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報告>

水利類實習報告3篇

工作報告 閱讀(2.7W)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報告中提到的所有資訊應該是準確無誤的。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水利類實習報告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水利類實習報告3篇

水利類實習報告 篇1

懷著一顆期待已久的心情,我們終於迎來了大三的實習,這是對我們一年多學習情況的檢驗與應用,從中我們學習到許許多多課堂上無法接觸到的東西,開拓了視野,鞏固了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發現了我們自身存在的許多不足之處。為今後深入學習專業知識理論奠定了基礎。其次,通過對不同地點不同裝置的參觀,初步的瞭解了相關裝置的結構特點、執行過程以及注意事項等。最後,通過查閱相關的書籍,更清晰、更深入、更有條理的理解了各種系統及附屬設施的效能、規格、功用,擴充套件了基本知識理論。

這次實習的任務是:瞭解給排水系統的原理,組成及裝置。消防系統的原理,組成及裝置。瞭解採暖系統的原理、組成及各裝置的功能;瞭解空調系統的原理、組成及各裝置的功能;瞭解製冷系統的原理、組成及各裝置的功能;瞭解溴化鋰吸收式製冷的原理以及系統組成;瞭解冷庫的組成及工作原理;瞭解冷卻塔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在為期一週的實習日子裡,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學校鍋爐房,學校建築環境與裝置工程實驗室,長春長影世紀村。

鍋爐房系統:

在參觀這部分內容時,給我們安排了學校鍋爐房。使我們瞭解了鍋爐本體的構造和工作原

和鍋爐的執行及附屬裝置的功用。

鍋爐整體的結構包括鍋爐本體和輔助裝置兩大部分。鍋爐中有爐膛、鍋筒、對流管束、水冷壁、過熱器、省煤器、集箱、空氣預熱器、構架和爐牆等主要部件。鍋爐本體中兩個最主要的部件是爐膛和鍋筒。

鍋爐的結構及工作原理(見上圖)大致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燃料的燃燒過程

不同的燃燒方式其燃燒狀況有所不同。以鏈條爐排鍋爐為例,其燃燒裝置為鏈條爐排。燃料在加煤鬥中借自重下落到爐排面上,爐排借電動機通過變速齒輪箱減速後由鏈輪來帶動,鏈條爐排猶如運輸機,將燃料源源不斷的帶入爐內。燃料在爐排上一面燃燒,一面向後移動;燃料燃燒所需的空氣由鼓風機通過風道及爐排下部的風倉,向上穿過爐排到達燃料層,進行燃燒,形成高溫煙氣。燃料最後燒成灰渣,在爐排末端翻過除渣板(俗稱老鷹鐵)後排出,這整個過程稱為燃燒過程。當然,為了鍋爐燃燒的持續進行,需要連續不斷地供應燃料、空氣和排出煙氣、灰渣,為了環保的要求,還須對煙氣進行除塵處理,為此,需配置鼓風機、引風機、運煤出渣裝置及消煙除塵裝置。

2)煙氣向工質(水、汽、導熱油等)的傳熱過程

由於燃料的燃燒放熱,爐內溫度很高。在爐膛的四周牆面上,都佈置一排水管,俗稱水冷壁管。高溫煙氣與水冷壁進行強裡的輻射換熱,將熱量傳遞給管內工質。繼而煙氣受引風機、煙囪的引力而向爐膛上方流動。煙氣出煙窗(爐膛出口)並掠過防渣管後,就沖刷蒸汽過熱器----一組垂直放置的蛇形管受熱面,使鍋(汽包與水冷壁)中產生的飽和蒸汽在其中受煙氣加熱而得到過熱。尾部煙道內依次佈置省煤器及空氣預熱器。經多級傳熱後的煙氣最後排出鍋爐。

3)水的汽化過程

水的汽化過程也是蒸汽的產生過程,其主要包括水迴圈和汽水分離過程。經過水處理的鍋爐給水由給水泵加壓,先經過省煤器而得到預熱,然後進入汽包。鍋爐工作時,汽包中的工質是處於飽和狀態下的汽水混合物。位於煙溫較低區段的對流管束,因受熱較弱,汽水混合物的比重較大;而位於煙氣高溫區的水冷壁和對流管束由於受熱較強,相應地汽水混合物的比重較小;從而比重大的汽水混合物則往下流入下鍋筒,比重小的汽水混合物則往上流入上鍋筒,這就形成了鍋內的自然迴圈。此外,為了更有效地組織水迴圈和進行流量分配的需要,一般還設有置於爐牆外的不受熱的下降管,藉以將工質引如水冷壁的下集箱,而通過上集箱上的汽水引出管將汽水混合物引入上鍋筒。藉助上鍋筒內裝設的汽水分離裝置,以及在鍋筒本身空間的重力分離作用,使汽水混合物得到了分離;若有過熱器,則蒸汽在上鍋筒頂部引出後進入蒸汽過熱器中,而分離下來的飽和水仍回落到上鍋筒下半部的水空間。汽包中的水迴圈,也保證了與高溫煙氣相接觸的金屬受熱面得以冷卻而不會燒壞,是鍋爐長期安全可靠執行的必要條件。而汽水混合物的分離裝置則是保證蒸汽品質和蒸汽過熱器可靠工作的必要裝置。

給排水系統: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世紀村的地下水泵房,泵房主要負責2區的生活給水和消防系統的給水,

由於2區的樓較高,給水系統分成兩個區,高區和地區,地區由兩臺變頻泵並聯給水,

而高區由另外兩臺泵並聯給水,並聯給水部增加它的揚程,但是增加了他的流量,以達到使用者他的需水量,

認識到了鍋爐房內的裝置與構造,泵房採用多級泵,而且是並聯形式且有備有泵。在地下停車場和老師討論了給水系統與消防給水系統的相關問題,其中地下停車場採用的是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和消火栓系統聯合的形式。建築給水系統總體分為給水系統和排水系統

實習總結:

通過本次實習,我學到了一些平時很多關於建環專業的知識。以前只在課本上見過的裝置或裝置在今天都看到了實物,對暖通和燃氣裝置有了感性的認識,在寫實習日記的過程中,我瞭解了很多關於本專業的知識。

一週的實習很快就結束,在這段日子我學到很多東西,看到了很多以前在課本中沒有見過的東西,把以前在書本上學到知識聯絡到實際生產和生活中,對自己的專業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和認識,我切身的感受到了這門專業在國家建設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我會努力學好專業知識,並儘可能地把書本知識用於實踐!

真希望以後能有更多的實習機會,感謝為此次實習付出辛勤努力的指導老師和師傅們!

水利類實習報告 篇2

一、認識實習的意義和目的:

為了更好地瞭解水利水電工程專業,鍛鍊我們的觀察力與思考力。在開學之初,學院組織我們前往信陽南灣水庫進行認識實習。初步通過觀察水庫大壩、溢洪道、和水力發電設施等,讓我們對水利樞紐設施有初步的理解;全面瞭解南灣水庫的規劃、設計、施工及執行和管理,並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認真進行總結分析並最終撰寫認識實習報告。

二、認識實習時間:20xx829~830

三、認識實習地點:信陽南灣水庫周邊

四、認識實習物件:鄭州大學20xx級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全體學生

五、認識實習內容:

(一)認識實習報告會

8月29日上午,在帶隊老師的領導下,我們在南灣水庫報告廳聽取了水庫管理局負責人給我們帶來的內容充實、詳盡的報告會。報告會上,我們詳細瞭解了信陽的概況、南灣水庫的各部分構成等,讓我們對信陽以及南灣水庫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

河南信陽簡介:

信陽市位於河南省南部,處於東經:114.06,北緯:32.125.東與安徽為鄰,南與湖北接壤,左扼兩淮,右控江漢,承東啟西。遮蔽中原,素有“三省通衢”之稱,從古至今,是江淮河漢之間的戰略要地,又是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信陽歷史悠久,人傑地靈。信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信陽地區山水秀麗、氣候宜人,素來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豫南小蘇州”之美譽。

信陽處於亞熱帶向暖溫帶過度區,季節氣候明顯,又兼有山地氣候特點。光照充足,雨量豐沛,氣候溫暖溼潤,能滿足多種植物培育和生長的需要,因而農副產品豐富。在地貌上,信陽既有綿延重迭的崇山峻嶺,也有岡巒起伏的低山丘陵,既有坦蕩無垠的平原,也有群山環繞的盆地,旅遊和礦產資源都非常豐富。

信陽河流眾多,分屬長江、淮河兩大水系。其中,淮河流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98.2%,屬長江水系的流域面積僅1.8%。信陽地處淮河上游,淮河在河南省境內流長437公里,其中在信陽境內長363.5公里。淮河支流密集,淮幹南側支流佔支流總數的2/3,河短流急,水量豐富。淮幹北側支流是坡水河道,灣多水淺,流速緩慢,流程多在百公里以下,由西北向東南匯入淮河。淮河支流流域面積在20xx平方公里以上的有8條,100平方公里以上的48條,其中一級支流15條。屬長江流域的主要是源於大別山主脊南側的十幾支源頭細流,河道陡淺,蜿蜒南流,境內流程總長83.7公里。全市河流水面面積共計3.7萬公頃,佔全市總面積的1.96%。

水資源成為城市發展重要的制約因素,全國668個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缺水。信陽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年均水資源總量90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1230立方米,是河南省人均的3.2倍。全市有大型水庫5座,中型水庫13座,小型水庫866座,總庫容40.52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佔河南省總量的22%。另外,信陽還有溫泉水、礦泉水等特殊水資源。

南灣水庫簡介:

風景優美的信陽南灣水庫位於淮河最大的支流溮河上,在河南省信陽市城市規劃區內,位於信陽市西南8.5km溮河上游南灣風景管理區,大壩距市區中心7公里,是建國後首批興建的大型治淮骨幹工程。水庫工程開工於1952年,建成於1955年,1955年11月建成並投入使用。其功能當初第一考慮的是防洪,其次是灌溉,然後是發電和水產養殖等。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目前水庫已在原有功能的基礎上發展成為集城市工業與生活供水、水利旅遊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

主壩:長達816米、壩頂高程114.1米最大壩高38.3米、壩頂路面8米

大壩為粘土心牆砂殼壩流域面積:1100平方公里

總庫容:16.3億立方米興建於:1955年

主要建築物:大壩、溢洪道、土門堵壩、輸水洞、洩洪洞、水電站

大壩位於淮河最大的支流溮河上,在河南省信陽市城市規劃區內,位於信陽市西南8.5km溮河上游南灣風景管理區,大壩距市區中心7公里,是建國後首批興建的大型治淮骨幹工程。獅河全長141.5公里,流域面積20xx平方公里,南灣水庫控制了76.5公里,佔54%,控制流域面積1100平方公里,佔53%。水庫工程開工於1952年,建成於1955年,1955年11月建成並投入使用。水庫原設計百年一遇水位106.9米高,9.8億立方。萬年一遇校核水位110.5米,高13.1億立方。後於1979-1982進行第一次除險加固防洪提高到千年一遇108.9米高,11.7億立方,可能最大洪水校核112.8米高16.3億立方。水庫設計合理,施工質量優良,經53年運用,20xx年7月14日達歷史最高水位105.89米,庫容8.8078億立方。經鑑定可按萬年一遇標準運用。

(二)南灣水庫水利設施參觀

8月24日下午與25日上午,在實習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南灣水庫,參觀了溢洪道、洩洪洞和相關閘門、閘室,實力發電設施等。在水電站相關工作人員的耐心講解之下,我們在領略南灣水庫旖旎的湖光山色的同時,在現有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之上,也對所在專業的基本水工建築物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結合書本上的知識,更加直觀的認識了洩洪道的洩洪原理,挑流坎消能工等等,並對這樣大型設施的嚴格管理和應用有了很直接的認識。接著,我們去參觀了水庫的大壩和輸水洞。在南灣水庫的一個小水文站參觀了,工作人員向我們介紹了水文站進行測流、測水深的方法,以及所使用的儀器。繼而,我們去參觀了南灣水庫附近的蒸發量及降雨量測量儀器,熱心的工作人員還向我們現場演示了儀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讓我們在參觀的同時也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

六、認識實習感想:

這兩天的認識實習讓我受益匪淺,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這對於今後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暫的實習過程中,我們採用了看、問,親自動手等方式,對所學專業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而同時我也深深地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麼少,儘管我們還沒有正式開始專業知識的學習。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近一個周短暫而又充實的實踐,我認為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非常重要作用,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著很大幫助。雖然我們是水工專業領域的'門外漢,這次的實習也算是長見識、看熱鬧,但這次的經歷也是我們人生中的一大寶貴的財富。同時也促使了我們對專業知識的渴求與學習的積極性。在認識實習的過程中,我意識到當前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掌握專業知識,這樣才能在以後的更多的實習工作甚至於將來的工作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我認為認識實習,是在我們完成部分專業基礎課的基礎上進行的,它不在意我們對專業知識得到的多少,是以瞭解水利樞紐的主要建築物以及水利設施的執行環境為主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我們瞭解本專業的一次認識活動,是進一步學習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基礎。所以說,本次認識實習,我感覺我們真的完成的很好。我們基本上已達到實習的目的要求。兩天的認識實習,我們見證了建國初期建造水利工程的不易,認識了水利工程對於國家民生的重要,信陽的水利建設很大程度上杜絕了淮河對河道兩岸百姓的禍害,大大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以及城鎮人口的生活用水需求,可見水利工程的建設對於國民生產生活的重要性。我國人口眾多,水資源極度匱乏,眾多城市的缺水已經愈演愈烈,缺水所帶來的社會矛盾已經越發凸顯,西北的乾旱一次次的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怎麼樣杜絕大旱大澇?只有興修水利,合理利用水資源,保護水資源,杜絕汙染,保護生態平衡防止水土流失,實這條路還很長。作為一名學習水利專業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發揮自己的所長,好好學習,用自己的所學為祖國和人民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水利類實習報告 篇3

實習內容:

(一)水文觀測的常用方法

水文觀測是《水文與水資源學》教學當中的重要講授內容,通過實習、在課堂所學和自己查閱書籍和資料,對水文觀測的手段和方法都有了很多的掌握。水文觀測的物件包括很多方面,下面分別簡述。

1、降水量:

降水量的觀測最常用的方法為利用雨量器進行測定。雨量器有自記式的和非自記式的。自記式雨量器有三種主要型別:沉重式、浮筒及虹吸式、翻鬥式。自記雨量器能夠自動記錄累計降雨量,一般還配有遙測裝置,以便實時傳送資料。雨量器由於風的影響而具有誤差,特別是山嶺和森林中。雪的觀測誤差更大。

對大面積區域進行降雨觀測需要根據區域的形狀、地形、面積佈設較多的點,以取得一個流域的平均降雨資料。最簡單的計算一個流域的降水量的方法是算術平均法,適用於雨量器分佈均勻密集的情況。另外還有泰森多邊形法、網格法。

對於林內降雨常用受雨器法,製作一個面積較大的受雨器,佈設在標準地內,最後根據公式即可計算得出。

感測器測雨:雷達覆蓋面廣,並具有高度的時空分辨能力,能提供時段小至5分鐘和空間小至1km2的雨量估測值。利用紅外成象,衛星可以測定地球上廣大面積的降雨量。這些方法在國外運用的較多。

2、樹冠截留

截留包括很多過程,主要是樹幹流和樹冠截留。一般不直接測定,而是通過林冠水量的平衡方程計算:

p=p林內+i+p幹

式中:p——降雨量(mm)p林內——林內降雨量(mm)i——林冠截留量(mm)p幹——樹幹流(mm)

降雨量和林內降雨的測量方法已經做了敘述,現在介紹樹幹流的測定方法:

樹幹流指沿著枝條和分枝流動並最後順著主幹到達地面的那部分水。其測定通常為在樹幹基部用不透水的柔軟材料做成槽狀,承接樹幹莖流的水,匯入到測量裝置中,即可得出一棵樹的樹幹淨莖流流量,再根據其樹冠投影面積,即可換算得出樹幹流p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