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元宵節的日記

節日慶典 閱讀(4.8K)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過去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日記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元宵節的日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元宵節的日記

元宵節的日記1

今年的元宵節,正值星期四。晚上,我沒辦法去樓下玩,但一年只有一個元宵節啊,我很想與眾同樂。於是,媽媽說:“要不自己做個燈籠,就算與眾同樂吧!

”我想也不錯,那就做個蘿蔔燈吧。

說做就做,我馬上衝入廚房找到一個又大又直的大白蘿蔔,一刀下去,蘿蔔便成了兩半。我又找來工具:螺絲刀、鐵勺子及螺絲釘。看著切成兩半蘿蔔,我有些不知所措,不知要從哪頭開挖?在一旁看著的爸爸說,還是從大的一頭挖到小的一頭吧。於是,我用鐵勺子挖了一個大坑,然後用螺絲刀沿著這個大坑的邊緣轉一圈,把肉小心挖出來。如此反覆,直到把這個坑挖得離底只有約一釐米。然後,再用鐵勺子的尾部把這個坑繼續挖大,把壁挖薄,最好只剩0。5釐米左右,這樣才能讓光透出來,讓整個蘿蔔看起來紅通通的。接著,用螺絲釘在蘿蔔的一面刻上兩個大眼睛,一個小鼻子和一張大嘴的模型,再把它們掏空,讓光能從這幾個地方透出來。這樣,一個蘿蔔燈就出生了。

為了使蘿蔔燈更好看些,我決定將它裝扮一番。我用綠色的賀卡紙給這個蘿蔔先生剪了一件小草裙,又用賀卡紙和黃賀卡紙分別給它做了一個高頂禮帽和一條尾巴。這樣,蘿蔔先生妝扮完畢,變成了萌萌的兔先生了!

我用牙籤把小蠟燭固定在底部,點燃蠟燭,兔先生一下子亮起來了,十分好看,我好開心,好得意!

大喊著“耶!大功告成了!”爸爸媽媽了開心地誇了我。因為無法下去遊玩,展示這個自制的元宵燈,我把它放在視窗。

今年的元宵節讓我難忘,因為我自己動手做了今生第一盞蘿蔔燈!

元宵節的日記2

一年一度的元宵又來到了,元宵又稱小年,是春節後迎來的又一個傳統佳節。元宵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歲月不斷流逝,但元宵的很多民間習俗至今非常盛行。南京的元宵是熱鬧的,最具代表性的要數夫子廟了,夫子廟這些天來是燈的世界,花的海洋,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今年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活動,給元宵增添了光彩。

除了這些活動以外,元宵還有包元宵的習俗。今天我有幸跟爸爸媽媽到外婆家,正巧碰到外婆在包元宵,我就跟外婆學了起來。外婆先用開水來和糯米粉,然後不斷地用力揉麵,一直揉的像橡皮泥一樣有韌性,接著把面揉成寶塔的形狀,從“寶塔”的頂兒上拽下一塊塊麵糰,搓成圓團,中間掏個洞,兩隻手相配合把洞越揉越大,把準備好的豆沙餡,放在這個洞裡,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捏,接著把洞口封住,最後,把做好的元宵放在手心,兩隻手柔和地將元宵搓圓,這樣一個元宵就做成了。看了外婆包元宵,我的手忍不住癢癢了,捲起袖子也包了起來。雖然我包的元宵餡子少、大小不一、奇形怪狀,但還是得到了外婆的表揚。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煮元宵了,我們把元宵放在燒開的水裡,不一會兒水滾開了,元宵一個個漂在水面上。看到這一個個白花花、圓滾滾的元宵真叫人眼饞!我們大家吃著這熱騰騰的元宵,心裡感到非常舒暢,我的臉上堆滿了笑容樂呵呵地說:“元宵象徵著我們的生活甜甜美美,團團圓圓。”

元宵節的日記3

過了春節就是元宵節了,元宵節就是要吃元宵的,但元宵的來歷是什麼你知道麼?就讓我來給你說說元宵的來歷吧!

元宵節起源於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時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後,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恆為漢武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武帝都微服出官,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曆’中就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民間相傳,元宵節起源於春秋時代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飄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徵家庭象月圓月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兒。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獅子·耍龍燈·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元宵節的日記4

當人們還沉浸在春節的喜悅中時,餘興未盡的又迎來啦中國另一個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人們稱夜晚為‘宵、按照中國的傳統,在這一天里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還要出門賞月,燃放煙花,囍猜燈謎,共吃夜宵,閤家團聚,共慶佳節。

今年也不例外。元宵節的夜晚,我和媽媽來到啦街上。街道上人山人海,在一家大超市的門前,舉行啦猜燈謎活動。我和媽媽連忙擠啦過去,你那裡早已圍得水洩不通。我抬頭看到一張謎紙:我的心——打一字。我心裡想:我就是吾,吾字加一個豎心旁就是“悟|“字。我連忙把謎紙揭啦下來。擠到閱獎處對答案,果然對啦,經過我和媽媽的擠次腦力大作戰,我們抱著五六件禮物回家啦。

回到家,我們全家圍著吃元宵,媽媽把煮好的元宵端到啦每一個人的面前,那熱騰騰的的元宵溫暖著每一個人的心。爸爸說:“這吃元宵也是有學問的。四個表示四喜臨門,把個表示八面玲瓏,十個表示十全十美~~|”隨著爸爸的話,我把元宵送進啦嘴,那餡甜到啦我的心裡。

吃過元宵,大家都來到樓頂,一邊看煙花一邊閒聊,大家都沉浸在啦節日的歡樂中,到處都洋溢位一種愉快的氣氛。

元宵,是新年後的第一個滿月,它寄託著人們的美好心願,象徵著閤家團圓。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心想事成,和和睦睦。

元宵節的日記5

今天是元宵節,我們準備在家包湯圓,從小我最愛吃外婆包的豆沙湯圓了。媽媽說外婆包的豆沙都是她自己做的,比外面買的要好吃多了。所以今天我想親眼看看豆沙的製作過程。

外婆拿出一瓶紅豆,說她做的豆沙是用這個豆子做的。我想怪不得豆沙是紅紅的,原來豆子的顏色也是紅色的。外婆把紅豆洗乾淨以後放在鍋子裡煮熟,然後全部倒進乾淨的容器裡捏碎後把豆子的皮去掉,又倒進一個布袋袋裡。外婆說這是要把多餘的水分去掉,留下細細的豆沙。我忍不住挖了口豆沙吃,呀!好難吃一點都不甜啊,而且顏色也是淡淡的跟平常我看到的顏色也不一樣。外婆忍不住笑了說:“傻孩子還有關鍵的一步哦。”說完,只見外婆在鍋子裡倒了一點油把豆沙放了進去,還放了白糖和少許的紅糖,反覆不停地翻炒。慢慢的豆沙的顏色變深了,而且變的粘稠了。在我焦急的等待中豆沙終於做好了,香噴噴的。

以前我只知道吃現成的,不知道製作的過程是這麼複雜。外婆為了讓我能吃到健康的食物都是親力親為。以後我一定要更加愛外婆,幫她一起做家務,也要珍惜糧食不浪費。

元宵節的日記6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和媽媽早早地吃完飯去東湖看花燈。

還沒有走到東湖,一陣陣歡呼聲、尖叫聲就不斷傳入我耳內。隨著人流,我們慢慢地走到了東湖。今天的東湖格外美,我看見一盞盞孔明燈緩緩升上天空,就像一顆顆星星,在天空中一閃一閃。橋下的霓虹燈,紅的,藍的,黃的,綠的,五彩紛呈,美麗極了。整個東湖沉浸在燈的世界、光的海洋中。

走進花燈會場,四周掛滿了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花燈,讓人目不暇接。最引人注目的是燈區門口的十二生肖燈了:威風凜凜的老虎燈在練武術;“超大”型的豬燈,俏皮可愛,一隻眼睛睜得大大的,另一隻卻微微地眯著;活靈活現的小狗燈,一看,就會感受到它的忠厚老實又不失可愛,它全神貫注地看著你,似乎在和你親切地交流呢!金色的龍燈隨風在空中飛舞,活蹦亂跳的猴在銀杏林中盪鞦韆……還有火紅的金魚燈,美麗開屏的孔雀燈……

隨著悠揚的樂聲響起,我的目光被引向湖中:一盞盞美麗的荷花燈像一個個美麗的仙女在翩翩起舞,一道道變化無窮的噴泉為“花燈舞”錦上添花。

東湖四周的燈籠數不勝數,我們一路走著一路欣賞,彷彿置身於燈的世界中,真讓人回味無窮!

元宵節的日記7

元宵節是吃湯圓,觀燈的日子。我們海寧的燈綵也是世界有名的。今年的元宵節,我們海寧舉行了一場盛大的燈會,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觀看這盛大的燈會。

那天,我一回家就急急的做起了作業,和老媽早早地吃好了晚飯,因為老媽說今日要封道,晚了就到不了爸爸那去看燈了,我們乘的車開到了海昌路口,沒想到道路兩旁早已是人山人海了,圍的水洩不通的,連路邊的欄杆上也擠滿了人。

七點多,迎燈的隊伍到了我們那,因為從爸爸單位樓上看下去有樹擋著不清楚,所以我們搬了凳子到馬路上看。我站在上面,還是因為矮看不清楚,老媽一咬牙,讓我坐到了她的脖子上,哇!真好看啊!各種各樣燈綵的花車向我們慢慢開來,人們歡呼著,跳躍著。燈綵的正前方是奧運五環和福娃,它們向前跑著,樣子栩栩如生。緊跟著的老年腰鼓隊個個精神抖擻,動作是那樣的整齊,優美。還有老鼠抱著金元寶的燈綵,好像在說:“祝大家新年快樂,財源廣進!”大象燈啊,龍鳳燈啊等各種各樣的燈綵美不勝收,舞龍舞獅的隊伍也精彩極了,人人們大飽眼福。

很快,兩個多小時迎燈會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結束了。我們一家也趕緊回家,到家後,我們一家人每人吃了一碗熱呼呼的湯圓,祝福新的一年裡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元宵節的日記8

元宵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有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等風俗習慣,象徵著團團圓圓,紅紅火火

今年的燈會搬到太陽廣場去了,爸爸擔心沒有地方停車,所以我們全家打車去看燈會。我們等了半天,終於等到了一輛空車,計程車師傅告訴我們只能到“君臨天下”,再往裡就進不去了,平時走幾分鐘的路程,我們卻花了半個小時,還沒到預定站我們就下了車,因為開車實在比步行快不了多少。看燈的人群真可謂是人山人海啊!從遠處看,太陽廣場變成了燈的海洋光的世界,漂亮極了!空中時不時飄起幾個孔明燈。煙花也已近開始燃放,五彩繽紛的煙花在空中炫然綻放,形狀是各式各樣,千姿百態,非常壯麗。我們邊走邊看,不知不覺就來到了燈會入口,各式各樣的燈籠把太陽廣場照得是燈火通明!有的燈倒映在水中,顯得格外漂亮!琳琅滿目的小飾品吸引著孩子們的眼球,各色小吃隨著陣陣的海風發出誘人的香味,誘惑著人們!真是熱鬧極了……

在海邊上花燈的`同時,還欣賞了大海的美景,真是十分愜意。

元宵節的日記9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古老而傳統的節日。春節過後,最熱鬧的節日就數正月十五元“宵節”了。

到了正月十五的晚上,每家每戶都走出家門,全家人一起來欣賞花燈、看花炮。我和爸爸媽媽自然也不例外。只瞧見街上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到處是燈火通明,一派繁華熱鬧的景象。而今天的主角—花燈,更是讓人們“大飽眼福”。瞧,這花燈的造型真特別:它像是個拱形橋洞般,在遠處看,霓紅燈一閃一閃得發亮,一會兒紅,一會兒藍,讓人眼花繚亂。走進了,看那上面盤延著的不正是四條威嚴無比的金龍嗎?它們睜著炯炯有神的眼睛,看著來來往往的人們,嘴邊也不覺浮出一絲微笑呢!再到洞裡面看,又是別有一番洞天。五彩的燈光照在人們身上,變幻莫測,一會兒是彎彎曲曲的優美線條,一會兒又成了多種顏色組成的花朵了,這真是奇妙無比,妙不可言呀!

最熱鬧的就要數孔明燈了,哇?上千盞孔明燈飛向了南方,一閃一閃的就像夜空的星星。一些人在孔明燈上寫上心願,隨著一盞盞閃閃發光的孔明燈緩緩升空,人們的心願也彷彿被放飛了。我問爸爸為什麼這燈取名叫孔明燈呢?爸爸回答說:“孔明燈又叫天燈,相傳為三國時諸葛孔明所發明。當年,孔明被司馬懿圍困於平陽,無法派兵求救,便製作飄浮的紙燈籠,繫上求救資訊,後來果然脫險,於是人們就稱這種燈為孔明燈。”“哦,原來是這樣啊。”我恍然大悟。爾後,心中油然而生對諸葛亮的敬意。

元宵節的日記10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的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被稱為“上元節”。今年的元宵節,很冷。但是我和爸爸媽媽還是冒著嚴寒去看了掛在新悅廣場附近的一些燈籠。

我看到了很多的燈籠,如:荷花美麗的荷花燈籠,也有我們家喻戶曉的普通燈籠,還有一些燈籠上畫著精美的龍,它們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給寒冷的夜景增加了一番風趣。回到家,媽媽煮了一鍋熱騰騰的湯圓,我經過仔細觀察,發現它們好像白白胖胖的小孩子,在鍋裡玩耍嬉戲,經過了5、6分鐘的烹煮,終於煮好了。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勺子,把一個湯圓輕輕的咬了一口,哇!是芝麻餡的,黑乎乎的芝麻從湯圓裡留流了出來,我看了急忙把它喂在了嘴裡,好甜啊!我又喝了一口湯,真是完美的結合!吃完了湯圓,我們看了元宵節晚會,晚會裡開場就十分精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由李雲迪、沙溢,李倩、張傲月表演的創意節目《彩雲追月》了。看完了晚會,我便看著玉盤似的月亮,進入了夢鄉……

這個難忘元宵節,會永遠的在我腦海中流蕩!

元宵節的日記11

元宵節吃湯圓,團團圓圓,閤家安康。過元宵節就等於過完新年,在這一天,我們都會猜燈謎、舞龍、舞獅子,為元宵節增添許過節日氣氛。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早早就來到奶奶家,奶奶一看我們來,就跑到廚房忙起來,除煮湯圓,奶奶還做一些非常拿手菜。我們很快就吃完飯。奶奶說:“咱們猜謎語吧!”

我回答道:“好啊!”於是奶奶拿出一張紙,在上面寫上謎語,拿到我們面前。謎語是這樣:站是坐,睡也是坐,走也是坐(打一動物)“這是什麼呀,好奇怪動物?”奶奶說:“一點也不奇怪,很好猜。”我想想,突然想到。於是,我拿起筆,把答案寫在紙上。奶奶說:“答對!”因為我答對,所以,該我出謎語,於是,我在紙上寫道:早不說晚不說(打一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直盯著這張紙,在認真想著。我說:“這可是限定時間哦!”媽媽突然笑起來,看著我說:“是不是許這個字啊?”

我笑著對媽媽說:“恭喜媽媽,答對!”爺爺突然問起來:“許,為什麼?”媽媽答到:“早不說晚不說,那他只能中午說啊,‘許’剛好是有中午午,還有言字旁。”

就這樣,我們一直猜到六點半,才開始吃晚飯。

元宵節的日記12

歡樂的元宵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元宵節一過,春節也就快過完了。所以這天是非常熱鬧。人們在這天的主要活動是看花燈、舞龍,更重要的就是看煙花了。

正月十五,我和媽媽一起回到我們的老家——墊江的。到了墊江。我就和表妹到處去翻看外公都準備了哪些煙花。庫房裡煙花可真多呀!有“沖天炮”、“孔雀開屏”、“彩色噴泉”、“變色冰激凌”、“雙喜炮”、“波彩明珠”,等等。不過,從名稱來看,我還是對“雙喜炮”更感興趣。

吃過晚飯,天才剛剛擦黑,我就嚷嚷著要媽媽帶我去壩子放煙花。媽媽說不過我,立刻就陪我去了。開始放煙花了,首先放的是“變色冰激凌”。只見,一束火花直衝上天,由紅色變為綠色,綠色又變成黃色,黃色又變為藍色,藍色最後變為白色,形狀真的像極了“冰激凌”。緊接著只聽“砰砰”兩響,我喜歡的“雙喜炮”也上天了。就像兩顆子彈激射出去,還帶著“嗖嗖”的聲音的,美妙極啦。再接著“孔雀開屏”,“彩色噴泉”、“彩波明珠”,真是讓人目不暇接,煙花繚亂。特別是哪個“沖天炮”飛出去的速度像火箭般快,直衝夜空。突然有一些像飛機的煙花四處亂竄,我和一些小夥伴們嚇得抱頭鼠竄,四處躲閃,生怕撞在身上把自己燃起來,場面好不熱鬧。

八點過後,大家的煙花都放完了,人群漸漸散去,我還沉浸在那場景中。

元宵節的日記13

“正月十五鬧元宵”,每年春節過後的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元宵節,又叫“燈節”和“上元節”,是中國自古以來就在民間流傳的另一個已有20xx多年歷史的傳統佳節。

元宵節在各族人們心中,應該是紅紅火火,熱熱鬧鬧,院外呼聲,笑聲、炮聲與院內的笑聲連成一片。

元宵節起源於西漢王朝。相傳漢惠帝死後飛揚跋扈的呂后篡權,任用了大量呂氏親信,宦官當權。呂后死後,公元前179年,漢文帝在老忠臣協助下登基,在正月十五這天,一舉掃除了諸呂殘餘勢力。因古代“夜”與“宵”同義。正月又叫“元月”,為了紀念正月十五這一天,漢文帝就將此日定為“元宵節”。從此,經隋至唐,到唐玄宗李隆基時,為顯示大唐興盛,國泰民安,逐沿用舊俗,每到“元宵節”這天,張燈結綵,歡慶狂歡。

到近代,這一習俗代代流傳,至今仍經久不衰。老百姓家家戶戶都在門前和屋內懸掛彩燈、大紅燈籠,全家團圓,圍坐一起,觀花賞燈吃元宵,熱熱鬧鬧過完了“元宵節”,才算是真正過完了春節。

你們覺得元宵節有趣嗎?

元宵節的日記14

“賣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又到了正月十五鬧元宵的時候了。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明月高照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以表示祝賀。猜燈謎、吃元宵、出門賞月,全家團圓、其樂融融。

今年元宵節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正月十五,還是十六晚上和同學們一塊兒在八字橋廣場玩甩炮、放禮炮、“跨火叉” ……

一開始我們玩“焰火棒”,放禮花。我們互相“傳遞火焰”,就這樣玩了好一會兒,有趣的是,沒過一會兒,我剛從許奕博那“借”來火焰,放出火花不久後,“焰火棒”的頭忽然掉了下來,掉到地上後不但沒有熄滅,反而在地上“橫衝直撞”,嚇得我們“抱頭鼠竄” ……哈哈,玩得太開心了!

到了最刺激的環節,大家將廢紙和點的禮花棒點燃,於是就形成了一大團火。這時不知道誰從火堆的這一頭跳到了火堆的那一頭,於是,我們紛紛來模仿他,連大人們都加入了我們的“跨火行列”。媽媽告訴我,這是興化的一種習俗,叫“跨火叉”,十六夜,跨火叉,跨了火叉黴氣趴。大家圍著火堆,一邊跨來跨去,一邊期盼新一年好運來!等火漸漸熄滅以後,我們才依依不捨的回家了。

這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夜晚呀!

元宵節的日記15

今天是傳統的元宵佳節,一大早,我和媽媽就趕到政府大街去看鬧元宵的表演。還不到八點半,這裡已經是人山人海,擠得裡三層外三層,水洩不通。

首先是文化二中的同學們舉著一塊大牌子走了過來,上面寫著:祝全區人民新年快樂,這時,後面又緊跟來來一些敲鑼打鼓的,他們排成整齊的方陣,後面還有一些吹小號的,他們吹的非常整齊,似乎就是一個人在吹一樣,最後面,是一些舉著五顏六色的彩旗的,手中的彩旗在微微地搖晃。後面又開來了幾輛掛著牌子的大車,還有一輛車頂上有一籃五顏六色的花籃。接著,後面各個村鎮的車輛、扭秧歌的、打腰鼓的都按照順序一個一個走了過來,其中,我們文化裡村的前面的一輛車上坐著六個人圍在一個大鼓邊上,用勁地打著,後面,又跟來了一百多個老奶奶在打腰鼓。她們有的頭髮已經花白,但是打起腰鼓來卻是精神抖擻,身手不凡。大家不由地為她們鼓起掌來。

我最喜歡的就是舞龍的了,龍頭至龍尾是十來個人在控制的,最前面有一個人拿著一個繡球在不停地舞動,龍頭也飛快地隨著繡球跑來跑去。我覺得最累的要數龍尾巴了,不管前面的龍頭停下來,還是動起來,龍尾巴都在賣力地轉來轉去。他們精湛的表演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大家讚不絕口。

遠遠的,我發現那邊來了一隊去西天取經的人馬。只是,孫悟空。豬八戒怎麼那麼高?我仔細一看,原來他們是踩著高蹺來的。雖然,他們踩著高蹺,但他們依然身手敏捷,如履平地。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和妖怪打成一團,而唐僧還是悠閒自在地往前走去。突然,白骨精拿著大刀向周圍砍來砍去,嚇得大家左躲右閃,連連尖叫。

元宵節真熱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