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家鄉的春節作文14篇

節日慶典 閱讀(2.24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鄉的春節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的春節作文14篇

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1

二月二,龍抬頭。冬眠的龍,被萌動的春喚醒。

昨日,最高溫度12°C,著了短款薄呢外套外出,無任何涼意。今日,溫度復降,冷意復來。這春姑娘,就是這樣,有些扭捏,有些羞怯,不肯一下就摘掉遮在臉上的那層紗。但冷冷暖暖的反覆裡,總是向著暖的。許是意念作祟吧,視野裡的樹,泥土,嗅覺裡的空氣,似乎都有著春的氣息和味道。我知道,這是心在盼春呢!

些許日子前,在英語聊天室。有聊友問我:四季裡,最喜歡哪一個?稍稍思考了一下,我說:“不知道。事實上,實,我喜歡每一個季節。”我的回答,讓對方有些意外。我解釋說:“每個季節都有屬於它自己的美麗,春天充滿綠色和希望的,夏天是一個活力的季節,秋有豐收和落葉,冬有白雪和期待。”真的是這樣。我還補充說:“正是因為有了分明的四季,所以,我喜歡北方,不喜歡南方。”

春之將始時,總是充滿了希望。日子,在希冀中,漸漸地綠起來。

二月二過了,這“長長的春節”,也該結束了。那掛在白色鏤空隔斷上的喜慶的紅色福字,還有春字紅燈籠,也該摘下來了。再美麗的東西,都得應景才好。紅紅火火過春節,素素淡淡過日子。

春節,這個名字真好。以春天的名義,過節。也所以,每每春節過後,春的味道也就一點一點浸潤在人心裡了。

突然想起春天這個英語單詞:Spring,有那麼多美好的意蘊呢:活力,跳躍,生長,湧出,躍出等等。而且,還有泉水的意思。濟南,乃泉城,春,也就在那湧動跳躍的泉水裡呢。

二月二,又曰踏青節。雖草未綠,葉未生。可這青青綠意呀,已然在心裡躍躍欲試地萌生著呢!

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2

家鄉的春節從一過臘八家鄉的人就為過春節忙碌開了,蒸饃,做豆腐,買年貨,打掃衛生。忙完了也就到了年三十了。

三十一早家家戶戶貼上大紅的春聯,掛起紅紅的燈籠,把家鄉打扮的喜氣盈盈。到了晚上全家圍坐在一起邊吃豐盛的

年夜飯邊看春節晚會。最快樂的就是我們小孩了,我們穿上新衣,帶上鞭炮挨家挨戶的去竄門兒,那家的大人都要熱情的招

待一下,而且我們玩到天明也不會捱罵。

十二點過後開始點旺火接財神了,我們在院子裡壘上大大的旺火,點燃很多的禮花炮竹,霎時天空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

禮花,像菊花,像星星,像孔雀開屏。好看的不得了。鞭炮聲,孩子們的歡叫聲使春節更熱鬧了。

接完財神後大人們也要互相竄門拜早年,喝點小酒,玩會兒牌,而我們小孩熬不住了,很快進入了甜蜜的夢鄉,在夢裡

我們甜甜的笑了。

這就是我每年愉快的渡過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3

南陽,這是一個位於河南省西南部的一座小城,它並沒有沿海地區的富庶,卻擁有著濃郁的文化氛圍,許多傳說故事都是從這裡繁衍誕生的。而我的家鄉就在這麼一個青山綠水的小城裡。

家鄉的人們敦厚朴實,每逢過年,這座小城裡就熱鬧非凡,濃郁的新年氣氛撲面而來。

在臘月二十八這天,家家都要蒸饅頭,炸年貨。而在這其中,奶奶做的饅頭一定是最鬆軟,最好吃的。在這天早上,奶奶一定是早早地起床,開始發麵,準備雞、鴨、牛、羊等食材。

等著面發好之後,把面分成兩部分,一大塊兒蒸饅頭,一小塊兒擀麻葉。不久,奶奶就用擀麵杖把面擀成了面片,再做成麻葉,這裡的麻葉並不是植物,而是一種我們家鄉新年特有的炸麻葉。這種麻葉的面裡有油,雞蛋,芝麻,白酒,這些原料是麻葉更加的好吃,也更加有家鄉樸實的味道。很快面片就擀完了,奶奶用刀在面片上割開一個小口子,從口子裡將面片的一端掏過來,這樣,一個精緻小巧的麻葉就完成了。

做完麻葉後,奶奶就開始炸麻葉。金黃的麻葉很快就出鍋了,我迫不及待的想吃一個。奶奶卻攔住我,說:“這第一鍋麻葉兒要給灶神供上,下一鍋你再吃。”我點了點頭,期待著第二鍋麻葉。很快我就吃上了麻葉,金黃的麻葉,又香又脆,美味可口,再配上麻葉上的芝麻,就像是金黃色的葉子。大家都非常喜歡吃。我還聽奶奶說,炸年貨的由來就是以前的人們一年裡很難能吃上好東西,所以在過年時好好的補上一頓,讓自己缺少油水的肚子,好好的飽餐一頓。

過了二十八,就是大年了,人們走親訪友,年的氣氛愈長愈高,很快,十五元宵節就過了,年過完了。人們又各自去忙各自的事了。

家鄉的春節熱鬧又美好,人們每一天裡都開開心心。而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4

我們家鄉的春節別有一番特徵,從元旦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會有精彩。雖然春節時期大家都忙裡忙外,但是假如把繁忙和歡樂相比,我想應該是歡樂佔的比例更多吧。

我們家鄉的春節別有一番特徵,從元旦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會有精彩。雖然春節時期大家都忙裡忙外,但是假如把繁忙和歡樂相比,我想應該是歡樂佔的比例更多吧。

元旦是最值得我們慶祝的一個時辰。由於在這個時辰,除了有特殊緣由外,普通大家都會回到家裡,與家人們聚會在一同,吃上一頓豐富的年夜飯,說說分手時的奇聞樂事,津津樂道地品償美味佳 餚,享用著團聚的樂趣。吃完年夜飯,我們可以到室外去觀看四處美麗的煙花在夜空中絢麗綻放,傾聽四處每一聲喜慶的祝願。隨著人們生死水平的不時改善,五花八門的煙花不時湧現,我們所看到的 煙花越來越美、人們燃放的煙花也越來越多,聽到一陣一陣劇烈的鞭炮聲,原來,這是大家為了迎接新的一年來啊!

大年終一的晚上,我們總是要吃湯圓,這是我們的傳統習氣。從七年級開端至初四左右,我們大家都要到 親戚家裡去作客拜年。去時普通都會帶上一些禮品,表達一片客氣之意。異樣,親戚冤家來作 客也是如此。無論是我們去作客,還是親戚冤家來作客,小孩子一定賺足了廉價,由於他們能失掉大人們的壓歲錢,手拿壓歲錢心裡別提有多快樂!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是我們春節時期的一個重要節日,家家戶戶都會購置湯圓或本人做湯圓吃。吃湯圓表示我們大家團團聚圓、和和美美

家鄉的春節多姿多彩,最高興的當然要屬我們小冤家了。除了過年能有壓歲錢外,最開心的是我們可以輕鬆自在地遊玩。尤其是春節裡,男孩子們可縱情地點放鞭炮,每一次嘹亮的'爆炸聲,都預示 著一次高興的喝彩,哪怕是冒著耳朵也能感遭到心跳的精彩。大人們雖然沒有和我們一同玩,但看著我們那快樂的樣子,他們也都心花怒放!

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5

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節日。每年春節,中國人民都會歡歡喜喜、喜喜慶慶地度過。雖然每個家鄉過的方式不同,但春節的熱鬧和歡樂卻在每個人心中盪漾!

在我們家鄉,春節大約在除夕的前一天就開始了。家家戶戶都開始打掃屋子,掃走黴運。經過大家分工合作、揮汗如雨的勞動。展現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煥然一新的景象:乾淨明亮的窗戶,一塵不染的地面,還擺上了從花街買回來爭奇鬥豔的鮮花。以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大家也都買回來了許多年貨:大人們歡天喜地地挑選著鋥亮的鍋碗瓢盆等各式生活用品;孩子們則興高采烈地搶購著多彩的糖果等各式零食;老人們則眉開眼笑地揮毫書寫著應景是對聯……好一派熱鬧的氣氛!

一轉眼,除夕夜就要到了。三十這晚,是最團圓的日子。人們都會和最親的人或好友一起吃團年飯,很是熱鬧。家庭成員都陸陸續續地從各地回來了,桌面上擺著熱氣騰騰的美味佳餚:鮮嫩的魚寓意著“年年有餘”,嫩滑的雞寓意著“鼠年大吉”,甜香的湯圓寓意著“團團圓圓”……大家齊聚一堂,舉起酒杯一起慶祝,香醇的美酒中洋溢著歡樂的氣氛。

大年七年級天剛亮,“噼裡啪啦,噼裡啪啦”此起彼落的鞭炮聲把我從美夢中叫醒。新年到了,一家男女老少都換上新衣,個個精神煥發,孩子們臉上洋溢著天真爛漫的笑容,大人們更是喜上眉梢,老人們臉上慈祥的微笑就像一朵綻放的花兒。開始到處“奔波”,去向每一家親戚拱手做輯拜年了!過年要數孩子們最快樂了,因為孩子們拜年的時候可以得到壓歲錢的呢!

新年裡,紅包是紅的,對聯是紅的,燈籠是紅的,預示著一年紅紅火火、熱熱鬧鬧!“一年之計在於春”有的是熱鬧,有的是希望!

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6

“啪,啪,啪,啪……”隨著鞭炮和人們的歡聲笑語,又迎來了一個新的一年。一家人圍著一張桌子吃飯,看電視,是最令人愜意的時刻了。

在我們那兒,除夕晚上天一撐黑,就要放鞭炮,放煙花,我和妹妹這兩個小鬼也經常會湊熱鬧,想點燃一個煙花或爆竹,可都被奶奶給趕了回去。但我們總還是有權利看煙花的吧!我和妹妹於是便跑進屋去搬出凳子,站在上邊看煙花,一朵朵美麗的煙花綻放在天空中,把天空渲染的如同白晝,成為了一個永恆的瞬間。放完煙花,就要去吃餃子去嘍!一家人圍坐在桌子旁邊,和睦相處,其樂融融。到了午夜十二點,每家每戶都要放流火八個“兩響”,以祈求來年大吉大利,萬事如意。

過了三十,就是七年級。七年級這一天要起五更,吃完餃子趁著天還沒亮去走訪拜年。拜年時,人們都說著吉利的話,用真心去祝福別人在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大吉大利,平平安安。另外吃餃子時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在包餃子時,包上6或8個包著硬幣的餃子,誰吃到的最多來年誰就最有福氣……

家鄉春節的習俗怎麼說也說不完,等你有機會去我們家鄉時,我當面仔細地為你介紹!

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7

在煙花爆竹聲中,新的一年又要來臨了!今天是除夕,家家戶戶都喜氣洋洋,掛上燈籠,貼上紅紅的春聯,每個人都忙著自己的事,等事情都忙完了以後,我們開始吃團圓飯,飯桌上不時傳來歡聲笑語,大家都高興極了!

吃完晚飯,我就迫不及待地和叔叔、弟弟去門口放煙花,叔叔把煙花擺在門口的空地上,拿著打火機,彎下腰點燃煙花,就遠離了那個煙花,“砰!砰!砰!”煙花在空中炸開了,好像天女散花,又像一把把彩色的花傘,漂亮極了!遠處也放著五光十色的煙花,各種各樣的煙花都有,為夜空添了幾分美色。

大年七年級的早晨,我和爸爸、媽媽一早就起來了,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到親戚朋友家作客拜年,去拜年我最高興了,因為我能得到大人們的紅包,手拿紅包心裡別提有多高興!

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又是我們春節期間的一個重要節日,家家戶戶都會吃湯圓,吃湯圓表示我們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春節是快樂的節日,讓我們一起來慶賀吧!

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8

在每個人的家裡,都有不同的習俗。比如說,過春節。過春節的時候,有的地方專門會燒一頓大餐,聚集街坊鄰居、親戚,擺一大桌位圍起來吃飯。

家鄉里過春節都會變得很忙。過春節,小孩子們總會買些爆竹。大人們也會買些大的鞭炮在除夕夜點燃,在大年七年級早晨,家家都會燒長壽麵和雞蛋吃。然後,將買來的許多菜,魚、肉、雞、年糕,會聚一起過年,這預示著來年的事情平安順利。過年的時候,家家都會出去擺攤,或者去拜年。在拜年的那一天,大街小巷一片寂靜,地上的垃圾也是繁多的。大街上有賣糖,也有賣過年的小吃。

相必大家都知道貼春聯是一系列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春節的前幾天,街上就擠滿了大聲叫賣春聯的小販。擺在攤子上的春聯更是琳琅滿目,讓人應接不暇。每張春聯上都寫著祝福的話語,但各有不同,耐人尋味,有的春聯上寫著“和風吹綠江南柳,春雨吹催開塞北花”;有的春聯上寫著“水水山山處處畫,家家戶戶年年豐”。短短兩句,寫活了新春佳節人們心中的美好願望。

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9

春節是我們祖國的重要節日,在春節期間,我們要去各家拜年,去吃團圓飯,去一起玩樂,當然春節最快樂的就是可以收到好多的壓歲錢,今年的春節也讓我十分難忘。

春節前後那幾天總是很忙碌的,不僅要到各家拜年,還要去超市買年貨,總之忙得不可開交。但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到了晚上,大家都會聚在一起吃一頓熱熱鬧鬧的團圓飯。忙了一上午,終於可以開車去吃團圓飯了,我高興地坐上了車,在去的路上顯得格外的興奮。

開了沒一會兒,就到了。我不禁大吃一驚,家鄉的變化太大了,去年這還有許許多多的垃圾,糞便。可現在簡直可以用一塵不染來形容了。各個角落都放置了垃圾桶,廢棄的房屋都進行了改造變得格外美麗。在我的讚歎聲中不知不覺就走進了家門。家裡簡直煥然一新,電視機是智慧的,空調是智慧的,就連窗簾都是智慧的。我還沒發出讚歎,媽媽就先開始誇起來家裡的一切,都大有改變。

到了晚上,大人們都忙裡忙外,煮菜,燒飯,拖地,擦窗……我卻什麼也幹不了,只能招待一下客人。大人們一直忙裡忙外忙了幾個鐘頭。終於忙完了,大家都坐在一起,媽媽和外婆上菜。我坐下來,看著桌子上的美味佳餚,連口水都快滴下來了,但必須等大人們開口才能開吃。等到大人們開口後,我立馬坐好,開學品嚐美味的佳餚。桌子上琳琅滿目,讓我看得眼花繚亂,不知道先吃哪一道菜,是想吃雞肉還是魚肉?是先吃青菜還是先吃茄子?還沒等我想好大人們就往我碗里加菜,不一會兒我的碗就滿滿當當。吃到一半就要說祝福語,大多是由小孩來說,什麼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身體如意,健康吉祥,馬到成功,年年有餘……最後實在是想不到了,就連開開心心也搬了出來。但也是有回報的,小孩說完,手上就會多一個紅包。就是這樣熱熱鬧鬧地直到春晚結束,大家才上樓睡覺。

春節就是這樣熱熱鬧鬧,家鄉也是日新月異。春節的快樂,融洽,喜悅在春節的那天在我的心中不散,讓我難以忘懷!

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10

上海,一座繁華的城市,在本應該熱熱鬧鬧,紅紅火火的節日——春節,卻顯得些許冷清,有點安靜。但是,在以前,上海的景象跟現在卻是截然不同。

在曾經,路上是人聲鼎沸,車水馬龍,各種各樣的叫賣聲不斷。家家門口貼上了紅色的對聯和“福”字,喚作“貼門紅”。走進屋子時,只見裡面煥然一新,桌子上擺滿了美味佳餚,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圍在桌子旁,大口大口地吃著桌子上飯菜,那叫作“團圓飯”。還有,還有,在過年,小孩子們頂喜歡的莫過於收壓歲錢了,“壓歲”諧音為“壓祟”,壓住一年的晦氣,怎能叫人不開心呢?自然是心裡樂開了花。那煙花,也是必不可少,各式各樣,五光十色,令人欣喜,興奮,入神……

回到現在,雖然沒有了令人興奮不已的煙火,但其它程式依舊沒有變化。在屋內外,我和爸爸貼上了那鮮紅色的對聯,將“福”字倒過來貼,諧音“福到了”,以求吉祥;桌子已經拆開,變得更大。上面的佳餚令人垂涎三尺:有清蒸鱸魚,是“年年有餘”,有紅燒肉,是“鴻運當頭”,還有糕點,是“步步高昇”等等,香氣撲鼻,五花八門,有什麼事比一家人團團圓圓吃頓飯更美好呢?自然沒有。收壓歲錢則是讓我興高采烈,看著自己小金庫裡的錢越來越多,我心裡來不及偷著樂呢!雖然沒有了煙花,但是當聽到炮竹響起,還是會立刻衝到窗前觀看,雖然每次都沒有看到天空的大幕裡出現色彩,心中未免失落,但是每次心中都會積蓄更多的期盼與興奮。

現在的家鄉的春節,雖外表冷清,但心中卻是熱烈!我愛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11

在美麗的家鄉湖南省,過春節擁有很多風俗人情,與北方地區擁有一絲不一樣。

在大家這兒,新春佳節類似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大家逐漸提前準備過春節的特色小吃—糰子,而不是北方地區的綠豆糕或水餃。它是一道用小麥麵粉做成的特色美食,麵糊中摻雜著胡蘿蔔丁、幹豆皮、生豬肉等,包好以後縱火上蒸,不多長時間,熱騰騰、熱呼呼地一籠團團長就公佈了。光看那鮮嫩的表皮,就饞得人垂涎欲滴,咬上一口令人讚歎不已,脣齒留香。糰子不但能夠蒸著吃,還能夠煎著吃。

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在這一天,大街上比過去都需要繁華。家家戶戶都是在提前準備年貨禮盒,而小朋友們也在為過春節做準備,買菸花爆竹,買小玩意。

過了過小年,大家更繁忙了,家家戶戶開展清掃,給家裡的尺寸物件“洗洗澡”,將家中裡裡外外清掃得乾淨整潔。

除夕夜眨眼睛就到。家家戶戶貼對聯、貼年畫,提前準備年夜飯。到夜裡,爆竹聲源源不斷,此起彼落,好不熱鬧!一家人圍住在一起邊看見聯歡會邊吃著年夜飯,不經意間就邁入了新的一年。在大年夜,成年人、小孩子是要守歲的,老人們會給小朋友們春節紅包,寄予著“萬事大吉”的美好的祝福。

七年級這一天很注重。早晨一般都煮麵吃,喻意著白頭偕老。在這一天大家一般都閉門不出,分別在家裡歇息。新春佳節的暑假也就大部分從七年級至初六,過了初六,大家就接連不斷上班了。

正月十五元宵節,放花燈、猜燈迷在這兒不是時興的,僅僅煮煮湯圓吃罷了,因此相對性於北方地區的元宵佳節,也不那麼繁華了。湯糰有各式各樣的,有芝麻餡兒、花生仁餃子餡兒、奶黃餡兒……如白玉盤天然珍珠,惹人喜愛。

過了十五,年即使過完後,唸書的唸書,工作的工作,大家夥兒又開始了一年的繁忙。

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12

我的家鄉在安徽省的渦陽縣,我們那裡的春節習俗與別的地方不同,想知道嗎?那我就告訴你吧!

在我們那裡春節是老百姓最看重的節日。家家戶戶的鍋內於除夕夜先兌好水,篦子上放包子、饅頭,據說是不能空鍋。不僅如此,媽媽每次都會在水缸裡打滿清水,還在水缸裡放上大蔥、蒜苗、還有菠菜,然後還要說一句吉祥話:“做人要誠實,守信,一青二白,清清白白。”

農曆正月七年級,要早起,開門放三聲“大雷子”,謂開門炮。男人要先起,在中堂設香燭,給灶王爺上香,準備早飯。據說女人一年四季做飯做家務,很辛苦,今天晚起會兒享享福,所以這日早餐就交給了男人。

在太陽出來前不能倒水;當日不能掃地,否則老人常說會把好運與財運趕走的。也不能用剪刀,這些工具是“破”,也是破運,破財的意思,不吉利。家人起床不催叫,全家起來後換新衣,拜天地尊長。早上一定要吃一口蒜,一口饅頭,寓意新的一年身體健康平安。

早上不吃葷,吃“扁食”。扁食是我們那裡對形狀像月牙兒的素餃子的俗稱,裡面的餡兒是韭菜、雞蛋、粉絲、麻花拌在一起的,放上佐料再加上香油,那味道真叫一個香。做的時候韭菜要切碎,雞蛋要在鍋裡炒熟,粉絲要切碎,麻花要用擀麵杖壓碎,餃子皮要溫水和麵擀成的。

年七年級吃完飯後要親鄰互相走動好給長輩拜年,行磕頭禮,這是最開心的時候,因為會收到很多紅包;八年級開始走親串友;九年級走姑姑家;初四走岳丈家,這是爸爸的說法,其實就是跟著媽媽回姥姥家。這天媽媽的臉像花兒一樣美,因為小公主要回家了;初五就不能走了。親戚回過來拜年一般要相隔一日,否則被稱為"拜跟腳子年。”

這就是我家鄉過春節的習俗,不知道你家鄉的習俗是怎樣的?

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13

我的家鄉最熱鬧的節日就要數春節了。

春節前幾天,大人們就開始準備春聯、燈籠、煙花等東西了。這些一般是舅舅去買的,而春節要用到的食材,都是媽媽和舅媽採購的。

最令人興奮的當然還是大年三十那天。媽媽和舅媽一起做棗餑餑,我和弟弟幫忙用硬幣在上面刻印子,然後媽媽就用手指將那印子挑起一個拱形,再往裡塞棗子。我和弟弟趁她們不注意時,就會偷偷往嘴裡塞個棗,她們也裝作沒有看見。最後剩下的棗就成為了我們的零食。當然,每年大年夜飯桌上總少不了一大盤魚,象徵著年年有餘,表達了人們對新一年的憧憬和祝願,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道菜。

到了晚上,暖烘烘的炕上一張方桌,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菜,有的菜擺不開只好往上摞,再擺第二層。我和弟弟坐在最裡面靠窗的位置,姥姥坐在我們中間,媽媽在右面,再外面是舅媽,舅媽對面是舅舅,一般舅舅也在炕邊上,因為他和弟弟之間是,那裡用被子捂著酒和飲料,這樣喝起來不涼。

大人們邊乾杯邊聊著家常,姥姥邊吃菜邊呵呵地笑著,臉頰紅紅的,像喝過酒似,實際上她是滴酒不沾脣的。而我和弟弟則是隔著姥姥划拳,當然我們拼的不是酒,是飲料。一張完美的全家福定格在這一瞬間。

知道為什麼我總是坐在窗邊嗎?因為在這裡可以看到最美的風景。

聽,“噝”,一道煙花劃破天空;看,一朵絢麗多彩的煙花在星空中綻放。原本我想用手機錄下這精彩的瞬間,可我的目光被夜空中一朵朵競相開放的花吸引了,早已忘記我要幹什麼,直到舉在半空中的手臂累到痠麻,才想起收回手臂。

好美的煙花,好美的大年夜,真想讓時間永遠都定格在這一刻。

大年夜裡處處張燈結綵的家鄉,是我人生中最美的畫卷。

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14

新年到了,又到了吃餃子、看春晚的時候了。去年,我沒有吃到餃子中的硬幣,我都不高興了一年呢!因此,今年我一定要吃到象徵好運的硬幣。

一天的期盼,終於等到了華燈初上的時刻。我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開始包餃子了。奶奶把面和好,媽媽準備了餃子餡,很快就開始包餃子了。我先包了一個大大、圓圓的餃子,大家看了,哈哈大笑,因為我包的餃子像個“不倒翁”,歪歪扭扭的,怎麼也站不住,我自己看了,都忍不住笑得直不起腰。

趁大家不注意,奶奶悄悄地把一個嶄新的硬幣,放進了其中的一個餃子中,沒想到,奶奶的這個動作卻被我這個小機靈鬼給發現了。我心想:今年我一定要吃到這個有硬幣的餃子。於是,從現在開始,我什麼也不做了,就“守護”我的這個心目中的餃子身邊。誰知道,餃子熟了以後都一樣,我也分不出哪個是我守候了半天的餃子了,把我急壞了!氣得我左看右看,不知道吃哪個才好。正在我猶豫不決時,大家開始吃餃子了。爸爸真幸運,吃的第一個餃子就吃到了硬幣,真是沒辦法,我只好再等待來年了。

午夜的鐘聲就要敲響了,爸爸拿了好多的鞭炮跑到外面。頓時,彩花漫天,天空亮如白晝,我在房間裡不禁拍手,大叫“太漂亮了”。我忽然轉過身,問媽媽:“為什麼過年一定要放鞭炮呢?”媽媽笑著告訴我說:“傳說古時候有年獸,常常出來害人吃牲畜,村民想辦法要把年獸消滅掉。突然有一天,村民發現年獸怕光亮和響聲,於是村民們就放鞭炮把年獸趕跑了。從此,民間就有了過年放鞭炮的習俗。“噢,原來是這樣啊!”

放完鞭炮,我們全家人一邊看春晚一邊吃餃子,我真想每天都是春節,一家人快快樂樂地在一起,那該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