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三月作文八篇

節日慶典 閱讀(2.2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月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月作文八篇

三月作文 篇1

人許多無限美好的遐想,萬物復甦,生機盎然,處處充滿著生命力。三月,還有個特殊的節日——“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

據說凡年滿18週歲的女性是都享有過婦女節的權利的,但還清晰的記得,當初在大學校園裡,雖個個女生都已滿足過“婦女節”的條件,但卻都不願與這個節日攙和,概念裡的“婦女”應該是那些已婚的,整天圍著孩子、灶臺轉的女人,便自創了一個所謂的“女生節”,都選擇在那天吃飯、送花、慶祝,而這盡也逐漸演變成了大學校園裡一個大家預設的節日。轉眼四五年時間過去了,女同學、朋友們也都慢慢的結婚、生子,雖心裡還有那麼一絲不情願,卻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婦女”。每到三月,愛做夢的她們就開始寄予希望,憧憬著今年“婦女節”單位會組織些什麼活動,發點什麼福利,那些曾經扮嫩裝萌的小女生影子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

女人都是愛美的,沒有哪個女人不喜歡漂亮的衣服、精緻的鞋子、時尚的皮包,也都喜歡用美美的妝容將自己打扮的明豔動人,這不僅僅是為悅己者,也為自己有份美好的心情。但在我們的煤港一線卻有這樣一群女性——她們每天工作在生產一線,近距離接觸的是黑乎乎的煤灰,因安全需要身上穿的是統一的工裝配上反光背心,腳上穿的是平底鞋,臉上也經常會因為倒三班而出現黑眼圈……她們在裕溪口分公司七八百人的隊伍裡,僅佔百分之十,但她們並沒有因為人少力微而要求搞特殊待遇,每天和所有男同胞一樣,戰鬥在每個工作崗位上,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每到三月八日,當想放假輕鬆一下的她們向領導請示時,那些平日裡看似不重視半邊天的領導,這時候都會語重心長地感嘆,“你們可都是部門工作的頂樑柱,走了我們怎麼辦?”此時,不只是領導還有她們自己都恍然大悟,原來對於公司的正常運轉真的不能少了這半邊天的女同志哪。就這樣一批批年紀大的阿姨們退下去了,又一批批年輕的小姑娘頂了上來,在蕪湖港男同胞的眼中,她們就是“煤港之花”。

三月是鶯飛草長的日子,是花兒盛開、鳥鳴春澗的日子,同時也是全世界女人的節日。逛街時,都會發現商場裡、超市中,都在為這樣一個美麗的節日做著各種促銷,似乎也是從這個月開始,女人們逐漸脫掉厚厚臃腫的冬裝,換上鮮亮明豔的春裝,三五成群的、結伴而行的,毫不吝嗇地向全世界展示著自己的美麗,成為眾人眼中的獨特一道風景。

冰心曾說過:如果世界沒有了女性,將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在女性也能頂半邊天的今天,她們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揮灑著勤勞的汗水,詮釋著對企業、對社會、對國家的熱愛,如同發展中的蕪湖港一樣,都離不開她們的積極參與,也是因為她們的存在連帶著這個季節都變得絢爛無比。

三月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到了。三月三是我們壯族人民傳統的盛大節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殺雞宰羊、蒸糯米飯、煮彩蛋。

三月三的早晨,天剛矇矇亮,媽媽就已經把蒸好的五色糯米飯倒進大圓盆裡,熱騰騰地活像一個鮮花競豔的花盤。我吃了幾口糯米飯,就來到媽媽身邊,幫她選蛋煮蛋。媽媽說:“煮蛋的時候,火不要太旺,以免蛋在鍋裡開裂。等水開後,你在一旁用筷子將蛋上下翻一翻,好讓它們受到均勻的熱度,蛋在鍋裡就安然無恙了。”媽媽說完就忙別的去了。我照著媽媽說的煮好蛋,並把這些蛋塗上七彩顏色,碼在竹籃裡就像一籃五顏六色的貝殼。

你可知道,碰蛋比賽是三月三孩子們的最大樂趣。我和妹妹揀了幾個又尖又大的彩蛋,朝村口跑去,找夥伴們展開碰蛋大戰。

村裡的夥伴也紛紛來到村口。我們有的把蛋放在衣兜裡,走得慢慢的,生怕蛋在衣兜裡“打起架”來;有的把蛋放進毛線網袋裡,掛到胸前;有的兩手中各拿一個蛋,興沖沖地跑來。碰蛋開始了,村口頓時熱鬧起來,小夥伴們這一群那一夥地圍在一起碰蛋比高低。“啪!”一個蛋被碰破了,人群裡爆發出一陣歡笑聲。

我和妹妹拿了四個雞蛋、四個鴨蛋,和小夥伴碰了起來,結果三贏五輸,我們把碰破的蛋一個個剝開皮吃掉了。小夥伴們也在剝蛋,大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用塗滿各種顏色的手抹著沾在嘴邊的蛋,笑了。

我們回到家裡,只見媽媽正把一碗碗、一碟碟熱氣騰騰的魚、肉、菜擺滿一桌。這時,爸爸笑盈盈地拎來了幾瓶好酒,同邀來的親戚好友開懷暢飲。一桌人高高興興地吃飯、喝酒,歡笑聲在屋裡迴盪著。

三月作文 篇3

一眨眼,二月從我們身邊悄悄溜走,三月在不知不覺間來到了人間。當你發現的時候,一定會很好奇地問:“三月,你什麼時候來的呀?”

那淅淅瀝瀝的春雨如雲如霧,如煙如絲,輕輕地落在大地上,發出沙沙的響聲,彷彿在向大地說:“快醒來吧,春天來了!”

走進三月,陽光變得暖和起來。在她的照耀下,大地散發著誘人的清香。

走進三月,風兒變得溫柔起來。她夾著輕微的涼意,吹在臉上身上分外舒適。孩子們出來了,拿著一隻只色彩鮮豔的風箏,跑向操場,奔向廣場。風兒託著他們心中的夢想飛上藍天。

走進三月,樹林變得美麗起來。這時候的樹林開始展現她的美麗:梨花開了,粉白花簇,擠滿枝頭,像一個個白布包掛在樹枝上;那粉紅的桃花像一片片胭脂,像一團團朝霞,整棵樹像一把火傘,彷彿覺得有個大力士在使勁地往上撐著。一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映山紅爭奇鬥豔,吵著讓畫家們畫出她們那美麗的姿態。

走進三月,田野變得熱鬧起來。柳姑娘在河邊照著鏡子,輕輕地梳理著她那長長的辮子,小燕子飛過來,為她夾上一隻黑色的髮夾,可是,小燕子要去捉害蟲呀,於是只停留了片刻,馬上又飛走了。只有小草在對著柳姑娘說著悄悄話。青蛙從洞裡跳出來,伸了伸懶腰,馬上三五成群地投入到戰鬥中去了。

三月,你千姿百態,你變幻無窮,你給我們帶來無限的美麗,讓我們看不夠,說不夠。我愛你——三月。

三月作文 篇4

我外婆家在南丹縣的巴平蠻壩村,是個地道的壯族之鄉。壯家人勤勞、善良、好客,逢年過節,大家喜歡湊在一起歡聚一堂,特別是壯家“三月三”,更是喜慶連連。

“三月三”這一天,我來外婆家觀看山歌會。一到表演場地,人們早已坐滿,一眼望去,真是人山人海。山歌會就要開始了,一陣鑼鼓聲響起,獅子隊舞動了起來。只見獅子們時而翻騰,時而撲跳,時而扭身,時而甩尾……就像一頭頭活生生的獅子在人們面前歡騰跳躍,為節日平添了許多喜慶和熱鬧。接著腰鼓隊登上舞臺,只見她們身穿藍色衣服,腰繫紅綢帶,腳穿繡花鞋,展示了我們壯家民族的特色與魅力。她們有節奏地敲打著腰鼓,似乎打出了她們歡悅的心情,打出了壯家“三月三”的喜慶祥和。

歡快喜慶的氣氛還未散盡,我們翹首以待的山歌會開始了,各山歌隊隊員陸續上臺,大家擺成擂臺陣式,開始比試。大家仔細聽,比賽由拉樂隊首先開嗓:“太陽出來照四方,黨的思想放光芒。蠻壩金城輪流轉,家家戶戶起洋房。”拉樂隊的歌聲才剛落下,臺下立即響起雷鳴般的掌聲。接著,巴幾隊不甘示弱地唱到:“旭日東昇照此方,大米基地美名揚。國家撥款來開發,條條道路通硬化。”巴幾隊的歌聲還在迴盪,甲屯隊就唱了起來:“蠻壩是個好村莊,特色大米在此方,大米賣到東南亞,十個吃了九個誇。”甲屯隊還想繼續唱,卻被拉昌隊接了下去:“萬畝梯田好風光,年年豐收糧滿倉。天天遊客來觀看,四面八方齊湧來。”大家唱得那麼動情,唱出了壯家人的美好生活。歌聲依然不斷,就在此時,蠻壩隊抓住時機,帶著自豪高唱:“蠻壩是個旅遊區,榮華富貴萬年青。這個村子風景好,蓋過北京第二城!”聽著臺上的歌唱,臺下觀眾情不自禁地引吭高歌:“蠻壩是個好地方,好山好水好風光……”還沒唱完,我眼前就浮現出我們壯鄉的一幅幅美麗風光。

春天,萬畝梯田裡的油菜花相繼開放,黃黃的油菜花重疊在這錯落有致的田野裡,遠遠望去,大地像鋪上了一條條金色的地毯,陽光下,春風吹過,田野裡湧起了一波又一波金色的亮光。走近它,濃濃的花香瀰漫了整個世界,讓人如痴如醉。

夏天,人們扶犁耙田,一塊塊田地灌滿了水,漫山遍野的層層梯田,好似一面面大大小小的鏡子,猶如五彩池般美麗。耕田完畢,栽完秧,整個田野又綠油油一片,如果你登上高山極目眺望,就會發現壯鄉的綠色之海是那麼令人神往,而坐落在海洋裡的一座座島嶼,與阡陌交錯的水泥道路相互映襯,更顯示出了壯族鄉村獨特之美。

秋天,層層梯田的稻子黃澄澄的,沉甸甸的稻穗壓得稻稈都直不起腰,秋風吹來,稻浪在翻滾,在歡笑,從山頂滑下來,好像金山在滑坡。風聲稻浪,勾畫出了壯家五穀豐登的畫面,讓遊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我的思緒還在橫飛,突然一陣高亢的歌聲打斷了我的思路,我才發現所有山歌隊一齊唱道:“中央落實十八大,人人要聽黨的話。黨的政策來指導,蠻壩實現中國夢。”是呀,山歌唱出了人們的心聲,唱響了壯鄉的美好藍圖。

三月作文 篇5

正值煙花三月好時節,我來到“中國運河第一城”——揚州遊玩。

博物館的寶

剛進門,我便看見一個大圓圈立在那兒,定睛一看,發現是兩座人頭蛇身連在一起的雕像。看介紹,才知道那是伏羲女媧像。

順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我看到了“鎮館之寶”——霽藍釉白龍紋梅瓶。聽導遊介紹,這是古代皇帝用來盛酒的。只見瓶口圓圓的、小小的,肚子胖胖的、大大的,底盤寬寬的,藍色的瓶面上還燒製著一條白色的游龍。遠遠地看著,讓人心裡莫名地升騰起一股自豪感。聽導遊說,這是元代的瓷器,原本是御用品,之後因為種種原因流落到民間。那為什麼叫它梅瓶而不是酒瓶呢?是因為它肚子大、口小,又剛好能插進兩枝梅花,因此得名。

東關街的糖

離開揚州博物館,我來到了揚州美食之地——東關街。

“這是什麼?好吃不?”我像連珠炮似的問道。一位店員看到我著急的模樣,笑著答道:“這是我們當地獨有的牛皮糖,要不要買兩塊嚐嚐?”

在店員的極力推薦下,我挑好了自己要買的花色。拿出一小塊放在手心,細細端詳著:兩三釐米長、一釐米左右寬的小方塊,藍色的表面上還點綴著黑色的芝麻,煞是好看。吃一塊,沒想到,這柔軟的牛皮糖居然那麼有嚼勁兒,讓我嚼出了滿口芝麻香。

瘦西湖的花

走到瘦西湖門前,便看見一扇古色古香的大門。進入園內,滿眼都是花的海洋:白色的鬱金香,代表著純潔與高雅,黃色的'無名小花,顯得耀眼奪目。最吸引我的當屬瓊花。相傳隋煬帝開鑿大運河時,聽別人說瓊花是一種天上才有的花,只有揚州才能見到。他知道後,就命人開鑿運河來看瓊花,只可惜,最後還是沒能看到。

駐足瓊花樹前,一陣清風拂過我的臉頰,朵朵小花落下,變成花雨,真美,只可惜,隋煬帝沒能看見。想到這裡,我不由地心頭一顫: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千里迢迢趕來,只為看一眼瓊花,最後卻沒能看到,真讓人為他感到不值。但回頭一想,那也沒有什麼,開鑿這條大運河,讓它成為全國的一條南北大動脈,又有什麼值不值的呢?

揚州,真不愧為歷史名城,美食之都,遊覽勝地啊。下次,我還要來!

三月作文 篇6

聽過“煙花三月下揚州”,在江南或許三月是山花炫爛,爛得花都開爆爆得來真有火爆肥腸的味道,僅管山是青綠、花是青紅,而三月對於考子來說,就有點火燒眉毛、水淹頸了威脅,因為六月就是大學聯考,就像人結婚,只不過結婚是決定兩個人的生活,而大學聯考決定一個人的生活罷了。考子的生活不似兩年前的隔岸觀火,就像火燒邊營三百里一樣迅速,不由得使我想起一句俗語:半夜搞火,要難尿。

但是,我是相信火的,金子百鍊不厭,即使你是泥也可由炙烤變得堅硬,“日出江花紅勝火”那是假火,不真實中尋求的真理也如此一般,且不管建築,不耐火,那是上帝對錯誤的一種回收,阿房宮也逃不過“楚人一炬”柰何我們這些考子。我不會去批判戈登的到來,也不會批判《狼性》的社會,或許我們就是《木偶之家》的一個木偶。生活就是如此,越是諷刺,越是批判,越是以黑色眼眸對待黑色世界,就越覺得這就是卡夫卡所謂的黑色幽默,覺得文字的蒼白無力,筆在任何進代,可能都不會成為主要的有效的擊攻,武器、文字如果寫得有理,只會影響部分人,而信仰抑或是道德也不過是追求瞬間的璀璨,經不起人長期虔誠的頂禮或膜拜。

三月作文 篇7

接近三月,是值得喜悅的時光,麥子熟了,不僅有收穫的喜悅,還有萬物的生機,蔥茸一片,鼎盛的時期,樹木爭先長成綠色,一抹,便折煞了剛過去二月還帶著絲絲薄涼的氣候。

開啟門,很多年了,門前那棵香樹便映入眼簾。我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它就已存在了,它是伯父家的,伯父生前最喜種樹,但這棵香樹卻不是他種的,來自野生,自個兒紮根於此,只是一直以來,沒人砍伐它,由此,它留到了現在,也長成了蒼天大樹。

不知不覺,也不知何時,總覺得是默默無聲長成了今天高大的枝幹。冬天,綠葉泛黃,掉盡,停止生長,只有春天來的時候,它才會重新發芽,生出綠葉,綠油油地靜佇在院子的一個冷僻的角落。腳下是冰涼的石頭,它依然能夠紮根生存於此,吸吮這個三月,詩意般的季節,和煦的微風。

我最喜綠的,默默喜愛,看到它,心裡滿是歡喜。覺得它可愛,有種想要將這綠擁入懷的衝動。可能我也是厭倦了人間的烏煙瘴氣吧,這種純粹的喜愛,像自己的生命,因而也多添了幾分生動的色彩。

終究我也不願意死氣沉沉地活著,想要擁有清晨的第一抹朝霞,喜歡看著陽光爬上樹梢,點綴著我那如菡萏般的美夢,痴而不醉,醉而不湎。

情繫搖曳的枝頭,微風中,搖曳像一位輕輕的女子。撥過心頭的溫柔,蕩起陣陣動人的漣漪。真羨慕小鳥,攀上高枝,歌唱自己的歡樂,我望塵莫及!

村裡寂靜的故事,像枝條停止搖擺的依然。看,葉縫裡有天空閒雲的白,還有沉默的山巒。忘記傾訴心底的浪漫,枝頭高高的,假如有雙矯健而輕盈的翅膀,也就算不上高攀。我想。

想要垂下地來,任人觸控,卻又離地面太高。不及,做人太低矮,本分,有時成了迷戀的悲哀。青青,一動不動,微風不來,就是死一樣遁入塵埃,葉子的搖擺,落滿牆外的風情,萬種柔情,被西風深深惦念!

三月,夢中來,香樹銜來溫暖,陪伴,時光不老,歲月不傷。

與香樹作對,這一個個陳舊的日子。日復一日,花落紅塵,葉墜西風,這綠,少了最初時的一抹妍容。

時光如梭,在我漸卻年邁的日子裡,對酒當歌,東風曉月,眷影婆娑,那一個人,那一棵樹,自長成了一道風色。而這門,我關了又開,開了又關,不覺厭煩著,竟而晚月西風,送來遲遲一份欣慰,安於天命,不道人間,眼前婀娜,曾凋零幾何!

三月作文 篇8

每年農曆的三月九年級是老昆明的一個小節日。在昆明有一種說法:“三月三,耍西山。”在這一天非常多昆明人都會去西山遊玩。不知從哪一年開始的,也不知經過了多少年,耍西山的傳統在昆明人的心裡已經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了。

今年的清明節,恰逢昆明三月三——耍西山的節日。爸爸媽媽在這一天帶我去西山遊玩,也算是過一個小節,湊個熱鬧,增長一點見識。

一大早我們就乘車到了西山。今天的人真多啊!我看到許多人都在往西山趕,長長的人流看不到頭與尾,像一條長長的巨龍。人群中有老的、少的、男的、女的,看樣子都是一家人出來遊玩。因為天氣熱,有的人戴著涼帽,有的人扇起了扇子,有的人打起了傘。一路上我看到了許多民俗表演:有唱花燈的,有雜技表演的,有民族歌舞表演的,還有耍猴的……在觀眾的笑聲與掌聲中顯得好熱鬧。這是一幅人與人之間多麼美麗與諧的風景畫呀!這一路上我們還逛了西山的龍門與華亭寺,玉蘭園,瞻仰了聶耳墓,欣賞了煙波浩渺的滇池……

這是一次難忘的出遊,讓我增長了非常多見識,期待來年的“三月三”我再去耍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