州市教學新秀,三年內成為蘭州市骨幹教師,五年內成為甘肅省青年教學能手,七年內成為甘肅省骨幹教師,十年內參與省特級教師評選!看到這樣鼓舞人心又有氣魄的發展規劃,我的內心充滿了激動和幸福,如此有教育思想又有偉大理想的青年人,一定要創造機會積極培養,給予展示的平臺。

在學校“青藍工程、新秀工程、名師工程”中她脫穎而出、嶄露頭角;在市級教學新秀評選中,她的公開課成為蘭州市的示範課;在省級骨幹教師評選中,她位居首位,成為蘭州市青年教師中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經過10年的不懈努力獲得可喜成就,2012年被評為蘭州市金城名師,參加了省級特級教師評選。

她現在是蘭煉二小的一面旗幟,是蘭州教育的楷模。她執著而又剛強,對生活樂觀向上,對事業無私奉獻,她的行為深深感染和打動著每一位教師和學生的心。

在蘭煉二小,洪海鷹老師第一個提出“愛心潤生”的育人理念,與孩子們親密如“知心姐姐”。她關注每一個孩子,愛每一個學生,對學生從不放任,尋求“可親”與“可敬”之間的平衡。在教書中她不忘育人,她說班主任工作要像春雨潤物細無聲,要用感情的泉水來澆灌滋潤每一個孩子的心靈。有一年冬天,洪海鷹老師患重感冒,但為了孩子她仍然堅持天天上課,就在放寒假的前一天因體力不支而摔倒在教學樓樓梯上,造成右腳腳踝骨折。打著石膏的她行動極不方便,但寒假裡仍堅持備課、學習。開學了,她的腳並沒有完全康復,但由於放心不下學生,她毅然拄著雙柺堅持工作。她拄著雙柺參加了蘭煉總校首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比武並獲得冠軍,留給同事和學生更多的是佩服和讚歎。

洪海鷹老師當之無愧地成為了蘭煉二小第一個石化公司的勞動模範、石化公司技術明星,並多次獲得省、市級政府的表彰。15年的教學生涯,是她不斷完善自我、創造價值的歷程。如今在三尺講臺上的她仍盡展才華,那凝練的講述、精當的提問、精巧的教學結構、靈活的教學方法、創新的教學思想,深得同行們的稱道。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如今身為教學校長的她更是將教師專業化成長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她制定了一系列培養措施,出臺各類教師培養方案,提出了“四自”(自由、自主、自然、自學)教學策略,讓人人享受溫暖的愛心,人人獲得學習的滿足,人人散發生命的光彩,人人享有快樂的心境,達到樂教者自學,樂學者自教的境界。通過“六個一”——一顆博大的愛心,一份執著的追求、一張親切的笑臉、一套過硬的技能、一身得體的服飾、一種儒雅的風度,打造充滿快樂、好學向上、互助共享的教師團隊文化,為蘭煉二小每一位教師的卓越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真正發揮著省級骨幹教師的引領、示範、標杆作用。

她善教樂教,播撒馨香。當問她成功的祕訣是什麼時,她總是甜甜地說:“教育的成功在於勤奮、奉獻與創新。”這句名言也成了她執著追求的座右銘。

我喜歡她,是因為她有執著追求、敬業精神;

我欣賞她,是因為她有人格魅力、激情滿懷;

我稱讚她,是因為她有教育思想、教學風格。

國小校長先進事蹟材料5

王仕清,中共黨員,高階教師,從事教育工作29年。從1990年開始,先後在河陽國小任少先隊輔導員、教研主任、副校長,2012年到高裡國小任校長。2016年調任青駝國小校長、黨支部書記。

他懷著對黨、對人民的無限深情,二十幾年如一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自己的崗位上,紮實工作,創新發展,把全部心血傾注在黨的教育事業上。在教育改革中做出了突出成績,在師生中享有很高威望,贏得了社會和家長的讚譽。

凝心聚力,打造優秀師資隊伍

教師是學校教育的主體,是培養人才的關鍵。為進一步提升學校管理水平,更好的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2016年王仕清到青駝國小後就對學校教學質量、教研製度、教學研究、教學情況、學生情況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全面調研,讓問題呈現出來,老師們都積極主動的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真正做到了“心貼心、做實事”。

隨後王仕清校長多次召開領導班子會議、全體教師會議,提出了“凝聚力、提效率,抓教研、促成長”的教學理念,並指出:一要注重教師專業化成長,滿足教師自我成長需求;二要構建學習型教研組,提高自我教學能力;三要建立交流互動式校本培訓格局,促進教師不斷髮展;四要搭建教師個人專業成長階梯,激發教師工作熱情;五要進行多元化學習,提高教學水平;六要規範學校制度管理,促進教師積極性、主動性、創新性發展。

王校長在談到教育教學工作時,明確一定要規範完善一系列考評制度,如《職稱競聘方案》、《千分考核方案》、《評優樹先方案》等等,切實解決干與不幹、幹多幹少、幹好幹壞一個樣的問題,讓真正努力工作的老師體現出自我的人生價值。王仕清校長的一系列措施得到了全體教師的一致肯定,為日後青駝國小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三年來,青青駝國小從2016年、2017年教育教學質量銀獎到2018年教育教學質量金獎,見證著青駝國小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學校建設,打造良好育人環境

2012年9月,王仕清同志調到青駝鎮高裡中心國小擔任校長。當時的高裡國小基礎實施落後,僅有一座危樓,其他全是破舊的平房。王校長多方募集資金,改善辦學條件,三年的時間,三座大樓拔地而起,新建了中心幼兒園,校容校貌得到很大改善,學校整體實現了跨越發展,2014年獲得沂南縣教學質量金獎,學校安全、教研工作名列全縣前茅。

2016年3月,縣教體局安排他到青駝鎮中心國小擔任校長,成為一所新的學校領頭人之後,他覺得肩頭的責任更重了。王仕清校長經過充分調研,認真分析了青駝國小的優勢和不足,明確了學校的發展方向,經過領導班子討論決定,以黨建工作為引領,積極打造均衡、素質、創新、平安、和諧教育,努力實現辦學條件提檔次、教學成績上臺階、作風建設有突破、日常管理創特色的目標的沂南知名的學校。

王仕清校長看到青駝國小很多聯小條件有限,教育發展不均衡,河疃、石門兩個聯小位於青駝鎮駐地的南端,地勢低窪,學生活動面積有限,校舍在村裡面,學校擴建受限。為了不讓偏遠聯小的孩子在條件落後的校舍裡學習、生活,經過多方考察,王校長決定申請將兩處學校合併,進行異地重建。2018年,青駝石門社群國小正式籌建,新徵地34.8畝,其中:農田30畝,未利用土地4.8畝。涉及河疃村及石門村60餘戶村民,內有房屋、養殖場、套院、移動公司訊號塔用高壓電線、樹木、青苗、採石場等,因為情況複雜,有部分村民不理解,甚至有個別村民故意刁難,拒絕搬遷,他和鎮領導多次召開村民大會,走村入戶,多方位做工作,讓村民們明白原來學校的侷限,新建石門國小是為現在以及將來石門片區的孩子考慮,歷經3個多月,終於將所用土地流轉完成。

土地流轉完成後,由沂南縣建築設計院進行圖紙設計,設計過程中,該設計院歷經破產,在圖審回覆、取圖等環節中找不到人、辦不成事,一拖再拖,僅要電子版圖紙做預算這一環節,王校長就跟進了一個月。石門社群國小開工最晚,卻成為全縣工程施工速度最快的校區。該校新建建築面積5000餘平方米的教學樓一座,新建340平方米的餐廳、180平方米的廁所,新建標準化的塑膠操場、漂亮的學校大門及保衛科。該校建成後,將成為全縣最大、最漂亮的聯小。王校長的付出感動了石門社群的群眾,他們稱讚:王校長是為老百姓、為學生著想的好校長。

2017年,王校長積極爭取發改專案中央預算內投資327萬元,改建建築面積3660平方米的中心國小教學樓,並將學校操場進行了改建。2019年將中心國小大門及保衛科進行了改造。三年多的時間,青駝國小校園建設、美化成為一道別樣的風景線。青駝國小、青駝幼兒園按照省級規範化標準建設,比起城裡的學校建設毫不遜色。這一切的變化,源自王校長以校為家的教育情懷,以及他日日夜夜為青駝國小教育的操勞。

夯實黨建,發揮戰鬥堡壘作用

王仕清同志始終堅持以黨建工作為引領,從支部建設入手,打造黨建陣地,提升黨建文化,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黨員政治思想理論學習,狠抓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工作制度的落實,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工作,引導支部黨員做到自學有學習記錄、交流有發言提綱、研討有學習心得。

他積極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與支部黨員談心交流,及時瞭解掌握支部情況,幫助解決困難,提升支部凝聚力,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黨建工作抓得實、做的牢,成為學校的一個品牌,教體局機關黨委給與了充分肯定,鎮黨委多次組織鎮直部門和村黨支部領導,到學校參觀學習。由於工作成績突出,2018年6月,學校黨支部被沂南縣縣直機關工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019年6月被授予“臨沂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王仕清同志獲得縣級“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發展特色,執著建設品牌學校

硬體提升,軟體不能落後,一所學校必須有自己的教育特色,這個特色需依託本地資源優勢,需要調動全校師生的積極性,從而促進學校深度發展,提升內涵。

沂蒙地區是紅色革命聖地,青駝鎮是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舊址。青駝國小的教育教學以紅色為主旋律,學校開發系列校本課程,以習慣養成、紅色教育、安全教育為依託,讓農村的孩子真正接受豐富多彩的教育,引領他們開拓眼界,每年六月份的藝術節,成為學生們展示自己才藝的舞臺,沂南電視臺等媒體多次對青駝國小的藝術節進行報道,得到大家的稱讚,很多家長說,沒想到我們的孩子有如此的表現。

紅色教研系列包括集體備課、專業成長、名師課堂、師徒結對等活動,讓教師們業務成長、發展自己。在青駝國小的三年多的時間裡,王仕清校長無論多忙,堅持跟進課堂教學,發起每年的讀書月活動,和學校師生一起讀書。2018年青駝國小先後有35名教師在全縣各類教研活動中獲獎;在全縣綜合視導中名列前茅,並榮獲教學質量金獎。安全工作被縣教體局評為“學校安全管理工作先進單位”,榮獲全縣學校安全應急演練比賽一等獎;在全縣“縣長杯”中國小足球比賽中,學校女隊取得第5名、男隊取得第6名;綜合督導連續兩年位居全縣前列。

王仕清校長說,學校無小事,要讓青駝的孩子在自己的學校享受優質的教育,我們教師要走在教育的前沿,奏響時代的強音。青駝國小,在王仕清校長的帶領下,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園地,成為學生人生起飛的搖籃。

全面發展,良好教育從娃娃抓起

良好的學前教育,能夠幫助幼兒做好上國小的準備,主要包括社會適應性、學習適應性、身體素質以及良好的學習與行為習慣、態度和能力等方面準備,有助於兒童順利地適應今後國小到大學的學習和生活,是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和學生素質的基礎。

王校長十分重視學前教育的發展,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商討幼兒園的規劃與發展。首先,學校下大力氣狠抓幼兒園的硬體建設,先後投入九十多萬元配齊配足各種設施裝置,加快了現有幼兒園標準化建設步伐,繼續加大對各聯小幼兒園的投入,加強設施配備;其次,堅持內涵發展,繼續推行幼兒園6S精細化管理,規範幼兒園內部行為,堅決去除學前教育國小化傾向,突出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為全鎮入園幼兒提供良好的生活、學習、成長環境。青駝鎮中心幼兒園先後榮獲“臨沂市一類幼兒園”、 “山東省省級示範性幼兒園”等榮譽稱號,綜合督導連續多年列全縣前列。

寒來暑往,轉眼已近30年,王仕清校長始終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奮鬥在教育戰線上,將自己的全部力量都獻身於教育事業。

國小校長先進事蹟材料6

劉玉軍,男,1973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現任大莊國小黨支部書記、校長。多次在全國、省、市做典型發言,主持國家、省、市級課題結題,獲得山東省教學成果獎,在《現代教育》、《基礎教育課程》等雜誌報刊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出版專著1部。曾獲臨沂市科研型骨幹校長、臨沂市十佳校長、沂蒙名校長、全國紅軍國小優秀校長、臨沂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個人、振興沂南勞動獎章、沂南縣勞動模範、臨沂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行進個人、齊魯名校長等榮譽稱號。

劉玉軍校長是我縣唯一一位農村國小的齊魯名校長。“我為山區的孩子而來,我為鄉村的孩子而做,我為鄉村的學校而助力。‘名校長’這個詞對我來說不是光環,而是壓力。作為沂蒙山農村的一名國小校長,無愧於名校長這個團隊和這個稱號,怎樣把沂蒙山區的農村國小建設好、發展好是我一直不懈的追求。”睿智儒雅的劉玉軍校長在獲齊魯名校長時這樣說道。

一個好校長就帶出一所好學校。劉玉軍自擔任校長職務以來,每到任一所學校他都以身作則,嚴於律己,要求老師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老師不做的他從來不做。在工作上,從來都是嚴謹縝密,他的做事原則是:學校無小事,事事是教育。無論大事小事,都做到跟老師們透明公開。他嚴格要求自己,堅持每天早到校,晚離校,節日和寒暑假也不放鬆,一心撲在學校的工作上,用心血和汗水書寫著自己的工作業績,在學校師生中樹立了很高的威信和良好的形象,形成學校工作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因地制宜——實現一校一品發展

“讓鄉村孩子享受優質的教育,用全部的心靈讓孩子溫暖的成長”,是劉玉軍作為一名鄉村校長一直以來所堅定的教育夢想。

馬牧池是沂蒙母親王換於、沂蒙紅嫂明德英的家鄉,是革命的“聖地”。劉玉軍擔任馬牧池國小校長後,深知責任重大,下定決心辦好學校。讓這裡老百姓的孩子享受到優質教育,回報老百姓革命戰爭年代的無私奉獻,讓沂蒙精神傳承併發揚光大是他一直思考的問題。在充分調研之後,確立了“藉助革命傳統教育資源,創辦紅色教育學校,讓紅色飄香,讓紅星閃光”的辦學思路,主要通過建立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開發革命傳統教育課程、成立革命傳統教育社團、開展革命傳統歌曲傳唱活動來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實踐他的教育夢想,在當地叫響了“紅色教育”品牌。

他在馬牧池國小的幾年裡,學校先後榮獲“全國紅軍國小五星級學校”、“臨沂市教學示範學校”等榮譽稱號。學校還先後承辦了省市縣現場會10餘次。學校師生編排的大型情景劇《沂蒙紅嫂頌》在北京電影學院演出。2015年9月9日,原臨沂市委書記林峰海到學校調研時,看到學校井然有序的管理和特色辦學情況後講到:“馬牧池的紅軍國小突出紅色教育,很有特色,也很有成效”。

為一任校長,做一方教育。如果說劉玉軍校長在馬牧池國小是帶著為山區孩子享受優質教育的責任而來,那麼他在大莊國小這幾年同樣也是因為責任而做。

2017年8月他服從組織安排,從紅軍國小來到了大莊國小。大莊國小是一所充滿著儒雅文化氣息的孔子文化教育聯盟學校。在這樣兩所特色鮮明的學校中,如何在特色發展中落實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實現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是他一直在思考和亟需解決的問題。就任大莊國小的一年多時間裡,經專家多次論證,借鑑優秀資源,確立了鮮明的儒雅教育辦學宗旨,打造“儒雅”文化,構建特色鮮明的儒雅育人體系,建設儒雅教育環境,建立儒雅課程體系,開設“‘新六藝’社團”,凸顯辦學特色,落實“打造高雅學校,鑄造儒雅教師,培養文雅學生”的辦學目標。學校先後榮獲“全國青少年文明禮儀教育示範基地”、“山東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德耀齊魯道德教育基地”等榮譽稱號。2018年12月11日,時任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到大莊國小調研時給予了高度評價。

精抓管理——全力提高教育質量

辦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作為一所學校,管理上不去,質量就上不去,質量上不去,一切都是空談。劉玉軍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並準確定位:要始終牢固樹立向管理要質量、向管理要效益的思想,不斷完善學校各項制度,推進精細化管理,才能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才能全面提升辦學質量。於是他無論在魯莊國小、馬牧池國小,還是大莊國小,他都精抓管理,主要建立了四項制度。

一是建立責任考核獎懲制。學校劃分了班子成員教學質量責任區,實行教幹聯絡聯小制度,進一步強化了教學管理。出臺並完善了《教師教學工作評價方案》、《年度教幹考核評估辦法》、《聯小負責人考核評估辦法》、《班主任考核評估辦法》、《班級量化管理考評細則》,分別對教師、教研員、教幹、負責人、班主任進行量化考評。

二是建立全員參與管理制。為解決學校師資缺乏,管理上人手不夠的問題,劉玉軍提出了“團隊作戰,資源共享”的工作舉措,建立起學校管理公共郵箱和學科教師個人工作室,隨時將各部門、各學科的工作計劃、總結、經驗所得、工作痕跡全部上傳到公共郵箱和個人工作室平臺,實現了“我有人有,人有我優”的資源共享局面,不做無用功,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是建立督導教研督查制。學校督導室重點抓好外部環境和勞動紀律管理,側重於查崗;學校教研室重點抓好教育研究與管理,側重於查課,每週一檢查,及時形成督查簡報下發並督促整改。推行每週五例會作業抽查制度,聯小每週二、週四進行聽評課活動制度和班子成員隨機聽評課制度,形成了立體網路式齊抓共管促教學的良好局面。

四是建立教師經驗交流制。學校建立並推廣了常態的教師經驗交流制度,以教師大會、教科研活動、各種例會、年級組會議等為陣地,讓教師公開發言,交流工作經驗。同時,各聯小在平時的工作中發現好的典型,隨時組織教師進行經驗交流,促使老師們平時留心自己的工作,尋找機會展現自己,找到成就感,提高職業幸福感。

通過不斷努力,在任這三所學校的教育質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分別獲得“沂南縣教學質量銅獎”、“沂南縣教學質量銀獎”、“沂南縣教學質量金獎”,其中馬牧池國小連續兩年被評為“沂南縣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榮獲“臨沂市教學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精於謀劃——千方百計改善辦學條件

良好的辦學條件是學校發展的基礎。特別是馬牧池作為全縣的唯一一個鄉建制,規模小,經濟實力不強,能夠投入學校建設的資金有限。劉玉軍非常清楚:要是不主動想辦法籌集辦學資金,靠等是等不來的,必須想盡一切辦法爭取資金用於改善辦學條件。但是,要得到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級的支援,學校必須有科學的發展規劃、校長必須有發展的“譜氣”。

2009年至2012年,劉玉軍在魯莊國小任校長期間,總投資660萬元新建教學樓、辦公樓、綜合樓、實驗樓4座,將魯莊中心國小整體搬遷,建成後新校佔地34畝總建築面積5050平方米,成為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

2014年,劉玉軍反覆調研徵求意見,緊緊抓住沂南縣“實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這一有利時機,對轄區1所中心國小、4處聯小、2所幼兒園進行了科學佈局規劃,確定了“一年大變樣,2年7處學校都成‘標準化學校(園所)’”的目標。兩年來,先後擴徵地14畝,新建教學樓、辦公樓、綜合樓、實驗樓和平房,建築面積6600餘平方米,總投資700餘萬元,轄區5所國小、2所幼兒園辦學條件都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最好的院落是學校”在馬牧池這塊沂蒙山紅色土地上得到了成分呈現。同時,投資120萬元為中心聯小新建6000平方米標準化塑膠操場,這是沂南縣鄉鎮中心國小第一處塑膠操場;投資300餘萬元為所有的學校建成了高標準的“班班通多媒體”教室、實驗室、計算機教室、綜合實踐活動室、音樂教室、美術書法室、科技活動室、圖書室和餐廳等,配足了各種器材裝置,鄉村孩子享受到了與城市孩子一樣的受教育條件。

調入大莊國小後不久,劉玉軍更是積極爭取鎮黨委政府支援,爭取資金用於化解大班額工作,投入資金960餘萬元,新建6525.26平方米教學樓一座,暑期即可投入使用。積極推進幼兒園改造提升工作,爭取上級支援投入資金850萬元改建中心幼兒園,建設5300平方米保教樓一座,近期開工,預計2020年投入使用。大莊國小的辦學條件得到進一步提升,為鄉村孩子享受到優質均衡的教育打下了堅實的硬體基礎。

協同共進——推動區域鄉村學校發展

“做校長,就要做一名有專業發展的校長,創造性地引領學校發展,發揮示範輻射帶頭作用,以帶動區域內學校的內涵發展。”這是劉玉軍校長最真實的寫照。

對鄉村學校進行幫攜是名校長成長的必修課。他通過座談、入校指導等方式引領帶動了縣內兄弟學校的發展,與磚埠國小、河陽國小等學校建立教育發展共同體,協同發展。劉玉軍校長還通過省教育廳搭建的齊魯名校長工作室平臺,與來自全省乃至全國名校長進行線上、線下的研討學習,通過校內帶動校外輻射,兄弟學校協同發展,讓區域內農村學校共同獲得成長,做到了為鄉村學校的發展助力。

近年來,他領銜的教育發展共同體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共同體中的多名校長獲得沂蒙名校長、縣十佳校長,十餘名教師獲沂南名師、沂蒙名師,大批的學生在國家、省市縣等演講、匯演中取得優異成績。

作為一名齊魯名校長,他更深刻地體會到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在堅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的基礎上,本著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構建平臺,為學生一生髮展夯實基礎,為地方百姓辦一所滿意學校的宗旨,無論工作在哪所學校,無論面對怎樣的教育條件,無論在哪裡任職,無論學校地處怎樣的位置,他始終秉承“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的精闢論斷,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不斷激勵著他不忘初心,為黨的教育事業砥礪前行,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奮鬥終生。

國小校長先進事蹟材料7

張傑太,現年44週歲,中共黨員,現任辛集鎮中心國小黨支部書記、校長。曾歷任依汶鎮朱家裡莊中心國小教師、班主任、少先隊總輔導員、副校長,湖頭鎮東張家哨中心國小校長,湖頭鎮湖頭中心國小校長。

從教二十多年來,他始終紮根農村教育,二十幾年如一日,勇挑重擔,憑著強烈的事業心和嚴謹的工作態度,堅守著教書育人的初心,在平凡的工作中努力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他個人曾先後被沂南縣委評為“沂南縣先鋒共產黨員”、“沂南縣優秀共產黨員”、被臨沂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臨沂市教育局評為“臨沂市優秀教師”、被臨沂市教育局評為“臨沂市義務均衡教育發展先進個人”。他所在學校也曾被沂南縣人民政府表彰為“沂南縣十佳學校”、被沂南縣委表彰為全縣“四德”工程先進學校、被臨沂市教育局表彰為“臨沂市平安和諧校園”,多次獲得沂南縣教學質量金獎、銀獎、銅獎。

  夯基礎,勇作為,求改變

2009年8月,張傑太擔任湖頭鎮東張家哨中心國小校長。該鄉鎮地處莒沂三縣交界之處,地域偏遠,經濟落後,交通不便。初到該校,儘管之前有了一定的思想準備,但學校的現狀還是讓他滿懷熱情的心涼了三分。學校大都是八十年代的老房子,有的還是土打牆,課桌是典型的雜牌軍,教師大都是民師轉正出來的老教師,儘管每年都分派幾個大中專畢業生,但因為學校條件差,留不住人。

眼前的現狀並沒有讓他退縮,他心想:上級派我來,就是要讓我改變這種落後的現狀的,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我一定要改變這裡的一切,讓這裡的孩子享受到和城裡孩子一樣的學習生活條件。於是他按下心來,和學校班子一起研究對策,積極爭取上級領導支援,積極爭取駐地村幹部群眾支援,積極爭取本地在外工作的成功人士的支援。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0年春,上級把臺塑集團捐資45萬元建設明德國小的專案安排給了東張家哨中心國小,但還需要地方配套資金40萬元,並且這40萬元還要提前打到臺塑集團指定賬戶。怎麼辦?這可是東張家哨轄區內學校歷史上第一座教學樓,這不僅僅是一座樓的問題,在它身上,寄託著四鄰八村父老鄉親對下一代的信心和期望,無論如何也要把它建起來!

他和學校教幹教師四處奔走呼籲,積極籌措建校配套資金。四鄰八村的老百姓聽說學校要蓋教學樓,也都奔走相告。在鎮黨委政府的積極協調下,附近幾個村兩委班子召開會議,一致同意把村高速公路佔地賠款無償長期借給學校使用,5個村共籌集資金25萬元;崔玉洪老師的侄子在濟南工作,聽說家鄉學校要蓋教學樓,也積極通過同學、朋友幫忙,給爭取到了15萬元建校資金。

2010年10月10日,張家哨中心國小1600平方米的明德教學樓正式破土動工。2011年9月,全校師生高高興興地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教學樓。

2011年春,他又積極爭取黑石溝村與大阿疃村投入7萬元,上級危改資金6萬元,為黑石溝聯小新建平房13間;爭取上級危改資金23萬元,為曹家小河改建平方12間,中心國小新建教職工宿舍、多功能報告廳11間。積極爭取青島、臨沂商會支援,為學校捐助圖書15000餘冊,建起了標準的圖書室;張建春老師的孩子在北航工作,積極爭取北航黨支部的幫助支援,發動黨員幹部為學校捐贈了三十餘臺電腦,5000餘冊圖書;這一切努力,大大優化了學校的教育教學環境,讓農村的孩子實現了和城裡孩子一樣的教育教學環境。

  樹標杆、揚正氣、帶全域性

在日常工作中,張傑太校長緊緊圍繞教學這一中心工作,注重以師德建設為突破口,嚴格落實上級《關於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等制度規定,完善師德師風考核制度,通過“樹標兵、揚正氣、帶全域性”,積極引導廣大教職工敬業愛崗,教書育人。

他注意在教師中發現典型、培養典型、樹立典型、大張旗鼓地表彰典型,以此以點帶面,以個別帶動全體,充分發揮出先進人物的榜樣激勵作用,讓全體教師有學習的楷模,追趕的目標,努力的方向,帶動全校教師形成“比、趕、超”的局面,促進了全校良好行業風氣的形成。

他所在學校每年都要評選一批“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十佳師德標兵”、“十佳教學能手”。對於評選出的這些先進人物,學校召開全校師生大會,進行隆重表彰。學校還在校園宣傳欄中,開闢了一塊專欄,專門用於介紹他們的個人事蹟,並附上他們的照片,讓學校師生以及來到我們學校的每一個人,都會看到他們的光輝形象,瞭解到他們的先進事蹟,這不但對於這些先進人物本人,而且對於學校的其他教師來說,都是一種無言的激勵。

同時,他還藉助於學校的電化教學手段,定期組織學校教師觀看《師德啟示錄》,全國(省)優秀教師事蹟報告團錄影等優秀教師、師德標兵的感人事蹟,讓每位教師結合自身實際寫心得體會,找差距,這樣就使廣大教師統一了思想認識,進一步明確了努力的方向。同時,學校號召廣大教師積極學習這些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蹟,以此激勵廣大教師敬業愛崗、熱心從教、教書育人、無私奉獻。

幾分耕耘,幾分收穫。持之以恆的師德教育使廣大教職工滌盪了心靈,淡泊了名利。全校教師安於清貧,愛崗敬業,不求名利,默默奉獻已蔚然成風。2013年9月9日晚,由臨沂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沂蒙晚報、大眾網臨沂站等單位聯合開展,第三屆“尋找最美鄉村教師”頒獎典禮舉行,以湖頭鎮姜莊聯小教師徐丹楓為首的全市10名 “最美鄉村教師”代表全市4萬多名鄉村教師登上領獎臺,接受全市人民授予他們的榮譽。

  抓重點,深挖潛,提質量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張傑太校長面對學校學生多、班額大,師資力量緊缺、老齡化嚴重的現實情況,沒有等靠,而是積極廣開學習渠道,深挖內部潛能,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他帶領學校骨幹教師兩下杜郎口學校,去探求自主學習的真經;帶領教幹教師去樂陵、臨沂、蘭山、平邑、臨沭等縣區先進學校學習書香校園建立,資訊科技應用等先進經驗;與縣城三小、二小結成手拉手學校,請他們來傳經送寶;只要上級有外出學習的機會,他都積極派遣教師學習深造,充電提高。

他帶領學校教研室一班人,積極開展校本教研活動,通過專業引領、同伴幫扶等措施加強對教師的培養培訓,努力提升教師專業素養。首先,優化教師備課策略,對老師們的備課採取分類管理的方法。在此基礎上,組織教師認真開展了集體備課活動。其次,通過 “一師一優課”和“一課一名師”活動、迴圈聽課、研課、磨課等措施,不斷提高教幹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

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張傑太校長帶領廣大教幹教師,遵循自主發展的辦學理念,積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課程資源為載體、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以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活動為有效途徑,讓校本課程式列化、學科教學活動化,努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2015年,學校被沂南縣委表彰為全縣“四德”工程先進學校、2012年至2017年,學校多次獲得沂南縣教學質量金獎、銀獎、銅獎。

  建制度,強措施,保落實

人叫人幹人不幹,制度調動一大片。多年來,張傑太校長一直致力於發揮制度管理在學校管理中的積極作用,讓制度管人、管事、管錢、管物。

他每到一處學校,首先是立足學校實際情況,充分徵求廣大教幹教師的意見建議,制定、完善學校的《教職工千分量化管理辦法》、《教職工職稱評聘實施方案》、《教師工評優樹先評選規定》等規章制度,並在教職工代表大會上通過後實施,讓廣大教幹教師心中有標準,行為有標尺,工作有量化,結果有獎懲。

為加強各聯小教幹教師的合理調配,促進區域內教育資源均衡配置,他在各聯小實施了教幹教師定崗選崗、交流輪崗和教職工雙向選擇制度,極大地調動了教幹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促進了教師資源的均衡配置、合理流動。

為加強學校日常管理,張傑太校長根據學校實際,採取了督導、教學雙線管理辦法;對教師採取“從整體看差異、從基礎看變化”的雙線評價辦法。每月不定期進行監督、檢查,月末進行工作總結,有關情況通過《教管通訊》及時通報,指出成績,點出問題,表彰先進,鞭策落後,充分體現了學校管理工作的過程性、透明性、針對性與指導性。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十餘年的校長工作崗位上,張傑太校長始終堅守教書育人的初心,肩負立德樹人的使命,立足教學中心工作,搭班子、帶隊伍、提質量、創特色,將智慧和汗水揮灑在了農村學校改革發展的征程上,將人生的意義詮釋在了立德樹人的壯美篇章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