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精品】端午節日記彙編8篇

節日慶典 閱讀(1.69W)

一天即將過去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穫吧,讓我們今天做個總結,寫一篇日記吧。如何把日記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日記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品】端午節日記彙編8篇

端午節日記 篇1

端午節那天,爸爸和媽媽有點事情,便出去了。

我一個人靜靜地在房間裡寫作業。"咚咚",一陣敲門聲響了起來。我連忙放下筆,打開了門。一位油漆工走了進來,說:"小朋友,你家陽臺牆壁褪色了,我是來粉刷的。"說著,他走進了陽臺。我沒太在意,又回房寫作業了。過了一會兒,他幹完了活,便出去了。

"咚咚",又響起了敲門聲。我以為是爸爸回來了,便邊開門邊說:"爸——"可還沒等我說完,油漆工就進來了,他對我說:"小朋友,剛才刷的地方還沒刷好,我再去刷一遍吧!"我點了點頭,心裡卻在嘀咕:刷了不就可以了,怎麼還有這樣自找麻煩的人?過了一會兒,他終於走了。正當我專心做作業時,樓下又傳來了喊聲:"小朋友,我的工作服忘在陽臺上了,把它扔下來吧!"哎,煩死我了,名堂也太多了吧!我走到陽臺上,隨手把上面的一件黃色的工作服扔了下去。

我以為他不會再來了,便安下心來寫作業。誰知,他又來了。我氣急了,罵道:"你怎麼這麼煩人啊,還讓不讓我寫作業啊!"他聽了,好久都說不出話來。過了很長時間,他才說:"對不起,小朋友。這不是我的工作服。我的工作服很舊,上面還沾有油漆。這件卻還是新的。。。。。。"我詫異極了,便讓他去取衣服。

看到他的身影在樓道里慢慢消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今天是端午節,你怎麼還要幹活呢?你已經做得很好了,為什麼還要力求完美呢?你。。。。。。我終於意識到:人的品格是不會表露在外表上的。

但願今後能再次看見他,對他說聲:對不起!

端午節日記 篇2

有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爺爺說:“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要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爺爺還說:“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或手腕上,稱為長命縷,聽說可以長命百歲。家家戶戶插上‘五端’:有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我正在家看書,突然聞到一陣清香,我跟著香味走過去,發現原來是奶奶在煮粽子,我偷偷吃了一個,是紅棗餡兒的,又香又甜,味道好極了!

端午節日記 篇3

農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

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端午有好幾個來歷,有些人認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還有些人認為端午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過端午節時,小孩子們就可以大飽口福了。因為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這些食物可是相當美味的。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寫一個王,還要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被稱為長命縷。我們現在有很多地方還會舉辦賽龍舟比賽,它象徵友誼和中華民族的團結精神。

端午節是大約四千年前留下來的傳統佳節,我們要好好了解它的故事、風俗。

端午節日記 篇4

今年端午節,我過得十分快樂、充實,在家裡我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姥姥包粽子,所以我覺得這一年的端午節十分有意義。

早上,我奇蹟般地起了一個大早,發現姥姥在包粽子,我走上前去問:“要我幫忙嗎?”姥姥笑眯眯地說:“如果你實在要幫也可以。”我十分開心,搬了一個小椅子坐在姥姥身旁,只見姥姥很熟練地把蒸煮過的粽葉拿在手裡圍成一個半圓錐形,把淘過的糯米灌入粽葉裡,迅速地裹了起來,不一會兒一個漂亮的粽子完成了。我不禁問姥姥,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姥姥說:“包粽子、賽龍舟、做香嚢,還有喝一些黃酒啊,吃“五紅”啊……”“哇!有這麼多”我大叫起來,姥姥一臉笑意地說,我再給你講講包粽子的由來吧。”

五月初五,在楚國即將滅亡之時,屈原是個十他愛國的文人,見到自己的國家即將滅亡,就飲下了最後一杯酒跳入汨羅江自盡了,人們為了紀念他把粽子扔入江中為的就是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同時還每年在江河裡舉行隆重的賽龍舟。就這樣人們代代相傳,端午節就是這樣傳承下來的。我聽得十分入神,原來端午節還有這樣一個不簡單的故事。粽子包好了,滿屋都是粽葉的香味,今年的粽子,姥姥包了兩種口味,有紅豆蜜棗味和鹹肉味的,儘管我沒有成功的包好一個粽子,但是我幫姥姥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所以當我剝開粽子,深深地聞了一下這裹著粽葉香氣的糯米粽子,咬下一口滿口香氣感到真是好吃,因為這個粽子裡有我勞動的一份噢!

這個端午,讓我足實長了知識,讓我真正體會了這一年的端午節是一個“濃情有趣端午節”。

端午節日記 篇5

楚國大夫屈原,一直熱愛國家,可他這顆愛國之心遭到了子蘭、靳尚等人不公正的對待。在公元278年五月初五,屈原心懷愛國憂憤,抱著一塊大石頭,跳進汨羅江裡自 殺了,楚國老百姓萬分悲傷,都划著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哪有屈原的影子,大夥在汨羅江裡撈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只好把竹筒裡的米飯撒下去,希望水裡的魚兒不要啃屈辱原的屍體。打那以後,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當地百姓都划船把竹筒裡的米飯撒到江裡,再後來,人們把竹筒裡的米改為粽子。

每年端午節,人們都包粽子,買粽子,吃粽子。粽子的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圓的,粽子用綠色的粽葉包住糯米和棗,還有人包了肉……顏色和樣子都很好看,粽子的味道獨一無二,既是消暑開胃的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滋補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愛吃。

每當我吃到粽子的時候,就會想起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

端午節日記 篇6

早在幾天前,街道上就擺滿了粽子,到處飄散著粽子的清香。今天終於可以吃到媽媽做的香噴噴的粽子了。因為端午節到來了。

媽媽真是了不起,能做出好幾種不同味道的粽子,有紅棗粽子、豆子粽子、蛋黃粽子,還有我最喜歡吃的肉粽子。粽子剛一出鍋,我和哥哥便你爭我搶,生怕自己少吃了一個。

正當我們準備把粽子送入嘴裡的時候,爸爸走了過來,微笑著說:”你們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嗎?“我們異口同聲地回答:”為了紀念屈原!“”對!那你們知道為什麼要紀念他呢?“我和哥哥你看著我,我望著你,直搖頭。”在春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又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所以在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我和哥哥點了點頭,原來端午節還有這樣的意義。今天不僅吃到了香噴噴的粽子,還讓我收穫不少。

端午節日記 篇7

關於端午節我有一個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豆;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漢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吃飽了,不再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真是一個神祕;充滿色彩的節日呀!

端午節日記 篇8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我國有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按照家鄉的習俗, 端午節我收到了媽媽送給我的節日禮物,媽媽送我了一個漂亮的香包戴上它可真香,媽媽說戴上它可以遠離害蟲 ,驅毒辟邪。我們也吃到了香甜的粽子,荔枝,哈密瓜,西瓜,香瓜各種水果,太過癮了。媽媽還帶我們到野外去玩耍,這個假期太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