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歷史解讀>

袁巨集道的文學流派介紹

歷史解讀 閱讀(2.82W)

袁巨集道與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人稱“三袁”,袁巨集道為三袁之中,文學成就最為傑出。以下是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袁巨集道的文學流派,希望能幫到你。

袁巨集道的文學流派介紹
  袁巨集道的文學流派

袁巨集道是反對復古文學運動的主要“將領”,他與他的兩個兄弟袁宗道和袁中道都非常有名,他們創立的文學流派“公安派”或“公安體”對後世影響之大。

明代自弘治以來,都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文學觀點,對當時文學風氣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以至於大家紛紛模仿前人的真體。雖然那時也有人提出反對的意見並且進行抗爭,但他們的行為卻不足以得到眾人的重視。等到後來李贄提出了“詩何必故選,文何必先秦”的一針見血的觀點,讓人逐漸意識到了效仿的嚴重性。

對於成立公安派的主張最開始是袁宗道,但真正的領導人是袁巨集道,他的弟弟袁中道是對公安派做了進一步的發展。公安派的主要的文學主張有:反對抄襲,主張變通。有利的抨擊剽竊的現象,同時指出剽竊的`病根不是模仿而是眾人的無知。他們主要文學要跟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文學的內容形式也會有變化,要衝破傳統作品的束縛;又主張要抒發自己的情感不能拘束於一個格調套路,就是強調要抒發自己的真性情,說自己想要說的,說自己不能說的,說自己不敢說的,這才是真性情的表現;同時他們也極力地推崇民間的歌曲和小說,提倡通俗易懂的文學。公安派非常重視民間的文學,想要從民間文學中學到不同於其他作的營養,對於民歌也是讚不絕口,這使得在那時期民間文學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社會地位也逐漸提高。

  袁巨集道集箋校的介紹

袁巨集道明代著名文學家,湖北公安人,他在明代文壇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與他的另外兩個兄弟袁宗道和袁中道開創了文學流派“公安派”。

袁巨集道在文學上反對承襲,主要變通,提倡用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抒發個人的真實情感。他一生為官,但又鍾情于山水間,便毫無猶豫地辭去了官位,遊歷於蘇杭一帶,寫下了多篇遊記,如《西湖初遊記》、《天目山》等等。在遊玩的過程中收到了在京城哥哥袁宗道的信讓他進京做官,這才讓他收斂了他遊玩的興致。在京做官的期間,他也會在休息的時候跟三兩個朋友去北京的郊外遊玩,同時寫下了《滿井遊記》這篇遊記作品,這個作品已被編入八年級下冊人教版語文書中。

《袁巨集道集箋校》是袁巨集道所寫的詩文的總彙,由錢伯城先生整理、彙編,此書共有分為三冊,書中有寫風景的,有些人物的,也有記事的。他的散文作品非常有特色,清新明快,讓人讀了以後覺得豁然開朗。篇幅長的作品總字數達到一千多字,但篇幅小的作品卻只有寥寥二、三十字。文章題材豐富,非常吸引人,其中《鬥蛛》、《畜促織》等是描寫當地風俗民情的散文。遊記文文筆優美、刻畫十分細膩、真實,如《天目山》、《西湖初遊記》等等都是他的佳作。人物描寫的作品數量也很多,文章中的人物形象逼真、性格突出,生動形象,如《醉叟傳》、《徐文長傳》等。

  袁巨集道的人物簡介

袁巨集道,湖北省公安縣人,字中郎,號石公,又號六休,曾擔任過知縣、稽勳郎中、博士等職位。他家有三兄弟,不過人們都認為他是他們三兄弟中成就最高的人。

他是明朝反對復古文學的主要人物,他在文學上反對文章模仿秦漢,詩文模仿唐代的做法,他認為寫文要真實,要與時俱進,不能總是停留在前人的基礎上,不要總拘束於一個套路上。

袁巨集道自小就非常聰明,善於寫文章,十六歲的時候就已經是諸生了。即使他當任過如此之多的職位,但他還是不太喜歡當官。在他中了進士後並沒有做官而是去外地拜師學藝、遊歷山水。他在縣衙只當了二年的縣令就辭去工作去蘇杭那一帶遊玩,並且寫下了很多令人稱讚的遊記。

他十分喜愛大自然的風光,甚至還冒著生命危險登上高峰,他曾經說過類似這樣的話:“如此憐惜自己的身體,那還怎麼遊山玩水?”“與其在床上死掉還不如死後當作一塊石頭”這兩句話不難看出,他對山水的熱愛之情已經深入骨髓了。同時,在他的登山游水的過程中,他的天性得到了解放,個性更加地明顯,寫作的熱情也日益高漲。

在後來,袁巨集道收到了他哥哥的信讓他去京城任職,他只能放棄遊山玩水的樂趣去了北京,在北京當老師。沒過幾年,他便因為病重而死在了故里,享年四十三歲。他去世之後,買棺材的錢都是其他人幫忙贊助和賣掉自己的作品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