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教育考試>

家長對孩子考試後反思(精選10篇)

教育考試 閱讀(2.75W)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那麼問題來了,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長對孩子考試後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家長對孩子考試後反思(精選10篇)

家長對孩子考試後反思 篇1

孩子上國中,第一次開的家長會,通過齊老師的介紹,我覺得學校平時對孩子的教育都是潛移默化的培養,讓我感到非常放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懂事,作為父母感到無限的欣慰。每次看到老師定時和我們家長溝通訊息時,讓我們深深的體會到你們為此付出的心血,感到這是一群真正熱愛孩子的園丁,在這裡首先我要感謝老師們!

在孩子剛剛起步的時候,讓他享受成長的快樂,學會與人真誠交往、關愛他人的習慣、正確的學習態度比什麼都重要。我的孩子基礎不太好,學習努力的不夠,考試成績也不理想,學習時間長,但沒效率,可能學習辦法不對?還是?有時候課文沒背完,手裡拿著書睡著了……看著很心痛的……第二天早上叫他起來背……但是學習成績上不去……當父母的心裡很著急……可能我們家長做的不到位吧!今天開完家長會後我回來反思了很多……我覺得平時可能對孩子的要求不太高——孩子做完作業就讓他放鬆,沒有預習和複習的過程等……孩子的學習成績直接影響全家的“情緒”,但我很少責怪孩子,多在鼓勵他,使孩子樹立信心。只是埋怨自己平時關心的不夠…在這裡我把聽到的優秀孩子家長的經驗和自己今天感受到的總結起來送給孩子,希望孩子能從中悟出幾分道理,有所進步。

第一、你所處的是一個競爭的社會,既然沒有辦法改變它,那麼就只有去適應它。

第二、人生有起有伏,只有這樣才會成長,上帝安排給人的每一次挫折,不管有多難,有多痛苦,都是能承受得了的。

第三、淚水和汗水化學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為你換來同情,後者可以為你贏得成功。

第四、超越自己比超越別人更困難,實在是支撐不住的時候,說聲“我好累”,但不能說“我不行”。

第五、如果你以前的成績不好,說明你做的不夠好,要從現在做起。

第六、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放棄。

第七、考試是最公平的競爭,只有知識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第八、人的一生有無數的風風雨雨在等著你,要學會承受風雨、學會堅強、學會做人、學會自己長大……

第九、人生就如同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在如夢短暫的生命中,只有自己展開了笑臉,才能說一切都是美好的。

老師和家長都是真心期望你能少一點煩惱,多一點開心,快快樂樂的健康成長,願你放下包袱,下次考出好成績!

家長對孩子考試後反思 篇2

每位家長都會對孩子考試有所考慮。因為他們是自己的孩子,盼望孩子成龍成鳳是必然的。

但是,孩子考試考砸了怎麼辦?因為各種原因,每個孩子都有考砸了的可能,我跟一些家長們探討過這個總是,家長們的說法大概能概括出以下幾種:

1.理解平淡型

既然孩子上學了,那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就像家長的任務是掙錢養家一樣。學校考試是天經地義的,他考砸了,就給他一個教訓,下回努力唄。

2.火冒三丈型

看到孩子舉著滿是叉子的卷子,就罵孩子不爭氣,衝孩子發火,尤其是有領導或者同事的孩子考得不錯的時候,或者有領導或同事在身邊的時候,家長更覺得下不來臺。

3.諷刺挖苦型

不正面評價孩子的試卷,反而將孩子以前的一些缺點、錯誤搬出來,諷刺挖苦孩子,什麼:你不是挺捧嗎:挺傲氣的嗎?不是什麼都知道嗎?一讓你看書,你就說會了,一讓你做題,你就說懂了。你是會了,你是懂了,考試考得不錯呀,差50多分就100分啦?弄得孩子尷尬,甚至無地自容。

4.軟釘子型

孩子拿回沒有考好的試卷,知道爸爸媽媽會不滿意,不高興,於是失去往日的天真、活潑,變得小心翼翼,不敢多說話,主動地幫助媽媽洗菜做飯幹一些家務活,或幫爸爸媽媽沏茶倒水獻些殷勤,以表示慚愧,但有些家長還是說,行啦,算了吧,這些用不著你,下次考試多得幾分,比幫我幹活更讓我高興。

當然,我這裡介紹的只是些家長的不適宜的做法,為什麼說這些做法不適宜呢?我們來簡單地剖析幾句。

1.理解平淡型的不適宜

孩子到學校上學,學習當然是他們的第一任務,為了檢查學生知識的程度,學校用統一的標準對學生進行考試,當然是天經地義的,但是這個型別的家長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嗎,考試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檢查孩子已經學過的知識掌握的程度,更是為了通過考試,讓孩子找出自己對知識掌握的薄弱環節,以利今後的進步。所以,家長不能認為考試是孩子的事情,由於孩子的年齡小,經驗少,他們還不能比較全面、客觀地分析自己考試失誤的原因,這就需要家長和孩子坐在一起,在和孩子溝通中,找出考試失誤的真正原因。(關於考試失誤原因,在後述中還有談到)

2.火冒三丈型的不適宜

這類家長的不適宜多在於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沒有認識到人是有差異的,就是說人和人是不一樣的,人的身體條件、心理條件、環境條件、智力條件、家長條件等等,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甚至考試之前的情緒條件都有可能影響考試。

比如,早晨臨上學前,孩子跟家長要幾元錢買喜歡的畫冊,家長訓斥他:又要錢,你先去考試,考好了,咱們另說,考不好,沒門!孩子帶著不痛快的心情到學校考試,而這種不痛快的情緒,就會對考試產生心理影響。

可是,有些家長並不考慮這些因素,他們認為,孩子們都在一個學校上學,都是一個老師教的',學的又都是一樣的課本,孩子沒有考好,肯定是貪玩了,沒努力。這是一種主觀主義的錯誤,因為人是有差異的,很多條件都不同,所以孩子們之間沒有可比性。

另一個方面,是沒有把孩子擺正位置。這些家長沒有把孩子擺在孩子的位置,而是擺在了自己的臉上,孩子考好了,自己的臉上便生光。

如果孩子沒有考好,自己的臉上就生氣。所以遇到孩子沒有考好的時候,就火冒三丈,責備孩子不如某某,責罵孩子不努力。

3.諷刺挖苦型

對於諷刺挖苦型的家長,我想對他們說,應該學習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孩子考試砸了,諷刺挖苦無濟於事,搬出以前的事來批評孩子更是不適宜。孩子以前所犯的錯誤,應該在當時解決,如果當時沒有重視,而拿到現在來說事,孩子就會產生爸爸媽媽秋收算賬的想法,而對家長產生戒備心理,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幫助孩子分析考試失誤的原因,不要讓孩子對家長產生不負責任的爸爸媽媽的想法。

4.給軟釘子的不適宜

孩子們是有自尊心的,他們看到別的同學拿著滿是紅對勾的考試卷子歡天喜地地回家,而自己卻沒考好,他們的心中已經忐忑不安,不知道爸爸媽媽的態度如何,是狂風還是暴雨。

所以,他們回到家後就會小心謹慎,怕自己什麼地方再做得不好,更惹父母的不快。他們主動地幫父母幹一些家務活的行動就說明他們已經認識到自己由於考試成績的不理想,可能會讓爸爸媽媽傷心。

所以,此時家長們,就應該因勢利導,順水推舟,和孩子一起分析失誤的原因,找到努力的方向,而那些“不用你幹,下次考好點比什麼都強”的話,也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的。

家長對孩子考試後反思 篇3

今天去了學校,參加了孩子入國中以來的第一次期會考試後的家長會。

走進七年級五班,感覺一股濃濃的暖意,教室的後牆上貼滿了優秀孩子的獎狀,有國慶節詩歌朗誦獲得的獎狀,還有國慶節辦板報獲得的獎狀。牆壁的四周貼上了漂亮的裝飾畫,最讓人感覺溫馨的是窗臺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花花草草,讓人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了濃濃的春意。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一定會是心情舒暢的,同時我也感覺到班主任宋老師真是一位有心人,在班級的文化建設上的確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家長們對自己的孩子都是很負責的,應該是無一人缺席。首先班主任宋老師就學生最近的表現、班級管理的成效給家長們做了一個詳細的報告。最後的話題自然是落在了本次期會考試上,從本次期會考試的情況分析,七五班的成績還是不錯的,年級前十五名有九名是在五班,學習尖子是有幾個,但是中間的力量就略顯薄弱,而且偏科的問題很嚴重,三門主科成績還好,相比來說副科就差強人意了。

家長對孩子考試後反思 篇4

今天回來迫不及待的問孩子的考試情況,結果是喜憂參半,整體來說和平時差不多,但數學可是創了歷史新低。一晚上我的心情五味雜陳,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現狀,於是試著用激將法對孩子說:一年不如一年,明年是不是比今年更差,就這種情況能上哪兒高中呢?結果孩子一下就失望了,說我沒有信心他就更沒信心了,看來我對他的作用還是不能忽略的,這種激將法不行,還得鼓足信心和孩子共同面對現在的困難。

以前也經常拜讀家長們的反思報告,好多家長讓我觸動很大,看著人家能從一箇中等生一步步走到名列前茅,我真是覺得自己無地自容。孩子從上了中學我就幾乎不再插手他的學習,第一覺得孩子的學習習慣還可以,成績也算穩定,就由他自己去吧;第二覺得不能再慣他依賴我的習慣,讓他自主學習,所以這兩年來一直存在僥倖心理,只負責管好後勤服務工作,學習交給孩子自己。說真的,我一直覺得自己的教育方法還可以,因為從國小到現在孩子一直是老師表揚的物件,學習好,成績好,穩定踏實等等,我引以為豪。所以我就固步自封,沉浸在自己的這種僥倖和理想中,從心裡沒有去接受別人好的方法和科學的教育理念,總想著孩子已經很優秀了,還搞那麼累幹嘛,沒有真正從心裡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從這次考試成績來看,我錯了,雖然不能只看分數,但還是反映出一些問題。這半年多我鼓勵孩子很少,老是責備他成績不好,一定程度上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挫敗了他的自信心,導致孩子破罐子破摔了。意識到這些自己的失敗,我要從現在開始吸取別人的經驗,接受老師的介意,踏踏實實陪孩子度過這最艱難的一年,爭取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孩子還可以回到原來的自己。

這裡我只想對孩子說:兒子對不起,媽媽沒有用心陪伴你,使得你偏離了自己的位置,相信媽媽相信自己,我們要重拾兩年前的記憶和經驗,艱苦奮鬥這一年,我們的目標一定能實現。

家長對孩子考試後反思 篇5

我們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考試取得好成績,都想讓自己的孩子能上重點國小、中學、大學。甚至現在有些家長從胎教就開始進行學前教育,這也是一種正常的現象,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人生的起點,就衝在同輩人的前列。但也有極個別的家長,因為自己的事業、家庭、生活受到了挫折或打擊,從而對現實不滿,對生活失去信心,沒有擔負起對孩子的教育義務,放棄對孩子的引導和約束,影響了孩子的身心正常健康成長。以上兩種現象都是不正常的,也是不正確的家庭教育觀。

細究根源發現,其實是家長的自我意識在作祟。我們家長往往沒有認真冷靜觀察自己孩子的長處和短處,不是隻看到自己孩子的優點,而掩飾自己孩子的缺點,就是眼睛只往外看,一直和其他同齡孩子對比而沒完沒了。有些家長還會把自己沒有實現的理想、願望,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強迫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或事業,這實際是家長的名利心、貪慾心、嗔恚心,想往孩子身上投射的反映。

如果我們家長能放下自我的名利心、貪慾心、嗔恚心,冷靜的、如實的、智慧的觀察自己孩子的長處和短處,就能看到孩子的正確人生髮展方向,就能引導(而不是強迫)孩子走向正確人生髮展道路,避免孩子走向歧途。這就需要我們家長不斷的學習傳統文化知識,不斷學習現代科學知識和心理學知識,具有較強的自我反觀、反省能力,逐步解脫自我,用包容心、仁愛心看待孩子的成長過成,對孩子的成長學習和未來規劃,既不包辦代替,也不放任自流,該我們家長做的,我們家長要盡心盡力的去做,該學生自己做的,就放手讓孩子自己獨立完成,不要怕孩子犯錯誤,不要怕孩子有痛苦,沒有痛苦就沒有真正的成長。

家長對孩子考試後反思 篇6

從小沒有養成看書的習慣,也買了不少課外閱讀書,但沒有堅持督促孩子閱讀,導致孩子語感不強、字詞美句積累甚少,現在孩子的語文成績很差,因為國中考試大部分是課外知識,後悔啊,現在更沒時間看了,也沒有這個習慣。

反思:現在終於明白了——有了良好的讀書的習慣,進入國中語文再差也不會差哪去。

數學:

國小學了點奧數,但種種原因(個人的、社會的)沒有堅持學,導致國中擇校時什麼好學校也沒考上。搖號進了不錯的學校,分班考試很多都是奧數型別題,只進了平行班。

現在的國中數學真是不一般,孩子的週考、月考A卷難題B卷大部分題型很多跟國小的奧數差不多,只是原來的數字改成現在的字母(現在終於明白升學擇校或分班要考奧數了,也明白所謂“禁奧”=放屁)。後悔啊,現在只有吃力地往前爬,花大把的金錢和時間去學。

反思:學過奧數即使沒拿到獎,進入國中再難的題也有解題的思路吧。

英語

在國小自認為孩子的英語不錯,因國小英語每學期考試都是優,就沒上課外輔導班。現在國中英語雖然從字母學起,但進度很快,還沒消化又講新課,作業全是課外試卷,週末更是幾大張,大半的題不會(因很多單詞不知道),真不知道國小英語是怎麼混過來的,還是國小英語老師不行或不重視。

我同事的孩子現在學到新概念2了,學英語很輕鬆,在國小感覺我的孩子和她的孩子成績一樣啊都是優啊。後悔啊,沒有學課外的。

反思:國小英語學得紮實點,學得多一點,進入國中英語學習也會輕鬆許多。

國小的家長啊,我真羨慕你們,你們有更多時間培養好自己的孩子,一定要重視早期培養啊。不要到時像我一樣後悔極了。

家長對孩子考試後反思 篇7

孩子的語文成績自上國中以來一直沒提起來,也上了1對1個輔,但收效甚微,主要問題出現在閱讀理解和語言運用上。因七年級各期考試都以會考為標準,課外閱讀理解題(現代文、文言文)和作文佔比分很大,而且閱讀理解的文章內涵較深。

我孩子經常不能理解文章內涵,甚至有時讀不懂,不會歸納闡述整章、段落中心思想,不會用書面幹練語言解答,答題經常口水話,有時心裡明白就是不會用文字表達。閱讀理解差當然作文也好不到哪去,他們老師分析是閱讀量不夠,知識面窄,當然對文章認識膚淺,寫作也就沒有素材,語言素養是長期的積累過程。

確實如此,他班上語文成績不錯的都是愛讀課外書的,上國小時就什麼都看(無論文學類、自然科學甚至各種雜誌)。我孩子在這方面確實是國小時欠了帳,現在各科學習都很緊,每天作業一大堆,哪有時間培養閱讀啊,更沒養成讀書習慣,有點時間他寧願假裝看英語,也不去讀讀看看雜誌什麼的。

語文閱讀差也導致了數學應用題的理解差,七年級數學應用題文字那個多,有時他讀幾遍都建立不起已知條件的聯絡。

所以在國小一定要培養好孩子的讀書習慣,多讀書語文成績不會差哪去。

家長對孩子考試後反思 篇8

現在七年級數學各期考試也都是以會考為標準,很多考題是會考原題。他們現在所學的內容和我們那個時代國中所學內容差不多少,但是知識點挖得很深,現在的題確實很難,實在是難啊。

孩子上了國中後我們對他的數學抓得很緊,上輔導班、做課外練習等,但成績不穩定忽上忽下的。如果題出的基礎點他的成績就很好;如果題出的靈活點,他總是被陷阱題陷進去或就差一點做出來就是做不出來。

究其原因是數學思維的侷限,數學邏輯思維的提高也是需要長期培養過程的,他們學校實驗班和平行班的數學成績就是不一樣,所以國小時一定要學一學奧數(但千萬不要為了得獎而學)。

家長對孩子考試後反思 篇9

其實,想要成為一名出色的家長,必須學會經常自我反省。作為家長,首先應該知道的就是在孩子成長和學習的問題上,究竟該做些什麼,不該做些什麼。為什麼常常是好心辦了壞事?不僅沒起到督促孩子上進的作用,反而造成不良後果?解決好這個問題,才能“有所為有所不為”,從而使家庭教育更有效果。

為什麼父母付出了超常的心血,孩子卻不為所動?問題就出在部分家長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妥當。

一是過分保護。

過分保護是指父母對孩子一切都包辦代替。疊被子、洗襪子、削蘋果,幫孩子整理書包、做作業、檢查作業……其結果是孩子過分依賴父母,事事需要別人的指點與幫助,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束縛了孩子的個性發展和開拓精神,智力也因此受到了限制。

二是盲目討好。

使孩子最反感的是市儈式的“討好式”教育。急於求成,三言五語之後,只能講“你考慮一下得失”。孩子思想上不通,就誘之以物質利益,只求對方答應照辦。這種“教育”,後患無窮。次數多了,同喊“狼來了”的牧童一樣,再無人相信,說教者自己的人格也會受到孩子懷疑甚至鄙視。

三是粗暴懲罰。

嚴厲懲罰是指父母教育孩子態度生硬,言語粗暴,缺乏感情,甚至挖苦、打罵孩子,損傷孩子的自尊心。這種方式是家庭教育的大忌,是對孩子的心罰,摧毀孩子的自尊。其結果是造成孩子性格壓抑,心理自卑,自信心被打擊,智慧被扼殺,或者孩子就變得像父母一樣粗暴殘忍,謊話連篇。

四是越俎代庖。

過分限制孩子的言行,家長為孩子定調調,畫框框,使孩子的言行符合父母的意願。如一些家長總是嘮叨和埋怨孩子:“今天只能穿什麼衣服!”“怎麼回家就看電視?”“就是玩有能耐!”或者偷看孩子日記、監聽電話等,有的家長限制孩子出去玩,學習考試一定要考多少分以上……總之,這樣不行,那樣也不可以,令孩子無所適從。過分干涉孩子的結果,使孩子變得小心謹慎,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也限制了孩子的個性健康發展,缺乏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

五是放任自流。

少數家長認為“樹大自然直”,放棄管理,不負責任。雖然孩子上了學,但很快要進入青春期,以後不需要像孩提時代那樣在衣食住行方面操更多的心,但是在心理層面則需要家長傾注更多的關懷。聰明的家長表面上好像“事事無心”,處處放手,實際上外鬆內緊。

孩子的任何問題都可以在家庭教育中找到一定的根源。學生交際能力差,不愛說話,必然與父母不敢放手讓孩子去接觸社會、接觸生活有關;孩子懦弱、不自信,必然與父母不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而一味地批評和指責孩子的缺點有關;孩子有暴力傾向,必然與家庭缺乏愛心、缺乏溫暖有關。如果存在以上問題不知道改變,必然導致家庭教育的失敗。那麼,父母應該經常反思什麼問題呢?

1、是否肯於加強學習?

教育孩子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不是無師自通,或道聽途說就可以做好的,家長應當學習一些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樹立正確的教子觀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同時還應建立與孩子共同學習、相互學習,自我改變、自我完善,一起成長的新理念。

2、是否做到了孩子的表率?

恐怕答案並不易於回答。孩子可以挑選學校,挑選老師,挑選班級,惟獨不能挑選父母。所以,為孩子做點犧牲,少玩一會,少看點無聊的馬拉松電視劇,讓孩子安心讀書,不應該嗎?家長對自己放任,不喜歡學習,打麻將、玩撲克,通宵達旦;有的迷戀跳舞、酗酒、賭博,徹夜不歸;夫妻同床異夢、貌合神離、家庭氣氛很糟糕。己不正,焉能正人?家長沒有上大學,千般理由,萬般理由。那是上年紀人的託詞,現在有電大函大夜大遠端教育,還有什麼藉口?不能說服孩子,孩子有理由問:為什麼只要求我們用功?靜下心來,多做一點與自己的業務成長相關的事,必然會直接關係到孩子的發展。

3、是否實事求是的為孩子考慮?

大部分家長都會深信自己是愛孩子的,但是否所有的家長都為自己的孩子真正考慮了將來的出路呢?恐怕不那麼簡單。很多家長的毛病是放不開,期望值高,但是抓不到點子上。盲目性充斥在家長的行為中。如和其他孩子盲目攀比,望子成龍;只問成果,不問過程,容易失望,於是搞“反面鼓勵”,又用不好激將法,便走向另一極端;心理暗示變成了濫施壓力,搞得孩子心懷不滿,敢怒而不敢言,以至精神恍惚,效果更差。家長不研究孩子學習不好的原因,只顧訓斥打罵,形成惡性迴圈。於是孩子採取破罐破摔的態度,形成嚴重對立。這就是因為家長沒有充分考慮自己孩子的實際,應該知道:只有切實可行的目標,才能夠對孩子起到督促和鼓舞的作用。相反,當一個孩子面臨父母規定的目標只能哀嘆自己的無能時,距離對這個孩子教育的失望也就不遠了。

4、是否真正尊重孩子?

現在大家都認為尊重孩子的心靈,尊重孩子的人格,是教育走向成功的標誌之一。但一到現實卻變了“味兒”:孩子成了弱勢群體,沒有思考權,沒有發言權,沒有質疑權,沒有選擇權,結果就導致家長高高在上,而孩子低三下四,不斷承認錯誤和失敗。真正尊重孩子就體現在不以一次偶然的分數來判定學生,而著重於評價孩子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傳遞給他一種成功的訊號。在教育中,永遠有比分數更重要的

家長對孩子考試後反思 篇10

期會考試在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已經圓滿地結束。各位教師也已經按照學校的要求對學科教學進行了分析和總結,找差距,找不足,以便在今後的教學中進行修正和改進。教師、學生和家長對期會考試也很看重。教師要了解自己的教學情況;學生想知道自己學得怎樣,家長渴望瞭解孩子的在校學習狀況。同時從教學管理角度看,通過考試可以瞭解半學期的教與學情況,對後半學期的教學有借鑑、參考、指導作用,所以學校對期會考試每個環節均作了認真組織和精心安排。現就期會考試後的工作進行總結與反思:

一、準備工作

根據學校要求,考前校長對全體教師要求思想上高度重視,工作中積極主動,主要做了如下工作:①強化學生書寫訓練,強調試卷的書寫與條理②強調激勵評價機制,發學習成績獎。③營造考試氛圍,精心安排考場。

二、考試工作

本次考試監考情況好於以往,學校在考前就通知了教師監考須知,對有關監考工作提出了明確、操作性強的要求,通過這些工作,整個考試過程得以順利開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閱卷工作

本次閱卷採用隨考隨閱,當一科考試結束後,所教學科教師立即閱卷,閱卷質量較好,信度較高,統分、登分幾乎無差錯,圓滿地完成了期中閱卷工作。

四、考後工作

考試結束後,我們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①學校及時計算出考試成績

②教師寫出了所教學科試卷分析,

③學生開展了試卷糾錯比提高活動,教師進行了復批,優秀試卷全班展評。

④5月x日,學校召開了學生表彰會,對期會考試中成績突出的和進步幅度大的學生髮放了獎狀及獎品。

反思建議

有許多教師、同學在期會考試後,往往只是關注於考試成績而忽略了更為重要的考後反思工作,我以為:無論考試成績優或劣,考試後都要認真地進行總結,因為只有這樣,師生才能找到考好或是考得不好的原因。找到了問題的根結,在今後的教、學中就會更有利於自己發揮優點,改正缺點,從而在之後的考試中發揮出優異水平,所以說考後自我反省的意義一點都不亞於考試本身。

期會考畢竟只是一次階段性的診斷測試,不能將其結果“誇大化”和“絕對化”,家長和老師應該幫助學生剖析期會考試成敗的原因。

建議同學們,在期會考試後,向自己提出三個問題:

①名次、成績跟以往相比是上升還是下滑?

②如果上升,是因為考試題目適合你(有些同學遇到比較難的題目反而成績會比較好,有些則反之),還是其他同學出現了失誤,還是自己的真實水平的確上升了?

③如果在班級裡的名次下滑,問題又出在哪裡?針對這次的期會考試成績以及近期的學習狀態如此進行反思,同學們就能從整體上把握住此次期會考試成敗的關鍵因素和自己所面臨的處境,以及所要努力的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