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優化方案模板錦集八篇

工作方案 閱讀(2.24W)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優化方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優化方案模板錦集八篇

優化方案 篇1

摘要:物資管理系統是企業物資管理資訊化的重要支撐系統,建設統一的物資管理資訊化平臺,統一資料編碼、規範流程,實現企業內外部資訊的實時共享和有效利用,實現工作的標準化、規範化、流程化,建立精益的物資管理業務體系,需要公司系統規劃、統籌考慮、全盤佈局,關注重點問題,優化解決方案,以達到物資管理提質增效的目的。本文從物資管理系統需求框架、存在問題及分析應對等方面,全面對公司物資管理資訊化系統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建設原則;關鍵點分析;重點問題解析;優化方案

為提升企業運營管理基礎能力,以“提質增效”為管理核心,公司全面梳理採購管理、庫存管理、供應商管理、財務管理等公司管理的基礎、薄弱環節,建設統一的物資管理資訊化平臺,解決不同部門之間業務協同問題,實現物流、資金流和資訊流統一,消除各類“資訊孤島”,實現公司範圍內資訊的良好互通與共享,及時掌握物資保障及經費執行情況,為領導科學決策提供支援。

1、物資管理資訊化系統建設階段與要求。

專案管理是資訊化系統策劃與實施的保障,良好的專案管理是貫穿系統建設始終的,能夠協調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保障系統整個開發和建設過程進度可控、預算可控、需求滿足可控;專案小組為保證專案成功,需要從5個方面開展有策略的專案管理工作:

a、有一個正式的實施計劃;

b、一個實際的時間跨度;

c、舉行定期專案狀況會議;

d、有一位支援專案的高效的專案領導;

e、由相關人員組成的團隊成員。

充分地內部調研和外部調研,最終目的是為系統《需求方案》的合理性、充分性和完整性負責,這個過程是允許迴圈迭代的,充分地前期調研論證是為保證後期專案有序推進的重要基礎;立項、招標過程是將《需求方案》轉化為《需求實現方案》的重要手段,務必要謹慎、字斟句酌,確保最終的服務提供者和服務方案能夠將需求轉化為現實;以此來保證系統最終的成功執行和順利驗收。

2、物資管理資訊化系統框架與功能要求。

在公司整個ERP系統、MES系統未完整搭建的現狀下,實現物資管理的資訊化,基本滿足公司目前物資管理需求。每個模組基本的功能業務框架及需求分析如下:

(1)採購管理。

採購管理模組為產品製造提供配套物資保證,採購管理主要功能需求包括:採購需求、採購計劃、價格審批管理、採購訂單、採購到貨檢驗、採購發票管理等。根據採購申請、需求合併、採購計劃、確定貨源、詢價報價等多個環節的處理後產生採購訂單,向《合格供應目錄》內的供應商購買物料;供應商生產備貨,發到工廠倉庫後進行採購收貨質檢,並接收供應商開具的.採購發票進行合同核銷;最後轉到存貨系統進行存貨核算以及轉到應付系統進行付款結算。各個功能可相互參照,也可手工錄入,減少人工操作的工作量。

(2)供應商管理。

該模組可實現供應商分類管理,實現合格供方的稽核與積極評價功能、自定義稽核流程;支援管理供應商資質檔案管理(文件或圖片形式),支援提取合格供方目錄;實現供應商有效管控,物資採購採用合格供方提供供貨範圍內的物料。提供對供應商監督評價資訊的錄入、查詢功能;實現供應商評價功能,可對供應商從技術指標或引數、供貨質量、完成進度(按期到貨率)、供應商性質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系統可提供量化的統計資料以供參考;實現供應商貨源清單、供應商按期到貨率、供應商供貨質量分析、供應商供貨進度跟蹤。

(3)庫存管理。

庫存管理子系統可以多維度管理庫存物料,主要有貨位管理、批次管理、序列號管理和出入庫管理、預警管理、盤點管理。可以從類別、庫別、貨位、批次、專案等不同的角度來管理庫存物品的數量、庫存成本和資金佔用情況。可以按不同的需要反映庫存的分佈情況,同時,庫存管理還能滿足傳統的收發存彙總表,能夠定義分部門統計等功能。支援工程專案或訂單為主線的庫存管理模式,系統支援專案庫存、通用庫存、訂單庫存的管理;支援多種計量單位之間的自動轉換,並自動識別標準轉換和特殊轉換,可實現採購、生產、財務等子系統與庫存管理的整合應用,使物流、資訊流、資金流高度一致。

(4)條碼管理。

利用條碼標識技術在採購到貨、庫房盤點、出入庫等環節進行資料採集、分析和處理,並提供高效的追溯功能,快速地追溯產品具體資訊資料。支援不同包裝、定義不同的編碼規則;支援離線、聯機兩種工作模式;支援離線掃描裝置、支援多單據掃描結果和貨物移動單據的自動匹配;支援根據條碼查詢對應的貨物當前所在的位置;支援基於條碼的庫房盤點管理等。

3、物資管理資訊化系統實施階段重點問題解析。

(1)資料規範性與標準化問題在實際標準執行應用過程中,很多資料偏離編碼標準的要求和規定,存在很多資料不符合標準要求或者資料重複。主要體現在資料輸入不規範、資料編碼資訊不完整、資料屬性不準確等問題。

(2)計量單位靈活轉換問題。

基本計量單位(定額計量單位)、採購計量單位、庫房計量單位(發放計量單位)進行靈活有效的轉換,是影響系統高效執行的一個問題。車間在需求申請賦碼階段計量單位基於車間的實際定額需求確定,比如油漆m,計量單位可以是升,也可以是kg;比如綁紮帶,計量單位可以是個,也可以是m;而後期採購環節對於計量單位的要求,往往不完全與定額管理計量單位一致。

(3)單據資訊實時追溯問題。

目前,在物資管理系統中,資料追溯和資訊共享層面存在較大問題。系統能夠實現各單據之間的參照引用,但是彼此參照完之後的單據資訊卻無法進行追溯,參照的單據上沒有被參照單據的可追溯資訊(如單據編號等),無法實現資訊追溯。導致系統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因資料追溯的問題,造成很多資訊傳遞和查詢障礙。

(4)業務流程簡化與優化問題。

在公司物資管理系統實際開發部署過程中,審批流程和資訊流轉過程過於僵化,呆板地將傳統線下的審批流程引入資訊化系統,很多審批環節冗餘,導致資訊重複的、多次的在不必要的環節進行重複的流轉或稽核確認。導致審批效率很慢,資料資訊無法基於系統快速流轉,很大精力耗費在不增值的流程等待上。

(5)供應商支援與配合問題。

供應商的支援程度對系統實施的影響至關重要。供應商的配合力度,顯然,對於物資管理系統供應商來說,在這幾個方面做得還是不足的,人員配備少、經驗缺乏、響應速度滯後。

4、物資管理資訊化系統問題優化方案與實施。

(1)優化資料編碼標準化管理模式。

基於公司實際情況,優化資料編碼管理許可權的設定,實現基礎資料過程管理規範化流程,規範基礎資料(標準編碼)的申請、稽核、確認的流程管理。在系統應用初期應進行資料編碼的集中、統一、歸口管理,確保資料來源的準確、唯一,隨著後期系統應用成熟和編碼標準的不斷完善和細化,再逐步放權,以此來保證物資管理系統的應用能夠不因為資料的問題導致流程效率低下、單據質量不高、頻繁駁回的情況。

(2)制定計量單位優化管理策略。

在目前物資管理系統應用的限制條件下,改變系統使用策略,按如下兩步驟開展工作:

①目前,車間在提請採購申請前,將定額需求的物料及用量彙總完成後,按照採購環節要求在物資管理提出採購申請,同時,在賦碼申請階段加入採購計劃員的稽核,以確保所需物料的屬性資訊,包括計量單位資訊、包裝規格等資訊,是符合採購環節及庫房管理環節的計量單位需求的。

②後期,進入產品定型後,車間需求單位按照原來的《標準件彙總表管理規定》、《材料定額管理規定》的要求,提請《定額表》並經制造工程部審批完成後,由車間需求人員將定額表影印一份提交計劃管理室,計劃員將各類需求資訊按要求進行分類彙總後,結合採購管理室反饋的供應商的最小包裝規格、最小起訂量、銷售計量單位資訊以及庫房反饋的庫存資訊,在物資管理系統進行採購計劃的制定;採購計劃流轉到採購員賬號下,執行後續採購工作。

(3)打破壁壘,實現不同單據/模組間資訊追溯與共享。

通過系統設定,實現每一步驟的參照或者引用能夠在參照的表單中實現被參照物件資訊的記錄(如表單號等),確保通過檢視某單據時能夠一目瞭然知悉單據資訊的來源,以達到資訊追溯反查的目的。同理,在某個模組中生成的表單或者資料資訊,在另外的相關聯的模組或者系統中,能夠實現快速的呼叫,確保模組間、系統間資料的共享、共建、共用,最大化地確保資料來源的唯一性。

(4)根據各部門崗位職責,不斷放權、簡化審批流程。

資訊化管理系統實施過程中往往需要改變現有業務流程。傳統模式下,流程的冗餘,很多情況是考慮通過設定層層的審批環節,將責任無限度地分攤給每個審批環節,減少自己審批的責任和壓力。物資管理系統執行後,應根據不同崗位設定相應的職責、權利和義務,確保責權利統一一致,能不增加審批環節就省掉,能承擔的責任絕不推脫。

(5)強化系統實施使用者教育和培訓工作。

要採取以下措施增強使用者對資訊化系統的認同和接受,第一是頂層灌輸資訊化系統推行勢在必行,讓使用者在企業文化層面接受資訊化系統;第二是增加培訓數量,通過不定期組織培訓,針對問題答疑解惑的方式不斷提高系統使用者對系統的熟悉程度;第三是多樣化的系統學習方式,可以通過錄制操作視訊、編制操作手冊、針對性地使用案例詳解、或不定期組織系統使用溝通會的方式開展系統使用學習,使得使用者通過多渠道瞭解系統、習慣使用系統、接納系統。尤其重要的是,專案完成後要對系統進行更深層次的管理員培訓,確保系統開發人員撤離後,我們的系統管理員能夠快速地接收系統問題並進行系統的維護。

5、結語。

資訊化平臺的優劣影響後期各類功能和需求實現,全員參與、供應商配合是保障專案成功的重要因素。系統建設過程中出現問題是正常的,針對重點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並且迴圈迭代該過程是資訊化系統建設與推進的良方。結合公司物資管理系統建設過程解析,希望能夠為後續資訊化系統建設提供參考。

優化方案 篇2

關鍵詞:礦井建設;開拓方案;優化思路;永久裝備

現代礦井的建設總體方案優化一般分為3個部分,分別為建設方案優化、提升方案優化以及通風方案優化。其具體的優化實施往往需要結合不同的礦井條件和開拓方法。譬如在主井的方案設計中採取先貫通先改絞,就需要設計者對工期時間、運輸安全進行全盤的考慮。因此筆者在進行方案優化設計時選用了具體的礦井例項進行研究,使優化設計方案可以落到實處。

1例項礦區條件概述

1.1礦區自然條件

本文所選取的例項礦區是我國西北部某省份擁有一定交通條件且面積較大的礦區,該地區屬於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600mm,均溫10℃,海拔1300m。從地質構造角度分析,該礦區的地層劃分應當屬於華北地層中的鄂爾多斯盆地分割槽,含煤層在侏羅紀中統延安組中,走向分佈為凹陷區和隆起區相間,煤層傾斜角度最高為5°,且賦存穩定,厚度大,適宜機械作業。在某8.0Mt/a井田中,基底構造對煤層的控制較大,因斷層稀少、無岩漿活動,可藉助三維地震勘探進行首採區研究,保證採礦生產安全。

1.2礦井開拓方案

針對該礦區的自然條件和地質構造,開採施工團隊擬定了施工開拓方案。礦井採用立井開拓,在場地內集中佈置,並使用裝車方式進行佈置裝車線遷出,場地中井筒分為主立井、副立井、迴風筒3個,以保證開採後期的通風安全。3個立井在車場水平落底,並選用皮帶運輸作為主運輸方式,實現單水平開拓。佈置集中開拓大巷,各盤區巷道由分煤組佈置,且在東西兩翼選用帶式輸送機、一二號輔助運輸、一二號迴風的五巷佈置。

2礦井建設的優化設計

2.1井筒貫通設計

對井筒貫通方案的設計,首先針對主井與副井。主井和副井距離為135m,需要通過對井底車場佈置的研究,確定二者的相對關係,利用貫通方法形成環形車場[1]。本文在設計優化中選用了2條線路進行貫通方案進行了分別設計.第一貫通線路施工時間短,無交叉點,且面向的貫通巷道斷面不大;第二貫通線路施工時間長,需要儘早展開工作面,為了保證施工質量,換裝硐室需要採用小斷面設計。主井和風井之間的距離為175m,同樣需要明確井底車場佈置以及相對位置關係,本文為其設計了一條貫通線路。設計內容中,西側迴風大巷設計為35m,聯絡巷50m,二號迴風大巷45m,主井井底聯絡巷道70m,撒煤清理硐通道40m,總長度240m,預計施工期為100天[2]。

2.2臨時改絞方案設計

在礦井開採過程中,一般會通過將矸石提升到地面的方式來保障施工速度。在該井田的開採中,總共4條長度約為2900m的輔助運輸順槽,其出矸量超過了1200m3/d,因此需要對主井和風井設計優化臨時改絞方案。其中,主井臨時改絞方案的確定在研究的了井筒提升機、直徑、提升方向後確定選用。方案中,設計一組雙層雙車的臨時罐籠,使其提升能力滿足750m3/d的既定標準要求,使人工推車的勞動強度最大限度降低,提升施工週轉效率。風井臨時改絞方案則選用了曾在內蒙古泊江海子礦井中取得優異效果的1對8m3箕斗、1架1.5t單層雙車臨時罐籠的方案,通過二者的共同工作,使提升能力達到了2300m3/d。其中,箕斗的能力大,潛力強,對高速施工的適應能力好,能夠滿足本礦井的提升需求[3].

2.3施工提升

在例項礦井建設期間,主要將主筒施工、巷道施工進行了分別提升。其中,主筒施工的提升優化方案設計為:將副井井筒、主井井筒和風井井筒根據其特點進行提升機和吊桶的配套。本文選用了大型提升機3套以及大吊桶3套為主井井筒和副井井筒進行配套,大型提升機2套和大吊桶2套為風井井筒配套,利用吊桶掉底的方式,藉助提升機進行提升。其中,主井吊桶的提升時間設計為400天,副井吊桶提升時間設計為540天,風井吊桶的提升時間設計為380天。巷道提升則涉及到巷道的臨時罐籠能力、提升能力以及出巖量等內容。以出巖量為例,本文對施工期間巷道斷面、岩石的鬆散係數以及各時段出巖高峰進行了統計,最終得出了煤鬆散係數約為1.72,岩石鬆散係數約為2.11。對於工作面來說,這一系數的得出使得施工設計將之前的5個掘進頭增加了2個,以保證工程的順利展開[4]。

2.4壓風與通風安全

在礦井建設過程中,相較於生產期間,用風量有十分巨大的提升,因此為了滿足施工需求,結合各類壓風裝置的特點,本文針對主副井和風井不同的風量進行了壓風裝置的選擇。其整體原則為以地面臨時壓風系統為主,必要時選用永久壓風管路。在井筒的施工建設期間,需要通過通風方案的設計來保證工作面形成的炮煙順利排出,保證生產安全。鑑於本文所選用的礦井例項中主井、副井、風井3個井筒的深度都在600m左右,且淨直徑達到8m以上,因此採用了壓入式的通風方案設計,利用安裝在地面的區域性通風機,將新鮮的`風流匯入,並藉由通風機中的玻璃鋼風筒到達工作面,乏風排除[5]。

3礦井建設一般優化思路

3.1優化思路前提

在本文的井田開拓施工中,主井井筒的施工時間為12月底、風井井筒則為1月中旬,副井井筒為11月初,對於西北方地區年均溫10℃的氣象條件來說,這一時期正值隆冬,氣溫寒冷。對於困難的氣候條件對施工工況的影響來說,優化設計需要首先預算施工週期,保證施工完成時間氣候條件滿足,從而為回採留出瓦斯抽離的時間。

3.2優化方案選擇

本文在進行礦井的總體施工方案優化設計時供給設計了3套優化方案,分別以副井的永久裝備的根基,通過主井和風井永久裝備的協調來滿足不同施工條件的需求。在具體的方案選擇過程中,設計者需要認真對比考察永久裝備順序、提升執行中執行與持續的時間、瓦斯抽放系統的執行方式、生產煤總量、經濟效益的預估等多個層面來進行研究,從而明確自身設計的側重點和傾向方向,最終選定優化方案,保證施工質量,實現建設優化。

4結論

本文在進行礦井的建設總體方案優化設計研究中發現,設計者需要結合礦井的具體自然條件和施工環境,通過不同內容和側重點的對比,來最終確定優化設計方案。在分析和探討時,可以針對方案優劣勢、經濟效益、安全可靠性等大方向進行研究。在方案執行的過程中,還需要對開採施工中的難點和重點進行實時跟進,從而保證問題的及時解決。

參考文獻:

[1]陳吉華.張集礦井開拓佈置及其特點[J].煤炭工程,20xx(12):7-9.

2]董方庭.井巷設計與施工[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94.

[3]曹佐勇,周治林.木孔礦井開拓方案技術經濟優化分析與探討[J].煤炭工程,20xx(12):9-11.

優化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為了貫徹落實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江蘇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施方案》和《江蘇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驗方案》精神,根據高中新課程的目標和宗旨,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以《鹽城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為依據,以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個性發展為核心,逐步實現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構建良性互動的師生關係、教學關係,重視對學生科學精神、人文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以校本培訓和校本研究為主,加強高中新課程師資隊伍建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建立和完善適應於課程改革時代要求和學校發展需要的管理機制,進一步提高辦學水平,豐富我校“有效+特色,高質+特長”的辦學特色的內涵和外延,為我校建立江蘇省四星級高中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工作目標

1、通過新課程理論的學習與實踐,教師全面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引導教師建立科學的教師觀、教學觀、學生觀,創新教學方式,優化教學過程,探索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能。

2、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獲取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3、開齊開足課程,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課程體系。結合學校師資現狀,開設校本課程,以適應學生不同方向與不同層次的發展需要。充分結合我校特點,堅持面向全體學生,既承認差別,又為學生自主選擇創造條件。既注重弘揚科學精神、介紹現代資訊,又注重發揮人文教育功能、繼承優秀傳統。

4、逐步改進課程評價,發揮課程評價促進學生髮展,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5、建立和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培養學生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審美情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6、以我校在實踐中形成的三大教學策略(面向全體,個性發展;學法指導;單元章節過關)為基礎,繼續加強相關課題研究,力爭取得具有較大影響的成果。

三、具體措施

1、加強校本培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1)加強與新課程實施相適應的教師隊伍的建設工作,要按照“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通過多層次、多形式、多樣化的培訓,將通識培訓、學科課程標準培訓和實驗教材培訓等結合起來,促進教師儘快適應新課程教學。

(2)以青年教師和骨幹教師的新課程培訓為切入點,以全員培訓、整體提高為目標,結合學校實際,以此作為校本培訓作為師資培訓的重要途徑。

(3)建立以校為本的教研製度和教師專業發展機制。重視和加快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組織和鼓勵廣大教師密切結合教學實踐,積極開展富有針對性的教學研究,不斷提高教研能力和水平,使新課程的實驗過程成為教師自身不斷成長的過程。

2、建立高效課堂,提高課程實施水平

(1)學校課程設定科學、合理、規範。學校課程設定方案符合國家新課程方案的剛性要求,體現新課程的多樣化、個性化的特色,能夠開設課程標準要求的所有選修課,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課程和研究性學習專案;充分開發利用學校、社會等課程資源。

(2)高度重視通用技術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技術課程要著重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和創造力,加強技術與社會和科學之間的聯絡。強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定、實施、考核、評價和學生校外活動的管理,保障學生活動安全。

(3)按照新課程理念和各科課程標準的要求,規範、高效、創造性地實施課程,探索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積極轉變教學方式,倡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究知識的意義。促進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的組織管理方式、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

3、規範教學常規,創新教學管理機制

(1)進一步加強教學常規管理,督促教師教學環節落實到位。

(2)創新教學管理機制,促進新課程順利實施。

4、有效開發課程資源。

(1)充分利用圖書館、閱覽室、實驗室等場地和設施裝置,用好教材、報刊、網路等素材性課程資源,發掘社群社會資源和人力資源,為學校的新課程實施提供豐富的課程資源支撐。

(2)建立課程資源管理資料庫,拓寬校內外課程資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5、探索評價機制改革,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

(1)建立發展性評價體系。研究開發切實可行的高中學生學業成績與成長記錄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案,構建發展性評價制度與科學有效的教學質量監測體系,特別是關於學生成長記錄評價的操作與管理方法,保證學生成長記錄的.真實性和可信性,充分發揮評價機制的激勵功能。

(2)建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評價制度,全面、科學、準確地評價教師教學工作,將教師教學工作評價與教師專業發展評價統一起來,通過評價促進教師課程執行能力、課程開發能力的形成和提高,發揮評價對新課程實施的促進作用,努力營造實施新課程的良好氛圍。

四、實施步驟

1、第一階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

(1)啟動學校課程改革工作,制訂學校課程改革實施方案以及一系列配套的操作性制度。

(2)開齊開足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規劃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

(3)結合綜合實踐活動課、通用技術課程的研究與實施,探索本校特色的課程體系。

(4)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和學生成長檔案管理的研究與實施,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路。

2、第二階段(20xx年9月-20xx年7月)

(1)完善新課程改革方案。

(2)擴大計算機資訊化與學科整合的課程範圍。

(3)每門學科開發1-2門校本課程,編寫相關教材,初步構建有學校特色的拓展型課程和研究型課程框架。

3、第三階段(20xx年9月-20xx年2月)

全面總結課程改革的經驗教訓,廣泛開展交流,形成有影響的課改成果。開展新一輪課程改革。

優化方案 篇4

登錄檔優化方案:

1、啟用CPU L2 Cahce

到登錄檔HKCU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下,新建DWord值:

SecondLevelDataCache,修改這個值為你的CPU的二級快取的大小,填寫的時候使用10進位制值。你可以通過修改Dword值“SecondLevelDataCache將CPU的2級快取變為256KB,然後重新啟動電腦即可。

2、修改磁碟快取加速XP

磁碟快取對XP執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預設的I/O頁面檔案比較保守。所以,對於不同的記憶體,採用不同的磁碟快取是比較好的做法。

到登錄檔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IoPageLockLimit,根據你的記憶體修改其十六進位制值(64M: 1000;128M: 4000;256M: 10000;512M或更大: 40000)。

3、去掉選單延遲

把滑出選單時的延遲去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XP。要修改的鍵值在HKEY_CURRENT_USERControl PanelDesktop。具體要修改的鍵名為“MenuShowDelay,只需把值改為0就得了。當然要重新啟動計算機後更改才生效。

4、指定程序次序

同時按下Control+Alt+Delete三個鍵,然後點選“Processes(程序)選項卡,可以看到一個對話方塊,在這裡可以看到目前正在執行的所有程序。如果要為一個程式分配更多的程序時間,如3D Studio Max,只需右鍵點選這個程序,再把滑鼠指標向下移動到“Set Priority>(設定優先順序),然後選擇你想要這個程式處在哪個優先順序。當我接收email時,我會把3DMAX設為“標準,但當我離開計算機的時候,我會把它的'優先順序提升為最高的“實時,這樣可以計算機更專注更快速地處理3D動作。

5、取消Windows XP專業版中的保留頻寬

由於專業版在網路上的需要,所以設定了20%的預設保留頻寬,其實對於個人使用者,這些保留的頻寬是沒有用處的,使用組策略編輯器就可以取消保留頻寬。

在“開始→“執行中輸入,開啟組策略編輯器。找到“計算機配置→“管理模板→“網路→“QoS資料包排程程式,選擇右邊的“限制可保留頻寬,選擇“屬性就可以開啟圖片,選擇“禁用即可。這對於使用Modem的使用者是非常有好處的——釋放了保留的頻寬可加快上網瀏覽下載的速度!

XP系統下無法安裝字型的問題分析及解決方法

電腦技術的小編曾經遇到在XP作業系統下不能安裝字型的問題,於是就在網上找相關解決方法,也就是本文章,下面小編輯分享給大家。

在xp系統下,可能很多朋友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欲安裝字型,將字型複製到C:WindowsFonts時,沒有應該彈出的“安裝新字型提示,以至複製進資料夾的字型無法使用,C:WINDOWSFonts下的檔案選單裡也沒有“安裝新字型選項。

筆者不幸也在前段時間遇到這樣的情況,第一個反應就是google和baidu。可是搜尋結果要麼是98系統的解決方法,要麼就是重灌系統,後者很明顯太麻煩,前者所提98系統下的檔案,在xp系統的字型資料夾下面卻沒有找到。一時筆者也無法可想,正準備重灌系統時靈光一閃,終於找到了終極解決辦法:

在C:WINDOWSFonts資料夾下面新建一個檔案“,用記事本開啟,輸入如下內容(不含引號):“[lClassInfo]

UICLSID= ,儲存後,將“檔案屬性改為只讀隱藏即可。至此問題完美解決。

原理:xp系統下的C:WINDOWSFonts是一個較特殊資料夾,就算將工具-資料夾選項裡選為所有檔案可見,此資料夾下面的配置檔案“仍然無法顯示,開啟辦法唯有在位址列輸入C:才能顯示出來。所以處理問題的時候沒有想到此配置檔案丟失。而很多朋友在優化系統的時候往往搜尋所有的再刪除,因此誤刪此檔案造成字型無法安裝。

最後解決問題的辦法雖然很簡單,但是要想到從此方向入手解決,卻頗費心思。就如第一個將雞蛋立起來的故事。希望本文能給遇到此問題的朋友一些幫助。

優化方案 篇5

摘要】針對目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使用過程存在的問題,本文以實際工程專案為例,分析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供水現狀,並提出了水源位置優化設計方案,其目的是為相關建設者提供一些理論依據。

鍵詞】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源位置;優化設計

引言

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使得人們生產生活過程對用水量的需求越來越大。然而,受工程所處環境與未實現集中佈置的情況影響,導致工程專案建設使用的安全穩定性受到了影響。基於此,相關建設人員應從實踐角度出發,即在明確專案工程施工不良現狀的情況下,著手進行水源位置設計方案的優化控制。如此,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就能以安全穩定狀態,作用於實踐,以服務於現代化經濟建設的全面發展程序。

1工程概況

小關鄉大寨村、太平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專案區一直未曾實施過農村飲水工程,長期以來村民大多靠自行分散取用田間地頭淺層地下水解決其飲水困難,由於水源保證率不高,且未經任何消毒處理,加之近年來乾旱較嚴重,取用水源大多已枯竭,導致專案區村民存在嚴重的飲水不安全問題。為解決小關鄉大寨村、太平村683戶2666人飲水安全性差問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人員應按照村寨分佈情況,將大寨村劃分為七個獨立供水區進行分片供水,並將工程設計供水規模目標確定為214.61m3/d。在此之前,相關建設人員應在明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供水現狀的情況下,找出水源位置設計的優化策略。

2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供水現狀

要想掌握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供水現狀,應從工程所處的水文地質條件入手,即在明確地形地貌;氣象、水文;地質以及水環境情況下,提高工程作用實踐供水現狀分析的準確性。在地形地貌方面,小關鄉大寨村以侵蝕低中山溝谷地貌為主,第四系地層為坡積層砂壤土,厚0~2.5m。供水區村民居住在海拔1100~900m之間。氣象、水文是指,專案區屬中亞熱帶,春夏半溼潤型季風型氣候,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署,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7.5°C,極端最高氣溫36.9°C,極端最低氣溫-7.1°C,多年平均降雨量1189.1mm[1]。地質方面,專案區出露地層有奧陶系、志留系和第四系地層,巖性以灰巖、白雲岩和砂岩、頁岩、泥灰岩、粘土為主。此外,本工程輸配水管線主要穿越山谷、緩坡和坡土地帶,因此,管道安裝採取埋設於地下鋪設方式。這種較為簡單的施工方式,是因為取水構築物和蓄水構築物所處位置為灰巖和白雲岩,地基承載力與設計使用要求一致。在水環境方面,飲水安全工程的`取水源為泉水,採取修建密閉式集水池的方式將原水進行保護使用。泉眼出露點以上集水區無汙染源,能夠較好保證水源的水質安全,綜合評價本工程取水水源水環境良好。為了確保水源地保護措施落到實處,保證水源安全,工程執行管理單位務必加強對取水構築物的巡檢[2]。從以上工程建設條件來看。工程供水區域共涉及:大寨村的麻田、蔣家山、乾子樹、千樑上、茅石臺、新房子、花院牆、金竹、大寨、田壩、大坪、利民、和平、瓦房共計14個村民組。然而,經調差專案區一直未曾集中實施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使得村民生活飲用水主要取用靠田間地頭的淺層地下水解決。由於近年來極端天氣頻繁出現,村民所取用的小水源大多已枯竭,導致飲水矛盾日益突出,專案區村民存在嚴重的飲水不安全問題,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為解決這一供水現狀,相關建設人員應加大水源位置設計方案的控制力度,以使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起到真正的效果價值[3]。

3優化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源位置設計方案

3.1水源選擇

由於專案區附近無穩定的能滿足供水需要的水源可用,根據實地勘查、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要解決專案區2666人飲水困難,本工程供水區域採用七個水源分為七個供水區,採取分片解決的方法來解決專案區飲水問題。以作用供水區人口最多的老窪臺水源為例,老窪臺水源供水區設計滿足需求人口為1356人,將水源選定在該村境內的老窪臺水源,經技術人員20xx年7月、11月現場用三角堰測得,水源常流量為2.5L/s,最枯流量為1.5L/s,日產水129m3,水源水質為山溪水。距專案區2.2km,設計引水流量為1.3L/s,工程規模為101.4m3/d。只需對已建的四個200m3蓄水池進行簡易維修利用,該工程建成後完全能夠滿足該供水區用水之需[4]。

3.2總體佈局

根據專案區水源位置、地形特點、人口分佈和建築物情況,工程佈置方案為:取水池→輸水管→高位蓄水池→分片供水水池→配水管網→用水戶[5]。工程設計建設內容為:建取水集水池6口(1m3五口,5m3一口);安裝輸水管總長13200m(其中:DN63PE管2200m、DN50PE管4000m、DN40PE管4000m、DN32PE管3000m);新建及維修11座總容積1150m3高位蓄水池:其中1座容積20m3水池,3座容積10m3水池、維修原煙水水池7座容積1100m3水池;安裝配水管網58100m(其中:DN50PE管1400m、DN40PE管1500m、Dn32PE管6000m、Dn25PE管15000m、Dn20PE管34200m及進戶閘閥、水錶、龍頭683套)。此外,由於本工程規模較小,水源較好,因此不設計專門水處理廠,故本工程建設佔地只有蓄水池永久佔地,佔地面積200m2。

3.3施工方案

為實現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的集中控制,還要從水源位置的施工專案入手進行設計方案優化。即在明確工程專案主要工程量的情況下,進行工程建設質量控制,為該安全飲水工程的主要工程量。

3.3.1土石方開挖

本工程土石方開挖工程量共10201.75m3(土方開挖9590.59m3、石方開挖611.16m3),土石方開挖主要發生在輸水管、加壓泵站、高位水池、配水管網等工程建設專案中。此外,工程輸水管及配水管網管溝土石方開挖均由人工開挖,石方採用手風鑽鑽孔,人工裝藥爆破,開挖棄碴由人工出碴堆放於管線開挖溝槽兩側,管道鋪設完畢後作為管道溝槽回填土石方。高位水池土石方開挖按施工圖進行放樣,因工程量較小,開挖均採用人工開挖,石方開挖採用手風鑽鑽孔,人工裝藥爆破,人工配合盤式拖拉機出碴,運輸至附近低窪地帶集中堆放,必要時設擋土牆擋碴,工程完工後用於恢復耕地處理。基礎開挖成型後,由人工硬打修邊至設計高程再開始漿砌石砌築施工[6]。

3.3.2漿砌石施工

本工程漿砌石工程量共247.55m3,主要發生在高位水池、加壓泵站基礎及護坎施工工程中,砌築塊石除可利用基礎開挖石料外,其餘塊石從石料場開採後運至施工場地,手推膠輪車配合人工挑抬至砌築作業面,人工鋪漿、安砌施工。漿砌石採用坐漿法施工,塊石大面向下,分層安砌,上下錯縫,丁順有致,內外搭砌,每砌3~4層後找平一次。砌石灰縫,豎縫厚度不大於4cm,塊石豎縫錯距不小於10cm。砌築砂漿採用機械拌制,嚴格按照設計標號進行配料,漿砌石養護由人工灑水噴霧養護。磚牆砌築主要發生在閘閥工程和加壓泵站式程中,砌築灰漿採用機械拌制,手推膠輪車配合人工挑抬至砌築腳手架上,人工鋪漿、拉線安砌施工。其施工質量必須滿足相關砌體規程規範要求[7]。

4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使用效果,與水源位置確定的合理性有著緊密的聯絡。為此,水源位置優化設計人員應從結合工程專案的實際情況與設計使用需求,來提高水源位置確定的科學合理性。事實證明,只有這樣,才能將最具效用的農村安全飲水工程作用於農村地區的現代化經濟建設,以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胡鐵成.簡析以水庫水為水源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設計要點[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xx(01):28~30.

[2]馬智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源工程設計方案的比選[J].內蒙古水利,20xx(10):52~53.

[3]許小嶠.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源位置優化設計[J].陝西水利,20xx(S1):253~254+261.

[4]王麗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源位置優化設計方案應用比較[J].水利規劃與設計,20xx(02):46~47.

[5]高思東.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探析[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xx,10(01):25~26.

[6]李海浬.機井供水工程設計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中的應用[J].甘肅農業,20xx(08):84~85.

[7]姬衛利.淺論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源設計[J].內蒙古水利,20xx(07):19~20.

優化方案 篇6

摘要: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以及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大背景下,我國青少年的思想和道德受到了各種不良文化的衝擊和影響。尤其是對於處於青春期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價值觀、世界觀以及人生觀正處於形成的階段,沒有一個正確的判斷能力,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而誤入歧途。在新形勢下,我國教育體制有了一定的改革和完善,國中的政治教學作為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培養的主要課程也得到了一定的優化,對教學的策略和方案均進行了一定的調整。

關鍵詞:新形勢;國中的政治教學;優化策略;方案

國中的政治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由於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以及教學觀念的束縛,其教學更加強調理論性,更多的是要求學生對知識進行死記硬背,讓課堂變得枯燥,讓教學內容變得索然無味,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造成了一個非常不好的政治課堂教學現狀。而在新形勢下,教學改革的進行要求教師優化教學的策略和方案,擺脫傳統教學方法和觀念的束縛,運用更好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實施教學,進而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

一、國中的政治課堂教學的現狀

(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低下

目前,大多數國中的政治教師的教學觀念相對較為陳舊,其依然受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並不能運用創新性的模式實施教學。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不能更好地與教師的觀念進行融合,因此並不能很好地融入課堂教學過程中,導致其學習的積極性較低,不能更加主動地獲取知識,瞭解教學內容。

(二)教師教學的方法單一

在很多國中的政治課堂中,教師依然採用“滿堂灌”或者是“一言堂”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實施課堂授課,其教學的方法和手段相對較為單一,學生只是被動地學習和掌握知識,並不能在真正瞭解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對知識進行一個有效的利用,由此可見,目前教師教學的方法單一也是國中的政治課堂教學存在的.現狀之一。

(三)課堂的教學氛圍枯燥

在傳統的教學觀念影響下,教師會感覺自己嚴肅一些有利於對學生的管理,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實際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教師不僅僅拉遠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產生了與教師的隔閡,同時也不利於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使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沉悶、枯燥。

二、新形勢下國中的政治教學的優化策略與方案

(一)充分對多媒體手段進行運用

多媒體手段為我國經濟高速發展條件下的高科技產物,在新形勢下這一教學工具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實施國中的政治教學的過程中,多媒體的運用可以將一個個真實的案例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認識到價值觀、人生觀錯誤對其生活造成的影響,進而讓學生更加主動的學習。例如,教師在對“笑對生活”這一教學內容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就可以對多媒體這一教學手段進行充分的運用。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如果只是單純的知識講解,學生並不能瞭解教學內容的深層含義,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名人笑對人生的視訊,其中較為典型的就是尼克胡哲的演講,讓學生在他身上找到戰勝挫折的勇氣和信心,進而更好地學習相關內容。

(二)豐富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在實施國中的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擺脫傳統教學觀念和模式的束縛,豐富教學的手段和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對分層教學法、實踐教學法、遊戲教學法、學做學習法等多種手段進行運用,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選擇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有利於學生更好地學習、更好地掌握知識。例如,教師在對“神聖的”這一教學內容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就可以通過實踐教學法實施比教學。教師首先要對課本中有關於的相關內容進行講解,讓學生有一個大體的掌握,之後教師讓每一個學生均成為小法官,介紹相關的案例,讓學生進行實際分析,這樣不僅考驗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更好地學習。

(三)營造輕鬆、和諧的教學氛圍

對於國中生來說,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其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均有積極的作用和意義。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與學生建立一個良好、平等的關係,共同對教學內容進行討論和分析,使學生可以在教師面前發表自己的想法和認識,這樣有助於教師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同時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瞭解教學內容。例如,教師在對“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這一教學內容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就應該為學生營造輕鬆、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在授課前可以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共同對身邊不愛惜自己生命的相關例子進行交流和分析,讓學生對生命的可貴有一個認識,之後教師再以一個較為平等的態度進行授課,讓學生更好地對教學內容進行掌握和體會,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助於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總而言之,國中的政治是一門可以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產生影響的學科,同時也是一門培養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學科,在新形勢下對這一學科的教學方案和策略進行優化是非常必要的。教師應該對各種先進的教學方法以及手段進行運用,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理解和學習教學內容。

參考文獻:

[1]王國華.論新形勢下國中的政治教學的優化策略與方案[J].學週刊,20xx(15):184-185.

[2]沈燁.國中的政治教學的優化策略與方案探索[J].學苑教育,20xx(15):374-375.

優化方案 篇7

1.室分優化思路

內分佈系統結構相對複雜,產生故障的節點較多,因此室內分佈系統的KPI指標會比大網系統差,嚴重影響了全網指標的考核。室內分佈問題主要集中在訊號覆蓋、干擾、裝置故障等方面。

1.1室內分佈問題點收集及分析

室內分佈問題點的收集主要來源於網路側分析和使用者投訴。網路側分析可分為KPI指標分析和使用者行為分析兩個方面,通過KPI指標分析定位出室內分佈問題載扇及其問題型別,通過使用者分析可以分析出某問題小區某問題型別的使用者話單詳情,通過這兩種分析手段,可以為使用者回訪和現場測試提供第一手資料,為優化方案的制定提供事實依據。

1.2干擾問題優化

因室內分佈系統的天饋系統較為複雜,有的分佈系統夾雜幹放、直放站等有源器件,因此很容因引起RSRP偏高的問題;又因為室內系統無分集接收,因此RSRP偏高更影響無線訊號的反向效能,造成話務的接入、切換、保持效能指標偏差。所以對室內分佈系統的RSRP偏高的優化理所當然應優先解決。常見的引起RSRP偏高的原因和解決思路如下。

(1)訊號同頻干擾

這種問題在室內分佈系統中較為少見,通常通過斷開平層天饋來確定問題範圍,然後通過掃頻測試來解決。

(2)天饋工藝差

通常室內分佈天饋系統,特別是信源側的第一級天饋系統工藝對RSRP影響較大,在製作饋線頭過程中毛刺過多或受潮進水等,在大功率輸入時容易引起區域性微放電造成頻譜擴張,最終導致RSRP過高現象。因此需對天饋系統進行工藝檢查,杜絕不合格工藝現象。

(3)有源器件底噪過高

室內天饋系統中作為信源訊號的中繼放大的有源器件會對系統引入新的`噪聲。因此在優化時應杜絕有源系統的串接行為以減少反向噪聲;同時要控制有源器件數量;還要控制和調節好反向增益,使得前反向保持平衡的同時,反向噪聲抬升最小。

(4)無源器件效能劣化

較差的無源器件經不住功放較高的峰值功率衝擊容易損壞,其互調、隔離度、帶外抑制效能均不能達到多載波系統的要求,從而導致反向RSRP抬升。建議對室內分佈系統的天饋主幹部分採用大功率高品質無源器件。

1.3室分訊號覆蓋問題優化

鑑於設計和施工廠家的能力不足或室內功能變化,仍會使得室內分佈系統覆蓋不足或訊號洩露。因此在室內分佈優化應優先確保覆蓋區域室內訊號強度良好,同時避免室分訊號外洩,常用優化手段如下。

(1)室內分佈系統故障排查

通常室內分佈系統的天饋系統會受人為性受損,造成室分系統不完整。另外室分系統的有源裝置也會出現故障問題,造成其覆蓋區下無訊號。因此需要確認該系統是否能正常工作,建議逐個天線下測試訊號強度,是否與經驗值一致。

(2)室分系統結構優化

發現天饋分佈不合理的情況應及時整改調整,保證擬覆蓋區域的訊號強度;或對天線型別進行更換,如使用單面定向天線控制洩露,使用雙面定向天線增強室內的覆蓋等。

2.室內分佈系統建設流程

通過專項規劃確定室內覆蓋區域和業務之後,應勘察所需覆蓋的建築物,得到建築物平面圖。獲得建築物相關資訊和人員分佈情況,考察天線布放位置及電纜布放,尋找訊號源放置的最佳位置。在詳細設計前,收集周圍小區的資訊,選擇訊號源和分佈系統。共分佈系統還需要勘查該站點各樓層的天線佈置情況,包括:

a、各樓層的天線數量、天線安裝位置和每個天線口的功率設計指標。

b、分佈系統的詳細網路拓撲圖以及各段饋纜的長度、直徑和衰耗。

c、接頭、功分器、耦合器的安裝位置和衰耗。

在現場往往還需要用測試手機進行路徑損耗測試,以確定是否需要新增新的覆蓋區域和天線。測試擁塞率、接入成功率、掉話率、切換成功率等指標,在一定的服務等級和容量要求的條件下,預測室內傳播模型。最後畫系統連線圖,進行引數設計,給出解決方案。採用不斷建設、不斷優化的方式得到高質量的室內系統。

3.室內外協同覆蓋系統設計

3.1室內外協同覆蓋系統規劃基本原則

對於室內覆蓋,應優先考慮採用室外巨集蜂窩直接覆蓋,並通過網路優化達到覆蓋目的;在室外巨集蜂窩不能解決室內覆蓋的情況下,採用建設室內分佈系統解決。但在現實情況下,例如大型的住宅小區,由於室內分佈系統只能佈線在電梯內和地下室,頂多就在樓層的電梯廳布放吸頂天線,但吸頂天線天線口功率及自身的增益的限制,無線訊號很難能夠穿透現代建築物到達使用者房間,而大多使用3G、4G業務的使用者,更多的語音或資料業務是在房間內產生,所以,傳統的室內分佈系統是無法滿足現代商住小區的無限訊號有效覆蓋效果。這就需要我們思考如何打破傳統建設室內分佈的思路,多角度,不同的方位思考,解決使用者在房間內的無線訊號覆蓋問題。

3.2室內外協同覆蓋系統設計思路

室內外協同覆蓋系統是指除了通過傳統的室內天饋線分佈系統將無線訊號較均勻地分佈於建築物公共使用部分外,再通過像巨集基站一樣,在建築物選擇合適的數個位置,加裝隱蔽性高、增益效果好的美化天線,特別針對室分系統無法覆蓋到的區域,加強無線訊號的覆蓋,從而達到大型住宅小區的總體覆蓋良好的情況,有效吸收話務的目的。設計思路如下:

1)儘可能保證室內良好的網路覆蓋特性;

2)保證“容量”最大化,包括室內覆蓋系統網路“容量”最大化和室外網路“容量”最大化;

3)設定合理的切換和切換區域,保證切換的發生不給整個網路帶來負面影響;

4)保證無線訊號整體網路干擾最小化,包括室內覆蓋系統干擾最小化和室外網路干擾最小化,從而更好滿足人們的需求。

4.結束語

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髮展,密集型綜合小區越來越多,無線訊號頻段的穿透效果,加上巨集基站建設成本及物業敏感等問題,單靠傳統的建設網路方法已經無法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合理的室內外系統覆蓋系統,作為網路規劃、組網的方式必定成為趨勢,並且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滿足使用者對無線網路高質量的要求。

優化方案 篇8

畜牧業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肉食品供給、農業生態平衡、農民持續增收及公共衛生安全。為貫徹省《“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方案》《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區域佈局調整優化和養殖汙染治理工作指導意見》精神,深入推進畜牧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促進畜牧業綠色發展,根據省及市關於畜牧業發展轉型升級的總體部署,結合實際,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根據我市資源條件和環境承載能力,嚴格按照禁限養區劃定標準,有保有壓,因地制宜確定養殖區域和養殖種類,積極推進全市農牧結合發展,實現畜牧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良性迴圈。

二、主要目標

控制養殖總量,提高規模比重。優化畜牧產業佈局,推進種養結合模式,逐步減少散養戶,提高適度規模養殖水平,促進畜牧業向標準化、品牌化發展方向轉變。到20xx年全市畜禽總量不超過6.5萬頭豬(或相當量),其中生豬存欄4.5萬頭,蛋禽存欄36萬隻(含蛋肉兼用型),肉禽存欄5萬隻,肉羊存欄2萬隻。全市生豬大中型養殖規模比重達到70%以上,家禽規模比重達到80%以上。生產技術水平和產出效率穩步提高,建成省部級畜禽標準化養殖場或生態健康養殖示範場8個。

三、優化調整重點內容

(一)區域佈局優化

1.調整產業佈局。根據《市畜禽養殖禁限養區域劃定方案》,我市設禁養區6個,面積32.65平方千米;限養區3個,面積62.62平方千米,禁限區總面積95.27平方千米(詳見表四)。按照國家和省、市相關規定,根據我市水環境保護要求和土地承載能力,科學確定各區域適宜養殖規模,應減則減,宜調則調,協調發展畜牧業。統籌考慮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畜禽產品供給安全和環境承載等因素,調整優化養殖結構。根據鎮(街、區)土地利用整體規劃,規範畜禽養殖設施用地行為。

2.優化產業結構。遵循“種養結合、畜地平衡”原則,優化養殖品種結構,逐步打造和提升優質禽、優質山羊、生豬等畜禽養殖產業。穩定生豬養殖,養殖區域向油坊鎮和八橋鎮蔬菜園區集中,淘汰嚴重影響環境的中小散型養殖場,減少泔漿水餵豬的養殖戶,形成年出欄4萬頭的規模。肉雞養殖向西來橋鎮、油坊鎮集中,規模養殖最終形成年出欄20萬隻。充分利用本地現有林地,推廣生態放養,生產質優味美,市民認可的優質雞,放牧飼養主要分佈在雷公島、新壩鎮、油坊鎮,年放牧養殖規模控制5萬隻以內。依託已有山羊養殖條件,加快優良山羊品種的引進和推廣,大力推進肉羊雜交改良和秸稈養羊工作,重點分佈在油坊鎮、新壩鎮。

(二)畜禽養殖方式優化

推廣種養結合、生態平衡的迴圈農業利用發展模式。根據水田多、土地緊張的資源特徵,推進養殖業與種植業合理配套,以種養結合、發酵床養殖等推廣應用模式為重點,在全市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推廣生態健康養殖新技術、新模式,到20xx年規模養殖場糞汙治理率達到90%,力爭20xx年實現目標。

開展種養結合創新試點示範,經批准新建的養殖場要按照養殖數量配套相應比例的農田,就近就地消化吸納糞汙;指導規模養殖場完善基礎設施,實行乾溼分離、雨汙分流,配套建設幹糞堆積發酵池和汙水三級沉澱池等治汙設施。引導規模養殖場與規模種植經營戶簽訂糞汙利用協議的.方式,在農田、蔬菜基地建造糞汙儲存池,通過鋪設管網自流或噴灌用於種植業,實現區域內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汙有效利用,確保20xx年規模養殖場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率達到98%。

支援畜禽規模養殖場(戶)和家庭農牧場改造畜禽舍,新建沼氣池等設施並完善配套其他汙染治理設施,推動全市畜禽生態養殖發展。

四、保障措施

1.強化組織領導。各鎮(街、區)是佈局優化調整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發展目標,落實工作責任,加強監督考核。根據“誰養殖、誰治汙”的原則,落實畜禽養殖場的主體責任,督促養殖業主依法履行養殖汙染治理、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等職責,把保障畜牧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要加強畜牧業生產資訊的分析和預警,建立準確、可靠的基礎資料採集系統,定期進行資訊平臺釋出和預警,強化巨集觀調控和風險控制能力。完善畜牧業風險防範的各種應急預案,提高預防和處置能力,保障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

2.完善政策扶持。充分利用財政資金,綜合運用信貸、貼息、擔保等各種金融工具,引導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支援畜牧業發展,加大對養殖汙染治理、農牧結合設施建設等扶持力度。在調整土地總體利用規劃時,適當安排生態畜牧業用地。完善畜牧業保險政策,擴大畜禽投保覆蓋面,深入推進畜禽養殖保險,增強畜牧業抗風險能力。充分發揮市場導向作用,鼓勵農業經營主體和工商民間資本參與優勢畜禽品種培育、畜禽養殖汙染治理、農業資源迴圈利用等領域的投資,鼓勵發展畜禽糞便、沼液收集處理配送的社會化服務組織,形成企業主導、政府扶持、市場化執行的畜禽養殖汙染治理和資源化利用機制。

3.建立長效機制。一是嚴格禁限養區管理。禁養區內禁止畜禽規模養殖;限養區內禁止新建規模養殖場,現有養殖場不得增加規模;其他區域未經所在鎮(街、區)及相關部門批准不得新建養殖場。各鎮(街、區)要落實監管責任,村級組織要安排專人加強非法新建養殖場監管,強化土地流轉監控措施,防止出現違規建設。二是建立養殖汙染治理長效監管機制。各鎮(街、區)要制定汙染治理監管辦法,督促養殖場限期完成汙染治理配套設施建設,符合技術要求的養殖場要定期將畜禽養殖品種、規模以及畜禽養殖廢棄物的產生、排放和綜合利用等情況報環保局、農委備案;加強對畜禽養殖場的動態監管,對畜禽養殖場汙染治理和設施執行情況加強巡查監督,落實“誰汙染、誰治理”的主體責任,對不符合生態養殖要求的養殖場(戶),逐個制定落實改造提升或轉產轉業的工作方案,以治理為突破口,倒逼畜牧業轉型升級。三是加強執法。相關部門要定期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對治理不力,汙染環境的主體,要嚴格依法查處並進行媒體曝光,營造社會參與和社會監督的良好氛圍。

4.培育新型主體。加快培訓新型職業農民,支援家庭農場、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構建新型經營體系。應用市場、法律、政策等調節槓桿,逐步淘汰小型養殖場和散養戶,推進小型、散養養殖戶向適度規模轉化,發展專業化和農牧結合綜合型家庭農場發展。鼓勵畜禽規模養殖企業、家庭牧場之間加強橫向聯合,建立協會或合作社,積極發展畜禽流通、加工型合作組織,使力量分散的養殖主體聯結成力量強大的生產者聯合體,增強市場競爭能力。探索完善龍頭企業與養殖場(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大力推廣多種形式的畜牧產業化執行模式。

5.完善服務體系。強化良種推廣、疫病防治、檢疫監督等體系建設。加快良種化程序,加大疫病防治基礎設施建設,改進疫病防治技術,提高疫病綜合防控能力和水平,降低疫病風險;建設高素質的檢疫監督隊伍;加強畜牧獸醫服務隊伍建設,提高健全畜牧行業服務和管理水平,滿足畜牧業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