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北方元宵節吃什麼2篇

節日慶典 閱讀(3.15W)
北方元宵節吃什麼1

1、烤“元宵”

北方元宵節吃什麼2篇

將“元宵”擺入抹有底油的金屬盤內,連盤放進烤箱,烤至色呈金黃、熟透,取出裝盤,以綿白糖佐食,口味清香甘甜。

元宵外皮的部分都是糯米的,黏性高,不易消化。因此吃元宵時不能整個地吃,要小口小口的吃,吃完一口再吃第二口,一定要細嚼慢嚥哦。

2、油炸“元宵”

如果是生“元宵”,可將“元宵”先粘上雞蛋清,再放進鍋裡炸。這樣炸出來的“元宵”有雞蛋香味。炸時要不斷翻動,以免炸得不透不勻。另外,炸時要用小火溫油,這樣炸出的“元宵”香甜可口,皮酥裡糯。

3、拔絲“元宵”

將“元宵”炸好備用。用食油滑鍋底,放入白糖和適量清水,用文火熬成糖稀,當糖稀冒大泡呈黃色時,放入炸好的“元宵”,與糖稀攪拌,迅速出鍋,趁熱食用,宛如金珠纏絲,別有情趣。

4、蒸“元宵”

將“元宵”擺入抹了一層油的恣盤或金屬盤裡,入鍋蒸熟,取出後撒上綿白糖即可。食之香糯可口,做法方便易行

元宵節的起源和來歷

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據史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過元宵節的風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充套件開來。

又有一說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晒穀場跳舞。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是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元宵節的朝代沿革

唐朝,在國力空前強大的唐朝,元宵賞燈十分興盛,無論是京城或是鄉鎮,處處張掛彩燈,人們還製作巨大的燈輪、燈樹、燈柱等,滿城的火樹銀花,十分繁華熱鬧。

宋朝,燈節更加豐富多彩,元宵賞燈持續五天,燈的樣式繁複多樣,逛燈市更是一件十分賞心悅目的事情。詩人辛棄疾寫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說的就是宋朝燈節花燈無數,煙花如星雨。那時還興起了猜燈謎,即將各種燈謎寫在紙條上,貼在花燈上,猜中的人還能得到小小的獎勵。這種娛樂益智的`活動受到人們喜愛,廣為流傳。

明朝的燈節持續的時間更長。自初八開始點燈,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以顯示歌舞昇平,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燈節。

清朝,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元宵節清朝則只有三天,但是燈火璀璨,燈也更加精緻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

北方元宵節吃什麼2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在飲食方面,元宵節南方吃"湯圓",那麼北方在元宵節當然是吃"元宵"啦。

有人說"湯圓,元宵是一樣的東西"。其實,在中國,元宵、湯糰是兩回事,也可以說是北方、南方之不同淵源所致。

南方吃湯圓,北方食元宵。雖然都是由糯米粉製作而成,但兩者在製作方法上卻有本質的區別。湯圓是包出來的,元宵是滾出來的。湯圓是將糯米粉用水和成麵糰,包入餡料。而元宵是把餡作成方形小塊,放在盛有糯米粉的籮筐中不停的搖晃,其間加入清水使糯米粉粘在餡上,"滾"成大小適中的圓球即可。北方元宵多為甜餡,有豆沙、黑芝麻、山楂、巧克力等,南方的湯圓則甜、鹹、葷、素都有。

不管是吃元宵還是吃湯圓,都象徵著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望。

"元宵"的吃法有什麼

1、烤"元宵"

將"元宵"擺入抹有底油的金屬盤內,連盤放進烤箱,烤至色呈金黃、熟透,取出裝盤,以綿白糖佐食,口味清香甘甜。

元宵外皮的部分都是糯米的,黏性高,不易消化。因此吃元宵時不能整個地吃,要小口小口的吃,吃完一口再吃第二口,一定要細嚼慢嚥哦。

2、油炸"元宵"

如果是生"元宵",可將"元宵"先粘上雞蛋清,再放進鍋裡炸。這樣炸出來的"元宵"有雞蛋香味。炸時要不斷翻動,以免炸得不透不勻。另外,炸時要用小火溫油,這樣炸出的"元宵"香甜可口,皮酥裡糯。

3、拔絲"元宵"

將"元宵"炸好備用。用食油滑鍋底,放入白糖和適量清水,用文火熬成糖稀,當糖稀冒大泡呈黃色時,放入炸好的"元宵",與糖稀攪拌,迅速出鍋,趁熱食用,宛如金珠纏絲,別有情趣。

3、蒸"元宵"

將"元宵"擺入抹了一層油的恣盤或金屬盤裡,入鍋蒸熟,取出後撒上綿白糖即可。食之香糯可口,做法方便易行。

"元宵"的做法有什麼

1、酒鍋元宵

材料:糯米粉2500克,白糖1000克,熟麵粉150克,豬油50克,核桃仁15克,花生仁25克,芝麻25克,瓜條25克,青紅絲、掛花醬、香精少許。

做法:

(1)將白糖500克加熟面100克,加青紅絲、芝麻、花生仁、核桃仁、桂花醬、豬油、香精等,另外用50克麵粉打成漿糊,倒在一起搓成餡,拍緊成塊,再切成小方丁。

(2)在籮筐內放些糯米麵,把切好的小方丁進水浸一下,放在籮筐內的糯米麵上,用手搖動,使糯米麵掛在剩餡上,連續多次,搖成玻璃球大小的元宵。

(3)待鍋內清水燒開後,將元宵下鍋,湯圓浮起時,加入白糖,連湯一起倒入已備好燒酒的酒鍋內,將酒鍋端於桌上,再將鍋內酒點燃。

2、核桃酪元宵

材料:幹核桃仁150克,江米50克,江米麵150克,麻仁100克,小棗50克,麵粉、桂花少許。

做法:

(1)將白糖放入碗內,加桂花、麻仁、麵粉少許,再加開水少許拌勻,放在案上,用刀拍成1.5分厚片,改切1.5分見方的丁,即成元宵餡。

(2)將江米麵放入簸箕裡。元宵餡放在漏勺裡,用涼水浸過,倒入簸箕內,用雙手搖動,使湯圓餡沾滿江米麵,連續3次,即成元宵。下入鍋內煮10分鐘左右,漂起即熟。

(3)核桃仁用開水衝兩次,剝去外皮剁碎,小棗洗淨,用涼水浸泡12小時。

(4)把江米、核桃仁、小棗肉放人碗中,加清水200克拌勻,用小磨磨一遍,成為細漿。

(5)淨勺放開水,下入白糖,上火見開,撇去浮沫,迅速將核桃仁漿下入,攪勻成粥狀,至熟,盛於碗內,將煮熟元宵撈入即成。

3、橙羹小元宵

材料:糯米麵2500克,白糖750克,熟麵粉150克,豬油50克,瓜子仁25克,核桃仁25克,芝麻25克,橙子3個,青紅絲、香精少許。

做法:

(1)將熟麵粉100克、白糖500克及豬油、瓜子仁、核桃仁、芝麻等拌勻,將用50克熟麵粉打成的漿糊倒入,搓成餡,切成玉米粒大的小方丁。

(2)在籮筐內放些糯米粉,將浸過水的餡塊放入滾動,滾成大小適中的元宵。將橙子切成兩瓣,擠出汁。

(3)水煮沸時,倒入元宵,湯圓浮上水面後,再加白糖和橙子汁,待白糖溶化後盛入碗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