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熱點>

什麼叫金磚國家

熱點 閱讀(8.81K)

傳統“金磚四國”(BRIC)引用了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英文首字母。由於該詞與英語單詞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為“金磚四國”。南非加入後,其英文單詞將變為“BRICS”,並改稱為“金磚國家”。2015年4月14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將在中國三亞舉行,五國領導人將商討如何協調應對重大國際問題,如何深化和擴大彼此間合作,如何加強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等問題。

什麼叫金磚國家

一般認為,最早提出“金磚四國”這一概念的是美國高盛公司,2003年10月高盛公司發表了一份題為“與BRICs一起夢想的全球經濟報告"。報告估計,到2050年,世界經濟格局將會經歷劇烈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經濟體將變成中國、美國、印度、日本、巴西、俄羅斯。“金磚四國”這個詞是高盛公司的吉姆·奧尼爾於2001年首次提出的。“金磚四國”(BRIC)引用了 四國領導人

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英文首字母。由於該詞與英文中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為“金磚四國 傳統“金磚四國”(BRIC)引用了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國(China)的英文首字母。由於該詞與英文中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為“金磚四國”。南非(South Africa)加入後,其英文單詞將變為“BRICS”,並改稱為“金磚國家”。 2001年,美國高盛公司首次提出“金磚四國”概念,囊括了全球最大的四個新興市場國家。“金磚四國”(BRIC)引用了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英文首字母,由於該詞與英文中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為“金磚四國”。 2009年6月,四國領導人首次在俄羅斯舉行首次會晤。 2010年4月,第二次“金磚四國”峰會在巴西召開。會後四國領導人發表《聯合宣告》,就世界經濟形勢等問題闡述了看法和立場,並商定推動“金磚四國”合作與協調的具體措施。至此,“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初步形成。 2010年11月二十國集團會議在首爾舉行,南非在此次會議上申請加入“金磚四國”。 2010年12月,中國作為“金磚國家”合作機制輪值主席國,與俄羅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為正式成員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金磚四國”即將變成“金磚五國”,並更名為“金磚國家”(BRICS)。

吸收南非加入合作機制,也使“金磚四國”能夠進一步加強同南部非洲各國的經貿關係。很多南非公司在南部非洲國家設有分公司,地緣接近;風俗相通,它們在這些相對不發達國家投資具有資訊快捷、交易成本低的優勢。如果四國投資和貿易能通過南非中轉,回報率將顯著提高。 除經濟領域以外,南非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將有利於五國在全球氣候變化問題、聯合國改革、減貧等重大全球性和地區性問題上協調立場,更好地建設一個公平、平衡的國際政治新秩序。細心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這裡的`“金磚國家”不再侷限於大家耳熟能詳的“金磚四國”(即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去年底,中國以輪值主席身份,代表其他成員國邀請南非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金磚國家”實現首次擴員。 發展中的“金磚國家”: 從投資概念到國際合作 2001年,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奧尼爾在《全球需要更好的經濟“金磚”》一文中首次提出“金磚”的概念,“金磚國家”進入公眾視野已有十年時間。原來的“金磚(BRIC)”引用了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英文首字母,與英文的“磚(Brick)”類似,故稱“金磚國家”。2003年,高盛公司在有關報告中預言,上述四個“金磚國家”將於2050年獨領世界經濟風騷。事實證明,該預測還是保守了一點。21世紀頭十年,“金磚國家”經濟保持高速增長,成為應對史無前例的國際金融危機的重要力量,變成名副其實的“金磚”。 從2006年舉行首次外長會晤算起,“金磚國家”合作已走過五年曆程。經過五年的發展,“金磚國家”初步形成以領導人會晤為主渠道,以安全事務高階代表、外長、常駐多邊組織使節會議為輔助,以智庫、工商、銀行等各領域合作為支撐的多層次合作架構。

[3] 南非是南部非洲第一大經濟體和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之一。輿-論認為,南非的加入將使“金磚國家”的地域覆蓋囊括亞、非、歐、美四大洲,進一步提升了代表性和影響力。中國是非洲的真誠朋友,由中國出面邀請南非加入“金磚國家”,可謂正當其時,恰如其分。

目前,“金磚國家”國土面積佔世界領土總面積的27%,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43%。據有關國際組織統計,2009年五國國內生產總值佔世界總量的16%,貿易額佔全球貿易額的13%。根據2010年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方案,“金磚國家”在世界銀行的投票權將大幅增加至13.1%,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份額將達到14.81%。奧尼爾在創造“金磚”這個名詞時,恐怕沒有料到它會發展成一個生機勃勃的新興市場國家合作機制。人們可能要問,“金磚國家”散佈於亞、非、歐、美四大洲,是什麼原因讓他們走到一起? “金磚國家”走到一起是國際關係發展的客觀要求。“金磚國家”的發展導致世界經濟增長點多元化,成為國際經濟關係民主化的自然推動力。“金磚國家”在改革和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方面有相同的關切和主張,加強協調、攜手合作是大勢所趨,也成為新世紀以來國際關係的新特點。換句話說,這也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反映。 “金磚國家”走到一起是互利共贏的選擇。五國雖國情各異,稟賦不同,但所處發展階段相近,都面臨保增長、保穩定、保民生的艱鉅任務。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也都會遇到調結構、護環境等相似的挑戰或難題。“金磚國家”合作為他們交流發展經驗、破解發展難題提供了寶貴平臺。同時,“金磚國家”各具優勢,經濟互補性很強,既有開展廣泛合作的堅實基礎,也有促進共同發展的現實和戰略需求,加強合作順理成章。 “金磚國家”走到一起符合國際社會共同利益。與七國集團等發達國家合作機制不同,“金磚國家”不是新的大國集團,不是政治同盟,而是發展夥伴。該機制討論的問題集中於經濟、金融和發展領域,無論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普遍關心。可以說,“金磚國家”是全球發展夥伴關係的積極倡導者和實踐者,是南北對話與合作的一座橋樑。有跡象顯示金磚四國尋求形成一個“政治俱樂部”或“聯盟”,從而“把不斷增長的經濟力量,轉換為更大的地緣政治影響力”。 2008年5月,“金磚四國”外長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會談,並決定在國際舞臺上進行全面合作。

2008年7月,“金磚四國”領導人在日本洞爺湖參加八國集團系列會議期間,曾舉行會晤。 2008年9月,“金磚四國”外長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會議,就千年發展目標、南南合作、氣候變化、能源及糧食安全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2008年11月,“金磚四國”財政部長在巴西聖保羅舉行會議,呼籲改革國際金融體系,使之能夠正確反映世界經濟的新變化。 2009年6月16日,“金磚四國”峰會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這成為“金磚四國”的首次峰會。 2015年4月14日,第三屆“金磚國家領袖”峰會在中國海南三亞舉行,南非獲邀加入並首次出席會議。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14日中午結束後,宣佈通過《三亞宣言》。這次會晤通過的成果檔案《三亞宣言》反映了各位領導人對國際金融和發展等領域重大事務的共識,對於未來合作進行了規劃。 有跡象顯示金磚四國尋求形成一個“政治俱樂部”或“聯盟”,從而“把不斷增長的經濟力量,轉換為更大的地緣政治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