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計劃>

村支書新年工作計劃

工作計劃 閱讀(1.4W)

中年漢子馮立銀,黑紅臉膛,是遠近有名的致富能人,熱心公益的企業家,現任紅廟村村支書。

村支書新年工作計劃

紅廟村450戶1600多人,耕地3200畝,黨員63名。近日,記者來到紅廟村村委會,翻閱馮村支的工作日誌,一頁頁,一行行,可以說是一張浸滿心血的“成績單”;晚上受邀到他家,邊喝羊肉湯,邊聽他談新一年的工作思路。記下並整理出來,以此勾勒一個普通農村發展變化的一段軌跡,折射我國“三農”事業發展的冰山一角。

寫在本上的:

幹了不少活還有更多事

2011年基本工作:

1月份,投資8000餘元更換地埋電纜400米。

3月份,投資76250元鋪設地埋水管4500米,同時挖排水溝1萬多米,修生產路2000米,鋪渣2520方,埋過路水管400節,總投資28萬元,免去全村閉路電視費3萬元。同時村支部順利換屆。

4月份,投資18000元購進補植綠化苗木300棵。

5月份,投資12780元安裝衚衕路燈71盞,防白蛾投資1.3萬元。同時村兩委順利換屆。

6月份,壘垃圾遮擋牆200米,垃圾池13個,改造村委會辦公場所,總投資5萬餘元,投資2萬元修建學校操場。

7月份,修水泥路兩條300米,總投資7萬元。

8月份,評出6名“三個一千”,歡送大學生入學。(注:全市開展的評選一千個德高望重的老人,一千個孝星,一千個好鄰居,簡稱“三個一千”。)

9月份,投資1.2萬元粉刷大街牆面,檢查禁止秸稈焚燒工作。

10月份,投資1.32萬元塗刷文明一條街。

11月份,投資1.4萬元修建地埋式垃圾池一個。

12月份,投資1萬餘元安裝監控裝置6臺套,完成了新農合、新農保等工作。歡送兩名新兵入伍。

2012年工作計劃:

一是興修農田水利,完善地埋暗管,維修生產路;二是調整種植結構,實現村民、村集體“兩增收”;三是繼續招商引資,爭取引進個大專案,建設完善畜牧小區;四是美化環境,對莊北大街進行整治,加強保潔工作力度,提高村民衛生意識;五是抓好黨建工作,努力爭當“齊魯先鋒”;六是繼續抓好計劃生育工作;七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構建和諧新紅廟。

編輯點評:這是一個村支書原汁原味的2011年工作總結和新年工作計劃。看上去,都是一項項小得不能再小的工程,一件件細微瑣碎的小事。但正是一個個“芝麻官”,帶著廣大農民群眾,勤勤懇懇,踏實苦幹,支撐起了我國“三農”事業這棟萬丈高樓。

想在心裡的:

調整種植結構不能光種大路菜

紅廟村2011年種了1000畝大白菜,收穫了500萬斤。菜價一路走低,村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賣難。馮支書急得上了火,忙著聯絡企業和單位,特鋼廠工會主席痛快地一下子買了10萬斤“愛心大白菜”;汶陽鎮教工站動員500名教師每人買30元錢的白菜。除此之外,大部分還是靠農民自銷,很多至今沒有賣出去。

臘月八年級那天,選舉基層人大代表,村委會大院裡一下子來了500多名村民。選舉結束後,馮支書給大家開了個“吹風會”。

“今年的大白菜,讓大傢伙吃了大虧,明年不能再這樣種大路菜了。”馮立銀掰著指頭給大家算賬,講調整種植結構的好處和必要性。現在村裡菜、糧、林各1000畝,如果能流轉部分土地搞大棚特色蔬菜,村裡可以有更多人出去打工,每人每年收入1.5萬到2萬元,再加上流轉承包費每畝800元,效益顯而易見。

馮支書這筆賬算下來,60%的'村民表示支援。馮支書心裡有了底:流轉土地搞特色蔬菜種植,實現高於傳統種植的現實收益,思路是對的,村民支援,就能搞成。

村民董宗銀說,搞土地流轉弄大棚,一家一戶搞不成。馮支書早有計劃:一開春,他就帶村委會和村民代表外出考察,找些效益好、適合本地種植、村民認可的蔬菜品種,由村民選擇種植,然後成立專業合作社,大家聯起手來幹。

馮立銀說,除了抓好種植結構調整,向特色經濟要增收,還必須引進農業龍頭加工企業,推動農業產業化,向加工增值要增收;大力發展非農產業,向多種經營要增收,下一步,還要加強培訓,讓更多農民有一技之長。

編輯點評:這幾年,揮之不去的農產品賣難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農民。馮支書的思路不錯,但做起來並不容易。解決賣難問題,除了基層努力,還需國家從政策層面大力支援。

畫在圖上的:

農民上樓要自願安居還要樂業

馮支書上任後,帶著大家到山東龍口南山村、萊蕪郭家溝村,還有江陰市一些先進村學習考察農村社群建設。他一直在思考,下一步紅廟村民要不要上樓,如何上樓?

紅廟村附近有石橫電廠、石橫特鋼廠等大企業,1/3村民主要收入靠務工。2011年,村民人均純收入能到11500元,很多想改善住房。村委會做了調查,60%的村民支援蓋新樓。

因此,村兩委做了新村規劃圖,村北是畜牧小區,村南、村東是農業生態園,村西是物流園。新社群規劃中,幼兒園、學校、衛生所、公園一應俱全。馮支書說這是“遠景規劃”,眼前則是等時機成熟時先建兩棟樓試試。

馮支書給群眾算過兩筆賬:從大處講,今後發展必須節約用地,這是大趨勢;從小處講,花一樣的錢,房子的使用週期由平房的15年延長到樓房的50年甚至更長時間,而且住樓房進社群,生活質量能明顯提高,按照規劃,建設新社群能騰出550畝地,可以承接鎮上很多專案,能讓更多村民在家門口打工,從而實現村民和村集體“兩增收”。

但是馮支書說,農民上樓要自願,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不能搞“一刀切”;要充分考慮低收入家庭的情況,既要讓他們住進房,又要還得起借款;考慮到農民有各種農機具,以及有些村民搞個體經營,因此還要預留出農機具存放和經營院落,保證搬遷不減收,既安居又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