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教育考試>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精選34篇)

教育考試 閱讀(3.18W)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精選34篇)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1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關鍵是教師,教師要尊重學生。不可有私心,要講究誠信,要創設和諧、宜人的教育物質環境,給孩子一片天空,讓他們自由呼吸;給孩子一塊綠地,讓他們栽花種草;給孩子一片繪畫壁,讓孩子自由描繪、哪怕是塗鴉;給孩子一片飼養園地,讓他們感受動物的可愛。順孩子之天性,讓他們快樂的成長。創設優美、安全、舒適的物質環境。整潔優美的物質環境喚起了中學生對生活的熱愛,陶冶了中學生情操,充實了中學生生活,激發了中學生的求知慾,培養了中學生的探索精神與生活情趣。

社會日新月異的急速發展和變革,各種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學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由於青少年學生正值成長髮展過程中,缺乏科學的辨別能力和社會實踐經驗,加上中學生的獨立意識較差,所以中學生易發生心理行為偏差。近年來,中學生常出現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為,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現,他們存在心理偏差,是由於在學習和生活中碰到問題和困難時,缺乏解決矛盾,應對挫折和處理危機的能力。

一、抓認識提高,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對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數而不管學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們要培養的是人才而不是廢才,更不是害群之馬,因此,我們全校上下要形成共識,要下足功夫,正視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學生的健康發展,健全他們的人格,為21世紀培養合格的人才。

二、抓學科滲透,紮實推進心理健康教育。

課堂是學校進行教育活動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不僅是科學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學生心理髮展的過程。我們要嚴格按照上級要求,開設上好心理健康課的同時,要求教師在各科備課時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

思品課,抓好心理疏導的教育;語文課,以教材中大量的優秀文字形象,從這些人物身上體會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質;數學課中研究重點是觀察、注意、思維、記憶等心理活動;英語課則要求創設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學習信心,使之敢於表現自我,增強學生群體交往意識,發展能力和個性;音樂、美術等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給人以美的薰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各學科教學過程中滲透有關的知識,可以使學生處處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且作為教育的主體,教師不僅在知識上影響著學生,而且教師的人格也會在教學的師生互動過程中起潛移默化的作用,這就構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

三、抓家庭教育,引導學生家長關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於學生家長與學生固有的血緣關係,感情和倫理道德上的內在聯絡,家庭教育直接影響著學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學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種力量。父母在關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時,還應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認為孩子長得壯,不生病就是健康,這是不全面的認識。事實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礙,如說謊、無理取鬧、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為。然而,認識的片面性,使不少家長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夠重視,甚至採取違背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這是不利於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的,在發現他們心理有缺陷時我們就及時與家長聯絡做到及時矯正,並在學校對家長開展如何對子女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講座,引導家長科學地教育孩子,從而培養孩子關心社會、關心他人,培養他們的責任感、獨立性和自制力,養成樂觀進取的精神。

總之,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教育改革在新形勢下的新視角,它注重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的發展,雖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與途徑有很多,但我個人認為,事實也了,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家長、教師只有對學生傾注真情的愛,才能更好地塑造、淨化學生的心靈,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學生只有在教師“真愛”的陶冶下,才能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這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與手段。實踐,心理健康教育在現代社會的教育中越來越重要。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2

俗話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情緒作為人們對客觀事物的一種感受,極大地影響著我們的精神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碰到某某小朋友今天來園心情不好,不願意上幼兒園,不願意與同伴、教師交流,情緒很不好,讀了這篇文章後,更讓我知道情緒對幼兒的重要性。

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在健康領域明確提出了“培養幼兒樂觀、積極的態度——在集體生活中情緒穩定、愉快”這一目標。然而,情緒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固然重要,對於我們來說,能否正確應對消極情緒並選擇合理的方式宣洩和表達同樣不容忽視。在教育工作實際中,由於手相對封閉、保護和優越的家庭教養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許多獨生子女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抗挫能力差、情緒不穩,且不會正確表達與宣洩消極情緒的不良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正常成長,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勢必會給他們將來良好個性的形成帶來不利影響,影響他們心理健康的成長,這對幼兒來說是極其不利的。

情緒調空能力是情緒智力的重要品質之一,是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標準。這種能力能及時擺脫不良情緒,保持積極的心境。幼兒期是情感教育的黃金期,幫助幼兒形成初步的情緒調控能力是幼兒情感教育的目標之一,也是幼兒情感教育的重要內容。幼兒的初步情緒調控能力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表現為幼兒能對自己情緒中那部分對人對己可能產生不良影響的情緒衝動加以適當調控,如孩子對任性、執拗、攻擊性等情緒的適當調控;另一方面表現為幼兒能適當地調節自己的情緒,既能剋制約束,又能適度宣洩,不過分壓抑,使情緒的表達既符合社會的需求,也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時間和場合有恰如其分的情緒表達,使自己開心、快樂。

總的來說,幼兒的情緒調控能力是比較薄弱的,作為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內容,並不一定隨年齡增長而提高,其發展更多的是教育培養、教育環境影響的結果。它更多地強調感受、感知、體驗、理解和反應,在教育過程中更多地強調情感經驗的積累。所以,從教育途徑上,應更多地考慮以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方式來進行疏導。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3

家庭是兒童成長的第一個社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1.家庭氛圍帶來的快樂

所謂氛圍,是指人所處的環境氣氛和情調,它是在某一環境中的人們相互影響、相互制約過程中造成的某種心理情緒和環境氣氛。良好的家庭氛圍,可使孩子活潑、開朗、大方、好學、誠實、合群、求知;反之,不良的家庭氛圍,則會使孩子膽怯、自私、嫉妒、孤獨,懶惰、行為放任、不講禮貌。

如有的家庭成員之間的和諧、融洽,儘管有時發生意見,但在原則問題上是團結一致,這樣在總佔優勢的合作、諒解氛圍下,不但使兒童學會了對人的互助、互愛、合作、諒解,使孩子的思維意志、能力等得到和諧發展,而且從中獲得安全感,形成樂於接受教育的自覺性。

2.態度決定高度

不同型別家庭的不同教養態度對兒童個性品格、心理素質形成的影響是不同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的學習榜樣,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是父母教育的結果。有句話“孩子就像一張白紙,紙上的顏色是大人的傑作”。所以,在畫上這些“顏色”時,家長一定要深思熟慮地計劃好,擺正心態,決定好高度才行。

3.良好的溝通是開啟孩子心理的一把鑰匙

良好的情感是家庭環境中的重要一部分,而不同的溝通對兒童人格的形成有著不同的影響。

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還得從父母做起。有了父和母才有了一個家,有了孩子才有了真正的家庭。所以,父母這根樑一定要搭好,搭結實了,才能為孩子擋風遮雨。然而父母的文化素質和心理狀態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心理成熟和成長髮育。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4

我們都知道家庭環境的影響不僅是家長對其子女的責任,也是我們一個公民、國家、社會的責任,家庭對孩子的心理變化的影響,關係到國家的興衰。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祖國獨立”。從家庭的角度看,家庭氛圍關係到國小生的未來以及整個家庭的幸福。國小處於心理髮展的關鍵時期,孩子們有著巨大的發展潛能,可塑性大,但是他們的自我調節能力弱,自我意識還處在萌芽的狀態,當受到家庭氛圍各種因素的影響時,將帶給國小生心理健康帶來影響。適時引導調整國小生的心理健康狀態,將會對國小生的心理形成與發展,以及他們的一生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家庭氛圍對國小生心理的影響至關重要,家庭教育中應注重國小生心理素質的教育。

今天,聽了吉林市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員蔡雅清教授的關於《為孩子心理健康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的講座,讓我深刻的認識到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人格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般父母的教育方式可分為以下幾種:一是專制型。在家中一切都由父母說了算。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極、被動、依賴、服從、懦弱、不誠實等人格特徵。二是放任型,主要特徵就是溺愛,在家中孩子往往任性、幼稚、自私、依賴性強、以自我中心、蠻橫無理。三是民主型,主要特徵是家庭成員是平等的,父母比較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但也會對孩子積極引導。孩子所呈現出來的是活潑、快樂、自立、性格直率,謙虛有禮、比較合群、有合作意識等,而且思想也活躍。這麼看來,只有民主型的教育方式最有益於培養孩子的健康心理。調查表明,民主型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更通情達理,會更受同伴的歡迎,能與人友好相處,樂於助人。

為了構建良好的親子關係,我作為教師對班裡的父母會提出以下幾點要求:

1.尊重孩子,認識到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人,有自己的情感和需要。放下做家長的架子,蹲下身來與孩子對話,以減少與家長的距離感,使孩子覺得父母和自己是平等的。

2.父母要禮待孩子,對孩子講文明禮貌,不打罵孩子。無論孩子做了什麼事或取得的成績有多不理想,父母也不要責備孩子,要及時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不要吝嗇自己的鼓勵。

3.當父母意識到自己對孩子可能講錯了話、做錯了事之後,要勇於向孩子承認錯誤並及時道歉,這不但不會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反而會使孩子感到父母更加可親可敬。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5

所謂健康,有很多人認為只要有強健的體魄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在當今日益複雜的社會中,我認為不僅要身體健康,還要心理健康,二者缺一不可。所以今天下午的講座,對於我們這些還很年輕的教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師生關係、家長關係和同伴關係的不協調是導致當今中國小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其中師生關係是最主要的因素。而當前的應試教育導致了師生關係的異化,要克服這些我們應該做的措施就是調適好師生關係,按照人際關係中的互動的規律去做。其中,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是人際關係的適應,而人類的心理_最主要的是人際關係的失調。

我們可以從以下這幾方面去入手:首先是人際互動的心理規律是人偏好正性刺激,就是說無論什麼樣的人,都喜歡聽好聽的話,即使心理明白是假的、虛的,還是喜歡聽。所以我們教師就要抓住這一特點在教學中做出相應的措施,比如賞識、讚賞。我們常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就是因為讚賞可以改善機體氣氛,有利於搞好兒童教育,提高教師的領導藝術,可以促進人的心理健康,但前提這些讚賞必須是真誠的、是被在意的,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就是自我性,通常情況下人都是在利益相關的時候為自己考慮的多一些,不過這也是人的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還有就是在某種情況下會出現嫉妒之心,這是很不好的心理不健康的表現,所以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及時地觀察瞭解學生,儘量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否則有的後果會很嚴重。還有一種就是就是羨慕之心,這是產生在一種美好基礎之上的。

還有就是心理歸屬感。無論是什麼樣的人都很懼怕孤獨、希望能夠遠離孤獨,尤其是差生,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及時地關心他們,讓他們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自己也是這個班集體中不可缺少的,從它的閃光點出發,逐步建立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不覺得孤獨。我們每個人都一樣都希望自己的情感被共享、被分擔,同時也希望自己在不幸或遇到困難的時候能有人相信。

之所以我們經常聽到現在有很多學生跳樓_的、離家出走的、誤入歧途的這些悲劇發生。我也在想如果我們這些教育者能夠及時地去從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多關心他們、去教育他們,也許就會減少這些悲劇的發生了。

通過今天上午李教授的講解後,讓我明白,學生出現逆反、任性等問題,是由於多種原因造成的,並非故意和老師作對。而且,出現問題的孩子正是需要我們的包容和幫助,我們老師不應該嫌棄他們,就像醫生不能嫌棄病人一樣,要真誠地幫助他們。當我們把問題學生當成一個個研究物件“對症下藥”時,就會覺得有樂趣在其中了。我真得很慶幸能夠有這麼好的機會去學習,給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所以在最後幾天的學習中,我一定會好好珍惜的!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6

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沒有嚴格的界限,由於內外因素的影響,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礙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所以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有可能出現某些不夠健康的心理狀態。許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狀。例如荷蘭畫家凡高生前是一個畫壇無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孤獨中生活,是一個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為禮物送給自己鍾愛的女人,最後不能忍受貧困和疾病的折磨,開槍自殺;蘇聯詩人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變,易激動,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於他的戀人急著要去上班,沒有聽從他的意願留下來陪他談話而開槍自殺;美國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鬱症,由於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壓也是開槍自殺的。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這充分說明常態心理與變態心理之間沒有絕對的鴻溝。每一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礙,只是嚴重程度和影響學習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師也不例外。尤其是現代高速發展的充滿競爭的社會,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教師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更可能產生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說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一個盡職的教師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鬆。充當"無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確使人精疲力盡。因此,教師可以試著在假期給自己充電,例如:學習做旅行家,用膠片記錄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學習做美食家,在品評佳餚的同時自己也做一次大廚。新的工作體驗不僅能使教師得到放鬆,而且可以開闊教師的視野,增加教師的知識面。教師可以把從其他工作體驗中獲得的經驗、積極情緒帶到教育工作中來,更好的促進教育工作。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7

心理素質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人格教育,作為心理素質教育的核心,更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所謂人格教育,是指標對學生的身心特徵,在需要、動機、態度、理想、價值觀等方面所實施的指導和教育。在教育教學中,我們滲透健全人格教育,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形成崇尚健全人格、注重健康心理的學生主流,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在教學思想上要滲透健全人格教育。

心理素質教育,首先是做人的教育。至於做什麼樣的人,需要我們去引導。人格教育,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基礎。我在教育教學中,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深入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從點滴入手,滲透人格教育,做到名副其實的教書育人。

二、將健全人格教育滲透於教學內容之中。

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面向的學生,把愛的種子撒向每一個學生,使所有的學生都沐浴在愛的陽光雨露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沒有個性的學生是不存在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尊重和培養學生的個性。比如:一位學生特別喜歡畫畫,可是處理不好學習與發展興趣愛好的關係,教師不是扼殺他的愛好,而是進行家訪,做耐心細緻的工作,還和他一起制定學習計劃。在教師的幫助下,這個學生不僅成績優秀,當上“三好”學生,還多次在市地舉辦的美術大獎賽中獲獎。鑑於此,教師不僅要尊重學生的個性,還要想方設法地為發展學生的個性創造條件。教師可以幫助他們成立各種興趣小組,學科小組,指導他們做實驗,搞調查,寫論文,提高綜合能力,等等。這樣,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集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提高自信心,維護了自己的人格,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三、在教學方法上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⒈尊重學生獨立的人格。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讓每一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我們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不能對學生諷刺挖苦,肆意辱罵,更不能體罰。一個孩子一旦失去自尊心,就會影響他一輩子。教師應為學生創設一種能夠進行創造學習和活動的氛圍,使他們認識到自己作為一個獨立個體所具有的能夠成為一個“的學生”的潛在能力。必要的時候,我採取“高高的舉起你的左手”的教育策略,從而使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

⒉組織學生進行人格分析。

組織學生結合自身實際,自我分析,相互分析,從而加深對自我的認識。學生通過召開主題班會等形式進行討論,統一認識,提高辨別能力。

⒊幫助學生完善健全人格。

在既尊重了學生的獨立人格,又幫助學生進行了人格分析。那麼,接下來,順理成章地,我就與學生一道,完善學生健全的人格,使其朝向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這樣,人格教育也就達到了預期的目的了。

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消極悲觀的心理傾向,對學生的健全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質的形成的負面效應是非常明顯的。因此,我們應對他們充滿愛心和信心,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遵循正面教育、積極引導的原則,使其發現自己的優點,看到自己在學習上或生活中的閃光點,讓他們經常體驗成功的喜悅,逐步建立起對學習對生活的積極樂觀的人生觀。面對學生的心理活動和情緒波動,教師應抓住教育的良機,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8

家庭教育是一門集多種學科為一體的綜合學科。做好家庭教育可以使孩子健康成長、陽光成長,是每個家長的義務。每個家長都要積極的、認真的學習,學好學會家庭教育這門學問,培養出積極向上、樂觀生活、關愛生命的孩子。

什麼是生命的意義?世界的每一生命都是一個奇蹟,生命的整個旅程是不容易的。然而生命有自己的智慧,在不同的環境中生命又是積極向上的、向善的,生命本身有希望、有潛能向好處發展、進化。

生命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

首先是安全教育。對孩子進行自身保護安全教育。從小要對孩子進行形象的具體的安全教育,遠離明火,防觸電,外出遵守交通規則等等。

其次是能力教育。對孩子進行社會應急能力教育。應對疫情是一次對孩子很好的考驗和教育,應對在家上網課,戴口罩,與他人相處等等生活能力。

三是道德教育。對孩子進行關愛生命教育。無論是人,還是動植物,都有生命,生命至上,生命來之不易,生活不易,我們都有責任去保護生命,使其走完生命的整個歷程。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9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好家風是良好的家庭教育》直播課,起初我對於什麼是“家風”並不瞭解,觀看直播後,我似懂非懂,媽媽耐心的給我舉了“曾子殺豬”的例子。

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他的小兒子哭鬧著要跟著去,曾妻被鬧得沒辦法,就對孩子說:“好孩子,你留在家裡,我回來給你殺豬吃。”孩子終於留在了家裡。過了一會,妻子回來了,曾子去準備殺豬。他的妻子連忙上去制止他說:“我剛才是和孩子鬧著玩的,你怎麼真的要殺呢?”曾子認真地對她說:“孩子是不能欺騙的,今天你說話不算數,騙了孩子,明天孩子學會了說謊話,糊弄你。再說了,母親欺騙了孩子,孩子就會在心裡覺得母親的話不可靠,你以後再對他進行教育,他也許就不會聽了。這樣做,對我們的孩子是沒有什麼好處的。”最後,曾子還是堅持把豬殺了。父母要孩子做個誠實守信的人,那麼他們首先也要當個誠實守信的父母,一諾千金。

我懂得好家風就是以身作則。“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家風是一個家的一種道德標準,就如同糧食一般,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成分。在我的家裡,也有家風,它教會了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有誠信的人。

人要有誠信,媽媽經常教育我要誠信待人。記得有一次,我和好朋友約好了一起去學校打球,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中午卻下起了大雨,本來我把這事忘了,一看到下雨了才想起約好了的事情,我趕忙穿上鞋準備走,可我又想:如果我去了,那個同學沒去怎麼辦?媽媽說:“你還是去吧!假如你不去,她去了怎麼辦?那同學們一定會認為你是一個不守信的孩子。”“好吧,我去。”到了學校,雖然那個同學沒有來,但我放心多了,因為我是一個守信的孩子。

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 左右著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從而也足見家風的重要了。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我們。優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的。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10

通過觀看王殿軍專家的講座,我深深地感受到對孩子的教育是一門大學問。而我們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行為舉止更是深深地影響著孩子,我們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更要時刻學習如何與孩子溝通,如何引導好孩子,如何教育好孩子。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認為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環境是最為重要的因素—親子環境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做呢?我們有一個通病就是責罵,比如經常會有家長說:“你怎麼每次都這樣粗心?”這樣的話語是亂貼標籤的。孩子如果常常捱罵的話,就會失去自信心,總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我們面對孩子做錯事的時候,首先要記住我們是期望他更好,教育專家提出這樣的建議:“孩子,剛才發生了什麼?你很難過,對嗎?為什麼會這樣子呢? 讓孩子思考後想辦法去解決它,並讓他認識到這樣的行為是不好的,而並不是讓他感受到自己任何事情都做得很糟糕”。

父母有一顆平常心,父母心態如何,直接影響孩子的,凡是心態好的父母,無論孩子考出多麼糟糕成績,我們應該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是愛自己的。讓孩子在良好的親子環境下長大,總有一天孩子會學會感恩。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應該有他獨立的空間,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自由並不代表放手。我們陪孩子但不操縱孩子,教給孩子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和培養良好的發展意識,這樣才能讓他們受益一生 。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11

能讓人該過自新.要是盜賊、人犯,從小接受過法制教育,有著滿心道德,那他們還會成為罪犯嗎?由此說明,法制教育是不可忽視的,家庭教育講座觀後感。所以,我覺得學好法制教育就是學會做人,就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它教會我們遵守守則,國小生要遵守《國小是守則》,員工要遵守公司條例,而每個公民都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正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它教會我們不要迷戀電子遊戲機,不吸菸,不喝酒,不打人和小偷小摸。玩電子遊戲會讓我們成績下降,也浪費金錢;吸菸喝酒有害身體,打人和小偷小摸是不良行為。它還教我們怎樣防火與自救,城市不能隨便放鞭炮等等

所以,我們要認真學好法制教育,做個有文化、講文明的國之棟樑。

犯法,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做,它是我們每個人都做過的一件事。而犯罪呢!它是一顆長滿刺的玫瑰,美麗誘人,但是會讓我們流血流淚。

不要自以為是地說:“我們是未成年人,犯罪沒有關係。”在此,我要嚴肅地告訴你:“不,你說錯了。18週歲以下的我們是不能犯這5種罪的:殺人、放火、搶劫、投毒、故意傷害造成他人重傷。”

不也不要滿不在乎地說:“我一定不會做這些事情。”因為,就拿我們認為離我們最遙遠的投毒來說吧。

曾經有多少人這麼認為過:毒品有什麼了不起,我一定能抵制它,那寫吸毒的人一定是非常不堅強的人。但是,又有多少這麼認為過的人能逃出毒品的魔掌中呢?不要認為它離我們遙遠,因為它就在我們身邊呀。說不定,在無意中,毒品已經走進你的生活。

在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程序中,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我們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為此,我們對當前青少年犯罪的現狀、特點、成因進行了調查,對如何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和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作了一些探索

面對當前部分青少年法律和紀律觀念淡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不強,青少年違法犯罪呈低齡化趨勢的現狀,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已成為當務之急。

人生會面臨許多選擇,當你正處於十字路口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時,你將做出如何決擇?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選錯了道路使自己後悔一生,當然尤其是我們青少年.

由於這方面的原因,學校為我們組織了一節法制教育課.這對於我們來說真可畏意義重大.

我認真地聽完了這次報告會的內容,給我的感觸很深.做這個報告會的是三位正在服刑的人員,不僅如此,他們都是擁有自己美好青春的三位年輕青年.他們為我們講述了自己是如何走上這條不歸路的,又是如何的後悔與失去自由的無奈和悲哀.

學校、家庭和社會應注重引導未成年人瞭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徵,調解自己的情緒,加強自己抗挫能力的培養,以適應社會上各種環境的考驗,觀後感《家庭教育講座觀後感》。因為,未成年人正是長身體的時期,他們已開始產生強烈的獨立意識,不想事事依賴成人,想獨立去處理一些問題,但是,他們的認識和判斷能力又跟不上獨立意識的發展,往往分不清是非,易偏激和固執使自己的行動帶有很大盲目性,這就需要我們成人對他們進行整體引導,逐步提高他們能分析和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人生如一張白紙,在成長的過程中會自然而然在白紙上添上色彩!有的色彩繽紛也;有的灰暗一片;更有的在還沒有添滿色彩但這張紙就早已不在了!

能夠使白紙變成色彩繽紛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啊!首先這個人必需知法守法,而且要持之而行!這樣才能踏上人生里美好的第一步!

所以說要使人生走得輝煌燦爛就必需知法守法,而且要持之而行!不要為一時的衝動而做出犯法的事情令自己悔恨終生!自毀前程! 7 世界上有黑人,白人,黃種人,而每個人的生活環境都不同。所以把白紙弄得灰暗一片有時並不是自己所想的!因此家庭是每個人走出第一步的前奏!好的家庭教育就會出好的孩子,反則反之!以下是兩個普遍而惡劣的家庭環境!請家長們必須教育好自己兒子的第一課!家長過分溺愛,一味嬌慣,使子女的慾望不斷升級。現在大部分家庭都是三口之家,而孩子又往往是獨生子女,有的父母認為孩子少,應該讓孩子過得幸福一些,特別是那些過去經歷過苦日子的人不願讓孩子再“吃苦”。因此,對子女總是百依百順,要啥給啥,讓獨生子女成了家庭的“小皇帝”。在家庭無來源或不充足時,那些被嬌慣的孩子便以非法手段在外“撈”錢,以滿足自己的心理上的“不平衡”。

家庭教育的錯誤引導。有的父母一貫好逸惡勞,不務正業,貪圖享受,往往表現出舉止不端,品行不正,素質低下,自身形象差,客觀上不能為孩子當好“第一教師”,使子女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不良品行的影響。如有的家長經常搓麻將、逛舞廳,不僅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更無精力管教孩子,疏於對子女的家教,導致子女放任自流,是非不辯,美醜不分,最終由“小皇帝”淪落為“小囚犯”。

所以每個家庭都要為自己的孩子負責任!要使兒子走出第一步之前有個美好的家庭環境!請不要給每個張白紙添上灰暗的顏色! 關心學生是學校教師的神聖職責,差生、輟學生是困難、問題較多的學生群體,他們最需要關心、幫助。校園搶劫強索案件的違法犯罪的青少年中,差生或輟學生佔很大比例,關心教育管理好這些學生,能有效預防和控制校園搶劫和強索案件的發生,從一定意義上說,學校對差生的漠不關心甚至放棄差生。學校就一定會自己留下的苦果自己吃。校風校紀和法制教育宣傳教育是青少年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少年遵紀守法、健康成長,是抵制不良影響、預防犯罪最根本的因素。 通過安全法制教育學習。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徹底找出自己思想、作風、制度、紀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有效增強自我的法律意識,能夠做到面對誘惑不為之所動,嚴格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全心全意的為信合服務,為儲戶服務。生活作風上,能夠牢記“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的教導,用工作紀律嚴格約束自己,在思想上築起拒腐防變的堅固防線。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勤勤懇懇辦事,堂堂正正做人。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12

感謝學校搭建平臺,給家長們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聽完專家講座,真是受益匪淺。

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境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基石。作為家長要努力營造溫馨、舒暢,充滿包容和愛的家庭環境,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努力做到:

1、多陪伴,多理解孩子。家長的陪伴是孩子成長的精神食糧和溫暖港灣。陪伴會讓孩子減少焦慮,消除孤獨,喜歡與我們在一起。理解會促進溝通,讓孩子感到溫暖、幸福。

2、多溝通,少說教。良好的溝通有助於親子關係的和諧,和諧的親子關係是孩子身心健康的保障。學會傾聽孩子說話,多和孩子交流,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尊重與關愛。

3、制定規則,管理好手機與讀物。孩子從小要有規則意識。特別是手機和不健康的讀物,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制定規則,會促進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迷戀,不越界,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特徵。

4、和孩子一起面對壓力。孩子是一個活生生的個體,會遇到許多壓力。作為家長,不能忽視,不能責怪,要和孩子一起面對,並教會孩子在壓力面前不抱怨,不逃避。必要時,學會求助。只有家長的接納與幫助,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護孩子,提高孩子的心理彈性。

願我們通過學習,成為更好的家長。願我們的學習,成就更好的孩子!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13

看了這次的視訊,收穫頗豐,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除了孩子在學校裡的學習之外,家庭也是重要的一個生長環境的場所,具有無可替代無與倫比的作用。

孩子的青春期是十一二歲到十七八歲之間,這段期間孩子容易受情緒腦的控制。這個時代的孩子,他們可以宣洩的空間更少了,在我們那個年代的娛樂是和小夥伴們一起出去摘東西吃,而他們卻是回到家中,面對冷冰冰的電子產品。他們孤獨,缺少玩伴。他們失落,因為難得的週末不是在補習班就是在去補習班的路上。他們迷茫,因為他們只知道學習,不懂得自身的價值感在哪。

所以,家庭教育在這期間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用家庭的凝聚力,讓孩子體會到家庭的快樂與溫暖;用傳教的方式教會孩子們如何在面對壓力時解決困難;用家庭環境的力量幫助孩子們培養堅韌不拔的性格,不會輕易被壓力壓垮。

關於如何保護家庭環境方面,現在的家庭問題就是家庭的過於冷漠,家庭的劇烈衝突以及家裡遭受了重大變故。第三點一般家庭是不會遇見的。第一點家庭的冷漠,家長對孩子的不聞不問,放養型讓孩子成長,這樣孩子看起來很自由,但卻沒得到關愛,對於成績等方面也是無所謂的態度。第二點劇烈衝突,家長太管孩子了,往往適得其反,意見不合而產生了衝突。在我看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多溝通,少說教。溝通是雙向的,雙方能像知心朋友一樣吐露自己的心聲,毫無保留,而說教則是家長單方面的教訓孩子,孩子在長大了之後該懂的道理早就懂了,說多了也嫌煩。

家庭教育,家庭環境,由我們每個家長共同守護。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14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寶貝。我們都期望他們能夠平安、健、快樂地成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我也一直處在不斷的學習、探索和反思中,希望自己能夠與孩子一起成長、一起磨鍊、一起成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的言談舉止、道德品質以及家庭的溫馨、和睦對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每當看到孩子那燦爛的笑臉,聽到孩子那稚嫩的聲音時,什麼煩惱,什麼辛苦統統都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一、重視品德教育,使孩子成為受歡迎的人

個人品德是一切道德行為的基礎。教育孩子講道德要從自身、身邊做起,使她從小尊敬長輩,友愛他人,不欺負弱小。孩子做對了要讚賞,做錯了要恰當批評,讓他樹立起一個正確的判別事物對錯的觀念。內心善良、懂禮貌、講文明、辨是非、懂得換位思考,這一切應該從小就抓起。

例如:孩子很小的時候有點攻擊性,喜歡打人,常常把其他小朋友弄哭。個性強一點的孩子往往都會這樣,我想一定要想辦法治好他。有一天下班回家有媽媽過來告狀說我兒子昨天打了她的孩子,弄髒了她孩子的衣服。回到家我非常耐心地蹲下來問他:“每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心中的寶貝,是不是?”(因為我平常都會向他強調這一點,所以我敢肯定他一定會說“是”)。他果真說:“是啊。”我繼續說:“你要是被別人打了,爸爸媽媽一定會很心疼、很傷心!但同樣的,你把別的小朋友打了,她的爸爸媽媽也很心疼、很傷心啊,因為她也是她爸媽的小寶貝啊!”這個時候他已經不知不覺地低下了頭,開始知道自己的這種行為是會令別人傷心的。從此以後,我們這一片兒的孩子都願意和他一起玩、一起笑,偶爾鬧點小矛盾叫很快會和好。

二、培養獨立性、主見性,鍛鍊孩子的能力

孩子不可能一輩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父母想一代要比一代強,就必須讓孩引故自己的主人。作為父母我們要尊重孩子的選擇,賦予孩子行使選擇的權利,不要用自己心中的選擇去評價孩子。

例如:孩子自己衣服的顏色,什麼時候看書、畫畫、玩耍、彈幾遍電子琴、看多久的動畫片、玩多久的遊戲,只要是在合理的範圍內,就由他自己選擇決定。當孩子跟我在一起時,他會安排的並並有條,有時還會指出我做的不足的地方。也許作為家長,我們應該要學習聰明地示弱,把機會讓給孩子。孩子也只有在一次次的實踐、思考中,不斷長大、獨立,然後超越父母。

三、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孩子是父母的體現,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所以,我們要求孩子做到什麼,我們自己首先要做到,身教重於言傳。而且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我們要幫助孩子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慢慢養成習慣。告訴他每天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次重要的。對於醫生,時間就是生命;對於商人,時間就是金錢;對於你,時間就是知識與成長。利用安排好了時間,你可能長的枝繁葉茂,但如果浪費了時間,那你可能弱小乾枯。但勞逸要結合,該學習的時候認認真真學習,該玩的時候就痛痛快快地玩,心中要有個時間表。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分數,而是讓孩子有能力去創造幸福生活並享受生活。

例如:早上起來洗臉、刷牙、疊被子,自己整理並管理好自己的東西,用過的東西要記得放在哪。看完一部動畫片或電影,跟孩子一起探討一下有什麼教育意義或者是有哪些體會和感受。大人討論問題,你也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表達自己的看去。大人有哪些你認為不對或不好的地方,你也可以指出來。

四、多讚賞,多鼓勵,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這樣說的:“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走路。”孩子的自信源於父母對他的愛。不要吝嗇“我愛你”這三個字,也不要羞於表達。愛孩子、愛伴侶、愛父母就應該大聲說出口。不僅是這樣,我們還要充分信任他、尊重他,多挖掘他身上的優點,少一些責罵,多一些寬容,但不要縱容;少一些攀比,多一些鼓勵;少一些包辦,多一些引導;少一些灰心,多一些欣賞。也許孩子會笑著去面對他的人生。

例如:有一段時間,經常陰雨綿綿,我就說:“這天氣老是下雨,心情好煩躁。”不料兒子卻說:“我有世界上最幸福的家庭,天天下雨也影響不了我的心情。”

五、加強安全意識教育,讓孩子健康平安地成長

現代社會到處都存在著安全隱患,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培養孩子自己的安全意識。唯有孩子的安康,才會有家庭的幸福。教孩子認各種安全標識、交通標識、食品標識以及其他標識是很有必要的。也非常感謝學校在適當的時候以恰當的方式給孩子培養安全意識,並根良據不同的成長階段以及面臨的不同環境,教給他們一些遇到危險時求安求生之道。

以上是我自己覺得重要的一些心得與體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都需要我們家長冷靜地面對、理性地分析,提出最適合自己孩子的解決方案。

在這裡我要感謝老師的辛勤付出以及對孩子的循循善誘、孜孜不倦地教導。讓我們共同攜手為祖國培養更優秀的下一代而努力。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15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家長最關心也是最困惑的一個問題。10月28日下午學校組織了一場《做真正會愛孩子的家長》的家庭教育講座,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個小時,卻讓我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孩子從出生到入園、上學有如一張白紙,可塑性極強,國小的六年是孩子成長的黃金階段。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是這個“成”是最難的一個問題。通過聆聽這次講座,讓我感觸良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做個會愛孩子的家長

之前我以為愛孩子就是事事為他著想,穿衣吃飯出行遊玩,事無鉅細的給他一切,其實我不是一個寵溺孩子的媽媽,但是也總會覺得孩子還小,有一些小問題是難免的,直到聽了講座之後我才明白,孩子需要的不是這些,他們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注、自由成長的空間,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個完美的空間,不要去打破它,不要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交付給孩子。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長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1、覺得把孩子送到學校,交給老師就萬事大吉了。2、孩子在學校五天,好不容易放假了放鬆一下。就這短短週末的兩天卻把孩子在學校建立起的良好習慣丟的一乾二淨,只有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動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長。

三、父母要以身作則

孩子需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這些受父母的影響最大。比如不讓孩子看電視、上網玩遊戲,可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家長卻看著電視、打著遊戲,孩子的心裡會怎麼想,能感覺到平衡嗎?每次別人問起:你家孩子你滿意嗎?回答的最多的都是這個孩子氣死人了。反之,有人問你家孩子對爸爸媽媽的滿意嗎?捫心自問你覺得孩子會怎麼回答?所以,家長要以身作則,要求孩子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

四、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和高質量的陪伴

要善於傾聽,傾聽孩子身上所發生的一切,和孩子多聊聊天,就會發現孩子現在關注什麼、需要什麼、渴望得到什麼,孩子樂意向父母傾訴,父母也可以更多地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陪伴不是你陪在孩子身邊就可以,孩子玩耍你在看手機,這是看護不是陪伴,總結為:“要和孩子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空間做同一件事”。

五、學會賞識自己的孩子,提高孩子的心理素養

對孩子要多鼓勵、多讚賞,不斷培養孩子的自信、自強、自尊和自立。用正確的方式指出和改正孩子的缺點,“你能行”,“你真棒”,在父母的鼓勵下,孩子會覺得我行、我可以、下次要做更好,在鼓勵中得到快樂和成長的改變。對孩子說話也要多多注意,同一句話不同的語句給人的感受大不相同,這就是語言的魅力。

六、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都說環境改變一個人,人亦能改變環境,尤其對孩子而言,有一個好的學校環境至關重要。夫妻恩愛、家庭和睦,才能使孩子感受到愛的存在,家的溫暖,孩子才能更加積極向上。張志剛老師說:“讓自己快樂是一種美德,讓別人快樂是一種公德”。我覺得很對,只有讓孩子感受到環境帶來的快樂他才不會抗拒所有的一切。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16

今天有幸觀看了王琨老師的家庭教育講座,真是受益匪淺。講座以“孩子從優秀到卓越的五大力量”為主題,向家長們分享瞭如何科學、正確地教育孩子。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對於家長來說,養和育同樣重要。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科學、正確地教育孩子呢?下面我將觀看講座後的一些感受與大家進行分享。

首先,我從“喚醒的力量”和“發現的力量“中學習到我們要正確的認識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愛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把孩子的心燈點亮。要喚醒孩子,就要培養孩子的“六觀”:喚醒孩子的健康觀,培養孩子旺盛的生命力;喚醒孩子的人生觀,讓孩子有夢想有志向;喚醒孩子的財富觀,不懂錢的孩子沒有未來;喚醒孩子的價值觀,讓孩子懂得為人處世;喚醒孩子的愛情觀,讓孩子懂得底線、操守和原則;喚醒孩子的世界觀,讓孩子多經歷、多體驗世界。父母不要一味地去批評孩子,要發現孩子的天賦和優點,幫助孩子將天賦和優點發揮出來,陪伴孩子、懂得孩子。

其次,我從“榜樣的力量”中認識到父母言傳身教的重要性。家長要創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創造積極交流的溝通氛圍、要說話算話,守時守信。家長要教孩子懂得敬畏,教會孩子為人處世的規則、做人做事的規則、社會道德的規則,父母囂張,孩子則張狂,父母謙和,孩子則謙卑,父母失德,孩子則失格。夫妻間要和諧恩愛、孝順長輩。

然後,我從“愛的力量”中瞭解到孩子不聽話發脾氣,最重要的原因是沒有感受到愛。很多家長都會說自己很愛孩子,那麼怎麼愛才是正確地愛孩子呢?我們要全然地愛孩子,孩子在父母心中就應該全是優點,用包容和鼓勵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做一個內心充滿愛的孩子,愛自己、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學校、愛社會,孩子自然就會陽光開朗。

最後,我從“相信的力量”中學習到父母要相信孩子,父母輸入什麼,孩子就是什麼,鼓勵能讓白痴變天才,批評能讓天才變白痴。你罵孩子,孩子不會停止愛你,但會停止愛自己。永遠不要去打擊批評謾罵你的孩子,不管孩子有什麼表現,有什麼地方不如別人,他(她)也是你獨一無二的孩子,所以一定要去相信孩子、鼓勵孩子、支援孩子。

家長愛孩子就要履行一種教育的責任,讓我們共同努力踐行家庭教育,教會孩子懂得自尊、自愛、自強、自立。

國小家庭教育講座觀後感400字6

今天幼兒園老師讓家長們觀看家庭教育大講堂組織的直播講座《讀懂雙減政策,助力孩子成長》,儘管是中途進場,只聽了一部分內容,但是老師提出的若干觀點還是讓我受益匪淺,正好也在班級群裡分享,在此也記錄一下:

1、提升語言藝術,給孩子正向賦能。人的潛意識會自動過濾掉負面資訊,當我們想糾正孩子的某個壞習慣時,多用正面的鼓勵,少用負面的批評,家長越是強調孩子不能做某個行為,最後的結果肯定是事與願違,這個壞習慣反而被強化了。要給孩子時間,要有耐心,在孩子有進步時,多加鼓勵,不斷正面強化,最終壞習慣才能變成好習慣。

2、朝外走,向內求。閒暇時間不要宅在家裡,帶孩子去公園、去爬山,接觸大自然,感受世界的豐富多彩,既鍛鍊了身體,還開拓了視野。平時拿出一個小時的時間和孩子深度溝通,瞭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和願望,和孩子一起做一件他喜歡的事情,讓他得到愛的滋養,擁有健康陽光的心態。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17

10月28日下午,實驗國小明德樓能容納三四百人的大會議室裡座無虛席。家長們有幸受學校邀請,聆聽國家級心理諮詢師、培訓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張志剛老師的“做真正會愛孩子的家長”家庭教育講座,各位家長專注聆聽、積極互動、認真筆記,獲益頗豐。

講座中,張老師以幽默風趣、接地氣的語言、親子溝通的真實案例,向各位家長傳遞家庭教育的經驗。在兩個小時輕鬆愉悅的氛圍中讓我有以下感悟:

1、家長的成長比孩子的學習更重要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所以我們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關注孩子的成績、關注孩子的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正因為過度的關注造成了很多意識不到的問題,而我們的用心良苦,往往達不到想要的結果。聽了張老師的講座,我茅塞頓開,其實孩子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優秀,我們是忽視了自己的成長和學習,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焦慮。

2、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受挫能力更重要

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樹立良好的家風和榜樣。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先做一做。善於學習,懂得孩子發展的規律,滲透正向的能量。家庭和睦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保障,愛自己、愛家人,在孩子面前維護配偶的正面形象,營造和諧幸福的家庭氛圍,使孩子獲得安全感、幸福感。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杜絕過度溺愛,教會孩子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傷害自己,不破壞環境,不傷害他人。讓孩子知道出現錯誤就要接受懲罰。

3、學會真正的愛孩子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但是我們的方式是否正確?要做到在同一時間,同一空間,和孩子做同一件事,做到真正意義上的陪伴。改變自己的觀念,改掉焦躁的習慣,改變語言模式,努力培養擁有有趣的靈魂、健康的身體、會探索的孩子,而不是聽話的孩子。

短短兩個小時的講座,家長們聽的津津有味,許多經驗之談讓我如醍醐灌頂,感慨良多。借用張志剛老師的話“讓自己快樂是一種美德,讓別人快樂是一種功德!”讓我們從愛自己、快樂自己開始,做一名願意學習、願意成長的家長,從現在開始改變自己、改善家庭環境、呵護孩子健康成長!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18

隨著實驗國小大會議室裡一陣陣掌聲的響起,我知道這次的講座讓到場的家長們都受益匪淺。當然我也覺得收穫頗多,我很榮幸作為五三班家長參加張老師的講座,很早就知道張老師在社會享有很高的聲譽,親身經歷才知道果然名不虛傳。接來下我從下面幾點談下心得吧!

在“該不該打孩子”方面,家長們都給出了不同的見解,有些認為犯錯誤就該打,有些人為不該打,在張老師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循序漸進的分析下,我明白了可以打孩子也是有前提的:第一,在不生氣的時候打;第二,必須讓周圍的環境保持統一;第三打完後要及時和孩子溝通,讓孩子知道犯了錯誤是要承擔後果的。我深深的知道以前在管教孩子方面自己做的是多麼的不好,總覺得孩子是自己的,想打就打,我是家長,孩子要無條件的聽話,最後是孩子害怕了,而不是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我也知道了,孩子的話要積極的迴應,迴應代表了對孩子的關注,而不是想理就理他,不感興趣就不迴應那,那樣會傷害孩子。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夙願,都想把自認為最好的愛給與孩子,但很多時候我們的愛成了偏激的愛,成了孩子成長路上的枷鎖。孩子不愛吃青菜的時候我就會吼孩子,“你要補充維生素啊,吃青菜面板變白啊”通過張老師的講解我知道0~6歲孩子要多吃些粗纖維的食物,孩子通過咀嚼可以促進大腦發育,對於偏食不必太放心上。我們都希望孩子長大“孝順”,張老師告訴我們“孝道”更是我們在孩子身上應該灌輸的思想,他通過自己的親身感受說明了什麼是“孝”,“孝”的本質是讓父母不能有任何心理負擔的接受,要想盡辦法讓父母放心!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現在的孩子普遍學習壓力大,任務重,家長們也是想盡一切辦法督促孩子學習,孩子寫作業家長在一邊看著,表面上是重視孩子學習,豈不知道孩子對家長的這種行為很牴觸的,我們只用給孩子制訂學習計劃即可。孩子的心裡是純潔美好的,我們儘可能在孩子面前多說些美好和善的東西,不能把自己心中的負面資訊帶給孩子,在家庭成員中,我們要把家裡每人對孩子的愛傳遞給孩子,在老師那裡,我們要把老師對孩子的喜愛和無私傳遞給孩子。“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不是我們帶孩子出去玩了一天,自己在扣手機孩子在玩就是陪伴,不是父母躺在病床上,自己在跟前坐了片刻,有事了就走就是陪伴,真正的陪伴是“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做同一件事”,我們要懂得孩子的需求,要理解孩子的心聲,才能把最合適的愛帶給他。

“改變就在一瞬間,成功就在一眨眼”回想起以往的自己覺得愧對孩子的太多,孩子不聽話時總是拿攻擊性的語言批評他,今天才知道那不是批評,而是傷害,攻擊性的語言帶給孩子的不是滿滿的能量,積極性的爆發,而是負面的毀滅打擊。比如“這道題不是練好幾遍,你笨哦”,何嘗不顛倒下順序換成“你不笨,是這道題得練好幾遍”“什麼都不能跟人家比,誰像你一樣沒有用啊”何嘗不換成“沒有誰能像你一樣啊!不用什麼都跟人家比”同樣的一群數字帶給孩子的一定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效果,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我們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是最棒的,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這樣孩子才有動力去學習去生活。

“把受傷的權利還給孩子”未來的社會升學就業壓力更大,不是孩子掌握了一技之長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我們要給孩子一個健康的成長系統,要給孩子一顆受挫的心,要讓孩子在困難環境中知道如何去挑戰自己,迎難而上,如何用一顆積極陽光的心態在社會上立足。

讓自己快樂是一種美德,讓別人快樂是一種功德,我們要學習的還很多很多,唯願我們都做一個正能量的家長,在家長成長之路上,我們永不掉隊!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19

家庭是孩子們成長的搖籃,家長的言談舉止,啟蒙和滋潤著孩子的幼年,指導和督促著孩子的青少年,影響並盪滌著孩子的一生。為宣傳先進的家庭教育理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我區積極實施親子共成長工程,簡要說來,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三段聯動,打造萬人課堂

我們認為,要到達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長科學教育子女的能力的目的,家長課堂是一種經濟有效的方式。為此,我區把建立規範的家長課程課堂作為實施家長課程的第一步,想法抓好。規定了基本的授課流程:每次開課,組織全區教研,確定每個學段授課內容;提前通知家長,做好課程預習,提交想解決的問題;學校教研,探討授課內容;綜合意見,形成公共教案;個人研究,準備個性教案;開課(總結上次作業情況、看錄影、講解,互動交流、佈置作業);課後家長上交作業;批閱公佈;優秀家長評選。真正將家長學校上升到課程的高度,形成有課程設定、有教學管理、有師資培養,有系列教材的“課程”體系,我們精選最能引起家長共鳴、最能啟迪家長家教智慧的案例,選擇最能調動家長參與的方式來完成每一節課,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益,調動了家長的積極性,保證了“萬名家長進校園,重新學習做家長”氛圍迅速形成,工作良性推進。

二、鼓勵創新,增強研究意識

只會工作不會思考,工作就沒有創新。我區積極創設條件,鼓勵學校確立課題或專案,組織老師撰寫教學案例與心得積極,積極開展行動研究。中心國小的研究課題已經結題,希望幼兒園的研究專案獲得2011年濰坊市素質教育優秀專案獎,老師們寫的的研究論文、案例、教案,很多獲得市級以上獎項。

三、注重積累,加強課程建設

加強過程性材料積累,開發家長學校課程,不斷豐富課程資源。很多學校將老師的優秀教案、家庭的典型案例等集結成書,實現了優秀資源的積累共享。其中,希望幼兒園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利用每週對話的形式,編寫了家長和幼兒共同使用的一套叢書,分為小中大三冊,做到人手一冊,效果明顯。中心國小收集優秀家庭的做法彙編成書香家庭填異彩一書,推廣了典型,擴大了影響。這些課程來自於老師,來自於家長,更貼近學校和家庭實際,更吸引家長的興趣,不失為優秀的教育資源。

四、多措並舉,推進工作程序

1。兩個必須,加強硬體建設。每校必須配備齊全多媒體裝置,保證滿足家長課程開課的所有需求;必須添設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類圖書,保證老師家長閱讀需要。

2。兩級評價,健全激勵機制。事業局每年進行一次集中展示交流,每年一次專項督導,結果納入學校的辦學水平評估;學校對班級的工程開展情況進行評價,結果納入對級部、班級工作的量化考核。

3。三項活動,持之以恆的開展下去。“我知父母心”感恩父母活動:教會孩子理解父母、感恩生命;“學習型家庭”建立活動:努力營造“書香家庭”;教學開放日活動:密切家校聯絡,拉近老師、學生、家長的距離;

4。四個示範評選,充分發揮典型帶動作用。

即評選示範學校,建起交流學習的平臺:全區每個學段確定一所家長學校示範校,對其他學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起到引領、示範作用;骨幹教師評選,立起教師學習的標杆:培養“班主任當得好、家長課程講得好、家教難題指導得好”的“三好”家長課程骨幹教師;示範家庭評選,建起家庭教育的樣板:每個學校在本校學生較為集中的社群(村),評選考察建立一個家庭教育示範家庭,作為本校的家庭教育示範聯絡點,為本校學生的家庭教育工作提供一個樣板;示範課堂評選,大力提高課堂效益:積極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嘗試建立特色專題課程,滿足家長的個別需求,提高課程實效。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20

孩子是天真純潔的,孩子的大腦發育除了受到基本的遺傳作用外,還與孩子幼兒時期的生活體驗有很大關係。如果家長不讓孩子認識到做出貢獻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孩子在努力學習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的時候,孩子會認為自己成不了家長說的哪種人物,就會有沮喪和自悲感,嚴重影響孩子進取求知的信心。因此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下面就從自己的一些家庭教育心得體會中,分享一些樹立孩子正確價值觀的方法!

一、創造逆境,磨礪孩子的毅力

不要對孩子嬌生慣養,可以製造一些挫折,考驗孩子的毅力。

二、讓孩子從克服小困難開始

對孩子的要求要嚴,讓孩子克服困難,逐漸加大,而且必須堅持到底,直到有效為止。

三、發揮榜樣的作用,啟發自我鍛鍊

根據孩子的特點,父母可以通過講故事,看電影,參加烈士紀念館,閱讀書籍等,讓孩子學習典型人物,啟發自我教育,培養堅忍不拔的毅力。

四、愛和嚴結合

正確的愛孩子是培養孩子良好性格的基礎。父母要恰當的愛孩子,必須將愛和嚴格統一起來。父母在行為品質方面嚴格要求孩子,孩子當然會苦一些,但從長遠來看,這有助於他們培養良好性格。怕孩子吃苦,過於遷就孩子,可能造成日、他們的任性、依賴性強的性格特點,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吃不了苦。事實上,孩子將來幸福與否,更受其性格的影響。

五、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

理想是人格的核心。理想是通過父母、老師、社會的啟發引導,在孩子的內心逐漸形成的一種自覺追求,父母不能代替孩子規定目標,確定理想,並強加給他們。孩子單純而幼稚,他們常常會因為讀了一篇令其感動不己的文章而想長大了當作家,因參觀了自然博物館而想當科學家,也可能因為遇到一個可親可愛的老師,便立志自己長大以後也要當老師。對孩子這些想法不要輕易否定,要鼓勵他們積極向上的雄心壯志,隨著年齡的增長,根據不同孩子不同優勢的顯現,再把他們逐步引向適當的方向。

六、注意從日常小事培養

滴水見太陽。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光講大道理事不夠的,重要的是從日常生活中做起。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21

剛剛觀看完了《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專題節目的內容,覺得受益匪淺,感觸良多!

首先,家長和學校要教會孩子敬畏生命,珍愛生命,因為其他失去的東西可以通過努力,或者利用其他手段可以再次獲得,而生命卻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再也得不到。要教會孩子不光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其他人的生命。學校可以通過一些手段,如增加巡邏次數,人數,加大監控力度,防止校園霸陵,保護學生的人身安全和尊嚴。家長也應該反覆叮囑孩子不可以欺負他人,被人欺負的時候要及時告訴家長和老師。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但是請記住她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請給孩子適當的發展空間和自由,不要一味的把父母的意願強加到孩子的身上。父母和老師應該多和孩子做一些心靈層面的溝通,多多瞭解孩子的想法,孩子做錯事情不要一味的指責,這樣會導致孩子下次再做錯了會找各種理由撒謊隱瞞,不敢再說實話。

人生就像是一條高低起伏的河流,孩子是一葉獨木舟,而家長和老師是獨木舟上的兩隻槳。只有兩隻槳目標一致,同時使力,獨木舟才能逆水行舟,奮勇而上;只有一隻槳用力,或者方向目標不一致,獨木舟永遠到達不了想要的高度和位置。家長和老師應該多多溝通,學校可以適當組織家長進校園的活動,讓家長親自參與到學生校園的生活中,實時瞭解孩子的情況,回去後可以根據孩子問題制定適當的家教方案。

情緒不分好壞,只分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孩子的情緒是一種很主要的表達方式,家長要善於通過孩子的不同情緒發現他所要表達的主張,引導孩子發洩他的負面情緒,鼓勵孩子積極情緒的自我管理。家長要試著學會“共情”,試著去學著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孩子需要的是高質量的陪伴,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注與尊重。

父母首先是教育者,不要光想著把孩子送進學校就會有人幫助教育,自己就可以當撒手掌櫃。父母們可以認真的想想,孩子對父母的意義和對老師的意義是不同的,他們是我們的希望,我們的未來,我們下半生的指望,可卻僅僅只是老師眾多學生中的一個。老師即便在花費心思,每個孩子也只能分到幾十分之一,可是父母卻可以有百分之百,百分之兩百的心思用在孩子身上,教育出來的效果有很大的差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是孩子人生的一面鏡子,父母的言傳身教往往對孩子有深遠的影響。

老師主要負責孩子的學業和德育教育,家長請把更多的更多的時間放在孩子的性格培養,品德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塑造上。家校共同努力,讓孩子首先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其次才是一個棟樑之才,一個對社會發展有用的人。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22

我們的生活跟隨社會的發展愈來愈美好,有便利的交通及先進的網路通訊工具迅速發展及廣泛利用。比如:電腦就闖入到了千家萬戶,它我們生活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善美,雖然方便,同時它也是1個惡魔。看你怎樣對待?

網路的善美非常之多,比如說:上網聊天,拉近朋友之間的距離,網上購物很方便,上網查閱資料,1點選,就會有許多答案從螢幕上出來,讓你查也查不完,看也看不盡,可以看看新聞,瞭解國家大事,也能夠聽聽音樂,使我們的心情舒暢,這樣可以從網上學到許多東西,而且還可以從網上吸取許多知識,讓你的學習不斷地進步,讓你的成績不斷提升。豐富我們的生活。

網路真是既方便又快捷,同時,也1個惡魔,比如說:"網路有騙子、有輻射、有歹意網站、會影響學習、會影響視力……"

又如有1些同學,上網玩遊戲,起先不會玩遊戲的,和根本不知道電腦裡有遊戲的人,都被自己的哥哥姐姐教會了,後來就每天玩電腦,全部人就沉迷在了電腦裡,根本不相離開電腦,使同學們墮入"虛擬世界",還有些人每天玩電腦,本來學習很好的人,都開始玩起遊戲來,不聽爸爸媽媽的勸告,而且恨爸爸媽媽對他的"刻薄"的愛,半夜3更等爸爸媽媽熟睡了,就悄悄爬起來,又開始玩起電腦來,第2天凌晨起來,由於缺少睡眠,無精打彩,沒法正常的生活,正常的學習。還有些同學玩遊戲不過癮,就去網咖裡玩遊戲,有的還去看不健康網站,不回家,也不告知爸爸媽媽,後來都把爸爸媽媽給急哭了,不聽勸告的同學很多都走上了犯法道路,還多長出1雙"眼睛"了。

同學們,網路的世界是5彩繽紛的,我們要善於使用網路,要正確使用網路,學會謝絕網路中的種.種不良誘惑,我們應做到"文明上網,上文明網",讓網路在我們的生活中,幫助我們吧!

護苗行動家庭教育觀後感三篇

近幾年,網路事件頻發,如個人資訊洩露,網路詐騙,不良資訊。我們青少年常與網路“打交道”,也會遇到網路問題。教育局特地為我們編制了“護苗網路安全課”。

護苗網路安全課分為五集。

“保護個人隱私”。遇到金錢,利益等陷阱時,要告訴父母老師,警察,不輕易掉入陷阱。注意保護自己的個人資訊,如姓名,家庭住址,家庭情況等等,防止資訊洩露。

“遠離不良資訊”。網路資訊良莠不齊,青少年在面對不良資訊時,應該擦亮辨別善惡的雙眼,不要被不良資訊迷惑。在遇到不良資訊後,我們應該及時舉報,做守法的小公民。

“防範網路詐騙”。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不能因為眼前的誘惑,而被騙去財物。我們在網路充值或者網購時,要選擇官方正確渠道。被騙後也要告訴父母,及時報警。

“拒絕網路欺凌”。網路不良言論危害至極,有可能毀掉一個人。我們應該拒做鍵盤俠,營造綠色上網環境。如果自己受到網路言語攻擊,也要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抵制盜版出版物”。非法出版物影響青少年的心智,我們應該杜絕。

盜版出版物侵犯了作者的權益,我們應該抵制。做健康網民,從我做起!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23

爸爸這個陳教授講得挺好,裡面例項很多,而且他的思維觀念也很新鮮,據他講,好多方法都是他自己琢磨出來的。陳教授不是學院派,是個實幹家。印象深刻的有這麼三個事例:一是女生染頭髮,陳教授沒有生硬地規定就是不行,染可以,考進前五名;二是遊客總是到果園把裡面弄得亂七八糟,主人想了個辦法,弄個牌子寫著如若被毒蛇咬傷,醫院離此二十公里,這樣再沒遊客敢進去了;三是陳教授講他自己當年入伍超齡,他想辦法做到了看似不可能的事。

我覺得這個陳教授不簡單,首先他頭腦活絡,善於思考,特別是通過逆向思維解決問題;其次陳教授是個敢想敢幹有魄力的人,從一個普通的鐵路工人成就了今天的一番事業,的確不簡單,善於利用一切可用的資源成就自己,就是他說的要善於整合資源吧;還有就是陳教授把自己投資兩個億的學校捐給社會,也說明他是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最後他說的話,雖然不是第一次聽說,但也的確如此,成功的人總是在困難面前積極地想著對策,他們可能會一個困難想到三個解決辦法,再從中選優,不善於動腦的人,可能一個辦法都想不出來,或者總是寄希望於別人替自己解圍,永遠掌握不了生活的主動權,的確那些失敗者總是在為自己找理由或者是抱怨上天不公,從沒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辦法總比困難多。這是我經商的弟弟常說的話,我覺得很有的道理。人生之中出現困難那是太正常的事了,關鍵是出現困難該怎麼辦。一個困難出現,我們起碼要想到兩至三條應對之策。而且也要培養自己孩子這方面的能力。陳教授提到孩子懂得愛父母,也就是感恩教育,也是大有必要。懂得愛別人,特別是父母的孩子,才會具有健全的人格,成功之後才會走上更高的境界。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24

今天上午收看了王琨老師主講的《中國小生家庭教育》節目,主要闡述了影響孩子一生的三大教育,家長給予孩子的五大力量,以及如何喚醒孩子的六種觀念。講座圍繞著家長與孩子的關係,聯絡生活例項,貫穿古今中外,內容深入淺出,在家庭教育層面為大家傳道授業解惑,也使我們家長受益良多。

父母作為孩子人生的第一顆釦子,家庭教育至關重要,榜樣的力量不容小覷,在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引導上舉足輕重。自古以來,父母普遍對孩子持有非常高的教育期望,大多懷揣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目標。但試以反問,父母是否達到了孩子的期望呢?孩子為何會從兒時的崇拜父母演變為青春期的逆反父母呢?自己是一個好榜樣嗎?這些問題直逼內心、句句入骨,讓我對“榜樣”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與感悟,更體會到了父母作為“榜樣”在孩子心中的分量。

身為一名高一學生的家長,高中三年是一段特殊卻又精彩、艱難卻又重要的人生旅途,我們需要陪伴孩子共同度過、共同成長、共同成就。一方面,我們要爭做好榜樣。“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全家的功課,在週末陪伴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讀讀經典名著,看看中外史書,學學專業知識,提供濃厚的家庭學習氛圍,給予孩子內生的學習動力。在雙減政策和大學聯考改革背景下,學生內卷、家長雞娃應成為過去式,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已不是素質教育的口號,我們家長更需要在家庭教育中踐行落實,做到誠實守信、以身作則,好好學習、強身健體,溫和謙卑、循循善誘,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另一方面,我們要尋找好榜樣。歷史上與生活中不乏值得尊敬與崇尚的好榜樣,偉大的開國元首、抗疫的醫護人員、英勇的消防官兵以及辛勤的農場園丁等。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勞動教育獨特的育人價值可能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私以為為孩子樹立勞動的榜樣十分關鍵,這也是在學校教育中無法涉及的,我們應在家中教育引導孩子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25

昨天收到家委邀請,提交一篇今天關於《中國小生家庭教育》專題的觀後感,滿口答應這不就是最好的榜樣嗎?我絕不落後,勇於參與,早早開啟電視直播開始了。

孩子是每個生靈賦予其父母的偉大傑作。然而,我認為,任何一幅作品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精心雕琢、打磨和時間的累積的。當我們都感嘆時間都去哪兒了的時候,驀然回首,看一看即將奔赴2022年大學聯考的高三學子們。哦!時間,他累積成了價值。

在漫長的培育路上,我們需要正確的認識自家孩子,他屬於什麼個性,從他的習慣、脾性入手,正確引導,不能急躁,躁了也沒有用,不能解決他的需求,而你還氣得渾身發抖。這裡有個小案例,一個小朋友,幼兒園剛放學,見到媽媽第一眼就說:你給我買玩具,必須得買,現在,立刻馬上。讀懂孩子的家長肯定知道,哦,這怕不是在園子裡受到了委屈吧,趕緊解決其需求,孩子高興了,自信心滿血;換作不懂孩子的家長,買什麼買?回家。此刻孩子又拗不過大人,只好傷心地回家,但他心裡是不服的。

家庭教育當中,榜樣的力量是很大的。一直以來,只要是關於孩子的活動,我都積極參與,不在於父母能把這件事情做得多麼好,而是在乎你做不做這件事情的態度。孩子他都看在眼裡,家長努力參與了,孩子內心想著我也一定能達成。我們從幼兒園開始,我就有一本日記本,叫作《我寫的你的日記》,用來記錄每天孩子口述的一些事情。直到上國小就交到了他自己的手上,從一天一句,從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一直到現在,我看到了一本《十年日記》續集。我想這是我有代入式陰謀的榜樣取得的成果。

講座講到,系統地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還需要從六觀入手:健康觀,培養孩子旺盛的生命力;人生觀,讓孩子有夢想,有志向;財富觀,讓孩子更好地規劃未來;價值觀,能讓孩子更好為人處事;還要喚醒孩子的愛情觀,讓其懂得底線、操守和原則;世界觀,讓孩子多經歷、多去體驗。畢竟觀世界才能有世界觀。

春已暖,讓我們築起保障屏障,陪同孩子們備戰2022大學聯考,讓我們攜手一起向未來!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26

今天有幸觀看了王琨老師的家庭教育講座,真是受益匪淺。講座以“孩子從優秀到卓越的五大力量”為主題,向家長們分享瞭如何科學、正確地教育孩子。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對於家長來說,養和育同樣重要。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科學、正確地教育孩子呢?下面我將觀看講座後的一些感受與大家進行分享。

首先,我從“喚醒的力量”和“發現的力量“中學習到我們要正確的認識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愛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把孩子的心燈點亮。要喚醒孩子,就要培養孩子的“六觀”:喚醒孩子的健康觀,培養孩子旺盛的生命力;喚醒孩子的人生觀,讓孩子有夢想有志向;喚醒孩子的財富觀,不懂錢的孩子沒有未來;喚醒孩子的價值觀,讓孩子懂得為人處世;喚醒孩子的愛情觀,讓孩子懂得底線、操守和原則;喚醒孩子的世界觀,讓孩子多經歷、多體驗世界。父母不要一味地去批評孩子,要發現孩子的天賦和優點,幫助孩子將天賦和優點發揮出來,陪伴孩子、懂得孩子。

其次,我從“榜樣的力量”中認識到父母言傳身教的重要性。家長要創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創造積極交流的溝通氛圍、要說話算話,守時守信。家長要教孩子懂得敬畏,教會孩子為人處世的規則、做人做事的規則、社會道德的規則,父母囂張,孩子則張狂,父母謙和,孩子則謙卑,父母失德,孩子則失格。夫妻間要和諧恩愛、孝順長輩。

然後,我從“愛的力量”中瞭解到孩子不聽話發脾氣,最重要的原因是沒有感受到愛。很多家長都會說自己很愛孩子,那麼怎麼愛才是正確地愛孩子呢?我們要全然地愛孩子,孩子在父母心中就應該全是優點,用包容和鼓勵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做一個內心充滿愛的孩子,愛自己、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學校、愛社會,孩子自然就會陽光開朗。

最後,我從“相信的力量”中學習到父母要相信孩子,父母輸入什麼,孩子就是什麼,鼓勵能讓白痴變天才,批評能讓天才變白痴。你罵孩子,孩子不會停止愛你,但會停止愛自己。永遠不要去打擊批評謾罵你的孩子,不管孩子有什麼表現,有什麼地方不如別人,他(她)也是你獨一無二的孩子,所以一定要去相信孩子、鼓勵孩子、支援孩子。

家長愛孩子就要履行一種教育的責任,讓我們共同努力踐行家庭教育,教會孩子懂得自尊、自愛、自強、自立。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27

聽了王教授的《培養孩子主動生活》教育講座,才認識到家庭教育如此重要,才進一步明白孩子的成功離不開家庭教育的成功,才認識到對孩子的投入,不單純是金錢和時間,家長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現擇其扼要結合自己反思如下:

一、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

保持情緒良好,不要把在單位的工作情緒帶到家裡,甚至轉移給孩子,要“制怒”,怒則失去正常理智,萬事皆失去準線。父母之間即便真有矛盾爭吵也要避開些,減少對孩子的影響。

二、要真愛自己的孩子。

人際交往的原則,理解、尊重、平等,多看優點,少看缺點,何況自己的骨肉至親,不要吝嗇我們的愛,多表揚他,增加自信,有自信才有志向,有志向才會成功。不要光看分數而看不到孩子的進步,“愛屋及烏”捆綁式的愛是要不得的,和孩子相處、和老師溝通都要講“和諧”,和則興,學習才會進步,才會一步步走向成功。

三、對孩子要放手,培養其獨立能力。

古人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要勇敢放手,沒有錯何來對,讓孩子自己領悟,“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方能進步。

四、學習要走直線。

1、眾人皆知一個數學觀點:“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最短”,所以從學習到有成。

2、要堅持走直線,中間彎曲將事倍功半,家長負責時刻矯正。避免“小貓釣魚”的故事再發生。

3、家庭教育也是一項工作,我們要堅持做下去才會有效果。

4、“有志有恆,乃有成就耳。”,“事斷不可求速效,求速效必助長,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必要日積月累,如愚公之移山,終久必有豁然貫通之侯。”

5、總之,聽完王教授的講座深有愧意,父母的做法,言傳身教直接影響著孩子。

6、未來的成功與否,我們做得還遠遠不夠,感謝學校和趙老師給了我們做父母的一個學習的機會,給了孩子一個成功的可能。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28

“蹇蹇三事,師師百僚”,人的一生,多遇良師是何其有幸的事情。20xx年xx月xx日和xx日,我有幸參加了鄭州大學教育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班,經過兩天的培訓,我吸收了很多新的心理健康理論,增長了很多心理輔導知識。感受的風采,聆聽教授的真言,我感悟良多。

xx日,為我們授課的是鄭州大學心理學系心理學教授葛操,他是心理學博士,20xx年勞動部首批國家心理諮詢師培訓師,河南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心理諮詢師考試鑑定專家。葛操教授首先給我們分享了《對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諮詢的幾點思考》,接著給我們講解了“傾聽技術”、“共情”、“EFT”情緒釋放技術等知識點。葛操教授的授課給我印象深刻的有兩點,一是在講授傾聽技術時,我不禁想到了李鎮西老師的“傾聽是心靈的水珠,能折射出純潔而熱情的光芒”那句名言,此刻我深深的明白了:傾聽是一種自我修養,傾聽是一種愛的教育手段,傾聽是一種設身處地的共情方式。二是心理學中的“EFT”情緒釋放技術本是讓學生覺得生冷酸澀的理論,但葛教授深入淺出的講解、活靈活現的現場互動卻使得這次授課淺顯易學,讓大家感覺是很實用的一種放鬆方式,讓人倍感愉悅。

在今後的工作中、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傾聽,掌握傾聽技巧,設身處地的體驗他人內心情感,與之共情,“陪著他”,“理解他”,“溫暖他”,而不能憑藉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去簡單的理解事情,用所謂的標貼去影響他人、改變他人,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xx日,為我們授課的是鄭州大學教育學院的楊敏齊副教授和許慧教授,楊敏齊副教授給我們講解的課題是《認知療法在中國小生心理健康問題中的運用》,許慧教授給我們分享了積極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的主要內容。楊教授給我們分析了認知治療的理論依據,讓我們對“抑鬱症”、“焦慮障礙”、“驚恐障礙”、“社交障礙”等原來不太熟悉的名詞有了一定的認識。給我印象最深的應該是許慧教授傳遞給我們的賞識教育,這讓我第一次聽到“習得性讚賞”理論,該理論溫暖而又深刻,讓我明白了“愛繫心田,須口言明。”許慧教授的一言一行都在生動詮釋著“腹有詩書氣自華”,參訓老師在潤物細無聲的氛圍裡感受到了心理學的魅力和力量。

這次心理健康教育培訓雖說只有短短的兩天,但各位教授分享給我們的心理健康學知識,各位教授的風采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後,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將不斷踐行心理健康理論,用賞識教育去關愛學生,用“共情”方式靜心聆聽學生的心聲,用“EFT情緒釋放技術”去指導學生減壓,用積極心理學去貫穿教學,讓學生在心理健康、身體健康、精神健康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29

家庭是孩子生活和成長的重要場所,也是孩子心理成長的重要支撐。好的家庭環境讓我們的孩子更有安全感、更有信心,也更有力量去面對不可預期未來。

龐教授從心理健康特徵和壓力模型兩方面分析了家庭環境對孩子心理成長重要性。提出家庭需要為似乎已經長大但心理還未成熟的孩子提供身體和心理保護;家庭要有強凝聚力,壓力與保護同行和孩子一起面對,讓孩子在最困難、絕望時,有值得嚮往、留戀的東西。

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家長與孩子溝通時不可傳導焦慮情緒、孩子情感支援給予滿足、創造孩子需要安全環境。並提出了四種方法。

一、多陪伴,多理解;

二、多溝通,少說教;

三、制定規則,管理手機和讀物;

四、一起面對壓力。

綜上所述孩子學業壓力大,發展通道小,缺少陪伴、玩伴,心理脆弱缺挫折體驗。他們更需要理解、陪伴、和諧家庭來面對將來不可預期。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30

健康的心理是一個人全面發展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優良的心理素質在大學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必將對21世紀人才的質量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作為大學生,首先應當具備這種優良健康的心理素質。

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說,遇到任何障礙和因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為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

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成才的基礎,心理健康能夠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和諧發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為基礎的,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全面發展的實現。

心理健康能夠使大學生克服依靠心理增強獨立性。大學生經過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競爭,告別了中學時代、跨入了大學,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學生必須從靠父母轉向靠自我。上大學前,在他們想象中的大學猶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無比。上大學後,緊張的學習,嚴格的紀律,生活的環境,使他們難以適應。所以,大學生必須注重心理健康,儘快克服依靠性,增強獨立性,積極主動適應大學生活,度過充實而有意義的大學生活。

心理健康是大學生取得事業成功的堅實心理基礎。目前我國大學畢業生的分配工作已發生了很大變化,大學生都實行供需見面、雙向選擇、擇優錄用等方式,擇業的競爭必然會使大學生心理上產生困惑和不安定感。

心理健康利於大學生培養健康的個性心理。大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徵,是指他們在心理上和行為上經常、穩定地表現出來的各種特徵,通常表現為氣質和性格兩個主要方面。氣質主要是指情緒反映的特徵,性格除了氣質所包含的特徵外,還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徵。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徵普遍表現為思想活躍、善於獨立思考、參與意識較強、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等等,這些有利於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我認為,心理健康是對生活和學習有樂觀的心態。有正確的自我主觀意識,能很好的把握自我控制自我的情緒,妥善處理同學、師生間關係,積極融入團體,熱愛並勤奮學習,更好的適應新環境。

大學生活與中學生活有著很大的不一樣,然而在大學中仍需要堅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職慾望。學習是大學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中,拼命地汲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本事,以提高自身素質。同時也應當積極參加各種創新大賽,這樣及開發思維的多向性又鍛鍊了自我的動手本事。更值得重視的是英語方面,現代社會中英語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也能夠說是每個人必備的素養之一,這樣看來口語更顯得尤為重要。

大學生應堅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期望。積極加入學生會、分團委等,如此既豐富了大學生活又鍛鍊了自我本事。每個人都渴望得到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讓自我成為一個閃光點。積極參加業餘活動,發展社會交往。豐富多彩的業餘活動不僅僅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並且為大學生的健康發展供給了課堂以外的活動機會。大學生應培養多種興趣,發展業餘愛好,經過參加各種課餘活動,發揮潛能,振奮精神,緩解緊張,維護身心健康。然而,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時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的表達和控制情緒。

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應當不斷加強對適應性、承受力、調控力、意志力、思維力、創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訓練,使自我真正懂得:要想佔有未來,不僅僅要作思想品德、智慧、體魄的儲備,更要作戰勝各種困難挫折的心理準備,從而使我們科學地走出自我認識的誤區,更新觀念,突破時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擊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31

父母是孩子永遠的老師,必須不斷學習。而在育兒教子的過程中,孩子的成長也會不斷帶給你新的體會。父母影響著子女,子女也同樣影響著父母,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互動過程,在9年的育兒過程中,我有幾點粗略的體會。

一、首先教孩子學會愛、學會做人。

日本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就說:“教育就是授人獨立,自尊之道,並開拓、躬行實踐之法。”說明做事得先做人,人格的魅力要勝過任何地位和金錢,所以首先注重的是對孩子人格的培養,做人要大氣,不要太計較利益,對人要有愛心,善於寬待別人,做個情商豐富的人;取得成績不要驕傲,碰到困難不要氣餒,樹立與人為善,以誠取勝,樂觀向上的人格。

二、從小事做起,培養良好的習慣。

有人說:“優秀是一種習慣。”因為如果學習習慣好了,學起來就比較輕鬆,並且學習效果好,所以我要求孩子做完作業再玩,做作業的時候認真做,玩的時候也要痛快地玩;有個好的生活習慣將會終生受益,自己感覺好,別人也喜歡。因而我從小鍛鍊孩子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時注意培養其待人接物、衛生等習慣。

三、提供鍛鍊的機會,增強自信心。

不要總以為孩子小,太多事情做不好,或不放心他做。當遇到困難時,可以提示孩子動動腦筋,也可以鼓勵他實踐,通過鍛鍊使孩子獲得自信,增強戰勝困難的意志力。有時候要設定一些小小障礙,放手讓孩子去解決,培養孩子獨立做事,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能力的培養對孩子將來有很大的幫助。永遠記得兒子第一次過馬路的事情,那是上學期的事情,雖然我兒子已經8歲多了。永遠忘不了他過馬路時那種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的神態,也忘不了從6樓的陽臺看見汽車駛到他旁邊時心快蹦出來的心情,更忘不了兒子回到家那一刻自豪地說:“媽媽,我回來了,我自己會過馬路了!”眼睛寫滿了自信,當然也忘不了我當時激動地緊緊抱著他說:“兒子,你真棒!你真的長大了,謝謝你。”因為那一次,是兒子教會我學會放手,才能飛得更高。

四、言傳身教,把握時機

孩子成長的過程,其實很多的言行是仿效父母的,因此做父母的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經常給予孩子鼓勵和幫助,有進步應肯定,遇到挫折要疏導,幫他分析道理,找出問題所在,以鍛鍊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在困難面前不低頭的堅強意志和性格。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看時間和場合,把握好時機,別傷了孩子的自尊心。今年,我兒子上三年級了,和其他人一樣,英語科成了最頭痛的學科。第一次上課回來,老師要求背誦課文,由於沒讀好單詞,又跟不上錄音機讀的速度,有點找不著北,急得只想哭,時間很晚了,該睡覺了,有點想放棄了。我及時鼓勵孩子說:“兒子,不用怕,有媽媽在,我和你一起讀。”於是我跟他一起讀單詞,教他讀課文,跟他講課文的內容,還與英語老師經常溝通。一段時間下來,兒子終於入了門,不怕英語了。這次成功不但使孩子不再對學英語怵頭,而且培養了孩子克服困難,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五、放飛心情,留點玩的空間

孩子是童真的,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也是鍛鍊,玩也能玩出智慧,玩還可以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和素質,留給孩子一定玩的時間。我會在節假日帶孩子到郊外旅遊,或遠途,或附近的公園,或爬山,或做運動,讓他放飛心情,增加知識面,減輕壓力,創新思維。愉快的心情,將帶給孩子生活上,學習上更多的收益。

成長是一種殷切的期望,成長是一種美好的心情。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32

在家庭中如何培養教育孩子的問題,對於我們家長來說是一個非常嚴峻和複雜的問題。俗話說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是父母,那麼家庭教育的好壞就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發展和成長,它和學校教育有著同等的重要性,兩者缺一不可。所以說家庭教育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現在的孩子聰明,活潑,大方,好勝性強,自信心也很強,易於接受新鮮事物等。但是他們面對困難和挫折,往往顯得束手無策,也不聽別人的勸告。而現在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們都很愛自己的孩子,這種愛就會變成溺愛,這對孩子的成長沒什麼好處。“小孩子實在難養得很”,“小孩子不但是難養的,而稍明事理人,知道也難教得很”,在《家庭教育》中,作者提供了諸多養育孩子的方法,這些方法還是比較容易掌握的,而如何教育孩子則是一門更深的學問。

書中提到“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則”。孩子的觀察力和學習能力有時真是超乎想象,在不經意間我們教小孩子一套,而自己做得另外一套,這樣她就會用懷疑的眼光看著你問:“為什麼爸爸可以這樣、媽媽可以那樣?,我不可以呢?”

她的是非觀會混淆,對你以後的話也會將信將疑、不會那麼採納聽從的。所以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很重要,但以身作則說來簡單,實施起來卻著實不易,我們自己應在從生活習慣、待人接物方面改掉不良習慣,更稱職地為人父母。

自私似乎是現在小孩子的通病,在家裡她愛吃的東西最好只給她一人留著別人是不能碰的,喜歡的玩具也不肯給別人玩,而且有動不動就發脾氣的壞習慣。所以書中提到教育兒童要教他們掃除自私自利心理,對於食物不要爭多嫌少,對於玩具不要強奪霸佔,需善事曉喻,教兒童推己及人,引導他們設身處地的思想,養成大氣無私的習慣,認識到分享比獨佔更快樂。

書中的核心觀點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認識和尊重兒童生理和心理髮展的規律,倡導“遊戲式教育法”。作者認為:“小孩子是生來好動、以遊戲為生命的”,因此,做父母的應遵循這一規律,“遊戲就是學習,學習就是遊戲”。例如作者提出應該給孩子塑泥的機會,小孩子玩汙泥,雖有時會汙及身上的衣服,卻可以培養他們的創造性和想象力。對照今天很多孩子從上國小開始,就大大縮減了玩耍和遊戲的時間和機會,怎不令人感慨!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33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家庭教育宣傳片》。幾十分鐘的教育片,卻讓我熱淚盈眶,讓我感觸良多。

回想我剛上國小不久,可愛的妹妹來到了我們這個幸福之家。曾幾何時,我也片面的理解為,妹妹出生後,爸媽就不再愛我了。那時的自己感覺家人們所有的愛和目光都聚在了妹妹身上,她受到百般寵愛,我受盡冷落。印象裡的父母總是重複著一句話:“妹妹還小,你是姐姐,要讓著妹妹,她什麼都不懂。”這句話更讓我深以為,爸媽不愛我了。只要妹妹打壞了東西,爸媽都會怪罪在我頭上,都會說:“你怎麼搞的?妹妹這麼小,怎麼不好好看著她?”當我據理力爭時,爸媽就會罵我反嘴。有時,當我難過沉默時,爸媽就會罵我啞巴或是嘴裡含著核桃。種種這些行為都讓我十分反感,甚至有了離家出走的想法。

現在回想起來,父母縱有教育方式上的千般不對,但他們總歸是愛我的,只是剛好把脾氣發出來了而已。這也許是我也是沒做好一個乖女兒的原因。不是嗎?我也有回家不換鞋弄髒地板,衣服亂扔不雅觀,喜歡抬著手機玩遊戲不做作業的壞習慣,這些怎能不讓父母生氣呢?有時自己也認為,爸媽也在我的學習上過於嚴苛,讓我增加了不少壓力,覺得自己快失去自由了。爸媽越是對我嚴厲,我越變得叛逆。

現在想想爸媽確實是為我好的。經過我的努力,學習成績還是上升了一些。爸爸雖然工作忙,但他一直鼓勵好好學習,按時認真完成作業。這些都是父母們呵護我成長,愛我的表現。妹妹長大後,他們也一樣會嚴格要求妹妹的。只有在父母和老師的嚴格教育下,我們才會成長得更加茁壯。

看了家庭教育宣傳片,回想自己走過的路和遇到的事情,我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和我一樣遭遇的朋友。我也在試著長大,理解父母的不易。但也希望爸媽和我一起共同進步,共同走好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步。

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觀後感 篇34

通過線上觀看專家對《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解讀,讓我從中受益很多,覺得自己對孩子的教育還有所欠缺,同時我也意識到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

首先,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教育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如何當好家長,我認為,首先,努力“學會關心”。家長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地關愛社會、國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愛幼,相幫謙讓,寬容大度,待人和氣。

其次,要做好家庭、學校的有機結合。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和根本,學校教育也影響著家庭教育,作為家長應積極地投入到對孩子的家庭之中,要和老師多溝通、多交流,從而在學校和家庭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夠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取得教育的最好效果。孩子在校的時間相對來說比在家多些,與同學、老師相處的時間長,而且每個孩子在家和在學校表現的會不一樣。通過與老師的溝通能夠對孩子掌握得更多些,瞭解孩子的習性、表現,及時取長補短,同學的交往和老師的鼓勵將影響孩子的成長。孩子的成長必須靠家校共同努力。

最後,還要培養孩子自理能力。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孩子是否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重視與否,教育方法正確與否,首先是教育觀念問題。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學習上不斷加大壓力,生活上關懷備至,卻將良好的行為習慣置之腦後,聽之任之。我認為培養孩子熱愛勞動,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極為重要。

讓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不僅能夠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和勤勞的品德,而且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責任回到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質和各種能力。

這次學習光讓我受益匪淺,但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依法帶娃”卻任重而道遠,作為家長,必須要更用心去理解法到的真理,與學校共努力,與孩子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