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熱點>

師德師風的演講稿範文集合七篇

熱點 閱讀(3.08W)

演講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演講稿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演講稿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師德師風的演講稿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師德師風的演講稿範文集合七篇

師德師風的演講稿 篇1

小時候,我最敬佩的人是老師。在我眼中,老師是知識的使者,愛的化身。那是上國小時的一次大掃除,我爬上花壇搬磚頭,一不小心,磚塊掉下來,砸傷了我的腳趾頭,疼得我眼淚直淌。我的班主任老師急忙找來酒精為我消毒,小心地給我包上紗布,輕輕地摸著我的頭,說:“還疼嗎?”望著老師那心疼的眼神,一種幸福感湧上我的心頭。那時,我就在想,將來,我也要做一個好老師,去關愛每一個孩子。

今天,我終於如願以償,當上了一名人民教師。這時,我才深深地體會到,當一名教師,不容易;當一名好教師,更不容易。這意味著你將無私地付出很多,很多。

記得剛走上講臺的那一刻,我的心中躊躇滿志。可是,幾天之後,孩子們的表現卻讓我的涼了半截:作業本上,一個個歪歪扭扭的字,一個個鮮紅的叉;課堂上,做小動作的,小聲講話的……還有那些被我視為“差生”的孩子,一道簡單的算術題,給他講幾遍都做不好時,我終於火冒三丈而大聲訓斥他:“你怎麼這麼笨啊!”然而我卻忽視了這一句訓斥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多大的陰影。過了幾天,語文老師遞給我一個作文字,是那個“差生”的,還是歪歪扭扭的字:吳老師,我想對代您說,請您不要再罵我笨了,好嗎?我不是不想把題做好,可我一看您生氣,我就心慌,我越心慌就越怕做不好,怕您再罵我……”看著看著,我的心顫抖了。我不禁捫心自問:你不是要立志做熱愛學生的好老師嗎?可你的愛心哪去了?於是,每當孩子調皮時,退步時,違紀時,我總是告訴自己:對孩子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責備,多一分寬容,少一分苛求。用師愛為他們引路,用師愛在他們的心裡譜寫一曲最美的歌。

這世界有許多的愛被人們稱頌,我們的世界也因愛而精彩,因愛而美麗。母愛是偉大的,師愛是無私的。作為孩子,多麼想同時擁有這偉大的母愛與無私的師愛呀!我曾教過的一個學生在作文中這樣寫道:“媽媽,我覺得您不愛我,您到底是不是我的媽媽?”也許,你會譴責這位母親,對孩子是如此不負責任。可是,就是這位母親,卻贏得了無數學生對她的尊敬和愛戴。她,就是我們學校的羅小芳教師。每天清晨,她總是來不及叮囑兒子就匆匆走進教室,開始輔導,學生已記不得有多少個靜靜的下午。兒子從宿舍走到操場,又從操場走到宿舍,眼巴巴地望著媽媽的教室,希望她早點回家。可是羅老師仍在教室工作,早已忘了兒子在等她。對學生,她總是一遍又一遍地耐心地講,可兒子一問她,她總是推說太忙又回到學生身邊。為此,羅老師經常滿懷愧疚。是的,羅老師面對學生,是一位好老師;面對兒子,可能不是一位好母親。她的心中,時刻裝著的是學生。這就是我們的老師。她把一顆愛心獻給了學生,把一腔熱血奉獻給了教育事業。

有人把師愛比作春雨,滋潤了孩子的心田;有人把師愛比作陽光,溫暖了孩子的心房。師愛,是一種發自靈魂的芬芳,是一種深入骨髓的甜蜜。當你用心去愛你的學生,你收穫的不僅僅是講臺上那一束束美麗的山花,辦公桌上那兩個紅紅的蘋果,耳旁那一聲聲清脆的“老師,您好”……更多的,是一種為人師的幸福、自豪。那麼,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熱愛這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有什麼理由不去愛我們的學生呢?那麼,就讓我們把愛的火炬傳遞給學生,為愛插上翅膀,讓愛在萬頃碧波、藍天白雲間飛翔!

師德師風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世上有很多東西,給予他人時,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樣東西卻是越分越多。您也許會驚奇地問:“那是什麼呢?”我將毫不遲疑的回答您:“那就是愛!”愛,不是索取,不是等價交換,而是付出,是給予,是自我犧牲。

“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師應用自己博大的愛去溫暖每一位學生。教師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去精心地培養學生,只有愛得深,才能更認真、更耐心、更細心地對學生進行教育。“愛”源於高尚的師德,“愛”意味著無私的奉獻。我認為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出自個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會的需要、教育的需要。這種愛是穩固的、深厚的,是與教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緊密相連的。

當我第一次站在孩子們面前的時候,一切都讓我新鮮、好奇。看看這張臉、摸摸那個頭,多像一枚枚蓓蕾仰著小臉,渴求著陽光雨露。每天清晨“老師,您早。”那童稚的問候,給我帶來了一天的快樂和生機;每天傍晚隨著一聲聲“老師,再見。”給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孩子們純潔的心、聖潔的情、深厚的意,淨化了我的心靈,激起了我對教育事業深深的愛,我真正地體會到了一個教師所有的幸福和快樂。那間教室裡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筆畫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淚滴,奉獻的是自己。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深深地懂得,教師對學生的愛,不能侷限於個別的物件,而是面向全體學生。教師所肩負的是對一代人的教育使命,並非對個別人的教育任務。這種責 任和愛能超越一切,匯聚成一股無可阻擋的力量,我用我的愛心感化著學習困難的學生。當然,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無原則的,而是始終與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要愛中有嚴,嚴中有愛,愛而不寵,嚴而有格,嚴慈相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

唐代韓愈曾經為我們老師寫過一篇文章,裡面寫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說的就是我們教師教育學生的第一目的是“傳道”,即教授做人的道理,第二才是知識技能。教育學生是不是多上幾節思品課,讓學生背誦日常行為規範就可以了呢?不是的。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教師我們要在要在日常教學中發揮模範、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言談風貌。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風和學校的校風,教師的形象直接關係著學生素質的培養。“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用自身的榜樣作用和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從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信合格的教師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學生。版權所有!

歲月匆匆,我在教師崗位上已經工作了一年,經過了這300多個日日夜夜,我也經歷了很多的酸甜苦辣。但是常言說的好: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孩子。而這個目的的達成,我仍需努力。

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幹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蔭的。”讓我們用慈愛呵護純真;用智慧孕育成長;用真誠開啟心靈;用希冀放飛理想,我將用自己的雙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謝謝大家!

師德師風的演講稿 篇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你們好!

記得還是在念大學的時候,天天聽著、看著師大校訓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我就下定決心要以此為目標,為人之師,當率先垂範;栽培桃李,須辛勤耕耘。

當年我第一次以教師的身份踏進學校的大門,那樣的激動,那樣的自豪!至今想起仍讓我熱血沸騰!然而,我發現,我不是學者,不能用深遂的思想思考我的價值;我也不是詩人,不能用優美的謳歌我的職業。所謂:醉後方知酒味濃,為師方知為師難。當教學的擔子沉沉地壓在我肩頭的時候,當教育的煩瑣深深地困擾著我的時候,我才真正體驗到了教師平凡生活的滋味,體驗到了其中的艱辛和壓力。外行人只知道老師不過每天上兩節課、批幾本作業而已。誰想到,兩節課的背後,是無休無止的備課、查資料、做練習,夜深人靜時,整個城市伴隨著人們的美夢而靜謐下來,但我還在為教學中的問題苦苦思索著。因為經驗不足,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也會讓我手忙腳亂,這對當年的我來說,無疑是一種挫折。我為自己在黑夜的漫漫無際中看不見一絲陽光而苦惱,我為自己無心再單純地對待每一張渴望知識的臉龐而羞愧。可是當我看到仍然有數不盡的教師們無怨無悔,像春蠶、像蠟燭,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來扞衛這個職業的聖潔時,當我想起作為一名黨員的我心中懸掛的那面黨旗時,我如夢初醒。

路在腳下延伸,而我剛剛起步!路在腳下延伸,而我就在鋪路!不管漫長的路上荊棘叢生或是佈滿沼澤,我都一如既往,絕不退縮。幾年的風風雨雨酸甜苦辣,為人師者的種種滋味嚐遍過後,我愈來愈感覺到,自己離不開這個職業,這個職業也需要我。我愛我平凡而又神聖的職業。我願作紅燭,甘為人梯,我願在這個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辛勤耕壇。古人云: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林;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塑造靈魂這一神聖的使命是我畢生的追求,我慶幸命運賜給了我這個職業。

假如有人問: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能再有一次機會,讓你重新選擇,你會選擇什麼職業?我一定會響亮地回答:教師這個陽光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因為這是我今生今世無悔無怨的選擇!雖然我們很清貧,但是我們也是最富有的,因為,我們是春天播撒種子的人,我們心中有著秋收的期盼;我們也是清晨的一縷陽光,我們有著勇往無懼的精神,是任何烏雲也擋不住的;我們還是夜空中的啟明星,我們有著奔向光明的執著!

我自豪,我是教師!

我光榮,我是人民的教師!

我努力,我要做一名讓學生滿意,人民滿意的教師!

風雨兼程,我選擇,我喜歡。

謝謝大家!

師德師風的演講稿 篇4

記得法國作家盧梭說過:“榜樣!榜樣!沒有榜樣,你永遠不能成功地教給兒童以任何東西。”法國作家羅曼,羅蘭也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我想,我們每個教師的師德就如同這裡的“榜樣”和“陽光”。俗話說,親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則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所以說教師是旗幟,學生如影隨形般地追著走;教師是路標,學生毫不遲疑地順著標記前行。

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們教師若不是路標,你講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藝術性再強,都是無根之樹、無源之水、無雨之雲、無光之燈!每個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態,都清晰而準確地印在學生的視網膜裡、心光屏上,都有意或無意地進行著現場的觀摩表演,這就是無聲路標的示範性,這種示範性將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內化力。

我現在是一名普通教師。從教至今已經有十個年頭,我深深地感到教師的物質生活相對清貧,但精神生活卻無比充實。每當看到那一雙雙渴求的目光,一張張專注的面容,不由得讓人身心激動,似乎融入到無比聖潔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贏得了壯麗的昇華。我們的奉獻雖然不見什麼轟轟烈烈的壯舉,但卻是用平凡與崇高的師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純的天地。那深夜窗下不眠的燈光,作業本上殷紅的心血,課堂內外淳淳的教誨,一點一滴,潛移默化,日積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師的道德品格便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正如古詩所云:“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常言道,學高為師,德高為範。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範。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之靈魂。今天,面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新任務,面對課程改革的新標準、新要求,我們應該進一步加強師德修養。首先,我們要自覺創造教師職業內在的尊嚴與幸福。讓自己有價值、有尊嚴地活著,應成為我們的職業立場。只有這樣,我們在喧囂的花花世界才不至於輕易迷失自己。比如,在面對家長物質上的“尊重”時,面對市場經濟的遍地誘惑時,我們該如何固守自己的價值觀念,堅持自己的生活信條呢?我想最關鍵的還是,你是否找到了從事這個職業的尊嚴、價值與激動人心的幸福?如果找到了,面對家長,我們將成為他們思想上的朋友、育人中的夥伴。只有這樣,樸素而平凡的教師生活才會變得充滿智慧與人格的挑戰,天天面對的學生在我們眼中才會每天都是新的。這就是教師獨有的享受。也只有這樣,教師職業才能真正成為令人羨慕和富有內在尊嚴的職業。第二,我們要在真實的道德衝突中實現道德的發展。教師也是真實生活情境的個體,在那些複雜而難以取捨的道德衝突面前,有時侯,要做出正確的判斷很難。但只有這樣的真實經歷,才真正考驗著我們的道德。我只想說,“德”是一個人內心對自己的要求,底線高了,“品”自然就高。一些失誤往往就是因為降低了自己的底線,只有在真實的經歷中自己與自己對抗,師德素養才會有所提高。第三,我們要堅持學習,不斷豐富發展自己的精神世界。師德不是靠講出來的,而是靠內心世界的豐富、文化底蘊的提升、人格素養的完善。所謂德者,得也。教師師德的提升,關鍵還在於文化、藝術、心理、社會等諸多精神營養的植入。

親愛的老師們,我們要以陶行知先生“捧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守住心靈的寧靜,建設愛崗敬業、愛生如子的精神家園,不僅做為人民服務的教師,而且做讓人民滿意的教師,讓我們一起攜手努力吧!

師德師風的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能站在這裡,我感到無比榮幸。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中,我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也深知自己不是最優秀的,但我可以自豪地說:“我成長了,更成熟了!”我的成長離不開領導的精心栽培與同行的熱心幫助,是你們的關愛讓我揚起自信的風帆,是你們的關愛讓我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因此,我要說: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在這世上,有一種最能體現無私意蘊的情感叫愛心,它能清除悲傷的瓦礫,推到絕望的斷壁,也能點燃希望的明燈。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冰心老師也說過:“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有了愛,才有教育的先機。”愛,像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甦醒;愛,像融融春風,即使冰凍的感情也會消融。眾所周知,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女性之一——海倫·凱勒身受盲聾啞三重殘障,七歲以前,一直生活在無聲無息、沒有光明的混沌裡,直到遇到了生命中的天使——她的老師安·沙利文。沙利文用了畢生精力來陪伴這個可憐的孩子,將她由無知、粗魯、暴躁的動物,變成了一個勇敢博愛的作家。如果不是愛,如何會有這麼巨大的奇蹟?如果不是愛,怎能在黑暗的心中灌注光明和溫暖,在殘疾的軀體上播種健康的靈魂?全國勞模、北師大教授林崇德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則是神聖。”教師對學生的愛,高於母愛、大於友愛;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索取、不為交換,更不求回報;教師對學生的愛,只有付出,只在奉獻。

有人把師愛比作春雨,滋潤了孩子的心田;有人把師愛比作陽光,溫暖了孩子的心房。師愛,是一種發自靈魂的芬芳,是一種深入骨髓的甜蜜。當你用心去愛你的學生,你收穫的不僅僅是講臺上那一束束美麗的鮮花,辦公桌上那兩個紅紅的蘋果,耳旁那一聲聲清脆的“老師,您好”……更多的,是一種為人師的幸福、自豪。那麼,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熱愛這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有什麼理由不去愛我們的學生呢?就讓我們把愛的火炬傳遞給學生,為愛插上翅膀,讓愛在萬頃碧波、藍天白雲間飛翔!

記得這樣一件小事:那年學生體檢,我班一名女生劉藝慧突然嘔吐,濺髒了我的褲子和新鞋。劉藝慧惶恐的低垂著頭,周圍同學也在靜觀我的反應,我意識到,此時若自己表現出絲毫的不滿就會傷害一顆稚嫩、敏感的心,也會打破素日和諧的師生關係。於是,我一邊輕聲安慰她“沒有關係”,一邊扶她到辦公室去休息,還請來醫生給她做身體檢查,得知她是因為暈血而嘔吐後,我趕緊給她調了杯白糖水,然後馬上和她母親取得聯絡。在我看來,這只是舉手之勞,更微不足道,是每一位身為人師者都會做的事情。可是,那天以後,我驚喜的發現,孩子們有了變化:同學摔倒了,會有人主動去攙扶;同學生病了,會有人相約去探望;教室環境髒了,會有人搶著去打掃……我明白,是我用愛心樹立了榜樣,孩子們就會把愛心來傳遞,這,就是愛的力量!後來,劉藝慧畢業了,隨母親去西安上國中,但是,隔三差五總會給我發個簡訊或打個電話表示問候,我的心也總是暖暖的。

當然,我更不會忘記,前兩週我生病了,當我拖著綿軟的腳步走進教室時,原本亂哄哄的`教室霎時間鴉雀無聲,孩子們向我投來探尋的目光,我咬咬牙用沙啞的聲音開始講課,孩子們卻聽得專心異常。班長柏雲耀不時用眼神提醒周圍同學:看黑板、聽老師講。教學間隙裡,我趴在講臺上,揉著昏重的額頭,不想,一個凳子悄悄擺在我身旁,是誰?抬起頭,看著講臺下一雙雙清澈的眼睛裡滿含著關切,一股暖流在身體裡緩緩流淌!再看看作文裡,最調皮的侯思良這樣寫道:“老師大概生病了,聽她講課時有氣無力,在黑板上寫幾個字總要揉一揉肩膀,我真想說:老師,您休息吧!耽誤一節課,沒有關係的,您的身體要緊啊!”這就是常常被我訓斥的學生,他質樸的語言不禁讓我熱淚盈眶!那一刻,我真正體會到了一個教師特有的幸福和快樂,不由地在心中低吟淺唱:“那間教室,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筆,畫出的是彩虹,奉獻的是自己……”

路在腳下延伸,而我剛剛起步!路在腳下延伸,而我就在鋪路!不管漫長的路上荊棘叢生或是佈滿沼澤,我都將一如既往,絕不退縮。十餘年的風風雨雨酸甜苦辣,為人師的種種滋味一一遍嘗,我愈來愈感覺到,自己離不開這個職業,這個職業也需要我。古代大教教育家孔子嘔心瀝血,以教為重的精神教育著我;現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從教幾十年,始終安於“粉筆生涯”的獻身精神、鞠躬盡瘁的高尚情懷激勵著我,我愛我平凡而又神聖的職業。我願作紅燭,我甘為人梯,守住一方淨土,安於三尺講臺。

雖然我們很清貧,但是我們也最富有,因為,我們是春天播撒種子的人,我們心中有著秋收的期盼;我們也是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有著勇往無懼的精神;我們還是夜空中的啟明星,有著奔向光明的執著與忠誠!

我不迷茫於遠處的群山,我執著於腳底的泥沙,一步一個腳印,堅定地走下去,我堅信:“星星也只能白了我的發,而不能灰了我那顆火熱的心”。我堅信:從教人生,有淚無悔!因為,有愛就有一切,我要用愛耕耘終生!

師德師風的演講稿 篇6

作為一名剛工作不久的年輕老師來說,我時刻努力以一個教師的真誠的愛去理解,寬容,尊重,和關心每一學生,用愛鑄師魂。

“師愛”是“師德”的靈魂,是教師教育每位學生的感情基礎。

在我所教的班級中,曾遇到這樣一位學生。父母離異,他受到了嚴重的精神創傷,從此一蹶不振,上課經常開小差,甚至打瞌睡,更令人痛心的是迷戀上了虛幻的網路遊戲。面對這樣的一個學生,我沒有大聲呵斥,而是細心地為其開導,多次做他的思想工作。用我微弱的愛,喚醒了他那顆因為缺失父母的愛而乾涸的心靈。現在,他的成績穩步上升。看到學生們取得的優異成績,我感到非常欣慰。

是啊,在教師這片原野上,是愛點燃了前行的燈盞,是愛照亮了學生的心靈,是愛延續了中華民族幾千年師德師魂的崇高與偉大。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時刻銘記著:愛心,是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是新時期師德師魂的一個重要標誌。我們要愛一切學生,愛學生的一切。

當然,作為一名年輕的人民教師,我的愛是微弱的,是平凡的,我只是在平凡的崗位上用愛與責任做一些非常平凡的事情。只有那些在最危難時期,在學生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甚至用生命詮釋了教師的愛與責任的人,才是新時代最偉大最崇高的師德師魂。

汶川發生震撼全球的大地震。有這樣一位老師,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學生的生命,他就是譚千秋老師。

當地震發生時,他弓著身子,張開雙臂趴在課桌上,冰雹般的磚瓦,水泥板墜落在他的身上,熱血奔湧而出,他咬著牙,拼命地撐住課桌,他的身下蜷伏著四個倖存的學生。而他那張開的雙臂成為了永恆。

是啊,大愛無聲鑄師魂。

譚千秋老師為了學生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用愛與責任挽救了四個家庭的幸福,他誓死保護學生的形象,是我們一生也忘不掉的。

我們雖然離汶川較遠,但是,當餘震一次次襲來時,為了學生安全,讓學生以宿舍撤離出來的操場上過夜時,作為班主任,我一直堅持著,再累再苦也要陪著學生,是譚千秋老師的形象在激勵著我不斷前行。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想說:我的選擇是光榮的,是無怨無悔的。

是啊!既然選擇了遠方,就不顧風雨兼程。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用愛心與責任去關心每個學生,鑄就崇高的師德師魂,用我們的愛在教育的原野上塑造一座永遠不倒的豐碑!

謝謝!

師德師風的演講稿 篇7

時光荏苒,轉瞬間在教育戰線上我已經度過了?個春秋。回首這幾千個日日夜夜,酸甜苦辣各顯其間,這三尺見方的講臺上,凝結著我全部的心血與汗水,苦過、累過、但能與我可愛的學生們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我熱愛我的事業,鍾愛教育不言悔。

“教師”雖說只是一個職業的稱謂,而在現實中,教師的職業行為似乎成了他們生活的全部。他們以犧牲自我來換得學生茁壯成長。講臺催人老,粉筆染白頭,但教師們卻無怨無悔,矢志不改,耕耘不輟。這種甘為人梯、無私奉獻精神就如同紅燭一般,燃燒自己來照亮別人,用自己的付出換來一批批學生的成長。

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我們每天都進行著大量平凡、瑣碎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那麼,是什麼支撐著無數教師兢兢業業、勤於奉獻、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呢?又是什麼使教師樂於奉獻、勤勤懇懇、充當人梯的呢?

我想那一定是教師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情,是這種愛崗敬業的精神讓他們義無反顧地投身於教育事業,更是一種對於教育事業的責任心,以教書育人為己任的高尚道德讓他們為了中華民族的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