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端午節隨筆(彙編15篇)

節日慶典 閱讀(1.63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寫過隨筆嗎?隨筆通常作者通過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的一種文體。你知道什麼樣的隨筆才是被大家所稱讚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隨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隨筆(彙編15篇)

端午節隨筆1

又到端午節了,並且放假三天,端午節的祝福語不能說成“端午節快樂”,而要說成“端午節安康”!作為三十好幾的人來講,一點節日的味兒都沒了。再也找不到小時候吃粽子的香甜味,只因我已長大。

去年端午節,家裡忙著給婆婆瞧病,粽子是大舅家給的,全家人心情指數都低。今年,婆婆和大姐包了好多粽子,至於我嘛包粽子的手藝不怎麼樣她們也就不讓我插手了。我在旁邊看著她們包著不同的形狀,婆婆喜歡包三角形,她說包了五六十年了。大姐包的形狀可多了,三角、四角、六角、大的、小的、方的,她喜歡創新,平時同事家包粽子總叫上她幫忙包幾個。粽子放在草鍋裡煮味道比高壓鍋煮的香,她們分兩個鍋煮,高壓鍋和草鍋。粽子熟了,我是不勞而獲了,有些不好意思,哎!等等吧,有一天婆婆老了,我再包給她吃吧。

總感覺時間過得很快,容不得你停下腳步思索著。天亮了,一家人去地裡種花生。昨天的雨是及時雨,地裡的泥土正好種花生。挖空的挖空,丟種子的'丟種子,一早晨的氣溫涼爽適合種地。孩子總是搗亂的,小男孩滿地跑,花生溝被他踩塌了,大人們一直斥責著,他嗎樂呵呵當做沒事。小外甥與女兒同歲幹起活來有樣子,可是也只是興趣一會兒過後就煩了開始胡亂弄了。幹活總是勞累的,腰痠背痛,汗流浹背。要不家長們總會拿這句話來嚇唬孩子“上不好學就回家種地,天天晒太陽!”花生種下了,很開就會發芽長葉,同時雜草也會長起來,我拔草的日子也快了,暑假裡等著地裡拔草吧。種完花生,大家拖著勞累的身體回家了,一看地裡種花生的人還一大片呢,種莊稼是農民的命根子。

QQ的郵箱裡有祝福的賀卡了,我在上週六事先發送了定時端午節賀卡,時間是20日早上6:10,我猜此時大家也該起床了,因為今天是端午節呀!過節了!收到的同事朋友也將祝福送給了我“幸福安康”!

雖然是節日,可是該乾的家務依然就緒,拖地、洗衣服、整理一下。每當打掃時就想打孩子,孩子不聽話搞得很亂。人就是很矛盾,孩子小時候不聽話盼著他們長大家裡能整齊乾淨,當孩子們都長大成家立業了,家裡倒也清淨了,可是心情卻又不一樣了,總盼望著孩子們能常常回家看看嘮嘮,哪怕是把家裡弄髒弄亂了也是樂呵呵的。只要孩子們能回來就很高興!牢騷發完,活也幹完。帶著孩子去村裡超市、學習用品店轉了一圈,作為送給孩子的節日禮物。

這個端午節知道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事情,一是當天不能祝福“節日快樂”,二是“端午節是九毒日之首”,看來許多的節日都是有淵源的。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端午節!

端午節隨筆2

大家好,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端午節。端午節的日期是農曆的五月初五,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所有的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有端午節、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粽子節等等。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等民族地區。

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有吃粽子、賽龍舟,往江裡撒白糖。還要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活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帶五顏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節,人們把屋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裡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孽生。這麼多的習俗,其中,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關於端午節,還有一個動聽的傳說呢!傳說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譭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著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憂鬱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後來,楚國徹底被秦國毀滅了,屈原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汨羅江。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粽子,喝雄黃酒,以此來紀念詩人。

關於端午節還有一個小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今天我們要重視端午節,因為它是我們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隨筆3

端午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大家都知道端午這天是為紀念屈子的愛國,伍子胥的忠君以及曹娥的仁孝。這些故事都值得後世的紀念和傳誦,但其實古人的忠君和仁孝,有一定的侷限性,受封建思想的束縛過深,因此在端午這天,更多的是為了紀念屈夫子的愛國情懷。

很多朋友在端午這天會比較注重節日氛圍,諸如喝雄黃酒,吃粽子,以及賽龍舟等等,這本無可厚非。但我卻認為,端午更應注重屈原的愛國情懷。

當今世界,雖表面太平,實則風雲變幻,弱肉強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列強,依然揮舞著民主的大棒,無端的踐踏別國的主權。我們都知道,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這些國家曾經都有過輝煌的歷史。可是那些所謂的民主國家,為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地,肆無忌憚的干涉他國內政,甚至欺騙民眾,肆意顛覆別國政權。想想這些國家,曾經是安定祥和,一片繁榮的景象,轉眼卻已滿目瘡痍,硝煙四起。人民飽受戰亂之苦,忍受著生命和財產安全毫無保障的煎熬。

近日,聽了一段《國強則少年強》的演講,頗有感觸。演講中,華人留學生通過在國外求學的經歷,以及遊歷他國的切身體會,來說明一個國家的強大,所帶給人民的安全感是何其重要。這位學子在學校安排,對各國實地調研時,選擇了前往中東地區的以色列。這個國家雖是世界強國,卻多災多難。在機場托執行李的過程中,在國內幾分鐘就可以完成的事,她卻經歷了長達半個小時的各種盤問,甚至問到了她的家人、愛好以及她所愛之人等隱私問題。這位同學頗為反感,如同受到了冒犯,她身邊的一位以色列同學解釋說,這在他們國家是多年來的常態,他們長期以來一直忍受著各種恐怖襲擊的煎熬,這種讓人很不舒服的安檢方式是不得已而為之。在飛機安全降落的那一刻,所有人都為之鼓掌,這位同學又感到不解了,本是一個非常普通的飛行,為何還要鼓掌慶祝呢?她的以色列同學再次告訴她,每一次飛機安全著陸,她們一定會鼓掌,因為他們對於安全有一種執念。二戰期間,猶太人經歷了種族屠殺,他們的`父輩們不是在逃難,就是在逃難的途中遇難。從那時起,猶太人便成了一個沒有安全感的民族。想想,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國家和民族,會是一件多麼的可怕的事情。

再回過頭來看看那些飽受戰亂的國家,他們的人民,只能四處逃難,躲避戰火,這便成了我們口中的難民。也許我們還無法理解“難民”這個詞的艱辛,因為我們是中國的國民。我們可以安然的散步,自由的旅行,甚至可以隨心所欲的在國外旅遊或者是購物,我們無需害怕恐怖襲擊和生命財產的安全,我們無需擔心會流離失所,因為我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作為後盾。

我們的國家是無數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在經歷了幾十年改革開放後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我們在享受祖國強大和安全帶給我們幸福生活的同時,有些人卻出現了損壞國家利益的言論和行為。在端午這個弘揚愛國情懷的日子裡,我們更要將屈原的愛國情懷銘記於心。愛國是時代永恆的主題,愛國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我們每一個國民的責任和義務。願我們用自己的言行和忠國愛國的豪情,弘揚古人的愛國情懷,甚至用生命來捍衛我們的國家安全和主權完整。正如屈夫子在郢城被攻破之際,萬念俱灰,在無比悲痛時,吟道:愛國情,就是武士荊軻為國赴死,刺殺秦王贏政時高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雄黃樽,汨江濤,

菖蒲艾葉系“離騷”。

艾蒿懸,龍舟鬧。

“天問”激起千層浪。

山幽幽,水潺潺,

“九歌”一曲沸汨江。

一粒粽,祭忠魂,

愛國情懷蕩古今!

端午節隨筆4

淺夏的早晨,突聞窗外飄來談談的粽香。我突然煥然大悟,隨手翻開手機;哦!今日已是農曆五月初四了,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時間可過得真快呀!我情不自禁默然感嘆。隨著年齡不斷向前挺進,我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何謂光陰似箭。

從字面上講,端午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等名稱,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午”也就如稱“初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說:“京師市塵人,以五月七年級為端一,八年級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初午。”古人紀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二五時又為“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午古人與“五”通用,故“端午”,“端五”同義。還有一種說法,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為了避諱,改五為午,從此,端午便更加普遍,又因其月日數相同人們又稱端午節為“重五節”,或“重午節”。

端午可謂是年年過,但就我而言;每年過節的心境不同,因而在每年端午到來之時,總喜歡用文字來綻放我過節之心境,以及淺析這個中華民族古老而又傳統的節日。據史書記載;端午節始於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經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裡;緩緩流淌了兩千多年。在每年萬物盛長的淺夏,你恍如恆古不變的汨羅江水,維繫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血脈。

在每個色彩斑斕的.五月,我總如期至約地守望你的歸來———端午節。不管你是源於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還是源於紀念揹負血海深仇的伍子胥;或者是源於紀念孝女曹皒;又或是源於紀念古越民族圖騰祭。在談然而至的那一瞬間;我彷彿讀懂了屈原那憤慨而激烈的悲歌;還慢慢地理解伍子胥的恨與偏激;也深深地體會曹娥深度憂鬱的眼神;更注視著古越民族舊國故園的變遷。

端午節;我陶醉於你淡淡的粽香,痴迷於你《九章》《離騷》流淌的情懷;崇尚於你團結拼搏的龍舟精神。端午節———看著你;我彷彿遷越進去中華民族這條風花雪月又或戰火紛飛;甚至是四分五裂的民族歷史長河,每一莫是如此清晰,又是如此的發人深省。

端午節隨筆5

記得大學畢業的那一年五月,二十二歲的我獨自一人外出遊歷,曾特意去秭歸深山老林裡拜謁過“屈原祠”。去年春節,我們一家老小回家過年,亦特意選擇在汨羅歇腳,繞道去拜謁“屈子祠”。對於這個有才又有節操的老鄉騷人,自然得多幾分敬意!

當然,今天的隨筆不是為了紀念屈原而寫的,我根本就不會寫,更不配寫啊!只能記錄一下自己的流水賬生活。

早上九點多睡醒了下樓吃腸粉,想起來該給老爸老媽打個電話問候了。電話里老媽問我:“早上吃了粽子和雞蛋嗎?”我一時語塞,亦十分愧疚。對於這些傳統習俗竟然忘的乾乾淨淨。昨晚老婆還說冰箱裡有粽子,要我早上起來煮了吃。可惜,節日意識不強,傳統觀念淡薄,關鍵是不聽老婆的話導致如此憾事,亦錯過一次浸潤孩子傳統文化的機會。

小時候過端午節的情景恍如在眼前。端午節前幾天,媽媽就帶領我和姐姐去屋後的竹林裡尋找大片的竹葉。剛落的竹葉有些泛黃,用清水浸泡二天就會重新煥發出綠光。上好的糯米也需提前一天泡好,等到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包粽子。我們湖北不像廣東吃的是肉粽,我們只包純糯米,煮出來就是純白水粽,吃的時候蘸白

端午節當天,媽媽早早起床煮粽子和雞蛋。剝開泛著清香的粽葉,白白黏黏的粽子在盤子裡滾一下,粽子渾身就沾滿了白糖。咬一口下去,甜到心裡。那時候端午節學校是不放假的,吃完早餐,媽媽把煮好的雞蛋裝上四五個,白水粽串起一串(可以當午餐,也可以送給別人品嚐),我們就叮叮噹噹往學校去了。

到了學校,小夥伴們開始比試誰的.雞蛋厲害。煮熟的雞蛋有一頭是很硬的,我們一人拿一個雞蛋,相互碰撞,誰的破了就算輸了。當然這裡邊還需要一點巧勁和角度,力度把控得好的話,一個雞蛋可以碰破好幾個別人的雞蛋,贏的人就得意洋洋充滿了喜悅。而且這個雞蛋中的“戰鬥雞蛋”是萬萬捨不得吃掉的,下節課之後,說不定又會為自己多贏些面子回來。

除了吃粽子和雞蛋,記得家鄉還有一種野果是端午時節成熟的,土話名曰“端陽苞”。紅紅的小果子就結在田埂上帶刺的灌木叢中。我們放牛的時候,田埂上到處都是星星點點的紅色,隨手可摘,真正原生態的食品,那味道真美!可惜我已經有二十多年沒有見過和吃過了。現在的農村因為過度使用農藥,很多野生的植物都絕跡了。再回到鄉下,荒草叢生,沒有人願意去砍田埂上的野草當柴火了,生命力脆弱的物種哪裡競爭得過野草呢?

城裡的端午節,粽子很少自己包了,超市裡各種各樣的都有(不過我很少看到家鄉的白水粽)。久居南方,早已習慣了肉粽和雜糧粽,心裡懷念的,還是家鄉的白水粽。

端午節隨筆6

每年的端午節,老伴兒都要親手為家人包制一鍋粽子。

老伴兒始終認為,吃粽子,還得是親手包制的才好吃,才最有端午節的味道。

農曆四月底,五月初。老伴兒就把包粽子所需的各種材料都給買了來。有米粒飽滿糯米,紅紅的新疆大棗和顏色不一,酸甜不等的葡萄乾兒,再買來上好的五花肉。 當然,濃綠新鮮的棕葉,又寬又長的馬蓮,更是不可缺少。

老伴兒包制的粽子個兒大,三角形狀周正,捆得結實,且味道存正。若是涼透了再吃,糯米的,大棗葡萄乾兒的酸酸甜甜,紅燒肉的滿口留香,稱得上是我家的第一美食。

我家包粽子時,老伴兒絕不會讓我伸手。她會一個人蹲在廚房裡包上 個把小時。然後再用炆火把剛剛包好的粽子煮上。一會兒的功夫,滿屋瀰漫著濃郁的'棕香,讓人急不可耐。

當然,我也不閒著。老伴兒包粽子時,我就找出早就備好的五色亮光紙,自己疊紙葫蘆。這手藝還是小時候跟奶奶學的。儘管手工疊制的葫蘆,趕不上機制的精緻,卻充滿了返璞歸真的端午節味道。

另外,端午節這天,我必須起個大早,騎上自行車,去離家有一公里遠處的機場上,把頂著露水的艾蒿薅回來,傳說只有此時的艾蒿才能起到除災去病的作用。

艾蒿採回來了,便摘一些艾葉兒泡在洗臉盆裡用來洗臉,掐一枝艾尖夾在耳朵縫裡,或者信手將其插在發間,剩餘的艾蒿就用一根細繩兒綁好後懸掛在門框上。在配上疊好的紙葫蘆,端午節的氣氛便營造好了。

吃早飯時,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吃粽子,吃茶葉蛋。 在濃濃的艾香中送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作者 孫成功 58歲

單位 吉林航空維修有限責任公司飛機總裝廠

端午節隨筆7

等車間,閒於無事。徘徊在車站不遠處,呆望來來往往人群。

真得像朱自清說的那樣匆匆。

見到粽子飄香的小攤,才記起已近端午了,屈原的忠貞、憂傷、憤恨又在心中起了動盪。

在那江水的深處,詩人一身布衣,懷抱詩篇,長髮和水草纏絡,一束憂傷的火焰在明亮的眼睛裡憤怒地燃燒。屈原啊!秦軍的鐵騎,早已踏碎你心中的祖國,你滿腔的愁緒,將如何流去?你,只有縱身一躍,讓滾滾的波濤載著你的魂魄,你的熱血和冰冷的江水永不停止地翻騰。

可小小的汨羅江又怎能容得下你的`憤怒?

江水平靜了,也許你累了,我卻仍然聽見你的喘息。你低聲的喃語,是水草勒著你的脖子,還是魚兒調皮了?你為何又不願回來?大規模的打撈卻也不能撈起你的 骨顏,只能讓你葬於汨羅江內。

是你不想,不敢知道這變成了一個怎樣的世界嗎?

端午節隨筆8

當艾草長滿田野山村,大街小巷飄著艾草幽香的時候,又一個粽香飄溢的端午節如期而至。於是,那個悲壯的傳說、飛渡的龍舟、甜美的粽子融入心田。在幸福年代秉承中國傳統文化,不免回望先人,遙寄哀思。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又稱端五節、端陽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蒲節、龍舟節、解粽節、粽子節、詩人節等等名稱,本來是夏季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終因歷史或傳說的某種事件,使之成為紀念的節日。20xx年5月20日,端午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xx年開始,端午節被正式列入為國家法定節日,規定端午節,放假一天(農曆端午當日)。20xx年9月30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時審議並批准端午節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它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由此,端午節不僅僅是紀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的節日,給我們的感覺,更是一個舉國歡騰,普天同慶的喜慶日子。

屈原,中國著名的愛國詩人。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如此悲壯的偉人,如此悲壯的事蹟。時過境遷數千年後的今天,漸漸地被淡化,我們所看到的只是粽子,只是龍舟,只是被國家確立的法定節日。沒有多少人會記得幾千年前的今天,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心如刀割,絕望地投江自盡。

社會時尚有一種魔力,它把很多事件、存在的生命力都用“流行”這個特殊的度量衡來衡量。都是寄託情思、拉動消費的重要資源,不管是西洋的情人節、聖誕節,還是我們傳統的春節、中秋節,只要能流行開來,能成為時尚的,就是好節。端午節漸漸地變了味,粽子充滿了時尚的味道,原先的原滋原味的粽子擺不上市面,而是各大商場打出的各樣格式的粽子品牌在吸引著客戶的眼球。此時,有誰會想到屈原?又有誰會真正瞭解端午節的文化內涵?端午節變成商家獲取利益的平臺,處處充滿了微笑的陷阱。這就是當今社會的現實。

當我們“過節思源”之後,不由覺得端午的意義,不僅“使傳統文化得到一個載體,使公民對傳統文化的享有權利處於行使和享受的狀態”;能以“吃粽子和賽龍舟的習俗,增進社交、增進社會團結的機會”;也不僅“端午插蒲艾,既驅趕蚊蟲又美化環境”,還應該能以端午節,來感懷和繼承屈原那種憂國憂民、心懷祖國、感念黎民的精神。雖然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使我們的傳統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但是,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的魂寶,是廣大人民群眾智慧的結晶。因此,我們要從積極意義上挖掘中華民族文化底蘊,努力傳承和創造出多姿多彩的民間文化和藝術,讓中華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絢麗多姿。端午節如此,其他節日也是如此。

端午節隨筆9

又是端午時分,大街小巷粽葉飄香。願端午的粽香,隨清風越過山川湖海,飄香沃野千里的巴山天府。讓那愛心縈繞的川蜀大地香飄四溢,讓我們剛剛經歷過慘痛夢魘的汶川同胞們,感受到家的溫馨與和諧,感受到生活依舊會美好如初。

五彩的.端午線,又將在孩童的腕上舞動,它將編織一個美好的明天。黑色的廢墟不再夢中出現,處處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那就是我們的新汶川。險情四溢的堰塞湖變成美麗的湖泊,湖邊洋洋灑灑地開滿嬌豔可人的野花。餘震的擔憂也早已在每個人心中消除,親人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端午節隨筆10

不覺又快要過端午節了,粽葉飄香,我似乎聞到了粽子的香味,味蕾蠕動,思維隨動,不覺掀起了感情的波瀾,我又想起了兒時過端午節,到坡地裡去挖艾草、爬到門樓上放艾草、繫著五彩繩跑到大街上蹦跳的情景一幕幕浮現在眼前,字裡行間飄蕩著端午的粽子香。

那個年代的鄉村,每逢過端午節的時候,仍一代代相傳著古人的一種神祕說法,認為端午是“毒日”、“惡日”,會給世人帶來某種災禍,被越傳越神,人們為了避邪,便有了過端午的習俗。其實,這是由於過端午的時候正是夏季,容易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蛇蠍也易侵入,這個時期是最脆弱的時期。不管是什麼原因,家家戶戶到了這個時候,都格外小心,想方設法避邪氣、避蛇蠍。

兒時記得端午節這天,清晨起來就開始忙,各家各戶女主人的第一件事,就是將無色的線擰成小繩,繫到孩子們的手腕、腳腕上,大人們在為孩子們系“五彩繩“的時候,都叮囑要閉住嘴,不說話,直到手上、腳上都繫上了才能說話。手上繫著的“五彩繩”叫“手鎖”, 腳上繫著的則叫“腳鎖”, 因都是用五彩繩系的,所以統稱為“五鎖”。

繫好了“五鎖”,大人們就叮囑說,戴上“五鎖”能避邪,尤其是避蛇,蛇見了腳上纏著花花綠綠的“五鎖’都會離得遠遠的。還有,這“五鎖”不能隨便丟棄,如果第二天不想戴了,只能把它丟到河裡,把這種瘟疫類的東西徹底沖走。兒時的我不管信不信,都會像雞啄米似的點頭稱是,而且戴在手上、腳上還顯得很漂亮,小夥伴們都是這樣,還故意跑到大街上,逗趣似的伸伸手、伸伸腳,展示展示自己的“五鎖”,歪歪頭、低低頭地看看別人的“五鎖”, 比試著誰的更漂亮些。

有了這個避邪避蛇的“保護傘”,我和小夥伴們就嬉鬧著跑到大約四五里外的山上、坡裡採艾草,童稚的歡笑聲在路上、坡裡、山澗迴盪,處處洋溢著青蔥歲月裡過端午的氣息。左瞧瞧,右看看,等到每人採的艾草差不多夠了,就一起興高采烈地往家趕,身後留下一路歡樂一路歌。到家後每人急著搬出凳子,把艾草放到自己的門樓上,據說也是為了薰蟲、避邪。這樣,就“大功告成”了。

因我家街門外就是一片寬闊的場地,也是南北東西路的交界處,平時都是小夥伴們玩聚、嬉鬧的天地,端午節這天就更不例外了,自然成了小夥伴們的樂園。小夥伴們把艾草放到了門樓上,就你招呼我、我招呼他地從家裡趕過來了,大多時候都是圍聚在我家的東牆跟下,敘說著過端午節的歡樂,做著各種有趣的.遊戲。女孩跳房、踢毽子、後折腰,男孩則打楗、打陀螺、摸瞎胡……過端午節的歡樂在這裡飄蕩。那時候,小夥伴們過端午節的興致都很高,真是樂不思歸,每次直到大人們喊著吃飯了,才不情願地、戀戀不捨似的慢慢散去,過端午的資訊也隨風飄去。

過端午節還有吃粽子的風俗。那個年代,除了在集市上買的粽子,大都是用葦子葉包的,兒時的東河有一片葦子,既是一道靚麗的風景,又是吹葦葉哨的好材料,葦葉還可包粽子,過端午節的時候,跟人家打個招呼就行了,採摘既方便,又實惠,包的粽子可一飽全家人的口福。那時包粽子的米大多是用黍子碾成的大黃米,這在當時就屬於最好的了。一走進家門,粽葉飄香,一揭開鍋,香味撲鼻,看了就很想吃。吃著黃橙橙的大黃米粽子,心裡那個香甜啊!

記得我家過端午節時,大多是祖母包粽子,每到端午節時,我就想起了祖母包的粽子,粽葉飄香,勾起了我對往事的回憶。祖母心靈手巧,包的是一個個大三角粽子,層層剝開粽葉,裡面是溼潤飽滿、略顯微黃的大黃米,迅即散發出米的香氣,美美的吃上一口,脣齒間留有餘香,味道好極了。吃完了粽子,跑出家門,問一下鄰居夥伴們,大多沒吃粽子,有的是家裡大人嫌麻煩,不願包粽子,有的家人就不會包粽子,便把粽葉和大黃米或小黃米一起蒸,吃的雖有粽子味,但卻吃的不是真正的粽子,感覺大不同。所以,每每想起這些,我就更加感激心靈手巧的祖母,是她讓我美美地吃上了真正的粽子,在我獲得優越感的同時,也讓小夥伴們分享,有時把他們叫到我家裡,把大大的粽子分給他們吃,也等於吃上了端午節的粽子,分享了端午節的歡樂。那個年代,能吃上這樣的粽子也是一頓美餐。

粽葉、葦葉一樣飄香,飄出來的“端午”不一樣。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從過端午的歡樂到粽葉飄香,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過去和現在過端午節的不一樣。過去的端午節傳統色彩濃郁,節日氛圍濃濃;現在的端午節文明瞭、時尚了,而節日氣氛淡化了。過去過端午節,都在好好地打算著,精心地準備著包好粽子,過好端午節,忙碌中充盈著快樂;現在的平日裡都經常買粽子吃,過端午節也不用忙活了,清閒了,卻缺少忙碌著過端午節的熱鬧氛圍。過去過端午節,祖母包的粽子香味特別濃,給我留下的印象特別深;現在包的粽子質量好多了,不斷花樣翻新,也小巧玲瓏,好看多了,但我總感到缺少了點什麼,缺少了點什麼呢?

近年來,國家更重視包括端午節在內的傳統節日了,蘊含著傳統節日復甦的氣息,這可謂一件大好事。尊重

傳統、繼承和發揚傳統節日,把傳統節日與現代文明接軌,與精神生活聯姻,演繹到社會活動中,延伸到家人團聚的餐桌上,過著傳統節日,享受天倫之樂,品嚐陳年佳釀,憶屈原,說秋瑾,話端午,是多麼充盈和浪漫的節日啊!願這朵傳統的奇葩之花在中華大地綻放美麗!

端午節隨筆11

今天,我和孩子們在幼兒園一起包粽子,一起分享品嚐我們親手做的粽子,孩子們可開心了。回到家,在電腦上看著孩子們今天活動的照片,不禁想起自己小時候過端午節的事。

那個時候吃粽子、系五彩繩(我們也叫系端午線)是我們最盼望的、也是最開心的事。

記得那時候,每到農曆的五月七年級(我們這裡叫小端午)這天,早早的,當我們還在夢中的時候,媽媽(有時候是奶奶)就悄悄地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腕上,繫上頭一天晚上就編好的五彩繩,有時候還會把無名指上系一個指環,可漂亮了。

天亮了,小夥伴們從夢中醒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趕到村裡的場院裡比一比誰起得早,誰的五彩繩最漂亮。可惜這麼好看的五彩繩系不了幾天就要在夏至前一天被大人用剪刀剪掉,然後扔到下水道里,說是會變成小龍,所以誰都不願意比別人晚帶幾天或者少帶幾天。因此總是提前好幾天算計著端午節的日子,不停地提醒家人別忘了給系端午線,也因此惹得忙於農活的大人們常常對我們發火,可我們仍然很高興。有的在這天忘記的,就會很傷心,就會回家不停地埋怨大人,而大人們也就會在五月初五(我們叫大端午)這天給補上。

如今經濟發達了,生活條件提高了,一年四季都會吃到各種口味的粽子,只要你願意吃,粽子幾乎天天可以吃得到。可是吃粽子在我們小時候可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吃到的。因為那個時候家裡經濟條件實在是太差了,交通又不方便。可是,我還是比較幸運的。每年的端午節,小腳的`奶奶就會早起,走路趕到離我們村大概五六里路的鎮上去趕集,給我們姐弟三個每人買上一個又大又甜的香香的粽子。當我們從奶奶手裡接過來時,粽子仍然是熱乎乎的。今天我才感到奶奶那時對我們是多麼的疼愛,那時候我們姐弟三個是多麼幸福。

雖說時間已經過去很久很久,慈祥的奶奶也已離開,可是每當吃粽子的時候,每當端午節的時候,每當聽到大街上粽子的叫賣聲,我總會想起小時候過端午節的情景,想起奶奶急匆匆趕集的身影。

端午節隨筆12

這天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當地最隆重,最有特色的節日。

當然,在端午節這一天,媽媽要給孩子戴上五絲線,五絲線飽含著母親對孩子的渴望,期望自己的孩子長命百歲。我的.媽媽也給我戴上了五絲線的長命縷。

在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兩千多年以前的五月初五,人們站在汨羅江便往江裡扔食物,是為了不讓魚蝦等海底動物把屈原的屍體吃掉。

這天午後我們吃飽了飯以後,媽媽帶著我一齊去了超市,媽媽給我買了香包作為端午節的禮物送給了我。

我這天過得十分開心!

端午節隨筆13

一聲聲的蟬鳴把我從睡夢中叫醒。開啟枕頭旁的手機,一條未接簡訊,是遠在老家的哥哥發來的:兒時的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船鑼鼓喧天人聲鼎沸,如今全沒了......一下我的思緒便飄回到那遙遠的童年,千里之外的故鄉。

小時候在村裡上國小,我們坐在教室裡上課,看窗外麥苗黃竹葉青,高粱地裡玉米黃燦燦,聽蛙鳴聲聲蟬鳴陣陣,就知道端午節快到了。說起端午自然就會想起那飄著陣陣清香的粽子。端午節的前一天,外婆母親就會把優質的糯米用水泡好,到街上去買新鮮的粽葉,晚上就將我們平時當書桌寫作業的大椅子搬到屋外的院子裡,粽葉掛在椅子的靠背上,將泡有糯米的臉盆放在椅子面上,外婆母親坐在小板凳上,外婆從椅背上取出一片青青的粽葉遞給母親,母親熟練地將長條形粽葉折成圓錐漏斗形,用小勺子在臉盆裡舀一勺子清水泡好的糯米放入漏斗形的粽葉裡,然後拿一根稻草(粽繩)繫上,一個稜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們兄妹幾個象小雞一樣圍繞在外婆母親的身旁,外婆母親給我們講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講屈原的故事,我們在院子裡嘰嘰喳喳蹦蹦跳跳,想到明天就是端午節了,就能吃到清香可口的粽子了,可高興啦,彷彿空氣都飄著粽子的清香,香蓬蓬甜滋滋。

端午節清晨,天剛矇矇亮,屋後老柳樹枝丫上的知了還在熟睡中,屋旁池塘裡的魚兒還在夢中,我們就睜開了惺忪的睡眼,想到的`是那清香四溢的粽子,光著腳急跑到廚房,看見外婆母親把正冒著熱氣的粽子從飯鍋裡撈起端上飯桌,粽子的清香伴著熱氣在空氣中瀰漫,直撲鼻尖實在誘人,叫你不得不流下口水。我們象一群饞嘴的小貓,伸手就去抓,結果稚嫩的小手燙出一個小水泡。母親連忙拿出碘酒給我們擦,痛得我們哇哇直哭,外婆將粽子用扇子扇冷,用剪子將粽繩剪斷,撥開粽葉,那粽葉的清香伴著糯米的清香就象甘甜的美酒讓你未飲先醉。外婆將粽子裹上紅糖送到我們口中,一口咬下去,又甜又香,畢竟是小孩,馬上破涕為笑。至今想起彷彿脣齒間還留著濃郁甘甜的餘香,久久縈繞揮之不去。

揹著書包去上學,跑到小夥伴家準備一起去學校,他一家人正圍繞在桌子旁吃粽子,他父親將幾個粽子遞給我,我歡快地提著粽子跑回家,母親連忙拿了幾個鹹鴨蛋還有幾盒芝麻糕叫我送過去。吃罷粽子極不情願地去上學,跑到學校,老師說今天不上課,端午節放假一天,心裡樂開了花。

沿著村莊的灌溉河往回家的路上跑,只見平時寂靜的小河今天熱鬧起來。小河兩旁人來人往,大人小孩男女老少都穿上了節日的盛裝,灌溉河裡的水今天特別滿,河水也特別的清,映著藍天白雲,照著我們稚嫩的笑臉。河水喘急的地方打著漩渦唱著歡樂的歌兒奔向遠方,還有魚蝦忍不住寂寞跳出水面迎接我們。村民自發組織的農船賽在灌溉河裡舉行,一隻只小巧玲瓏的船隻披紅掛綠,有的將小船船頭扮成龍頭,將小船船尾裝成鳳尾。一隻只色彩斑斕的小船飛奔在小河裡,象龍飛似鳳舞,你會覺得龍飛鳳舞不是神話,就實實在在發生在農家的生活裡。船艙中間放著紅彤彤的大鼓,掛著金燦燦的銅鑼,比賽的船員選手都是村裡血氣方剛的小夥子,他們健壯的肌膚此起彼伏渾身是勁,平時鄉村生活單調,年輕的激情無處可使,今天這場龍船賽像催化劑一樣喚醒了他們體內的荷爾蒙,他們的青春也給平時寂寞的鄉村注入了活力。他們身著統一的運動服,隨著鑼鼓聲響起,一起揮動手中的橈子拼命向前劃,小船象離弦之箭在河裡穿梭,似脫韁的野馬在河裡狂奔,船艙裡的人揮舞著棒槌,有的還跳起歡樂的舞蹈,唱起動人的歌曲。河裡鑼鼓喧天,彩旗飄飄,岸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這小河是村民的血脈,村裡的全家老小洗衣做飯燒水喝茶,農田裡的莊稼灌溉,菜地裡的蔬菜用水全靠它,我的身上至今也流淌著它的血液,它是我們的母親河啊。我們幾個小朋友象跟屁蟲一樣跟著大人的屁股後頭跑,只為那熱鬧,只為那童稚,只為那好奇。

時光如水,童年的生活早已離我而去,慈祥的外婆父親母親也相繼離去。他(她)們守望故土,聽溪水歡唱,看後生出入,保佑漂泊在外的孩子平安。今天又是端午節,我雖然遠離故鄉,但兒時的端午節那粽子的濃香,那故鄉小河裡的龍船賽卻永遠珍藏在我的腦海裡,永不消失,逾久彌香。

端午節隨筆14

伴隨著端午的腳步,黃梅雨季也緊隨其後,烏雲密佈的天空,像一塊吸飽了水的海面,隔三差五地來一陣雨。

今年的棗花開得特別晚,嫩綠色的細小的.棗花在雨中顯得精神奕奕,像一張張孩童的笑臉,細細碎碎密密麻麻地開滿枝頭。

河邊的木槿花也在雨水中舒展身姿,長出新的葉子,渾濁的河水漫過堤壩,呼嘯而去。箬葉大片大片地長在野地裡,將新鮮的箬葉採回家,用清水與木刷洗乾淨晾乾,就是包粽子的原材料,新鮮粽葉包出來粽子帶著淡淡的植物清香。

雨下了一會兒,漸漸小了,淅淅瀝瀝地停了下來。已經立夏了,氣溫漸漸回升,日子也越發得漫長,很難打發的夏日午後,坐在窗臺下,拉上窗簾,靜靜地坐著。

端午節隨筆15

農曆五月五,歡歡喜喜慶端午,家家戶戶忙把粽子煮。糯米飯Q又Q彈,瘦肉,蝦米和香菇。花生栗子和紅豆,有甜有鹹樣式多得不可數一口接一口,越吃越順口,可別撐壞小肚肚,消化不良自己找麻煩。

農曆五月五,歡歡喜喜慶端陽。各式各樣,五彩繽紛,香包一大串。金魚、大象、和小羊,樣樣都吉祥,掛在胸前辟邪又漂亮。農曆五月五,歡歡喜喜慶端午,大家排排站,手拿雞蛋,目不轉睛、戰戰兢兢輕輕放,有的立、有的倒;不灰心,把蛋立起一定有希望!

農曆五月五,歡歡喜喜慶端午。咚咚鏘!咚咚鏘!鑼鼓喧闐,熱鬧不得了!加油!加油!一艘艘龍船,水上突飛猛進,忙把冠軍搶。

農曆五月五,歡歡喜喜慶端午。忠心耿耿的`屈原;法海戰白蛇,水漫金山寺,百聽不厭的傳奇故事。又重新活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