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監測方案模板集合八篇

工作方案 閱讀(2.31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並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那麼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監測方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監測方案模板集合八篇

監測方案 篇1

中心各室:

為了進一步規範公務用車,提高車輛使用率,節約行政用車費的支出,確保節能監察工作需要,制定本辦法:

 一、車輛使用管理和排程原則

1、綜合管理室負責中心機動車輛的排程、安全、維修、油料的管理等工作。

2、綜合管理室統一保管中心日常用車的鑰匙。各室需要用車,應提前一天(特殊情況除外)通過電話向綜管室報請。綜管室以工作重要性、路程情況統一調配。用車完畢後,及時歸還車鑰匙。如不能及時歸還,須向綜管室說明情況。

3、公車原則上不出借給個人私用。因特殊情況或遇有突發事情等確需私人用車時,可填寫《車輛使用申報單》向綜管室進行申請,在保證公務用車的情況下,由綜管室向中心主任報批後方可使用。

4、車輛呼叫按室用車服從中心領導(辦公)用車和辦案工作用車;一般工作用車服從重要突發性工作用車;外單位借車服從本單位工作用車的要求進行安排。

5、法定工作日期間,正常工作用車的調派由綜管室按本規定負責調配。法定節假日和工作時間以外用車必須經中心主任同意方可使用。否則,要追究有關人員責任,造成損失的由責任人全部負擔。

二、車輛保養和維修

1、中心明確車輛管理人員,該同志要保養好車輛,做到每日上下班時對車輛進行一次檢查,使車輛始終處於完好狀態,並保持車容整潔。車輛的'日常維護保養、調整、清潔、小修由管理員負責,修車和結算按委辦公室規定辦理。

2、按照“合理支出,節約費用”的原則機動車維修實行申報制,車輛管理員在維修前應如實填寫《車輛修理報告單》,交綜管室主任稽核並經中心主任同意後,報委辦公室後,到定點廠維修。維修後管理員應試車驗收,合格後方可給修理廠簽字,並及時將本次修理費金額告知綜合管理室。未經批准擅自修理車輛所發生的一切費用自負。

3、車輛出廠維修中,如需增加修理專案,提高修理級別,必須先請示,經綜管室主任報中心主任批准並商委辦公室後,方可調整修理方案。

4、未經批准,不得私自購買車輛配件、裝飾、配套等用品。

5、對車輛修理費用結算的審批,按中心主任和委主管主任簽字後再由委主要領導會籤的程式辦理。

6、公車加油,必須使用加油卡加油,遇特殊情況需現金加油,必須事先用電話(或面請)向綜合室報請。

三、車輛保管與停放

1、車輛必須按指定地點停放,任何人不得私自將車輛開回家過夜,如發生車輛因私自開回家過夜而發生被盜、火災、損失等事故或被上級機關通報,後果由當事人自負。

2.確因工作需要,車輛需開回家過夜的,必須事先徵得中心主任同意,並確保安全不出差錯。

四、其他

1、不得無證和酒後駕駛車輛,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自負。

2、未經批准,擅自駕駛車輛,造成經濟損失的自負。

3、要文明駕駛車輛,對人為的損壞車輛要追究經濟責任。

4、本規定解釋權歸綜合管理室,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監測方案 篇2

為進一步打擊養殖過程中新增“瘦肉精”等違禁藥品的活動,20xx年縣畜牧食品局將組織實施鹽酸克倫特羅、萊克多巴胺等違禁藥物專項整治行動,對全縣範圍內養殖企業(場、戶)、部分屠宰場實施定期和不定期監測。具體方案如下:

一、監測範圍

全縣範圍內商品豬養殖企業(場、戶)和部分屠宰場。重點監測一定規模的養殖場和養殖小區、農業部抽檢中檢出“瘦肉精”的地區、群眾舉報使用瘦肉精的地區以及突發事件涉及的地區。

二、監測內容

育肥豬、肉牛、羊尿液中鹽酸克倫特羅和萊克多巴胺、沙丁胺醇。

三、監測方式

採取普查和隨機抽查,並在抽樣現場實施快速檢測(初篩)。初篩結果為陽性的可疑樣品及時送省畜產品安全檢測中心確認。

四、任務分配

(一)各鎮畜牧獸站負責組織實施轄區內“瘦肉精”專項監測工作,縣將按照市局安排按期完成全縣監測任務。普查抽檢,對養殖生豬50頭以上、牛10頭以上、羊30只以上的養殖場實現全覆蓋抽檢。普查抽檢以外的抽查任務縣局另行安排。

(二)初篩所用快速檢測試劑條由省畜產品安全檢測中心統一採購,縣局將根據全年任務分配量按季度到市局生產流通科領取。

五、結果報送

各鎮畜牧獸站的檢測資料由縣局統一上報市局。

六、抽樣要求

(一)抽樣方法

按照《豬肉、豬肝、豬尿抽樣方法》(ny/t763-20xx)規定執行。每次抽樣必須有兩名及以上人員參加。

(二)抽樣比例

根據商品豬養殖企業(場、戶)存欄豬數量按照500:1的.比例抽取,但最多每次不超過5頭。屠宰企業(點)根據每批待宰豬數量(以產地檢疫證為準)按照100:1的比例抽取,每批不超過3頭。

(三)樣品留存

初篩(快速檢測)為陽性的可疑樣品分成三份,每份不少於30ml,一份留作複檢樣品,一份留作備份樣品,一份留作確認檢測。三份樣品經受檢單位代表和抽樣單位人員簽字封樣後送省畜產品安全檢測中心。陰性樣品不留樣。

七、工作要求

(一)各鎮畜牧獸站要高度重視“瘦肉精”專項整治工作,要將此次專項監測任務的完成情況納入本年度目標考核。

(二)各鎮畜牧獸站要認真組織實施“瘦肉精”專項監測,科學分配全年監測任務,保證每個季度的任務量相對均衡,每個養殖場(戶)全年至少覆蓋一次,避免專項監測出現盲段和盲區。同時要特別加強重要節假日前的監測。

(三)檢測物件限育肥豬和肉牛、肉羊,不得對仔豬、種豬、奶牛等進行抽查。

(四)參與監督抽查的工作人員應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確保監測工作的科學性、公正性和真實性。

(五)專項監測統一使用省畜產品安全檢測中心提供的抽樣單和檢測記錄表,並有兩名抽檢人員的簽字和受檢單位的簽字蓋章。

(六)未經省局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引用和公佈監測結果。

監測方案 篇3

為了及時掌握艾滋病性病在人群中的分佈、流行趨勢及其各種影響因素,根據《區預防與控制艾滋病實施方案年-年)》檔案精神和國家區域監測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監測目的

1. 掌握區艾滋病性病流行狀況和流行趨勢。

2. 根據艾滋病性病發病情況和危險因素分析,實施艾滋病性病的干預,併為政府部門決策提供依據。

二、監測物件

賣淫票娼者、靜脈吸毒者、孕婦、人工流產者、同性戀者、公共娛樂場所從業人員、外來流動人口。

三、監測工作的網路建設

1.成立區艾滋病性病防治監測工作小組和技術指導小組

參照國家和市級的監測技術要求,制定區的監測技術檔案;解決區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等。

2.監測報告及制度

為加強我區的艾滋病性病報告網路及制度建設,規範轄區性病門診,建立健全艾滋病性病病例報告的各項規章制度,如首診負責制度、性病門診病例的登記與報告制度、匿名報告制度、性病專用登記本的建立和性病報告卡的發放制度、疫情自查制度、實驗室管理制度、性病資料的保密制度、門診和實驗室銜接制度、轉診制度等。

3.加強實驗室建設

在年內建成市五醫院、閔中心醫院艾滋病初篩實驗室並投入使用;對開設性病門診的一級醫院,要求開展淋球菌培養檢驗專案。每年由區衛生局組織相關人員對醫院實驗室試劑來源進行檢查。

4.人員培訓

對區內所有醫療單位開展有關艾滋病性病防治培訓,重點掌握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中各種法律法規、國家最新診療技術,經考試合格上崗。

5.加強協作

艾滋病行為監測要取得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配合,才能有助於調查者接近監測的目標人群和監測工作的順利開展。

(1)公安局、司法局、計生委、人口辦等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員會成員單位要根據各自工作職責,配合區衛生部門組織高危人群的.行為調查和干預工作。

(2)各鎮、街道落實相關人員,開展對轄區內高危人群預防與控制艾滋病性病各項健康教育,配合區衛生部門進行行為調查和干預工作。

四、監測內容與方法

1.病例報告

凡在我區內開展性病艾滋病診療服務專案的醫療機構,在日常醫療服務工作中診斷的性病病例、艾滋病病例,包括在本地患病的外來流動人口,均須填寫“性病報告卡”,並將傳報卡報至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每年對監測資料進行分析,包括總髮病率、不同病種的發病率、構成比及流行特點,與歷年同期比較。

2.開展不同人群的艾滋病篩查

區婦幼所提供婚前體檢者的艾滋病性病資料。

醫療單位提供產前體檢者、人工流產的艾滋病性病資料。

區公安局提供收容、勞教、戒毒等機構的艾滋病性病資料。

區人口計生委提供計劃生育或生殖健康門診中艾滋病性病資料。

3.行為監測

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設計行為監測方案,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人員落實方案的實施。行為監測物件主要有以下二類:

(1)高危人群:靜脈注射毒品者、暗娼、嫖客、性病患者。

(2)重點人群:公共娛樂場所工作人員、外來流動人口。

五、監測資料的分析與反饋

每年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做好監測資料分析,報區衛生局和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員會。

六、 監測資料檔案的管理

各醫療機構對《性病報告卡》、《性病疫情登記簿》、疫情分析報告、工作總結等材料,要裝訂成冊,分類儲存和管理,有專人負責。《性病報告卡》要求儲存5年。《性病疫情登記簿》、疫情分析報告、《艾滋病性病監測資料年度彙編》等要求長期儲存。

監測方案 篇4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深入實施食品放心工程,進一步加大我縣食品監管工作力度,全面提高食品安全工作水平,努力把我縣打造成為“食品安全示範縣”和“綠色食品生產基地”,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廣泛發動群眾,拓寬資訊渠道,充分發揮各級組織和監管人員的作用,建立一支專業人員和群眾參與相結合的食品安全監督隊伍,提高基層食品安全監管能力,逐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確保我縣食品安全。

二、工作目標

(一)實現全縣食品安全監管網路覆蓋率和網路執行率分別達100%。

(二)把我縣建設成為“食品安全示範縣”和“綠色食品生產基地”。

三、監管網路

建立以縣政府職能部門為主導、鄉鎮人民政府為基礎、村委會(社群)和企業參與的三級食品安全監管網路。

(一)一級監管網路建設——縣食品安全委員會領導小組,負責全縣食品安全動態監管工作,制定全縣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目標。

1.縣食品安全委員會成員單位,依據各自工作職能,組織監管相關領域的食品安全工作,加強對監管物件各個環節的全面監管。

2.各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本部門食品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分管負責人為第二責任人,按照 自治縣食品安全監管各成員單位職責,完善工作機制,切實做到機構到位、人員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確保責任領域的食品安全。

3.各成員單位要依據職責分工,在本系統內設立食品安全監管員,並將系統監管員名單報縣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備案。

(二)二級監管網路——各鄉鎮人民政府、工業園區要成立食品安全領導小組,負責本鄉鎮、園區的食品安全工作。

1.各鄉鎮人民政府要對轄區食品生產、加工、流通領域和餐飲店、食堂和農村家宴的食品安全進行監督管理,及時向縣食品安全委員會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有關情況,並負責村級食品安全網路建設。

2.落實鄉鎮人民政府行政“一把手”為食品安全監管第一責任人和分管負責人為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加強對食品安全工作的組織、指導和協調,為食品安全監管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3.縣工業園區管委會要加強對園區內生產、加工、流通和職工食堂食品安全的監管,落實專人負責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三)三級監管網路——成立以各村(社群)和食品生產、加工、經營企業為主體的食品安全管理網路。

1.將食品安全監管網路延伸到村(社群)和食品生產加工經營單位,各村(社群)和食品生產加工單位也要相應成立食品安全領導小組,由村委(社群)主任和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任組長,具體負責本村(社群)及本單位的食品安全工作。

2.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要以企業法人為食品安全第一負責人,由各監管部門與所監管企業簽訂食品安全承諾書,明確企業主體責任,努力構建多環節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四、工作職責

(一)宣傳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知識,積極引導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者)誠信守法,增強群眾食品安全意識。

(二)受理轄區內食品安全投訴舉報,組織和配合對食品違法經營行為及侵害群眾合法權益的事件調查處理,並及時總結上報。

(三)加強對食品生產、流通、消費的監督,嚴密監控和預防違法生產經營行為的'發生,一經發現立即進行查處。

(四)廣泛徵詢有關食品安全監管意見,重點收集人民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分析研究轄區內食品安全監管薄弱環節。

五、工作制度

各職能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要嚴格按照《 市食品安全管理辦法》、《 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年食品安全工作意見》( 府發〔 〕9號)、《 自治縣 年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季行動工作方案》( 府辦發〔 〕75號)規定,認真開展食品安全監管網路建設,制定工作方案,層層簽訂責任書,建立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制定和建立相應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機制。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按照“政府主導、屬地管理、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原則,全面加強食品安全監督網路建設,把加強基層食品安全網路建設作為重點。通過建立和完善重大事項報告、責任追究、投訴舉報、事故處理程式等一系列制度,進一步完善協調聯動的工作執行機制。

(二)嚴格責任落實。相關責任部門和鄉鎮政府要依據食品安全責任制的有關要求,切實擔負起各自的工作職責。按照目標責任書的要求,制定周密的工作方案,層層分解責任,切實把責任落實到單位、人頭。加強食品安全業務培訓,提高食品安全工作者的素質,有效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

(三)強化輿論宣傳。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路等新聞媒體和食品安全資訊網站,加強對食品安全工作舉措和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在媒體開設專欄,增強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意識,引導人民群眾樹立科學、理性、健康的新型消費理念。積極發動基層組織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推動食品安全進社群、進農村、進市場,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提高人民群眾的維權意識和參與意識。建立公開舉報和媒體公示制度,發揮食品安全監督員的作用,擴大社會監督範圍,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社會氛圍。同時,要加大資訊報送工作力度。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及時、準確、全面報送的原則,根據不同階段工作開展情況,以簡報、圖片和小結等形式報送縣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監測方案 篇5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進一步加強全縣中、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監督管理,構建具有實效性和可操作性的中、國小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科學評價學校教學質量,促進全縣教育均衡、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省市有關檔案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訂《五河縣中、國小教學質量監測方案》。

一、監測目的

1、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精神,推進素質教育發展。

2、全面深入瞭解我縣教育教學現狀,科學評價學校教學工作,充分調動所有學校爭先進位的積極性。

3、促進學校加強教學管理、努力防流堵輟、注重學生主動學習和全面發展。

4、根據監測結果,調整教學思路,優化課堂教學,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並作為評價各校教學質量的依據。

5、逐步建立全縣學生髮展狀況資料庫、學科質量資料庫,為全縣教育發展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二、監測範圍及內容

監測物件為全縣中、國小在籍在校生(以學籍電子檔案為依據),監測範圍為《課程標準》規定開設的所有科目。

監測內容注重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實踐、創新能力,監測試題難易得當,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監測方法採取紙筆監測、面試監測和實際操作監測相結合。

三、監測辦法

質量監測總分為120分(其中附加分20分)。監測型別為集中監測、隨機監測、特長監測三種。集中監測按鞏固率、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後30%的平均分等五項賦分。隨機監測按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三項賦分。特長監測按比賽獲獎、大課間活動、測試三項賦分。

(一)集中監測(60分)

高中、國中、國小的集中監測分別為大學聯考、會考、國小畢業考試(明年以後將在三年級舉行一次監測作為國小階段的起始分數)。

高中按鞏固率、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四項計算,具體分值分別為5分、20分、15分、20分。

國中按鞏固率、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後30%的平均分五項計算,具體分值分別為5分、15分、10分、20分、10分。

國小的鞏固率、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後30%的'平均分的分值分別為5分、15分、15分、15分、10分。

計分辦法如下:

(1)集中監測鞏固率,即參加考試人數與參評人數之比。國小鞏固率達97%、高國中達95%,記5分,每低一個百分點扣0.5分。為防止人為的淘汰差生,鞏固率可記負分,以充分抵消因淘汰差生而提高的其他幾方面的得分。

參評人數=(學籍數+轉入數+復學數+其他)-(轉出數+休學數+其他)(縣內轉入、轉出均應主動到教育科備案,轉到縣外應到教育科審批,否則視同流失)。

(2)集中監測平均分,即學校總分與學校參考人數之比。

集中監測平均分賦分:

(3)集中監測及格率,即學校總分及格人數與學校參考人數之比。及格分數=總分×60%。

集中監測及格率賦分:

(4)集中監測優秀率,即學校總分達優秀人數與學校參考人數之比。優秀分數=總分×80%。優秀率達到40%記該項最高分值,每低一個百分點,中、國小均扣0.5分。

(5)集中監測後30%的平均分,即各校位於後30%的學生的平均分。

後30%學生平均分賦分:

(二)隨機監測(高中40分,國中、國小25分)

即教育局每學年隨機對全縣某些學校、某些年級、某些班級、某些學科隨機進行監測,按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等三項賦分。高中以每學期末聯考資料為依據,分值為平均分15分、及格率10分、優秀率15分。國中分值分別為10分、5分、10分。國小分值分別為10分、10分、5分。其計分辦法是:

(1)隨機監測平均分賦分:

(2)隨機監測及格率賦分:

(3)隨機監測優秀率賦分:優秀率達到40%記該項分值,每低一個百分點高中扣0.4分、國中扣0.3分、國小扣0.2分。

參評人數、及格分、優秀分規定同集中監測。

為減少隨機抽樣的偶然性,對鄉鎮中心國小的村完小實行按類抽取,中心國小在學年初把全鎮村完小按教學質量平均分成三類,並上報質量監測中心。在隨機監測前抽籤決定監測的學科、類別、學校、年級和班級。一類高中的隨機監測以每學期的聯考成績為依據,二類高中以抽查資料為準。

(三)特長監測(15分)

(1)比賽獲獎(3分)

即每學年各校學生參加各級各類中國小生運動會、文體活動、學科競賽和綜合實踐活動等獲獎情況。計分辦法如下:

①獲縣級以上個人一、二、三等獎的分別計10、8、5分。

②獲縣級以上團體一、二、三等獎分別計100分、80分、50分。

所有活動必須是教育主管部門組織開展的,與其他部門聯合組織的,折半計分,以表彰檔案、通報及獲獎證書原件為依據(若按名次發獎,按1:2:3比例轉化為一、二、三等獎)。計分辦法是:

比賽獲獎賦分:

(2)大課間活動(3分)

學校舉行大課間活動正常,且活動內容豐富,能有效提高學生鍛鍊水平。大課間賦分:

(3)測試(9分,其中體育3分、音樂3分、美術3分。)

即:縣教育局組織專業人員進校進班隨機抽取學生,對學生音樂、體育、美術等知識和技能進行監測,計分辦法是:

測試賦分:

高中不進行特長監測。

(四)發展性指標(20分)

發展性監測指標分為兩項,即學年進位10分、學段進位10分。

(1)學年進位,即各學校集中監測排名比上學年集中監測排名進位情況。上年排名在前10%名今年仍保持的加10分,上年排名在前10%-15%名今年保持的加8分,上年排名在前15%-20%名今年仍保持的加6分。如果上年排名在前10%名,今年雖退位但仍在前20%名,可加相應的分值,退位到20%名以後得0分。

學年進位賦分:

(2)學段進位,即各學校學段末排名比學段初排名進位情況。高、國中學段初成績以入學成績為準,國小學段初成績以三年級集中監測排名為準。年段初排名在前10%名年段末仍保持的加10分,年段初排名在前10%-15%名年段末仍保持的加8分,年段初排名在前15%-20%名年段末仍保持的加6分。如果年段初排名在前10%名,年段末雖退位但仍在前20%名,可加相應的分值,退位到20%名以後得0分。

學段進位賦分:

以上各項累計得分為各校年度教學質量綜合評定得分,其中發展性指標為附加分。國中學段提高分自20xx年起實施,國小、高中學段提高分自20xx年起實施。

四、評價辦法

(一)分類比較:

高中:

第一類:一中、二中、新集中學、蘇皖學校、大志中學。

第二類:四中、沫河口中學、劉集中學、小圩中學。

國中:所有公辦民辦國中,以及完中的國中部、九年一貫制國中部。

國小:

第一類:局屬國小、鄉鎮中心國小校本部等19個學校。

第二類:15個鄉鎮中心國小(以鄉鎮為單位)。

第三類:村完小、九年一貫制國小部。各項分值以集中監測為依據。

同一類別的學校之間進行比較。

(二)分等評定:

優秀等次:監測總分達80分以上的單位

良好等次:監測總分達70-79分的單位

合格等次:監測總分達60-69分的單位

不合格等次:監測總分低於60分的單位

五、獎懲

(一)凡監測總分為優秀等次的單位,教育局頒發教學質量優秀單位獎。其中鄉鎮中心國小全學區教學質量雖然達到優秀等次,但仍有五分之一教學質量不合格完小的,該鄉鎮中心國小不授予教學質量優秀單位獎。

(二)凡監測總分排名較上年進位超過五名以上的單位,教育局頒發教學質量同比進步獎。

(三)凡教學質量監測結果為不合格等次的單位,通報全縣,並責令整改,對第一年教學質量不合格等次的學校進行重點幫扶,對校長進行誡勉談話,連續兩年為教學質量不合格等次的學校校長引咎辭職。

(四)凡中心國小有三分之一以上學校為不合格等次的,通報全縣,並責令整改,對第一年有三分之一以上學校為教學質量不合格等次的中心國小校長及業務副校長進行誡勉談話,連續兩年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學校為教學質量不合格等次的中心國小校長及業務副校長引咎辭職。

(五)教學質量監測結果作為重要指標納入學校綜合評估。

(六)集中監測按各科任課教師總數20%的比例設學科教學一、二、三等獎(一、二、三等獎比例為1:2:3)。

六、違紀處理辦法

(一)學生違反考試紀律,情節嚴重的取消考試資格,凡冒名頂替或在試卷上做特殊標記的,該學科作零分處理。

(二)學校對參考學生資審不嚴,為學生冒名頂替提供條件或為學生提供作弊便利的,該學科按零分處理,並視情節輕重,對校長及相關責任人嚴肅處理。

(三)監考教師不按考試規範程式操作,違反考試紀律,造成考場秩序混亂、集體作弊、出現雷同卷的或閱卷教師工作不負責,造成閱卷、統分誤差大,查實後取消下一年監考資格,閱卷資格,取消當年評優評先資格,並予以通報批評。

(四)縣局抽調下派的考務人員工作不負責任,不按考試規範程式操作,造成試卷洩密、混裝、倒裝或少裝答卷,將視情節輕重給予嚴肅處理。

(五)凡人為淘汰差生,或在學籍上弄虛作假的,將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監測方案 篇6

一、環境空氣質量現狀監測方案

1、監測布點

共佈設8個環境空氣質量現狀監測點,各監測點的具體情況見附圖。

表1環境空氣質量現狀監測布點

2、監測專案

根據本專案大氣汙染物的排放特徵及附近區域的環境空氣汙染特徵,選取SO2、NO2、PM10、PM2.5,共計4項作為環境空氣質量現狀監測專案。

3、監測時間及頻次

監測時間為20xx年2月12日至19日,連續監測7天。

SO2、NO2每天監測日平均濃度及4個1小時平均濃度(取樣時間為每天的02時、08時、14時、20時),PM10、PM2.5每天監測日平均濃度,各汙染物日平均濃度、小時平均濃度的取樣時間符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xx)中資料統計的有效性規定,即SO2、NO2、PM10、PM2。5日平均濃度為每日至少有20小時的取樣時間,SO2、NO2的1小時平均濃度為每小時至少有45min的取樣時間。

氣象觀測與大氣取樣時間同步進行,觀測地面風向、風速、溫度、溼度、氣壓。

4、分析方法

各監測專案取樣及分析方法,均按國家環保總局制定的《環境監測分析方法》及《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的要求進行。用表格列出詳細的`分析方法,標明最低檢出限,並提供實驗室指控措施。

5、監測期間氣象條件記錄

表2監測期間氣象條件

二、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監測方案

1、監測布點

在專案場址周圍20km範圍內,離專案專案最近的水源地內設一個監測點,共1個監測點,具體見表3。

表3地下水監測布點

2、監測專案

pH值、總硬度、高錳酸鹽指數、細菌總數、氨氮、硝酸鹽、硫酸鹽、石油類、總大腸桿菌、溶解性總固體、揮發酚、氟化物、氯化物,共計13項。

3、監測時間及頻次

監測時間為20xx年月日至日,連續兩天,每天1次。

4、分析方法

各監測專案取樣及分析方法,均按國家環保總局制定的《環境監測分析方法》及《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的要求進行。用表格列出詳細的分析方法,標明最低檢出限,並提供實驗室質控措施。

5、給出監測點水井型別,並給出水井深度。

三、聲環境質量現狀監測

1、監測布點

在理工學院東門、西北機械技師學院北門、五七幹校、沙湖大道為民橋南側、四合院村、世紀大道西側(石嘴山市地稅局直屬徵收管理局東側)、麗日小區、石嘴山市政府、隆湖家園、石嘴山市星瀚市政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共計10個監測點。

、監測專案等效連續A聲級。

3、監測時間及頻次

監測時間為20xx年2月12日至19日,連續監測兩天,每天晝夜各一次。

4、監測方法

按照《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xx)中環境噪聲監測的相關要求進行監測。

監測方案 篇7

為了確保放射源周圍環境的安全,瞭解放射源擬用位置周圍環境的輻射現狀,特制訂本計劃。

一、委託山西省輻射環境監督站承擔放射源擬用位置周圍環境輻射劑量的監測。

二、對於放射源周圍輻射環境背景值監測,按GB/T14583《環境地表γ劑量率測定規範》進行,對於放射源安裝後周圍輻射環境的.監測,按HJ/T61-20xx《輻射環境監測技術規範》進行。監測資料認真記錄,妥善儲存,並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

三、檢測內容:放射源執行期間,監測的內容主要是周圍環境γ輻射劑量率的監測。

四、監測頻次:

1、放射源正常執行時,每年進行兩次監測,資料存檔備案;

2、放射源進行維修前後,應分別進行一次監測;

3、事故發生後,在事故處理前後對其周圍環境分別進行一次監測;

4、放射源退役時,應進行一次退役監測。

五、監測點的位置:

1、放射源正常執行和維修前後的監測點位置為:鉛罐表面、距源罐表面1米處;

2、發生事故時監測點的位置為:可能受到放射性汙染的區域。

3、放射源退役時的監測點位置為:鉛罐表面、距源罐表面1米處、過去安裝或存放場所。

監測方案 篇8

為了加強地震監測工作,提高地震短臨跟蹤預測能力與水平,減輕地震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根據我縣實際,制定我局地震短臨跟蹤工作方案。

一、震情背景

省20xx年度地震趨勢會商會確定的地震趨勢意見中涉及我州部分縣,尤其是20xx年發生“11.22”康定6.3級和“11.25”康定5.8級地震,表明我州及鄰區在20xx年度地震活動水平增強的可能性較大,防災減災部門應當高度重視地震短臨跟蹤工作。

二、工作目標

以強化重點危險區震情短臨跟蹤為重點,以科學把握重點危險區及其周邊異常和震情形勢變化,為地震短臨預測預報作出努力,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損失。

三、工作思路

(一)依據全省20xx年度地震趨勢會商會確定的重點危險區和州防災減災局關於印發《20xx年度地震短臨跟蹤監測工作方案》的通知(甘減災發〔20xx〕3號)要求,我縣在所劃定的重點危險區內,因此必須加強地震微觀、巨集觀監測工作。

(二)嚴格震情值班制度。嚴格實行24小時震情值班制度,切實搞好防災減災局現有通訊工具的管理和維護,確保震情監測、地震應急資訊傳送暢通。

(三)按照《省地震局關於加強市縣地震監測預報和震情跟蹤工作的.通知》和《州防災減災局關於印發20xx年地震短臨跟蹤監測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積極爭取人員配備和經費投入,確保有人做事,有條件做事。

四、組織機構及工作職責

地震短臨跟蹤工作要在州防災減災局和縣委、縣人民政府的領導下進行,縣防災減災局成立地震短臨跟蹤監測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縣防災減災局局長

副組長:縣防災減災局副局長

成員:縣防災減災局工作人員

各鄉鎮防災減災助理員

主要職責:按照省地震局、州防災減災局對地震短臨跟蹤監測工作的總體部署和要求,研究協調解決我縣地震短臨跟蹤監測工作重大問題;開展地震短臨跟蹤監測相關工作;督促指導各鄉鎮、縣級各單位地震短臨跟蹤監測工作。通過強化地震監測,捕捉地震前的各種微觀、巨集觀異常現象,充分有效地分析異常特徵,為上級防災減災部門和地方黨委、政府及時準確地作出地震短臨預報提供依據。

五、工作措施

(一)地震監測預報。

按有關要求及規定對震情進行監測與分析速報,尤其是要加強對地方震、近震以及震群的監測和速報工作,出現震情必須按規定速報州防災減災局,對未按規定速報和上報的要追究值班人員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二)巨集觀異常的上報與核實。

各鄉(鎮)防災減災助理員,要認真做好本地區地下水、動物、氣象等巨集觀異常資訊的捕捉、收集、上報與核實工作。縣防災減災局將根據上報的巨集觀異常情況及時的收集彙總,組織人員進行調查核實,及時做出分析意見,並寫出巨集觀異常情況報告上報縣委、縣人民政府和州防災減災局。

(三)會商及預報。

綜合各種地震巨集觀、微觀異常情況,堅持震情會商制度,按時將會商意見速報縣委、縣人民政府和州防災減災局。若出現明顯異常或發生緊急震情,要隨時進行會商或緊急會商,並將會商意見迅速上報。加強與周邊地區防災減災部門的溝通與協作,進行資訊互通,資料互補。根據地震活動發展趨勢和地震學指標的演化程度,若短臨異常相對集中出現時,及時向縣委、縣政府和州防災減災局提交觀測報告。

六、地震短臨跟蹤任務

根據全省20xx年度地震趨勢會商會劃定的“及鄰區地震危險區”的劃分範圍,抓好我縣地震短臨跟蹤監測工作,力爭為短臨跟蹤監測和短臨震情分析預測取得實效性作出努力。

七、短臨跟蹤監測措施

(一)在地震短臨跟蹤監測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將全縣日常監測與重點危險區的地震短臨跟蹤監測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加強現有地震監測臺點的管理,為短臨震情監測和分析預測提供連續、可靠的監測資料,安裝有“地震烈度儀”的鄉要落實專人進行管理,確保其正常執行。

(二)按有關要求及規定對震情進行監測與分析速報,尤其是要加強對地方震、近震以及震群的監測和速報工作,出現震情必須按規定速報州防災減災局。

(三)規範報送程式,做好觀測資料登記、報送和材料歸檔工作。按照各鄉鎮及時將監測的地震巨集微觀異常情況報縣防災減災局,再由縣防災減災局報州防災減災局的程式進行。同時,鄉鎮和縣防災減災局要做好資料資料登記、儲存和歸檔。

(四)密切跟蹤監測巨集微觀異常。嚴格按照《省地震局關於印發省地震前兆異常核實工作規程(修訂)的通知》和《州防災減災局關於印發州地震前兆異常核實工作規程(試行)的通知》,做到異常落實不過夜。無論任何時間,只要發現巨集、微觀異常,必須及時上報州防災減災局,並派人員進行核實。其中,一般巨集微觀異常由所在縣防災減災局進行核實,以電話和書面材料兩種方式上報州防災減災局。重大巨集微觀異常由州防災減災局派員和縣防災減災局一起進行核實,寫出專題報告上報省地震局。特大巨集微觀異常由州防災減災局請求省地震局派專家聯合進行調查核實。

(五)加強震情分析預測工作。嚴格執行震情會商制度,加強與州防災減災局和周邊縣防災減災部門的聯絡與交流,及時交換異常資訊。

八、其它

(一)根據震情發展變化情況及經費情況,對本方案中的有關內容可作臨時調整。

(二)本方案經地震短臨跟蹤監測領導小組審定後印發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