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機構>

民辦教育進退兩難,民辦高校利益博弈分析

機構 閱讀(2.89W)

  民辦高校選擇營利與非營利確實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民辦教育進退兩難,民辦高校利益博弈分析

選擇非營利,辦學收益再難取得。“把舉辦者的全部財產權益拿走了,給你一點補償,這個補償金有各種說法,有的說從學校的錢裡補,有的說地方政府一次性補,有的說給債權。非財產性權益,對學校重大事項決定權、人事任免權還能不能給予保護都還在討論中。

選擇營利,意味著土地、稅收等優惠政策再難享受。存量民辦學校需要補繳高額的土地出讓金,如果原來按教科用地8萬元/畝的價格購買100畝左右土地使用權,選擇營利性辦學以後,有關方面經過評估按照商業用地80萬元/畝的價格,需要補繳7200萬元。

民辦教育規模極其龐大,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民辦教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目前全國有4300多萬名在校生,300多萬從業人員,15萬名董事長;民辦教育情況也非常複雜,有學歷教育,有非學歷教育;有義務教育,有非義務教育。民辦學校的資產情況更為複雜,有捐助辦學,有出資辦學,特別是固定資產投入方面,情況也是千差萬別。

在過去一年,藉助“網際網路+”大勢,教育培訓機構特別是線上教育呈爆發式增長,每天平均產生近3家線上教育公司。行業巨頭及新興企業紛紛扎向線上教育市場,融資少則千萬美金,多則上億美金的'。

  民辦教育分類管理可行性分析

此次民辦教育促進法將適當放開營利性辦學的口子,從國家法律層面允許教育營利,或許能吸引更多民間資本投資教育,這對從事非學歷教育的教育培訓行業無疑是一大利好,激發民辦教育培訓市場活力。

我國國家教育規劃綱要已經提到要對民辦教育實行分類管理,分為營利性的民辦教育和非營利性的民辦教育。按照分類管理的思路,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就應該歸為營利性的民辦教育,這有利於明確這些機構的身份,明晰產權歸屬,避免對其的認識和監管都處於灰色地帶。

總而言之,民辦教育實行分類管理已是大勢所趨,但要使這一好的規定能夠推動實施,就要考慮不同的發展需求。民辦教育的情況極其複雜,它如同光譜現象,除兩端外還有灰色、淺灰色、深灰色,所以不能簡單武斷地搞“一刀切”,要麼營利,要麼非營利,非此即彼,而是應為民辦學校分類管理改革留有足夠探索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