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教育考試>

《孩子心理健康與家庭教育的關係》觀後感範文(通用15篇)

教育考試 閱讀(1.32W)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孩子心理健康與家庭教育的關係》觀後感範文(通用1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孩子心理健康與家庭教育的關係》觀後感範文(通用15篇)

《孩子心理健康與家庭教育的關係》觀後感1

1.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家長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孩子就觀察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在父母耳濡目染的影響下一點點學習成長。諷刺的是,從事醫生、老師、司機等等很多職業都需要學習要取得任職資格證才能上崗,而為人父母這樣重要的崗位卻可以“無證上崗”。很多家長不懂教育,口口聲聲教育孩子要努力學習,自己卻躺在沙發刷手機、追劇。當孩子學習成績下降、玩兒遊戲沉迷時,通過打、罵、吼、叫和催促的手段壓制孩子,達到讓孩子“乖乖聽話”的目的。這類家長常常抱怨孩子不聽話不自律,但是你可知道,他的樣子正是你的鏡子。

2.家庭環境是培養孩子高情商和學習動力的土壤

高情商的培養從父母情緒穩定開始。夫妻關係和睦、家庭氛圍輕鬆愉悅,孩子才能感受到幸福和自信。良好的家庭氛圍、情緒穩定,不指責不埋怨的父母,讓孩子對家有歸屬感。幸福和諧的家庭給了孩子自信和勇氣去挑戰生活學習中的困難,讓孩子有勝任感。歸屬感和勝任感都具備的孩子,才能有能力和信心去自主安排學習和生活,從而建立自主感。自主感、勝任感、歸屬感組成了孩子學習和交友的動力系統,也是高情商養成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孩子更容易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更容易結交到好朋友,那麼好的學習成績和交際能力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3.高質量陪伴孩子,用行動影響行動

我們放手給孩子自主空間的同時,不能從打罵控制的極端走向放縱不管的極端,而是要高質量陪伴孩子。所謂高質量陪伴,就是用行動影響行動。當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我們家長也要在旁邊拿一本書讀,或者工作學習。當孩子認真學習的時候不去送吃的喝的打擾孩子,孩子遇到難題向我們求助時,我們要理解共情孩子的困難,耐心溫柔的引導孩子思考,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孩子理清思路,破解難題。定期幫助孩子做好計劃、反思和總結,和孩子一起不斷進步和成長。

4.用同理心共情孩子需求,與孩子站在一起戰勝困難

不能只看到孩子不良行為,看不到孩子內心想要做好的意願。很多時候,孩子拖拉、不專注,不是因為她態度問題,而是她沒有時間觀念,或者沒有足夠能力去獨立完成一件事情。我們家長應該換位思維,共情孩子,傾聽和看見孩子的需求。我們自己小時候或者現在在工作上,是不是也有過做事拖拉,不專注的經歷。我們要回歸到孩子這個年齡的認知能力去想問題,跟孩子站在一起,幫助孩子解決難題,而不是看著孩子被困難打敗。

5.發現孩子閃光點、多誇誇孩子

千萬不能把孩子和別人家孩子做比較,用別人家孩子的優點跟自己孩子的缺點做比較,人跟人本來就沒有可比性。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比如,孩子亂扔襪子,說了很多遍,吼她罵她依然沒有改觀。那就換個思路,只要她有一次做到了沒有亂丟襪子,就使勁誇她。她得到誇獎,就更願意做的更好,越誇越有自信,越誇越自主。想要孩子在哪方面有進步,就在哪方面使勁誇孩子。家長和老師的誇讚是孩子成長源源不斷的動力。要多鼓勵、認同孩子,而不是批評、指責、埋怨孩子。因為只有鼓勵和認同才能帶給孩子自信和力量,評、指責、埋怨只是在發洩我的情緒,傷害孩子的心靈。

從此刻起,我要通過孩子的問題,找出我自己的問題,修正我自己,因為我知道孩子所有的問題,都是我的問題;從此刻起,我要成為孩子生命中最好的朋友,最親密的夥伴,最慈愛的爸爸(媽媽)。

《孩子心理健康與家庭教育的關係》觀後感2

今天在學校老師的組織下,我聽了《帶領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的講座。在老師講到“讓人頭疼的大吼大叫”時,我的感觸很深,我知道了當孩子犯錯時,或者是學習出現問題時,對孩子大吼大叫只能一時的壓制孩子,孩子根本沒有從內心想去改變,甚至還會在背後有報復性的繼續犯同樣的錯誤,有時還會讓孩子沒有自信,不敢表達自己。

我自己有時也會有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問題,也從講座中學到了改變的的方法,會慢慢的改正。隨著孩子的成長有時真的不會和孩子溝通,老師講了怎樣培養孩子的情商,我從中也學到了與孩子溝通交流的一些小技巧,有時孩子犯了錯誤也可以不直接說出他的錯誤,換一種交流方式也可以讓他明白道理。總之這次的講座讓我發現自己有很多問題,我都做了筆記,我會努力去改變,讓孩也變得越來越好。

《孩子心理健康與家庭教育的關係》觀後感3

星期日的上午,中山街國小為五年級的家長們安排了家長課堂《帶領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姜雨萱老師深入淺出地講解,使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家長對待孩子的態度,就像打太極,以柔克剛,讓孩子向著正確的方向去發展。

孩子在從小到大的發展中,家長對孩子的大吼大叫雖是常態,但是在孩子小時候可能是有效的,長大就沒有意義了,反而適得其反。大吼大叫帶來了傷害,成長的阻力,模仿與反抗。聯絡到自己,我也經常在檢查作業,講解習題,看到不該出錯的題出錯了就對孩子大吼大叫,結果挫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親子關係受到嚴重的破壞,效果事半功倍。孩子接收到不良情緒的影響,又不會疏導,勢必會影響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從而影響到孩子自身的發展。

《大吼大叫的媽媽》繪本故事完美詮釋了我們家長大吼大叫時孩子的狀態與反應,孩子的心已經完全亂了,那種狀態下只是一味處於防禦的狀態,怎麼可能接受家長提出的任何建議與意見呢?負面情緒壓倒了一切,長此以往,孩子變得更加膽怯,學習能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很多負面問題都會接踵而來。

聽完姜老師的講解,我愈發感受到大吼大叫不僅沒有意義,反而會帶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是最不可取的方法,我們必須摒棄它。不要以犧牲親子關係為代價,要給予孩子同理心,孩子和世界的關係源於和父母的關係,關係好,方法才有效。遇到問題時,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孩子的感受,讓生活慢下來,用心去體驗。一個高情商的孩子,他會敏銳地去感受身邊一切事物的感受,享受世界的美妙。

我們每天面對忙碌的生活,總是在路上,很少用心去欣賞身旁的美景,孩子每天就是學習,沒有更多的時間去感受身邊的快樂。我們應該把這種快速的生活節奏調慢下來,尊重孩子,學會認真傾聽孩子的感受,用心和孩子去溝通,多給孩子幸福的抱抱,給予孩子更多的具體化的讚美,讓孩子擁有快樂童年的同時,主動習得更多的知識,塑造完美的自己。

《孩子心理健康與家庭教育的關係》觀後感4

今天觀看了面向五年級全體家長的學校課程《帶領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專家主要圍繞決定成功與否重要因素之一的情商教育展開講座。情商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控制情緒,不大吼大叫,好好說話,用智慧說話,從而控制負面情緒,不激化矛盾,進而培養孩子的高情商。

五年級的孩子,青春期的前期,許多青春期的變化已經開始,聽不進家長的話,不允許家長否定,注重隱私,開始有祕密並不願意跟家長多說……任何其中一項變化處理不好都會造成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矛盾,為人父母第一次,養育孩子過程中,家長也在成長。反觀自己,一週中總也有那麼幾次控制不住要吼叫幾聲,也會發現,現在的吼叫好像並不能像低年級的時候那樣奏效,更會激發孩子的反抗情緒,反而開始犟嘴,懟的大人啞口無言,教育沒結果,問題也解決不了。怎樣運用高情商,用智慧的語言去溝通解決問題,的確需要思考。

培養孩子的情商,首先學會同理心,家長要學會,孩子才會得到培養,遇到問題,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感同身受,孩子也要站在家長角度體會家長的不易。角色的轉換會深刻認識問題的本質,進而有智慧的解決問題。其次,培養孩子的高情商要運用情緒的識別,管理和表達。認識情緒,接納它,管理它,用智慧的語言表達。

抗挫折能力是情商培養中至關重要的部分,物質的富足是健康成長的表象,精神上的富足才是組成健康體魄的血肉。富足的物質生活讓孩子覺得無所不能,隨著成長,勢必會遇到各種的挫折和困難,當孩子感覺到困惑或挫折的時候,如果有高的情商,她自身會面對及化解,不會形成負面情緒,進而影響身心。高的情商會讓孩子懂的自己的感情需求,明確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也會自我管理,客觀認識和掌控情緒的難度,學會思考後行動。高的情商更會讓孩子自我激勵,樹立目標併為之努力。高的情商會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讓孩子成為受歡迎的人。

高的情商教育會讓孩子受益終身,情商的教育過程中家長和孩子要共同成長,要用智慧增加親子關係親密度,多思考,做好孩子的榜樣,注重心理健康,正確引導和教育。盡我所能讓孩子的教育更科學。

《孩子心理健康與家庭教育的關係》觀後感5

作為一個五年級學生家長,今天家長學校課程教授的高情商培養內容,對我來說是我從孩子幼兒園至至今一直在攻克的問題。

我的孩子是一個女孩,從小性格較為內向,不善於表達內心的想法。外出時也是常常躲到我身後,不會主動與小區內小朋友玩耍,每次我都會鼓勵她去參與到其他小朋友的隊伍中,由於每次外出她自己都沒有主動邁出第一步,以至於我的耐心也是慢慢地消耗了,終於在一次外出時我當著其他小朋友的面前對她大叫出了壓在我內心的想法,“你就自己過去吧,為什麼每次都是讓媽媽陪你過去呢,你有什麼好怕的”。等我說完這句話以後,孩子就愣在了原地,雖然她沒有哭出來,但是我已經感受到了她內心的失落與恐懼,當時我才意識到我的孩子可能是一個高需求寶寶,是更需要家長去關注與關愛的孩子。再大一點上幼兒園時,出現了更令我頭痛的問題,每天上學時,她都會感到焦慮,甚至於週日晚開始她就會擔心第二天上幼兒園的問題。一開始我會考慮是孩子的問題,經過一段時間後,我想了想問題是不是出現在我們的身上,我慢慢回憶想到,從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開始我並沒有過多問過孩子上學時學到些什麼,交到了哪些小朋友,只是隨便問問今天有沒有多喝水,餐品是不是很豐富。直到中班時我發現她會時不時向我說,今天老師表揚她了,同學與她一起做遊戲等等,從孩子談論這些事的時候所洋溢位地喜悅表情時,我才意識到孩子內心的精神需求遠遠高於物質需求。在以後的日子裡我更注重孩子的情商培養,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購物或者是到服務大廳辦事時,我都會帶她一起去,她會靜靜在我旁邊聽我與對方是如何進行溝通,可能她對我與對方談話內容一知半解,但是從言語交流中,可能會學到一些正確的溝通方式。

她上國小以後,我每天下班回到家,推開家門後我會第一時間給女兒一個擁抱,主動與孩子交流一天的學習內容和一些分享,女兒也很樂於這樣的關愛方式。疫情開始以後,由於我工作情況特殊,期間工作壓力較大,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忽略了孩子,孩子就有了很明顯的心理反映,學習做事都比較消極。

綜上所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相對較大的,孩子情商的高低也取決於父母,所以我們在平時工作和生活中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世界觀,並在長期陪伴中體會孩子精神世界的成長。

《孩子心理健康與家庭教育的關係》觀後感6

曾在一本書中看到過“中國的家庭=缺席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先不說這樣的家庭會有多少,到他能同樣反應了一個問題-情商的缺乏!今天學習了《帶領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讓我感悟頗多。

作為父母的我們,經常想給孩子最好的,怕他們犯錯,走彎路,但由於我們的過分介入不知不覺的剝奪了他們自己去經歷自己人生的可能!

其實,與孩子一起長大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比如女兒會提前幾個月就會想給我準備什麼樣的生日禮物,會和爸爸嘻笑打鬧,我們就像朋友一般,相互尊重,彼此信任。生活中任何的小事我們都會讓彼此感受到濃濃情義。父女之間的情感表達也會潛移默化的影響給孩子。

我需要學習的是在生活中肯定孩子的情緒,幫助她瞭解和認識情緒,正確引導,幫助她學會如何控制情緒。尤其是在她憤怒時不能試圖壓抑她的情緒。承認她取得的成績,貶低她的作為只會讓她對失敗失去接受能力,當她遇到挫折時要教會她積極應對和克服負面的情緒。女兒的性格比較缺乏的就是自信獨立,將來凡事我要多放手,讓她自己去處理和決定,鼓勵她多去交朋友,感受對方。我相信她的愛心,樂觀和誠實也會讓她的朋友感受到她的美好!

我們會和孩子一起努力,我們一同學習健康成長,在將來的人生道路上去綻放更多的精彩!

《孩子心理健康與家庭教育的關係》觀後感7

社會上任何崗位都要求培訓與考核,但似乎只有養育孩子這個行業,是做父母的我們沒有持證就上崗的。雖然孩子剛出生時,新手父母會手足無措,會心煩焦慮,但是好在有父輩幫襯與指點,孩子慢慢長大,學走路、學說話……逐漸學會了各種本領,我們也體會到做父母的幸福與成就感。

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有了學校老師的共同教育,我感覺到身上的擔子輕了一些,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特別是10歲以後,他的獨立性越來越強,開始有自己的想法,這個時候做父母的我開始有一點焦慮了。倒不是說孩子刻意想擺脫我們,而是孩子會按自己的想法來做一些事情,這可能正好跟我們的預想不一樣。特別是當我們認為孩子的做法不對,或者說逐漸形成的習慣不好時,我們就想去改變,因為我們擔心不好的習慣一旦養成會對孩子的今後產生長遠的影響,這個改變的過程是充滿波折,充滿挑戰的。有時是談心交流,有時是共同觀看書籍電影,有時是想通過外出遊玩等一些親子活動滲透,有時也會有急躁的大吼大叫。我們也會反思,也會與人交流,也會嘗試改變方法策略,但面對現實時又會反覆和徘徊,感謝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的幫助,學校組織的家長心理課程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其中的很多案例在我自己身上也時有發生,我從中學習到了很多,比如昨天的講座讓我認識到我要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想問題,我要考慮孩子的感受,做父母的情商高了,才能帶領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啊。

雖然工作很忙,但是如果只是單調的說教或者訓斥,我想我們永遠都達不到我們的目標。我們應該抽出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走進孩子,跟孩子一塊兒成長。

《孩子心理健康與家庭教育的關係》觀後感8

根據學校家長教育工作安排,今天上午線上收看了五年級家長課程《帶領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專題講座。姜雨萱老師的授課,引起我內心的共鳴,也引發了我對家庭教育的思考。

情商高低代表一個人情緒控制,為人處事,說話技巧等方面的能力水平,培養孩子提高情商對她將來走上成功的人生之路有著重要意義。孩子的情商高低由父母的情商決定,直接受家庭環境影響,家庭是培養孩子情商的主陣地。講座中姜老師以家長對孩子切像皮這一行為不同態度產生的不同結果為例,分析了家長的不同情緒反應和處理方式對孩子心理造成的不同影響。對比我們日常生活,在遇到類似問題時,我們大多也會進行簡單,粗暴,情緒化的制止和訓斥,很少考慮可能對孩子心理造成的不良影響。聽講過程中,我一直在反思,為什麼優秀的孩子都來自優秀的家庭?不是孩子天生優秀,而是因為孩子的父母優秀,他們給了孩子一個和諧融洽的家庭環境,並在家庭教育中融入了情商,逆商等方面的培養內容,孩子情商高低取決於父母。

當今社會,決定孩子未來發展的主要因素已經不是知識儲備量的多少,而是獨立應對處置各種事情的能力。我們作為家庭教育的直接參與者,孩子健全人格的塑造者,要首先提高自己的情商,遇事多站在孩子角度換位思考,多比較幾套處理方案,堅決杜絕大吼大叫式的粗暴教育,在和諧融洽的家庭氛圍中,帶領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

《孩子心理健康與家庭教育的關係》觀後感9

最近正切實的感受到對大寶的教育是不是出現了問題?大寶對自己的說教表現出來的是不耐煩,對,就是不耐煩。他寫作文說媽媽像一隻蜜蜂,我以為他是在誇我勤勞,沒想到他的意思是,我像一隻蜜蜂一樣在他耳邊“嗡嗡嗡嗡”。作為自認為深愛他的母親,內心很是受傷。姜老師的《帶領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是及時雨,讓我再一次反省,我有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他?共情和同理,我很久沒有做到了。因為工作繁忙,因為二寶需要照顧,對大寶的耐心明顯不足了。大寶是個善良溫暖幽默風趣的孩子,性子不急不躁,偏巧我是個急性子,正像姜老師說的那樣,孩子都沒有時間去感受生活中的細節,我卻又希望他能夠成為一個有感受、有自己思想、有自己原則和態度的孩子,可是,我並沒有給他時間去思考!每天,我催他趕緊寫作業,寫完作業催他收拾好書包,然後催他洗漱、敲鼓、看書、睡覺……他想跟我說會話的時候,我回應的是“趕緊睡覺吧,明天還得上學呢”!此時內心真是滿滿的愧疚!

任何改變都為時不晚,從現在開始,試著慢下來,與孩子產生共情,像龍應臺說的那樣“孩子,你慢慢來”。孩子身上都有父母的投射,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先把自己培養成什麼樣的人!共勉!

《孩子心理健康與家庭教育的關係》觀後感10

《帶領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是中山街國小的給我們每一位家長上的一堂具有專業性和可操作性的心理課,真的是受益匪淺!

我們都希望孩子幸福,我們都希望孩子成材,但是在和孩子溝通交流的過程中,總是會觸動我們深層的一些情緒,讓我們沒有辦法和孩子很好地進行互動,沒有辦法很好地感知孩子的需要。通過上這節課我瞭解到,這往往是我們作為父母,作為家長沒有很好地去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緒所造成的。通過觀看這個課程,我知道孩子的幸福感源於他對自己情緒的瞭解、認識和接納。孩子能夠有這樣一個好的對於自我情緒的管理,更多的是來源於父母能夠對幸福、成功以及愛的理解有一個高情商的認知和傳承。但往往我們會對孩子不在不知不覺間,把他當成了一個器物、一個工具,一個為了實現我們未完成夢想的或者說家族的渴望的一個傳承者,但我們的本心絕不是不是這樣想的!所以這堂課給了我們一個可以自我反觀的機會,而之所以我們會無意識的對人、對孩子有這種視而不見,無法感知到他們內在的需要,這也跟我們一直以來生命教育的缺失有直接的關係。

我們為了生存,我們有太多的恐懼,我們總是想抓取很多,我們生怕活不下去,我們需要依賴,所以我們不由自主的就會把一個人抓在手裡來使用他,從他身上吸取我們想要的東西,然後再加上一些不知足的攀比心理,讓我們的心就越來越粗糙了。通過這堂課,我知道生命不是來利用的,生命是來不斷地學習和成長的,生命是用來愛的!

所以當我們對孩子說“我愛你,我是為你好”的時候,我們要考慮到孩子的心靈有沒有被尊重,他的感受有沒有被看見,他的需要有沒有被滿足,他的意志有沒有被維護,而不僅僅滿足了我們作為家長的需要,因為孩子的生命,他是一個完整的生命,他有物質的需要也有精神的需要。我們想用物質的需要完全取代精神的需要,這是不可能的。

孩子為什麼會跟我們不親?是因為他的心跟家長是隔著的,就像一個物件,你怎麼可能跟一個物件親的起來呢?如果我們把孩子只當成一個物件,那麼你讓這個物件給你主動親熱,這可能嗎?是我們自己已經先物化了我們的孩子。通過上這堂課我瞭解到,作為父母,我們先去了解感知和接納自己的情緒,並且去發現他的來源,有效地學習和情緒相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把愛和幸福傳遞給孩子。

首先我們要把自己當人,不要把自己當一個工具,我們之所以可能會把孩子當成一個工具,是從根本上我沒有,我們沒有意識到我們沒有把自己當成一個人來深深地愛著自己,我們從來也沒有很好地取悅過自己,我們可以為父母為孩子花很多錢買很昂貴的衣服,但經常不捨得為自己做買一件好的首飾,再有就是作為父母,我們可以多參加學校組織的心理課程,接受生命教育的洗禮,認識這個生命,發自內心的升起對生命的敬畏,對生命的尊重,對生命的疼惜,無論是外人還是我們的孩子,他們都是人,是人就有他的需求,是人就有它的侷限,要容許他的侷限性,要接納他的不完整性。當我們可以發自內心的去感受他的感受,去心疼他的悲傷,去問問他,你學習累不累?問問他需要爸爸媽媽為你做點什麼?去聽聽他所講出來的話語,也去接受他的沉默。去跟他聊聊他的夢想,也去聽聽他內心的掙扎。我相信,當我們可以這樣不斷地完善自己,我們一定可以培養出一個高情商的充滿愛的孩子!

一個家庭裡面有一個人他的心正了,他的意誠了,他學習成長了,我覺得這個家庭就有了保障。而最根本的受益者是我們自己,是我們的孩子,因為他是藉由家庭來成長自己,蛻變自己,淬鍊自己。從不可能中生出可能,從迷茫中創造出一份希望,從無助流淌出那份愛,把那片黑暗給他照射進光!我相信只要用心,我們會看見萬物有光,我們會看見我們的家人,我們的孩子都閃閃發光,他們各自有各自的那份光輝,各自有各自的那份光彩,各自有各自的那份光華,我們會在那一刻忽然感動,因為我們看見了生命,我們看見了真正的世界!生命永遠都是美好的,永遠都是有希望的!

再一次感恩中山街國小,為我們帶來的《帶領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這節課!願我們都能好好的愛自己,愛孩子,愛這個世界,願我們的幸福像花兒一樣開放。

《孩子心理健康與家庭教育的關係》觀後感11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事情證明培養孩子的情商是多麼的重要,培養孩子高情商,將受益一生。情商通俗講就是情緒管理,感知自己的同時照顧到別人,把握好照顧自己和照顧別人之間的這個度,就是高情商的表現,這是會伴隨孩子一生的!

作為父母,由於生活的壓力,我們對孩子通常都是控制慾很強,經常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學了本節課,我深刻領悟到對孩子言傳身教的教育是多麼重要,對孩子學會情緒管理更是必不可少的,我們不能以犧牲關係為代價去糾正孩子的行為。

孩子和世界的關係源於和父母的關係,關係好了,父母的教育和管理方法才會有效。學會以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感受孩子的感受,用心溝通、交流,才能和平友善共處,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孩子也慢慢在其中學會與他人、與世界和諧相處,高情商處理問題。

另外我覺得對孩子最大的高情商培養就是要學會給孩子肯定和讚美!逐步學會給孩子的心理傳遞安全訊號,讓孩子覺得和父母相處是舒適、美好的.,孩子也才能以同樣的心態去面對外面的世界。

幫助孩子去表達情緒,學習知識,但是沒有人教給孩子如何清楚的表達,什麼是快樂,開心,恐懼,憤怒,所以我們作為父母的需要時刻言傳身教,給孩子補上這一課。這就需要我們選擇繼續學習,終身學習,這是自己的選擇,這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你並不孤單,而會更加幸福……

最後,感謝學校、感謝老師給予我們這次學習的機會,我們作為家長也會在學習的路上一直陪伴孩子,與孩子共同學習,一起成長!

《孩子心理健康與家庭教育的關係》觀後感12

剛聽了姜老師的《帶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講座,受益良多。

高情商的孩子更容易獲得成功和幸福感,高情商對自我認知、自我管理、自我激勵、同理心、社交能力等方面有著積極、正向的重要影響。

如何“收穫”一個高情商孩子,聽了姜老師的講座,我想重點在這個“帶”上。想要用心陪伴,用愛澆灌孩子的成長,培養高情商孩子,作為父母首先要學會關注、呵護自己,才能有能力給孩子愛和支援。

在講座過程中,我也不時反思自己在和孩子交流中的不足,比如在面對孩子問題的當下,是否有控制好自己情緒,確實如姜老師所說,發脾氣並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還會有持續的不良後果,孩子可能會迴避、抗拒、甚至學習這樣的行為模式,最後適得其反。控制好自己情緒是我作為家長需要提升與修煉的地方。先自我提升與改變,才能有能力去教育和改變孩子。

只有高情商的親子交流才能增強孩子的價值感、自信心,培養出高情商孩子。就像最後李校長說的,教育溫暖,孩子幸福。感謝姜老師的講座讓我們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能夠有機會警醒與提升。

《孩子心理健康與家庭教育的關係》觀後感13

家長對孩子的培養,不能只重視知識,忽略情感的培養。一個人在社會上,在工作中不可能獨自完成所有的事情,要學會與人融洽相處,欣賞比自己做得好的人,理解別人的感受,包容別人的不足,學會如何與人“好好說話”。

首先,家長要先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才有能力去支援孩子。如果我們自己都沒有被好好地呵護,很難用心地對待孩子。如果家長的情緒不穩定,孩子的情商不會高。

其次,家長面對孩子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礎上,教育方法要秉持“長期有效”的原則,不能用“以大欺小”的心態去吼叫孩子。大吼大叫會破壞親子關係,讓孩子退縮,甚至模仿與反抗。如果親子關係是緊張、壓抑的,孩子跟別人的關係也不會太好,對大腦發育和學習能力都有不良影響。

遇到孩子出現不如意的狀況,家長要懂得“包容”和“理解”。怎麼做,是包容?

1.傾聽孩子的聲音,開啟彼此內心世界的通道,而不是爭理性的對錯。(來自孩子內心的聲音:我在說心情,你卻和我講道理。我在談感受,你卻和我辨是非。)

2.在孩子遇到挫折後,父母要看到他的努力,欣賞他的優點,等待和鼓勵他復原,讓他有信心繼續追求新的希望。

3.家長要有幽默感,學會以輕鬆、有趣的說話方式與孩子溝通,讓孩子更能接受,也會模仿。

怎麼做,是理解?

1.把孩子的感受表達出來,是理解孩子的一種方式。(從孩子的視角去體會他的感受。如果我們忽略孩子的感受,他也不會去關注別人的感受。)

2.不要用自己的視角去評判孩子說的話、做的事,要多問為什麼,這也是理解孩子的一種方式。

關係是相互的,你給孩子的是欣賞、包容、幽默,他回饋給你的也是配合、協同、合作;如果你給他的是拒絕、指責,他也是一直在防禦,關係越來越遠。家長要掌握好度,不能太冰冷,也不能溺愛孩子,被溺愛的孩子不懂得感恩,會破壞規則。孩子和世界的關係源於和父母的關係。關係好,教育方法才有效。

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家長在生活中可以嘗試的方法:

一、讓非工作時間的生活慢下來(可以去大自然,去有趣的地方放鬆與體驗。一個高情商的孩子一定是敏銳的,能夠去捕捉自己和他人甚至小動物的感受。慢,才會有情緒感受,讓孩子變得更有彈性,更有溫度。)

二、積極冥想(每天冥想練習,感受平靜和放鬆,冥想後大腦會更清醒,看問題會更清楚,感受力更強,情緒會更穩定。)

三、擁抱孩子(擁抱,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喜歡的,這種感覺會滋養著他。)

四、真誠的讚美(多去讚美別人,這是建立良好關係的一種方式。家長要表揚孩子的品行、能力、堅持、勇敢、溫暖、善意……把批評放在“認同”和“鼓勵”的中間。孩子也會模仿,以後給別人提意見時,對方也會樂於接受。)

我們想要孩子感受到幸福,有高情商,家長要做好引領和榜樣。告訴孩子:“你是值得被愛的,你會有一個很好的未來。”

《孩子心理健康與家庭教育的關係》觀後感14

通過觀看姜老師的講課,作為家長我受益匪淺。姜老師通過一個個典型案例,詳細地闡述了情商培養對孩子的影響,以及家庭親子關係如何更好地建立。學會與孩子溝通,建立相互尊重、彼此平等的親子關係是何等重要。

在日常與孩子交往中,我也會經常出現案例中所涉及的問題。對孩子做錯了一件事,不懂感恩,做事拖延等一些問題,也會對孩子發脾氣。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由以前的唯命是從,到現在的抵抗、頂嘴,突然發現孩子沒有以前容易管教了。事後,我也會經常進行反思。作為家長,這種處理問題的方式對不對,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會是怎樣,這種方式對解決問題有幫助嗎?通過今天姜老師的講解,讓我找到了答案,有了一些啟發。作為父母,我們要更新教育觀念,要給孩子真正的愛,理性的愛,而不是溺愛,不是毫無限度地滿足和包容。給孩子多一些關心與關懷,多角度衡量,瞭解孩子的想法並給予有效地幫助。與孩子的關係應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是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關係,而不是利用家長的權威管教另一方的關係。

理解和尊重孩子,細心觀察,耐心傾聽。用心感受孩子的願望和要求、歡樂和痛苦、夢想和煩惱。只有尊重孩子,才可能走進孩子的內心,才有可能愉快地溝通。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思想上也有很大變化。遇到孩子不聽話,犟嘴,不知感恩的一面。我們要多聽孩子的想法,要擁有一顆寬容的心,少些責罵或冷漠。這樣,孩子會更願意和我們溝通。

在今後的日常相處中,我們要學會運用課程中所講的三個法寶(學會傾聽、積極冥想、幸福地擁抱)。同時,也要給孩子樹立榜樣,在孩子面前表現出積極樂觀的處世態度。引用課程中的一句話做結尾:高情商的孩子,需要用心陪伴,用愛澆灌!

《孩子心理健康與家庭教育的關係》觀後感15

“愛我你就抱抱我,愛我你就親親我,抱抱我,親親我……”,在聽完《帶領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講座之後,這幾句歌聲在我的腦海中單曲迴圈個不停。姜雨萱老師所講的“幸福的擁抱”,讓我感觸頗深。我不由得捫心自問“我有多久沒抱我的大寶了?”

去年9月,二寶來到我們這個小家庭。二寶出生的當天,大寶沒有人接送,開始了自己走路回家。從那時起,家裡忙碌了起來,而我的抱抱都給了二寶。“媽媽,我想和您睡一晚上,可以嗎?”大寶不止一次地問到。“寶貝,你和媽媽睡的話,會壓到二寶,床上也會很擠……”我不止地回答。手忙腳亂的日子了,我忘記了我的大寶還是個孩子,她依然需要我的貼心呵護。

“每個人的面板和心靈都有被撫摸的需要”,大寶才11歲,正是迅速成長時期,生理和心理上的突然變化會導致孩子出現不安全感。如何消除這種不良感覺呢?姜老師給了我們一個非常好的建議。給予孩子幸福的擁抱吧,每天不下10次,孩子出門上學前抱一抱,吃飯的時候抱一抱,放學回家的時候抱一抱,寫完作業了抱一抱,睡覺前抱一抱,把爸爸媽媽的愛傳遞給孩子,讓她生活在一個充滿溫暖和愛的溫馨環境中。

記得大寶小時候,我和她總愛聽一首歌“愛我你就抱抱我,愛我你就親親我,抱抱我,親親我……”,那個時候的她一聽這首歌,就跑到我身邊抱抱我,我也會把她抱起來,轉兩圈,她會開心地咯咯笑。二寶來了,大寶的笑聲好像少了很多。學校的這個講座就如及時雨一般,喚醒了我和大寶擁抱的回憶以及對大寶的重視。

“親子關係中,一個擁抱勝過千言萬語。”讓我們家長和學校一道,記得給孩子以擁抱。擁抱孩子,讓ta更自信;擁抱孩子,讓ta更有安全感;擁抱孩子,讓ta和你更親近;擁抱孩子,讓ta更加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