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熱點>

澳大利亞的教育是精耕細作的教育

熱點 閱讀(9.98K)

澳大利亞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各州都有自行的法律和政策。體現在大學聯考方面,雖然都得以遵循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但各州亦不盡相同。現以維多利亞州的大學聯考和教學為例作分析。

澳大利亞的教育是精耕細作的教育

澳大利亞的教育是精耕細作的教育,平時對學生的評價即如此:每個期末,校方寄給家長的不是中國式的小手冊,而是16 開的一本由校長簽字的詳細報告,報告裡,除了校方和各科老師都得寫的大段評語之外,學生所有的在校表現,甚至包括道德,都被細評成了大大小小的幾十項分數。

僅以小提琴課為例,就被分解成了技術動作:樂感分、表演分、曲子理解分、練琴態度分、完成作業分等。因此,與之相對應的大學聯考,也頗為精耕細作。如單科成績採取的就是合成分的計分方法,在有的州,單科合成分由大學聯考分(佔主要的比例)、平時分、該年全校考生大學聯考總水平的評估分這三部分構成(後者可以促進校方與學習好的學生盡力幫助別的學生,因為任何人的成績都關係到自己的成績)。

但維州的單科合成分則只有前兩個部分。兩部分相加,滿分為 50分。單科大學聯考的滿分也為50 分。而平時分在合成分中,則最多隻能加至6分。這樣,假定某生大學聯考數學考了40分,但平時學習好,得以加至6分的話,他的合成分就是46分;而另一考生平時學習一般,可加的平時分為3分的話,即使由於種種原因,大學聯考時考了42分,他的合成分也只為45分。而如果一個學生平時學得好(達到6分),大學聯考也考得好的話(假定48分),兩部分相加雖超過了50分,也只能算至滿分50分為止了。

說到平時分,有人就會擔心它是否能公正。然而據我所知,對此有異議的學生幾乎沒有,包括對競爭對手的計分。這除了該國的教育道德水準和敬業素質較高之外,一些保障公正的措施也重要——如平時作業、考試計分的透明化、公開化,校方的嚴審,學生的投訴權,平時成績的證據儲存,以及教師如果有了因舞弊而被解聘的不良信譽記錄,就很難再找到工作等。

那麼單科是合成分,總分的彈性又如何呢?首先,無論你參加了多少科目的大學聯考,在算總分時,主要相加的都是你考得最好的前4門的合成分。而主要一詞的意思是說如果你考了6門的話,你為另兩門付出的努力也將得到尊重,它們將會按考分的多少折算成相應的加分分數,加入你的總分,但這樣的加分在科目數量上是有限制的,即無論考了多少門,也只加分數排在5、6名的那兩門。

這樣的大學聯考計分法,為考生的設計是相對公正、周全的,比如單科的合成分,既鼓勵了學生平時學得更用功更紮實,也為這些學生一旦臨場發揮不好儘可能地預置了補救措施;而總分的計算,則不啻是以切實可行的措施來鼓勵學生進行更廣泛的素質學習。

科目的設定與考試

澳大利亞的中國小教育為12年,從一年級到十二年級。國小六年,國中四年,高中兩年。而大學聯考單科合成分裡的平時分部分,計人的'是十一、十二年級的成績。但在有的州,學生從十年級開始就可以自主地選課了。他們的中學是初、高中合一的完全中學,這對於實施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及學與考的彈性之法,都極為有益。

澳大利亞中學教學科目的設定,是在政府根據教育法律、社會發展需要所提供的幾十門科目的大範圍內,由各校根據自己的財力、設施、師資、追求等情況自行確定的,但課程不得少於二十門。每個學期結束前一個月,學校會像我們大學聯考後開報考專業的諮詢會一樣,也開一個很熱鬧的學生選學下學期科目的全校諮詢會——各科教師設桌大顯神通,所述內容極為豐富、清晰,甚至包括各科與大學聯考的關係、大學專業的關係,以及將來就業的關係等。而學生選科之後,開了學還有一個月左右的試學階段,如果覺得吃力或興趣不大,則還可以另選別科。學生選學什麼是絕對自由的,選學多少科目也沒有限制(惟有海外留學生必須選學英語),可全憑自己的天賦、興趣、志向與能力、精力來確定。

大學聯考也這樣。政府劃定十幾門科目為大學聯考範圍後,就任由學生從中自選4門(多選則是自己的事)。而無論選哪4門,分值都是平等的。比如演講、體育就能與高等數學、經濟學平起平坐。而由於只有4門,又是任由學生髮揮其興趣及長項來選,所以大學聯考也就負擔不重了。興趣多多、學有餘力的學生,即使選了與大學聯考無關的科目也不會影響大學聯考成績。除此之外,在科目程度、大學聯考時間上,學生的選擇也是自由的。仍以某孩子為例,他還在十一年級就選學了十二年級的數學與外語(澳大利亞中學的外語有日語、法語、義大利語、漢語、西班牙語等十幾種),並提前一年通過了大學聯考。這樣他在十二年級再選4門的時候,就不僅多學了東西,對最後的總分加分也較有把握了。

澳大利亞的大學聯考內容在觀念上,與中國一樣,也重視思考和運用能力,但其做法,則更切實有效。以外語為例,分為口試與筆試,筆試只考閱理解和作文;口試則考得更全面、更實用。首先,你必須在平時,通過課程的學習在大學聯考的數月前,對你所學外語的那個國家,有一個全面的瞭解。這樣,你在大學聯考的數月前,才能自主地提交一個你感興趣的關於該國的研究課題。這個課題在與任課老師的商計中得以確定之後,學生就要自行蒐集資料、論據並整理成捲了(整理得如何都是要判分的)。同時,你還要將你有觀點寫成4分鐘的扼要演講,經任課老師稽核、指點後,將其背下來,以便流利演講。這種大學聯考方式對外語任課教師的要求極高,此人必須是一個某國通,不僅懂外語及教學,還要對那個國家有充分而深入的研究。

口試時間一般為每人10分鐘。全市考生被集中一處,考完一個,另一個才能進入考場。考官們則主要是從那個國家移民來的專家。他們審閱你的資料,並在你演講完後,提問有關問題。而整個過程,不僅只能用外語交流,且你的舉止、語氣等都是要分解計分的。

經過這樣的大學聯考,考生能夠達到怎樣的外語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雖然從表面看考得很難,但事實卻遠非如此。因為大學聯考作為指揮棒,早在平時就將學校的教與學,指揮得與大學聯考同步了。如各校所聘的外語教師都是高素質的,平時的作業與考試,也是基礎型與研究型並重的,因此,不少學生的該科合成分都能達到滿分。而如此以一貫之的考、學結合,對考生的未來、教育的良性迴圈,以及國家的持續興盛所起的作用,也就不言自明瞭。月左右的試學階段,如果覺得吃力或興趣不大,則還可以另選別科。學生選學什麼是絕對自由的,選學多少科目也沒有限制(惟有海外留學生必須選學英語),可全憑自己的天賦、興趣、志向與能力、精力來確定。

每年10月,澳大利亞各州就各自舉行大學聯考了,時間達一個月之久。

中學生們,有考試時去考試,沒有考試時照常上課,運動,玩電腦。首都堪培拉乾脆不考試,取平時成績的平均值。好的中學,當局會在每個畢業生的分數上加幾分,差的則減幾分,這個成績和外地考生的大學聯考成績具有同等效力,憑它可以上全國各地的大學。當然,各個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專業, 分數線高低不同,醫科、心理學和法律等畢業生就業機會高、小時工資高的專業,幾乎要求滿分,總要98分以上。有志於從事這些職業的考生,是要下些功夫的。

澳大利亞本地孩子不愛讀書。中學一個班到畢業時人數往往不足三分之一。

這是因為大學畢業的人在工作時工資的起點是雖然高些,提薪幅度也大些,但工資越高,所得稅越高。而且,只要失業,就可以享受失業救濟,還有其他各種照顧。

沒有上大學的,過幾年想念了,還可以念。有一種類似大學預科的學校,不需考試,高中畢了業的都可以進,那裡成績合格畢業,可以自動進大學,只要本人願意。大學聯考定終身的事情,在澳大利亞是沒有的。

看到這裡,我們得反思一下我們的教育。漫長的教育之路要我們去探索,靠政府來幫助改革,同時想想是否可以仿效他人之法來選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