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教育考試>

家庭教育直接影響孩子心理

教育考試 閱讀(2.43W)

如果說,咬指甲、上課開小差、做作業動作慢等被視為孩子的壞習慣,那這種觀念現在要改了,這些“壞習慣”已被心理專家歸入心理行為問題,不再是依靠父母的能力就能改變的,需要做必要的心理治療。在市七醫院的兒童心理諮詢室裡,記者就看到了不少這樣的孩子,心理醫生朱曉華告訴記者,來訪的孩子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由於家庭教育方式不當,造成孩子心理障礙,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些人的問題,其所在的整個家庭都需要接受治療。

家庭教育直接影響孩子心理

啃手指甲的小男孩

門診情景重現“醫生,你看看他,整天就是剝弄兩隻手,你看看他兩隻手!”母親拉著一個十來歲的男孩走進諮詢室,剛落座,便迫不及待地訴說起來,邊說邊拽著男孩的手,一把放在了醫生面前的茶几上。

這是一雙十指光禿禿、剪不到指甲的手。甲床周圍的面板粗糙增生,倒刺翹起,有的還留著撕扯後的傷痕,和眼前白淨羞怯的男孩極不相稱。

原來,男孩自小由祖父母帶大,上國小後不久常把手指弄得咯噠響。母親擔心養成壞習慣影響孩子的學習,便辭職在家,嚴加管束,經常為這件事打罵他。後來,終於聽不到他手指的咯噠聲了,但母親發現他的指甲都被剝掉了,一問才知道是他自己乾的。有醫生說這是缺鋅引起的,於是補鋅、排鉛的保健品吃了一大摞,還是無濟於事。

心理測評

醫生髮現男孩存在社交恐懼,並伴有自卑、輕度的情緒低落,對母親過度依賴,生活自理能力差。同時母親也存在著明顯的焦慮情緒,睡眠障礙。幾次諮詢,父親均未露面。原來父親由於忙於生意,很少有時間在家,即使回家,也很少和妻兒交流。家中教育事宜概由母親負責。很明顯,這又是一個“心病”。

醫生觀點

在咬指甲、吮手指、剝弄手指的背後,往往反映了孩子和家長的心理需求未能獲得及時滿足。孩子在情緒焦慮、恐懼、孤獨寂寞時,常常會以此行為暫時緩解自己的壓力,獲得安慰。因此,打罵和斥責只會加重問題的存在而無一益。對待孩子的“手指問題”,必須要全面評估父母和孩子的心理狀況,解決存在的情緒和行為問題。

6歲孩子竟說“活著沒意思”

門診情景重現

帶著王亮(化名)來看醫生時,母親幾乎心力交瘁,“孩子最近老是講‘活著沒意思,還不如跳樓死了算了’這樣的話,嚇得我們全家都快崩潰了”。

王亮今年才6歲半,是國小一年級學生。剛開學,他總是管不住自己,經常侵犯同學,課堂上也缺乏自制力,搞惡作劇,令人頭疼。父親急了,就以打罵來解決。有一次同學告狀,王亮作業沒完成,還淘氣。回到家裡,爸爸邊打邊說:“天天讓別人告狀,打死你算了!”王亮當時就回嘴:“你們看我不順眼,我不要活了!”據母親說,此後只要父親不在場,孩子在遭受責備時,這樣的話也就脫口而出了。

心理測評

從個案情況來看,在開始時,家長是典型的放任型教育。等到孩子開始自己的學校生活後,發現孩子有這麼多缺點,“望子成龍”的心理

又使他們的教育方式演變為“專制型”。特別是父親,稍有不滿,輕則責罵,重則大打出手,並說出一些過激的言語,刺激孩子。這些壓力給孩子的心靈蒙上了陰影,但在他的內心深處並沒有真正服從父母的管教,所以產生了自殺的心理傾向。

醫生觀點

孩子出現自殺意念是很嚴重的問題,必須及時進行干預,但首先要以家長的改變為突破口,帶動孩子的改變。家長先要學會傾聽孩子說話,鼓勵並讓孩子表達他的看法與意願;父母生氣時,稍微做幾分鐘深呼吸,讓自己的.情緒緩解一下,不要情緒化;平時家長應利用假日,陪孩子出去散步,一方面可以增進親子關係,又可使孩子有良好的心境。

一年級女生練琴練出抽動症

門診情景重現

這個6歲的女孩看上去很聰明,只是手和胳膊常不由自主地亂動。每當出現這種情況時,母親只能焦急地穩住她的胳膊,眼淚也忍不住掉了下來。

女孩剛上國小一年級,但已有兩年小提琴學習經歷。她每週都要抽出兩天到老師家學琴。孩子母親說,她一進老師家門就開始哭,一開始練琴就淚流滿面,還可憐巴巴地哀求說:“媽呀,我真的不想學。”父親堅持要她學琴,把特長與升學聯絡在一起。

平時,父親對女兒的練琴管得很牢。一旦孩子琴拉得不好,父親就用手指戳她的頭,還推搡她、大聲訓斥她。孩子就這樣承受了兩年,終於有一天扛不住了,開始擠眼睛、努嘴巴、聳肩膀,胳膊腿還控制不住地亂動。班主任也向家長反映:“她上課擠眉弄眼,還擺肩膀,經常突然地尖叫。你們還是帶她到醫院去看看吧。”

心理測評

這女孩子患的是抽動症,此病的病因有專家認為與家族遺傳有關,要想全面康復至少需要2年。這個案例是由於家長逼迫孩子學琴,造成孩子精神上極大的壓力和內心長時間的壓抑,而誘發了此病。醫生觀點

現在很多家長與孩子缺乏溝通,根本不瞭解孩子真正的興趣是什麼。建議家長在培養孩子的業餘愛好時,要先徵求孩子的意見。家長最好帶孩子到少年宮或者其他小夥伴家裡看看,以便進行深入瞭解。只有孩子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才有信心學下去,並有可能取得一定的成績。

記者手記

在採訪這些個案時,所有產生問題的孩子的家長的初衷都是為了孩子好,只是用錯了方法,反而給孩子造成了負擔。

因此,心理專家建議各位父母,要在家庭當中施行成功的教養,必須要能與孩子有融洽的溝通。父母必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懂得孩子的需要,懂得通過恰當地滿足其不同的身心需要來塑造其良好的品質、健全的人格。

你瞭解自己的孩子嗎?

下面的小測驗可以幫助作為與孩子加強溝通的一個輔助手段,建議爸爸媽媽分別回答以下50個問題。

1.你孩子最要好的朋友(小夥伴或同學)是誰?

2.你孩子最喜愛的老師是誰?

3.你孩子最崇拜什麼樣的人?

4.你孩子最討厭什麼樣的人?

5.除家裡人以外,什麼人對你孩子影響最大?

6.你孩子最喜歡哪一位親戚?

7.你孩子最喜歡哪門課程?最不喜歡哪門課程?

8.你孩子的收藏物中他(她)認為什麼東西最珍貴?

9.你孩子最害怕什麼?

10.你孩子最煩惱的事是什麼?

11.在什麼情況下你孩子容易撒謊?

12.你孩子最愛看什麼電視節目?

13.你孩子愛看什麼電影?

14.你孩子最喜歡什麼娛樂活動?

15.你孩子愛好哪些體育專案?

16.你孩子愛聽哪些音樂、歌曲?

17.你孩子最願意到哪兒去玩?

18.你孩子最喜歡哪一類課外讀物?

19.你孩子最近在看哪一本課外書?

20.你孩子最喜歡什麼顏色?

21.你孩子最喜歡什麼花朵(植物)?最喜歡什麼動物?

22.假如讓你孩子任意挑選世界上的東西,他(她)會挑什麼?(只能挑一樣)

23.就你孩子的年齡來說,他(她)是否感到自己太大或太小?

24.在學校裡,你孩子是否感到自己被其他孩子所喜歡?

25.你孩子常在什麼時候做家庭作業?

26.你孩子長大後想幹什麼?

27.你孩子對社會上哪種職業最尊重?

28.你孩子最看不起哪種社會職業?

29.你孩子對家裡什麼事最不滿?

30.什麼事情最易使你孩子生氣?

31.什麼事情最使你孩子感到尷尬?

32.在什麼時候你孩子容易和父母對立?

33.在什麼情況下你孩子容易聽父母的話?

34.去年一年,你孩子對什麼事最感失望?

35.去年一年,你孩子對什麼事最感到高興?

36.你孩子希望星期天怎樣度過?

37.假期內,你孩子常愛做些什麼?

38.家庭喜慶的日子中,你孩子最喜歡哪一天?

39.你孩子對自己做的什麼事最自豪?

40.你孩子最懊喪自己做過的什麼事?

41.你孩子最不愛做什麼家務?

42.你孩子對什麼事情能百做不厭?

43.你孩子在學校裡有綽號嗎?怎麼會有這個綽號?

44.老師認為你孩子的主要優缺點是什麼?

45.你認為你孩子性格中最突出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

46.什麼事情是你孩子最不屑一顧的?

47.你送給他的禮物中,你孩子最珍愛什麼?

48.你孩子最愛吃什麼菜?最不愛吃什麼菜?

49.你給孩子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麼?

50.你孩子喜歡你嗎?

分析與建議:

回答完每個問題後,請孩子給你打分。在上述50個問題中,若能正確回答80%以上,說明你對子女很瞭解,請繼續保持;若能答對70%以上,說明你對子女比較瞭解,但需要以後更加留意;若能答對一半,說明你對子女的瞭解勉強可以,需要在孩子身上多投入一些時間和精力;若連一半也答不上,只能說明你對孩子太不瞭解,極需加強關心,以使他們更好地成長。請你權衡一下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你手頭其他的事務,究竟孰輕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