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校本課程教學方案

工作方案 閱讀(1.07W)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解決一個問題或者一項工程,一個課題的詳細過程。那麼優秀的方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校本課程教學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校本課程教學方案

校本課程教學方案1

一、指導思想:

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運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獲取各種資訊,獲得獨特的體驗,在交流中宣傳學生的閱讀潛力和語言表達。

二、具體目標:

1.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意識和能力。可以在閱讀時間、形式、速度、方法、內容上有很大的突破。

2.培養學生的智力水平。語言在豐富和積累的同時,可以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提高思維水平。

三、閱讀速度和內容:

1、提倡閱讀,每分鐘不少於50至60字。

2.閱讀簡單的'文學和語言讀物,如童話、兒歌、寓言和故事。

3.看一些數學書;自然和社會科學讀物。比如《十萬個為什麼》,也可以選擇一些適合學生的有聲書。

四.方法和措施:

1、提倡以課內閱讀為補充,課外閱讀為主要方式。

2.組織閱讀水平互補的閱讀小組。應選擇每個小組的組長來領導、監督和管理小組的閱讀過程。

五、課程計劃

第一課時:提前安排並參觀音樂書,然後參觀音樂書瞭解音樂書吧的佈局和環境。

第二課時:從封面、目錄、扉頁、出版日期、出版社、作者等方面具體分析理解一本書。

第三課:學會給書分類

第四課:介紹你最喜歡的一本書

第五課:閱讀寓言

第六課:閱讀童話

第七課:講你最喜歡的故事

第八課:閱讀筆記

校本課程教學方案2

一、課程定位

校本課程是由學校自主開發的課程,由學生自願參加,以學生活動為主,與必修課程一起構成學校課程體系。但它與必修課程在內容、要求的深廣程度和活動形式等方面又不盡相同。校本課程更突出學生的自主性、自願性和靈活性。它對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團結協作的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開發目標

1、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培養一批覆合型、科研型的教師。

2、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完善的能力。

3、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使學生熱愛學校生活,適應社會。

三、開發原則

1、自主性原則: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多給學生想象、創造空間。

2、自願性原則:尊重學生的意願,自選組別,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3、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以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靈活的作內容形式上的'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4、開放性原則:體現在目標的多元性,內容的寬泛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評價的差異性。

四、校本課程的開發內容

家鄉農具超市

家鄉農作物的調查與研究

校園園林藝術

動物大觀園

五、校本課程教材編寫要求

教師應從以下四個渠道挖掘教材資源,1、自編教材;2、選編教材;3、選用優秀教材;4、拓寬現有教材。

六、校本課程的開發步驟

㈠建立領導機構:校本課程開發小組。

組長:

成員:

㈡前期論證

1、利用現有資源,徵集教師意見,確定校本課程的具體內容。

將開發的課程綱要拿到學生及家長中徵求意見,看所開課程學生、家長是否意願。

㈢培訓師資

1、校本課程理論。內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校本課程研究。培訓方式:講座、研討

2、教師專業知識培訓。學校對擔任校本課程的教師進行相關專業知識培訓。

㈣撰寫課程綱要。

課程綱要闡明以下幾方面內容:

1、課程目標:(全面、恰當、清晰地闡述課程涉及的目標與學習水平)

2、課程內容或活動安排。

3、課程實施:(包括方法、組織形式、課時安排、場地、裝置、班組規模等)

4、課程評價:(主要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定,涉及評定方式、記分方式、成績來源等

㈤教師正式開題,學生自主選擇。

開課之初,教師給15分鐘時間向全體學生介紹所開課程的主要內容、目的、授課方式等,讓學生根據教師的介紹自主選擇。

㈥校本課程實施。

教導室做好監按、測評。參與聽、評課的指導,調控校本課程實施情況,總結經驗,解決問題。

㈦課時安排:校本課程每週1課時

七、校本課程的評價

1、授課教師的評價。教導室通過聽課、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對教師進行考核,並記入業務檔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學生選擇該科的人數,二看學生實際接受的效果,三看領導與教師聽課後的反映,四看學生問卷調查的結果。

2、學生的評價。校本課程不採用書面方式的考試或考查,對學生評價主要是三看:一看學生學習該課程的學時總量,作好考勤記錄。二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如態度、積極性、參與狀況等,可分為“優秀、良好、一般、較差”等形式記錄在案,作為“優秀學生”評比條件。三看學生學習的成果,學生成果可通過實踐操作、作品鑑定、競賽、評比、彙報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績優秀者可將其成果記入學生學籍檔案內。

八、校本課程的教學管理

1、任課教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按步實施、教導室隨機聽課,隨時測評。

2、教師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學生考勤記錄。

3、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4、教師應儲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5、任課教師要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

6、每學期召開一次校本課程研討會,展示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解決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校本課程的實施情況。

校本課程教學方案3

一、校本課題立項工作的背景及思路

為了更好地促進全體教師參與到課題研究之中,本學期我們組建了學校中心課題組,並出臺了《學校中心課題組校本科研工作實施方案》,將我校承擔的晉中市課題《國小語文教學中有效組織小組學習的研究》、《國小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以及區級課題《關於課堂學習小組的建設和小組學習策略的研究》等3項課題分解為若干項與老師們關係密切且比較容易入手的小課題,在校內開展子課題立項工作。

所謂“校內子課題”是針對我校提出的《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實驗研究》校級總課題而言的。我校決定從今年起,將校內子課題立項工作常規化、規範化。同時將市級課題、區級課題和校內子課題一併納入學校常規課題管理體系,實施統一的管理程式,重視過程管理,並於每個學期定期召開課題研討會。

二、學校課題管理小組暨科研骨幹團隊

為更好地促進學校課題管理的規範化和提升學校課題研究的真實性,在學校中心課題組的基礎上成立課題管理小組暨科研骨幹團隊。負責各教研組常規課題的指導、督查和校內優秀論文成果的評選工作。課題專家委員會成員由各教研組推薦產生,要求能夠積極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管理思想,積極參與課程改革,有較強的科研能力,並有一定的課題指導能力。

三、學校校本課題系統:

學校總課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實驗研究》

總課題負責人:xx(校長)

子課題:

市級課題:《國小語文教學中有效組織小組學習的研究》

課題負責人:安xx(副校長)申報時間:xx.10

市級課題:《國小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

課題負責人:鄒xx(數學骨幹教師)申報時間:xx.10

區級課題:《關於課堂學習小組的建設和小組學習策略的研究》

課題負責人:安xx(副校長)申報時間:xx.1

校級主要子課題設定及其負責人:

課題總負責人:楊xx(副校長)

英語小組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張xx

《科學課如何指導學生小組學習》王x

《社會課小組學習的有效策略》趙xx

《美術小組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王xx

《音樂課如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張x姚x

《體育課如何指導學生小組學習》楊xx李x

四、子課題選題建議

上述課題研究方向是從巨集觀的角度依據課堂教學改革和三步導學教學模式設計,旨在幫助老師們確定思考的方向;子課題是從中觀角度結合我校課程改革實際進行設計,旨在幫助老師們確定研究的大體方向。

校內子課題研究一般要求選題要小,從某一個細微的角度為切入點,確定研究的目標、內容與方法。所以,建議老師們在選題時儘可能從微觀的角度入手,選擇某一個點作為切口,開展實在的、細緻的、具體的、深入的研究。

五、子課題申報及相關要求

1、選題與申報時間

每學期開學為課題選題與審報時間,根據平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困惑,結合區教研室關於“構築學生課堂,改善學習生活”實驗研究及我校小組學習課堂教學改革實踐等確定研究課題,填寫立項表,向學校中心課題組審報。由學校課題管理小組暨專家委員會確定是否立項。

2、課題研究內容要求

課題研究要求從所教學的學科、班級、學生實際出發,研究物件具體、研究案例真實(必須是自身教學中鮮活的故事)、研究成果有效(給自已教學起到促進作用)。

3、課題規模及週期

子課題研究可以一人單獨完成,也可以多人合作完成;子課題研究時間一般為半年或一年。如果是市級、區級課題可以成立課題組,研究週期為一個學年或以上。

4、過程管理

每學期由學校課題管理小組暨科研骨幹團隊組織召開課題研究研討會,由課題負責人彙報研究工作的進展情況,並上交課題研究階段報告。

5、結題要求

每學期末或學年末為課題初步結題時間,課題結題要有結題成果(初稿)。結題成果一般分為論文和研究成果報告(教學成果)兩種。課題初步結題後,要在每學年度下學期對課題成果進行實踐驗證,然後對成果進行修訂完善,形成終稿。

6、課題成果評選

每年5月底由學校課題管理小組暨科研骨幹團隊組織本學期優秀論文成果評選,然後根據區教研室所核定的指標數目進行擇優上報。市級、區級課題結題成果按照優秀成果進行申報,校內子課題結題成果按照優秀論文進行申報。

六、本學年校內子課題立項的具體要求

自本方案發布之日起,本期課題立項即正式啟動,下學期開學一週內將立項表以自己姓名命名傳送至學校教導處。然後由學校課題管理小組對所有申報立項的課題進行審批,確定是否立項。

校本課程教學方案4

課題:我們身邊的線教學目標:

1、認識各種各樣的線,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感受線的美感和表示力,提高同學的審美能力

2、能運用千變萬化的線來描繪自然美和生活美,從繪畫實踐中發明“線的藝術”。

3、培養同學的觀察習慣和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能運用各種線描繪物象形體

教學難點:運用千變萬化的線來描繪自然美,生活美

教學準備:課件、毛線、膠水、刷子等

教學程式:

一、審美與欣賞

(一)1、欣賞大自然中的`線

螢幕一一出示“樹林”、“小河流”、“梯田”、“瀑布”等圖片

師問:美嗎?美在哪裡?

師小結:筆直的樹幹表示了它高大挺拔的直線美,彎曲的小河流上有波紋盪漾的曲線美、折線美,當然我們還從其它幾幅圖中感受到了長線、粗線、交叉線帶給我們的美感,可見線條美無處不在。

2、教學各種線條

3、到生活中找線並揭題

(二)欣賞畫家的畫

這麼美妙的線條,畫家們是怎麼運用它的呢?

A出示“八十七神仙卷”→生談感受→師小結並補充講解

B出示“和平的面孔”→生談感受→師結合故事講

1、師:這幅畫的背後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想聽嗎?

2、師:故事發生在1940年的8月,當時德國法西斯閃電襲擊法國,立即攻下了巴黎,滯留在巴黎的西班牙大畫家畢加索,憂鬱的呆在自身的畫室裡。突然,鄰居老人拿著一隻死鴿子,闖進畫室,悲傷地對他說:“畢加索先生,我那可憐的小孫子被萬惡的法西斯活活打死在街頭,連小小的鴿子都被掐死了,先生,求你畫個鴿子吧,用它來紀念我那慘死的小孫子!”

3、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想說的?生談感受

4、師:對啊,畫家帶著對他們的深深同情,畫下了這幅畫。你看,美麗的少女頭像上還有一隻振翅欲飛的鴿子,那隻歷經滄桑,飽經憂患的鴿子,滿含著畢加索對和平的追求與渴望,當時一發行便立即成為了和平的象徵,迅速出現在世界各地。

C出示“霍安。米羅”的畫→生談感受

D出示“舞蹈速寫”→生談感受→是小結

二、創作與表達

1、今天我們也來學大師用線,不過我們用的是毛線,請同學們認真看老師是怎麼做的。

(師示範擺線)

2、小組討論製作步驟

3、提出製作要求

三、同學製作,師巡迴指導

小組之間作業交流

派代表介紹本組的作品,在組與組評

校本課程教學方案5

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成部分,搞好校本課程的開發是落實新課程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給學校的發展,給教師專業的發展,給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舞臺。所以我校要依據黨的教育方針、國家課程實施計劃,根據學校的辦學目標,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特色及西安豐鎮豐富的資源優勢,認真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理念

校本課程開發體現“促進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學生通過感知、感悟和體驗受到本土文化的薰陶,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強調體驗性活動等社會實踐,克服課程脫離社會生活的弊端,密切學生與本地經濟發展和社會變化的聯絡,使學生了解家鄉,熱愛家鄉,增強建設家鄉的責任感;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索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

根據校本課程的意義和本鎮、本校實際,制定本校校本課程的開發主要目標如下:

1)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2)瞭解家鄉的鄉土文化,吸收鄉土文化的營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

3)能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4)初步學會進行人際溝通和交流,發展合作精神,培養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

5)初步具備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之下,按學習單元分別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提出具體目標,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特點

校本課程是為了指導學生獲得感性知識,促進學生動作技能、人文情懷的發展而設計的一系列針對本校實際的以教學、綜合實踐活動為中介的學生主體活動內容和形式。根據本土實際,我校校本課程建設力求突出以下幾個基本特點:

1)課程內容的鄉土性。教材植根於現實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在使用過程中,以本地的生產、生活和環境為學習研究物件。因為學生生活在進化,相關的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便於學習操作。

2)教學方法的活動性。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課程的實踐性與體驗性。以綜合實踐活動為主,為學生設計體驗性活動和研究性專題。我們的目的並不僅僅是學習鄉土知識,而是讓學生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得到鍛鍊培養實踐能力。

3)課程本身的開放性。課程的開發實施富有活力。課程的開發吸收廣大教師、學生參與,課程由教師去實施,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師生在積極互動中,共同發展。課程在開發實施過程中需要不斷的修正完善,師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補充、調整。

四、校本課程編制的原則

在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則:

1)主體性原則:教師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在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中要重視教師的主動精神,沒有教師積極主動的工作,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是十分困難的。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校在編制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參與,根據學生的需要不斷優化校本課程。

2)開放性原則:以生為本,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對校本課程的選擇具有自主權。教材本身在實施中,教師要靈活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並不斷反思出現的各種問題,對教材隨時予以補充、調整。

3)量力而行原則:學校在確立校本課程開發目標時,充分考慮本校教師隊伍的整體實力、科研水平,根據現有條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努力使校本課程實用、可行。

4)個性化原則課題組從實際出發,挖掘、發揮地域文化優勢,並以此打造學校特色。

五、校本課程的內容

開發校本課程,需要對校本課程資源進行評估與選擇,根據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予以補充、拓展的原則,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和社會的特點和需要。在充分根據學校課程資源和地方資源的.基礎上,開發旨在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化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

1)開發學校教師資源。我校有一批有志於從事校本課程研究的教師,他們有較高的積極性和潛在素質。據此,可開設聲樂、器樂、美術、舞蹈、書法等藝術類課程;朗誦、演講、寫作等文學類課程;籃球、乒乓球、象棋等體育類課程。

2)西安豐鎮校外教育資源豐富,根據本鎮實際,以家鄉地理——家鄉歷史——家鄉經濟——家鄉人物——家鄉旅遊——家鄉文化——家鄉特產為體系,介紹家鄉的地貌風情,激發起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充分利用家鄉的資源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多方面興趣愛好。

西安豐鎮是個千年古鎮,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經古文化調查發掘了一大批文物古蹟和歷史史料,有500年以上古建築22座,古橋樑3座等,有諸葛亮後裔、劉備後裔、李頻後裔等家普和珍貴史料計10姓、12套,2000餘萬字,有國家級旅遊風景區——西安豐“江南懸空寺”、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新葉古民居、裡葉十里荷花等景點。利用這些資源,組織學生參觀訪問,瞭解古文化,讓學生通過參觀欣賞、考察等方式,更深地瞭解家長的歷史,指導學生進行寫作,進行美的薰陶,以及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思想教育。

西安豐鎮地理環境優越,土壤肥沃。蓮子產業已成為我鎮的支柱產業,先後建成了杭州市蓮子產業化生產基地和浙江省蓮子出口創匯示範基地,裡葉白蓮獲浙江省名牌、省農博會金獎。還有西瓜、紅花菜、柑桔等農特產品也有一定的規模和特色。利用這些資源可以讓學生了解種植蓮子的方法、蓮子生長的過程、蓮子的功用等常識類課程,瞭解家長的特產。

六、校本課程開設計劃

各年級結合學校的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結合教師個人素質、學生年齡特點等逐步實施,並在實施中完善,總結經驗。一般以班或年級為單位安排在興趣活動課進行,具體教學時間一般是每週一節課,也可以進行集中安排(如春遊、秋遊、考察等活動)。學校教導處負責課表安排,由具體課任教師組織教學。而大型的活動,則由學校統一安排,如春遊、秋遊等由少先隊大隊部負責組織。

七、校本課程的評價

1、成立校本課程評價領導小組(由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兼),教導處具體負責校本課程的檢查和評價工作。

2、對校本課程的評價。應重視過程性評價,旨在提高教師的學業水平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3、各任課教師每學期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採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評價,評價學生對該科目學習的興趣需求、學習效果。

4、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評價體系將體現:

(1)評價內容多元化;

(2)評價過程動態化;

(3)評價個體主動化;

(4)評價方式的質性化;

(5)評價行為日常化;

(6)評價結果效益化。

八、做好校本課程的管理。

(1)完善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申報制度。

(2)鼓勵每位具備校本課程開發能力的教師自主申報開發課程,積極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3)根據教師所申報課程,對學生興趣、特長、需求進行調查,確定開發專案。

(4)校本課程領導工作小組指導教師制定校本課程實施計劃。

(5)組織實施、落實實施計劃。

(6)每學期校本課程領導小組組織對校本課程實施情況進行評估,並給予適當獎勵。

(7)加強校本課程及教輔材料、學具等設施的管理。

(8)加強校本課程檔案建設,對校本課程開發中的所有資料蒐集整理好,期末上交校本課程研究領導小組,以利總結、改進和推廣。

校本課程教學方案6

一、什麼是教學目標?它與《課程標準》、教學任務是一種什麼關係?教學目標是怎樣分類的?

二、為什麼說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當前在確定教學目標上還存在哪些問題?

三、《課程標準》中提出的三維目標,其中關於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目標你是怎樣理解的?

目標是人類做事的內在動因,目標越具體明確,做事的自覺性積極性越高,效率越高,反之越低。

什麼是教學目標?所謂教學目標就是教學中師生所預期達到的學習結果和標準。

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有所不同。教學任務是以教師為主體是教師在教學中的主觀期望。教學目標是將教學任務進行量化的規定,可觀察、測量。教學任務僅限教師所用,而教學目標是師生共用的。

教學目標的分類:黨的教育方針

課程目標總目標

單元教學目標

課時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

2、過程與方法目標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教學目標的編制建議

1教學編制目標存在的問題

(1)盲目性

許多教師平時注重對教材的鑽研,而忽略對《課標》的學習,它是教育工作的“小憲法”,它具有法律效力。而教材是《課標》的具體化,有些教師缺乏對《課標》的學習和掌握,把握不住教學的重、難點,導致教學偏離方向,如;不依據課標教材和學生實際而是根據自己興趣愛好,隨心所欲,自己知道的地方就誇誇其談,自己知道少的地方就講或不講,

(2)缺少獨立思考機械照搬

有些老師圖省事,不是通過自己勞動編制出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把教科書、教案上的設計目標照抄下來,比較籠統空乏。

(3)不確切

有的教師由於不能系統、全面的掌握教材,制定目標存在要求偏低或過高情況,偏低--對學生已掌握了的東西,還要反覆講解,偏高--隨意拔高要求追求難度學生難以接受,沒有抓住重點。

(4)不全面

三維目標不能完整全面體現

如何做好編制教學目標工作

需要做以下四個層面的工作:

(1)領會《課標》(指導方針)

(2)弄懂吃透教材(加工材料)

(3)瞭解分析學生(編制依據)

(4)掌握編制方法(操作技術)

學習領悟《課標》的方法和策略

(1)精讀:通過通讀、精讀原文,作必要的`圈點,重點地方應背記。

(2)結合:以《課標》為出發點,到教材中找落腳點,融為一體。

(3)提醒:一是在自己床頭常放一本《課標》,自然無意的翻著,一是在教案空頁上抄寫《課標》。

(4)對比:與過去《大綱》進行對照,思考為什麼這樣變化。

(5)取經:向別人請教,向有經驗教師請教,在報紙雜誌聽講座看觀摩來學習。

3、教師在編寫教學目標時應掌握的要點:

教學目標包括單元教學目標與課時教學目標,課時教學目標是在單元教學目標基礎上編制出來的。

(1)全面-----體現多元化------案例

在教學目標編制中,要注意幾個問題。

第一,三維目標是整體不能分開,雖然從編制上可以分開列舉,但實際在教學中是很難分開的,它是在教學同一過程中實現三個目標,而不是一個目標一個目標完成。尤其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要體現滲透。

第二,陳述的語言要體現“學”的結果,而不是教的任務,就是說教學目標應表述學生通過教學活動之後的知識技能,情感變化。

校本課程教學方案7

一、指導思想

堅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指導方針,滿足學生運動技能,藝體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發展的需要,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有利於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校園特色文化,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二、基本形式

“走班”就是學生打破原來常態下的年級和班級組織,依照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自主選擇輔導老師和活動的內容、形式,教師與學生通過自由選擇和雙向選擇,建立新的班集體後統一管理。本學期校級共設定了越劇、車模、攝影、魔方、科幻畫、石頭畫、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等十多個校級社團,進行拔尖型的教學;年級層面按照班級數設定了書畫、棋類、動手做等社團,進行興趣培養式的教學。

校級節日活動進行整體安排:三月份是第四屆“補天閱讀節”,四月份是首屆“補天戲曲節”,五月份是“補天科技節”,六月份是“補天體育節”。這些節日活動的安排納入“選課走班”的內容,將整體佔用半天的時間搞活動。

三、時間設定

每週利用兩個半天實施:週三下午第二課全校實施具有區域地方特色的越劇課程,根據學生的已有層次選課;週三下午第三課全校實施年級和校級層面的興趣活動走班。週三下午第一課和週五下午三節課,分別實施閱讀、思維、美文和主題活動社團,這些社團均能做到年級內同時(或部分同時),將在該學科的範疇內,根據學生的水平和興趣,實施走班教學。

四、實施過程

(一)全員參與走班課程的研發

每一位教師要樹立“我就是課程”意識。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專長,積極主動地輔導社團、研發課程。每位教師要無限相信卓越課程成就卓越教師,卓越教師研發卓越課程,積極倡導“學科+特色+人生導師”的創新思維,擁有屬於自己、影響學生生命成長課程。

一是開發學科課程。加強和完善原有專案工作室,組建新的'專案攻堅團隊,發揮團隊效能,做到有計劃、有方案、有活動、有陣地、有保障、有成果。繼續完善越劇、車模、攝影、魔方、科幻畫課程,開始創編“五彩”石畫、十二生肖、戲曲、橡皮筋、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器樂、聲樂等特色課程。二是開發傳統課程。深度研發“補天文化”,開發升旗、入學、成長、畢業、集會等儀式課程,開發戲曲(藝術)、科技、體育、閱讀等節日課程。用豐富多樣的課程為“選課走班”奠定實施的基礎。

(二)高度重視走班教學的過程

1、召開全體教師動員會,號召全體教師結合自己的愛好特長,確定所欲開設的課程,報少年宮稽核確定。

2、少年宮採用自主申報和學校派發相結合的方法,確定走班的具體專案,向相關年級的學生公示。全體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願報名,形成新的教學班級。

3、指導教師根據確定的專案研發課程,形成校本特色教材,組織教學。

4、學期末結合“學生慶典活動”開展走班教學的成果展示活動,評選優秀團隊和優秀個人。

五、基本規則

1、凡一經確定參加各組活動的學生,不得隨意缺曠和改變組別,學生出勤由輔導教師每天作好記載,及時與班主任聯絡和反饋情況。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視走班選課活動,配合各輔導教師開展工作,敦促報名學生按時參加選修活動。

2、輔導時間為週三和週五下午,輔導教師必須按照規定時間和地點開展輔導工作,有事不能開展當日選修工作的,必須提前向領導小組報告,作好調課安排,通知好學生,否則將按曠課計算,若造成意外事故將承擔主要責任。

3、領導小組按每天課程時間到指定地點檢查。此項工作由學校統一組織開展,納入學校課程管理。

校本課程教學方案8

一、課程改革與教學設計有什麼關係?

二、按照《課程標準》和新教材,教師在教學設計上應樹立哪些新理念?應探索哪些新方法和新策略?

三、當前課堂教學上存在大量高耗低效的教學浪費現象,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優化教學設計角度去思考,應該怎樣加以克服和解決?

課堂—是教師的主陣地,課堂上是否具有鮮活的生命力,教學設計的好壞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大多數教學水平高,課上得比較好總是有一定的教學設計能力。而有些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差,水平低,表現在課堂上就是他們不會做課堂教學設計。因此,教學設計在教師教學能力中居於核心地位,它既是教師的一種綜合能力,也是一種創新能力,因為設計教學的過程,既可體現教師的教育思想、理念,又涉及教師駕馭教材和處理教材的能力,它反映的是教師的創新思想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具備這些能力,教學才能上層次、上水平,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研究表明,今天的教學設計和以往的備課(教案)是不相同的。

首先從著眼點上看,以往備課教師關注的是“課”,忽略的是“人”。教師為如何“講”而做準備。而教學設計則不同,它關注的是“學”的研究,探究的是“以學定教”問題,這是符合新課改教學理念的。

其次,從發揮教師作用看,以往備課教師是在執行貫徹教學大綱,教師研究如何去原封不動地傳授好教材的知識。我們的教師無異成了二傳手。因此教師的個人的教學創造性,教學個性無法得到發揮。而教學設計則要求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執行者,更是課程的開發者。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提倡創造性使用教材,需要教師具有優化組合教材的能力,要求教師高了。

俗話說得好,凡是預測立,不預則廢。

什麼是教學設計?所謂教學設計,是指教師在課前為完成教學目標,預測教學內容、學習環境、學生行為、教師行為所引起的結果,並籌劃學生學習方式、教師教學行為的總體構想。

那麼教學設計與課改有何關係哪?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頒佈預示著基礎教育改革是一次從教育思想到教學內容,從教學組織形式到教學評價的深刻的變革。這是一次帶有文化轉變意義並改變教師角色整體系統的深刻的改革。因此,教師要在教學整體設計上加以突破。沒有整體教學設計上的轉變和突破,就不可能貫徹精神,完成不了教學任務。例如:傳統教學模式六步法-師生問好-發生訓練-複習歌曲-新授課-歌曲處理-綜合表現。可以看出來這樣的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把學生封閉在教師劃定的圈子裡,與新課改相違背。按新課程理念我們構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創設情境-活動體驗-師生探索-拓展延伸。這樣才能真正給學生更主動參與、積極思考的空間,使他們積極主動發展。

課改實施以來,大多數教師在備課時已用新教學設計替代傳統的“教案”有的教師把教學設計分為“設計理念”“設計特點”“教學過程中設計意圖”後附“課後反思”。

有的教師教師教學設計含有“分析教材”“分析學生”“設計理念”“設計思路”“教學過程”後附有“教學手記”。各人有各人的特色和寫法。可以看出課改後教學設計從淺層次的編寫教案進入深層次的教學設計。

但目前我們課堂教學嚴重存在高耗低效的教學浪費現象,表現如下:

1、教學目標意識不強

教師備課時間不充分,弄不清教學目標,上課抓不住重點,難點,課堂隨意性大,東扯葫蘆西扯瓢,教學完全處於盲目狀態

2.教材處理不當

由於教師不做總體設計。教材沒能很好處理。重點不突出,主次不分明。由於不善於教學設計,內容不連線,缺乏整體感,沒有教學主線,缺乏條理性。

3.教學方法單一枯燥

教師講的多,不給學生思考、交流時間。更沒有活動自由的空間。造成學生沒有興趣,失去學習的慾望。

4.追求形式,不重實效

不重實效,只是追求形式上的熱熱鬧鬧,學生自由放任,輕輕點水,缺乏內涵。導致教學時間精力上的浪費。

要解決以上的問題,必須靠優化教學過程。必須抓住課堂教學設計的優化。教師在新的教學設計中應轉變六種意識。

—。樹立課程意識。

傳統教學教師有的是大綱意識,教材意識,教參意識,而缺少的是課程意識。按照新課程理念,強調課程是由教科書,其他教學材料,教師與學生、教學情景、教學環境構成的一種生態系統——也就是我們要樹立大的課程觀。

那麼樹立課程意識,意味著什麼?

首先,發揮課程的整體功能。教學過程是由教學內容,學生,教師,教學組織形式,教學環境五種因素整合而成的。它是一個系統。只有孤立的每個因素都集中整合起來,才能更好的發揮課程功能。

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組織形式、環境五個因素的整合。就決定了它是獨特的且永遠變化的。課程不再只是載體,而是教師學生共同探求新知識的過程。

其次,教學組織形式由接受式向探究式轉變。

傳統式課程觀,教學組織形式主要以“講授法”為主的單項資訊交流。新課程課堂上教師變“講師”為“導師”師生資訊反饋,成了多層次、多通道、多方向的立體資訊交流網路“多功能協調”、“立體化”滲透。

第三、教師要由被動地執行和施授課程,變為主動開發創新課程。

以往的教學理念中,課程是國家的'事,教學大綱、教科書、教學參考書都是專家編織出來的,與教師沒有什麼關係。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不是被動的執行課程者而是課程創造者,師生共同參與課程的開發。教學過程成為課程內容維持生成和轉化的過程。

二、樹立過程意識

傳統教學的教師缺少過程意識,重結果、輕過程。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要增加過程意識,不僅要重教學結果更要注重教學過程的本身價值。

案例

增強過程意識,教師必須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過去是清一色答案。沒有問題。知識的價值就在於它為問題而存在。可見我們的過去課堂教學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沒問題”清一色的標準答案,相同的回答,相同的動作,整齊劃一,而新課程強調的是給學生留下問題,讓學生達到課雖盡,餘味卻無窮。

新課程中,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一種新模式。教師帶著一個問題走進課堂,學生帶著無數問題走出課堂。

三、樹立導學意識

所謂導學意識是指教師對學生學習動力、方法、交往方式、學習過程、學習效果、評估的關注、組織和指導。

樹立導學意識首先教師要有“以學定教”的思想。教學設計要以學習者為出發點,關注和挖掘學習者的內部潛能、突出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學,互教互學。教師不僅傳授知識,更是與學生一起分享對課程的理解與快樂。

其次,樹立導學意識、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學習的指導。陶行知說:世界上的先生有三種。第一種是隻會教書,把學生當成書架子字紙簍。第二種先生不是教書,而是教學生。他注意的重心從書上移到學生身上了,不象從前拿學生配書本、而是拿書本來配學生了。而學生還是處於被動地位。第三種先生是好的先生,他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生學。把教與學聯絡起來,讓學生學會學習,為學生一輩子負責,是本次課改的重要任務。

影響學生學習活動有兩大系統:即動力系統和作業系統,但作用不同。

四、樹立開放意識

傳統教學設計一般把學生封閉在以課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活動裡。新的課堂教學設計要突破這三個中心,實行開放式教學。

如何去突破三個中心?首先,突破課本為中心,改變過去講“課本課本、

一課之本”,提倡開發課程資源,即在學好用好教材基礎上,還要超越教材,教材只不過是例子。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其次,突破教師為中心,課堂不在是由教師壟斷的一統天下。教師角色和責任,在於引領和點化,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質疑,最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突破教師為中心,課堂教學用大量靜態化轉變為大量的動態分解分樣的教學組織形式。(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創設各種情景。)

再次,突破課堂為中心,可以在教室內還可以到室外。(看劇、聽音樂會、專業教師訓練、網路)

五、把握整合意識

傳統強調學科獨立,學科本位,科目過多,課改整合基礎教育把各種知識分成若干的學科來進行教學。許多分解的知識本身並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聯絡十分緊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就需要教師在開發和利用資源時,必須具有整合意識,以本教學知識為主。儘可能去吸收各學科知識的素材和營養。(城四整合教研組)

六、樹立創新意識

課改突出特點是為教材的編寫,為教師開發處理教材,為教師組織教學選擇教學方法,為學生評價學習有一定的空間。奧托說:“我們所有的人,都有驚人的創造力,只不過都埋藏在人的較為深層的自我裡,只有付出辛苦且常常去挖掘才能得到寶。”希望每位教師做一個創造型的教師。不斷的挖掘自身的創造力,從而去發現自我、創造自我、超越自我、優化教學設計,形成“與眾不同”的教學風格。一級一級的登上課堂教學的最高境界。

校本課程教學方案9

一、開發背景

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漢字的形體結構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民族智慧,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無限創造力,書法教育可以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養愛國情懷。書法將漢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藝術融為一體,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群眾基礎,體現了美學藝術的博大精深,書法教育可以提高學生漢字書寫能力,培養學生高雅的審美情趣,陶冶學生高尚情操,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促進學生性格、氣質、情懷等內在品質的提升。

二、課程目標

(一)總體目標

傳承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規範書法課程開設,嚴格訓練提高學生漢字書寫能力,規範漢字筆畫、筆順和字形,嚴謹優美漢字的結構佈局,養成學生良好的書法習慣,培養學生的書法藝術特長,陶冶學生美的情操和審美能力。

(二)具體目標

A、學生髮展目標:

1、國小低段:一至三年級著重培養學生硬筆書寫能力,使學生能夠正確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

2、國小高段:從三年級開始,過渡到硬筆軟筆兼學,開始學習毛筆書法。三到四年級學生能夠用硬筆熟練書寫正楷字,還要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五到六年級學生能夠用毛筆書寫楷書。

B、教師發展目標:

不斷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教學和科研能力,在實踐中理解和運用課程理論,實現角色轉變,具備科學的課程意識、嫻熟的課程開發藝術、精誠合作的精神,促進專業水平的提高。

C、學校發展目標:

營造書法藝術良好環境,利用書法教學活動的優勢,形成辦學特色,提高辦學質量,提升辦學品位,打造辦學品牌。

三、內容框架

1、一、二年級:鉛筆字,每週開設1課時書法課程,雙休日每天練字不少於15分鐘。初步認識、瞭解28種筆畫的書寫方法,掌握正確握筆方法和書法姿勢,學會在田字格里規範書寫。培養良好書法習慣,學會使用和保管書法工具。

2、三、四年級:硬筆、軟筆字,每週開設1節書法課程,平時練字每天不少於10分鐘,雙休日每天練字不少於15分鐘。三年級開始學寫仿影楷書,書法教師每天全部判閱點評。四年級開始臨摹名家書法,橫豎行間兼間小楷,書法教師每天全部判閱點評。讓學生初步感知漢字的形體美,養成良好的書法習慣。用楷書把漢字寫的正確、端正、整潔,並有一定的書寫速度。

3、五、六年級:硬筆、軟筆字,開設1節書法課,平時練字每天不少於10分鐘,雙休日每天練字不少於20分鐘。美術課上開展書法欣賞課。學生仿寫與臨摹穿插進行,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書法熱情和靈感,領悟書法藝術的魅力,認識書法的表現力,養成良好書法習慣,掌握軟硬筆書法技巧,形成自己的特色,有一定的書寫速度。提高審美能力,豐富審美情感,體驗成功喜悅。

四、工作評價

(一)為了提高全體輔導教師和學生的學習和工作積極性,每年“六一”“元旦”舉辦全校大型書法、繪畫作品展覽活動,評出優秀作品獎、優秀輔導獎。

(二)對學生評價:根據學生興趣、態度、作品及作品獲獎情況,按照優、良、合格的等次,採用三級評價法:一是學生自評;二、是班級互評;三是學校總評,每月評比一次,每學期考查一次,評價結果裝進個人的成長記錄袋。其次,徵集優秀作品和獲獎作品。

(三)對教師的評價。

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把教師指導工作記入工作量,納入教師的業績考核。學校把每星期書法課授課情況、學生書法考查情況及書法展覽情況彙總,作為語文教師評優、評先的條件之一。

校本課程教學方案10

一、校本課程的評審

1.校本課程開設申請由開發者個人提出申請,並填報申請表。

2.校本課程的申報與評審一般每學年組織一次。

3.總課時2-6節的校本課程(短課)經教科研室稽核批准後,通知所在科組備案。總課時18節以上的校本課程(長課),需課程開發者填寫校本課程評審表,經科研室初審、試開課後,提交學校校本課程管理委員會評審。

評審包括陳述與答辯兩個過程。對課程的陳述主要包括:課程目標、課程內容綱要、教學物件、教學時數、考核方法等(要求使用課件,限時5分鐘)。之後,就評委提出的一兩個相關問題進行答辯(一般不超過3分鐘)。

針對課程目標,課程的科學性與時代性、實用性,以及課程與我校文化建設一致程度,校本課程評審委員進行評議,寫出評審意見。

4.組織實施

通過答辯,經校本課程管理委員會稽核通過的專案,開發者應制定具體的授課計劃,包括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活動序列、班級規模、資源配置、學習評價方式等。教師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完善校本課程的建設,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實現課程的動態開發。

二、校本課程的教務管理

1、教務室應提前做好學校課程計劃。一般在學年第一學期第一週確定開課課程和選課名單,第二週正式上課。

2、做好選課指導。在學生選課前,由教務室印刷課程簡介資料,年級組組學生選課,任課教師輔助年級組做好選課介紹和具體指導。

3、學生選課前,在校園網上公告本學期將開設的校本課清單和校本課程簡介,供學生檢視。

4、每學期開學第一週的週日上午定為學生選課時間。學生選課期間,學校的資訊大廳向學生開放,供學生選課。如學生所選課程因選課人數等因素未能開課,應重新選擇,鼓勵學生根據自己意願提出多於應選課程數,便於學校調劑。

5、學生選課完成,教務處排出校本課程開課課表,確定上課教室,編制學生名單和成績記錄卡。

6、做好校本課程資料收集、歸檔等工作。

三、校本課程的教學管理

1、校本課程每次課記2個課時(上課與課程開發各1課時)。

2、教師應按要求到指定教室上課,上課點名,做好學生出勤記錄。學生不得隨意缺課,如無故缺席2次或因故缺席3次不得參加該課程考核,並按學籍管理的有關規定處理。

3、教師如需要臨時調課,需提前報到教務處,由教務處統一安排,不得私自調課。

4、學生在收到學校課程上課通知後,原則上應服從學校安排到指定教室處上課。特殊情況,經教務主任同意後才得更改。

5、學生在達到出勤率的要求並參加該課程的'考核可獲得該課程的學分,一般15課時計作1學分,成績按優、合格、不合格記錄歸檔。

四、校本課程評價

1、教學過程評價

著眼於教師教學過程的發展性評定。教務處通過聽課、查閱教學簡案、學生問卷等形式,對教師進行考核,並記入業務檔案。

2、學生學習效果評價

學生學習評價主要是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成績作出評價,評價要有利於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校本課程不採用書面方式的考試或考查,對學生評價主要是發展性評價:一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如情感態度價值觀、積極性、參與狀況等,可分為“優秀、良好、一般、較差”等形式記錄在案。二看學生學習的成果,學生成果可通過實踐操作、作品鑑定、競賽、評比、彙報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績優秀者可將其成果記入學生學籍檔案內。

3、每2年評選一次校本精品課程評選,對開設滿2年或以上的校本課程,可參評精品校本課程,學校將給予一定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