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九月初九重陽節福建的風俗習慣介紹

節日慶典 閱讀(1.55W)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日期在每年農曆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九月初九重陽節福建的風俗習慣介紹,歡迎閱讀與收藏。

九月初九重陽節福建的風俗習慣介紹

閩東地區

吃九重糕

重陽節有吃重陽糕的習俗,福建重陽節的糕品種繁多,而且各地也不相同。其中較有特色的是福州地區的“九重糕”。如民國《閩侯縣誌》卷22《風俗·歲時》載:重陽“食九重糕,上插小旗。”這種九重糕(福州方言高即糕)共九層,層層相聯又可一一掀開,籍符重九之意。

祭拜媽祖

海峽女神媽祖是於九月初九這一天在湄洲羽化昇天的,至今莆田湄洲島上還有“昇天古蹟”的摩崖石刻,還流傳著媽祖當時羽化昇天的美麗故事。所以重九節這天,莆田人民有拜媽祖、求保佑的風俗。

閩南地區

補重陽、吃雞進成年

閩南人習慣在重陽日進補,稱為“補重陽”。民間多以家禽肉燉當歸、川芎、黨蔘等中藥吃。《漳州雜詩》寫到漳州的重陽節俗:“菊酒茱萸典不傳,重陽只樂眼前天,番薯芋柿力子果,吃罷芝山看紙鳶。”可見閩南人在重陽要吃地瓜、芋頭、紅柿、板栗這幾樣正當時令的食材。近年來鐵皮楓鬥、金線蓮等受大眾青睞的滋補品也合時宜地進入選擇行列。

閩南民間還有一個獨特有趣而且保健強身作用的“吃雞進成年”節俗。這一天,凡是年滿15歲的少男少女,人人都要進食一隻用“十全大補”藥,或用中藥田七、人蔘、高麗蔘等名貴滋補藥材燉熬的全雞,男的吃雄雞,女的食雌雞。當地民間諺語用“重九一隻雞,來年好身體”形容。

送順風、脫草鞋

舊時閩南重陽還有獨具特色的民俗“送順風”。閩南自古有海上遠洋貿易的傳統,海上貿易一直是閩南經濟的重要命脈。閩南九月東北季風起,俗稱“九月展秋風”,前往南洋的帆船便紛紛揚帆啟航。在親人們將要遠洋之時,親朋好友都會準備公雞、線面、名貴中藥材和家鄉土特產,上門饋贈或設宴餞行、敘別,祝其一路平安,俗稱“送順風”。來年的四、五月,商船平安歸來,則親朋好友們又要來送禮、探望,為其接風洗塵,俗稱“脫草鞋”。廈門水仙路口海邊有望高石,據說便是舊時九月送親人出海,四五月盼親人歸來佇立的地方。

閩西地區

過火海(僅三明部分地區)

每年九月九的後塘廟會是中村鄉後焦村後塘自然村人最隆重的節日。在這一天,勤勞樸實的村民吃完齋宴,紛紛準備祭祀貢品,開始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跳銅”祭祀禮並做好“過火海”前籌備。廟堂裡供奉的是客家之神“歐陽真仙”。村民們用紙鋪墊,在紙上倒入大量木炭並點燃,一些老人用兩張方桌拼搭成的“開光”臺,在開光臺的木桶中老人點上一根蠟燭,用符紙燒,然後再點燃廟堂中的木炭。炭火慢慢點燃,老人開始儀式準備,全程敲鑼打鼓,七旬老人閉眼跳舞,炭火燃燒旺盛,七旬老人閉眼趟火海,場面相當震撼。“過火海”作為一種獨特的民俗活動,是為了給四里八鄉的嬰兒祈福,祛病消災,寄託了村民們無限的美好希望。

閩北地區

討七彩線,燃金絲

南平政和縣在重陽佳節之時,家裡孩子未滿十六歲,就要到各家去討七色線,請陰陽法師唸咒語,把七色線打五個節,掛在小孩子衣襟的鈕釦上,祛災祈福。這天,大奶廟請陰陽法師為孩童“過關”,凡十六歲以下的男女按歲數(一歲一兩)用麻搓成線圈,俗叫“金絲”,線上爐焚化,以祈保兒女平安長大。俏皮的孩子常往爐內搶未燃著的“金絲”,用來放風箏。新中國建立後,隨著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祈保兒女平安之俗已無。

節日溯源

節名

重陽節

重陽

“重陽”之名稱由來,得名於古籍《易經》中的“陽爻為九”。在《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又為“極數”,指天之高為“九重”。“九”為老陽,是陽極數,兩個陽極數重在一起,九九歸一,一元肇始,永珍更新。因此古人認為重陽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吉祥日子。在古代有飲宴祈壽之俗。九月初九,日與月皆逢九,是謂“兩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時又是兩個陽數合在一起,故謂之“重陽”。明代張岱著《夜航船》雲:“九為陽數,其日與月並應,故曰‘重陽’。”

祭祖節

重陽節與除夕、春節、清明、端午、七月半等均是中國傳統的祭祖節日,祭祖是主要節日做節的一大主題。中國古代屬於農耕社會,農業文明,是極其重視祖先經驗的一種文明形態。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禮俗觀念,有著逢年過節祭祀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根本。

登高節

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登高習俗源於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重陽節“登高”俗與道教九月九日“昇天成仙”也有內在的聯絡,在道教文化中,九月初九日重陽節這天是“昇天成仙”的最好時間,所以道教傳說中多選擇九月九日“昇天成仙”。道家認為這一天清氣上揚,濁氣下沉,地勢越高,清氣聚集越多,就可以乘清氣而昇天。

敬老節

近代,九月初九被賦予了敬老節的新含義。因“九”是數字中的最大數,九,是長久、久遠的諧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陽,含有長長久久、長壽尊貴的隱喻在裡面。在民俗觀念中,又因“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且“九九”與“久久”同音,所以賦予有天長地久、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

由來

豐收祭天

重陽節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期。相傳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關於重陽習俗活動的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呂氏春秋·季秋紀》:“(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九月農作物秋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遠古時期,重陽節作為一種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的宴會發展來的。拜神祭祖及求長壽、飲宴等,構成了重陽節的基本內容。

祭祀“大火”(心宿二)

重陽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大火”(心宿二)是古人用以確定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識的時間座標。上古時代人們根據日月星辰的執行軌跡和位置,把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為二十八組,俗稱“二十八宿”。在東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象(蒼龍七宿)。春天農耕開始之際,蒼龍七宿在東方夜空中開始慢慢上升,最先露出的是明亮的龍首—角宿;夏天作物生長,蒼龍七宿高懸於南方夜空;而到了秋天,莊稼豐收,蒼龍七宿也開始在西方落退;冬天萬物伏藏,蒼龍七宿則隱藏於北方地平線以下。季秋時節,“大火”(心宿二)退隱,火神的休眠意味著漫漫長冬的到來,因此,在季秋“大火”退隱的時節,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季節有了新的認識,九月祭火神的儀式逐步衰落。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還是可以從後世江南部分地區的重陽祭灶(家居的火神)習俗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痕。

古人紀元通用干支,按十二地支順序推算,正月建寅,第九個月為戌月,戌為火庫,戌月火入庫。戌在位西北方處《洛書》乾卦之內。季秋戌月“大火”(心宿二)隨蒼龍群星前面的幾個星宿在西偏北方位隱退潛入於地面。《易經·乾卦》:用九,見群龍無首,吉。在傳統文化中,季秋重陽,“大火”退隱,處在乾坤轉變之中,乾德剛健,坤德柔和,二者兼備,乃吉象。

歷史演變

重陽節

古老傳統節日的起源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蘊含著祗敬感德、禮樂文明深邃文化內涵。重陽節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古時南北各地風俗各異,先秦時期,各地習俗尚未融合流傳,重陽節習俗活動鮮見於文字記載。現存有關重陽節俗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呂氏春秋》之《季秋紀》,有載古人在九月豐收祭饗天帝、祭祖的活動。據考證,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古時有在季秋拜神祭祖禮俗活動。

重陽習俗普及於漢代,漢代是中國南北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融合時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節俗融合傳播。漢代作品《西京雜記》中收錄了古時重陽節求壽之俗。這是在文字資料上關於重陽節求壽之俗的最早記錄,據說這是受古代巫師(後為道士)追求長生,採集藥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的。

“重陽節”名稱文字記載始見於三國時期。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曾這樣描述當時的重陽節:“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在魏晉時,節日氣氛漸濃,倍受文人墨客吟詠。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魏晉時期有了賞菊、飲酒習俗的文字記載。

南北朝樑宗懍《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宴。”

唐朝時,重陽節被定為正式節日。從此以後,宮廷、民間一起慶祝重陽節,並且在節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據記載,正式將農曆九月九日列為國家認定的節日是在唐德宗李適年間(780年—785年),將重陽節列為“三令節”之一。

宋代,重陽節更為熱鬧,《東京夢華錄》曾記載了北宋時重陽節的盛況。《武林舊事》也記載南宋宮廷“於八日作重九排當”,以待翌日隆重遊樂一番。

明清,明代皇宮中宦官宮妃從七年級時就開始一起吃花糕慶祝,九日重陽,皇帝還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覽勝,以暢秋志;清代,風俗依舊盛行,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