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清明感懷回顧歷史展望未來

節日慶典 閱讀(1.54W)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牧在清明時節寫的千古名句,清明節是中華文化的傳承,是歷史的瑰寶。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 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並且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一般是在公曆4月5日前後,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受歷代人民的重視,由於清明節的傳承,漸漸的形成了許多的習俗,例如,禁火、掃墓、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體育風俗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來鍛鍊身體。清明節,民間忌使針,忌洗衣,大部分地區婦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門前灑一條灰線,據說可以阻止鬼魂進宅。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

清明感懷回顧歷史展望未來

祭掃新墳生死離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中華文化五千年,歷來都是遵從著“百善孝為先”的道德法則,不論何時何地,孝是第一位。孝是我國的傳統,孝敬長輩的人歷來被人們稱道、尊敬,不孝子孫常常被人們譴責。而清明節就是孝的體現。每到清明節,兒女們為已故的長輩們掃墓,祭奠祖先,體現了對長輩的尊敬與“孝”。

清明節,我們緬懷的除了已故的親人,還有那些在保家衛國的戰爭中為捍衛國家獨立,民族尊嚴而英勇戰鬥、血灑疆場的民族英烈們,他們為了新中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為我們創造出今天這個和平安康的家園,沒有他們的努力拼搏,就沒有今天我們所享受的一切。我們是初升的太陽,我們要以英烈們為榜樣,努力拼搏,為祖國的美好未來獻出一份薄力,讓先人的願望在我們身上實現,讓先人的英靈自豪的驚歎:“這就是我中華的少年!”

清明節的腳步在向我們走來,讓我們用崇敬的目光,瞻仰偉大的先人們,告訴他們,我們是一顆蓄勢待發的子彈,

要劃破長空,飛向未來;告訴親人們,我們是一隻雛鷹,要翱翔天際,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藍天。

清明感懷回顧歷史展望未來 [篇2]

下午3點,我校青年志願著在瑞京大門口整裝待發,懷著一顆激盪不已的青年心和一腔熱情澎湃的愛國血來到了漳州烈士陵園---這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追思先烈的豐功偉績。在烈士紀念碑前,主持人洪亮的演講詞直入雲霄,令人蕩氣迴腸。烈士紀念碑高20米左右,碑上刻有"烈士英雄永垂不朽"八大金光大字,閃閃發亮。那一刻,我們心中有一肚子的感慨,思想在瞬間得到昇華。不禁在腦海裡浮動先烈們英勇無畏的身影。

在那樣一個年代,他們拋頭顱灑熱血,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在歷史的天空已經留下他們堅毅執著的面孔,他們用熱血生命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人間神話。他們踏著華夏堅實的土地,擎著民主,振興的大旗,心中升騰祖國飛翔的夢。那甘灑熱血寫春秋的英雄氣概;那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那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高尚品格,凝聚成一道摧不跨,壓不倒的精神長城,最終實現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可我們21世紀的新青年有該做些什麼呢?可曾想過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

我們應感恩應進取。也許我們還做不出驚天動地的事情,但我們可以在平常的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用感恩的心感謝愛我們,幫助我們的人,並回報他們的付出,只要平常生活中一個由衷的微笑,一句問候的話語,不同樣是奉獻嗎?同時我們應進取,做為現代有鴻鵠之志的大學生,我們要不負重託,不辱使命,銳意進取,勇敢肩負重任,任何時候我們都有敢於奉獻的精神,樂觀克服困難的自信,並以蓬勃向上的風貌激發潛能,燃燒青春的熱情,投身到全面建設有小康社會的歷史洪流中。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緬懷歷史展望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