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熱點>

學生資助先進事蹟(15篇)

熱點 閱讀(1.89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蹟了吧,藉助事蹟可以很好地體現先進物件的先進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時代特徵。那麼什麼樣的事蹟才是規範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生資助先進事蹟,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生資助先進事蹟(15篇)

學生資助先進事蹟1

這是發生在一個身殘志堅男孩子身上,在應縣職中校園裡廣為傳頌的國家資助、學校幫扶、老師關愛、同學互助、學有所成的真實故事。

程xx,應縣臧寨鄉帖莊村人,應縣職中(118)班計算機專業學生。是一個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痺症的殘疾孩子,被專業醫療機構鑑定為一級殘疾。父母務農,上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由於自身身體缺陷和家庭貧困,程xx在村裡上完國小就很少離開過家。眼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逐漸年老的父母心裡非常著急。長期待在家裡的程xx常常沉默不語,悶悶不樂。

路在何方?程xx的前途命運成為父母兄妹的焦慮。

機遇總是在渴望中出現。20xx年暑期,賀主任親自帶隊來到帖莊村程xx家裡,經過耐心的說服動員,程xx終於走進了應縣職業中學,併為他量身定製了學習計算機專業。

三年愛心接力幫扶書寫了一曲動人的奉獻之歌。為了幫助程xx順利走完三年的校園生活、學習之路,賀主任帶領工作人員給他送來了嶄新的聯想臺式電腦,上門為他辦理了貧困資助;為了方便起居,賀主任又親自聯絡學校為其“開綠燈”,在公寓一樓專門為他騰出一間宿舍,安排一位同學陪住照顧。一有空,他就深入學校與他談話,鼓勵他努力學習,立志成才。

三年來,在賀主任的積極幫助激勵下,程xx自強不息,在學習上異常刻苦,克服了各種困難,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努力。專業技能不斷提升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在20xx年全市技能大賽上榮獲計算機類優秀獎。同時,他堅持磨礪自己,每天早晚在操場上鍛鍊走路,利用課餘時間練習口語。功夫不負苦心人。如今的`程xx走路越來越平穩了,說話越來越清晰了。

20xx年7月,程xx如期畢業,順利考入了朔州陶瓷學院。

學生資助先進事蹟2

小軍,這個名字在額爾格圖學校已成為學生資助工作的代名詞,同學們談到他的時候總會用“熱心”這個詞來形容,同事們談到他的時候總會用“敬業”這個詞來形容,相關領導談到他時總會用“放心”這個詞彙來形容。

自額爾格圖學校精準扶貧工作小組成立以來,小軍老師一直負責學生資助工作和精準扶貧工作。他始終以飽滿的工作熱情,踏實的工作作風和認真的工作態度面對這項工作,贏得了領導、同事、學生與家長的好評,在平凡的崗位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熱愛資助工作,深受學生和家長的讚揚

學生資助工作涉及範圍廣,工作十分繁重。每年上級下達學生資助任務後,他總是認真學習有關檔案,深刻領會政策精神,做到心中有數。同時,起草和印製宣傳資料傳送到學生以及家長手中,廣泛宣傳學生資助的有關政策、條件、辦理程式,使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在日常工作中,小軍老師經常深入班級,瞭解困難學生的實際情況,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積極為學生的成才創造條件,同時對受助學生的情況進行調整、辦理。通過廣泛的宣傳,使學生了解了國家的資助政策;深入的調研,掌握了第一手資料,為資助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許多學生家長感激地說:“感謝黨的好政策,讓我們這些經濟困難家庭的子女能繼續上學,獲得了公平的受教育機會。”有的家長對小軍老師說:“是你們用辛勤的勞動播撒了陽光和雨露,讓我們感受到了黨和國家政策的溫暖和滋潤,你們做的是善事,是好事!”

克難奮進,懷著“三心”搞資助,深受同事的尊敬

學生資助工作說到底,就是按照國家的有關政策做愛心工作。在學生資助工作中,小軍老師總是要求自己要飽含三種心情來工作:一是要懷著對黨和國家惠民政策的感激之心;二是要懷著對學生和家長經濟困難的同情之心;三是要懷著對自己本職工作的誠摯、熱愛之心。因此,在工作中處處體現出來的熱心、愛心、耐心不僅感動了學生和家長,也讓同事深受鼓勵。每年在辦理學生資助時,他總是克服人手少、時間緊、任務重等困難,加班加點,辦理學生資助。每天他都來得最早,走得最晚。同事們看到他不是正在熱情接待、傾聽學生和家長的諮詢,就是在耐心地向他們宣傳解釋相關政策和程式。正是他用這種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不怕吃苦的精神,學校的每月的資助報表按時上報,使學生每月按時領到資助金,而且還用自己微博的收入給品學兼優的孩子購買書籍。

檔案管理規範化,資訊管理資料化

這兩項工作制度的實行,加強了資助工作的後期管理,使得資料的使用更加的快捷,檔案的儲存更加的完整。小軍老師就是這樣,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創新工作,以上這些成果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是陳老師一手完成的。目前我校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一套國家資助工作體系並高效運作著。

額爾格圖學校資助工作開展到今天,應該說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從管理和制度上都是相當完善的。這些成績的取得是與陳老師在工作中不斷奮鬥、進取是分不開的。今後,小軍老師將一如繼往地繼續投入到他所熱愛的教育扶貧事業中,為造福額爾格圖鎮一方百姓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學生資助先進事蹟3

“像我這樣的孤兒,能一步不落地念書,還順利地走進大學門,實現人生夢想,這離不開黨的扶貧助困好政策,離不開賀主任的熱心幫助。在這裡我衷心感謝黨和政府!衷心感謝賀主任!”這是筆者瞭解資助情況時,正在天津中國民航大學讀大二的喬xx發自肺腑的感言。

喬xx是應縣下社鎮新堡村一個普通農家的女兒。她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和充滿夢想的童年。但天有不測風雲,在鎮一小讀三年級時,父親不幸意外離世,母親遭受打擊不堪重負出走他鄉杳無音訊,一個美滿的家庭突然支離破碎。之後,成為孤兒的喬xx與年過花甲成為五保戶的爺爺喬振天相依為命,生活一時陷入困頓,唸書也成為奢談。

喬xx回憶說,幼小心靈遭受重創的她整天以淚洗面。之所以能迴歸校園成就夢想,是賀主任親自上門做心理安撫和思想疏導工作,主動送資助上門,特別是熱心的賀主任領來了愛心人士、應縣聯想電腦公司經理劉漢棟叔叔,解決了我們爺孫兩人的生活問題和唸書困難,使我揚起理想的風帆,重返校園。從國小、國中、高中直到大學,劉漢棟經理經濟幫扶共計4萬多元,持續無私的幫助和支援,圓了我的大學夢,改寫了我的人生。

聽著這個神采飛揚的新時代大學生回顧不幸而又幸運的成長曆程。我們相信常懷感恩之心、胸有家國情懷的喬xx一定會成長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棟樑之才!

學生資助先進事蹟4

安哲鋒每年主持召開“資助政策宣講暨迎新晚會”,宣傳學生資助政策,為“自強之星”和優秀學生幹部頒獎,增強學生自信心和歸屬感。

同時,他以學生資料為驅動,開展精準資助服務。自20xx年開始探索學生大資料工作以來,安哲鋒帶領團隊通過開展院級輔導員資料需求調研和兄弟院校調研,進行了學生大資料探勘與精準服務系統建設。他也注重資助工作研究,發表了《大資料背景下高校學生資助資料分析及應用思考》研究論文。

為完善資助育人體系,提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綜合素養,安哲鋒建議學校,面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開設視訊製作、網路課程班等,開展高數、物理和英語以及計算機語言類公共課輔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

學生資助先進事蹟5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曾獲北京市學生資助先進工作者稱號。

劉xx從事學生資助工作以後,對學校已有資助政策進行逐項梳理,參與起草、修訂《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學生資助管理辦法》等資助檔案9項,優化了學校學生資助工作流程,使學校的學生資助工作更加規範化、科學化。

他堅持助育並舉,創新實幹。劉xx將資助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在資助工作中注入德育內涵。他組織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開展素質拓展,鼓勵學生參與社團活動,幫助學生們樹立自信;同時建立學院勤工助學工作機制,學校每年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300餘個工作崗位,定期對學生從職業禮儀、辦公技巧、職業素養等方面開展培訓,將物質資助上升為能力鍛鍊。

在新生入學教育中,劉xx還會同每一個二級學院溝通,到新生中宣講資助政策。他還組織新生入學綠色通道、校園文明督查、資助育人工作總結大會等活動,並利用活動做好資助政策的宣傳。

學生資助先進事蹟6

近年來,應縣學生資助服務中心主任賀君義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資助政策,建立並形成國家、社會和學校共同資助、幫扶貧困學生接受教育的愛心助力團隊,紮實開展“為你點燈,照亮前行”的愛心解困助學活動,讓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像一束束陽光照進每一個貧困家庭,點燃他們的希望之光,鼓起他們前行的勇氣,重塑他們改變貧困命運的信心,使一大批瀕臨失學的困難家庭學生得到應助盡助,使他們順利完成學業,實現人生理想,有效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受到了上級部門和社會各界的讚譽。

托起全家的希望

這是一個來自老少貧弱組合的特別困難家庭的孩子。

唐凱凱,應縣三中八年級(301)班學生,今年15歲。三歲時喪父,無助的母親帶著傷痛帶著兒子回到年邁無子的孃家。僅靠種著自家有數的幾畝地的收入維持生活,但好在兩位老人節衣縮食的呵護下,唐凱凱漸漸長大,而且從小失去父愛的唐凱凱很懂事也很爭氣,順利地讀完國小。

20xx年秋季,唐凱凱就要進城讀國中了。這時姥爺唐醒文老人年已81歲喪失勞動能力,姥姥患有高血壓、輕度腦梗常年吃藥,母親自從父親去世一直體弱多病,僅靠打零散工掙錢聊補家用,全家四口人只能勉為其難維持日常生活,進城上國中需要一定的經濟支撐,對於這樣的家庭顯然無法繼續,一家人一時陷入了束手無策的無助之中。

陽光總會在人生艱難跋涉的黑暗中升起。時值新學年開學之際,縣教育局資助服務中心賀君義主任正帶領中心人員下鄉宣傳國家資助政策,聽到情況後,及時深入家中走訪瞭解。當走進大黃巍鄉北湛村唐家的兩間破舊房院,見到情緒低落的一家人時,賀主任當即從自己身上掏出1500元交給唐凱凱母親,讓其為孩子置辦上學用品,表示全力為其爭取享受國家助學金政策,勉勵孩子振作起來努力學習,為全家爭光。

不久賀主任通過與應縣三中學校領導及班主任的溝通、向上級申請為其辦理了助學金,解決了唐凱凱迫在眉睫的上學難問題。之後,心繫家庭困難學生的賀主任每在工作閒暇便到唐家家訪,與唐醒文老人成了忘年交。

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就像陽光照耀大地一樣,使唐醒文一家充滿了希望和生機。如今已年屆83歲、身體還挺硬朗的唐醒文老人信心滿滿地說:“我一定要再活十年,看到唐凱凱念大學,找上好工作,有個好前途,改變孤兒寡母的不幸命運,我們老兩口也就安心啦!”

助學圓夢頌黨恩

“像我這樣的孤兒,能一步不落地念書,還順利地走進大學門,實現人生夢想,這離不開黨的扶貧助困好政策,離不開賀主任的熱心幫助。在這裡我衷心感謝黨和政府!衷心感謝賀主任!”這是筆者瞭解資助情況時,正在天津中國民航大學讀大二的喬慧琳發自肺腑的感言。

喬慧琳是應縣下社鎮新堡村一個普通農家的女兒。她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和充滿夢想的童年。但天有不測風雲,在鎮一小讀三年級時,父親不幸意外離世,母親遭受打擊不堪重負出走他鄉杳無音訊,一個美滿的家庭突然支離破碎。之後,成為孤兒的喬慧琳與年過花甲成為五保戶的爺爺喬振天相依為命,生活一時陷入困頓,唸書也成為奢談。

喬慧琳回憶說,幼小心靈遭受重創的她整天以淚洗面。之所以能迴歸校園成就夢想,是賀主任親自上門做心理安撫和思想疏導工作,主動送資助上門,特別是熱心的賀主任領來了愛心人士、應縣聯想電腦公司經理劉漢棟叔叔,解決了我們爺孫兩人的生活問題和唸書困難,使我揚起理想的風帆,重返校園。從國小、國中、高中直到大學,劉漢棟經理經濟幫扶共計4萬多元,持續無私的幫助和支援,圓了我的大學夢,改寫了我的人生。

聽著這個神采飛揚的新時代大學生回顧不幸而又幸運的成長曆程。我們相信常懷感恩之心、胸有家國情懷的喬慧琳一定會成長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棟樑之才!

愛心踏平坎坷路

這是發生在一個身殘志堅男孩子身上,在應縣職中校園裡廣為傳頌的國家資助、學校幫扶、老師關愛、同學互助、學有所成的真實故事。

程佳威,應縣臧寨鄉帖莊村人,應縣職中(118)班計算機專業學生。是一個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痺症的殘疾孩子,被專業醫療機構鑑定為一級殘疾。父母務農,上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由於自身身體缺陷和家庭貧困,程佳威在村裡上完國小就很少離開過家。眼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逐漸年老的父母心裡非常著急。長期待在家裡的程佳威常常沉默不語,悶悶不樂。

路在何方?程佳威的前途命運成為父母兄妹的焦慮。

機遇總是在渴望中出現。20xx年暑期,賀主任親自帶隊來到帖莊村程佳威家裡,經過耐心的說服動員,程佳威終於走進了應縣職業中學,併為他量身定製了學習計算機專業。

三年愛心接力幫扶書寫了一曲動人的奉獻之歌。為了幫助程佳威順利走完三年的校園生活、學習之路,賀主任帶領工作人員給他送來了嶄新的聯想臺式電腦,上門為他辦理了貧困資助;為了方便起居,賀主任又親自聯絡學校為其“開綠燈”,在公寓一樓專門為他騰出一間宿舍,安排一位同學陪住照顧。一有空,他就深入學校與他談話,鼓勵他努力學習,立志成才。

三年來,在賀主任的積極幫助激勵下,程佳威自強不息,在學習上異常刻苦,克服了各種困難,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努力。專業技能不斷提升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在20xx年全市技能大賽上榮獲計算機類優秀獎。同時,他堅持磨礪自己,每天早晚在操場上鍛鍊走路,利用課餘時間練習口語。功夫不負苦心人。如今的`程佳威走路越來越平穩了,說話越來越清晰了。

20xx年7月,程佳威如期畢業,順利考入了朔州陶瓷學院。

學生資助先進事蹟7

小陽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20xx級本科生,現任儀科學院資助專員、輔導員助理、220192班班長、黨委學工部求是工作站骨幹成員、東南學工家編輯、第二屆東南大學“至善學子宣講團”成員,曾以並列第一的成績獲評東南大學首屆“優秀資助專員”。

沐浴暖陽,萌生嚮往

20xx年夏天,帶著對大學生活的無限憧憬,小陽第一次邁入東南大學的校門。從赤峰到南京,跨越了大半個中國,從高三到大學,開啟了新一頁篇章。

然而,真實的大學生活並不像影視作品裡展現得那樣輕鬆自由,也不如小陽高中時憧憬的那樣徑情直遂、有條不紊。那時候的困惑是來自多方面的,不僅是家鄉教育資源相對落後導致的眼界和知識面的不足,還有因為經濟條件相對不寬裕帶來的生活上的苦惱。

初入大學,小陽尚不瞭解學校的資助政策,在最迷茫的那段時光,輔導員孫凱奇老師和當時的資助專員彭維鋒學長找到了他,為他普及了學校的資助體系並且分析了學校、學院可以提供的經濟上的支援與幫助,在他們的引導下,小陽獲得了一系列的資助,不但緩解了經濟上的壓力和困難,更消除了內心的無助與彷徨,也正是那時,小陽沐浴到了自己大學生活的第一縷陽光。

“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想為別人撐一把傘”,學校送來的溫暖讓小陽感觸很深,他也想著要做點什麼來回饋學校,報答曾經幫助過他的那些人。當了解到彭維鋒學長即將離任時,小陽便有了接任學院資助專員的想法,但當時靦腆內向的他並沒有直接表達意向,而是先選擇了競選班長,想通過實際的行動來證明自己的能力,以爭取這個重要的崗位。

上下求索,燭照他人

努力沒有白費,辛苦終得回報,半年的班長工作讓大家看到了小陽的認真和負責。大一上學期末,在輔導員老師和同學們的雙重認可下,小陽成功進入了儀科學辦,他也勇敢地向輔導員提出了接任資助專員的申請,近三年的資助專員工作自此展開。“這件事始終是我的追求,半年的時間裡我一直在努力靠近它”,說到這裡,小陽眼裡閃過一絲光芒。

“那時候其實也沒有過多瞭解實際的工作內容會是怎麼樣的,會不會遇到困難,只想到曾經受到學校、學院和各位同學的關懷與照顧,而現在正是最好的感恩機會。”這是小陽擔任資助專員的初心和原動力,對他來說,這是無需大腦計較斟酌僅憑藉一顆心就能做出的選擇,也是後來能夠做好這份工作的內驅力,在實際工作面對無數個問題和困難的時候,小陽始終回望初心、激勵自己。

事實證明,小陽不僅做了,而且做得很好。他擔任儀科學院資助專員近三年間,完成各類獎助學金評選達108萬元,認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46人次。任職期間,他始終保持對人友善、對事負責、踏實工作、絕不拖延的準則,兩學年間儀科學院的資助達標率均為100%,這些工作成效共同見證了小陽在資助專員崗位上的點點滴滴。

“把每一件平凡的事都做好,就是不平凡”,回顧這幾年的學生工作時光,小陽這樣說,“日常的工作瑣碎、零散,除了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每一件事外,主動思考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僅僅為了完成任務而去做一件事對於自我提升沒有太大意義,應該在這一過程中認真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並不斷嘗試新的東西,努力做到下一次比這次更高效、更完美。在負責資助工作時還要努力把所有工作搭建成一個體系,“獎、助、貸、勤、補、免”的體系搭建好之後可以對資助工作有一個更系統的認識。”

撰寫手冊,接力傳承

“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這是概括小陽精神品質最貼切的一句話。

從最初選擇資助專員崗位,到深愛在這個崗位上所播撒與收穫的溫暖,再到他在資助政策方面滴水不漏的鑽研,小陽最終把自己的選擇做到了極致。大三上學期,小陽在首屆優秀資助專員答辯上得到了學校老師的高度認可,以並列第一的身份獲評了“東南大學優秀資助專員”,並且以親身事蹟向其他資助專員分享經驗,每一段經歷,每一個故事,都是小陽堅守這個崗位的最好寫照。

頒獎儀式結束後,小陽和資助中心的各位老師進行了深入的交談,“你的性格和你的名字一樣”,每一個和小陽接觸過的人都不免這樣評價他,他陽光開朗的心態、遇事冷靜從容的表現、熱心服務奉獻的行動,都讓他身邊的人感受到了如暖陽一般的存在。聯想到自己即將離開這個崗位,小陽的不捨之情油然而生。“離開之前,我還能做點什麼呢?”他仔細思考著。

那一夜,小陽輾轉反側,回想起每一次獎助學金評審會、每一次修改材料、每一次為貧困生送去溫暖關懷,那些一直被小陽視為日常工作從未在意的記憶碎片,此刻已經拼湊成了一張完整的拼圖,記錄著近三年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每一次彷徨、每一點收穫。三年裡,他藉助這個平臺成長成熟、鍛鍊能力、培養責任感和奉獻精神,這一切都是資助專員經歷帶給他的。

那一刻,他突然知道了自己要做什麼,他要將自己所有的工作總結與經驗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傳承下去,把摸索出來的.經驗教訓分享給其他資助專員,讓他們少走彎路。他說,“於我而言,這是初心,也是使命”。

經過長久的構思與材料整理,在20xx年寒假,小陽正式開始動筆撰寫《資助工作總結手冊》,以“獎、助、貸、勤、補、免”的資助體系為總體結構,詳細記錄了他擔任儀科學院資助專員期間所有的工作內容、方式方法及注意事項,並對一些流程相近的工作進行了專項整合、歸納總結。經過反覆的修改,最終以13178字、30頁紙的體量呈現出來,其嚴密的邏輯、清晰的結構、通俗易懂的語言和事無鉅細的記錄,無不體現著小陽傾注的心血和濃濃的熱愛,更是表達了他對資助工作的不捨。

“我曾以為我是一個助人者,是一個傳遞愛心、播撒溫暖的人,可當我把三年的點點滴滴重新拾起,在落筆的那一刻,我才真正理解了‘渡人亦渡己’的真諦。在這個崗位上,我不僅工作能力、思維方式得到了提升,更是接觸到了不同的人,看到了不一樣的人生,他們努力學習發奮圖強,不屈命運逆風飛翔,也讓我在逆境中有了自我賦能的本領。”

賡續初心,砥礪前行

資助專員的經歷讓小陽對學生工作有了深沉的熱愛。在校期間,他還加入黨委學工部求是工作站、東南學工家、至善學子宣講團,在這些崗位上他也努力燃燒自己,堅定有力地朝著未來前進。

“用推己及人的溫暖化解身邊的悲傷,就是最難得的善良”,這是兩年前孫老師和彭學長教給他的道理,而今他已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萬幸,這根接力棒沒有在我手上掉落”,說到這裡,小陽的臉上蕩起了一抹微笑。是的,資助工作這根接力棒不但沒有在他的手上掉落,反而即將穩穩地傳遞到下一任資助專員的手中。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小陽用他高度的責任心和無私的奉獻精神充分展現了東大人“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優良傳統和“自助助人”的內涵底蘊,更是對新時代青年“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深刻詮釋。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相信小陽能夠在未來道路上堅守初心,乘風破浪,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接續奮鬥中擔當起時代賦予的使命。

學生資助先進事蹟8

趙雲琴教書已有二十餘載,帶著“心中有學生”這份教育初心,她接手義務教育“三免兩補”困難學生補助這項工作。為了準確無誤、高效地完成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上報工作,趙老師積極參加此項工作的市區級培訓,並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

學校一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因疾病住院,隨著病情發展越來越嚴重,急需支援。得知此訊息後,趙雲琴和學校的很多領導、老師當即伸出友愛之手,協助家長通過眾籌平臺籌錢給孩子看病。隨後又跟家長溝通了“三免兩補”政策。家長了解政策後,結合自己孩子的情況,辦理了殘疾證。

但由於錯過當期的補助申報時限,趙老師便細心地儲存了相關材料,又在新學期給予困難學生資訊上報,家長最終順利領取補助,解決了孩子看病的問題。

學生資助先進事蹟9

小鈞同志畢業於西華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化學教育專業,20xx年8月參加工作,現任漢源縣第三中學學生資助辦公室主任。擔任學校資助辦公室主任以來,小鈞同志始終以飽滿的工作熱情,踏實的工作作風和認真的工作態度面對資助工作,並取得了顯著成效,20xx年被雅安市教育局評為雅安市資助工作先進個人。

一、做好資助政策宣傳,確保政策深入人心

漢源三中地處我縣偏遠山區,是一個農村單設國中,全校共有學生668名,其中寄宿生635名,由於生源地地處偏遠山區,貧困面大,交通通訊不發達,學生家長普遍文化水平低,對黨和政府的學生資助政策知曉度不高。為提高師生和家長對學生資助政策的知曉度,小鈞同志採取多種措施加強學生資助政策宣傳工作,一是每一學期都會根據國家政策製作教育扶貧政策宣傳展板在校內顯著並在校園內張貼展板;二是要求班主任利用班會課再次進行宣傳,並在宣傳前制定方案,收集班主任班會材料進行稽核修改,宣傳中深入班級指導,宣傳後深入學生了解知曉度,確保宣傳效果;三是利用家長會親自對家長進行資助政策宣講;四是親自起草、印製並向學生及家長髮放政策宣傳資料,通過一系列形式廣泛、多種多樣的宣傳,切實做到了讓每一個學生都知曉資助政策。

二、做實學生困難認定,切實做好國家資助

為了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而失學,讓真正需要幫助的學生得到實實在在的幫助,切實做好國家資助工作,讓國家資助最大限度充分發揮作用。小鈞老師根據上級檔案制定了《漢源縣第三中學家庭經濟困難認定方案》徵求意見稿,在校內徵求師生的。意見,召開家長會徵求家長的意見,在此基礎上定稿,並以此為據對學生的家庭經濟困難情況進行認定,在認定過程中,小鈞經常帶領老師到貧困學生家庭進行家訪,瞭解家庭經濟困難情況,掌握學生家庭貧困程度的第一手資料,為實施國家資助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抓好資助制度建設,確保資助工作規範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的資助助政策,確保國家的資助政策落到實處,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而失學,小鈞老師在具體做資助的過程中,不斷結合實際,制定了一系列漢源縣第三中學資助管理制度,使漢源縣第三中學各項資助工作逐步規範化、制度化,保證了各項資助工作能夠順利、有序地進行。在此基礎上,他親自設計、組織實施了學校學生資助辦公室標準化建設,並於20xx秋季學期完成了漢源縣第三中學資助辦公室標準化建設,讓學校學生資助有了固定的辦公室及其相關辦公裝置,確保資助工作從硬體到軟體都得到保證。

四、拓寬資助幫助渠道,真正幫助困難家庭

在完整執行國家資助政策的同時,小鈞同志一是牽頭推出了漢源縣第三中學校內資助,利用每一年的扶貧日活動,發動全校師生捐款,所籌集到的資金都用於資助特別貧困學生,二是親自出馬聯絡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捐資助學,讓社會資金參與到學校學生資助中,真正將“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而失學”落到了實處。在他擔任學校學生資助辦公室主任期間,共募集資金35634元,受助學生94名,同時,學校利用自有資金向特別貧困家庭學生提供生活費,為他們購買學生險等方式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讓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積極為學生的成才創造條件。

五、培養學生感恩意識,發揮資助育人功能

為了讓獲得資助的學生在獲得資助金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在全校範圍內營造感恩氛圍,小鈞老師還在全校範圍內開展了很多感恩資助的活動。如感恩資助主題班會,感恩教育黑板報,感恩資助國旗下的演講,資助育人徵文活動,資助育人感恩調查表,同時,每學期舉辦一次感恩勵志成才的評選活動;每學期對獲得資助的同學進行一次感恩資助調查活動,切實讓學生感受國家和學校的關心和關愛,通過一系列的感恩資助活動,使育人內容與“立德樹人”緊密結合,充分發揮了資助的育人功能。

六、認真學習檔案知識,紮實做好資助檔案

小鈞同志自從從事資助工作以來,非常重視學生資助檔案建設,並認真學習相關檔案建設知識,從20xx年起就摸索資助檔案標準化建設,比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提出學生資助檔案標準化建設整整提前了三年,使得漢源縣第三中學的學生資助檔案一直走在了全縣資助檔案整理的前列,多次得到縣資助中心領導的表揚。

因小鈞同志的辛勤工作,漢源三中在20xx和20xx年連續兩年代表漢源縣接受市級資助工作交叉檢查均獲得滿分,並獲得了資助創新加分。他本人也被評為雅安市20xx年度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個人,面對所取得的成績,他沒有停下腳步,仍然不斷思考,不斷總結,不斷改進,為漢源縣第三中學的學生資助繼續努力工作。

學生資助先進事蹟10

自分管朝陽區學生資助工作以來,趙勇親自負責成立區教委財務科、朝陽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和相關業務科室協同配合的區級組織機構;引導建立以校級德育主管校長牽頭的基層組織領導機構;指導推進學前、義務教育、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學校資助機構建設。

同時,他倡導借力市級平臺,搭建區級展示平臺,挖掘築夢圓夢價值合力與立德樹人核心價值核心。20xx年,在市級資助典型經驗宣傳片中,他全力推廣朝陽區麗景幼兒園、北京工業大學附屬中學和求實職業學校,精準定位稽核溝通機制、民族融合特色和職高統籌管理經驗。

此外,他組織推動區資助中心聯合北京工業大學附屬中學,共同開展“中國夢格桑情”以人為本資助育人主題教育活動,提升活動定位,融合育人與民族團結,助力打造朝陽區資助工作名片。

學生資助先進事蹟11

20xx年,小梅開始接觸學生資助工作至今,她始終以飽滿的工作熱情、踏實的工作作風和認真的工作態度面對這項工作,贏得了領導、同事、學生與家長的好評。在小梅所在的學校,每學年受資助的學生有110餘人,她一直嚴格執行學生資助檔案精神,把專項資金髮放到每一位學生身上。為了確保資助金及時準確地發放到每位學生手中,她聯絡銀行後為受資助的學生每人辦理一張銀行卡,讓受到資助的家庭感受到關懷與溫暖。

在從事學生資助工作的同時,小梅還擔任學生的教育教學工作。她充分認識到,面對特殊兒童群體,創造條件幫助解決經濟問題的同時,更要注重思想教育工作。平時工作中她經常與各班主任溝通,瞭解困難學生的實際情況,幫助有困難的學生與家長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

學生資助先進事蹟12

在學校裡,郭宗娟負責國家助學金、巨集志獎學金、校內助學金、臨時困難補助和叔蘋獎學金的管理工作。工作中,她不僅重視對學生的物質幫助,更關注受助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她曾參與組織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座談30多次,向學生普及“自我心理狀態評估”“積極情緒培養”“心理健康資源推薦”等心理健康知識,並設定“心靈港灣”,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心理健康輔導工作。她還參與組織了四屆“感動八十”年度人物評選和頒獎活動。

郭宗娟注重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通過組建愛心社團、組織學生畢業捐贈、參加學校開放日誌願工作、到學校食堂擔任志願者、到養老院探望老人等活動,讓學生在行動中回饋社會。六年來,郭宗娟負責資助的學生達xx0餘人次,學生大學聯考一本率達到100%。她的工作得到了領導的肯定,學生的尊重,家長的認可。

學生資助先進事蹟13

在繁峙縣城有條馬路叫“萬里路”,全縣有9所國小叫“萬里希望國小”。在繁峙縣,有個婦孺皆知的人,他就是——沙萬里,一個致富不忘鄉親,“自從姓了黨,就停不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腳步”的好黨員。

捐資助學回報社會

沙萬里出生於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16歲那年因交不起5元錢的學雜費被迫輟學,這成為他內心深處最大的傷痛,也成為致富後資助教育、回報社會的最大動力。

1974年,他走出農村,在外打拼了9年,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幹,積累了財富,也萌生了回去發展家鄉的念頭。1983年,他返鄉成立了繁峙縣第三建築安裝工程公司,並擔任經理至今。

1984年,沙萬里將自己承攬縣菸草公司基建專案所賺下的1000元捐給村裡用於修建學校,開始了捐資助學之路。30多年來,他捐資助教、扶貧扶智,在全縣建起9所“萬里希望國小”;累計為興學助教、扶助貧困學生捐款1200萬元,為光彩事業先後墊資8000多萬元,為社會公益事業捐款683萬元。

特別是近5年來,作為繁峙縣民間捐資助學的第一人,沙萬里在興學助教的道路上大踏步向前。從20xx年到20xx年,他每年資助10名會考成績優異的貧困生每人每學年20xx元;20xx年,捐資40餘萬元為繁中教職工宿舍硬化路面;20xx年,無利息墊資2400餘萬元為實驗國小新建一幢教學樓,一次性為繁峙中學和繁峙二中520名貧困學生每人發放助學金200元;20xx年,資助繁城中學100名貧困生每人300元助學金。在當前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沙萬里再次主動向縣委請纓,承諾結對幫扶一個500-1000人的貧困村,確保其20xx年前整體脫貧。

誠實守信帶動致富

靠著艱苦奮鬥、拼搏奮進,沙萬里成了遠近聞名的優秀民營企業家。一直以來,他崇尚“講信譽、重承諾”的實幹作風,堅持“先做人、後做事”的價值標準,憑著“寧舍利、不捨質”的經營思想。

20xx年,他承接了經濟適用房建設任務,由於縣財政資金緊張,需要施工方全額墊資。他用自己的全部資產抵押貸款,籌集資金,按時保質完成了建設任務。

20xx年6月初,他承接了縣實驗國小、第一職工幼兒園兩所學校教學樓的改擴建任務,時間緊、任務重,要趕在9月份開學前完成。從工程機械進場的那一刻起,整整3個月,他吃住在工地,按時保質完成了按常規需要8個月才能完成的施工任務。

在沙萬里的心裡總裝著“三不欠”:不欠黨和人民的幫扶錢,不欠親朋好友的感情錢,不欠受苦人的血汗錢。30多年來,不僅自己率先致了富,累計上交國家稅金1600萬元;而且幫助上萬名農民工解決了就業問題,扶持上百名商戶入駐自己的萬里裝飾城,帶領60多名本村、本縣乃至於外省農民工共同走上了富裕道路。

儉以養德成就大美

“我不做守財奴,有錢還要有德,做好一個共產黨員的本分,我願意做,更樂意做。”30多年來,沙萬里從一名普通群眾成長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風華正茂時躋身優秀群體,年屆花甲了仍然奮進不已。

作為一名來自基層農村的“草根”勞模,沙萬里始終秉持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不貪圖個人享受,不願意過奢侈生活,掙下的錢不是拿來捐給學校,就是用來扶貧濟困。

在沙萬里看來,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無關貴富貧賤,已經成為一種習慣,融入生活的點滴之中。他的自行車騎爛了一輛又一輛,廉價西服穿爛了一身又一身;為了方便跑工地,幾年前咬牙花8萬元買的一輛小轎車成了唯一的“奢侈品”。在他平凡的名字、平凡的面容背後,是不平凡的堅持和“雖富鉅萬,服食粗弊”的平常心。他以一己之力、節衣縮食,為這個社會帶來融化在手心裡的溫暖,流淌在身邊的感動,也感染、帶動更多的共產黨員去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是黨和人民的培養造就了我厚善博愛的人格,教我懂得了創富的真正意義。我將繼續勇擔社會責任,守護世道人心,永葆共產黨人本色。

學生資助先進事蹟14

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一系列惠民政策切實加大了對農村貧困家庭的幫扶,讓這些家庭看到了希望,在“脫貧”的路上邁開了堅實的步伐。

農村貧困學生在各項資助政策的幫扶下,鋪平了求學之路,實現了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夢想。花垣縣石欄鎮是典型的邊遠農村貧困地區,在石欄鎮磨子村5組有一個女孩,名叫小滿,現就讀於石欄鎮排吾學校九年級學生,她“家貧志堅”,在國家扶貧政策資助下正安心學習。她的座右銘是努力學習,銘記黨恩,回報社會。

小滿來自一個農村單親家庭,弟妹3人,父親體弱多病,在家務農,以微薄的收入供他們弟妹讀書。家庭的突然變故和經濟困難,讓小滿早早懂事。至孝明義,心懷感恩的她選擇輟學去照顧弟妹。

20xx年,學校老師家訪勸學時發現這一情況,及時反映給了當地政府。石欄鎮人民政府在實地瞭解她家裡的情況後,當即把她家被列為建檔立卡戶。建檔立卡戶家庭所有適齡兒童都可以享受教育資助,對於這個家庭,簡直就是莫大喜訊。根據國家和政府相關政策,小滿每年可以享受教育資助1500元。她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高高興興的又回到了嚮往的教室。同時她又忐忑不安,因為她的成績並不理想,儘管她發奮學習,前兩次月考和期會考試,各科成績都在20分以下,她哭了......

學校領導和班主任瞭解了她的情況後,及時採取了幫扶措施:一是給她免繳生活費,聯絡社會愛心人士和公益組織對其再資助;二是科任教師擬定輔導計劃,給予學習幫助。經過多方多年努力,小滿已得到花垣縣“邊城愛心”公益組織的資助,學習也日益進步,20xx年秋,九年級期會考試,她的七科總均分達723分,躋身年級優生行列。

國家和社會的資助對她的幫助非常大,讓她看到了未來的希望。在基本的求學物質條件得到滿足後,她努力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始終保持著樂觀的心態,在求學路上更加積極上進,她時刻告誡自己不能因家庭條件不好而自卑氣餒,相反,要把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和壓力當作一種動力和挑戰。

在校園裡,每一個勤奮上進的學子背後都有一個不平凡的故事,多數是因為貧窮,因為感恩,因為要回報社會,他們在求學的道路上如飢似渴,永遠堅持著不忘初心,堅持始終的人生信念。

正如她所說,有黨和國家給予的呵護與關愛,更加堅定了她與貧窮作鬥爭的堅強意志和毅力,使她更加有力量去跨過每一道坎,越過每一次溝,不斷戰勝自己,不斷超越自己。在愛的路上讓她深感風雨無阻,永不服輸,貧窮終將成為過去,沐浴在黨的恩澤裡,她再也不畏懼貧困所帶來的生活壓力,她要更加努力地學習,心繫國家,感恩社會,懷著創造美好未來的理想而努力奮鬥。

學生資助先進事蹟15

20xx年11月從部隊轉業至北京工商大學學生處工作。擔任學校學生資助中心主任,目前任學生處副處長。

xx年的軍旅生活培養了許峰對黨對國家的無限深情,他也一直將“有思想、有溫度、有情懷”作為從事學生工作的基本要求,特別注重精準資助和資助育人工作。他曾多次帶領學院資助專項輔導員,遠赴寧夏、新疆、貴州等地走訪慰問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20xx年,許峰提出了“資助前置”計劃,在新生入學前就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物質幫助和精神支援,將“綠色通道”向前延伸一公里。很多在入學前就得到學校資助的學生對學校的情感非常強烈,培養了他們愛校、感恩的意識。為保證資助物件認定精準,他帶領資助團隊獨立研發出8大項、22小項的北京工商大學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身份認定指標體系,並在20xx年底轉化為資訊系統應用於實際工作。另外,他還多方籌措資金,讓貧困學子有了到牛津出國培訓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