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報告>

統計調研報告

工作報告 閱讀(3.09W)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統計調研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統計調研報告

統計調研報告1

人民法院的司法統計工作是指對審判工作所產生的各種資料以及與之相聯絡的其他社會現象方面的資料進行收集、整理、歸類、分析的過程。是一項重要的調查研究工作,司法統計是人民法院掌握審判工作情況、總結審判工作經驗、調整審判活動執行的

重要依據,它對改進審判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對各類資料進行儲存和提供利用等工作的活動過程。是對法院工作主要是審判工作和其他有關社會現象進行調查研究的重要方法,是人民法院和各級領導瞭解情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正確執行法律和政策,做好各項審判工作的基本方法和重要保證。長期以來,雲南省巧家縣人民法院始終堅持將司法統計工作擺在突出的位置上,在人員素質、管理機制、硬體保障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並注重在工作中摸索經驗,多措並舉,將司法統計工作與案件流程管理、案件質量管理等工作有機地結合,使法院司法統計工作更好地發揮服務審判的作用。

一、基層法院司法統計工作存在的問題、深層次原因

(1)重視程度不夠,未調動幹警積極性。

司法統計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綜合管理工作,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在一些法院幹警以及領導眼中,司法統計工作只是法院工作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幹不出業績,抓不出成就,因此往往忽視其重要性。只注重統計工作成績,未關注統計人員投入的'勞動過程,有丁點的通報則得不到領導的認可和全院各庭室同志的配合而失去工作熱情,致使兼職人員迫於完成統計任務而應付了之。

(2)司法統計員水平不高,缺乏業務培訓。

目前,本院司法統計工作人員屬於非專業人員,沒有經過專門的司法統計培訓,因此司法統計工作的質量得不到保障,全靠積累的經驗去操作,由於缺乏相應的連續性的培訓,難以實現統計工作的創新,但如果人員更替,老統計員的資料統計不夠科學、規範,新統計員很可能會出現同類問題,並且沒有被糾正的機會。或是對電腦操作不熟悉,或是各類法律程式知識欠缺,終因理解的偏差導致錄入、生成錯誤。

(3)審判案件錄入不及時、基層法庭未聯網。

1. 資料報送不及時。老式的司法統計結案資料都是由各相關庭室報送至司法統計員,有的案件應上半年已結案,因為承辦人未及時報,可能拖至年底才將結案資訊報至司法統計員,從而導致各月結案統計出現差異。此外,由於司法統計工作是逐級進行的,各級法院完成此項工作都有嚴格的時間限制,尤其是基層法院,因為每個月份都是最先開始司法統計工作的,為確保整個法院系統的司法統計工作順利進行,上級法院對基層法院的報表工作有嚴格的時間限制,而基層法院的司法統計工作本身也較為複雜,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進行資料核查與合成,這就要求各個庭室的報表人員能夠及時、準確的上報本庭室的各類辦案作息。但是,實踐中,部分庭室習慣性的將報表時間拖後,沒有給司法統計人員預留整理資訊的時間,從而導致基層法院的司法統計工作完成得較倉促,難免出錯。

2. 現行三套新老統計報表並行局面,形成重複勞動,難以實現高效和快捷。《人民法院案件資訊管理與司法統計》通過不斷的更新升級,確以成熟;內網案件資訊的錄入,可以實現司法統計報表自動生成,建立起全面、科學、高效、快捷、準確的司法統計體系。但是,在逐級的報表方面,現行老法綜表、新綜合表、內網自動生成表三種報表並列報送局面確有加重基層負擔、重複勞動、將簡單業務複雜化之疑?目前由於在審判環節內網案件資訊錄入滯後,導致“自動生成”錯誤,統計員只有到各錄入環節一一查詢原因,投入了時間、精力卻不能被理解。

3. 基層法庭資料報送工作遲緩。由於基層法院的財力、人力、物力尚不能達到安裝區域網到基層法庭,無法在近期內實現區域網聯網,所以資料仍需要每月基層法庭到立案庭錄入報送,不僅保密性不強,安全值不高,而且報表人員還不得不為錄入、報送資料往返於基層法院與其派出法庭之間,造成人力與財力的浪費。

(4)司法統計人員多屬兼職,統計隊伍不穩定

基層法院司法統計工作都由立案庭負責,作為全院的立案、案件流程管理部門,肩負除司法統計以外的八個方面的工作職能,業務繁瑣、複雜,但由於編制等問題,立案庭人員本來就相對偏少,他們在繁忙的業務工作中還要兼職訴前調解、判後答疑、申訴複查等事務,顧此失彼現象難免。

二、解決基層法院司法統計工作存在問題的對策

司法統計工作既要相應的統計專業知識也需要法律知識,更需要各級法院領導和幹警的大力支援和幫助。本人認為做好基層法院的司法統計工作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準確定位,提高重視度。司法統計工作在法院綜合事務中雖不居顯要地位,但法院領導並不能因此而忽視。搞好司法統計,對於領導及時掌握審判工作動態,瞭解審判工作質量,研究審判工作熱點、難點問題,科學決策,科學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加強學習,提高業務水平。統計軟體的不斷升級,設計功能不斷增多,新報表模式出臺,舊報表仍不取消?工作量日趨加重,對統計工作人員的耐心和毅力是一個挑戰,統計人員一要加強計算機知識的學習,提高計算機

操作水平;二要加強司法統計知識的學習,掌握統計工作的內在規律,認真分析統計資料,積極主動提供統計資訊;三要加強政治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自身修養,保證上報資料質量,為本院的審判管理和上級法院決策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

(3)加大辦公自動化建設力度,完善網路化功能。由於受客觀條件的限制,基層法院的辦公自動化建設程度並不高,以本院為例,目前雖然已建立了區域網,但是,現在還處於使用的初期,執行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與不便。此外,由於區域網覆蓋不全面,基層法庭資料錄入和報送工作仍要到縣院進行。因此,應大力加強辦公自動化建設,對司法統計工作給予政策傾斜,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要儘快啟動基層法庭的區域網建設,以增強資料報送的效率,同時,為司法統計人員配備相應電子裝置,保持資料傳輸通暢,為司法統計工作提供可靠的物質保障。

(4)穩定隊伍,嚴格管理。基層法院各個庭室應該指定專人來完成報表工作,並保持人員的穩定性,以保障司法統計工作的連貫性。統計員對各庭室每月上報資料記錄在冊,同時,各個庭室報表人員也應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保護好用於報送資料的計算機及相關資料,當電腦或者系統出現問題時,應該主動找相關人員維修,不等不靠,避免因個別庭室錄入、報送不及時,影響全院的司法統計程序。

總之,司法統計工作是基層人民法院非常重要的一項日常工作,能為院領導進行科學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為改進法院審判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提供基礎資料。因此,應更好地推進司法統計工作的各項硬體和軟體建設,激發司法統計人員工作熱情,提高統計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最終提升法院司法統計工作的整體水平。

統計調研報告2

隨著國際金融風暴逐漸影響到我國的實體經濟,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部分外向型企業產品訂單減少、生產下滑甚至停產,大量工人失業,一部分農民工紛紛踏上返鄉歸程。最近,我們對全市農民工迴流問題進行了專題調查,情況不容樂觀。

一、目前全市返鄉農民工的基本情況

1、返鄉迴流人數近一成

20xx年全市外出務工的農民工人數約110萬人,其中在省外務工的約95萬。據調查,截至11月底,全市返鄉迴流約9萬人,約佔全市外出務工農民工總人數的8%。

2、返鄉迴流時間提前2個月

農民工返鄉時間一般在春節前後10天以內,今年返鄉的啟動時間至少提前了2個月。

3、返鄉迴流農民工中年齡偏大者居多

據調查,返鄉迴流農民工中,16-25歲佔11%,,26歲-40歲佔32%,40歲以上佔57%。由此可以看出,外出務工人員迴流的以40-50歲的大齡農民工為主,這部分農民工大部分因文化水平較低,從事的是高體力、低技能工作,失業後很難在當地再找到新的工作,如桃源縣在福建打工的煤礦工人、加工廠工人等。

4、返鄉迴流農民工主要來自沿海地區和勞動密集性行業

返鄉迴流農民工集中在沿海及珠三角、長三角和我國北方,其中以沿海一帶為主,約佔70%以上;返鄉迴流農民工中,85%以上來自出口性企業和中小型企業,從行業來看,以從事製衣業、玩具業、機電業所佔比例最高,總數達到66%,其次為建築房地產業,佔19%。

5、大部分返鄉農民工對打工期間的工資待遇較為滿意

調查表明,65%的農民工工資能夠按時足額發放,25%的工資不按時但可以足額發放,由此可見,在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努力下,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得到了較好的解決。但在調查中,部分農民工對現有的按年度或專案結算工資的方式頗有怨言,希望按月發放工資。農民工收入狀況有所改觀。據調查,農民工平均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佔45.7%,收入在1000元至1500元的佔44%,兩者合計,近九成農民工月均收入超過1000元。65%的農民工對收入狀況表示基本滿意。究其原因,關鍵是其對進城務工的期望值較低,雖在城市務工,但他們仍以在農村務農收入為參照,所以比較容易滿足。

二、目前農民工迴流的原因

1、企業經營不景氣

據返鄉農民工反映,農民工提前返鄉主要是其所在企業受金融危機影響,多出現破產、停工、歇業等情況所致。如臨澧縣安福鎮望城村的農民工周尚鬆說“十幾年過來,都是下半年這個時候最忙,唯獨今年10月份就已經接不到活幹了。”其所在工廠由於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外訂單明顯減少,工廠開工不足或停工,對工人或是放假,或是採取自然裁員。特別是x月份以來,開工時間不足一半,所拿的工資已不能維持正常生活,

2、返鄉迴流工的收入相對較低

據調查,目前外出務工人員工資收入一般在1000元左右,據臨澧縣太浮鎮王化村的農民工楊振國說,他在深圳三和興玩具廠務工,月收入一般在1200元左右,但每天必須工作10個半小時,而且每月只能休息2天時間才能拿到這麼多,如果按正常工作時間,月工作22日,每日8小時,那麼他們就只能拿到月800元的底薪。而且工廠每月還要扣住宿費等。由於城市生活費用較高,又一時難以找到工作,被解僱的農民工只能選擇返鄉。

3、政策

國家最近陸續出臺的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如國家1000億投資計劃的出臺以及新的土地政策,對農民返鄉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讓他們感覺在家鄉也可能存在更好的發展機會。

三、採取有效措施,從容應對農民工返鄉潮

當前農民工大量返鄉,帶回來的不僅是消費和收入的增長,更多的而是再就業的困難和基層工作穩定的壓力。近年來,進城務工收入已經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農民工集中返鄉,意味著全市部分農民家庭收入銳減。為幫助返鄉農民工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有效緩解他們的失業之痛,我市各區、縣(市)制定了返鄉農民工幫扶計劃,擬定了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實施方案,切實搞好為農民工“五送”活動,即:送崗位、送資訊、送培訓、送政策、送溫暖,收到了一定效果。做好返鄉農民工的安置和幫扶工作,關係發展和穩定的大局,為了引導返鄉農民工自主擇業、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建議採取以下七項措施,幫助返鄉農民解決實際困難:

1、全力為返鄉農民工開展職業介紹服務。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多方聯絡用工單位收集崗位,針對返鄉農民工的實際,進行個別推薦和進場求職相結合,千方百計為他們找到適合的崗位。

2、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鑑定工作,使返鄉農民工具備用工單位所需掌握的技能。一些農民工暫時回家,利用春節前的空隙時間,參加各種就業培訓。如桃源縣勞動局近一個月就對100多名返鄉農民工免費進行計算機、電工電焊、車工等技能培訓,唯美學校培訓工業設計、電腦軟體高階技能人員10多名,這些必將對他們以後的再次就業增強競爭力。這種做法值得推廣。

3、積極協調配合工商部門,為返鄉農民工創業開闢“綠色通道”,辦理工商營業執照等。

4、積極協調配合稅務部門,為返鄉農民工創業落實相關稅費減免政策,切實幫助返鄉農民工創業。

5、舉辦創業人員經驗交流座談會,以點帶面進一步促進返鄉農民工實現自主創業,自謀職業。

6、積極幫助吸納返鄉農民工的企業落實優惠政策。可以象臨澧縣那樣對吸納、安置返鄉農民工就業的企業,按安置返鄉農民工人數,幫助提供小額貸款,通過“綠色通道”提供社會保險補貼,從而促使更多企業招用返鄉農民工,降低用人成本。

7、對生活確實存在困難的返鄉農民工,積極協調民政部門,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的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對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給予一次性救助,妥善解決其生活困難問題,儘早幫助返鄉農民工渡過難關,儘快重新就業。

統計調研報告3

房地產業作為民生的重要問題,目前備受關注,有關房地產業的資訊也日漸成為各級政府、廣大群眾、社會各界和新聞媒體普遍,加強房地產業的統計工作,可以很大程度上促進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20xx年,國家統計局創立了房地產開發統計報表制度,把房地產開發統計報表從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制度中單獨列出來,這表示出國家對房地產業的重視。筆者作為一名房地產統計工作人員,深感責任重大,同時,隨著房地產業企業的增多,統計的難度也在加大。為搞好這方面的工作,特針對房地產統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作簡單探討。

一、房地產開發統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統計制度缺乏完整性

(1)房地產業統計的範圍單一。房地產業是從事土地和房屋的投資、開發、經營、管理和服務的經濟活動,它包括房地產開發經營、物業管理、房地產中介服務、其他房地產活動。目前房地產業統計的範圍僅限房地產開發企業,而物業管理、房地產中介服務和其他房地產活動在制度上還是個空白。

(2)統計指標設計重投資輕經營。在日常房地產統計工作中,計劃總投資、本年完成投資,商品房建設投資、土地開發投資等投資指標涉及較多,房地產企業經營狀況的統計指標如收入、利潤、稅收等經營指標涉及的較少。另外目前房地產二、三級市場已經形成,而房地產業的統計制度還殘留著計劃經濟時期的烙印,與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成分和經濟結構日趨複雜、投資主體和利益主體日益多元化的實際不符合。

(二)房地產開發統計報表制度缺乏可操作性

房地產開發統計採用的是全面定期統計報表制度,在實際工作中,隨著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增多,全面定期統計報表的操作性難度加大。具體表現在:

(1)房地產開發統計基層表收集難。一是人難找。目前許多房地產開發企業沒有固定的統計人員,一遇到統計局要報表,老總總是臨時指定人員來做,往往是這個月報表做了,下個月又不做了,統計人員變動頻繁,培訓又不及時,經常造成房地產開發企業漏統,或者填報的基層表質量不過關。二是按時上報難。按照制度要求,房地產開發企業基層表一般均在月底前上報統計局,方不影響統計資料的彙總和上報,在現實中,總有些企業以各種各樣的理由無法按時上報。從客觀上講,房地產開發企業月底才能結賬,如果不給企業一定的時間,企業就無法完成統計工作,如果碰到星期六或星期天,上報報表會更加困難。三是全面統計難,目前房地產開發統計採用的是全面定期統計報表的方式,統計範圍包括各種登記註冊型別的房地產開發公司、商品房建設公司及其他房地產開發單位。目前房地產開發企業逐漸增多,縣市級統計人員缺少,一個人往往要從事許多工作,再加上房地產統計報表上報的時間緊,工作難度可想而知。

(2)房地產統計報表填報難。據填報房地產開發情況的統計人員反映,如果要填好統計局的一套報表,非下一番苦功夫不可。一是報表指標太多太細。例如房地產開發企業(單位)投資、資金和土地情況共有40個指標,40個空格;房地產開發企業(單位)施工、銷售和空置情況29個指標,168個空格,在年報中在加上房地產開發企業財務報表,又要增加44個指標,44個空格。二是邏輯關係很複雜。一套房地產開發統計報表指標之間的關係也是很複雜的。房地產按用途分組的投資額與房地產施工面積是有對應關係的,房地產竣工面積、房地產竣工套數和房地產竣工價值是相對應的,所以在填報房地產開發統計報表時,剛開始接觸統計報表的人員往往感覺到很頭痛。三是填報的指標蒐集難。據填報房地產統計報表的人員反應,填報房地產開發報表需要房地產開發企業工程部、財務部、銷售部三部門配合。如果房地產統計人員不與工程部銷售部去聯絡,填報資料的真實性就值得懷疑。如本年完成投資額指標來源於施工企業填報的“工程進度報告單”或“工程價款結算帳單”,如果施工單位沒有或施工單位不能夠按時提供,統計人員又怕麻煩,很容易造成投資額資料不準確。

(三)房地產開發統計指標設計缺乏實用性。

房地產開發統計指標設計不夠實用主要表現在:一是統計指標設計過於專業。過於專業的指標只宜用作專業研究,如果釋出的統計資訊老百姓連看都看不懂,他們又如何能使用呢?二是統計指標設計沒有做到與時俱進。在實際工作中,有時領導和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統計部門無法用數字去回答。而領導和群眾不關心的問題,報表中涉及的很多,這是因為統計指標的設計還比較傳統,沒有做到與時俱進。傳統的統計工作主要是為政府部門的決策提供統計資料和統計諮詢意見,重點在於為如何管理好國家、企業、百姓提供依據,而可能為廣大百姓所用的統計指標則很少。三是統計的結果缺乏真實性。只有真實、及時的資料方能為社會所用。如果基層統計報表填報的不準確,填不全或乾脆不填,造成了彙總資料不準確,無法為社會所用。

(四)政府綜合統計和部門統計間缺乏協調性。

一是資料釋出較亂,數出多門的現象時有發生。筆者從網站上曾看到多篇反映政府部門釋出的資料不一致,甚至打架,給房地產市場造成了一定的混亂,也給社會帶來了不好的影響。二是同一指標,由於部門之間的統計標準、統計口徑、統計方式不一致,導致資料不一致;在向外釋出資訊時,部門之間缺少溝通交流,給人們造成了資料不一致的誤解。比如房價,因為商品房有住宅、辦公樓、商業營業用房和其他之分,也有期房和現房之分,又有一級、二級地段之分,如果籠統地釋出某個城市的房價是多少,這樣釋出資料不一致的可能性很大。

二、解決當前房地產統計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1、建立、健全房地產業統計制度。目前,房地產業的發展加快,而與此對應的房地產業的相關統計資訊已經不適應房地產業的發展要求,物業管理、房地產業中介服務的統計制度還沒有建立,房地產業交易的多級市場已經形成。所以建立健全房地產業統計制度已是擺在統計部門的議事日程了。筆者對建立健全房地產業統計制度有兩條粗淺建議,一是增加物業管理、房地產中介服務和其他房地產業的統計。二是改房地產開發統計月報為季報,增加房地產業人員勞動報酬、利潤、稅收等經營統計指標,以滿足gdp核算的需要。

2、簡化統計報表,增強實用性。一是統計指標設計要提綱挈領、突出重點。豐富多彩的市場經濟,加上差異巨大的區域經濟,往往使不同區域、不同時期關注的焦點是互異的。如果國家統計指標設得太細,會使得有些城市、地區難以完整填報。所以,國家級的指標設計得簡要些,既能滿足管理部門的需要,又能減輕填報單位的負擔,提高統計質量。二是統計指標的設計儘量做到實用、便於蒐集。在如今的市場體制下,企業經營活動和個人投資行為日前活躍,他們也需要一定的統計資訊來指導自己的活動。故此,統計體系應能針對他們的.需要,設定相應的指標,提供相應的資訊。另外在設計統計指標中,應充分考慮資料的來源與出處,便於企業操作。如在房地產開發企業(單位)投資、資金和土地情況報表中本年完成投資按工程用途劃分的商品住宅、辦公樓、商業營業用房和其他的分組,在實際工作中,企業很難掌握這方面的資料,不如刪去。

3、加強對企業統計人員的培訓,增強對報送報表重要性的認識。一是加強統計法的培訓,按照《統計法》的規定,基層單位向統計部門報送報表是其應盡的義務,不按時上報、屢次遲報、拒報就是違法行為,但在一些基層統計人員甚至極少部分領導的腦海裡並沒有這種法律意識,他們缺乏應有的統計法律法規知識,覺得遲報或不報報表也不會有多大問題。為此,必須加強基層統計人員統計法律法規知識的教育,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二是加強房地產統計專業知識的培訓。從筆者多年從事房地產開發統計工作的經驗看,經常開展房地產開發統計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統計人員業務素質是必不可少的,由於房地產開發統計人員變動頻繁,統計部門利用年報或統計人員進行上崗培訓的機會,系統地講授房地產統計基本知識和房地產業報表,對企業報送報表和提高報表質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加強協調,規範統計資訊釋出制度,統計方式變上報彙總為政府行政記錄、抽樣調查和重點調查相結合。統計法規定,凡通過抽樣調查、重點調查、行政記錄能取得統計資料的,不得制發全面定期統計報表。在實際工作中,統計部門可以整合其他部門的房地產資訊,充分利用其他部門的行政記錄資料進行統計。另外對市場特徵較強的指標,適時採用抽樣調查方式;對目的性明確但資料化不強的資訊則採用專題問卷調研、綜合分析的形式。三者相結合,既可避免興師動眾、勞民傷財,又可取得較好的統計效果。對於資訊的釋出,政府應制定資訊釋出制度,規範各部門的資訊釋出範圍,另外,在資訊釋出前,各有關部門還應加強溝通交流,定期召開房地產執行情況分析會,做到釋出出去的資訊真實可信可用而且一致。

統計調研報告4

隨著國際金融風暴逐漸影響到我國的實體經濟,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部分外向型企業產品訂單減少、生產下滑甚至停產,大量工人失業,一部分農民工紛紛踏上返鄉歸程。最近,我們對全市農民工迴流問題進行了專題調查,情況不容樂觀。

一、目前全市返鄉農民工的基本情況

1、返鄉迴流人數近一成。20xx年全市外出務工的農民工人數約110萬人

,其中在省外務工的約95萬。據調查,截至11月底,全市返鄉迴流約9萬人,約佔全市外出務工農民工總人數的8%。

2、返鄉迴流時間提前2個月。農民工返鄉時間過去一般在春節前後10天以內,今年返鄉的啟動時間至少提前了2個月。

3、返鄉迴流農民工中年齡偏大者居多。據調查,返鄉迴流農民工中,16-25歲佔11%,,26歲-40歲佔32%,40歲以上佔57%。由此可以看出,外出務工人員迴流的以40-50歲的大齡農民工為主,這部分農民工大部分因文化水平較低,從事的是高體力、低技能工作,失業後很難在當地再找到新的工作,如桃源縣在福建打工的煤礦工人、加工廠工人等。

4、返鄉迴流農民工主要來自沿海地區和勞動密集性行業。返鄉迴流農民工集中在沿海及珠三角、長三角和我國北方,其中以沿海一帶為主,約佔70%以上;返鄉迴流農民工中,85%以上來自出口性企業和中小型企業,從行業來看,以從事製衣業、玩具業、機電業所佔比例最高,總數達到66%,其次為建築房地產業,佔19%。

5、大部分返鄉農民工對打工期間的工資待遇較為滿意。調查表明,65%的農民工工資能夠按時足額發放,25%的工資不按時但可以足額發放,由此可見,在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努力下,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得到了較好的解決。但在調查中,部分農民工對現有的按年度或專案結算工資的方式頗有怨言,希望按月發放工資。農民工收入狀況有所改觀。據調查,農民工平均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佔45.7%,收入在1000元至1500元的佔44%,兩者合計,近九成農民工月均收入超過1000元。65%的農民工對收入狀況表示基本滿意。究其原因,關鍵是其對進城務工的期望值較低,雖在城市務工,但他們仍以在農村務農收入為參照,所以比較容易滿足。

二、目前農民工迴流的原因

企業經營不景氣是農民工提前返鄉的主要原因。據返鄉農民工反映,農民工提前返鄉主要是其所在企業受金融危機影響,多出現破產、停工、歇業等情況所致.如臨澧縣安福鎮望城村的農民工周尚鬆說“十幾年過來,都是下半年這個時候最忙,唯獨今年10月份就已經接不到活幹了。”其所在工廠由於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外訂單明顯減少,工廠開工不足或停工,對工人或是放假,或是採取自然裁員。特別是十月份以來,開工時間不足一半,所拿的工資已不能維持正常生活,二是返鄉迴流工的收入相對較低。據調查,目前外出務工人員工資收入一般在1000元左右,據臨澧縣太浮鎮王化村的農民工楊振國說,他在深圳三和興玩具廠務工,月收入一般在1200元左右,但每天必須工作10個半小時,而且每月只能休息2天時間才能拿到這麼多,如果按正常工作時間,月工作22日,每日8小時,那麼他們就只能拿到月800元的底薪。而且工廠每月還要扣住宿費等。由於城市生活費用較高,又一時難以找到工作,被解僱的農民工只能選擇返鄉。三是國家最近陸續出臺的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如國家1000億投資計劃的出臺以及新的土地政策,對農民返鄉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讓他們感覺在家鄉也可能存在更好的發展機會。

三、採取有效措施,從容應對農民工返鄉潮

當前農民工大量返鄉,帶回來的不僅是消費和收入的增長,更多的而是再就業的困難和基層工作穩定的壓力。近年來,進城務工收入已經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農民工集中返鄉,意味著全市部分農民家庭收入銳減。為幫助返鄉農民工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有效緩解他們的失業之痛,我市各區、縣(市)制定了返鄉農民工幫扶計劃,擬定了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實施方案,切實搞好為農民工“五送”活動,即:送崗位、送資訊、送培訓、送政策、送溫暖,收到了一定效果。做好返鄉農民工的`安置和幫扶工作,關係發展和穩定的大局,為了引導返鄉農民工自主擇業、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建議採取以下七項措施,幫助返鄉農民解決實際困難。

一是全力為返鄉農民工開展職業介紹服務。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多方聯絡用工單位收集崗位,針對返鄉農民工的實際,進行個別推薦和進場求職相結合,千方百計為他們找到適合的崗位。

二是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鑑定工作,使返鄉農民工具備用工單位所需掌握的技能。一些農民工暫時回家,利用春節前的空隙時間,參加各種就業培訓。如桃源縣勞動局近一個月就對100多名返鄉農民工免費進行計算機、電工電焊、車工等技能培訓,唯美學校培訓工業設計、電腦軟體高階技能人員10多名,這些必將對他們以後的再次就業增強競爭力。這種做法值得推廣。

三是積極協調配合工商部門,為返鄉農民工創業開闢“綠色通道”,辦理工商營業執照等。

四是積極協調配合稅務部門,為返鄉農民工創業落實相關稅費減免政策,切實幫助返鄉農民工創業。

五是舉辦創業人員經驗交流座談會,以點帶面進一步促進返鄉農民工實現自主創業,自謀職業。

六是積極幫助吸納返鄉農民工的企業落實優惠政策。可以象臨澧縣那樣對吸納、安置返鄉農民工就業的企業,按安置返鄉農民工人數,幫助提供小額貸款,通過“綠色通道”提供社會保險補貼,從而促使更多企業招用返鄉農民工,降低用人成本。

七是對生活確實存在困難的返鄉農民工,積極協調民政部門,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的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對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給予一次性救助,妥善解決其生活困難問題,儘早幫助返鄉農民工渡過難關,儘快重新就業。

統計調研報告5

隨著我區的各項事業的建設步伐不斷加快,統計領域將面臨著新一輪的考驗,如延續過去存在舊統計管理模式,滿足於“報表數字加加減減,增長幅度乘乘除除”的工作意識,勢必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必須加快統計管理體制的改革步伐,統計工作才會有生機和活力,才能與形勢發展相適應。為此我站根據現行統計管理工作現狀,來談談關於統計管理體制改革的思路。

一、現狀:

現行的“雙重管理、以條為主”的管理模式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經費保障、人員結構、辦公設施、資料質量、服務水平等方面由於各鄉鎮條件設制不一,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如本鎮僅設辦公室一間,工作人員3名,辦公設施相對簡陋等。

二、不足:

現行的統計管理體制抗干擾能力差,即統計業務由區統計局統一領導,但統計機構、經費等歸同級地方政府負責。根據《統計法》,各級地方統計機構要對同級政府實行統計監督,現行統計體制最大的薄弱環節和弊病在於政府統計機構缺乏超脫性,政府統計的管理體制仍是以行政區劃的體系設定,地方政府統計機構的超脫性、權威性和獨立性嚴重弱化,統計抗干擾能力差,統計協調能力不足,使得統計工作很難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由於現行的管理模式,所以統計出的資料也很難是客觀準確的資料。在現行統計體制下,地方統計部門的幹部任用、保障條件、人員編制和經費來源都依賴當地政府,難以保證統計工作的獨立性,本站認為統計部門工作難度遠大於其他綜合監督部門,因為統計部門面對的是各級政府,而工商、技術監督、稅務面對的是微觀經濟主體,性質有著本質差異。所以統計抗干擾能力差是會造成統計資料失真等。多報還是少報這些行為的背後大多隱藏著地方政府官員對統計工作的干擾甚至直接干預。改革統計管理體制,加強區統計調查力量,無疑有助於強化統計工作的權威性,確保統計資料真實可信。

三、垂直管理的建議模式

現行的統計體制從組織體系來看,各級統計人員構成均離不開地方黨委政府,上一級統計部門負責業務指導,經費由各級政府的財政提供,此種條條服從塊塊的管理體制,從計劃經濟開始就形成,一直延用至今,現在看來弊端很大、筆者認為,改變此狀況應從這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市、區、鎮三級統計人員實行統計委派制,由統計部門會同地方政府對統計幹部實行逐級委派,業務由統計部門直管,經費隨業務劃撥,組織人事關係由部門管。二是;統計人員的配置由各級統計局會同上級組織人事部門共管。實行持證上崗,競爭上崗,經費由上級財政負擔。切實建立“一垂三統”的管理模式。

四、垂直管理的好處

(一)制止資料盲目攀比。改變過去統計資料由鄉鎮領導隨意定奪的局面,可以客觀、公正地反映當地的真實情況。實行垂管後,鄉鎮統計員則成為市區統計局直管的一員,必須對上級負責、對歷史負責、對自己負責。可以排除當地的行政干預和人為干擾。能確保資料來源可靠,抵制競相虛報、刻意瞞報的現象。

(二)制止人員經常變動。實行垂管、人員收編、崗位定編,鄉鎮政府無權對統計人員隨意更換,對穩定統計隊伍、提高統計人員素質大有裨益。垂直管理後統計人員實行雙重管理,鄉鎮統計人員的組織關係在當地,工資關係由財政劃撥到當地,人事關係由縣(市、區)統計局管理,鄉鎮可以提出進退流轉意見,但主動權掌握在上級統計主管部門手中,可以制約人員經常變動,有利於隊伍穩定和提高統計業務水平。

(三)制衡管事不如管人。現在省、市對統計工作很重視,對鄉鎮統計工作也引起關注,但往往都只是從加強基層統計制度建設、硬體建設入手,如省市不惜代價給每個鄉鎮配備電腦或集中培訓鄉鎮統計人員或要求鄉鎮統計站制度上牆等等,但這從根本上不可能改變鄉鎮統計存在的根本問題。所以,關鍵是給錢給物不如管人,只有充分調動了鄉鎮統計員的積極性,發揮了人的主觀能動作用,才能把鄉鎮統計工作搞得更好。

還有垂直管理後,統計站的經費能得到保障、編制能得到落實、人才能得到啟用、人員能更好地管理。一些同志認為人員多了、隊伍大了、費用漲了,難以管理不如維持目前的局面。同時認為垂管改革對現有狀況的穩定不利,既要考試、還要考察,目前的這一批鄉鎮統計員已經熟悉業務今後如何改革等等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對這些問題和困難他們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是一種典型的“不作為”,長痛不如短痛。前面說過,不管住人,就很難管好事,統計基層基礎工作永遠上不了臺階。所以,各級統計系統當務之急不是去培訓多少鄉鎮統計員,不是去配多少電腦給鄉鎮,不是要求鄉鎮統計站如何加強硬體建設,而是儘快將鄉鎮統計站實行垂直管理。

實行垂管後,各方關係能更好地協調。鄉鎮以上統計部門將增加事務和職能,而且還將與編制、人事、財政、組織、公安、計生、宣傳等各個部門銜接協調,這不是統計部門的強項,擔心管不好人管不好事,難以協調關係。筆者認為這也純屬多餘擔心,統計部門既是政府職能部門,也是一個業務性強的綜合管理部門,所以統計部門應該立足長遠,跳出純業務部門的`老觀念、老思想,積極融入到各部門的關係協調之中去,這樣不但能搞好垂直管理,壯大統計局自身實力,樹立統計系統的形象和權威,還能對統計業務和統計數字的“公信度、美譽度、知曉度”大大加強,使統計真正能搞大綜合、出大主意、謀大戰略、抓大管理。

五、實施步驟

實行鄉鎮統計工作垂直管理的四個步驟

第一步:學習取經。在適當的時候可以組織統計部門、編制部門的領導赴北京等省市學習考察取經,學習一些先進的經驗和現成的做法供我們借鑑和參考,寫出考察報告和實施方案。

第二步:爭取編制。爭取編制是關鍵,是實行垂直管理能否成功的基礎性工作。筆者認為,要解決編制的問題,可以幾條腿走路,一是增編、二是合編、三是切塊、四是解決重點,分批到位。以上四條渠道完全可以解決編制的“瓶頸”問題。

第三步:考察錄用。一旦確定編制就按實施方案的要求進行考試考察。如屬增編則重新招聘,如屬合編則按統計局的要求重新考察,大部分可兼管錄用,個別不能勝任的勞動或經管員則緩任命,培訓考試合格後再行錄用,如屬切塊的則也要重新考察錄用。

第四步:培訓上崗。經過考試考察之後,確定人員辦理有關人事、財務、組織、勞動、保險等手續正式上崗。然後由區統計局組織統一的上崗培訓,對鄉鎮統計站進行建章立制,掛牌刻章正式營業。

經過以上四步曲,鄉鎮統計工作垂直管理即大功告成。

鄉鎮統計工作垂直管理是一種趨勢,是改革的方向,勢在必行。關鍵是各級政府的重視,各級統計部門的努力,事在人為。筆者相信鄉鎮統計工作垂直管理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在江蘇、在泰州開創新的局面。

統計調研報告6

成立組織、加強領導。本次調查根據上級要求,成立了縣人口抽樣調查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長牽頭,分管領導指導,業務人員具體負責與各鄉鎮統計員調查工作的對接。為了將工作做到“實、準”,本次調查要求各鄉鎮分管統計的領導全程參與,以便更好的體現責任明確制。

近期,**縣統計局按照《20xx年四川省人口和就業統計工作要點關於開展“人口統計調研工作的通知”》檔案要求,根據“人口變動調查工作調研提綱”,結合20xx年人口變動調查工作開展情況,積極思考,為進一步做好20xx年人口變動調查工作,籌備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我縣於20xx年4月組織開展了人口統計調研工作。

一、基本情況

我縣於20xx年9-12月進行了20xx年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我縣村196個,社群31個,共227個,本次調查共抽取3個小區,(分別為甘棠嚴家社群13小區、靈巖社群13小區、新寧鎮真武功村2小區)。在此次抽樣調查中,三個調查小區共出生4人,導致我縣出生率2.73‰,而全縣20xx年出生人口6216人,出生率10.28‰,因此抽中小區出生率低具有偶然性。通過本次調查資料顯示我縣戶籍人口60.8萬人,常住人口45.9萬人,少數民族人口712人,外來人口52035人(其中跨省外來人口12330人),外出人口190009人(其中跨省外出人口132222),出生人口6212人(出生率10.28‰),死亡人口3469人(死亡率5.6‰)。

二、工作開展情況

1、成立組織、加強領導。本次調查根據上級要求,成立了**縣人口抽樣調查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長牽頭,分管領導指導,業務人員具體負責與各鄉鎮統計員調查工作的對接。為了將工作做到“實、準”,本次調查要求各鄉鎮分管統計的領導全程參與,以便更好的體現責任明確制。

2、加強宣傳。正式登記之前調查指導員和調查員走進社群、村,懸掛宣傳標語宣傳、發放《致住戶的一封信》,提高了被調查物件對本次抽樣調查的意義作用、標準時點、調查內容等的知曉率和認知度。

3、“兩員”的選聘及培訓。本次兩員的選騁按照一個調查小區一個指導員,兩個調查員的原則,共選聘了3位指導員,6個調查員。這些指導員及調查員良莠不齊。有的從事統計工作多年,業務精通,但PDA操作不甚熟練;有的是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PDA操作熟練,但業務知識不清。這些原因都給我們的調查工作帶來了及大的挑戰,業務培訓在這個時候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我們針對所有指導員及調查員在10月9日至10日展開了為期兩天的業務知識培訓,並安排的一天的時間到住戶家裡實地演練,努力使這些指導員和調查員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時點、及工作方法。正式調查前安排縣局工作人員到鄉鎮、社群進行親身指導和解說,務求做到每一位調查員都能熟悉PDA的操作,減少在正式調查當中的出錯。

4、小區圖的繪製。為了準確繪製地圖,指導員堅持深入調查小區現場走訪,將公安戶口花名冊與社群、村居委會的現實地域情況認真核實,細緻地劃分調查小區,編好樓房或平房號,從主要方位和地理標誌到樓院的單棟住宅甚至到每棟樓房住宅戶數都做到了不重複不遺漏,確保區不漏房,房不漏戶,準確無誤。

5、編制戶主姓名底冊。為確保正式調查工作的順利開展,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縣統計局向有關部門收集了分鄉鎮資料,將這些資料與各抽中社群居委會和村、鎮手上已掌握的相關住戶資料資料認真進行比對。各抽中選小區居委會調查員在摸底調查期間積極上門摸查住戶各種情況,登記相關住戶資訊,提高整個調查工作的效率,在區限定的時間內完成摸底調查工作、編制好戶主姓名底冊,並在規定時間內由PDA錄入上報。

6、“三個確保”嚴把關,做到應登盡登。入戶調查中,圍繞確保不漏一戶、確保家庭情況真實可靠、確保調查表內,專案填寫齊全、規範、邏輯正確的“三個確保”目標。一是堅持指導員經常督導檢查指導,每天登記調查進度,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如無法解決馬上上報縣局;二是全方位開展檢查工作,指導員每天對更新資料進行檢查,對有疑問的調查資料,及時讓調查員核查、糾正,仍有疑問的要求調查員再次入戶詢問核實。對調查員上報的空戶,指導員進行不定時、全覆蓋的抽查,確保空戶的真實性,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三是驗收檢查,我們對3個調查小區、共606戶的居民底冊進行了全面檢查,並組織3個調查小區的調查員參加互檢會議,互相檢查底冊以及PDA的資料,使登記差錯率減少到最低限度。

7、查遺補漏,核實修改,確保資料質量。我縣也專門制定了相應的資料質量控制辦法,在摸底階段、正式登記階段都對資料進行了反覆核實和校對。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正式登記的`差錯率相較往年減少了。今年改錯期間共出現核實性錯誤6條,邏輯性錯誤12條。

三、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出生人口瞞、漏報主要原因是:

1、計劃外生育的出生人口。這是漏登的重點。這部分調查物件擔心因為違反了計劃生育政策,存在超生人口問題,其登記內容會被作為有關部門罰款的依據,而故意隱瞞計劃外的生育人口。並以各種藉口應付調查人員,逃避如實登記。

2、非婚生育的出生人口。因非法同居生育了子女,擔心家庭資訊被洩露而引起鄰里及他人的非議,顧及輿論對孩子成長有負面影響,而不願提供真實資訊,在登記時隱瞞不報。因為沒有相關部門掌握這部分人口資訊資料,無法核實,調查人員入戶登記又得不到真實的資訊,導致漏登。

3、出生不久即死亡的出生人口。調查物件迴避現實,不願意主動提起;調查人員又不瞭解,且入戶詢問此類情況難以開口。於是,一方面調查人員沒敢進行詢問,另一方面,家屬不清楚要提供這部分資料。況且即使得知要進行登記,也可能因為不願觸及傷心事,會有意迴避,造成漏登。

4、居住地不固定的出生人口。有的育齡婦女具有兩套以上住房,而且居住地不固定一處,調查人員上門或是遇到“閉門羹”,或是調查物件以不居住此地、已經在另一地登記為由不提供真實資訊。有可能造成任何一處也沒登記,存在漏登。

5、集體戶中的出生人口。集體戶中寄掛戶口的育齡婦女,因為調查人員很難與本人聯絡,如若存在出生人口,容易漏登。對於寄掛在單位宿舍多年的“空掛戶”,如果本人已離開該單位,但戶口尚未遷出,無法查準這部分人員是否存在出生人口;對於寄掛在人才市場的“空掛戶”,因無法聯絡本人,也不知是否存在出生人口,造成漏登。

6、外來務工人員的出生人口。外來務工人員流動性強,沒有固定居所、沒有穩定工作,變動頻繁,甚至存在大量逃避計劃生育政策的人員,或東躲西藏找不到,或提供不真實資訊查不準,致使漏登。

7、尚未落戶口的出生人口。尚未落戶的出生人口,有可能是超生,或者是家人沒有及時辦理落戶手續。有的調查人員會參考戶口簿,見上面沒有出生人口的記錄,戶內又沒有看到嬰兒,沒有現場詢問,而造成漏登。

8、到外地生養的出生人口。由於生育後需要看護,或因工作需要到外地等各種原因,存在本調查小區育齡婦女到外地生養子女的情況,調查人員若沒有進行詢問,就會出現漏登。

二是習慣把農業戶口人口統稱為農民,導致農業從業人數畸高,二三產業從業人員偏少,也導致農業從業人員文化層次虛高,年齡結構失真。20xx年我縣年末總人口中、0-17歲未成年人、18-60歲勞動適齡人口和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別達到12.6萬人、35.6萬人、10.9萬人,人口總撫養比為66%,比20xx年下降2.1個百分點。

三是外來人口資訊缺乏可利用的行政記錄。不管是計劃生育、綜合治理、民意調查,還是公安的流動人口管理,都要求對外來人口實行有效登記管理,但最終都因村居委不想管、管不了而擱淺,沒有全面可供利用的資料,特別是外來租住人口,與社群居委會基本沒聯絡,房東也大多不肯透露租住戶資訊。第六次人口普查採取了一些辦法加強外來人口的清查登記,但效果不太理想,僅停留在外來購建房戶,外來租住戶登記依然不健全。

四是農村全家外出人口增多,三五年不見面是常事,見面也很少有時間相互交流,很難獲取在外村民的資訊。同時,村民結婚登記、戶口登記、戶口遷移等都不需要通過村居委會,村居委會幹部與群眾接觸機會銳減,導致村居民小組長對住戶不再知根知底。

四、建議

一是加強高層協調,獲取戶籍人口資訊。戶籍資料是目前人口統計的憑藉和依據,缺少了這一依據,不管是人口普查、人口抽樣調查,還是年度人口統計都是勞民傷財的。

二是做好組織保障。縣鄉要建立一支精幹高效的人口抽樣調查工作隊伍,做到業務熟悉,責任心、進取心強,有搞好人口抽樣調查的信心和決心。要設法調動村組幹部的積極性,不管是樣本框的編制,還是樣本村清查摸底、入戶登記,都要充分發揮村組幹部的人緣優勢,利用他們情況熟、人緣好來消除居民特別是外來居民的戒備心理,最大限度地取得調查物件的理解支援與配合,要發揮他們居住近、熟悉附近居民的飲食起居和作息規律的地緣優勢,減少“赴空”的次數,少走彎路,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建立有利於人口統計的體制機制。一是加強常住人口的應用,把各村居委會的常住人口搞準、搞紮實,為常住人口的應用打好基礎。今後,凡涉及資金分配、專案建設需要村居委會人口資料的,城區、鎮區、集鎮村居委會一律只提供常住人口。要多措並舉,強化村居委會的常住人口概念,接受常住人口統計原則,加強對居住人口特別是常住人口的管理。二是建立防範故意瞞報人口的機制,現在村居委會瞞報人口,主要是為了減輕農村合作醫療的任務,農村合作醫療是憑農業戶口繳費,住院後必須憑戶口和身份證報賬,與戶口緊密關聯,不能把統計資料作為分配農村合作醫療繳費任務的依據,要以公安戶籍人口中的農業戶口人口為依據分配任務。

四是充分發揮社群在人口戶籍管理中的作用。要發揮社群在死亡人口登出方面的作用,滿足社群對戶籍人口的知情權,公安戶籍管理部門應定期反饋社群戶籍人口資訊,並制度化,滿足社群開展各項工作的需要。

統計調研報告7

經理國庫是人民銀行法賦予人民銀行的一項基本職責,而國庫統計分析工作是國庫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國庫職能由會計核算型向綜合管理型轉變的重要手段,它在財政金融活動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中都具有重要地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基層國庫統計分析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迫切需要加以解決,對此筆者擬簡要進行探析。

一、國庫收支統計分析存在的難點與問題

1、國庫與財政部門的統計資料不一致。目前全國國庫系統使用的《國庫會計核算系統2.0版》和《國庫收支統計系統》,將所有撥款都列為支出,以撥款憑證列示的科目作為支出專案。這樣,財政資金運動,反映到國庫部門,全部屬於支出,而財政資金運作,除收入與支出外,還有其他諸如週轉、借款等方式,例如,財政資金從商業銀行轉回,不應納入調撥收入;借款支出不應納入支出,由於會計核算系統未設定往來記賬方式,統計指標只能將其納入收支,等等,所以,只要有上述型別業務,國庫統計與財政不符就成為必然結果。按照常理來看,國庫收支統計應當與財政預算會計出具的會計報表資料一致,但實際卻存在著諸多不一致,這主要是由於財政與國庫雙方在收支報表、報表種類、報表格式、統計重點等方面統計口徑不一致,致使統計資料與真實資料不符,從而嚴重影響了國庫統計分析工作的健康發展。

2、分析資料不足,統計指標缺乏科學性。從當前看,國庫分析涉及經濟、金融、財稅等多個層次,必須瞭解財政、稅收的計劃安排,大額納稅企業的經營執行情況及財政、稅務、統計局等單位的資料資訊等,才能搞好分析,但是目前基層國庫能夠直接掌握的僅是預算收入、預算支出、財政庫存等方面的資料,缺乏財政、稅務、統計行業的全面連續的相關經濟資料,遠遠不能滿足分析的要求。

3、預算科目更改時間不統一,國庫收支統計被動應付。隨著預算科目的不斷更新,經常會出現國庫、財政、稅務在科目的更改時間上不統一,往往是國庫部門的預算科目更改一段時間後,財政、稅務才相繼更新,造成國庫收支統計在具體操作中處於被動地位。

4、重統計、輕分析,利用率不高。統計的目的是為了進行有效的分析,把死的數字變活,從中分析提煉出有價值的資訊,這是統計分析的關鍵所在。然而,從基層國庫收支統計分析實際看,國庫收支統計僅是對預算收支資料進行簡單的同期對比、對期初期末增減等情況進行簡單的資料羅列,把統計報表的數字用文字的方式複述一遍,披上一層“語言”的外衣,造成統計分析內部失衡,無法充當決策層的“參謀”和“助手”,存在著重統計、輕分析、重收入、輕支出的現象,統計的目的、作用難以有效實現,參考價值不大,利用率不高。

5、國庫收支統計科目的設定和使用不夠完善,不能及時反映國庫收支的真實情況和動態。比如福利企業的'收入和退庫,企業完稅後,(由於科目混用)不能從統計表中看出福利企業的收入情況,退付後也不能看出企業應退稅款是否及時、足額等,一定程度造成了稅收進度和財政計息的失真,致使國庫收支統計不能及時反映收支的真實情況和動態,各級經濟主管部門也不能從中得到有價值的資訊。另外在支出統計中,其它支出這一項列支太籠統,支出不明不白,不能為統計分析提供真實的資金動向,也不便於國庫部門的監管。

6、高科技技術還沒有參與統計分析的全過程。目前儘管配備了“國庫統計分析系統”,但還還缺乏對“國庫統計分析系統”,有效的掌握和利用,沒有用高科技的技術裝置參與統計分析的全過程,從而達到多層次、高視角的分析問題、研究問題、揭示有關經濟現象的執行發展規律。另外在國庫收支統計與分析系統中,存在生成的上報統計資料通迅檔案和系統資料備份存放於系統預設的目錄c:cfcc trs jsend下和c:cfcc trsackup下,基層國庫要上報通迅檔案還需要從預設的目錄下拷貝到軟盤,方能通過OA線上傳到上級國庫,也不便於日常操作。

7、國庫收支統計人員的現狀還難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基層行國庫人員少素質差,分析寫作能力薄弱,阻礙了國庫統計分析工作的進一步開展。目前在基層行國庫與會計部門一起辦公,人員少,工作兼職多,專門從事國庫人員在3人左右,與《國庫會計核算系統》2.0版要求的6人以上,相差甚遠。現有的人員只能滿足日常國庫會計核算的需要,沒有時間去進行統計分析。再加上真正長期從事國庫調研分析,具有一定寫作和分析能力的人就更少。

二、加強國庫收支統計分析的對策建議

1、加大培訓力度,提高業務素質。人是最積極、最主動的因素。做好收支統計工作,最關鍵是要不斷提高國庫業務人員的綜合業務素質。因此,一是要加大培訓力度。要通過專題知識講座、崗位培訓、業餘自學等多種方式,進一步提高國庫人員素質。培訓內容應重點放在財政、稅務、信貸、計劃、企業財務管理等與國庫相關的知識上來,使國庫人員的知識從單一化走向多元化,不斷更新知識結構,以便更好地為國庫統計分析工作服務。二是要加強寫作技能的培訓和輔導,提高國庫人員的綜合分析能力和寫作水平,造就一支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較高的分析能力和政策水平的國庫收支統計分析隊伍。三是要加強思想教育,進一步增強工作人員人事業心和責任心,真正發揮國庫收支統計的作用。

2、建立完整的資訊資料庫,實現部門間資料、資訊的共享。建立和積累完整的國庫統計分析資料庫是搞好統計分析工作的基本依據。因此,國庫部門應牽頭建立財、稅、庫、行橫向資訊資料庫,要使資料的收集積累工作制度化、經常化,除了在日常工作中注重積累外,還要收集積累財、稅、行、企等部門的資料,經常與本地經濟綜合部門建立協作關係,掌握本地區國民經濟總產值、國民收入、納稅大戶的繳稅情況,將國庫分析與當地的經濟、金融形勢結合起來,擴大國庫分析的涵蓋面,為上級提供真實、實用的統計分析資料。

3、統一國庫、財政部門的統計口徑。財政、國庫要加強溝通,徹底解決支出款項歸屬不統一的問題。發生的支出款項歸屬哪個科目,就進入哪個科目核算,該納入預算內的款項,財政、國庫一律納入預算核心算,使國庫、財政均能夠真實、準確、完整地反映財政預算支出計劃的實施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真正為地方政府當好參謀和助手,提供有決策價值的參考資料,服務於地方經濟的發展。

4、按時核對財政庫款。在日常工作中,要按日、按月與財政部門的庫款支撥發生額、餘額進行核對,發現差異,及時查明原因糾正,並報告上級有關部門,確保國庫資金支撥筆數和金額與財政支出筆數和金額相符,確保國庫同財政、徵收機關之間的預算收入數字一致,真實準確、及時完整也反映各級預算收入執行情況,確保國庫資金安全。

5、進一步修改系統中操作不便的部分。為了便於操作,應將上報通訊檔案和資料備份,在系統中修改為可以自行選擇存放的碟符中。

6、進一步細化支出款項。應加強對財政“其它支出”的管理,細化支出統計中款項,實行總額控制,增加資金使用的透明度,提供真實統計資料。

7、應科學設定收支統計科目。建議地方預算科目增加與福利企業增值稅退稅相對應的款項,一目瞭然地列出福利企業的收入,還福利企業退付的本來面目;同時建議各級政府及主管部門應變人為入庫為客觀的依法納稅。

8、加強電子化橫向網路建設。國庫、財政、稅務、銀行應共同積極努力,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實現財政、稅務、國庫和商業銀行之間的橫向聯網,逐步形成以中心支庫或分庫為中心的網路系統,使分析工作的大量資料通過計算機收集、採編、傳輸、儲存、分析與反饋,從而提高資料提用、轉換速度和資源共享程度,強化統計分析工作的基礎。同時財政、稅務、銀行、國庫應加強協作,建立收入撥款資訊反饋制度,聯合調查制度,對賬制度等,進一步規範各自的工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協作、協同管理,確保國庫收支的完整。

統計調研報告8

一、勞動工資統計制度的歷史沿革

勞動工資統計從上世紀50年代初開始,1952年國家統計局成立,隨即進行了一次城鄉勞動力就業情況調查,之後勞動工資統計歷經一系列變革,統計物件的範圍不斷擴大。

(一)50年代到80年代勞動工資統計範圍為城鎮集體以上單位,主要統計全民和城鎮集體職工人數和工資;1990年-20xx年國家統計局把統計範圍擴充套件為城鎮非私營單位,其統計物件為全民、集體、其他所有制經濟單位(內資:股份合作、聯營、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外資:港澳臺商投資;外商投資),不包括鄉鎮企業、私營單位和個體工商戶。

(二)20xx年-20xx年,勞動工資統計範圍除城鎮非私營單位外,增加了“三上”私營企業(即規模以上工業,資質以上建築業、房地產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和住宿餐飲業中的私營企業)。20xx年開始增加其他私營單位:19人及以下的單位採用典型調查,20人及以上的單位進行抽樣調查。

(三)20xx年以後,勞動工資統計制度分為兩種: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非私營單位調查範圍不變,私營單位調查範圍採用以下方式調查:企業一套表單位(即“四上”企業,統計範圍是轄區內規模以上工業,有資質的建築業、全部房地產開發經營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和限額以上住宿餐飲業、國家重點服務業和省級服務業)全面調查。其它非一套表私營單位按就業人員分類,100人以上全面調查,20-99人抽樣調查,19人以下典型調查。但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分別實施,資料沒有合併使用,且抽樣的資料縣級沒有代表性,不能推算總體,不能對外公佈使用。目前勞動工資統計實行網上直報,勞資報表告別紙介質上報方式(除了視同法人的銀行等產業活動單位仍延續紙質報表)。

二、勞動工資統計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1.統計範圍存在一定的侷限性

隨著投資主體日益多元化,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已成為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20xx年非國有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達86.1%。而現行勞動工資統計主要偏重反映城鎮非私營和“四上”私營企業的勞動情況,規模較小的私營、個體工商戶和鄉鎮企業並不包括在內,這樣統計出來的資料不反映或不能切實地反映已逐漸成為吸納就業主體的私營、個體等經濟性質的勞動用工情況和工資水平,統計範圍帶有明顯的侷限性。正是由於這種落後於目前經濟結構的統計規則,導致了本應給予高度重視的大多數較低工資收入的企業職工沒有納入統計範圍,目前已統計的恰恰都是有較高工資收入的人員,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水平,導致統計部門公佈的資料不能被普通百姓接受。以為例:城鎮非私營企業絕大多數屬於壟斷行業,工資水平居高不下,影響全縣城鎮非私營單位工資水平明顯偏高。20xx年全縣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63848元,分別高出全國、全省和全市12374元、7277元和4065元,而20xx年人均GDP僅為39705元,分別低於全國、全省和全市2204元、28757元和6678元,工資水平與經濟發展明顯不匹配,不能真實反映整體的就業情況和勞動力價格水平。

2.統計指標設定不盡合理

(1)統計指標設定複雜且缺乏實用性。一是統計指標設定複雜。複雜的指標設定只會影響資料的準確性。基層統計人員變動頻繁,對指標解釋理解不深,指標涵義僅憑自己的理解去填寫。比如“單位負責人”這個指標,大部分人一看就覺得是法人代表,但是其實指標解釋是包括單位中層的;再比如就業人員下面的按人員型別分的三個指標,在崗職工、勞務派遣人員、其他就業人員,且不說各自的指標解釋,單說其中的區別就讓人頭痛,掛職鍛鍊的人員屬於原單位在崗職工,要按照誰發工資誰統計的原則,而勞務派遣的人員又要統到實際用工單位,不能按照誰發工資誰統計的原則,勞務派遣工的界定又是一系列的說明,縣級專業人員也要仔細研讀指標解釋才能確定界限,基層單位的統計人員可想而知大部分是根據自己的理解填個資料而已。還有在崗職工的工資分類指標,晦澀難懂,使基層統計人員極易產生歧義,如“績效工資”機關單位誤以為只是事業人員工資單上的績效工資,而實際的指標解釋卻是獎金性質的工資,機關人員也有此專案。二是統計指標缺乏實用性。一直以來,反映勞動工資水平的指標主要有就業人員期末人數、就業人員平均人數、就業人員工資總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等,其實用性和靈活性很大程度上已落後於社會需求,反映各級政府決策、企業需要及社會焦點問題的指標顯得尤為不足。如當前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大學生就業問題、農民工就業情況、行業用工需求、下崗再就業等社會保障熱點,在這些指標群上,勞動工資方面仍是空白。

(2)反映就業人員工資水平的指標單一化。在現行的勞動工資統計中,僅有本單位全部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一項指標。平均工資是一個整體的概念,它的資料及漲幅代表的都是整體的水平。簡單的平均所帶來的問題,是掩蓋了平均下的不平均。一方面,掩蓋了不同行業、不同單位之間的不平均。從20xx年勞動工資年報來看,最高行業平均工資為最低行業平均工資的6.3倍。另一方面,掩蓋了單位內部的不平均。現在企業老總和普通員工的工資差距越拉越大,相差幾十倍、上百倍的也不在少數。而僅僅提供一個單位的平均工資,無法解釋更多的不平均。從工資分佈來看全社會各群體工資水平呈“偏態”分佈,工資高的人數佔少數,工資低的佔大多數,現有的資料又無法反映這些情況。因為指標的單一,解釋不清深層次的原因,老百姓是從自身的角度去理解這些資料,因而在向社會公佈平均工資這項資料時,造成公眾對資料的質疑,也帶來統計服務質量不高的現象。

3.統計任務繁重,但資料利用率不高

(1)統計範圍廣,工作任務繁重。當前勞動工資統計涉及的單位多、任務重、壓力大,不僅包含了工業、建築業、房地產、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服務業等行業裡面的“四上”企業,而且包含了所有“四下”非私營單位,加起來有四百多個單位,工作量十分繁重。而目前採用的網上直報開網時間較短,基層統計人員頻繁更換或身兼數職,報表期間能主動直報的單位只佔少數,大多數單位往往需要縣級統計人員通過電話、QQ、辦公助手發簡訊等形式三番五次提醒和催報,個別單位還須多次催報,催報難度較大。同時在規定的.時間內,縣級專業人員不僅有大量的催報工作,更有無盡的比對工作,需分行業、分單位逐個比對填寫說明,工作量大幅度增加。

(2)網上直報操作平臺有待完善。勞動工資統計報表收集的方式由紙質報表改為聯網直報,給基層統計減輕了一定工作量。但由於統計單位數量越來越多,報表報送時間較短,系統穩定性不強,企業配合程度低等原因,導致報表收集的難度越來越大。

一是網上操作平臺報送時間緊。聯網直報有較強的時間限制,尤其是季度報表,通常國家從開網到關網時間相當短,一般為5-7天,縣級勞資專業人員要在5-7天時間內催報、稽核幾百家勞資報表。因報表報送時間短,大量的單位集中上報,有的單位不同的統計人員還會同時上報不同的報表,造成網路擁堵,在報表高峰期經常出現打不開網頁或者不能正常上報的現象,給企業帶來諸多的不便。有的單位制度很規範,發工資時間較遲,報表上報前要層層把關,在規定的上報時間往往是倉促上報,因此要在短時間內催報齊所有單位會越來越難。

二是網上直報操作程式過於煩瑣。直報系統對瀏覽器的要求較高,比如需要使用較低版本的IE瀏覽器,無攔截軟體等才能成功下載證書或穩定上報。許多基層統計人員計算機操作能力有限,對網上直報操作程式往往束手無策,需要縣級勞資專業人員電話指導或電腦遠端操作證書安裝、瀏覽器設定等程式,其同類問題反覆操作耗費大量時間精力,搞得專業人員疲憊不堪。甚至有個別單位因反覆操作不成功而放棄直報,改為傳紙質報表再行代報等等,這些都給資料收集增加了難度。

三是系統稽核公式不夠嚴謹。在系統開網之前,稽核公式應該已經通過檢驗完整無誤的,但實際情況是系統開網之後又時不時的新增稽核公式,大大增加後期稽核工作量。由於後期新增的稽核公式,致使有許多單位已上報,稽核後又出現許多錯誤,縣級勞資專業人員只能用簡訊或電話通知企業再行修改錯誤,有的企業往往上報後便撒手不管,出現錯誤不按要求修改或填寫說明,如對其反覆催促易引起企業統計人員的反感。另外對於基層單位統計人員而言,需要更加簡單明瞭的錯誤資訊提示,有助於他們理解稽核中的邏輯關係,及時修正錯誤或予以說明。如“單位負責人”是由原來的“管理人員”演變來的,對“單位負責人”正確的理解應該為中層以上管理人員,但是在報表下方以及單位基本情況表中均有“單位負責人”的指標,統計人員容易將這幾個指標混淆成同一個,誤認為都是指的單位第一負責人,因此許多統計人員將報表中的“單位負責人”填為“1”,導致了大量的稽核差錯。又如“1-本季”這個賓欄指標,因為設定的數字和符號不太明顯,統計人員容易將本欄對應的工資額誤解為本季資料,經常把累計工資錯填為本季度工資。而對於“非全日制”指標,統計人員也容易誤解為學歷上的“非全日制”等等。另外,有的指標存在多個口徑,比如勞資表中的就業人員工資總額與財務表中的應付職工薪酬也困擾了許多基層統計人員,僅從字面上來理解兩個指標都指的是工資報酬,而實際上工資總額與應付職工薪酬不是同一個概念,最大的區別在於工資總額不含單位支付的“五險一金”,而應付職工薪酬應該包含這一部分。

四是資料質量難以保證。對於縣級專業人員來說,報送單位數量多,短時間內能按時催報已經勉為其難,來不及對每個單位進行詳細稽核。在報表期間每天要打幾十個甚至上百個電話進行催報,並時不時通過網路或電話給直報單位解決系統隨時出現的問題,有時候還要對國家、省及市統計部門查詢反饋的明顯差錯進行核實,在短時間內無法做到報送一家稽核一家,只能進行批量稽核或者查詢稽核,對有明顯差錯的單位進行核實;而對於基層統計人員來說,報送時間短,統計人員報表較為倉促,無法對資料進行嚴格自審,有的為了按時上報,甚至只是報一個預計資料,與實際數有一定差距。

五是勞資字典庫更新不及時。直報平臺的勞資字典庫一年一次從名錄庫中匯入,而基層單位上報季報時又不能自行修改法人單位基本情況表,時間跨度太長容易導致字典庫資訊不準確,基層統計人員反響較大。

(3)資料利用率不高。

一是年度勞動工資統計指標分組太細,資料利用率不高。20xx年年報不含補充資料的統計指標就有55個,真正有用的沒有幾個,制度中有的指標地方政府不需要,地方政府需要的指標在制度中又沒有。各級黨政領導迫切需要掌握城鎮勞動力分佈、轉移、就業和失業方面的統計資料,以便更好地制定勞動就業政策和指導城鎮勞動力轉移,但現行的勞動統計方法制度沒有涉及這方面的內容,統計部門無法從現有的統計報表中獲得相關資料。長期以來縣級統計部門忙於應付上級統計部門佈置的報表任務,對地方經濟的發展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指標沒有進行過多的統計、關注和分析。就業人員和勞動報酬等統計指標也遠遠不如GDP、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農民人均純收入等統計指標那麼受領導和公眾的關注和重視,致使勞資統計人員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做出來的資料不被重視,是“出力不討好,白用功”。

二是報表代表性不高,資料開發利用價值低。現行的勞動工資統計專業資料公佈規則是:“企業一套表”統計的“四上”企業的資料不對外公佈,只公佈城鎮非私營單位的資料。站在縣級勞動工資專業人員角度看,實行聯網直報以後,由於“企業一套表”單位數量的增加,工作量成倍增長,但這一塊千辛萬苦統計出來的資料卻沒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只是為了完成上級佈置的任務。由於城鎮非私營單位統計物件不全面等原因造成了報表的代表性不高,分析的意義不大,也削弱了勞資統計人員對其資料開發利用的積極性。

4.基層統計人員業務素質與統計工作要求不相適應

大部分基層單位沒有專職統計人員,機關、事業單位的勞動工資統計人員一般由該單位的人事或財務人員兼職,企業則是由財務人員兼職,且人員變動較為頻繁,往往致使報表不能準時上報。同時,由於兼職人員要兼顧多項工作,造成勞動工資統計只能算是附帶性的工作,尤其是企業,統計人員不但要做好本單位工作,而且要承擔財政、稅務、工商、統計等多部門的報表,工作任務十分繁重,造成多數的統計人員雖然在統計崗位上工作多年,仍是對統計業務一知半解,不能熟練掌握勞動工資統計所必需的知識,對指標解釋的含義、統計口徑、統計範圍和計算方法的理解都不到位,上報的報表往往容易出錯,極不規範,資料質量很難得到保障。

三、做好勞動工資統計的幾點思考

1.適應需求,進一步完善勞資統計方法制度。

一是改進統計調查方法。創新工資統計制度,將勞動工資統計由全面調查改為抽樣調查。勞動工資報表許多問題均是因為報表單位過多引起,實行抽樣調查能減少報表單位數量,使綜合統計部門能將工作精力更多地由催報轉移到稽核和改錯上。抽樣調查以最新的基本單位名錄庫為樣本框,按國民經濟行業抽取樣本與實際情況進行核實,然後將樣本納入勞動工資統計調查字典庫中。方法可採用按行業進行抽樣,每個行業分別設立彙總權數指標,對單位數少的小行業採用全數調查,通過樣本資料推算評估總體勞動就業、收入等狀況。同時可以結合普查、人口抽樣調查等進行勞動力調查,既能節省人力、財力,又能提高資料質量和工作效率。

二是調整統計調查範圍。形成涵蓋全社會所有勞動者的統計,彌補現行勞動工資統計制度範圍上的不足。將一般個體工商戶作為特殊經濟組織納入勞動工資統計範圍,以便全面、真實地反映全社會勞動就業的分佈與構成,以及勞動報酬的收入與分配情況,較好地滿足政府和社會公眾對勞動工資統計資料的需求和利用。

三是減少統計調查頻率。針對現行的勞資統計工作量大,代表性差的弊端,建議將現行的季報取消改為每年一次年報。其因一是季報資料變動較小。勞動工資年報資料能全面反應本地區的就業人員及工資狀況。一方面,勞動報酬不僅體現在每月工資上,從許多單位的實際情況來看,與年終獎有很大的關聯,因此年收入能夠更準確的反應一個地區就業人員的報酬情況。另一方面,從以往季報資料來看,季度之間的從業人數變化不大,大部分單位除春節前後和大學生畢業季等特殊時期用工情況可能有較大波動外,在一年內的其他時間較為穩定,可以在年報中加入新增、減少人員等用工調查指標,以滿足就業政策制定及指導的需求。其因二是季報資料利用率不高。自20xx年開始季報資料除了五大行業用於“GDP”核算,國家規定季報資料不再對外公佈,基本屬於統而未用的狀況。取消季報能給基層統計人員減負,提高工作效率。對於涉及“GDP”核算的非營利性行業,可從相關主管部門如教育、衛生或財政核算中心等部門取得相關資料。

四是完善統計指標體系。依照定義確切、內涵清晰、屬性明確的原則,突破城鄉地域、所有制形式和職工身份的限制,完善和制定全面反映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勞動工資統計指標體系,使其更具有科學性、預見性、時效性和相對穩定性,並注意統計指標體系與其他部門口徑的銜接。要減少過時的、不必要的或資料難以準確統計的勞動指標,如人員分類中的勞務派遣人員以及人員按崗位分的有些細項分類等。根據需要設定反映社會熱點、焦點問題的特殊指標,如“個人住房公積金”、“未納入養老保險人員”、“外來務工人員”、“大學生就業”等能反映人才、勞動力轉移、文化水平等指標,更好地反映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為黨政機關、社會公眾提供優質的統計服務。同時應以簡單明瞭的指標為好,統一各報表的指標口徑,讓各專業各部門之間的報表和指標具有共享性,使之發揮其最大功效,減輕基層單位的負擔。例如將“單位負責人”改為“管理人員”等,符合大多數人的思維想法,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人為帶來的資料偏差。指標解釋儘可能做到直觀、易懂,便於填寫,保證統計資料的準確性、真實性。須強化工資水平指標。首先是淡化全社會平均的概念,強化分職業平均工資的概念。從工資的效應來看,以及最低工資標準的設定,不存在極端小的資料,但存在異常大的資料,異常大資料的稍微變動即可將平均工資的水平極速上移。而異常大的工資水平往往存在於管理層級,相比較而言,非管理層級的同職業工資差距不會很大。因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提供分職業的平均工資更貼近老百姓的心理定位,也可提高統計服務的水平和質量。其次是計算並公佈就業人員工資水平中位數。平均工資容易受極數值的影響,而工資中位數相對而言不易受極大值和極小值偏差程度的影響,可作為反映就業人員工資狀況補充指標。

2.優化直報網路系統程式,提高填報效率

一是加強直報網路系統的穩定性。提高程式執行的速度,減少網路不通暢帶來的不便,保證即便是在報表高峰期單位也能無阻礙的正常報表。同時降低系統的操作性難度,加強其與瀏覽器的相容性,使報表單位能簡單順利地下載證書。

二是強化直報網路系統的功能性。一方面指標設計更加簡單明瞭,在系統中附加指標解釋,報表單位點選填報格時,自動跳出指標的詳細解釋,而不需要按F1鍵。另一方面完善系統的稽核公式,根據聯網直報軟體中公式稽核出現的問題,在開網之前對稽核公式進行反覆試驗,儘快完善,確保稽核公式的完整和準確度,讓報表單位在第一時間內高質量報送資料。

三是下放單位字典庫更新許可權,將網路系統設定為分專業超級彙總。目前字典庫更新許可權一套表單位在國家,非一套表單位在省裡,建議非一套表單位字典庫更新下放至縣級,便於及時更新單位增減和變更基本資訊,同時將視同法人單位的銀行等產業活動單位也一併放在直報平臺上,徹底消除紙介質上報方式,並在網路平臺上設定超級彙總程式,減少縣級專業人員匯入程式等一系列的工作量。

3.加強統計基礎建設,提升基層統計人員業務水平。

一是加強統計基礎建設,完善統計執法與監督。進一步加強統計法制工作,從基層抓起,嚴格執行國家的有關規定,保證勞動工資統計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對拒報、瞞報等行為及時啟動法律程式,加大處罰力度,遏制勞動工資統計違法行為,使勞資統計工作規範化、制度化。基層單位要建立統一規範的勞動工資統計臺賬,健全原始記錄和憑證等統計基礎工作,從源頭做起,提高統計資料的準確性。

二是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勞資統計範圍廣泛,指標概念內容多,涉及到人事勞動管理的專業知識及國家相關職工福利政策,需要不斷加強統計指標、口徑範圍、計算方法和資料來源等業務知識培訓,強化統計人員計算機與網路知識培訓,提高統計人員個人使用現代化統計手段的業務工作能力。使基層統計人員更加全面、系統地瞭解勞動工資,提高工作能力,從源頭上提高勞動工資統計報表質量。

統計調研報告9

一、目前我縣統計基層基礎建設基本情況

統計工作作為我國經濟活動重要的“晴雨表”,發揮著參謀和指導經濟活動的作用,是市場經濟活動調整必不可少的環節,全縣11個鄉鎮都設有獨立統計機構,各鄉鎮有獨立的統計辦公場所,設有統計人員崗位,但大部分為兼職統計員,只有象州鎮、大樂鎮、寺村鎮是專職統計助理做統計,石龍雖是統計助理做統計,但兼辦公室祕書崗位,多數鄉鎮的統計助理的崗位空缺,統計站普遍只配有一名兼職統計。這些兼職統計人員不僅承擔著繁重的統計工作,還要兼管鄉鎮其他工作,統計工作缺乏相對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專職的只有3個鄉鎮,因此,鄉鎮統計人員負擔過重,統計工作時間難以保證。全縣122個行政村(社群)的統計人員均由村文書兼任,大部分文化程度較低。縣統計局都給11個鄉鎮均配備了辦公計算機、電話機、印表機等必配辦公等用品。

二、統計基層基礎建設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一)鄉鎮統計隊伍不穩,制約統計業務素質的提高。

據現行統計管理體制調查,全縣各鄉鎮的統計人員基本上都是兼職統計,由於各鄉鎮不能正確認識到統計工作的重要性,統計法制意識淡薄,不能嚴格按照《統計從業資格認定辦法》所規定:統計人員必須實行持證上崗的原則從事統計工作,而是隨意上崗、頻繁調換。人員的不穩定,造成專業培訓跟不上需求。造成人員不穩定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統計任務與日俱增,工資待遇長期偏低;另一方面,鄉鎮統計機構的特殊性無法保證統計隊伍的基本穩定。這樣,給統計部門的業務培訓工作帶來困難,培訓的頻率遠趕不上鄉鎮更換統計人員的次數,嚴重影響了統計員業務素質的提高。

(二)統計資料處理手段落後。

在一定程度上,鄉鎮統計人員只侷限於一種簡單的報表收集和初級資料彙總整理,而忽視了統計分析和綜合服務的職能。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鄉鎮統計人員是少,而各種統計調查多,個人承擔的工作過重,無暇開展統計服務;另一方面是部分鄉鎮統計人員業務素質偏低,缺乏應有的綜合分析能力和必要的專業知識。XX縣11個鄉鎮的統計工作是繁重的,農業統計、工業統計、人口統計都是一個兼職統計人員承擔,也沒有專職的統計人員對全鄉鎮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行綜合統計和分析,提供的材料往往是片面的,滿足不了鄉鎮黨委、政府對全鄉鎮經濟形勢全面分析的要求。

(三)統計經費嚴重不足,影響統計工作的正常開展。

據瞭解,我縣多數鄉鎮是按照“據實報賬”的原則解決統計經費。經濟條件稍好的鄉鎮,基本能保障統計的開支需要。條件較差的鄉鎮,連正常的開支都報不了帳,影響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基層統計機構不健全、不規範,人員變動頻繁,影響和束縛著統計工作的開展。

(四)基層統計人員對統計分析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

不少統計人員認為只要能按月、按季度搜集統計資料、彙總上報各類日常報表就完成了任務,認為"統計報表是硬任務,統計分析是軟任務",對統計分析寫作的工作重視不夠,主動撰寫分析的意識不強。撰寫的統計分析缺乏應有的深度和力度。目前來看,大部分的統計分析材料,只是對日常上報的資料進行簡單的處理,文字分析內容比較簡單,籠統,對各類資料的總結不夠,對問題分析的不夠清楚和完善,寫出的分析基本上變成了情況通報,對領導決策的參考價值不足。

目前在統計隊伍中,既有事業心不強,怕動腦筋,懶得動手,也有心有餘而力不足,想寫而不會寫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一些統計人員完成統計報表後,習慣忙於事務性工作,忽視寫統計分析材料。

三、解決突出問題,促進統計基層基礎建設的'對策和措施

加強統計隊伍建設,提高統計人員素質。要加強基層統計工作,提高基層統計服務水平,要從基層統計機構設定、人員編制方面入手,加強統計力量。

(一)要加強統計人員的業務培訓工作

繼續舉辦基層統計人員業務知識培訓班,重點對企業和部門的統計人員進行培訓,集中學習統計理論知識、計算機應用程式,以及統計工作方法和流程;要利用統計工作會議、年報會及其它專門會議,講解有關統計知識,規範相關統計程式,從而提高基層統計人員的素質。

(二)要抓好臺帳管理,抓基礎工作落實。

建立健全鄉鎮、部門、村(社群)委員會和企事業單位的原始記錄、統計臺賬,切實做到“數出有源、有據可查”,實現統計臺賬標準規範、原始紀錄完整齊全。在鄉鎮、企事業單位推廣統計電子臺賬,逐步實現基層統計報表電子化、傳輸網路化、整理規範化、工作標準化。

(三)保證統計人員的穩定,保持高素質統計隊伍的相對穩。

1.成立專門的統計服務中心。隨著社會主義時常經濟的建立和完善,統計資料對時常經濟的巨集觀管理和微觀指導的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統計部門的工作任務也越來越繁重,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因此,各鄉鎮有必要成立專門的統計服務中心,配備1至2名專職統計員,納入全額財政預算,編制、人員、經費歸統計部門管理,其職能是管理、指導、協調、綜合鄉鎮一級的統計工作。

2.不斷加強統計業務學習,提高統計人員的素質。統計資料的準確與否主要決定於源頭資料,而源頭資料的準確與否主要統計人員的素質和責任心。縣統計主管部門要抓好鄉鎮統計人員的業務培訓,切實提高他們的業務素質。鄉鎮統計人員要統籌安排工作,在工作中擠時間,不斷地學習、更新知識,挖掘更深層次的內容,為領導當好參謀,為基層群眾指津引渡,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

3.儘快實現基層統計資訊化,提高工作效率。社會進入資訊時代,對統計資訊的數量和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論從統計報表指標複雜化,還是從報表的趨勢上看,統計工作網路化、資訊化是必然的趨勢。還有部分鄉鎮統計人員做報表還處在“手工作業”水平,及時性、準確性等方面受到限制,這就要求所有鄉鎮都要配備電腦裝置,統計人員要努力學習計算機知識,與業務工作相結合,快速提高統計工作的服務水平。

4.強化統計法制工作機制。堅持依法治統,建立健全統計法制工作機制,全面推動統計工作的健康發展是十分必要的。一要加大統計法制宣傳力度。增強社會公眾和領導的統計法律意識,為統計執法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二要加大統計執法檢查及懲處力度。通過開展經常性的統計執法檢查,嚴肅查處統計違法行為,為統計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5.突出工作考核。一是將統計工作納入年終整體考核,與村(社群)簽訂工作責任狀,明確任務,安排措施,抓好督查,嚴格獎懲。 二是突出人員管理。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和業務素質的人員擔任統計員、並保證統計隊伍的相對穩定;每位專職(兼職)統計人員必須持有《統計從業資格證書》或《統計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證書》,並參加統計繼續教育。統計機構負責人或統計人員的工作調動,必須徵求縣統計局的意見,村統計員因村兩委換屆需要變動,必須經過鄉、鎮統計辦許可。三是突出統計服務。注重加大統計資料的整理分析力度。定期釋出統計資訊,認真整理、編印統計資料。每月鄉、鎮統計辦向鄉、鎮領導提供統計快報資料,不僅有資料,還有文字分析。為鄉、鎮政府的工作報告、經濟目標考核、編制發展計劃等提供大量的統計資訊,為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當好參謀,做好服務。

統計調研報告10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改革的深入,社會各方面對統計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統計工作的任務越來越重,難度也越來越大。在這種形勢下,如何進一步確立依法統計的理念,加強統計法制建設,更好地通過法律手段來引導、規範、保障和推動統計工作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各級統計部門要以依法辦事作為統計行政機關各項工作的.基本要求,推進各項統計工作向依法規範、依法管理、依法執行轉變。通過依法行政,不斷深化統計改革,加強統計管理,規範統計活動,保障統計資料質量,提高統計服務水平,促進統計事業的發展。進一步推進依法行政工作,研究制定統計政務公開制度,向社會公開統計工作的法律依據、職責範圍、制度方法、社會承諾、辦事程式、標準和期限,增大統計工作透明度,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繼續加大對統計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提高社會公眾特別是廣大領導幹部和統計人員的統計法律意識,使他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這不僅是統計部門常抓不懈的基礎性工作,而且也是新時期開展統計法制工作的一項重要性工作,只有全社會對統計法律法規認識到位了,統計的各項工作才能走上法制化的軌道。在宣傳的方式上不僅要藉助各種大型普查和專項調查,把統計法律法規貫穿進去,進行全面宣傳,營造一個依法統計的社會氛圍,還要充分利用現代網路、通訊、報紙、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宣傳統計法及其實施細則,注重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既要大張旗鼓地宣傳執行統計法的典型,同時也要堅決曝光一些違反統計法而受到處罰的典型案例,以儆效尤。

統計法制隊伍是政府統計部門推進依法行政的主要實施者,在統計法制建設中起著示範和組織協調作用,沒有一支高素質的法制隊伍,依法統計工作水平就永遠不可能提高,依法統計就成為一句空話。抓好統計法制隊伍建設,才能有效地組織統計法制建設工作,保證統計法規的貫徹實施。統計部門要把法制隊伍建設作為重要工作來抓,並不斷加強對現有統計法制人員的再培訓、再教育,全面提高統計法制工作人員的政治素質、法律知識和業務知識,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法制工作隊伍。

嚴格執法是提高統計部門地位,樹立統計法律權威,保證統計資料質量的重要手段。加強統計法治,不僅要有較強的法律意識,還必須要具備較高的執法水平,才能夠有效推進依法治統。一是要建立一支政治素質高、法律意識強、精通統計業務、財務、稅務和計算機知識的執法隊伍;二是要從基礎抓起,苦練內功,嚴格遵守辦案程式和辦案紀律,做到依法辦案程式化、規範化、合法化;三是要敢於執法,善於執法,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穩妥處理每一個案件;四是要充分利用新《統計法》和《統計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加強處罰力度,大幅度提高統計違法成本,遏制統計違法行為。

統計調研報告11

一、統計範圍較窄,統計指標體系不完善

(一)金融統計面窄,不能完整反映金融整體執行情況。目前人民銀行統計範圍僅限於銀行業,而不是整個社會金融統計,單一的銀行統計指標較多,缺乏完整的金融指標體系及與整體經濟執行相聯絡、相融合的綜合性、聯動性指標。(二)統計指標設定籠統,不能全面、客觀地反映貨幣政策實施效果。基層央行的統計報表重點是對存貸款常規業務進行統計與分析,沒有反映基層商業銀行資金上存情況,以金融機構經營效益為中心的相應統計指標未設立,中間業務及其分類指標也有缺漏,消費貸款、助學貸款、下崗就業貸款、房地產、汽車等行業相應指標設立不完備,不能夠完全滿足人民銀行巨集觀調控的資訊需求。

二、金融統計監測管理資訊系統功能薄弱

(一)系統縱向統計分析功能薄弱。基層金融統計僅對資料進行橫向地簡單地分類、羅列,沒有對各金融機構上報的資料進行深加工,報表體系中缺乏深層次的分析指標和報表,系統的縱向統計功能薄弱。這使得花費諸多人力、物力收集起來的金融統計資料沒有被充分利用,造成了金融統計資料資源的閒置與浪費。

(二)報表科目口徑不統一,資料銜接不到位。具體表現在:

1、人民幣信貸收支表中,貸款按流動性分設為短期貸款和中長期貸款兩個指標,在短期貸款指標下又分設了工業貸款、商業貸款、建築業貸款、農業貸款等按行業分類指標,而在中長期貸款指標下又分設了基本建設貸款、技術改造貸款等按用途分類指標。指標屬性的不統一使得短期貸款與中長期貸款指標下屬各子項之間銜接性不強,通過閱讀報表只能瞭解短期工業、建築業貸款有多少,而不能瞭解整個工業、建築業貸款的情況,降低了報表的可讀性。不良貸款的剝離及核銷情況在報表中也得不到體現;

2、在本外幣信貸收支表與人民幣信貸收支表中,前者存款分為企事業單位存款、儲蓄存款等五種存款類別,後者則將企業存款單獨統計,比前者多財政存款、機關團體存款和農業存款三個存款類別,指標設定不統一降低了本外幣報表與人民幣報表之間的可比性。

三、金融統計與金融會計資訊處理不匹配

現行金融統計制度規定,金融統計報表以會計報表為基礎,會計資訊的準確性決定了金融統計資料的準確度。雖然現行金融統計制度統一規定了統計指標與會計指標的對應關係,但從實際執行的情況來看,對應關係並不是資料準確性的決定性因素,具體體現在:

(一)會計資料處理本身出現差錯,導致統計資料失真。如貸款到期後沒有按時歸還的,沒有及時轉入逾期貸款戶,致使統計資料中不良貸款指標反映失真。

(二)會計與統計的制度改革不同步,導致會計科目與統計指標設定不同步。表現為統計指標調整滯後於會計科目調整,導致統計資料不實。隨著金融業務的不斷創新、發展,中間業務、衍生金融產品等不斷湧現,會計科目調整將更加頻繁,這種矛盾亦會更顯突出。

(三)統計與會計在核算時間上不一致。如部分地理位置偏避的農村信用社,由於其電子化建設相對落後,核算資料不能適時傳輸,為應付統計時效性要求,人為把統計或會計核算時間提前二至三天,而地理位置較好、裝置較為先進的農村信用社則仍按照正常核算時間進行,這種時限的差異產生了一些資料估填失真現象。

(四)央行會計核算體制改革因素附帶效應影響。在對基層央行實行會計核算“四集中”及國庫“大額支付”後,因聯行帳務資料、損益類資料與資產負債平衡表關係、中心支行與各縣“待結算財政款項”、“地方財政庫款”歸屬等會計元素的處理變化,導致對應關係模糊,致使“金融統計監測管理資訊系統”中的人民銀行分縣信貸統計資料難以體現全面、真實和準確。

四、現金收支統計制度有待修訂完善

現行的現金統計制度是人總行於1999年制定的,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該制度已不能完全適應經濟金融形勢發展的要求,暴露出一些不足之處。如建築企業從銀行提現時,開出支票的用途為“工程款”,金融機構往往將其全部統計入“工礦及其他產品採購支出”中,而“工程款”中的`工人工資部分應計入“工資性支出”中,按照現行現金統計專案歸屬則無法進行準確統計。

幾點建議:

一、央行應擴充金融統計資訊處理範圍,保證指標體系的全面完整

根據人民銀行巨集觀調控職責要求,金融統計職能範圍應延伸到保險、證券、外資機構、基金組織等在內的廣義金融機構,設定的統計指標、收集的資料來源、資訊源應隨之調整擴大到整個金融領域。同時,作為國家巨集觀經濟的調控部門,人民銀行還應該關注主要金融指標的變動與經濟執行的關係,並建立起與國民經濟統計相一致的金融指標體系。綜合、全面地反映經濟金融執行態勢,使金融資料擁有更明確的經濟可視性含義,以便更好地適應監管職能分離後,基層央行執行貨幣政策、維護金融穩定的需求。

二、規範金融統計指標體系,擴充套件金融統計監測管理資訊系統功能

(一)調整與補充相結合,確保金融統計指標設定的合理性。金融統計的分類體系、編碼體系、行業劃分、種類劃分等標準,應與國家統計部門的現行標準相適應,以滿足統計資訊處理和使用的規範化要求。既要以結合當前金融執行的狀況和金融穩定的要求,及時調整和補充各項金融統計指標,力求全面反映各項新業務的開展情況、清楚的反映資金的流向,又要明確各項指標界定標準,方便統計人員的操作。

(二)設立並擴充套件與金融交易相關的流量統計指標。做到存量、流量統計並重,力求體現金融與國民經濟發展的內在聯絡性,便於分析和描述經濟活動與趨勢,展示貨幣政策實施的影響。

(三)加強金融統計指標的預測預警功能。提高中央銀行決策的可預見性和金融機構防範金融風險的能力,使金融統計成為巨集觀調控和金融監管有效的決策與支援系統。

(四)升級金融統計監測系統。規範和統一報表科目口徑,加強報表中資料間銜接,增強報表的可讀性,提高對資料的收集、分析及預測能力。

三、拓寬資料來源與整治會計資訊失真相結合,提高統計資料的準確度

對資料來源、統計口徑、處理方式、分析方法作出規範性要求,簡化資料資訊的收集與處理渠道。整治會計資訊失真現象,建立會計、統計聯絡制度。在出現新業務,努力做到統計指標與會計指標的同步調整。拓寬統計資料來源,在各金融機構貸款臺帳系統或信貸登記系統逐步完善的前提下,可考慮從以上系統提取相關信貸資料,以增加信貸統計資料的準確度。

四、完善金融統計的法制建設

金融統計法律制度建設應與金融業務發展相適應,要具備完整性與實用性,為支撐統計資料的“準、快、全”要求提供製度約束和法律保障。

統計調研報告12

為紮實做好統計工作,全面摸清有關情況,正確研判我市經濟走勢,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參考。8月中下旬,我局由局領導帶隊、業務骨幹參加組成的8個調研組,深入各縣市區、重點企業、重點鄉鎮開展了以經濟執行情況、統計單位“大清查”以及基層基礎工作規範化管理為主要內容的統計大調研活動。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經濟執行情況及特點

面對今年以來更加複雜嚴峻的經濟形勢,各縣市區均採取了積極應對措施,全市經濟基本實現了“止緩、回穩、促增”的目標。

(一)主導行業止緩回穩。從全市主導行業情況看,電力行業穩步增長且增速不斷加快;煤炭行業保持增長但增幅持續回落;煉焦行業繼續下降但降幅有所收窄。1-8月全市電力行業累計完成增加值10.8億元,同比增長14.2%,增速比上個月加快2.2個百分點,比上半年加快7.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煤炭採選業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151億元,同比增長7.2%,增速比上個月回落3.2個百分點,比上半年回落4.7個百分點;煉焦業完成20.8億元,同比下降3.3%,降幅比上個月收窄1.2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收窄2.7個百分點;鋼鐵業完成59.4億元,同比下降5.2%,降幅比上個月擴大0.8個百分點,但與上半年相比仍收窄0.7個百分點。

(二)主要產品產量穩增。1-8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146.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8.1%;原煤產量3125.1萬噸,同比增長 6.6%;洗精煤3035.7萬噸,增長4.2%;水泥229.1萬噸,增長8.6%;鋼材829.7萬噸,增長1.5%。焦炭1233.5萬噸,下降 7.5%;生鐵800.6萬噸,下降8.9%;粗鋼663.4萬噸,下降16.2%。

(三)第三產業投資加快。1-8月,全市第一產業投資完成40.2億元,同比增長17.7%,增速比上個月回落2.5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投資完成 286.2億元,增長7.9%,比上個月回落1.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投資完成368.2億元,同比增長34%,比上個月加快0.3個百分點,分別高於一產、二產增速16.3個和26.1個百分點。分行業情況看,以房地產業投資拉動最為明顯。1-8月,全市以城中村改造為主的房地產業投資完成153.7億元,增長55.4%,高於全市平均水平34.5個百分點,佔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22.1%。

(四)重大專案帶動力強。從專案建設情況看,施工專案數量穩步增加,億元以上專案投資持續加大。1-8月,全市施工專案1323個,比上年同期增加 177個,增長15.4%,其中,本年新開工專案983個,佔施工專案的比重74.3%。全市億元以上施工專案327個,比上年同期增加54個,增長 19.8%;億元以上專案投資完成422.6億元,增長23.9%,高於全市平均水平3個百分點,佔全市投資總額的60.8%。

(五)民間投資增勢良好。1-8月,全市民間完成投資335.2億元,增長22%,高於全市投資增速1.1個百分點,佔全市投資的48.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5個百分點。

從調研的各縣市情況看,四季度全市將有部分企業入庫,可以繼續有力地帶動全市工業經濟增長。如:山西中升鋼鐵有限公司120萬噸高線專案,山西太平洋電纜有限公司的礦用電纜、風能電纜、特高壓電纜,XX縣的巨集源富家凹煤礦、官莊河煤礦、昊鑫源煤礦、黑龍關山煤集團300萬噸洗煤廠,XX縣科森混凝土有限公司,浮山煤焦電化材一體化園區,XX縣山西天潤煤化集團德通煤業、山西保利裕豐煤業等。

二、經濟發展趨勢及難點

從調研情況看,近八成的縣市區預計三季度經濟增長持平或稍有回落,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難度較大。

(一)工業下行壓力加大

1.工業品價格持續下跌。主要工業品產品價格下滑,市場低迷。1-8月全市工業品價格指數89.4%,比上年同期下降10.6%。從主導行業看,煤炭採選業下降18.6%、煉焦業下降14.6%、鋼鐵業下降5.9%。從產品市場價格看,煤焦鐵鋼價格仍然持續在低位徘徊,8月份原煤含稅平均單價460 元,比上年同期減少94元,比7月份減少10元左右;洗精煤含稅平均單價765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58元,比7月份減少21元;焦炭含稅平均單價983 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74元,比7月份減少5元;粗鋼含稅平均單價2984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00元,比7月份減少30元;成品鋼材含稅平均單價 3180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75元,比7月份減少20元;生鐵含稅平均單價2568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68元,比7月份略回升7元。

2.企業持續虧損運營艱難。1-7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6.1億元,雖比上年同期減虧4.7億元,但仍未擺脫整體虧損的局面。分行業情況看,煤炭採選業由上年同期盈利4.76億元,下降為盈利1.96億元,同比下降58.8%;鋼鐵業淨虧損5.5億元,同比減虧5.1億元;化工業淨虧損 0.8億元,同比減虧1.9億元;煉焦業淨虧損10.35億元,同比增虧2.88億元。電力行業實現利潤4.3億元,同比增長3.8倍。企業持續虧損,導致運營更加艱難。如:沙坪煤業原煤價格僅售195元/噸,生產完全成本為310元/噸,上半年企業虧損1800萬元,目前依靠集團公司借款資金髮放職工工資,經營維艱。

3.部分縣主導產業產能趨於飽和。如:XX縣全年的原煤產能為510萬噸,20xx年完成545萬噸,已超產能10%,達到行業標準上限;XX縣兩家煤礦年生產能力為180萬噸,20xx年已完成201萬噸,超過核定生產能力。XX縣部分煤礦由於長期開採,有些礦井已經面臨煤層枯竭,有些礦井僅有 5-8年的開採時間,並且煤質差、回採率低,造成資源浪費。

4.焦化行業持續低迷,產能發揮不足。目前全市焦化企業普遍大幅度限產,如XX縣主要焦化企業限產幅度均在30%以上,其中:萬鑫達限產幅度35%左右,光大、晉能限產幅度40%左右,騰達、巨集源、順泰、巨龍限產幅度在30%左右。

5.企業融資難度加大。由於國家不斷提高高能耗企業准入門檻,淘汰落後產能,企業必須不斷加大對生產裝置的更新擴大,從而產生較大資金需求,而由於市場持續低迷,銀行對鋼鐵、煤焦行業貸款又十分謹慎,企業普遍反映資金緊張。

6.接替產業支撐不足。目前我市主導產業仍是鋼鐵、焦化、電力,新興產業尚未形成規模,沒有形成有效的拉動力。如:XX縣主導行業鋼鐵產能沒有增加,也沒有新增的規模以上工業;XX縣的主導產業已起不到拉動作用。山西新臨鋼鋼鐵有限公司拆除3個轉鋼爐,一個鍊鐵爐,導致太鋼集團臨汾鋼鐵有限公司生產鋼材的.原材料鋼錠緊缺。1-7月份,太鋼集團臨汾鋼鐵有限公司累計產值比同期減少18.1億元,增加值減少3.6億元。

(二)投資增速趨於減緩。

1.連年高增基數加大。自20xx年以來,我市投資連年高速增長。至20xx年底,全市投資額已達1036.3億元,是20xx年(265.3億元)的4倍。20xx年若增長23%,全年需新增加投資238億元,是20xx年總量的90%。

2.重點專案儲備不足。各縣市區普遍反映固定資產投資缺乏大專案的支撐,完成全年投資任務壓力巨大。如:霍州帶動投資增長的兩個電廠的投資業已完工,煤電集團資源整合用於礦井的投資減少;XX區省、市屬專案投資明顯下降,其中市屬專案僅完成0.8億元,下降幅度高達89.5%;XX縣計劃投資 500萬元以上的重點專案不能及時開工;XX縣固定資產投資後續大專案有限等,完成年度目標壓力較大。霍州、XX縣、安澤、XX縣等都存在此類情況。

(三)消費市場增長乏力

1.住宿餐飲業下降幅度較大。受大環境影響,全市限額以上餐飲業持續低迷,收入下降明顯。如:XX區限額以上餐飲收入下降高達33%,江灣御景酒店、五洲休閒廣場、唐堯花園酒店、金大都酒店、臨汾巨集龍實業等5家星級酒店停業轉產。1-8月,全市限額以上餐飲業營業額下降23.1%。

2.批零企業增長乏力。一是煤炭市場持續低迷,價格下滑、銷售下降。1-8月限額以上煤炭銷售99.7億元,下降18.1%;二是成品油銷售下降。主要原因是油價上漲後計程車、私家車油改氣增多;主導產業不景氣導致大型車輛的銷售和柴油的消費下降。1-8月成品油銷售46.6億元,下降8.4%;三是受網路購物快速增長的影響,改變了人們的購物模式和消費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本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從我們調研中瞭解的各縣市情況看,預計全市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指標比上半年有回落的趨勢,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壓力較大,形勢不容樂觀。

三、幾點建議

(一)加快產業轉型步伐。目前,我市產業結構仍以煤炭、鋼鐵、焦化為主導,這三大行業佔整個工業增加值的比重仍高達80%,而這也正是當前產能過剩、受市場衝擊最大的產業,下一步還要受到國家化解產能過剩政策的影響,已不能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我們應該抓住有利時機,積極引進新的、有成長性的產業,並逐步形成優勢。

(二)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第三產業的特點是投入少,見效快。近幾年來在各級地方政府的鼓勵和支援下,第三產業的體制和政策障礙逐步得到克服,得到了長足發展,尤其是在全市勞動就業中已經發揮了主渠道的作用,但是其創造的增加值增長還不夠快。20xx年我市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只有 33%,比全國平均水平46.1%低13.1個百分點;比全省平均水平40%低7個百分點。全市第三產業發展的不足和滯後,嚴重影響和制約著整個經濟的發展。

(三)加快專案建設步伐。專案建設對經濟發展帶動作用尤為明顯,因此要加快專案建設尤其是要加快重點專案建設步伐,確保投資任務的完成,帶動全市經濟平穩發展。同時要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大資金籌措力度,保障專案建設資金。

統計調研報告13

近年來,統計局從服務科學發展的戰略出發,以提升統計服務水平為目標,充分發揮參謀、助手作用,寬領域、多層次地提供統計分析調研服務。全域性統計分析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分析報告不再侷限於對統計資料的一般性描述,而是能夠對經濟執行的基本態勢和特徵、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而且做出前瞻性的預測判斷,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建議,贏得了黨政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

自20xx年以來,我們每年都與研究室等部門合作,多次承擔了區長、書記的專題報告分課題,總結近幾年參與區重點協作調研課題工作,結合統計局的工作特點,我們有以下三點體會:

一、黨政領導決策到哪裡,統計就要服務到哪裡

綜觀近年來我們完成的重點協作課題:西長安街延長線發展狀況、首鋼職工家庭對首鋼搬遷後社會建設需求的調查報告、關於商務金融產業發展現狀和問題的研究、建設世界城市程序中實施差異化戰略的調研等等,無不密切契合區內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熱點和難點。按照局內做精調研課題的`要求,在各個課題撰寫過程中,都要制定詳細的課題研究方案、蒐集大量素材、召開課題座談和研討會,對每個課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通過大量、翔實的統計資料和科學的統計分析方法,對各個選題進行多角度、多層面的闡述,最終形成調研報告。在報告形成過程中,我們也遇到過很多難題,遭遇過瓶頸期,舉個例子:關於商務金融產業發展現狀的調研,工業濾布我們就遇到了概念定義難度大、資料蒐集整理困難等一系列問題;在首鋼職工家庭對首鋼搬遷後社會建設需求的問卷調查過程中,關於問卷的題目設計就幾易其稿,入戶調查時有的職工配合度很低,有的把調查當作反映利益訴求的渠道,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都會遇到。但是,統計部門作為政府決策的參謀部門,黨政領導決策需求到哪裡,我們的統計就要跟進到哪裡。因此,通過各種辦法,加強溝通、注重技巧、強化技術、提高能力和水平,不斷地克服困難,最終寫出了比較滿意的報告,也為區委、區政府決策提供了參考依據。

二、找準決策需求,在有的放矢上出奇效

一直以來,統計局注重在統計服務中樹立精品意識,在統計產品開發上推陳出新。參與區內的重點協作調研課題,基本上都是命題報告,與區內的決策需求緊密相關。雖然是命題,但是我們的工作要求是:要在調研報告的撰寫中出奇效。統計局的最大優勢是充足的資料資源,但採用常規資料進行常規分析,顯然不能滿足調研報告的需要。為更好地服務於領導決策,我們在每個選題撰寫過程中,首先要對現有資料進行整理加工,其次要通過各種分組資料結果,發現苗頭性、趨勢性問題,有的放矢地到基層單位調研。結合實際情況,充實報告內容,使其成為調研報告中各論點的有力論據。最終達到報告中有科學理論、有實際說服力、有客觀結論、有實在的解決措施。近年來,我們撰寫的報告得到了各方肯定,除了在區裡獲獎外,還在北京市統計系統、國家統計系統的進度類、專題類報告評比中屢屢獲獎,與我們的報告比較有特色有很大關係。

三、濾布抓好快速反應,在確保時效上搶先機

目前,從統計局統計分析、調研產品的型別看,既有短期的經濟形勢監測進度報告和資訊,也有專注於中長期研究的統計應用研究報告;既有綜合性季度、年度統計報告,又有專題性的調查報告和研究報告;既有按常規渠道報送的各類統計分析報告,也有以短、平、快為特點的統計專報和專送稿。統計分析產品種類比較豐富,層次比較多樣。在政策效應的體現上,制定了快速反映機制:比如各類商品價格變化有統計專報、各種專項調查後形成調查報告、汽車限購辦法出臺後對我區的影響及進報送資訊等等,保證了統計分析和調研的實效性,分析產品、水平也逐步提高。

近年來,統計局關於調研報告和統計分析工作,一直保持六個“有”:領導帶頭有榜樣、統計產品有層次、分析調研有制度、分析隊伍有保證、資料來源頭有擴充套件、調研報告有高度,保證了統計分析和調研工作質量。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發揮優勢、不斷開闊巨集觀視野、密切關注經濟社會變化趨勢、準確把握形勢,不斷提高分析判斷的準確性、預見性,為各級黨委、政府提供正確的決策依據。

統計調研報告14

1、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在發展戰略上長期實行重工抑農、以農補工的發展戰略是日前城鄉差距擴大的歷史原因。

新中國建立初期,為了迅速改變我國貧窮落後的面貌,建立工業化體系,在當時財力匱乏的特定歷史條件下,我們只能採取剝奪農業的方式,長期運用工農產品"剪刀差",低價收購農產品,高價出售工業品來積累資金,扶持工業的發展。同時還採取了嚴格的戶籍制度,限制農民遷入城市,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經濟結構,迅速拉開了城鄉差距。

導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擴大的原因還存在於:當我國工業化體系建立之後,並沒有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對重工抑農、以農補工的政策進行相應的調整,而是對農村和農民的掠奪採取了新形式。如在城鎮發展中,低價徵用農村工地,改革開放20多年來,通過廉價佔用上地資源途徑,剝奪農民收入每年達幾千億元,20xx年,各級城鎮政府從上地一級市場獲得收入1318億元,企業從上地二級市場獲得的收入高達7178億元,從徵用上地剝奪農民的收入遠遠超過了過去的"剪刀差’。直到20xx年,國家相繼出臺了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降低和取消農業稅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後,加之糧食價格的恢復性上漲,才出現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略有縮小的情況。

2、我國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原因還是客觀經濟規律發生作用的結果。

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首先是價值規律作用的結果。在生產領域,生產同種商品的眾多生產經營者中,通過激烈的市場競爭,其生產的商品符合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可以獲得正常利潤;其生產的商品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就可以獲得超額利潤,發財致富;其生產的商品高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得不到正常利潤,甚至虧損和破產,淪為貧困者。在流通領域,生產者所生產的商品供不應求,其產品價格就上漲,就可以獲得超額利潤;生產者所生產的商品供求平衡,則可獲得正常利潤;生產者所生產的商品供過於求,其產品價格就會下降,甚至賣不出去,生產者就得不到正常利潤,甚至虧損或破產,淪為貧困者。價值規律的優勝劣汰作用,必然對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起著分化的作用,從而導致兩極分化。

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是按勞分配規律作用的結果,因此,在按勞分配規律作用下也會產生兩極分化問題。

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是資本積累規律發生作用的結果。資本積累的實質是資本以無償的佔有勞動者的勞動來更多地佔有勞動者的勞動,其結果是貧富兩極分化日趨嚴重。

價值規律、按勞分配規律、資本積累規律相互交織,共同發生作用,推動著我國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斷擴大。

3、不恰當的強調效率優先,忽略社會公平也是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原因之一。

實際上,我們在強調效率優先的同時,連公平也沒有兼顧。"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甚至變成了"效率優先,不顧公平"。

4、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過程中,新舊兩種體制並存以及市場體制的不完善和法規的不健全也是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重要原因。

轉軌時期貧富收入差距擴大的體制和政策因素主要有:

(1)強調效率優先,忽視社會公平,鼓勵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2)不同地區和領域採取不同的經濟政策,由於政策差異導致的收入差距,如沿海地區率先對外開放和建立經濟特區,使這此地區最早受惠於改革開放的政策偏好,率先富裕起來了。(3)改革開放後,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一部分在非公有制企業從事經營的私營企業主和經營管理者,特別是在外資企業從事經營管理的'高管人員,他們的收入大大高於公有制企業的職工,不同所有制企業的職工收入差距不斷擴大,尤其是私營企業主積累了大量的財富。

(4)市場機制發生的作用尚未覆蓋全社會,一些領域和行業還存在著壟斷,尤其行政壟斷行業,由於壟斷而產生的壟斷收入沒有得到調節

,從而導致了部門之間、行業之間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5)國有企業的改革。國有企業在改革和轉制過程中,部分國有企業被改制、兼併,還有部分國有企業破產,造成了國有企業職工下崗和失業,淪為貧困者。與此同時,大量國有資產流失,有部分人借國有企業改革化公為私而暴富。國有企業改革中一般職工同經營管理者的收入差距也在擴大。

5、不合理的分配體制以及分配體制改革的滯後是我國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主要原因。

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從分配的角度來說,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兩個環節。初次分配在價值規律、按勞分配規律、資本積累規律和講求效率規律的作用下必然會擴大收入差距,促使兩極分化。

經濟結構的調整帶來利益關係的演變導致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結構調整中長線產業和短線產業中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必然存在長線和短線並存的局面。

第二,結構調整導致不同地區之間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

第三,在通常情況下,新興產業和高附加值產業總是分佈在擁有較高科學技術水平和文化較為發達的大中城市,而低附加值產業和傳統產業總是分佈在科學技術水平較低和文化水平落後的農村地區。這就導致了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擴大。

統計調研報告15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菏澤市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先後被認定為“全省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全國電子商務示範城市”,曹縣等5縣區獲批山東省電子商務示範縣稱號。淘寶鎮、淘寶村數量均位居全國地級市第一,成為全國第二個擁有“為村總號”的地級市。

根據市委、市政府部署,按照總社、省社建設供銷社“一張網”的要求,菏澤市各級供銷社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趨勢,加快構建農產品、農資、日用品“三網”融合、線上線下互促的農村電子商務體系,逐步形成了以“資訊鏈結、產權對接、業務合作”為主題的全市供銷“一張網”的新型流通格局。目前,全市9縣區供銷社縣級電商平臺公司及鄉鎮級電商運營中心基本實現全覆蓋,與總社供銷e家、省社平臺公司進行了有效對接,出現了東明供銷村頭網、鄆城供銷e家、成武鄉里鄉親、鉅野送你家等一批具有供銷社特色的電商品牌和運營模式,得到農民群眾的信任和歡迎,也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援。

截至目前,全市供銷社系統開展電商業務的企業達到107家,其中專業電商公司9家;

電商從業人數326人,自建電商平臺7個,開設網店348個,電商投資總額達到4555萬元;

獲得各級政策支援資金1210萬元;

20xx年全市供銷社電商銷售額3.47億元。

二、主要做法

一是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視。近年來,菏澤市社抓住供銷社深化綜合改革和各級黨委政府大力推動電子商務的歷史機遇,圍繞構建農村現代流通體系,一方面統一思想認識,積極適應新業態,不斷提高推進電商業務的主動性、積極性;

另一方面走出去,學習借鑑德州、臨沂、日照等地電商發展經驗,大力推進以縣級電商公司、鄉鎮運營中心、村級服務站為主體的縣域電商運營服務體系,不斷打造商品供應鏈、農業產業鏈、生活服務鏈,創新農超對接、農產品大宗交易、農特產品全網營銷、農資和日用品聯採分銷以及便民生活服務等電商發展模式。

二是積極構建電商平臺。市社及各縣區供銷社立足自身實際,按照“前臺多樣化、中臺模組化、後臺一體化”電商發展總體佈局,聚攏整合系統電商資源,積極搭建電商平臺。市直奧富電商公司運營中心已完成600平方米服務樓及相關配套設施建設;

鄆城縣青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自20xx年12月份建立以來,已初步建立起集縣級電商運營中心、農化服務中心、倉儲物流區域配送中心於一體的縣域電商綜合平臺公司。東明供銷村頭網紮根基層、默默耕耘,走出了一條貼近農民、茁壯成長的發展道路,在農村電商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先後被評為全省電子商務雙創之星、全國供銷系統20xx年度縣域落地模式成功亮點專案,併成功承辦了20xx供銷e家網際網路大會東明峰會。成武縣供銷易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通過建立供銷系統電子商務協會,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傳統產業和村級經營服務網點優勢,以發展農特產品和日用品電子商務為重點,全力構建新型經營服務體系。鉅野縣送你家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組建了佔地1200平方米的縣級運營中心,內設實品展示區、實品測試區、網上體驗區、網上交易區、執行後臺區、小型培訓區等六大功能區域。

三是完善電商網路和物流倉儲配送設施。東明供銷村頭

網採取“三零”合作新模式,探索“社群營銷”新模式,發展電商村頭店240餘家,打通了農村電商最後一百米;

鄆城青松電商公司入駐鄆城電商產業園後,辦公面積300平方米,擁有高標準倉庫3000餘平方米,並正式成立“鄆城供銷倉庫物流配送中心”,配置各類車輛11輛,線下傳統客戶150餘家。成武供銷易購公司以供銷電商協會為紐帶、以提高農村資訊化服務水平為重點,加快村級綜合服務中心(社)等基層網點的資訊化培訓改造,培養電商人才,為農民群眾提供網上開店營銷、電子支付、票務代理、農業科技和資訊科技培訓等多種服務。鉅野縣社電商公司成立了送妳家物流公司,現有專職配送人員10人,擁有12部配送專用車,每天4條線到鄉村,確保在24小時內能夠配送到位。

四是立足當地資源引導培育品牌。鄆城縣社青松電商公司積極相應縣政府號召,大力發展本地農特產品種植基地,尤其是“鄆半夏”的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種植規模達到500畝。成武供銷易購公司以農特定製產品的營銷和渠道開發為突破口,藉助淘寶企業店、微信官方店、阿里巴巴等平臺提升營銷力度,初步探索優勢商品的上行之路,現經營2個系列63多個單品,其中發掘清代祕方的油燜辣椒和專業合作社特色乾涼皮深受客戶歡迎。奧富電商公司在牡丹籽油、牡丹花蕊茶、牡丹鮮花等地方特色產品銷售也實現較大突破。鄄城縣社電商公司的黃河灘區小雜糧、閆什山藥、毛木耳等方面也培育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五是積極爭取各級大力支援。菏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大力支援電子商務工作。近年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多次召集會議,專題研究、排程、推進電商工作,先後出臺了《關於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關於培育發展十大創新型產業叢集的意見》、《關於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全市電子商務發展三年(20xx—20xx年)行動計劃》等檔案,全方位支援電商發展。20xx年1月10日,省商務廳與菏澤市政府簽訂菏澤商務科學跨越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省商務廳將聚焦菏澤市重點推進產業,支援菏澤優先發展電子商務,發展商貿流通業、對外貿易、園區口岸建設,加大菏澤擴大雙向投資力度和政策支援力度。目前,供銷社電商公司建設已納入各級政府電商發展規劃,市及縣區供銷社也成為政府農村電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近年來,全市共申請各級財政資金1210萬元用於電商業務發展。

三、存在問題

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菏澤市供銷社電子商務工作起步較晚,進展比較滯後,多數縣區還是空白。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主要有:

一是思想認識仍然不夠到位,對當前阿里巴巴等電商巨頭加速向農村延伸的形勢認識不足,缺乏緊迫感和危機感;

二是缺乏專業人才和技術,在具體操作上受到較大制約,存在畏難發愁情緒;

三是直屬企業實力薄弱、基礎較差,發揮不了龍頭作用,形不成依託和後盾,農資、棉花等傳統業務優勢發揮不明顯;

四是個別縣區供銷社基層經營網路特別是村級經營網點不健全,發展電子商務存有現實和客觀困難;

五是電商平臺建設不配套,不健全,層次低,輻射力不強,農村物流體系不完善,物流配送不順暢;

六是產品品牌不響亮,同質化現象明顯。特別是農產品電商存在著供應時效、儲運能力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問題,在質量和價格上都不具備優勢,需要從倉儲物流、產品標準、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等三個方面找到相應的改進措施。

四、工作建議

1、發揮優勢,整合資源。總社、省社加強業務指導,推進業務對接,通過線上、線下結合,在工業品銷售、農產品上行提供平臺服務,形成特有網路優勢,打造供銷社綜合服務網路升級版。

2、爭取支援,完善設施。爭取上級社和地方黨委政府政策、資金及各方面支援,加快建設區域性物流中心和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

3、引進人才,壯大隊伍。各級社要加大對電商人才的引進和培訓,特別是加大農業技術人才和食品技術人才的引進培養。

4、立足當地,拓展業務。

①便民服務:通過線上的電商平臺、線下的村鎮綜合服務網點為行政區域內居民提供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水電煤繳費、話費充值、福利彩票、預定汽車火車飛機票等便民服務。

②本地生活:本地優惠商家、醫院預約掛號、勞務資訊、房屋中介、訂餐、二手交易等生活服務。

③普惠金融服務(正在溝通具體合作事宜):通過與當地銀行合作,為農民生產生活提供小額存取款、小額貸、土地抵押、租賃抵押等相關金融服務;

④電子政務:在線上平臺提供與政府政務相關的服務,包括政策諮詢、手續代辦、資訊傳播、氣象環保、三農政策、旅遊、教育、交通等方面資訊,以及社會保障、警務、民政、稅務等方面的代辦接入服務。

5、規範治理,有序發展。強化信用監管和行業自律,推行電子簽名認證證書制度,結合實際,制定供銷系統電子商務發展規劃及治理措施、安全控制、網路經營行為監管、網路智慧財產權保護等方面的制度,營造良好的電子商務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