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學生星級評價方案(精選11篇)

工作方案 閱讀(2.1W)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那麼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生星級評價方案(精選11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生星級評價方案(精選11篇)

學生星級評價方案(精選11篇)1

一、評價的目的

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貫徹落實“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持續發展和終身發展。促進學生自我認識,建立自信,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激發其內在的發展動力。

二、評價的原則

1、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既關注學習的結果、又關注學習的過程。

2、評價內容的多維化,從學生學業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價。

3、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教師、學生、家長、社會評價相結合。

4、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書面檢測與實踐展示相結合,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更加重視過程評價。

三、評價的內容與方法

1、建立學生成長記錄檔案。主要內容有:學生素質發展報告書,自己最滿意的習作與書畫作品、日記,最典型的活動傑作(參加實踐活動作品等),檢測卷及其他榮譽。

2、即時性評價。評價者(教師、學生、家長)對學生學習、活動中的表現進行即時評價。通過觀察、訪談等形式,評價者在課堂上、活動時、生活中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積極反饋,實施書面的或口頭的評價,給學生以鼓舞、指導、調整。這一評價次數、時宜等因人而異,不求整齊劃一。評價的內容包括:學習興趣、參與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學習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策略與能力,思維的品質、創造性、獨特性、靈活性,想象的豐富性,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良好的學習習慣等。

3、展示性評價

展示性評價既要關注學習的結果,又要關注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一般要求,又要關注個體差異。評價時機可以以各種板報、作品(業)展覽、競賽、評比等形式安排在學習的某一階段,也可以以期末檢測為形式安排在學期末進行。

4、水平性評價

水平性評價是根據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組織的學科水平性筆試。語文、數學、英語學科既要進行書面檢測,又要進行實踐檢測。每學期末接受市水平性評價檢測,學校在每學期中途進行一次調研性水平檢測。

技能學科的水平性評價學校只進行階段性的(一般每學年一次)水平性調研檢測。

5、對學生的綜合性評價

(1)形成性評價結果以“綜合性、激勵性的評語+等級”的形式呈現。其中學生平時各學科的作業的評價採用“雙等級”制(一方面評價作業的正確性,另一方面評價學生完成作業的態度,如書寫等)+激勵性批語進行,提倡教師多進行面批與個別性指導。

(2)展示性評價結果一般採用“等級制”(優、良、合格、待努力)

(3)水平性評價結果採用等級的方法進行,不論是何性質的水平檢測,均不要當眾宣佈學生考分,更不能排名次。

(4)學科學業水平綜合等級採用定量與定性考核相結合的辦法進行。即在學期末素質發展報告書中,以任課教師寄語性的激勵評價語言(主要從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知識技能、實踐創新等方面進行)+學科的等級評價的形式呈現(素質報告書中不公佈分數)。

總之堅持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要求,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綜合評價,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

學生星級評價方案(精選11篇)2

教育評價改革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環節,對國小的教育教學工作起著重要的導向和質量監控作用。學生評價是學校教育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關於積極推進中國小評價與考試製度的通知》的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依據黨的教育方針,貫徹素質教育思想,以全面衡量學生素質發展和反映學生個體差異為出發點,從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綜合評價學生的發展。注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多方面潛能的發展,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促進教師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各門課程的有效實施,充分發揮評價的功能,推動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

二、評價原則

(一)、評價內容多元化原則。要注重學

生綜合素質考查,不僅關注學習成績,而且關注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習興趣與積極情感體驗等方面的發展;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對個體發展獨特性的認可,給予積極評價,發揮學生多方面潛能,幫助學生悅納自己、擁有自信。

(二)、評價過程動態化原則。不僅關注結果,更要注重學生成長髮展的過程,有機地將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結合起來;給予多次評價機會,促進評價物件的轉變與發展;鼓勵將評價貫穿於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中,使評價實施日常化、通俗化,建立學生成長記錄袋。

(三)、評價主體互動化原則。強調評價過程中主體間的雙向選擇、溝通和協商,關注評價結果的認同問題,即如何使評價物件最大限度地接受評價結果;改變單一評價現狀,加強自評、互評,使評價成為教師、管理者、學生、家長共同積極參與的互動活動。

(四)、期望性原則。充分體現教師對學生學業成績和特長髮展成功的期望,使教師有信心,學生有希望。教師的評語要注滿“師情”,透出一個“愛”字,點燃學生的希望之火,重視“鼓勵”的教育功能。

(五)、模糊性原則。運用模糊控制理論,定性和定量相結合評價學生的素質發展情況。文化課考試,量化形式學生的學習成績,改較精確的百分制為較模糊的等級制,對學生思想品德表現及興趣、意志、個性、態度和習慣等智力因素不宜量化的專案,一律採用操行評語定性評價。

三、評價內容及標準

新課程中的學生評價強調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生的評價不僅關注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而且要關注學生多方面的表現,包括道德品質、學習的願望和能力、合作與交流、個性與情感以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多方面的發展。學生綜合素質和學業水平的內容包括基礎性發展目標和學科學習目標兩個方面。

(一)、基礎性發展目標

基礎性發展目標由品德修養和行為習慣兩部分組成。

品德修養:愛國、愛校、關心集體,遵守紀律、遵守公德,努力學習、勤思好問,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注意安全、講究衛生,文明健康、勤儉樸素,關心他人、團結同學,誠實守信、知錯就改,熱愛自然、愛護環境,自尊自愛、自信自強。

行為習慣:在學校裡說普通話,認真聽講,積極發言;按時完成作業,不拖拉作業;作業字跡工整,不馬虎;自己機整理書包和書桌,不亂丟果皮紙屑等雜物,認真作好兩操,能和別人合作,見了老師主動問好,按時起床睡覺,吃飯不挑食,喜歡讀有益的課外書,不進網咖等少兒不宜場所,不亂用零花錢,愛護花草樹木,飯前便後會洗手,進出家門主動和大人打招呼。

(二)、學科學習目標

學科學習目標是指經過學科學習應達到的基本目標,每科學習目標從知識與技能、過程由於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層面進行具體評價。

學生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的基礎性發展,也要觀眾學生的學業發展和個性特長。基礎性發展目標和學科學習目標不能截然分開,通常基礎性發展目標蘊涵在學科學習目標中,和學習目標同步發展,在評價實施過程中應儘量作到兩者的有機結合。體現國家課程標準對不同學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基本要求。

在實施評價的過程中,要根據教育部提出的基礎性發展目標以及各學科國家課程標準對不同學段的要求,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年齡特徵,分學科分階段提出具體評價指標。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學習態度等方面,列出若干項行為表現作為評價指標。

目標體系要體現對學生個體差異的關注,注意對學生個性特長髮展的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評價方法

(一)、基礎性發展目標的評價,根據不同發評價內容和指標實施多元評價,還要滲透或包含在學科學習目標的評價中進行。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方面要重點結合品德與社會、品德與生活學科教學以及班隊活動、校本課程實施中進行評價;學習能力和交流與合作能力方面結合所有學科教學進行評價;運動與健康方面主要結合體育與健康學科進價;審美與表現方面重點結合音樂、美術學科教學進行評價。在學科教學或各種教育活動中分層實施評價。創設情景、機會,通過參與活動,日積月累,讓學生感受、體會與內化。通過表現性任務、觀察、記錄、訪談、作品分析、個人自評、同學、教師、家長互評的方式進行評價。

(二)、學科發展的評價

1、知識與技能的評價

要遵循個學科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以及該學段、學年以及每個單元的知識與技能目標為基準,通過作業、測驗、栲栳市和完成一些開放性的表現性任務等形式進行評價。評價結果以等級的形式呈現。

(1)、練習、作業

作業分析評價是教師瞭解、掌握學習效果、學習態度最常用、最有效的評價方式。學生的作業情況通過學生的認真程度,主動作業的情況;課外學習情況以及實驗操作能力,小論文、小發明、小製作等成果進行綜合評價。

(2)、平時學習:是指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的程度,包括各種測查如識字、背誦、朗讀、默寫、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單元測試,創造性作業的完成情況等。

(3)、期末考試(考查)。考試、考查是評價的主要方式之一。考試要根據考試的目的、性質、內容和物件不同選擇相應的考試形式,既有閉卷考試,也有開卷形式。除紙筆測驗外,也可以選擇聽力考試

口試、實際操作等性質評價形式。考試的內容應多元化,除關注知識與技能外,還應體現考查學習的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內容;還要重視加強多方面潛能的發展,尤其是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反思能力的發展。

考查學科應通過平時觀察、評語、記錄、表現性作業、綜合實踐活動等方式,對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學習習慣、興趣、毅力、學習動機、學習技能、社會技能以及努力程度等形式學生表現的資訊進行考查。

2、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評價

對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評價必須與基礎發展目標和學科教育目標相結合,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採用觀察、記錄、訪談、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等性質的評價方式對其進行評價。各學科根據本學科特點,結合基礎性發展目標在學科中的體現,制定具體的評價內容以及指標體系。

(1)、日常觀察

課堂教學觀察:學生課堂學習行為觀察是評價學生學習過程的重要方法。學生的課堂表現要通過學生回答問題的頻率,學生的思維品質,學生的探究行為,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的表現,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性積極性等因素來進行綜合評價。可以在學生自評、互評的基礎上進行綜合。

活動觀察:校內外活動觀察,要通過學生參加的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包括學生參與各類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描述、活動成果、學生的感悟和反思等。

特長表現:包括學科獲獎記錄或證明、親手製作的作品(如航模、車摸、陶藝、電腦製作等)或小發明成果、藝術性活動記錄或獎勵證書。

(2)、成長記錄:

成長記錄是形成性評價的重要方式,建立每個學生的成長記錄。成長記錄要收集能夠反映是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資料,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最佳作品、社會實踐和社會公益記錄、體育與文藝活動記錄,教師、同學的觀察評價,來自家長的資訊,考試和測驗資訊等。

學生是成長記錄的主要記錄者,成長記錄要始終體現誠信的原則,要有教師、同學、家長開放性的參與,使記錄更典型、客觀、真實,儘可能的展現自己的學習成果與進步歷史

期中期末組織成長記錄的交流展示。並將成長記錄納入期末終結性評價內容。對成長記錄的評定應注重學生的進步和所付出的努力可,明確改進的方向。通過對成長記錄的回顧

比較,使學生學會反思,瞭解自己的進步,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明確進一步發展的目標,逐步發展自省的意識和能力。

五、評價的主體

評價主體包括學生本人自評、互評、教師評價和家長評價四個方面。

學生自評和互評:一是由學生本人對自己的綜合素質及行為寫出自我評語;二是自己或同學綜合素質的兩個方面以及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一些方面分別評出分項等級。

教師評價:一是由班主任給每個學生綜合素質的兩個方面評出分項等級,並給每個學生寫出綜合性評語,重點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整體描述,突出學生的特點和發展潛能;二是各學科教師根據本學科所制定的基礎性發展目標及學科發展目標評價體系,對每個學生基礎性發展達成及學生學業水平進行評價,給出相應的等級,並對學生學科的發展態勢進行描述,寫出激勵性的評語。

家長評價:一是對自己子女的綜合素質寫出鑑定性評語;二是對自己子女綜合素質的兩個方面以及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一些方面評出分項等級。

六、評價結果的呈現

評價結果包括等級或評語

評語包括:

1、家長評語。

2、教師、班主任評語。等級包括:

1、分項等級。即根據評價內容所列的要素和關鍵表現,通過整體判斷對兩個方面以及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一些方面分別給予一個等級。

2、綜合等級。即把分項等級和分主體等級綜合,作為綜合素質或學業水平的最後等級。以上等級均為四等以:

A(優秀)

B(良好)

C(及格)

D(待及)呈現。

七、綜合素質報告單

學生綜合素質與學業水平報告單由基礎性發展目標評價表、學科學業水平評價表,包括多主體評價和教師綜合評語構成。將期末考試與學生的日常評價有機結合起來,從幾個方面來反映學生取得的進步和成就,報告學生的學習態度、情感與學習習慣方面的情況。

學生星級評價方案(精選11篇)3

一、評價目標

以激勵和引導為目標,加強評價的導向性,調節性和激勵性,讓學生在評價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汲取奮進的動力。通過評價的導向作用,在學生中形成一種文化氛圍,引導學生積極進步,促使其自我意識的覺醒,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建立“學習型班集體”,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培養較強的生活和學習能力,形成強烈的自立、自律意識和進去精神,發展鮮明的個性。

二、評價內容

根據《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日常行為規範?》及社會和時代發展的要求,確定涵蓋學生生活、學習及成長過程中各項習慣及素質各方面要求的“十星”,即“三愛星”、“禮儀星”、“安全星”、“自理星”、“誠信星”、“衛生星”、“健康星”、“樂學星”、“守紀星”、“才藝星”。

三、評價方法

1、發動宣傳。學校班級要認真組織學習,使星級評價工作深入學生心中,成為全體學生人人嚮往的榮譽。

2、申報。班主任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星名,提出申請。

3、授星。班級根據星級評價工作,確定授星日期並舉行隆重的授星儀式。

4、公佈。各班以全校公示的形式對評定結果進行公佈,在學生中形成比學趕超的局面,促進學生各種良好行為習慣和優秀品質的養成。

5、歸檔。每個學生的評價表要裝入學生的成長記錄袋,作為學生的成長資料。

三、具體操作方案:

學校為了體現評價的時效性、科學性、呈遞性以及影響力,採取以下幾個環節和步驟:

1、班內日評價——日評星。每班按照課程表樣式,每人發一張星卡。貼在相應位置,教師在課堂上根據學生具體表現獎勵一顆星。視情況每節課最多獎給5名學生。本班根據德育處設計的星級方案,及時做好記錄。以備周評價工作的開展。

2、班內周評價----周冠軍評選。每週一下午班會課時間,班主任在總結一週學生表現時推選出本班的星級學生。除課堂評價外,班主任也要參考學生在日常行為規範或其他方面的表現(每班最多推出5名,每名學生最多得三項,註明“某某星”。填寫在《班會報告單》的“表揚角”)上報。自己也留存檔案。(把學生得星情況及時統計到《學生星級評價記錄表》)每班每週的周冠軍有資格晉升當月月冠軍,有資格參加學期末的年度總冠軍評選。德育處根據星級評價工作,於週五上午將星星發給班主任,由班主任在學生放學前隆重頒發。

3、校內月評---月冠軍評選:德育處每月將結合班級量化考核結果和各班級上報的學生名單,按一定比例分配各班星級學生名額。(一年級每班一等獎5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2名;二、三年級每班一等獎5名,二等獎3名)共選出18名星級學生。德育處根據星級評價工作,在學校升旗儀式上頒發星級榮譽獎章。

4、校內學年評價----年度總冠軍評選----星光大道。

每學期根據每月各班學生的星級學生評選結果和班級的最後量化考評結果,(一年級每班一等10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4名;、三年級每班一等獎

8名,二等獎4名)德育處根據星級評價工作,給獲得年度總冠軍的學生,頒發獎章及喜報。

年度總冠軍評價步驟:

第一步:學生填寫自我評價內容;

第二步:班主任根據學生的表現,彙總個人材料,給出評語;

第三步:由全班學生共評;

第四步:在班主任的指導下,由班幹部全面綜合,填寫星級評價意見,確定是否合格。

年度總冠軍照片及主要事蹟公佈在校園網上。

四、評價標準

(一)三愛星:

1、愛祖國、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2、愛學校、愛集體、愛護花草樹木、愛護公共財物,不在牆壁上亂寫亂畫。

3、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

(二)禮儀星:

1、積極參加升國旗儀式,行隊禮或注目禮。

2、著裝得體,坐正立直,行走穩健,談吐舉止文明。

3、尊重長輩、老師、家長、友人,見到老師要問好。

4、參加集體活動保持安靜,該鼓掌時要鼓掌。

(三)安全星:

1、自身安全意識強,並能及時勸說、制止其他同學的不安全行為。

2、不發生任何安全事故(摔傷、骨折、撞車等)

3、放學嚴格遵守交通規則靠右行,不在公路上玩耍。

4、不攀爬高物,不追逐打鬧。

5、不準玩火,不準到河裡洗澡。

(四)自理星:

1、穿戴整潔,經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頭,早晚刷牙漱口,飯前便後洗手。

2、每週能主動幫助家長至少做一次以上家務活。

3、能自己疊被,打掃衛生,自己的衣物自己洗。

4、課桌內、桌面上物品擺放整齊。

(五)誠信星:

1、誠實,不說謊話,有錯就改。

2、答應別人的事要努力做到。

3、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借別人的東西要還。

4、損壞公物要賠償,拾到東西要歸還失主或交公。

(六)衛生星:

1、講究個人衛生,勤洗手臉,注意整潔。

2、在學校愛打掃衛生,愛護班級榮譽。

3、不隨地亂扔雜物,不隨地吐痰。

4、經常整理抽屜,勤換衣服。

(七)健康星:

1、堅持上早操,認真做課間操,坐、立、行姿勢正確。

2、讀書寫字姿勢要正確,做到“三個一”(眼距書一尺,胸離桌沿一拳,指距筆尖一寸)

3、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活潑大方。

4、與同學友好相處,團結協作。

(八)樂學星:

1、上課專心聽講,主動合作探究,大膽發言。

2、勤於動腦,不懂多問。

3、課後認真複習,獨立完成作業。

4、書寫工整,卷面潔淨。

5、課外能大量閱讀有益圖書,報刊雜誌等讀物。

(九)守紀星:

1、準時到校,不無故遲到、曠課,有事請假。

2、出入教師輕步走,不擁擠,不推搡,不大聲喧譁。

3、上課專心聽講。

4、課間不追逐打鬧,不準在樓道內跳繩、拍籃球等。

5、自習課認真學習,做到老師在與不在一個樣。

6、集合時隊伍整齊,不交談,不亂動等。

(十)才藝星:

1、具有基本的繪畫能力,能畫簡單的畫。

2、會唱一定的歌曲,並做到優美動聽。

3、愛好體育活動,有一定的專長。

學生星級評價方案(精選11篇)4

一、終結性評價

終結性評價分低、中、高三個年段。考試總分各年級均為100分,其中口語部分(低年級含寫字習慣)20--30分,筆試部分70-80分。口試部分可以安排在筆試即期末(中)考試前一個月內進行。具體評價辦法如下:

(一)低年級

口試(20分)

1、朗讀(10分)

內容:教材選用的朗讀課文。方式:測試者任意抽取1-2篇課文進行朗讀。

2、背誦(10分)

內容:背誦課文指定段落;背誦《國小生必背古詩詞》前30首。

方式:測試者任意抽取2-3篇(段)進行背誦。

寫字習慣(10分)

內容:“三姿”及書寫。

方式:抄寫生字表或簡短的課文,分坐姿、握筆姿勢、握筆距離三項現場打分。

筆試(70分):

1、聽力(10分)

包括字、詞、句,以及簡單短文中基本問題的回答等內容。

2、基礎知識(60分)

字、詞、句、拼音、積累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二)中年級

口試(30分):

1、朗讀(10分)

內容:從課外選定的美文。

方式:在選定的美文中由測試者任意抽取1篇準備10分鐘後朗讀。

2、背誦(10分)

內容:教材中要求背誦的相關段落和語文天地中積累的內容;背誦《國小生必背古詩詞》後40首。

方式:測試者任意抽取2-3篇(段)進行背誦。

3、口語交際(10分)

口試部分命題應立足生活,貼近教材,貼近學生。可依照由低到高、由易到難的.原則進行。內容及方式包括:

(1)複述課文或講故事等;

(2)分角色表演課文中的對話;

(3)情景命題對話。小組形式(2人以上)抽籤決定情景命題對話。此類合作完成題目相當豐富,如合演課本劇、指定的童話劇等。小組合作完成的題目,由學生在考前抽籤,小組由各自抽的籤兒組成。學生抽籤後合作編排,設計服裝、道具、臺詞、曲子,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合作能力,提高口語交際水平。

筆試(70分):

筆試部分題目應注意整合多方面內容,貼近教材,貼近生活,關注基礎知識與技能,關注學生興趣,讓命題既紮紮實實又生動活潑。

筆試共分四大部分:聽力(5分);基礎知識(20分);閱讀(20分),其中課內閱讀的比重略大於課外閱讀;習作(25分),含卷面書寫3分。

(三)高年級

口試(20分):

1、背誦(10分)

內容:(1)教材中要求背誦的相關段落和語文天地中積累的內容;(2)課外積累的優美段落。

方式:(1)測試者任意抽取2-3篇(段)進行背誦。(2)學生提供自己積累本中的10-20篇段落,由測試者抽取1-2段當場背誦。

2、口語交際(10分)

可從以下題目選取內容及方式:

(1)課本劇或自編短劇;

(2)講述名著故事。在每學期學校規定的課標必讀名著推薦書目中,選取典型內容,製作成紙籤,學生抽籤並稍作準備講述故事。

(3)課外閱讀表達。提供課外閱讀文章,學生快速瀏覽、默讀,然後回答文後問題。問題設計要能夠考察學生閱讀後的獨特感受以及獨立思考之後的價值判斷。

筆試(80分):

筆試共三大部分:基礎知識(20分);閱讀(30分),其中課外閱讀的比重大於課內閱讀;習作(30分),其中含卷面書寫3分。

二、形成性評價

對學生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過程。在做好終結性評價的同時,還要關注學生髮展變化的過程,加強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可採用成長記錄的方式進行。語文學習具有重情感體驗和感悟的特點,因而量化和客觀化不能成為語文課程評價的主要手段。語文評價還應突出評價的反饋調節與激勵功能。學生的日常表現,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採用激勵性的評語,儘量從正面加以引導。

對於每個學生課堂學習中聽、說、讀、寫、習方面情感、態度等難以進行量化測量的內容,教師通過課堂觀察、課後訪談、問卷調查、作業分析等形式進行描述性記錄評價;班級內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科實踐、競賽評比活動(手抄報評比、作業展評、故事會、朗誦比賽、書法比賽等),採用獎勵小紅旗、小紅花、星級評比等評價激勵措施;還要重視考查學生參與校內和校外語文性質的社會實踐活動能力,如在報刊上發表習作、參加校內外舉行的語文實踐活動,以及其他語文性質的合作實踐活動,培養其積極性、參與度、合作意識、實踐能力、語文綜合素養。

形成性評價方式貫穿於日常教學活動中,以自我評價為主,使其成為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反思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時,要加強教師、學生、家長之間的多向交往、互動、溝通、交流,尤其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和學生共同做好成長記錄,逐步建立每個學生的成長檔案。形成性評價的工具和方法應該體現多樣化。教師可以結合本班學生實際,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設計出個性化的評價工具,合理選擇評價方法,策劃評價活動。

形成性評價操作過程中,要注意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方式多樣化,體現評價的過程性、動態性和形成性。切實發揮好形成性評價對學生進行質性評價的優勢,增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力爭使每位學生健康發展。

三、組織實施

國小生語文綜合素質發展性評價管理工作以學校為主開展。各學校按照評價的具體操作辦法,對學生語文綜合素質進行全方位、多元化評價。

教育教學研究部門通過調研指導、檢查、研討、開展活動、抽測等形式,對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發展性評價工作進行指導管理。

四、有關要求

國小生語文綜合素質發展性評價突破了傳統的評價模式,是新課程理念下對學生語文綜合素質評價方式的改革和創新。學校和教師要轉變教育評價觀念,摒棄傳統的阻礙教師教學和學生髮展的評價思想,勇於開拓創新,切實推動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發展。

學校在評價管理中,要積極推行,追求實效,做到周密部署、定期檢查、定期研究,防止評價專案和內容流於形式。要建立激勵機制,鼓勵教師充分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髮展完善考試評價辦法。

充分發揮考試與評價的教育功能。要通過考試改革,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通過考試改革,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方式,促進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和發展。

學生星級評價方案(精選11篇)5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與所要解決的主要問

(1)課題提出的背景

現在學生的作業的設計,佈置,評價都是由教師統一佈置學生作業,雖然體現了對學生和教學兩個方面的“共性要求”,有利於教師對整體教學的調控,但是素質教育要求全面性、全體性教育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個性和自主發展。

(2)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解決由原來教師統一佈置作業,而引起的學生髮展不平衡現象,通過學生自主設計,評價作業的質量,有效調控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習從有價值的數學,同時體現因材施教和個性培養。

二、本課題在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狀與趨勢分析

(1)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狀與趨勢分析

國內的許多專家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提出了許多種的改革,如:鼓勵性評語,作業要因學生個人的水平而定等,主要是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學習過程,從而實現學生自主性發展。

(2)本課題與之聯絡與區別、預計有哪些突破

本課題與上述所說其實是它其中的一部分,但本課題所說的自主評價有時是指讓學生自主設計命題,然後進行測試、評價,調動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通過學生自主設計,評價作業質量的課題研究,有效的調控學生主動學習,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形成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國小數學作業成績的研究上做出理論貢獻。

四、完成課題的可行性分析

對於本課題因為主要是由學生自主地去做,教師在整個課題起好引導作用,學生會主動探求新知,從而更好的完成自己所設計的作業,測試等。教師要認真的查閱每一份作業,從而使師生共同自主的發展,通過師生的認真操作,相信會取得成功。

五、課題研究的設計報告

1.本課題中的自主設計評價數學作業是指學生自主設計學習效度相適應的數學作業,測試題等。

本課題研究主要依據《新課程標準》和專家的先進經驗為依據

2.理論假設與研究目標(研究目標分解與具體化)

通過研究作業原來的缺點,從佈置作業讓學生自主設計入手,然後進行自主評價,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促進學生的個性培養和自主發展。

3.研究內容概述

解決由原來教師統一佈置作業,(家庭作業、課堂作業、測試題)等而引起學生髮展不平衡現象,通過學生自主設計、評價作業質量,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

4.研究過程設計(階段時間、目標達成、成果形式等)

(1)課題研究的前期準備工作:(20xx年3月)主要完成課題的申報工作、課題方案的撰寫以及查閱和準備相關資料。

(2)課題研究的實施階段:(20xx.4~20xx.2)

①課題研究的初步實施階段(20xx.6~20xx.8)運用行動研究法開展調查研究,初步確定相應措施

②課題研究的中期彙報階段(20xx.9~20xx.2)歸納出自主設計評價數學作業的經驗。

(3)課題研究總結階段:(20xx.3)收集課題成果彙編成冊,為課題報告積累素材,完成課題論文,完成主課題報告,做好結題工作,為課題成果鑑定作好充分準備

5.研究方法設計

(1)調查法,調查學生本課題的反映程度

(2)觀察法

(3)對比法

(4)經驗總結法等

6.完成課題研究任務的保證措施

1.建立健全實驗機制,形成完整的課題研究機制。

2.大量蒐集相關資料,潛心研究他人經驗,搞好階段性實驗,作好階段性實驗總結。

3.重視課題研究,認真對待每一細節。

7.預期研究成果

本課題實驗預定在20xx年3月完成,表現形式有論文、獲獎作品、案例、課堂展示、學生作品展示等。

學生星級評價方案(精選11篇)6

一、指導思想

堅持“一切為了學生髮展”的教育理念,堅持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日常評價和學生的成長記錄為基礎,力求內容全面、客觀,程式科學、規範,關注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關注學生的特長和潛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髮展的功能,建立科學的國小生髮展性評價體系。通過評價,使學生不斷認識自我、發現自我、完善自我,實現教育教學預定目標,促進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

二、評價原則

綜合素質評價既應注意對學生、教師的統一要求,也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以及對發展的不同需求,為學生成長、教師和學校有個性、有特色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空間。在實施評價中要堅持以下原則:

(一)導向性原則。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評價的內容、標準、方法、制度等要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有利於學生了解自己,發展潛能,實現自主管理;有利於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和教育教學行為,幫助學生打磨成長的軌跡;有利於學校改進教育教學工作,實現德育為先、素質為重的過程性管理;有利於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現注重素質、提升能力、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

(二)發展性原則。以促進學生素質提升和全面發展為宗旨,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既要看到學生現有的發展水平,更要發現潛在的發展可能性。要注重過程,關注學生個性差異,淡化終結性評價,重視形成性評價。

(三)多元性原則。評價內容力求多元化,要從情感態度、思想品質、行為習慣等方面全面客觀地評價國小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水平。評價主體和方式務必多元化,要採用自評、互評、師評方式,注重表現性評價和真實性評價,實現多角度、多方式的評價。

(四)可行性原則。立足實際,講究實效。注重培訓,評價內容和評價標為師生所理解、接受。制定的評價實施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實施過程和評價方法力求靈活、簡便易行,避免繁瑣和形式化。

(五)客觀性原則。認真領會評價標準,讓客觀的評價標準貫穿評價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關注並尊重學生平時的表現事實。科學收集評價資訊,採取科學的評價步驟,採用科學的評價鑑定方法,力求評價結果的客觀、公平、公正。

三、評價內容

綜合素質評價從德、智、體、美、勞等各個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發展狀況。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誠實守信、助人為樂的高尚道德品質;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身體素質以及健康的審美情趣。具體評價內容包含以下3個維度:

1、情感態度:愛國情感、懂得感激、富有愛心

2、思想品質:明禮誠信、樂觀向上、遵守規則、珍惜資源

3、行為習慣:文明習慣、學習習慣、衛生習慣

四、評價實施細則

國小生綜合素質評定內容體系的一級指標由3個維度構成,二級指標由10項內容構成,三級指標由24項內容構成。在運用該指標體系實施評定時,要認真對每個學生個體的綜合素質逐條評定。(具體內容見附件)

五、評價結果的呈現及作用

1、對學生綜合素質實行等級評價,劃分為優秀、良好、合格和待合格四個等級。

2、填寫《國小生綜合素質評價表》,必須填寫等級。

3、評價結果作為評選、表彰優秀學生的主要依據。

六、組織實施

1、成立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校長任領導小組組長,德育處具體組織實施評價工作。

2、各班在組織實施綜合評價的過程中,要本著為全體學生全面發展服務的教育宗旨,紮實做好考核工作。學期結束,學校要及時將評價結果告知學生及其家長。

七、關於《國小生手冊》填寫補充說明:

1、每個學期須填寫2頁內容,學生思想品德及身體心理素質均按等級填寫。(優、良、合格、待合格)

2、學生考勤、愛好特長、獎懲記載須如實填寫,沒有的寫“無”。

3、老師的話,須用正楷字撰寫,且無錯別字;學生的話,須指導學生認真填寫好,家長的話由學生放假領回之後要求家長認真填寫,下期開學班主任要檢查。

4、填寫完成後各班將《學生手冊》交德育處統一檢查蓋章後方可下發給學生。

學生星級評價方案(精選11篇)7

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中國小評價與考試製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評價目標

通過評價改革,貫徹新課改的育人理念,促進教育方針的全面落實,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培養德 、 智 、 體 、 美等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

二、評價原則

1、發展性原則。

評價以促進學生髮展為目標,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注重過程評價,關注學生成長,正確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2、全面性原則。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從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發展,突出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與形成,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整合,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和諧發展。

3、自主性原則。

學生是評價的主體,要充分發揮評價的自我教育、自我調整的功能,使評價客觀、全面,既得到同學、教師、家長等的認同,又能促進學生不斷完善自我。

4、動態生成性原則。

評價活動本身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教育過程本身具有生命性。因此評價可根據學生年齡、年段特點,根據校本實際及學期教育教學工作重點,實化過程,凸現行為習慣的培養與達成。

5、可操作性原則。

根據學校、班級實際,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方法力求靈活簡便易行,避免繁瑣和形式化,有利於教師將評價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有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使評價具有較強的實效性、針對性及可操作性。

三、評價的基本內容、標準、結果呈現方式。

1、國小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基礎性發展目標包括品德行為、學習能力、合作交往、強身健體、審美表現等五個維度。各維度的基礎性發展目標又分為要素、關鍵表現提示等。

2、國小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呈現形式包括兩部分:

一是等級評定。對學生綜合素質的五個維度分別用優秀、良好、一般三個等級呈現。

二是綜合性評語。由自我描述、同伴贈言、教師寄語、家長心聲四個內容組成。自我描述:記錄一學年中自己最具代表性的成績;同伴贈言:記錄自己最信任的同學或同齡朋友的希望與祝願;教師寄語:記錄班主任或你最欣賞、信任的老師對自己一學年的評價;家長心聲:記錄家長的反饋意見。

四、評價操作程式與方法。

1、本評價方案給每個學校以創造的空間,學校可以根據本評價標準制定符合學校和學生實際的評價細則,體現校本特色。

2、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以班級為單位,要充分體現學生個體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整個評價重視過程,通過學生綜合素質每月評價記載表來呈現。

3、學生綜合素質月評價要按照《國小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體系》,依據年段具體行為目標達成情況,在徵求老師、同學、家長等意見的基礎上,由學生自己記載完成,但每次評價結果必須得到老師、家長、同學的簽字認可。

4、學生學年綜合素質評價由班主任依據月評情況,分析學生髮展狀況,給予客觀評定。

5、學生綜合性評語,在每學年即將結束時形成,其整理歸納活動,強調多元主體參與。評價表中的“自我描述”、“同伴贈言”、“教師寄語”和 “家長心聲”均按照前面所述的方式完成,並於下學年報到時反饋給班主任備案。

6、材料整理貼上欄,可根據各學校的具體情況實施。主要貼上學習過程的記錄材料和關鍵表現的材料。(舉例參照附表)

學生星級評價方案(精選11篇)8

全面建立國中階段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對國中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中畢業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為了讓學生、教師和廣大家長全面瞭解和掌握《郎溪縣國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指導意見》的基本要點,明確下一步學校操作流程和具體要求,確保我校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緊張而有序地進行,特制定本細則。

一、成立組織、明確分工

1、凌笪中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組(下設評價小組)

組長:黃明富

副組長:張遠冰、虞覺民

2、凌笪中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小組

組長:蔡剛

成員:錢軍、李偉及13位現任班主任

辦公室設在教導處。

3、凌笪中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監察小組

組長:鄒天雲

成員:張正平、周有智

辦公室設在政教處。

4、工作職責:

(1)凌笪中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領導組全面負責全縣國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組織與實施。

(2)評價工作小組主要負責:制定評價、實施細則和稽核評價的規章制度;組織對班主任和教師的培訓,開展相關宣傳工作;對各班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進行檢查,監督評價程式;對本校綜合素質評價結果進行稽核認定、統計分析,形成反饋意見。

(3)監察工作小組主要負責:監控本校國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組織與實施情況,接受各界人士的質詢與質疑、監督與投訴,並制定具體投訴方式與處理辦法,對評價過程中的違規行為進行及時調查和處理。

二、強化宣傳、操作細則

1、利用學校網站和宣傳欄向全校及社會公示《宣城市國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指導意見》、《宣城市國中生綜合素質評價標準及說明》《宣城市國中生綜合素質評價表》《凌笪中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由教導處組織教師學習上述檔案;由班主任組織學生學習上述檔案,讓全校師生和社會人士都關心關注此項工作,明確開展此項工作的目的意義。

2、由班主任組織學生和班級評價小組利用系統軟體上機完成自評、互評和師評活動。由學生依據《國中生綜合素質評價標準》的評定內容和參考標準對自己和他人的綜合表現進行全面地總結、分析和評定,並認真填寫《宣城市國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手冊》中的學生自我評價;由班級綜合素質評價小組成員按照《國中生綜合素質評價標準》,結合學生表現對學生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由教導處彙總分析資料,形成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自評、互評、師評、統考摺合、總分各項分數,下發給各班級,經公示無異議後由班主任組織認真填寫《20xx年國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書》中的自評、互評、師評、統考摺合、總分、等級、值得記載的情況(須附原始實證材料)、學業考試成績、教師綜合性評語。完成家長、學生、班主任簽名,確認無誤後交教導處形成學生成長記錄袋。

學生星級評價方案(精選11篇)9

一、評價專案:將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兩方面的內容評價用文明星來命名,包括:文明之星、禮貌之星、誠信之星、安全之星、責任之星、團結之星、環保之星。

二、評價形式:星級評價,核算成優等數量

三、評價要求:

文明之星:(紅色星)

1、熱愛祖,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瞭解祖國的歷史文化和現代化建設主要成就。

2、遵守校紀校規,熟知並履行《中國小生守則》和《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

3、課間在指定地點文明遊戲,不隨意跑跳、不亂攀爬。不打鬧

4、校園內外講文明,注意語言文明,不說髒話,不惡意諷刺、侮辱人。

5、抵制不良誘惑,不涉足網咖等場所,不參加不宜的活動。

6、認真參加學校各項活動,有團隊意識,聽從指揮,服從安排。

禮儀之星:(紫色星)

1、尊敬師長,禮貌待人,注重儀表,不說髒話。

2、見面行禮,主動問好,接受老師的教導,與老師交流

3、尊老愛幼,平等待人。同學之間友好相處,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4、尊重殘疾人,不欺侮弱小,不譏笑、戲弄他人,尊重他人的民族習慣。

誠信之星(藍色星)

1、誠實守信,言行一致,不說謊話。

2、端正學習態度,不抄襲作業,考試不作弊,不弄虛作假。

3、為人正直,堅持正義,敢說真話,秉公辦事,不徇私情。

安全之星:(黃色星)

1、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時時處處謹記安全,不作危險的事;危機時刻安全自護。

2、留意安全隱患,具備基本的自我保護能力。

3、不藏匿、攜帶、使用危險物品。

責任之星:(橙色星)

1、敬父母,主動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聽從父母和長輩的教導。

2、富有愛心,關心幫助老年人和有困難的人。

3、做好值周工作,履行職責,堅持原則,秉公辦事。

環保之星:(綠色星)

1、愛護生態環境,保護環境衛生,積極參加環保公益活動。

2、不隨意扔垃圾,並能做到見到垃圾主動拾起。

團結之星:(粉色星)

1、關心集體,響應號召,各極參加班級、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

2、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不做有損集體利益的事。

3、同學之間組織有意義的課間活動,合作完成,增進友誼。

說明:

1、通過文明之星評選時間按標準進行評選,只要學生品行符合星的標準就可得哪種星,學生一個月可得多星。

2、學生品行評價表在班級網頁中體現,每種星按規定的顏色體現在電子評價表中,學期末合算出星星總數,作為學生品行評價的成績。

學生星級評價方案(精選11篇)10

為推進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根據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中國小評價與考試製度改革的通知》(教基〔XX〕26號)、《關於普通高中新課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試改革的指導意見》(教學〔20xx〕4號)和《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財政廳、四川省人事廳、四川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關於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意見》(川教〔20xx〕226號)等檔案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評價原則

(一)發展性原則

綜合素質評價要尊重學生的個性,關注學生的發展過程,突出評價的激勵與導向功能,充分肯定和鼓勵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進步,使評價過程成為發現和發展學生潛能、瞭解學生髮展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和建立自信的教育過程。

(二)科學性原則

綜合素質評價要以事實為依據,建立合理、公正、透明、便於操作的工作程式,採取以學生自評、互評為主,定性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方式,使評價過程可信、評價結果可用。

(三)全面性原則

綜合素質評價要對學生髮展情況進行全方位、全過程評價,做到階段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

二、評價內容和評價指標

根據《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中國小評價與考試製度改革的通知》的有關規定,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包括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基礎性發展目標。

我省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指標按照《四川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附件1)執行。具體的評價標準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制定。

三、評價方式及結果呈現

(一)評價方式

綜合素質評價應以學生自評和互評為主,教師、家長參與。教師要全程指導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引導學生客觀、公正開展評價,促進學生的相互交流和學習,使評價過程民主、真實、和諧;家長要積極參與評價過程,公正客觀評價自己的孩子。

學生成長記錄是對普通高中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的主要依據。學校要引導學生以事實為基礎做好成長記錄,如實反映學生在基礎性發展目標上的各方面表現,其中應重點包含學習情況的記錄,如選修課的修習及所獲學分的情況、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加研究性學習、社群服務、社會實踐以及學校社團活動等基本資訊。要特別鼓勵學生收集和儲存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和個性特色的重要實證性材料,真實、準確地反映學生的成長曆程。學生成長記錄應主要由學生自己收集和整理,引導學生在收整合長記錄材料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進步,形成正確的自我評價。

(二)評價結果呈現

1、道德品質、公民素養、交流與合作能力方面的評定

道德品質、公民素養、交流與合作能力方面的評定採用“合格”(記為h)、“尚需努力”(記為s)形式呈現。學生行為表現符合《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修訂)》基本要求,無嚴重違反校規校紀行為,具備一定的交流與合作能力的,應評為“合格”。有嚴重違反《中國小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修訂)》基本要求,經教育仍不改正的,可評為“尚需努力”。

學生星級評價方案(精選11篇)11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落實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全面考核我校學生的綜合素質,轉變教育教學質量評價觀,建立有利於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的評價體系,根據《浙江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指導意見》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二、組織領導

(一)成立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

1.人員組成

組長:xx

副組長:xx

組員:xx xx xx xx xx xx

2、工作職責:組織、協調、指導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開展,負責稽核學生綜合素質的定性與定量評價,並確定學生的畢業綜合評語和“審美與藝術”、“運動與健康”、“勞動與技能”、“探究與實踐”等專案測評的最終等第。

(二)成立相關測評小組

1、綜合評語實施小組

(1)人員組成

組長:xx

組員:高一高二各班主任

(2)工作職責:組織宣傳學習;每學期組織學生自評與同伴互評,撰寫、上報綜合評語,並及時進行反饋;負責相關檔案的收集整理工作。

2、審美與藝術專案測評小組

(1)人員組成

組長:xx

組員:xx xx xx xx xx xx

(2)工作職責:負責本專案中的音樂專項測評與美術專項測評工作,初步確定學生測評等第;稽核學生免測條件,確定免測學生名單;及時向校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提供本專案學生測評等第情況。

3、運動與健康專案測評小組

(1)人員組成

組長:xx

副組長:xx

組員:xx xx xx xx xx xx

(2)工作職責:負責本專案中的運動技能專項測評和體能測評,初步確定學生測評等第;稽核學生免測條件,確定免測學生名單;及時向校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提供本專案學生測評等第情況。

4、勞動與技能測評機構:

(1)人員組成

組長:xx

組員:高一高二物理、化學、生物、資訊科技、通用技術任教師及有關實驗員。

職責:負責學本專案中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技能,資訊科技和通用技術等五個專項測評工作,初步確定學生測評等第;及時向校測評領導小組提供勞動與技術類A等申報名單。

5、探究與實踐專案測評小組

(1)人員組成

組長:xx

副組長:xx

組員:參與組織開展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社群服務活動的相關教師。

(2)工作職責:負責學生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社群服務三個專項的測評工作,初步確定學生測評等第;及時向校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提供本專案學生測評等第情況。

三、評價內容、形式及辦法

1.定性評價

(1)評價內容:學生道德品質、公民素養、情感態度、合作精神等方面的素質。

(2)評價形式:綜合評語(包括分層概述、突出表現、紀實性材料等)。

(3)評價辦法:在學生自評、互評、任課教師評價基礎上,由班主任每學期撰寫一次;畢業綜合評語由畢業班班主任在各學期評語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發展變化情況進行撰寫,並經學校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稽核後確定,記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表。

2.定量評價

(1)評價內容:審美與藝術(音樂、美術)、運動與健康(體育與健康)、勞動與技能(理化生實驗技能、資訊科技、通用技術)、探究與實踐(研究性學習活動、社會實踐、社群服務)四大塊。

(2)評價形式:確定“測評等第”,分A、P、E三等(或P、E二等)。

(3)評價辦法:由學校各測評小組每學年組織測評一次,測評成績分A、P、E三等(或P、E二等),其中A等不超過20%,E等不超過5%。學生測評最終等第由學校測評領導小組根據浙江省有關測評規定予以確定,其中A等不超過25%,E等不超過5%。對評定結果中獲得A等的學生在校內張榜公示,對評定為E等的學生給予書面通知。

四、評價時間安排

1.綜合評語(定性評價)每學期實施1次,要求在每學期結束前2周內完成;畢業綜合評語在學生畢業當年的4月份完成。

2.審美與藝術、運動與健康、勞動與技能、探究與實踐專案測評(定量評價)每學年實施1次,要求在每學年第二學期第15周前完成;學生測評最終等第在學生畢業當年的4月份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