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與馬有關的風俗習慣

節日慶典 閱讀(2.92W)

與生肖馬有關的風俗習慣有很多,比如:在東北地區,有漢、滿族踏馬杌的婚俗,新娘下車後,足踏馬杌,腳不沾地,以避邪祟之擾。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那些與生肖馬有關的風俗,希望大家喜歡!

與馬有關的風俗習慣

  與生肖馬緊密相關的傳統民族習俗

蒙古族有馬奶節和賽馬節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八月末舉行,為期一天。這天,牧民們穿上節日服裝,分別騎著馬並帶著馬奶酒,趕到指定地點,然後準備節日食品。太陽升起時開始賽馬,參賽的馬匹為兩歲小馬。比賽結束後,人們分別入席,在馬頭琴的伴奏下,縱情歌唱,開懷暢飲,一直到夜色降臨,人們才載著餘興紛紛散去。佤族過春節時要餵馬吃糯米飯,並觀察馬在廄中的姿態以佔吉凶,以為頭朝東方為幸運年,朝向西方是不吉利的兆頭。

在湖北,傳說新娘出嫁時,本家歷代亡靈都會跟從前往,途中可能會撞著各種煞神附身,會給男家帶來不利。所以,迎親的這一天,男方會請方士一人,在門外設一香案祭告天地和車馬神,並殺雞以驅鬼。祭畢,抓米撒在新娘的彩轎上,表示打掉煞神。新郎也同時向花轎四周行禮,禮畢方可入內。

在東北地區,有漢、滿族踏馬杌的婚俗,新娘下車後,足踏馬杌,腳不沾地,以避邪祟之擾。貴州苗族有“背馬刀提親”的婚俗。青年男女相愛,經男女雙方家中議婚三次之後,就要背馬刀前往正式提親。

山東章丘龍山鎮城子崖的考古發現證明,自父系氏族公社時期限,人們就開始馴化馬。許多古籍中有“相土作馬乘馬”的記載,作乘馬就是用四匹馬駕車,作為運載的工具。

化夏自古有祭馬的民間風俗。春祭馬祖,夏祭先牧,秋祭馬社,冬祭馬步。馬祖是天駟,是馬在天上的星宿;先牧是開始教人牧馬的神靈;馬社是馬廄中的土地神;而馬步為馬災害的神靈。漢族民間信仰馬王爺,農家於農歷六月二十三日祭祀,祭品為全羊一隻。

  那些與馬有關的神話故事

田螺嶺與馬坡嶺的傳說

傳說贛州闢地建城不久,有匹馬到貢水上游江邊,與一田螺相遇,相邀到贛州城去添一勝境。約先進城者為尊,後者為卑。馬欣然讓田螺先行一時。只見田螺滾呀!滾了近半個時辰,行程還不到五尺。馬得意地說:“田螺姑娘,失陪了,咱們贛州城再見!”說罷,揮動四蹄奔騰而去。

江邊的田螺,見一溜木排順流而下,遂滾入河中攀著木排,很快到了贛州城下。恰遇有一婦女來到木排旁挑水,田螺機靈地隨水滾入水桶,被挑著進了城。婦女倒水入缸,發現田螺而隨手一扔,田螺落在城區西北部,遂變成了田螺嶺。

至於那馬呢?因為左一座山,右一道水,走了不少彎路。到東門城下時,天已經黑了,城門也關了,只好留在城外暫憩。馬想:田螺還不知在何處爬呀!滾呀!待明日天明後入城也不遲。誰知田螺在嶺上看見了,高呼“馬大哥,委屈你作個東門衛士吧!”馬愕然無語。只好臥在贛州城東門外。從那以後,贛州城東門外就有座馬坡嶺了。

馬神廟的傳說

祖大壽降清那天中午,袁崇煥贈給祖大壽的戰馬“賽赤兔”掙脫了韁繩,逃出馬圈,順著寧遠衛東西大街嚮明朝國都北京方向跑去。一出西門,它就被祖大壽的親兵發現了,親兵又截,又堵,又圍,一直鬧到現在的馬神廟這個位置才抓住它。可賽赤兔連踢帶咬就是不回城,親兵只好把它用鐵鏈捆在大樹上,之後去報知祖大壽。祖大壽也沒招兒,就派馬伕到那兒去喂,誰知賽赤兔不吃不喝,眼望北京悲鳴不已,一直悲鳴了三天三宿,眼口鼻一起流血而死。

後人為了紀念這匹忠貞的馬,在他死的地方修了座馬神廟,廟外題寫四言詩。人不如獸,官不如馬。人已絕情,官卻降清。獸尚知義,馬能盡忠。

虎鬥馬峪的傳說

在蓋州城東七八里遠,有個不大不小的山溝,人稱虎鬥馬峪。為什麼給它起了這麼一個別致的.名字呢?原來,這裡有生動悲慼的故事哩。

從前,在這個山溝裡住著一位農夫,因為他磨剪刀出名,又在弟兄中排行老二,人們就給他起了個外號,叫“二剪刀”。二剪刀養著一匹棗紅馬,愛如掌上明珠。這馬可非同一般,長得高大神奇,身高脖長,腿細蹄大,馬鬃撅起,像石頭砌的一面牆,馬尾巴粗長,甩起來像只鐵掃帚。拉車種地,從不用主人甩鞭子,跑起路來,猶如腳踩風火輪。誰人見了這棗紅馬都嘖嘖稱道:“好馬,好馬。”

這天,幹罷活兒,為了讓馬吃些嫩草。二剪刀便放馬上山,自己在家裡,“嘩嘩,嘩嘩”地磨起剪刀來。 這時,鄰居過來說:“二剪刀啊,聽說山上來一隻黑老虎,能不能跑下山來傷人?” 二剪刀直起身來,眉毛一揚,伸出拇指在磨得飛快的剪刀鋒刃上颳了兩下,毫不在乎地笑了,說:“嘿嘿,怕什麼?老虎皮再厚也架不住我這剪刀快,等它來了我收拾它就是了。”鄰居聽了他的話,搖搖頭走了。二剪刀照樣在“嘩嘩,嘩嘩”地磨著剪刀。

飛龍馬的傳說

相傳在大清時期,在水城縣一個叫馬龍大縢的地方,一戶姓安的富豪人家僱用一名憨厚老實的小男僕為他家牧馬。這名小男僕每天早出晚歸,晚上回家時都會割一捆草帶回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主人發現男僕每天帶回的草除了都是同一種草外,數量也出奇地一致,他感到很奇怪。為揭開謎底,有一天早晨他讓僕人在家休息,自己親自去牧馬。然而,正當他準備出發時卻發現馬兒不在了,他四處尋找,好一會兒才找到。由於擔心馬兒再次亂跑,他便打算騎馬放牧。不料,當他騎上馬背後馬兒朝天嘶叫數聲後四蹄騰空而起,隨著耳邊掠過的嗖嗖風聲,他已和馬兒一道穿梭雲間。在他還未反應過來的瞬間,自己已隨馬兒降落到近十公里之外坡上牧場的磨盤山上。令這名富豪不解的是,這匹馬一直都在一個地方反覆吃草,但這裡的草卻不見少。他驚魂未定,馬兒長嘶一聲又四蹄騰起,馱著他又飛到對面的山崖上。正在納悶不已時,他發現馬兒是來這裡飲水的,懷著好奇之心,他也捧了一點水喝,沒想到就這麼一嘗,他就沾上了仙氣。從此,飛龍馬的傳說在民間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