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報告>

深入靈魂的熱愛作文

工作報告 閱讀(1.23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深入靈魂的熱愛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深入靈魂的熱愛作文

深入靈魂的熱愛作文1

書,吾之友也。每天讀一本書,我們就離成功更近了一步。讀書,給人以啟迪,指引人生方向,解決所遇困難。讀書,是流在我們身體中的血液,無時無刻不在充盈著我們的身體。甚至可以說,今日的我們,是由書創造打磨的。

曾記得第一本讀過的書,也是我最喜愛的書,叫《小故事,大道理》,因為裡面有許多故事,所以小時候捧著它絕不放手。一本厚厚的書,幾天就看完了,同時也深深地將一些人生智慧的結晶和道理都印入了腦海裡。每當我因為一己私慾要損害他人的利益時,每當我要因為不想堅持而放棄夢想時,它便發揮像鞭子一般的作用,提醒著我走人生的正道而不是繞彎路。回想起來,那時讀過的書,竟使我的身心都得以茁壯成長。

到了國中,讀的書便多了。《無字書圖書館》這本想象力超群的圖書,使我深深的認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和寫作的樂趣。《霧都孤兒》中主人公善良、純樸的不被世事所影響的心靈,指導我在逆境中也不要有所屈服,不管環境如何也要做真實的自己,絕不能放棄原則。就這樣跌跌撞撞的,我已閱讀了許多書,而我對於書籍的熱愛,也沒有一絲的減少。因為這書,是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無數個主人公,無數個可貴的、常人難以擁有的品質,都漂浮在我的腦海中,在我陷入黑暗之時,它們不斷地化身成為明燈,將我應走的道路照亮。在我不明白道理時,它們又會衍生出許許多多的分支,使我恍然大悟。人生,是一場修行,累的不是身體,是靈魂。書,是靈魂的修補匠,腐朽的靈魂要由高尚的修補,聖潔的靈魂才得以產生。

書,吾之良師良友也。有了這個朋友,說話做事便會更容易了。它將人生的道路鋪平,我們要做的只是向前邁進。它教會我,驕傲是一種軟弱,謙虛才是強大。我愛讀書,因為它已深入我的靈魂。

深入靈魂的熱愛作文2

與同學漫步在商場中,在嘈雜的商場中我們來到了一個安靜的區域。我快步走進鋼琴店,輕輕地抬起再放下琴凳,開啟鋼琴,彈起了我喜愛的一首中小型樂曲。清澈明朗的聲音迴盪在屋子裡,迴盪在我的耳朵裡,這聲音勾起了我的回憶。

優美的樂曲在客廳裡迴盪著,或快,或慢,或高昂,或柔和。我坐在老師身邊聽著,看著老師陶醉的神情,我也陶醉其中。黑白相間的琴鍵跳動著,手指每按一鍵,那鍵從邊緣開始,凹下去的深度越來越淺,形成一個平滑的斜坡。老師的手飛快地起落著,從手尖,到第一個關節,再到手指,然後到手腕。老師把我的小手放在他的大手上,我感受著手指的起落。在燈光的照射下,這兒彷彿就是一個舞臺。至今為止,我仍記著這場面。

窗外大雨滂沱,不時電閃雷鳴;窗內燈光明亮,在鋼琴旁站著我一個小人。我望著窗外,害怕與恐懼湧上心頭。再看看鋼琴,我還是想彈。我快速抬放椅子,翻開樂譜,清澈明朗的旋律進入我的耳朵,不一會兒,我忘記了窗外的所有。我感到,鋼琴就是我靈魂的支柱,注了我的生命。它的聲音,響徹在我的心裡。它知我的感受,懂我的想法,它讓我無比的輕鬆與快樂

音樂課上,老師給我們看音樂會。交響樂巨集偉的旋律響徹在我耳邊,當別人都拍手稱讚時,我卻因為沒有那清澈明朗的聲音苦惱。這時,那聲音出現了,鋼琴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發出了頗為重要的清澈明朗的聲音。在我的視線中,它逐漸變大,散發出光芒;在我的耳朵中,它逐漸變大,佔據了我的視覺;在我的心裡,它逐漸變大,燃燒著我的心房。它似乎告訴我,它就是那平凡的人類,但平凡的人正在各個角落中散發著光芒,感動著人心。

我用心地演奏著,它仍在不斷地告訴我,讓我有更深的思考。我愛鋼琴,正因它深入我的靈魂,它散發著清澈明朗的聲音,放鬆著我的身心,訴說著一個平凡的人也能光彩耀人,感動人心。它深入靈魂,滋潤著我的身心。

深入靈魂的熱愛作文3

微閉雙眼身心放鬆,我跟隨著美妙的鋼琴曲。《繡金匾》前後擺動,是了,鋼琴是我的命。

前一陣迷戀《射鵰英雄傳》,彈奏這首繡金匾時,我想起郭靖第一次和女兒身份的黃蓉見面的場景,微波盪漾,湖面上霧濛濛一片,傳來陣陣划水聲,接著,雲霧緩緩散開,一個面容清秀的女子,莞爾一笑,那便是蓉兒。對著摯愛的鋼琴我用音符講給他聽,心沉在其中,手指自然能夠聽我指揮,由輕柔朦朧的到迷人明朗的。這是一種樂趣,是一種極致的藝術表現,我把心交給了他,他也從來沒讓我無聊過。

他是個奇妙的物體,按下它身上的每一個琴鍵都有不一樣的效果,大三度,小三度,小二度,和絃……我經常自己創作旋律,紀念生活的點點滴滴,她是我靈魂的來源。

有時靜靜地聆聽鋼琴曲,望著它出神,彷彿還能看清當年小小的我坐在他面前,腿還夠不到他,我用力的按著每一個音,嘴角一直掛著微笑,看著我那搖頭搖腦的可愛模樣,我想,他見證了我的成長。

我熱愛他,他有個像人一樣的特點。他有感情,當然,都是演奏者和作曲家賦予他的,貝多芬命運坎坷,他,選擇了音樂,在音樂中他沉浸其中,隻身一人卻無比滿足。他悲傷的情緒通過音樂抒發出來,更為震撼,我很喜歡的一首《小夜曲,》是在向情人吐露真情浪漫深沉,就像我和他一樣,他讓我沉浸其中無法自拔,彈奏時猶如在大廳中央,我牽起了他的手,酣暢淋漓地跳舞,舞姿是曼妙,音樂是悅耳的,心情是多彩的,往往一曲終,仍是意猶未盡,他是我的整個世界。

音樂是人類最偉大最具價值的發明,他沒有國度的限制沒有區別對待,在音樂面前人人平等,他可感傷可歡快,可華麗可苦難,正因他展現著每個人的故事,才使他沒有褪色越發閃耀。她讓我寫下了自己的故事。

鋼琴在我細膩的心靈和靈活的手指下變得富有靈性,我的生活也因他而增添色彩,那是我的港灣是我的舞臺,他佔據著我的心。

深入靈魂的熱愛作文4

小時候我不明白爸媽對於他們口中的那個家,到底有著怎樣的熱愛。對於我這個出生並生長在國外的孩子來說,我實在無法理解。

記得小的時候,無論是看奧運會,冬奧會,殘奧會,錦標賽還是什麼別的比賽,爸爸和媽媽最期待的是那個印有五星紅旗的中國隊入場。那時無論媽媽在幹什麼活兒,只要聽到爸爸一聲:“中國隊進場了!”便會立馬放下手中的活兒,走到電視機前。眼睛裡是少有的激動。我問爸爸幹什麼。他揉了揉我的頭告訴我:“傻孩子,這是家,是家人!”年幼的我無法理解他嘴裡的家和家人的真正意識。

後來有一次,爸回國出差帶回了一箱我從未見過的白色玉米,還沒等箱子完全開啟,媽媽就從縫隙中拔出幾根玉米。隨著玉米的香味慢慢蔓延,媽媽從鍋中撈出了玉米,招呼我過來吃。說著便自己咬了一大口,“嗯——好吃!就喜歡這味兒,家裡的味兒!”家的味道?帶著疑問,輕輕咬了一小口。不好吃啊!沒有平時吃的玉米的鮮甜味兒,還有點兒粘牙,我象徵性的咬了幾口便放回了桌子上,爸爸卻一臉心疼的槍了過去:“沒品位,這多好吃啊!”我不明白到底他們對家有著怎樣的熱愛,才能對這一一個索然無味的玉米吃的津津有味。

再到後來,爸爸的工作終於有了調動,可以回國。不同於他們的激動和欣喜,我有點兒不願意,有點兒擔憂。我怕不太會說中文的我會交不到朋友。可後來當我突然發現爸媽不再帶著一絲外國人的語調和別人說話,鄰里間意外的很迅速的熟絡了起來時,我也開始意識到自己竟然可以把中文說的很溜,交了那麼多的新朋友。我才開始明白他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

對於像他們一樣離開“母親”懷抱在外闖蕩的遊子來說,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牽掛,熱愛這片土地,而這種熱愛也早已伴隨著華夏的血脈,深深的刻在了靈魂的深處,無法動搖。

深入靈魂的熱愛作文5

坐著汽車駛入麥田的深處,嗅著麥子的氣息,感受著秋天的絲絲涼意,想象著家鄉的味道。

在這個為學習奔波的假期快要結束之際,我終於得以回到故鄉。家鄉的麥田是翻滾的巨浪。輕風吹拂,無邊無際的麥田泛起層層麥浪,翻滾著,湧動著。麥子也低下頭,彎著腰,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這金黃色的海洋啊,如此放肆的吞噬著我的思緒,勾引著我的食慾,使我深深陶醉在這片波濤之中。

穿過一條條街巷,路上的石板讓我的行程十分顛簸。漸漸地,漸漸地,這風景愈加熟悉,終於停在了門前。輕快地下了車,小跑著跨入門,聽著看家狗聲嘶力竭的歡迎,這是如此地幸福啊。

猛地推開廚房的門,一股熱氣從裡面湧出,帶著一股清香,蔓延著,蔓延著,侵佔了我的心,勾引著我的味蕾。映入眼簾的是金黃的土豆塊混合著肥瘦相間的紅燒肉,琳琅滿目的“炒三丁”,漂浮在微微泛白的骨湯上頗具魅力的白花花的大肉,以及沉在湯底的若隱若現的塊塊白蘿蔔與香菇……

二話不說,列席而坐,在空曠的大院中開始享用美味。一家人坐在一起進食的感覺真好!大哥狼吞虎嚥的啃著豬蹄,快活地眼睛眯成一條縫;二哥盤腿而坐,嘴上還夾雜著菜末;大姐也大口地嚼著,完全毀掉了平日的淑女形象。我也是同樣,幸福極了,而這菜的創作者——姥姥,在旁觀看,臉上綻開了燦爛的笑容。

我自幼就愛極了姥姥做的菜。上幼兒園的時候哭著鬧著找姥姥,硬是要吃她老人家做的菜,姥姥一直以此事為榮。

再看著現在的姥姥,帶著白色的帽子,穿著親手製作的布鞋,直立的站在桌旁。她宛然就是廣大農民的寫照,或許我一直愛著的菜中的家鄉的味道,也是隻有農民才能做出的吧。

想想現在的主流,那些樂於在飯館吃飯的人們,是否曾體驗過如此的家鄉的味道?有沒有過在進食的同時停止思慮過食品的安全?

試著去感受家鄉的味道吧!我熱愛這麥子的清香,飯菜的美味,還有從中品味到的家鄉的味道。

深入靈魂的`熱愛作文6

尖叫聲充斥著我的耳膜。睜開眼,望見臺下滿眼的熒光棒海。我笑了笑,深吸一口氣。走向舞臺中央……

我一直都願意承認自己與音樂的羈絆,到死也不願放棄。好似生來黃致列這個名字後面,就該有音樂二字的“一席之地”。這份對音樂無邊際的熱愛早已深入靈魂。今生再不願割捨……

兒時,聽見音樂的響起,我便不由自由地跟隨其搖擺。那時懵懂的我又怎會想到它就像一個巨大的漩渦一樣錯綜複雜。而我就這樣毫無防備地甘心沉淪。只不過那是份最初的純真靈魂之愛吧!

剛到首爾的日子裡。我不停地告訴自己即使再困難都不可以放棄音樂,只因那是我最初的追逐。打工結束後,高架橋下便是我的專屬舞臺。我是一個“橋下歌者”,享受地迎著寒風,獨自一人打著寒顫,用自己的滿腔熱血、沙啞的嗓音,唱出自己最本真質樸的熱愛及夢的追求。我常想:

寒風中有那麼一個人,張開雙臂,即使凍得瑟瑟發抖,卻依舊迫切地發出一個又一個優美的音符。那裡面飽涵我對音樂熾烈的熱愛與訴求,又同時激發著我體內的音樂熱血。那好像要撕裂我的身體迸發出來的熱血,便是我對音樂的沉淪痴迷。

但,命運女神的雙臂好像從來都吝嗇於擁抱我。當我開始看到一絲絲希望的曙光時,她卻親手把我推向那看似萬劫不復的深淵。我開始萎靡不振,但卻又是夢,救贖了我接近放縱的心。它及時地助我踩住“剎車”,於是我開始思考,我曾無數次沉淪罵自己為何要放棄?但還好,值得慶幸的是我沒有偏離航線。回到了無邊的音樂世界。這大概便是不棄的靈魂之愛了吧!

這一路的風風雨雨,我明白,要想成功,歷練是必須的,沒有一個人的成功是白白得來的。哪怕,我曾蟄伏9年,在橋下歌唱又何妨?那是我的力量助我成功。

閉眼的瞬間,音樂前奏響起,我漸漸地開始唱出自己的輝煌音樂時代,而此時的臺下一片沸騰……

深入靈魂的熱愛作文7

曾經,我有過那麼一些帶著詩意的聯想,感覺自己的童年歲月,就是記錄在散發著松香味的小提琴上,一個音符,一段旋律的,推進著生命的前行。在白中發黃的弓毛上,在泛著金屬光澤的琴絃上,在琴身的一道道劃痕裡,我的熱愛滲入靈魂。

仍記初聞小提琴的琴聲,那不知名的白色東西在琴絃上緩慢滑動,於是舒緩的旋律如流水般溢位。它的聲音彷彿水中的魚兒遊動,撥出一層層的音紋,聽起來清靈而舒服,感覺整個人都浸在音樂的溫水中,那一刻,說不清是什麼感覺,只覺得有東西一下從靈魂深處湧出。

從那以後,我就愛上了小提琴,我愛它悠揚的聲音。愛它優美的琴身。為了我的熱愛,我犧牲了自己玩的時間,休息的時間,去練習小提琴,夢想著有一天小提琴家拉出的音樂能從我的手下流出。

最開始,我只能每天練習架琴姿勢,每天站在鏡子前,我只有下巴夾著琴託,左手端著琴頸,右手握著弓,腦中幻想哪怕是隻拉出一個音符。不知流了多少汗,手痠了多少回,但是為了我深入靈魂的熱愛,我無悔。終於,我可以練習譜子了,可在弓毛滑動琴絃的那一刻,我大失所望。別人拉出的好聽的旋律哪去了?為何我拉出的是鋸木頭般的噪音?一系列疑問從我腦中冒出。但我不退縮,為了我的熱愛,我迎刃而上。

之後,我接連學到了揉弦,跳弓,泛音等技巧。常常因小拇指沒勁兒而壓弓吃力,最後抽筋,揉弦揉的太多而指肚上留下一道道印痕,或是長時間架臂而胳膊酸脹,很多次我都想放棄,但轉念一想媽媽常說的話:“人生在世就是在不斷跌倒中前進的,所以別抗拒暫時的失意和苦難,它們是比起一時的成功更能幫助到你的東西。”我又有信念堅持下去自己的這份熱愛了。

當你在追逐自己喜歡的東西的道路上遇到了非常多的挫折,並都熬了過去的時候,你就再也放不下對它深入靈魂的熱愛了。這,是我在練琴的道路上悟出的道理。

深入靈魂的熱愛作文8

夜幕降臨,趴在窗前再次翻開那本已經被翻得很舊的書,裡面印刷著的是蒼涼的文字。伴著周圍的一片寧靜,讀著那本《流言》,再一次的領會那深深印刻在靈魂上的“張派”文字。

人性的思考,跌宕的命運,“犯衝”的色彩,基調的蒼涼,結構的參差,意像的繁多,這便是張愛玲的文字“張派”。

極其痴迷於這紙上的字元。甚至去模仿那蒼涼。紙頁間,那文字燦爛奪目且喧囂卻又參雜著極度孤寂。華麗的詞藻下透露著絲絲幽暗,埋藏著淡淡憂傷。在現實與幻想中來回穿梭並交織在了一起。然而自己紙上的文字卻盡顯怪異。

閱讀著這些文字,彷彿看到一女子在朦朧煙雨之中打著油紙傘,穿著旗袍,走在那青石板路上,神情高傲而漠然,但眉眼間卻透露著風華絕美之韻,這便是張愛玲。

有人曾經這樣評論:她以鶴姿仰視,冷靜自信、獨立,甚至毒辣,永遠見不著她頭頂上的硃紅,她一生經歷坎坷——童年陰影,婚姻不幸,晚年孤寂。也許正是因為這樣她才可以以旁觀者的目光,冷靜,裴然的寫出類似“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子,裡面爬滿了蝨子”這樣蒼涼、悲哀、毒辣的話語。

記得尤為清晰,當念給同伴時,他們的五官都皺在了一起,甚至說著:“你不覺得很噁心麼”的話語,我只是笑著合上了書,笑著看他們不明所以的眼神,笑他們其實什麼也不懂,只看到了表面的浮華。

張愛玲筆下描繪的灰調世界與魯迅先生寫的“國民劣根性”如出一轍。甚至寫出了“人性的弱點”。如此冷靜,如此淒涼。

順著窗外望去,好似在天邊。天邊顏色不再是深沉的湛藍色,而是一片明亮。那便是城市的中心,在這喧鬧、繁華、浮誇的世界,又有多少人在面對時不是紙醉金迷。到處是犬馬聲色,燈紅酒綠。而我則用“張派”的文字去看,去思考,並學著她的感覺記下。

深入靈魂的熱愛作文9

如果說,世上還有什麼事物讓我沉迷著不得解脫,那就是佛陀的智慧與思想,讓我熱愛著一刻也不能放下。

這種熱愛是靈魂的,是精神的,是那種一旦明瞭其精神所在,我便沉淪了。

我沉淪在一種史無前例的熱愛中。於是,對著一尊尊佛像,我是滿心歡喜而至誠膜拜。這時,我不是迷者。我不因深信一種事物而迷失自我。我,還是那個我,只不過那個肉體存在的我,這一刻,明瞭我是誰,我來到人世間的責任與使命是什麼。

在膜拜佛陀的聖像面前,我讀懂了佛陀千百年如如不動的情懷。當年的佛陀,看見人世間眾生的生老病死的苦難。他便開始了思索生命,眾生為什麼要受這種種苦難?當佛陀放下人世間最尊貴的王位而尋找生命的本源,佛陀智慧的人生開始了。

在佛陀經歷種種磨難的日子中,佛陀終於悟出:人人都具如來本性。而人人不能再現如來本性的因緣,只為貪嗔痴念斷滅了人本來具有的智慧德能。人本來具有的智慧德能就如一個大寶藏,人人都具有,但人人又不懂得善用。而不善用的因緣是人不明白自己。

當年的佛陀看見世人忙碌著追名逐利而忘記生命的真我。於是,在圓滿自我後,開始了長達四十九年的弘揚佛法,普度眾生的教學生涯。以善知識教化眾生明瞭生命而成就自我。這時,佛陀就是天地之中一盞智慧的長明燈。

在這盞智慧的長明燈面前,我讀懂了生命,明白了生命,從而明白了我是誰。明白我是誰的我,生命不再迷茫,不在彷徨,從此,顛倒輪迴的苦難就此滅斷。滅度苦難的我,因為深愛著佛陀而繼承了佛陀的大願,我也要如佛陀一般,讓眾生明瞭自我而讀懂自我。這時,人世間因為都是真我,善我而吉祥如意。而我就如佛陀一般成為天地一盞智慧的長明燈,明亮著、照耀著美麗的人間。

深入靈魂的熱愛作文10

還記得夏日裡,那大雨過後的場景嗎?清澈的藍天,厚實的白雲。但我想說的東西,並沒有這麼大。它很小很小,小到不容易被人發現,但卻擁有著支撐起一個家的承受力。對的,蝸牛。一個小小的生命,卻有著不一樣的靈魂。

雨後紅色的磚牆上,時不時的會碰到一兩隻吧。可只是掛在牆上的那一個個小房子而已,想讓他出門還挺難呢。

有時候會很好奇,它為什麼不出來,因為害怕?不過我還是比較相信它在呼呼大睡。對啊,它那麼小,每天都要獨自撐起一個家,怎麼可能不會累啊。其實,有時候想想,我們好像真的不如這個小傢伙。從小就開始獨自生活,而我們都這麼大了,還需要不停的粘著家長,沒有一點自立的意願。蝸牛們每天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從不放棄;而我們,有一點點的風吹草動、有一點點的不順心,就開始自暴自棄,不是嗎?看看那小小的軀殼,裡面裝著一個多麼巨大的靈魂啊,遠遠勝過我們。

嘿!你看,那小傢伙出家門了,是睡醒了吧。好慢……他向著屋頂一點點挪去,好有耐心。

每一次看到這個情景,心裡都是酸酸的。我們伸手就能碰到的地方,在他們眼裡也許要走一整天也說不定。它們願意去登上頂峰,所以一步步向前。偶爾沒有抓住,它們有可能會摔落下來。可是,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的下滑。但它們依舊可以登頂,因為它們不放棄。累了,鑽回家中休息一會;倦了,就趴在那裡一動不動,重新振作精神,繼續向上攀爬。這不正是我們應當借鑑的麼?我們一次次的練兵,一次次的測驗,也會累,也會倦。我們也要堅持下去,才會成功啊。

牽起蝸牛的手,一起去散步,慢慢走,與這個偉大的靈魂,一邊走,一邊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