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關於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範文彙總9篇

工作方案 閱讀(3.22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的內容和形式都要圍繞著主題來展開,最終達到預期的效果和意義。我們應該怎麼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範文彙總9篇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1

[論文摘要]文章以職業素質培養為核心,職業能力培養為本位,以對完成工作任務過程進行系統分析所得的結果為依據,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全面系統地闡述了連鎖經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構思。

[論文關鍵詞]高職教育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培養方案

教高[20xx]16號檔案明確指出:“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種型別,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職人才培養既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壓縮,也不是中等職業教育的拔高,而是培養掌握必備知識結構、實現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擁有較強技術應用能力和可持續發展潛力的高素質的複合應用型人才。因此,在確立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培養方案時,必須緊緊圍繞高等性與職業性共融的主線,以素質培養全程化、能力培養對應化、崗位選擇多元化的思想為指導,加以正確定位、認真設計、穩健落實。

一、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

(一)高等性是高職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培養定位的基準

商科高職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屬於高等教育的範疇,其人才的培養定位應以高等性為基準,但它絕不等同於商科普通高等教育連鎖經營管理的高等性。1997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修訂通過的《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法》,把高等教育劃分為5A、5B兩個型別,5A類是理論型的教育,目的是使學生進入高階研究專案或從事高技術要求的專業;5B類是實用技術型的教育,“主要目的讓學生獲得從事某個職業或行業,或某類職業或行業所需的實際技能和知識”。按此歸類,我國現階段以文化知識延伸、學術研究為主的學術、教育型大學本科及研究生的培養當屬5A教育;以技能操作、技術應用為主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職業技術人才培養當屬5B教育。因此,商科高等職業教育的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培養不是商科普通高等教育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培養的“壓縮”,而是相對獨立、互相補充的兩套人才培養模式,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商科高等職業院校更強調學生職業素質與職業能力的培養,更強調知識、技術的應用性而非創造性。

(二)職業性是高職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培養定位的根本

由於職業教育鮮明的職業屬性,就決定了高等職業教育能力要求的特徵,主要體現在:與工程技術類高職院校相比,商科類高職院校的技能更具有柔性而非剛性的特徵,更強調工作實踐的層級積累和人際交往、團隊合作等社會能力的培養。此外,同一職業屬性的內部還具有層次性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工作崗位對從業人員的能力要求、活動範疇的限制呈現出層次性的特點,集中表現為工作過程的複雜程度的高低和所需知識深廣度的多寡。所以,即使同屬商科類的職業教育,商科高等職業教育中的連鎖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也不是商科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拔高型”。兩者的區別在於後者是純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注重某一特定崗位操作能力的培養,只需把握經驗層面的工作過程即可;高等職業教育是技術性人才的教育,除具備特定崗位的操作技能外,還需掌握相當的理論知識,注重可持續發展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要求有能力駕馭策略層面的工作過程。

由此可見,高等性與職業性是高等職業教育不可缺失的兩特性,因此高等職業教育的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培養既不同於中專純技能型人才培養,也不同於本科或研究生創造性的高階管理型人才的培養,它的人才培養目標應是零售企業服務管理一線中具備較高的專業理論知識水平,掌握一門以上操作技能,能夠在零售服務工作中從事多崗位的複雜性和關鍵性的勞動,能夠有效帶動和組織協調其他人員完成目標任務,能夠將最新的理論、設計、技能要求成功變成高品質、高效益的服務管理的高素質複合型技能人才。所以,高等職業院校連鎖經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定位基準就是:連鎖經營企業服務第一線門店店長、大型綜超各部門經理、總部各部主管等。

二、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思路

人才培養方案就是在明確了“培養什麼人”以後,圍繞“怎麼培養人”這一中心而展開關於人才培養全過程的策劃分析,包括培養目標、人才規格、課程架構體系、具體課程設定等要素。只有建立科學、系統、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才能確保人才培養模式的正確實施、培養目標的最終實現。筆者認為,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培養方案應按以下思路進行設計:

(一)以職業素質培養為核心,促學生全面發展

將職業素質的培養貫穿於人才培養過程的始終,重點突出對學生定向效能力(解決學生的就業)與可遷移效能力(解決學生的發展)的培養。職業素質又分三個層次,是指從事職業活動所應具備的三個基本素質:“為人的基本素質”(做人)、“為職業人的基本素質”(做職業人)、“為專業技術人才的基本素質”(做有專業特長的職業人),三者之間呈現出層層遞進、不斷深入的趨勢。

(二)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本位,構建、完善課程體系

職業能力是指從事職業活動所必須具備的“關鍵能力”,是一種普遍的`、可遷移的、對勞動者的未來發展起關鍵作用的能力,是勞動者在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知識和技能的能力,所以又被稱作“可遷移能力”、“專業技術能力”或“專業可持續發展能力”。連鎖經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課程架構應以學生通識能力的培養為導向,專業能力的培養為核心,這裡的專業能力是指完成工作任務所採取的動作、行為和所需的知識,突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應用型特徵。 (三)按照實際工作的相關性而非知識的相關性來設定課程,將實踐課程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

在課程的設定中,實踐課程解決“怎麼做”,理論課程解決“為什麼這麼做”,實踐課程與理論知識課程相輔相成。因此,能力型課程體系下的課程設定不是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簡單相加,也不是對原有理論課程的深淺、實踐課程的多少進行調整,而是在新的課程體系中要突出實踐教學的主體地位,使理論知識從屬於實踐,形成以專案課程為主體,工作任務引領理論教學的新的課程設定。

(四)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工學結合包括以下三個階段:課程實訓—綜合實訓—頂崗實習,即通過校內綜合模擬實訓、校外基地實訓以及到相關企業工作實習,讓學習者在真實或模擬的工作環境去體驗不同工作崗位的職責及技能要求,瞭解企業各部門的協調運作流程,逐步完成從學生到合格職員的轉變,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三、人才培養方案的具體設計

基於高等性與職業性相融合的人才培養定位,確定了其職業素質貫穿人才培養過程始終的、以培養學生普適性能力與可遷移能力為導向、專業技術能力為核心的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能力型課程架構體系。

(一)確定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

通過對連鎖經營管理所屬行業(主要針對零售業)人才需求的調研,確定專業就業服務面向和崗位(群)要求,對崗位(群)進行職責任務分析,在這裡的崗位分析物件不是相對孤立的一個個單項能力,而應是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以此對專業的人才培養進行準確定位,並確定連鎖經營管理專業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在此基礎上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規格。根據商科行業背景,最終確定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面向為現代零售業的超市、大型綜合超市、專賣店、百貨店、購物中心業態的服務、管理領域,從事的工作崗位有門店的理貨員、收銀員、超市及專賣店店長、大型綜合超市部門負責人及總部商品部採購、配送中心庫管等。

(二)設定逐漸遞進的能力培養體系,按照職業能力發展階段來確定相應的典型工作任務,確立專業技術能力結構與要素

在此基礎上,構建以通識能力培養為導向,專業技術能力培養為核心,提升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相融合的能力型課程體系。在課程設定中充分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體現高等職業教育所具有的理論適度、專業技能強、知識面較寬、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培養特色。實驗、實訓、實習是體現高職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職業性的三個關鍵環節。因此,在實踐課程體系的構建中,應將實踐教學的全部內容融於三個環節,並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體現理論教學課程與實踐教學課程相輔相成,既相互融合又相對獨立的功能。

(三)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個性發展

在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中,既要考慮學生的初次就業,也要考慮學生的長遠利益,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終身就業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層面,儘可能多地開設有利於學生自主發展的選修課程。在遵循教育部關於高等職業教育規範課程基本要求的同時,採取靈活多樣的課程形式和教學形式,力圖更好地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如理論課的教學中,除課堂教學外,還可採取專題討論、社會實踐等多樣話的教學方式;實踐課教學採取技能訓練、模擬實驗、工學交替、綜合實訓等多種形式,在課堂、實驗室(實訓室)、實訓基地交替進行、良性互動。

(四)產學合作,多方介入,共同培育“教育產品”

在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實施過程中,應主動爭取相關協會、企事業單位專家的參與,並與企業建立互惠合作的長效機制,在專案合作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中,貫徹“教、學、做”一體化的辦學思想,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互滲透、相互依存不斷推動連鎖經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朝著更為深廣的方向發展。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2

由於本次實施的是新的人才培養方案,難免會在實施前的準備工作和實施過程中缺乏經驗,造成在實施細節上不夠連貫,以下是“環境科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一、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環境科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及行政部門等從事科研、教學、汙染治理、環境修復、環境管理、環境規劃與評價工作的高階專門人才。

二、培養規格

本專業所培養的學生應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具有較高的政治覺悟和政治理論水平;遵紀守法,身體健康,敬業愛崗,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等基本素質。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1)掌握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環境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3)瞭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

(4)熟悉國家環境保護、自然資源合理利用、可持續發展等有關政策和法規;

(5)瞭解環境科學的理論前沿、應用背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環境保護產業的發展狀況;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以及運用現代資訊科技獲取相關資訊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以及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7)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一定的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掌握環境監測與環境質量評價的方法以及進行環境規劃與管理的基本技能。

三、專業特色

本專業設定汙染預防與控制、資源利用與生態保護等兩個專業方向。重點將專業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應用、創新能力,突出在水汙染控制工程方面的特色,並且具備環境評價、管理綜合的能力。

四、支撐學科

化學、生物學、環境自然科學、環境技術科學、環境人文社會科學。

五、專業主幹課程

環境化學、環境監測、環境微生物學、環境學概論、環境生態學、水汙染原理與工藝、化工原理、環境毒理學、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管理學、生態學

六、修業年限

四年(彈性修業年限3-8年)。

七、授予學位

理學學士。

八、畢業總學分要求

本專業須修滿指導性教學計劃中規定課程總學分160學分,其中必修課93.5學分,選修課39.5學分,集中性實踐環節27學分,方準畢業。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3

【摘要】:教育部《關於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xx]6號)》一文中,提出職業院校要結合自身優勢,科學準確定位,緊貼市場、緊貼產業、緊貼職業設定專業,要圍繞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構建專業體系。因此,我校應該立足創意產業特點與發展,以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構建起廣告策劃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動態調整機制。

【關鍵詞】:高職;廣告策劃;人才培養;機制

一、課程體系要體現人才培養與行業能力培養規律

按照廣告策劃崗位、以及廣告運作的一般流程與規律,為了循序漸進地塑造學生廣告策劃的相關能力與素養,20xx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在幾大教學模組不變的前提下,把主幹核心課程在學年、學期的順序做了調整,讓課程體系更系統、更符合崗位能力的需求與學生學習的規律。如《廣告學概論》由原來的第三學期調整到了第二學期,這樣可以讓學生儘早地接受廣告專業知識的洗禮,明確專業方向,找準自己的定位,為制定未來的廣告人職業規劃做好思想準備;廣告策劃創意工學模組幾大核心課程則按照廣告運作的規律與流程調整編排課程在學年、學期的順序,《廣告調研》、《廣告文案》、《廣告創意》、《品牌推廣》、《廣告媒體》、《促銷策劃》等課程的安排都體現了這一理念。

二、根據人才培養需要有課程更新或替換機制

廣告與策劃專業,不僅要培養學生系統化的策劃理論,更要求學生能把系統化的策劃理論嫻熟地運用到具體的類別專案策劃中,從畢業生的工作情況反饋中,策劃的實際運用能力與其崗位工作能力成正比。希望通過《地產策劃》這門課的開設,讓學生能舉一反三,知道如何把所學專業廣告策劃知識與具體類別專案策劃有效融合,同時為畢業生的工作找到更多的崗位結合點。

在基本素質模組中,原來的《設計素描》和《設計色彩》調整為《基礎設計素描》和《基礎設計色彩》。廣告與策劃專業的生源結構一直比較複雜,從近幾年的班級學生構成來看,有美術基礎較好的美術生,有愛好美術並且有一定美術基礎的文理生、體育生、音樂生,還有相當一部分是毫無美術基礎的各科學生。雖然,廣告與策劃專業對學生的美術基礎,不似其它如裝潢、電美等純設計類專業的要求那么高,但基本的美術素養還是必須的`。因為,良好的美術素養,不僅能為本專業學生學好廣告創意、廣告設計等課程打下良好的美感與設計感基礎,也是進一步從整體上全面提高廣告策劃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現實問題如何解決,原來的《設計素描》和《設計色彩》課程從教學內容與對學生的素質要求來說,不太事宜美術底子薄、甚至沒有美術基礎的本專業學生學習,學習效果差強人意,而《基礎設計素描》和《基礎設計色彩》課程,不僅兼顧了美術基礎好的學生,也能兼顧美術基礎薄弱的學生,特別對後者,我們覺得更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通過課程的調整,廣告與策劃專業這么一個現實問題存在,即一方面,學生普遍美術基礎差,另一方面基本的美術素養又必須讓學生掌握的矛盾就得到了很好解決。

三、課程名稱更加確切規範

《地產策劃》修訂為《地產廣告策劃》,這樣更明確了這門課的主旨與課程定位。這門課黃璜老師是實踐者,20xx級大三上學期第三單元已經上了這門新課。上課前,通過與黃璜老師溝通,感覺短短的四周實踐詳盡地把地產策劃的內容講解到位不太現實,所以當時的課程內容主要放在了房地產廣告策劃與創意上。現在這門課明確命名為《地產廣告策劃》,可以在內容架構上更具有廣告策劃專業定位的針對性,而且實踐上也更容易操作。

四、課程替換更符合崗位工作需要

在廣告設計工學模組中,向量圖形設計處理軟體課程調整為《Illustrator》,替換了一直教學的《CorelDRAW》課程。替換的依據,一是Illustrator以其強大的功能和體貼使用者的介面已經佔據了全球向量編輯軟體中的大部分份額,一線設計師當下多采用Illustrator進行設計,一些從事廣告設計的畢業生的反饋也證明了這一點,這種背景下,CorelDRAW略顯不合時宜了,也不能滿足學生畢業後從事廣告設計崗位對相關軟體的要求;二是其他設計專業軟體教學已經完成了《Illustrator》課程取代《CorelDRAW》課程教學的變革,如我係裝潢藝術設計等專業。所以,無論從時代的對技術提升的要求,還是專業學科應該順應時代變化而變革的層面上來說,《Illustrator》取代《CorelDRAW》勢在必行,這本質上也是為了提高學生專業技能與提升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一項舉措。

五、課程教學大綱更加強調新媒體背景下的專業與崗位能力的銜接

眾所周知,網站、電子商務、智慧手機等新媒體出現,改變消費者與廣告主的認知與溝通方式,諸如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對消費者而言魅力不再,消費者的偏愛開始逐漸轉移到新媒體上,這樣就形成了新的廣告媒體傳播生態,廣告營銷進入了社交媒體時代。那么在這種背景下,廣告公司傳統的廣告業務也開始轉向依託新媒體的整合營銷傳播上來,對廣告人才需要也更加重視具有新媒體意識的複合型人才。為適應新媒體的變革,一些課程在教學大綱上要加入有針對性的新內容。如《廣告創意》課程,原來的課程內容大多重點放在平面與影視廣告的創意上,以後可以新增互動式新媒體廣告的創意;如原來的廣告文案崗位,文案人員寫出的文案只需考慮傳統媒體釋出的適應性即可,那么現在更多的文案是用在新媒體上傳播的,針對新媒體消費者的文案創意就要針對性、引導性與簡練性,這樣才符合電子商務的品牌新媒體傳播特點,。在原來的廣告文案教學大綱裡,沒太重視新媒體廣告文案的創意,所以,20xx級廣告文案的寫作,就要加入新媒體廣告文案的創意與寫作的內容,增加適合網路傳播與手機平臺傳播的文案內容;《市場營銷》課程,要加入社交媒體時代下事件營銷的內容,讓學生明確新媒體廣告營銷活動互動性當下的價值與魔力。其它課程大綱都有亟需加入或強化新媒體融合的內容。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4

摘要:現如今我國高等教育在不斷的加快發展程序,高等職業教育的規模也在迅速擴大,且取得了較為矚目的成績,當前的高等職業教育通過不斷的實踐獲得了豐碩的成果。我國的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也隨著資訊科技和高職教育的發展而取得了較為長遠的成果。它在不斷地進行改革和自我完善,並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計算機專業是一門技術滲透到各個社會領域的課程,而且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對於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的提升,其不僅僅只滿足於會應用計算機操作計算機的人才,而且更要求有專業的應用型人才應用到計算機和計算機網路的管理當中。所以本研究主要就基於專案課程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方案的設計進行簡要分析,希望所得內容能夠為相關的教育領域提供可行的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專案課程;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

我國社會的各個領域對於計算機人才的需求都在不斷的提升,所以需要計算機專業的人員能夠更好地應用到各個行業當中,因此需要充分的對計算機的開發和利用進行開發,同時不斷地對計算機和計算機網路進行維護。基於以上情況,在對計算機進行應用的時候培養計算機專業人才需要實行平臺聯合崗位,並且將工作過程作為導向,設計以專業技術為主要的課程目標,以課程設定為主體的計算機開發模式的探索實踐,不斷地適應社會各個行業對計算機相關行業人員的需求,以此來促進計算機行業的發展以滿足各個行業對於人才的需求。

1基於專案課程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設計研究

在當前社會背景之下應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需要綜合的促進教育理念和教育工作,不斷地符合課程開發的理論指導,並且在此根據之下提出以平臺聯合崗位,以工作過程作為嚮導,並將專案課程作為主體的課程開發模式。平臺聯合崗位主要是指在確保學生綜合能力的前提之下,通過開設多個崗位方向的培訓課程來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能夠儘量地確保學生做到一專多能。這樣能夠有效地增加學生的就業機會和就業能力,其中平臺主要是對計算機應用的技術專業學生進行行業通用技術和智慧的培養,可以有效地確保專業素質的提升,也能夠更好地使學生達到專業的基礎人才的要求[1]。崗位主要是按照相關的崗位設定嚮導的方向,嚴格的圍繞著技術智慧的培養,提升學生能力的培養,促使學生達到專業的應用人才的要求。這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相關崗位和畢業生就業狀況以及學生的能力分析,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和學生的能力等諸多情況,都為我們將專業方向設定為軟體開發技術、網路技術和資訊化辦公技術的三個方面。在工作過程當中,做過程導向主要是在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範圍之內做好計算機課程的開發,同時根據相關崗位的職業能力進行有效分析,並且不斷地整合相關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工作的過程作為一項基礎射擊訓練專案,並且建立起工作任務和工作支援以及工作技能的聯絡,有效地增強學生的主體和直接體驗,同時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以教學內容為工作過程的導向,不斷地促使學生完成工作任務,同時積極地為學生提供體驗完整的工作過程和學習機會。專案課程主要是一種以工作任務為中心,選擇和組織學習為主要工作知識的課程模式,這種工作是典型的產品生產以及服務等專案為載體的設計。所以它具有明確的工作任務,也能夠有效地將工作內容和理論知識進行合理的整合[2]。所以這和企業的生產過程具有直接的聯絡,學生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和一定的範圍之下,有效地組織自己的學習行為,能夠明確的制定相關的學習計劃,收穫到較為有效的學習成果。高職計算機的應用技術專業課程,能夠理解成一個企業網站的建設和管理,它可以當做是一個資訊系統的軟體的開發過程,可以當做是一次會議材料的準備。

2專案化教學模式之下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實踐以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程式設計是主要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這也是一個以工程實踐為主的專業。在專案化教學當中,它需要必要的工程應用專案作為支撐,同時也必須促使企業積極參與其中,不斷地發揮出企業的重要作用。要制定專案化的教學模式,促進人才培養,需要將企業因素和企業的相關方案實施並考慮進去。在制定專案化教學模式的人才培養方案的時候,其所涉及的問題主要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2.1課程體系的建立在建立課程題的時候,製作過程需要有專案化課程程式的參與,同時這又和其他的學科以及傳統課程具有一定的差距。在傳統的課程方面,因為知識點存在著相對獨立的情況,所以課程體系的設計只考慮知識點在內的邏輯先後關係,但是專案化課程卻主要以主線專案為主,而這有可能是跨學科系的[3]。舉例來說,比如說,一次為主的程式設計課程,它的課程主要是通過網頁設計和資料庫設計為主,同時也涉及,對於軟體工程和軟體測試等多個學科都有所涉獵,通過這些學科綜合組成一門課程,而且在專案進度和客廳之間沒有嚴格的先後順序。因此怎樣合理的優化其,促使他能夠更好地符合專案教學,這是課程體系制定的基於專案化人才培養的方案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的問題。2.2企業的參與專案化教學需要將專案作為載體,同時將工作任務作為驅動,這樣以專案的完成情況作為對教學模式進行考核的一個基礎點,那麼專案的目的就是將校學理論進行職業化,並做好相關的培養。企業是人才培養和質量效果評價的最終評價方,而企業的真實專案是專案化教學的專案基礎,因此制定專案化教學的人才培養方案需要有企業的參與,那麼企業需要採用什麼樣的教育途徑實現人才培養方案,那麼就需要充分的對培養效果進行優化,這也是本研究所要研究的一些問題。2.3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專案化教學的`人才培養方案主要應該以專案作為主線,傳統意義上的教學主要是學科課程為主,這種教學方式去按照徐其先後的分散形式進行設計,不能更好地滿足教學的跨學科形式,對於企業來說也不無法做到企業的共同參與。所以研究合適的基於專案化教學的人才培養方案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專案。

3專案化教學模式下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的問題研究

3.1基於工作過程構建專案化教學人才培養方案工作過程指的是個體完成一定工作任務而所需要的一個時間,它是一個完整的工作程式。分析工作過程的著力點,不能夠完全等同於工作過程本身,而需要採用一定的技術和手段來對工作過程進行包裝與設計。這能夠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教學的需求,有時也可以使課程內容更好地和工作過程相統一。對IT軟體進行開發可以研究企業的調研,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主要涉及需求分析、UI設計、資料庫設計、程式碼編寫以及軟體測試等典型的工作。從從業人員具有能夠確定的網站功能和風格來分析,它可以根據網站需要來進行內部或外部的CSS樣式的UI設計,也可以根據網站功能進行相關的資料庫表的建立,通過對客戶的需求進行分析完成相關網站的開發和設計,可以根據所掌握的網站測試工具的方法以及核心工作的能力來進行。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專業主要需要依據基於工作過程的專案化教學模式對其課程進行領域的劃分,主要可以劃分為公共學領域,專業學領域和拓展學習領域等。這門課程需要和專案關係的課程劃分為外延輔助課程與及核心課程[4]。外延輔助課程主要是通過外延來提升網頁設計使得整體技能,拓展,其專業的就業出口。比如說photoshop的平面設計,比如說flash動畫的設計等等,核心課程主要是專業課程的核心,比如說php程式設計,資料庫的建模以及資料庫程式設計等等。在其構建工作過程當中需要做好課程體系的構建工作,需要明確企業參與以及研討和設計等。3.2需要不斷地強化校企合作的效能企業主要是專案的來源,而且一般都是為了謀求利潤的最大化,所以在進行專案設計的時候要兼顧企業的利潤,同時也要提升教學的最大效果。所以基於這個過程可以完成一個完整的任務,同時與企業產生相關的共同點,又有效地促進企業生產效益,通過不斷地探索和分析能夠得出,當前計算機應用專業主要是課堂聯合工作室模型出現兩者相結合的,而課堂的教學主要採用了真實專案進行分割,它是一種有效的模擬教學。企業在共同的參與下進行專案的外包服務,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實踐經驗,也可以在這種教育模式之下為學校提供有效的專案化實踐平臺,促使企業的利潤最大化,有效地提高了校企合作的積極性。同時需要兼顧人才培養,傳統的人才培養主要是通過課程設計實施有效的並形式的開課方式進行教學。比如說photoshop平面設計和網頁設計進行共同的開課。這種開課主要是並行時的開口方式,它能夠有效地將知識點進行分散,同時將完整的專案集中在某個階段進行更好的知識點的支撐。通過不斷的實踐研究可以看出,計算機應用專業技術通過對分段式的教學進行應用,可以採用模組涵蓋知識點多少的形式,安排多名教師和設計人員共同參與,它能夠有效地集中分段式教學,這也可以使其教學更加地貼近生活場景,和工作任務的融合,也有利於學校以及企業之間的更好對接。3.3特色人才培養方案的創新分析需要通過對職業能力進行分析,以此來形成提升階段性的課程內容,並且不斷地進行分解和重構,這能夠有效地實現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融合,最終形成專案化的課程。要不斷地和新興的產業緊密相掛鉤,實際不斷地形成一個“一主線二融合三階段”的課程體系,不斷地構建以實踐能力培養為主要核心的實踐教學體系平臺。要不斷地深化改革,以能力特點為主要特徵,通過專案實踐聯合崗位就業,做好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並且將專案課程作為核心載體,一課程實施作為重點,將校企合作作為校內外實訓的主要工作平臺。在此基礎上要不斷地健全評價體系,因為考核評價和定性定量相結合,需要重視考評的過程,在量化評價過程中不斷地對作品評價和競賽評價進行突出,以技能考核作為主要的考核方式。

4結語

高校的教育主要是階段性的職業教育,它主要需要為社會培養出一批具有大學知識能力,而且具有專業素養的人才,需要確保這批人才能夠將其知識體系合理地應用到實際工作當中,所以具有實踐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一基於專案課程為主的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的培養,它能夠有效地幫助社會培養出各類的適應性人才,也能夠更好地提高人才的質量,使人才更好地適應社會,可以對人才的培養目標進行了調整,也搭建了合理的課程結構體系,所以需要不斷地發揚和應用。

參考文獻:

[1]鄒華福,周楊萍.高職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J].科技資訊,20xx,21(21):54-55.

[2]王自榮,焦阜東.能動就業型高職人才培養方案設計探析[J].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xx,20(2):487-488.

[3]程真啟,高峰,倪偉.高職船舶電氣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優化[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xx,20(3):572-573.

[4]李俊秀,馬應魁,王瑾,殷培峰,李泉.基於工學結合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xx,13(17):535-536.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5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電腦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掌握計算機軟硬體、網路與大資料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具有軟體需求分析、軟體系統設計、程式實現及其測試、網站搭建等的基本能力,能夠在計算機及其相關領域從事軟體的設計開發與運營維護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二、培養要求

1、知識要求:

(1)掌握電腦科學與技術及相關的專業基礎知識;

(2)掌握計算機程式設計的基本知識;

(3)掌握搭建網站的基本知識;

(4)掌握移動互聯軟體應用開發的基本知識。

2、能力要求:

(1)具備計算機程式設計開發能力;

(2)具備人機互動介面設計實現的'能力;

(3)具備開發網際網路及移動應用軟體的能力;

(4)具備資料庫設計與開發的基本能力;

(5)具備文獻檢索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3、綜合素質要求: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和職業精神,較強的法制觀念和創新意識,較高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較好的身心素質。

4、適宜就業方向:在計算機軟體、移動資訊服務、網站設計與開發等行業,從事資訊科技應用、軟體系統開發和運營維護等工作。

三、修業年限

準學制2年,學習期限為2-3年

四、畢業學分與授予學位

畢業學分:55個學分

授予學位: 工學學位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6

一、專業名稱與編號

(一)專業名稱:會計

(二)專業編號:620203

二、招生物件、學制與學歷

(一)招生物件:普通高中畢業生

(二)學制:三年

(三)學歷:專科

三、專業分析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現代會計準則、會計基本理論與方法,熟悉國家財經法規,能勝任會計核算、會計管理、會計監督、財務管理以及出納崗位工作,具有較強職業技能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會計人才。

(二)人才培養規格

本專業培養的人才應具有以下職業知識、技能、價值觀與態度。

1、職業知識

●掌握會計的基本原理以及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必須的會計準則的基本理論與知識。

●掌握出納工作的基本要求和票據、銀行存款以及外匯等日常業務核算與管理的基本知識。

●掌握企業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的會計核算方法及會計報表的編制方法。

●掌握會計法、稅法、票據法等相關財經法規的基本知識以及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知識的基本要求。

●掌握企業財務會計報告分析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方法。

●掌握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與知識,掌握企業投資決策、資產管理、資金籌集、收益分配的基本方法。

●掌握企業成本核算的基本知識以及成本計算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等成本計算方法。

●掌握涉稅業務的基本知識以及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所得稅等稅費的計算方法以及納稅申報程式。

●掌握審計總則的基本知識與要求,掌握審計迴圈的符合性測試和報表專案實質性測試的審計方法。

●掌握會計資訊處理的基本知識以及會計電算化初始化、總賬、固定資產、工資、應收與應付、供應鏈等模組的操作方法與要求。

●掌握資料調查、資料整理以及統計資料分析的基本知識與方法。

●掌握與專業崗位相關的經營管理、理財、電子商務、市場營銷以及專業英語等基本知識。

●掌握計算機以及網際網路運用的基本知識與方法。

2、職業技能

●具有稽核與填制會計憑證、登記賬簿、期末對賬以及會計報表編制與分析的能力。

●具有開具各種票據、正確處理各種貨幣資金日常業務的能力。

●具有運用財務管理的基本方法進行投資、籌資、分配決策以及編制財務預算與實施財務控制的基本能力。

●具有選擇適當的成本核算方法進行產品成本計算、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基本能力。

●具有領購和使用發票、填制涉稅文書、進行網上納稅申報的能力。

●具有運用各種審計方法,擬定審計方案、實施審計程式和撰寫審計報告基本的能力。

●具有利用會計資訊化軟體建立賬務應用環境以及選擇與運用財務專用模組進行賬務處理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閱讀和翻譯專業英文資料的能力以及聽、說、寫的基本能力。

●具有運用計算機工具進行資訊處理的基本能力。

●具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更要有持續學習和不斷接受新知識的能力。

3、職業價值觀與態度

●具有維護公眾利益和社會利益的高度責任感。

●具有誠實守信品質和保持應有職業謹慎的態度。

●具有愛崗敬業、開拓創新和團隊合作精神。

●具有嚴格執行國家法律和會計法律法規的品質與自覺性。

●具有不斷接受新事物的進取精神和終身學習的態度。

●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認真細緻的工作作風。

●具有熱情、主動的工作熱情與服務意識。

(三)職業面向

根據高職教育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總體目標,基於中小型企業等組織經濟業務規模和自身特點,以及高職會計專業教育立足於會計職業崗位和工作過程分析,人才培養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職業性和綜合性現實,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面向主要為中小型企業、非營利組織以及社會中介機構。專業就業面向的定位要求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必須具備在中小型企業等單位一人多崗、多崗兼顧的能力。

四、畢業上崗標準。

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課程學習,達到基本考核要求,成績合格,取得畢業證書和會計從業資格證書,達到會計上崗要求。

五、教學計劃程序

教學計劃中的全部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部分。必修課根據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及素質和能力要求,規定學生必須學習的'課程。必修課由文化素質課、職業技術基礎課、職業技術核心課和職業能力體驗課組成。選修課程是為了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拓寬學生專業領域,由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學習的課程。由本系開設的選修課和全院範圍開設的選修課程兩部分組成。

(三)實踐教學環節(產學結合)安排

1、實踐教學主要採取實訓作業、實訓設計、案例分析、上機操作、崗位模擬訓練、畢業實習等形式進行。評定成績。凡已經實行統一鑑定考試的專項技能課,必須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鑑定考試,並須取得相應的等級證書。

2、畢業實習及畢業設計由系統一安排,實習結束後要完成畢業設計作業,並組織設計答辯。

六、教學組織與評價

1.教學組織

專業教學組織遵循以能力為本位,注重職業技能培養的高職教育教學理念,採用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校內模擬實訓、校外企業實習的教學組織形式。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以專任教師為主、兼職教師為輔,校內模擬實訓由專任教師、兼職教師、實訓指導教師共同完成,通過分崗實訓、混崗實訓相結合的形式組織實訓教學;校外實習以校外指導教師為主、校內指導教師為輔,通過認知、實踐等形式接觸企業的財務、經營管理等業務。

2.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包括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1)教學實施前,對學生進行調查瞭解,掌握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能力發展情況以及學習上的特點、優點與不足之處,瞭解學生的學習準備狀況及影響學習的因素。根據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思路設計學習領域、學習情境,選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因材施教,順利實施教學。

(2)教學實施中,觀察學生學習狀況,發現在學習過程存在的問題,尋找教學實施方案本身存在的不足,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及時調整教學組織實施方案。

(3)教學實施後,評定學生學習成績,考核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及達到教學目標的程度。通過對畢業生的跟蹤調查、就業單位意見反饋和社會評價,對專業標準的合理性、適應性和畢業生的質量以及教學組織的滿意度進行考察,為修訂專業標準和教學實施方案提供依據。

3.考核辦法與考核標準

(1)學習領域課程考核辦法

學習領域課程通過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評價,對學生知識、素質和能力進行綜合考核。其中,理論知識由教師通過對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考核評定,實訓操作由教師根據學生操作過程和結果的考核評定,課程綜合成績由理論知識成績與實訓操作成績按一定權重進行綜合評定。

(2)實訓課程考核辦法

實訓課程主要包括:會計基本技能訓練、會計綜合實訓、會計電算化、ERP沙盤對抗模擬、會計資訊化及其他實訓專案。實訓課程的考核以實際操作考核為主,將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結合起來,既考慮學生個人實踐操作能力,也評定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協調能力和溝通能力。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7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系統掌握法學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備法律職業基本能力,能夠承擔法律實務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法律人才。

二、培養要求

1.知識要求:

(1)具有紮實的法學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

(2)掌握法學思維方法和法學研究方法.

(3)熟練掌握法學專業知識;

(4)瞭解主要國際公約、條約和國際慣例;

2.能力要求:

(1)具備運用法學基礎理論和法學專業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具有從事法律實務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表達能力、社交能力和法律寫作能力;

(4)具備文獻檢索和自主學習能力。

3.素質要求: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和職業精神、較強的法制觀念和創新意識、較高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較好的身心素質。

4.適宜就業方向:(1)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法律實務工作; (2)律師事務所律師及律師助理工作;(3)法制教育工作。

三、修業年限

準學制2年,學習期限為2-3年

四、畢業學分與授予學位

畢業學分:55個學分

授予學位: 法學學士學位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8

近年來,隨著國家產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及產業結構的調整,逐漸由製造中國向創造中國邁進,我國進入創新的關鍵時期。因此,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是我國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企業對產業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勢必要求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進行相應調整。作為高職院校從事應用電子專業教學的教師,如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地方產業結構的調研,如何做好產業轉型升級的助推器,如何做出人才培養的定位以及制訂出更科學的人才培養方安和人才培養的相關制度是應用電子專業人才是亟待研究改革及解決的問題。筆記通過對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相關的行業企業深入調研和對有關(行業)企業的職業崗位的能力需要進行深入分析,以審視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專業培養目標、教學模式、課程體系、實訓條件、考核方式等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

一、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瞭解該專業面向的行業與企業的發展情況,掌握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必需的基礎理論、技術能力和職業能力,具有較強的識圖、識別電路、儀器儀表的操作能力,具有解決應用電子技術所對應的維修、裝配、設計及工藝改進等實際問題的能力;瞭解電子技術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知識;在電子資訊製造業從事電子產品方面的設計生產、檢測、維修、管理和銷售等工作;有一定的工程方案製作和管理能力,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技能技術型人才。

二、專業教學模式的建立

1.推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一是引企入校,用學校資源換取企業為人才培養服務,也可以說為學院購買企業服務,如,探索為企業提供優惠的實訓廠房、為進入學校的企業享受教育用電的優惠政策等,學院利用這些資源換取企業為學校人才培養提供實習實訓崗位、實習實訓專案、兼職教師、勤工儉學崗位等。校企合作不僅能解決學校教學資源不足問題,而且能獲取校企合作更大的主動權。二是與企業合作共建“工作室”“工程研究院”等技術型平臺,再通過專案方式將專業的興趣班、優生培育方式與工作室、工程研究院融合在一起,實現實訓室、工作室、研發平臺三者結合,也能將企業技術研發人員、學院專業教師、學生結合起來,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使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體現和感受現代企業的職業氛圍與現代管理的思想理念,通過通過“6S”管理理念,明確標準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培養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瞭解或掌握電子技術新工藝、新技術和新理論,培養學生在實際工作的中的創造能力和動手實踐的行為能力。

2.實施“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積極探索和踐行校企合作的“六個對接”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人才培養規格與企業崗位需求對接,教師角色與師傅角色對接,思想素質教育與職業文化素養對接,教學內容與生產專案對接,能力考核與企業評價對接,實訓環境與企業文化對接。首先是學院和企業實行“互兼互聘、雙向交流”的校企合作模式,這樣學校就可以從企業聘請高階管理者和技術能手作為電子產品生產測試、生產、維修等實習實訓的現場指導教師,讓學生及時瞭解和掌握現代智慧電子產品中應用到的新技術。

3.建立“工作室”專案導學的模式。所謂“工作室”導學模式,就是為優秀教師、技能能手建立教師工作室,為教師搭建教研教改和技術研究的個人平臺,工作室建設採取校企共建、學院自建、校校共建三種方式,分研發型和教改試驗型,為專任教師提升技術服務能力提供實踐平臺。並通過制訂和實施《工作室建設與管理辦法》《教師工作室考核辦法》等制度,明確工作室的科研、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的任務以及工作室的'考核與評價辦法引導教師做“立地”的科研,幫助企業進行技術改良與創新。以實際產品作為專案,並以該專案為載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創新能力。

三、課程體系構建

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是一個寬口徑的專業,分支比較多,不同的學校定位,必需結合服務相關行業與地方經濟,以專業複合方向為突破口,以工學結合、模組化進行課程體系整合。構建專業基礎課模組、專業模組和專業方向模組三個課程體系。

1.專業基礎課模組。涵蓋電子元器件、電路、測量儀器和計算機程式設計等方面的知識,如,電路分析、電子技術、微控制器技術、電子設計技術、計算機程式設計技術、測量技術、資料採集技術等,通過這些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初步掌握電子技術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為學生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在這個階段的課程實施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的比例為5:5,做到理論夠用,而實踐課程以實驗認證性為主,輔以簡單模組的實訓課程,學生學習過程中要循序漸進,為後續專業模組課程的學習打下紮實的專業基礎。

2.專業模組。該模組突出實用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的特點,緊跟智慧化、網路化和資訊化的新動向,以專案為載體,專案中要體現現有的電子技術最先進的課程,如智慧卡技術、SOPC程式設計技術、ARM嵌入技術、DSP應用技術、網路技術等,在具體教學實施過程中,將專案的引入、過程和考核緊密結合,做到理實一體化,達到教學做三合一。

3.專業方向。體現專業的前沿性、先進性等特點,以公開課、專題報告的形式作為專業方向課程的載體,介紹電子技術新工藝、新技術和新知識。通過專業方向課程的教學,讓學生了解本專業的最新發展動態,為學生學習提供一個明確的方向。

四、實踐教學方式改革

實踐教學是職業教育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場所,由於現代技術的發展,將校外實訓條件向校內轉移,一是引企入校構建校中廠的實踐條件建設模式,二是通過校企合作形式,共同建立“工作室”“工程研究院”等專業技術平臺方式完善實踐教學條件。以任務為中心將實踐環節分五個階段完成:一是認識實習;二是適應性崗位實習;三是職業技能鑑定專業訓練;四是生產性崗位實習;五是就業性崗位實習。將學生的職業技能形成一個由低階到高階疊加遞進的方式來訓練和培養。以產品為載體、以學生為中心,堅持“教、學、做”合一的原則,採用現場教學、案例教學、專案教學等方法;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提高教學效率與效果;建立課程教材網路資源庫,實現資源共享,方便學生在網路中自主學習。建設專業對口的、工學結合的校內外實訓基地,使實踐教學由過去的模擬教學轉變為在真實的職業工作環境下的教學。同時鼓勵教師下企業進行實踐鍛鍊,以提高其實踐教學能力。在技能訓練實踐性教學環節當中,要求組織學生實訓過程中,嚴格遵守現代企業的“7S”管理要素,以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五、強化考核與評價

考核辦法對職業教育的質量監控具有重要意義,根據不同教學模組,提出一種動態考核辦法,筆試與面試的比例隨教學模組的不同而有所改變,在進行專業基礎課程模組學習時,考核以筆試為主,面試為輔,總成績由平時成績、筆試成績和麵試成績組成。專業模組則以面試為主,對相關的理論知識進行筆試;專業方向課以提交論文的形式考核,面試主要是實踐操作考試;平時成績由過程評價成績(25%)+教師與學生互評成績(10%)+專業教師與企業專家考核成績(15%)組成,做到過程和結果同等重要,改善學生重結果不重過程,重理論不重實踐的現象。在整個考核過程中,要堅持教考分離原則,實現教學質量的有效監控,提高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質量。

六、結語

明確培養目標,根據複合化方向整合課程體系,選擇合理的教學模式,加強校企合作,突出實踐環節的教學,制定合理的考核辦法,不斷提高職業院校學生的專業能力、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提供更多技術技能應用型人才。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9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掌握電腦科學基礎理論、軟體工程的基礎知識及應用知識,具有軟體開發能力以及軟體開發實踐的初步經驗和專案組織的基本能力,瞭解中醫藥與現代醫學的基礎知識,能從事軟體工程技術研究、設計、開發、管理、服務等工作、能在醫院從事醫藥資訊系統規劃、建設與執行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離散數學、C++程式設計、資料結構、資料庫原理與應用、作業系統、Java程式設計、軟體工程、軟體建模技術、軟體專案管理、軟體測試、計算機網路、軟體工程課程設計、醫學資訊學等。

培養要求:

1.知識結構要求

(1)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掌握高等數學、離散數學、大學物理、計算機組成與結構等多門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

(2)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掌握程式設計語言、資料結構、資料庫、作業系統、網路技術等基本理論及應用。

(3)具有系統的專業知識,掌握軟體工程、軟體建模技術、軟體專案管理、軟體測試、人機互動、系統整合與體系結構、Web系統與技術等基本理論及應用。

(4)瞭解國家關於計算機軟體產品的設計、研發、維護、智慧財產權保護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瞭解軟體工程的新理論及相關邊緣學科知識,瞭解新技術、新理論的發展動態。

2.能力結構要求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會科學知識,具有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專業道德和心裡素質,社會責任感強。

(2)掌握從事本專業工作所需的數學和其他相關的自然科學、系統科學知識以及一定的經濟學和管理學知識。

(3)掌握電腦科學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瞭解本本科的核心概念、知識結構和典型方法。

(4)掌握軟體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熟悉軟體需求分析、設計、實現、評審、測試、維護以及過程與管理的方法和技術,瞭解軟體工程規範和標準。

(5)經過系統化的軟體工程基本訓練,具有參與實際軟體開發專案的經歷,具有作為軟體工程師從事工程實踐的專業能力。

(6)具有綜合運用掌握的知識、方法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權衡和選擇各種設計方案,使用適當的軟體工程工具設計和開發軟體系統,能夠建立規範的系統文件。

(7)充分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具備個人工作和團隊協作的能力、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以及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

(8)熟悉中醫藥學及現代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具有從事醫藥資訊處理及軟體系統開發的工作能力。

(9)瞭解與本專業相關的職業和行業中藥法律法規及方針與政策、理解軟體工程技術倫理的'基本要求。

(10)瞭解軟體工程學科的前沿技術和軟體行業的發展動態,在基礎研發、工程設計和實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11)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技能和方法對系統的各種解決方案進行合理的判斷和選擇,具備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12)具備自我終身學習的能力,自學學習隨時湧現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術,使自己的專業能力保持和學科的發展同步。

通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社交中能夠有效地用英語交際,同時,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文化修養,以適應社會發展之國際化需求。

3.素質結構要求

學生應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道德品質、較強的法制觀念和誠信意識;較高的文化素養和文學藝術修養、較強的現代意識和人際交往意識;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專業學科意識、綜合分析的素養、求真求實創新精神、不懼困難持之以恆的毅力;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質。

素質拓展“八個一”工程中的八個專案均為學生必修,學生可結合自身需求、興趣自主選擇具體修習內容,至少修滿6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