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精品】端午節日記彙編七篇

節日慶典 閱讀(1.91W)

即將要到一天的結尾了,我們對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日記了。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日記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品】端午節日記彙編七篇

端午節日記 篇1

端午節,一個幾乎人人皆知的節日,家裡的老人們也都知道,可是,在我的記憶裡,我沒有過過這個節日,就是,這一天,和平常一樣,或許,不一樣的就是,在那一天,我忙的沒有時間去做飯……

不管是從小長大的孃家,還是生活了二十年的婆家,都沒有把端午節這天當成節日去過,更別說包粽子,連買都沒有時間去買,是的,也沒有閒錢去買,所以,在家裡,我沒有吃過粽子。

吃上粽子,是這幾年在北京,老闆們都在這天以前包很多的粽子,每年都給我送好多,兒子不太愛吃,老公又不吃我的飯,我幾乎一天三頓當飯吃,算是彌補了以前沒吃過粽子的虧欠吧。

粽子有各種各樣的配料,吃起來的味道也不太一樣,但是,我承認,這確實是一種美食,吃著粽子,我心裡卻不是滋味,因為家裡的老人們是吃不上的,不是沒有錢買,而是如今正是麥收大忙季節,從拔蒜薹開始,接著挖蒜,剛把大蒜收拾好,金黃的麥穗就要倒頭,人們顧不上歇口氣,就又投入更緊張的麥收中。現在有條件利用機械,人們不用再軋場,打場,但也要搶時間,不能讓熟好的小麥遭受雨淋。而這同時,大蒜地裡套栽的棉花苗澆過一遍水後,在沒有了蒜棵的遮擋下,如拔苗助長一樣,嗖嗖的往上躥個頭,待小麥收進家,玉米播進地裡,棉花苗們已經長勢喜人,伸展著一圈圈的胳膊,在等著主人來收拾,從現在開始,一直到入冬,人們的時間大都耗在這些棉花棵上了。

端午節,屈原在汨羅江上仰天長嘯之時,可是看到了終日辛苦的農人每年都是“今年盼著明年好,明年還是那件破棉襖”的境況,而那些飽食終日的寄生蟲們卻是錦衣玉食,欺壓百姓,故而才憤世嫉俗,跳入江中,不願與糜爛的政界共處……。

可是,不知屈原的魂魄是否看到,他上下求索的修行之道至今如何 ……

端午節日記 篇2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傳說在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汨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後來,每年的五月初五那天,人們都會用包粽子、插艾葉、賽龍舟等各種方式來紀念這偉大的愛國詩人。

其實,對於我們家來說每一個節日就是我們全家團圓在一起的日子。今年的端午節,我們像往年那樣,全家高高興興地聚到爺爺奶奶家包粽子吃。由於我不會包粽子,便向“包粽好手”外婆請教,外婆爽快地答應了。

外婆說包粽子的準備工作很重要。只見她先把蘆葦葉子放在水裡煮一煮,然後再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乾淨。等蘆葉放涼以後修理整齊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外婆手把手的教起了我,我也學得非常認真,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外婆手中的動作。外婆的手猶如魔術師的手那般靈巧萬分,手指在蘆葉間穿來穿去,不一會兒,一個漂亮的粽子便包好了,我佩服地五體投地。我也開始像模像樣地學了起來,但是馬上問題就來了,我怎麼也包不好那幾個角,從而導致“米粒寶寶”時不時淘氣地從“蘆葉窩”裡跳出來。我有些氣餒,外婆一臉寵溺地看著我說:“小寶,做什麼事情都要有耐心呀,外婆相信你肯定會包出漂亮的粽子的。”最終,我做出了好幾個奇形怪狀的粽子,有的圓乎乎的像一個球,有的歪歪斜斜的像個小怪物,有的鬆鬆垮垮的像個懶散的胖子在睡覺。一旁的奶奶看著這些粽子在偷笑呢,瞧,兩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了。再看看外婆包的粽子,個個都筆挺地站立著,四個角稜角分明,比我包的粽子精神多了,看來我還得向外婆多學習呀。

爺爺接過我們包的粽子,煮了起來,大約過了一個半小時,鍋中便飄出了陣陣香氣,把我饞得直流口水。又過了十分鐘,爺爺便端著一盆熱氣騰騰的粽子走了過來,我立刻狼吞虎嚥。還別說,我包的粽子雖然形狀怪,但挺香的,我一口氣吃了四個,把我的小肚皮兒撐得溜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也都吃的直打飽嗝。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有意義的端午節,因為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嚐到了自己的勞動果實。

端午節日記 篇3

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在大門上插了艾葉。每家人都在高高興興的.吃團圓飯,我們一家人也說說笑笑地吃團圓飯。過節的氣氛真好。吃中飯一坐下來,我就看見一大桌的飯菜,我流著口水說:“多豐盛的一餐呀!”想到這我覺得奶奶很辛苦,因為這桌飯菜是奶奶為我們準備的。奶奶都忙碌了一天,但是她心裡還樂呵呵的。

吃團圓飯了,我大口大口的吃著美味,想吃完就去拿美味的粽子給大家吃。吃完飯後,我就幫奶奶拿粽子,奶奶對我說:“孩子,你知道嗎?艾葉,翹果和粽子都是端午節的特徵......”我一邊吃著粽子,一邊聽奶奶講有關於端午節的事。

我覺得我的家好溫暖,好幸福!

端午節日記 篇4

時光流轉,古代,屈原含冤投江而死,他那一身正氣驚天動地,人們為了紀念他,將這一天定為端午節,隨著時間的推移,節日中各種花哨而讓人興奮的遊戲逐漸演變成了一種美麗的傳統,人們在粼粼波光上划著龍舟,聽著吶喊加油的節奏,吃著香噴噴的粽子,茶雞蛋,小孩子們繫著各種五花八門的紅線,與此同時,與傳統一起定格在大家心間的就是屈原那高大的身軀!

回到現實……

又逢一年端午佳節,早晨,剛起床,一股艾草的香味撲鼻而來,空氣中參雜著端午節特有的氣息;中午,一個個獨特的粽子傳播著一種誘人的味道,一個個白淨的雞蛋上變魔術般的出現了一道道咖啡色的細紋,在這獨特的節日裡享受獨特的佳餚,每個家人臉上都帶著一種透明的笑,那種比彩虹泡泡還清澈的快樂從心底浮起;晚上,與媽媽在人來人往的夜市中走著,也許正是這一個個人身上散發出的節日氣息,構成了一幅熱鬧的畫面。

這一天中細節太多,多得難以說完,收穫太多,多得讓人意外,當然也有一些遺憾,足以讓我慢慢彌補,這個喜怒哀樂酸甜苦辣,玩味十足的一天我卻更偏愛這種獨有的節日氛圍。

端午節,悲傷的節日演變成了喜氣洋洋的人來人往,但在開心之餘,我想無論哪一個人有永遠不會忘記我們在心裡紀念的屈原,清澈的水洗清了流言蜚語,我忽然覺得,如果他看見現在的一切一定會瞑目了……

端午節日記 篇5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為引導學生進一步瞭解和感受中華傳統節日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學生對端午節傳統文化的瞭解和熱愛,提高文明素質,結合我校實際,端午節期間,我校將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

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有要求同學們從閱覽室或網上找一找關於端午節這一節氣的相關知識;端午節的由來;屈原的故事;屈原的詩詞;賽龍舟和包粽子的習俗;也有五六年級以“走近端午”為主題製作一份小報,能反映端午的習俗,自己的心聲、生活的體驗;還有深入感受民俗習慣,跟家人包包粽子,看看特具疊滘特色的龍舟賽。

同學們興高采烈,感受著濃濃的節日氛圍!

端午節日記 篇6

說到端午節人人都會想到吃粽子,但是今年在諸暨過端午節則讓我體會了一次與眾不同的感覺。在這裡端午節也要吃粽子,但是更必不可少的傳統美食是炸麥花。

集市上,隨處可見賣麥花的攤點。這麥花是一種油炸麵食,形似麻花,但又是麵皮炸成的,且顏色也更淺。入鄉隨俗,我也買了一點來嚐嚐看。

麥花帶著油炸食品特有的香味,輕輕咬一口,口感十分酥脆,帶著雞蛋的鮮味和芝麻的香氣,還有淡淡的甜。我對油炸麵食不算青睞,因此只是嚐了一嘗。

站在攤位旁邊,趁著人不多的時候,我便向攤主詢問做法。攤子上有兩個人照管,一位是中年女子,一位是大叔,想必是夫妻。妻子負責製作麥花,大叔負責炸,後者明顯清閒些,當我詢問時,大叔便把製作方法和我娓娓道來。做麥花第一步要先和麵,除了酵母,麵粉中需要加入白糖或者紅糖,還要輔以雞蛋增加口感的潤,之後還可以撒一層芝麻。稍微發酵一下面團後,用刀切小塊,用擀麵杖擀成大餅的樣子,再切成麥花皮。

第二步是翻花,將切好的正方形麥花皮沿對角線對摺成三角形,沿著兩條直角邊切出特定的花紋,再來回翻動,就成了漂亮的麥花。

我看著老闆娘翻麥花時手指快速上下翻飛,不由讚歎。接下來就是最後一個步驟,把翻好的麥花倒入油鍋,翻動幾次,金燦燦的麥花很快出鍋啦。

聽說,這麥花也叫巧果,看那老闆娘靈巧的雙手,的確配得上這個名稱,不過我們北方人眼中的巧果卻是另外一種油炸食品了。

中國地大物博,有道是“十里不同音,五里不同俗”,不同地區民俗不同,諸暨端午節的麥花讓我大開眼界。

端午節日記 篇7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四,明天就是端午節了。

吃過早飯,我和媽媽搭乘爸爸的摩托車去街上湊熱鬧。路上,交通顯得有點擁擠。行人比平日裡增加了不少,車流也時斷時續的。交警為了特別保證節假日裡的交通安全,在交叉路口增設了崗哨。我們只能緩慢地行進。我沿途看見不少的婦女手提著大把小把的我叫不上名來的藥草往家裡趕。這是往常所沒有的景象。端午節時,不少的人家都要買很多的藥草,晒乾後存放在家裡,平日裡用來泡澡或沏茶用。至於艾葉、蒲草之類的買回家後就直接插在門窗上,用來避邪驅五毒。我們好不容易來到了MM廣場,停好車後,準備去採購一些過節用的東西。因為人多,一不留神,我們就走散了。我和爸爸不知不覺地來到了集貿市場附近的路段。這裡比平時添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路兩邊,一字兒排開,地面上擺放滿了各種各樣的藥草。那些從鄉下上來的農人們今天忙得是不亦樂乎。他們覺得這些東西比他們栽種的農產品似乎搶手得多。路口處,有一個老太婆在賣一小包一小包的東西。我對此頓生了好奇心。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買了一小包,從中取了一小點,撒放在了我的頭頂上,並告知我這種東西叫雄黃。據傳說,人們在端午節時帶上它就能避邪。呵!天下竟然還有這等事。我越發地對端午節感興趣了。

我們轉悠了大半個上午,才戀戀不捨地回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