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關於端午節教案範文集合六篇

節日慶典 閱讀(2.39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端午節教案範文集合六篇

端午節教案 篇1

“端午節”即將來臨,為保證學生能夠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平安返校。學校利用晨會以及班主任利用班隊會課時間對學生進行假期安全教育或通過校訊通爭取家校配合共同教育學生、使家長切實履行監管職責。

一、防溺水教育。為了防止學生溺水事故的發生,學校作出以下“六不”規定:

1.不準私自下河游泳

2.不擅自與他人結伴遊泳;

3.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

4.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二、防交通安全教育。時刻要牢記交通安全,時刻遵守交通法規。對交通安全作出“六不”:

1.不闖紅燈;

2.不騎無剎車裝置的自行車<未滿12週歲不能騎車>;

3.不騎車載人;

4.不乘坐無牌無證和超速超員車輛;

5.不跨越道路隔離護欄;

6.不在道路上追車嬉戲或拋物擊車。

三、防拐騙教育。放假期間學生不允許私自外出,如確實需要外出,必須由家長帶領,或者經家長同意後方可外出,必須注意隨時和家長聯絡。出門在外時不和陌生人說話,不接受陌生人的東西,更不能和陌生人走。

另外,各班級還要教育學生注意不玩火、不觸控帶電物體、不亂動煤氣、汽油等易燃物和一切有危險的物品。注意飲食衛生,不吃“三無”食品,防中毒事故發生等。

端午節教案 篇2

一、設計思考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並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瞭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以下主要經驗:①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②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粽子、鹹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③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④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⑤端午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二、主題活動目標

年齡段

主要目標

大班

(1)知道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進一步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

如:賽龍舟、掛五端、吃五黃、佩香包等;

(2)積極參與調查、交流、製作、討論等活動,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對節

日的經驗與感受,不斷豐富主題教育環境

(3)具有較強的集體意識,體驗與同伴及弟弟、妹妹們齊心協力迎接挑戰

的快樂

三、主題活動實施概況

年齡段

序號

活動內容

主要涉及領域

組織形式

大班

1我知道的端午節

語言、社會

集體

2包粽子

藝術

集體

3自制香包

藝術

分組

4摺紙粽

藝術

分組區域

5熱鬧的賽龍舟

語言、社會

集體

6龍舟競賽

健康、社會

集體

7一起過端午

綜合

大帶小活動

四、主題活動環境創設及資源利用

環境創設

(1)園內大廳佈置“賽龍舟”的場景;

(2)班級中陳列幼兒收集的與端午節有關的物品,懸掛艾草、粽子、鴨蛋、香包等;

(3)各班以端午節為主題更換主題牆飾,展示幼兒參與端午節活動的全過程及在活動過程中的發現、收穫與體驗:①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調查”、“我的發現”等為標題展示幼兒端午節活動進展情況,如:有關端午的問題以及對端午的傳說與習俗方面的調查資料等;②小班則可以以“我們在端午節裡”為題展出幼兒的活動情況;

(4)區域中提供與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如:①圖書角:提供有關端午節的圖書、圖片,供幼兒欣賞、閱讀;②體育角:提供“賽龍舟”遊戲所需的竹竿、彩條、紙棍、小旗等,供幼兒遊戲;③動手區:中、大班提供紙、線等材料供幼兒嘗試包粽子、縫香包、編鴨蛋網,小班提供油泥讓幼兒嘗試自制綠豆糕、鴨蛋。

(5)家長園地:介紹主題活動中須請家長配合的內容、主題活動進展情況等資源利用。

(1)請家長協助幼兒進行相關資料的調查及收集,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

(2)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和老師、幼兒共同感受節日做做、玩玩、嚐嚐的快樂;

(3)在本地組織“賽龍舟”活動時,組織師幼前往參觀並攝像

五、主要教育活動方案

(三)大班

活動一:我知道的端午節

主要涉及領域:語言、社會

活動目標:

1.通過調查、交流、討論等形式,進一步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豐富相關經驗。

2.能積極、大膽地與同伴進行交流和討論。

3.知道屈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進一步培養愛國主義的情感。

活動準備:

幼兒進行過端午節的調查。

活動建議:

1.活動前,根據幼兒的問題設計、製作有關端午節經驗的調查表,鼓勵幼兒廣泛收集資料、積累經驗。

2.活動中,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調查資料,互相交流、分享有關端午節的經驗。

3.教師與幼兒共同將所蒐集的資料進行分類展示。

活動二:包粽子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活動目標:

1.在熟悉包粽子過程的基礎上,嘗試創編洗葉、裝米、壓米、扎線等包粽子動作,並隨音樂合拍地進行表演。

2.能根據音樂節奏及旋律等變化,匹配相應動作。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

2.幼兒觀察過包粽子,瞭解包粽子的過程。

活動過程:

1.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旋律,激發創編興趣。

(1)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旋律。

★指導語:聽了這段音樂有什麼感覺?你想幹什麼?

(2)隨著音樂自由地表現包粽子的過程。

★指導語:這段音樂表現了包粽子的過程,怎麼包呢?我們聽著音樂試著做一做。

2.遷移包粽子經驗,嘗試創編洗葉、裝米、壓米、扎線等包粽子動作。

★指導語:包粽子要先做什麼?再做什麼?用什麼動作表現洗葉?用什麼動作表現裝米?

3.嘗試隨音樂合拍地表演包粽子。

(1)聽音樂自由匹配動作。

(2)交流隨音樂表演時的經驗與問題,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節奏及旋律等變化匹配動作。)

(3)聽音樂,完整進行表演。

活動三:自制香包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有掛香包的習俗,初步瞭解香包的功用及製作材料。

2.嘗試用針縫的方法制作香包,感受自制香包的快樂。

3.知道與小朋友保持合適的距離,注意用針的安全。

活動準備:

1.製作香包所需的材料(艾草、乾花、針、線等)。

2.幼兒已有刺繡經驗。

3.民間音樂的磁帶。

活動過程:

1.觀察香包,瞭解掛香包的用途,激發自制香包的興趣。

★指導語:什麼叫香包?端午節人們為什麼要掛香包?

2.討論、探索製作香包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1)研究製作香包的方法步驟。

★指導語:做香包需要哪些材料?怎樣使用這些材料來做香包?

(2)討論做香包的注意事項。

★指導語:做香包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

3.在音樂聲中,嘗試自制香包。

4.把做好的香包掛在胸前,互相觀賞,體驗自制香包的快樂。

活動四:摺紙粽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活動目標:

1.探索摺紙粽的方法,嘗試用長條紙通過反覆摺疊的方法制作粽子。

2.在共同佈置環境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感受濃濃的節日氛圍。

活動準備:

1.各色長條紙若干。

2.已經摺好的大紙粽。

3.摺紙粽步驟圖。

活動過程:

1.觀察大紙粽,激發摺紙粽的興趣。

2.探索摺紙粽的方法。

(1)猜測紙粽的製作方法。

(2)展開紙粽,觀察摺痕,討論摺紙粽的方法。

(3)藉助步驟圖,整理摺紙粽的經驗。

3.摺疊紙粽。(引導幼兒在遇到困難時,通過看圖示、觀察小朋友製作等方法來幫助解決問題。)

4.將幼兒製作的紙粽用針、線串在一起,佈置環境,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五:熱鬧的賽龍舟

主要涉及領域:語言、社會

活動目標:

1.知道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種習俗活動,感受龍舟競賽齊心協力、相互競爭的緊張、熱烈氛圍。

2.大膽地用語言講述賽龍舟的精彩場面,表達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活動準備:

1.幼兒觀看過賽龍舟的精彩場面。

2.賽龍舟活動的錄影。

活動過程:

1.自由結伴交流賽龍舟的情景。

★指導語:你們看過賽龍舟嗎?請小朋友們互相說一說自己看到的情景。

2.觀看賽龍舟的錄影,講述賽龍舟的精彩場面。

(1)觀看賽龍舟錄影,感受龍舟競賽齊心協力、相互競爭的緊張、熱烈氣氛。

★指導語:看了這段錄影,你有什麼感覺?

(2)觀看錄影片段,講述參加賽龍舟時人們的動作、表情。

★指導語:人們是怎麼賽龍舟的?他們的姿勢、動作、表情是怎樣的?

(3)觀看錄影片段,講述兩岸觀眾吶喊助威的熱烈場面。

★指導語:現場的觀眾是怎樣為選手們加油的?

(4)交流自己的心情與感受。

★指導語:看到這樣的場面,你的心情怎麼樣?你覺得怎樣才能在賽龍舟中取得好成績?

3.拓展講述,瞭解賽龍舟已由傳統民俗活動逐步變成國際性的體育文化活動。

★指導語:你還在哪裡看到過賽龍舟?為什麼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喜歡賽龍舟?

活動六:龍舟競賽

主要涉及領域:健康、社會

活動目標:

1.探索用身體的不同部位著地並能與同伴共同使“龍舟”向前移動的方法。

2.體驗多人用身體組成“龍舟”進行遊戲的快樂,感受團結、協作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觀看過賽龍舟的場面。

活動過程:

1.回憶賽龍舟場面,激發活動興趣。

2.探索多人組成“龍舟”,用身體的不同部位使“龍舟”向前移動的方法。

(1)探索兩人結伴組成“龍舟”前進的方法。

①自由探索兩人組成“龍舟”前進的方法。

②交流經驗,討論兩人合作組成“龍舟”,用身體的不同部位使“龍舟”向前移動的方法。

③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使“龍舟”前進。

(2)探索多人合作組成“龍舟”前進的方法。

①遷移兩人合作經驗,嘗試多人合作組成龍舟前進。

②交流經驗,討論使“龍舟”加快速度前進的方法。

③再次嘗試,體驗協調一致的重要性。

3.遊戲:《賽龍舟》。

活動七:一起過端午

主要涉及領域:綜合

活動目標:

1.通過知識競賽、趣味遊戲、品嚐美食等活動,進一步豐富端午節的相關經驗。

2.在“大帶小”活動中,增進關心弟弟、妹妹的情感,體驗與弟弟、妹妹共度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師幼共同蒐集端午節的資料並佈置環境。

2.師幼共同準備端午知識競答題、龍舟拼圖、端午食品頭飾等。

3.師幼共同準備才藝展示節目。

4.端午美食。

活動建議: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節的話題。

2.大班、小班幼兒混合編成以端午食品命名的5~6組,交代活動規則和要求。

3.才藝展示及遊藝競賽活動。

(1)情境表演:《端午節的傳說》。

(2)以新編小組為單位開展知識競答:①端午還有哪些名稱?②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③為什麼在端午節要吃粽子?為了紀念誰?④端午節掛“五端”,是哪“五端”?⑤端午節吃“五黃”,是哪“五黃”?⑥端午節,人們為什麼給小孩子帶五色香囊?

(3)以小組為單位,開展遊戲活動(如:包紙粽子比賽、拼龍舟競賽等)。

(4)幼兒才藝表演活動。

4.“大帶小”端午美食品嚐活動。

六、資料連結

1.知識資料。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古稱“重五”,與九月九日稱“重九”之意相同,又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詩人節、艾節、夏節、龍日等。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其中,最為人們所知曉的一段傳說,是為了紀念20xx多年前投江而死的我國偉大詩人屈原。

端午節,民間有賽龍舟、吃粽子、吃五黃(雄黃酒、黃魚、黃瓜、黃鱔、黃豆芽)、掛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佩香囊等習俗。在民俗文化領域,人們常把賽龍舟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聯絡在一二起。古時,五月五日又稱為“惡月惡日”,吃五黃飲雄黃、掛五端於門庭、採雜藥做香囊等風俗可能出自上古,其目的在於驅邪避魔、驅毒避蟲。現在,除了有迷信色彩的習俗漸已消失外,其餘的習俗已流傳鄰近諸國,如:賽龍舟等,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2.教學資料。

(1)故事。

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非常愛自己的國家——楚國。他愛護百姓,幫助楚王治理國家,使楚國變得很強大,楚王很信任他。

王后和姦臣們看見楚王這麼信任屈原,心裡很不高興,經常湊在一起商量害屈原。他們拼命在楚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動員楚王相信最強大的敵國——秦國的話,放棄跟其他小國家做朋友。屈原堅決反對楚王相信敵人的話,一再勸說楚王不要與周圍的國家絕交。楚王非常生氣,撤掉了屈原的官職,將他流放到很遠的地方,堅持與周圍的國家斷絕了朋友關係。

秦國見楚王中了計,就派了很多兵去攻打楚國。楚國被打敗了,楚王也被秦國捉去,最後死在了秦國。

屈原雖然被免除了官職,但他非常關心自己的國家,他擔心楚國的命運,常常整夜睡不著。在聽到楚國被打敗、楚王死在秦國的訊息後,他非常傷心。他昏昏沉沉地走了幾天,來到了汨羅江邊,用力向江心一跳,很快沉了下去。

屈原死的這天,是農曆五月初五。老百姓們聽說後,爭著划船,到處去撈屈原,賽船的風俗就這樣形成了。為了紀念屈原,人們還用竹葉和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讓魚吃飽了不傷害屈原。

(2)童謠《拍手歌》參見蓋國樑:《節趣》,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第96頁。

(3)歌曲《包粽子》參見許卓婭主編:《韻律活動》,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年,第181頁。

(4)自制香包的步驟。

①在紙上畫出想做的香包形狀(心形、葉形、三角形等)。

②剪裁出相應的紙樣。

③按照紙樣剪出兩面布形。

④正面對正面,對好縫合,注意留一開口。

⑤將縫好的立體翻出正面。

⑥由開口處放入乾花、艾草等。

⑦將口縫合,綁上繩結。

⑧根據自己的意願裝飾香包。

(5)摺紙粽的步驟(如圖所示)。

端午節教案 篇3

活動一:屈原的故事(語言)

活動目標:

1、欣賞端午節傳說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

2、能認真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述,樂於在集體中交流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動準備:有關《屈原的故事》的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圖片,傾聽《屈原的故事》,瞭解端午節的來歷。 ★指導語:你們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嗎?

2、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指導語:①人們為什麼要過端午節?為什麼要紀念屈原呢?②人們是用哪些方法來紀念屈原的?③假如你是屈原,國君不接受勸告,你會怎麼做?(教育幼兒珍惜生命,以積極的方式解決問題。)

3、拓展交流: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活動二:童謠《拍手歌》(語言)

活動目標:

1、理解、學習童謠,能結伴邊拍手邊朗誦童謠,對童謠活動感興趣。

2、遷移有關端午習俗的相關經驗,嘗試續編童謠,體驗編編、說說、玩玩的樂趣。

活動準備:與端午節習俗相關的圖片、實物。幼兒進行過有關端午節習俗的調查。

活動過程:

1、欣賞童謠,理解主要內容。

(1)交流有關端午節習俗的經驗。

★指導語:端午節,人們都會有些什麼活動?

(2)欣賞童謠《拍手歌》,理解主要內容。

★指導語:①在這首童謠裡,你聽到了什麼?②你有什麼聽不懂的地方?(根據幼兒的討論、交流情況,幫助幼兒理解“門插艾、香滿堂”等。【幼兒園中、大班端午節活動策劃實施方案】幼兒園中、大班端午節活動策劃實施方案。)

2、學習童謠,瞭解拍手遊戲的玩法。

(1)嘗試朗誦童謠。

(2)討論拍手遊戲的玩法,激發朗誦興趣。

★指導語:①這首童謠的名字叫什麼?為什麼叫《拍手歌》?②我們可以怎樣念這首童謠呢?(引導幼兒兩兩結伴邊對拍手邊朗誦童謠。)

(3)兩兩結伴,邊拍手邊朗誦童謠。

3、遷移端午經驗,嘗試續編童謠。(如:五月五,是端陽,香包帶,香滿堂;五月五,是端午,龍船下水人跳舞。)

4、記錄並欣賞幼兒創編的童謠。

活動三:觀看賽龍舟(社會)

活動目標:

1、知道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種風俗習慣,感受競賽活動的熱鬧氣氛。

活動準備:瞭解本地舉辦“賽龍舟”的活動情況。

活動建議:

1、與組織“賽龍舟”活動的有關單位聯絡,確定參觀地點及時間。

2、請家長帶幼兒前往參觀,觀察龍舟的外形特徵及賽龍舟時人們的動作表現,感受競賽的熱烈氣氛。

3、引導幼兒交流賽龍舟的場面以及自己觀看賽龍舟時的心情和感受。

活動四:美麗的龍舟(藝術)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畫、撕、剪、貼等多種方式和同伴共同裝飾美麗的龍舟。

2、樂意和同伴共同協商,分工裝飾龍舟,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幼兒有參觀賽龍舟活動的相關經驗。賽龍舟的照片、未裝飾的龍舟、彩紙、筆、剪刀、膠水、抹布等。

活動過程:

1、觀察端午節龍舟比賽的照片,回憶龍舟的外形特徵,激發裝飾龍舟的興趣。

★指導語:你看到的龍舟是什麼樣的?上面有什麼?

2、觀察龍舟,討論裝飾龍舟的方法,激發合作裝飾的興趣。 ★指導語:①龍舟上缺少什麼?怎樣才能把龍舟裝飾得漂亮呢?②你準備裝飾龍舟的哪一部分?用什麼方法?需要什麼材料?

3、分組協商、分工裝飾龍舟。(觀察幼兒合作情況,並對有困難的幼兒進行指導。)

4、舉辦“美麗的龍舟展”,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活動五:龍舟競賽(健康)

活動目標:

1、嘗試模仿划龍舟動作,兩兩合作協調向前快跑。

2、積極參加競賽活動,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皮筋龍舟”若干。【幼兒園中、大班端午節活動策劃實施方案】文章幼兒園中、大班端午節活動策劃實施方案出自

活動過程:

1、模仿賽龍舟的動作(划船、打鼓、擦汗等)。

2、遊戲:《划龍舟》。

(1)討論兩兩合作划龍舟的方法。

★指導語:兩人一組怎樣能把龍舟劃得又快又好?

(2)自由結伴嘗試合作划龍舟。

(3)划龍舟比賽(分組接力比賽)。

3、聽音樂做全身放鬆動作。

活動六:我愛吃粽子(科學)

活動目標:

1、在觀察、品嚐中發現粽子的口味、形狀是多種多樣的,並樂意與同伴交流。

2、初步瞭解粽子的製作過程。

活動準備:幼兒收集的各種各樣的粽子,包粽子的材料(米、粽葉、棉線等)。

活動過程:

1、展示、介紹“我收集的粽子”,瞭解粽子種類的多樣。 ★指導語:你帶來的是什麼粽子?它是什麼形狀、什麼口味的?

2、觀看包粽子,瞭解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

(1)討論、認識包粽子的材料。

★指導語:你知道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嗎?(根據幼兒所述,一一出示相應材料並加以認識。)

(2)觀看老師(或家長)包粽子、煮粽子的過程。

3、品嚐粽子、交流粽子的口味等,體驗過端午節的樂趣。 活動七:端午節親子活動(綜合)

活動目標:

1、通過唱唱、跳跳、講講、嚐嚐等活動,進一步體驗教師、幼兒、家長共同過端午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碟片、歌曲磁帶、表演材料等。

2、邀請幼兒家長參加活動。

3、各種端午美食(粽子、綠豆糕、鴨蛋等)。

活動建議:

1、開展家長、幼兒互動式智力競賽,進一步瞭解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指導語:端午節是哪一天?人們是怎樣過端午節的?為什麼要過端午節?

2、幼兒節目表演。

3、家長、幼兒的親子游戲(如:包粽子比賽等)。

4、端午節美食自助餐活動。

七、端午節相關資料連結

1、知識資料。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古稱“重

五”,與九月九日稱“重九”之意相同,又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詩人節、艾節、夏節、龍日等。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其中,最為人們所知曉的一段傳說,是為了紀念20xx多年前投江而死的我國偉大詩人屈原。

端午節,民間有賽龍舟、吃粽子、吃五黃(雄黃酒、黃魚、黃瓜、黃鱔、黃豆芽)、掛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佩香囊等習俗。在民俗文化領域,人們常把賽龍舟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聯絡在一二起。古時,五月五日又稱為“惡月惡日”,吃五黃飲雄黃、掛五端於門庭、採雜藥做香囊等風俗可能出自上古,其目的在於驅邪避魔、驅毒避蟲。【幼兒園中、大班端午節活動策劃實施方案】現在,除了有迷信色彩的習俗漸已消失外,其餘的習俗已

流傳鄰近諸國,如:賽龍舟等,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2、教學資料。

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非常愛自己的國家——楚國。他愛護百姓,幫助楚王治理國家,使楚國變得很強大,楚王很信任他。王后和姦臣們看見楚王這麼信任屈原,心裡很不高興,經常湊在一起商量害屈原。他們拼命在楚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動員楚王相信最強大的敵國——秦國的話,放棄跟其他小國家做朋友。屈原堅決反對楚王相信敵人的話,一再勸說楚王不要與周圍的國家絕交。楚王非常生氣,撤掉了屈原的官職,將他流放到很遠的地方,堅持與周圍的國家斷絕了朋友關係。秦國見楚王中了計,就派了很多兵去攻打楚國。楚國被打敗了,楚王也被秦國捉去,最後死在了秦國。

屈原雖然被免除了官職,但他非常關心自己的國家,他擔心楚國的命運,常常整夜睡不著。在聽到楚國被打敗、楚王死在秦國的訊息後,他非常傷心。他昏昏沉沉地走了幾天,來到了汨羅江邊,用力向江心一跳,很快沉了下去。屈原死的這天,是農曆五月初五。老百姓們聽說後,爭著划船,到處去撈屈原,賽船的風俗就這樣形成了。為了紀念屈原,人們還用竹葉和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讓魚吃飽了不傷害屈原。

20xx.5.31

班主任簽字:

範文十:大班端午節活動方案

大班端午節活動方案:

設計意圖: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並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瞭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以下主要經驗:

①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②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粽子、鹹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

③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

④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⑤端午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活動時間:20xx年5月31日上午9點

活動地點:大一班活動室

活動物件:大一班全體師生

活動一《語言》:

屈原的故事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初步瞭解其來歷及風俗習慣,如吃粽子、掛艾草等;

2、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發愛國情感;

3、喜歡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節,積極參與端午節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有關《屈原的故事》的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圖片,傾聽《屈原的故事》,瞭解端午節的來歷。

師:你們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嗎?

2、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師:①人們為什麼要過端午節?為什麼要紀念屈原呢?

②人們是用哪些方法來紀念屈原的?

③假如你是屈原,國君不接受勸告,你會怎麼做?(教育幼兒珍惜生命,以積極的方式解決問題。)

3、拓展交流: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活動二《美術》:

《美麗的龍舟》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畫、撕、剪、貼等多種方式和同伴共同裝飾美麗的龍舟。

2、樂意和同伴共同協商,分工裝飾龍舟,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賽龍舟的照片、繪畫手工工具等。

活動過程:

1、觀察端午節龍舟比賽的照片,回憶龍舟的外形特徵,激發裝飾龍舟的興趣。 師:你看到的龍舟是什麼樣的?上面有什麼?

2、觀察龍舟,討論裝飾龍舟的方法,激發合作裝飾的興趣。

師:①龍舟上缺少什麼?怎樣才能把龍舟裝飾得漂亮呢?

②你準備裝飾龍舟的哪一部分?用什麼方法?需要什麼材料?

3、分組協商、分工裝飾龍舟。

(觀察幼兒合作情況,並對有困難的幼兒進行指導。)

4、舉辦“美麗的龍舟展”,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端午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端午節傳說和習俗;

2、瞭解粽子的外形特徵,知道粽子有不同風味;

3、願意動手嘗試,初步瞭解包粽子的方法。體驗動手操作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認識粽子

難道:讓幼兒嘗試自己包粽子

活動準備

糯米、粽葉、粽子繩、配料、豆沙、大棗、鹹肉、果脯、五彩線等

活動過程

1、 老師講端午節的傳說,然後給小朋友帶上五彩線;

2、 老師帶著小朋友進入廚房,認識包粽子的各種材料;

3、 請炊事員為幼兒做示範怎樣包粽子,用粽繩紮好,重點示範卷粽葉和取、包、捆、扎的方法;

4、 幼兒親自動手嘗試著包粽子,教師及廚房工作人員協助幼兒卷葉、捆紮,也可以讓幼兒兩人一組共同包成,在幼兒需要時,教師或炊事員可手把手的教幼兒包粽子;

結束:粽子煮好後讓幼兒把自己包的粽子,解開系粽子的繩子,開啟粽葉,觀察粽子裡面有什麼顏色的。

延伸:老師讓幼兒吃粽子,說一說自己吃的是什麼味道的粽子。

端午節教案 篇5

在4月25日的片資訊科技優質課選拔時上了《端午節》一課,現把點滴感想記錄如下:

這一課是國小資訊科技(四下)教材中,網路單元的第二課時,在教材中,它確定了兩大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確定相關主題;第二部分:查詢整理資料;其中第二部分是重點,它又分了3個方面:

1、確定主題後圍繞主題蒐集資料;

2、建立好相應類別的資料夾;

3、找到資料後,分類下載到電腦上。

在拿到教材時,第一感覺是這一課的內容是比較單調的,簡單來說“搜尋”、“下載”、“整理”6個字概括了本課的主要內容,如何引導學生有興趣的走入課堂,又能讓他們帶著收穫與思考走出課堂,是我在設計這一課時考慮最多的!

細看這一課的內容,深深感受一點,這一課的學習不只對本單元下面的課時有重要的鋪墊作用,可以讓他們有序的找到內容進行小報創作,而且,對於在將來的學習、工作中,如何對資訊進行管理的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更有不可忽視的引導作用。所以在設計本課時,我重點考慮瞭如下幾點:

1、分類整理應該是學生的一種內在的需求。

在教材上有兩個方面的目標達成,一方面是建立各類別的資料夾,另一方面是找到資料後分類下載到電腦上。在試教過程中,我發現這樣的順序對於學生來說可以達成一堂課的能力目標,便是對於以後實際的運用的影響是比較弱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一線的老師都知道,在下載資料的過程中,要是沒有要求分類,大部分學生是不會分類的,他們會把他們找到的各種資訊放在一個目錄下,是他們不會建資料夾嗎?不是的,那是他們沒有這種需求。在這堂課中,即使在教師的簡單引導下,學生“明白”建資料夾分類比較清晰,在下載資料前進行各種資料夾的分類然後下載,但是,在以後的學習中,有幾個學生會在下載內容時先主動給資料分類呢?有小部分已經非常不錯了,因為他們感受不到,這是他們的一種需要!

在學習這個環節中我做了調整,我先讓學生自由下載各種各樣的資訊放在同一個資料夾下,然後再讓學生從凌亂中自己去思考能讓資訊變得有條理化的方法,結果全班有大概20%左右的學生,能自己想到用各類資料夾進行整理,當他們把自己實際體驗中的想法告訴大家時,再讓全班同學來整理自己的資訊,兩種方式對比下來,明顯學生對於這樣的過程比較樂意接受。而且,在以後我們的實際運用中,我們自己電腦裡的有些資訊也是陸續存下來,到了一定量後,再根據已有的內容進行分類整理,這是一種需要,也是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

2、資訊課不是純操作課,學生應該有美好的情感體驗。

在現代社會,資訊科技已是人的一種生命活動形式,用純“工具論”的眼光把它視為一門純“應用”性的學科是片面的。我們的國小生生動也靈動,如何讓他們從豐富多彩的學習中去感受資訊科技課程的價值魅力,是我們一線老師應該更多思考的!

端午節這一課是以端午節為載體,讓學生進行查詢整理資訊的學習。如果僅僅是按部就班下來,教材也不用選擇端午節這樣一個有民族氣息的日子了,只要會搜尋,會新建資料夾,會按一定的目錄儲存就可以達到目的了。而我們的國小生活潑而有朝氣,他們有他們的思想,有他們的喜好,他們在他們每一天的學習中體驗著不同知識的到來,建構主義認為:“知識是人的心靈在與外界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從內部生成的,人的心靈具有自覺能動性,學習過程是主動建構的過程。”只有在學習中同時也有美好的情感體驗,我們的學生才能真正投入學習,愛上學習!

我在設計這一課時,把感受端午節濃厚的文化氣息作為主線,用美好的情境與內容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比如,開始音樂小短片的匯入,讓學生初步感受一種濃郁的節日氣息,從而引發他們的求知慾,比如過程中的音樂圖景,比如最後的交流感受等等,我們的目的不是讓學生在走出課堂時告訴別人,今天我們學習了建資料夾,學習了搜尋,而是想讓學生告訴別人:今天我們瞭解了端午節,那是一種美麗的節日,我學會了用更好的方法與瞭解它!

端午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並瞭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通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幼兒創新意識。

活動準備:

1、故事錄音。

2、各種形狀的粽子,粽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麼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麼?(粽子)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裡拿的粽子像什麼?並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活動介紹: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有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二、品嚐粽子,並講述。

1、認識粽葉。

師: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2、幼兒品嚐。

師: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3、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麼豐富啊!

三、請小寶寶們表演朗讀端午節的兒歌。

(1):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2):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3)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 陽,處處都端陽。

(4)五月節,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