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愛好>

中國小食品安全基本知識

愛好 閱讀(1.89W)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學生的健康牽動著千萬個家庭的心,一旦發生食品衛生問題往往影響到一個大群體,輕者影響學生學習,重者影響社會的穩定性。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中國小食品安全基本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中國小食品安全基本知識

  中國小食品安全基本知識

一、什麼是食品質量安全?

食品質量安全是指食品質量狀況對食用者健康、安全的保證程度。包括三方面內容:

一是食品的汙染導致的質量安全問題。例:生物性汙染、化學性汙染、物理性汙染等。

二是食品工業技術發展所帶來的質量安全問題。如:食品新增劑、食品生產配劑、介質以及輻射食品、轉基因食品等。

三是濫用食品標識。例:偽造食品標識、缺少警示說明、虛假標註食品功能或成分、缺少中文食品標識(進口食品)等。

二、食品或者其包裝上的標識必須真實,並符合下列要求:

①有食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

②有中文標明的食品名稱、生產廠廠名和廠址;

③有中文標明的食品規格、重量、所含主要成分的名稱和含量;需要事先讓消費者知曉的,應當在外包裝上標明,或者預先向消費者提供有關資料;

④在顯著位置清晰地標明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⑤實行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的食品,還必須加貼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標誌。

⑥銷售散裝食品的,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明示食品名稱、產地、生產企業、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三、如何判別偽劣食品?

偽劣食品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們在日常購物時卻難以識別。《偽劣食品防範“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記的方式引導消費者強化食品安全自我防範,以期使偽劣食品因缺乏市場而退出市場。防範“七字法”:即防“豔、白、反、長、散、低、小”。

一防“豔”。對顏色過分豔麗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蠟果一樣又大又紅又亮、鹹菜梗亮黃誘人、瓶裝的蕨菜鮮綠不褪色等,要留個心眼,是不是在新增色素上有問題?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會有漂白劑、增白劑、麵粉處理劑等化學品的危害。

三防“長”。儘量少吃保質期過長的食品,3℃貯藏的包裝熟肉禽類產品採用巴氏殺菌的,保質期一般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長的食物,如果食用過多可能對身體產生影響。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業的產品,這類企業的食品平均抽樣合格率最低,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這些企業出現。

六防“低”。“低”是指在價格上明顯低於一般價格水平的食品,價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貓膩”。

七防“散”。散就是散裝食品,有些集貿市場銷售的散裝豆製品、散裝熟食、醬菜等可能來自地下加工廠。

指攝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質當作食品攝入後出現的非傳染性(不屬於傳染病)的急性、亞急性疾病。

食物中毒的特點:(1)毒的潛伏期較短。集體暴發性食物中毒時,很多人在短時間內同時發表或相繼發病,在短時間內達到高峰。(2)病人有大致相同的中毒表現。(3)發病和吃某種中毒食品有關。凡進食這種中毒食品的人大都發病,沒有進食這種中毒食品的人不發病。一般發病範圍和這種中毒食品分佈的區域一致,停止食用這種中毒食品後,發病很快停止。(4)食物中毒病人對健康人不直接傳染。

食物中毒的分類:根據中毒食品,將食物中毒分成五類:(1)細菌性食物中毒(2)真菌性食物中毒(3)動物性食物中毒(4)植物性食物中毒(5)化學性食物中毒。

微生物食物中毒:包括細菌、病毒、真菌等引發的食物中毒。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繁殖不易被發現,但是當微生物繁殖數量增加到一定數量達到致病菌量或者產生毒素以後,就導致食物中毒的發生了。

細菌性食物中毒:是吃了含有大量活的細菌或者細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見的一類。最多發生的是葡萄球菌、腸球菌、李斯特氏菌、沙門氏菌和致病性大腸菌、副溶血弧菌、蠟樣芽孢桿菌和肉毒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病毒性食物中毒:是攝入帶有病毒的食品而發生的食物中毒,危害大,食用前應該充分加熱食品。

真菌性球菌:真菌多見的是黴菌及其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見的有黴變甘蔗中毒和赤黴病麥中毒。

植物性食物中毒:常見的是把植物的有毒的花草、果實、種子誤食而引起的中毒。如誤食毒蘑菇、發芽的馬鈴薯、菜豆、苦杏仁、毒芹、蓖麻子等引起的中毒。

有毒動物中毒:在我們的生活中易加誤食的一部分有毒動物的中毒,動物所含的自然毒素有的僅存於動物的區域性臟器、組織或分泌物中。常見的有河豚魚、泥螺和鮑魚。

化學性食物中毒:常見的有鉛、砷、汞、有機磷和亞硝酸鹽中毒,還有酸敗油脂中毒。

五、引起食物中毒常見的有十大因素

1、不適當地冷藏食物(冷藏溫度不夠);

2、在室溫下貯藏食物(室溫在危險溫度帶範圍內);

3、過早地準備食物(使細菌有足夠的繁殖時間);

4、不適當地冷卻食物(冷卻時間過長);

5、不適當地加熱食物(加熱不徹底或低溫長時間加熱);

6、內務管理不善(偶然的汙染事故);

7、交叉汙染(衛生制度不健全,個人衛生習慣不良);

8、不適當地解凍食物(在室溫條件下解凍);

9、食品加工或製作人員有感染並且有不良衛生習慣;

10、已加工的食物被汙染。

六、食物中毒可出現多種症狀:

食物中毒者最常見的症狀是、面板彈性消失、肢體冰涼、脈搏細弱、血壓降低,甚至可致休克。

食物中毒後的應急措施:食物中毒發生後,千萬不要恐慌,劇烈嘔吐、腹瀉,同時伴有中上腹部疼痛。食物中毒者常會因上吐下瀉而出現脫水症狀,如口乾、眼窩下陷自亂陣腳,可以採取以下應急措施:

飲水:立即飲用大量乾淨的水,對毒素進行稀釋。

催吐:用手指壓迫咽喉,儘可能將胃裡的食物吐出。

處理:將引起中毒的飲食進行有效處理,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七、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食品安全製作五大“黃金守則”:

1 、保持清潔。勤洗手-取食品前洗手、準備和加工食品期間經常洗手、便後洗手;清洗和消毒用於準備食品的所有場所、裝置和餐飲具;避免蟲、鼠及其其他動物進入廚房和接近食物。

2 、生熟分開。生的肉、禽、蛋和海產品要與其它食物分開;生和熟食品的餐飲具、工具、用具要分開;避免交叉汙染。

3、 徹底煮熟。食物要燒熟、煮透,中心溫度得到85度以上,尤其是肉、禽、蛋和海產品;熟食再次加熱要徹底。

4、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熟食要儲存在冰箱裡,也不能夠長時間存放;熟食和冷盤做好後在室溫下存放不得超過2小時;冷凍食品不要在室溫下化凍;

5 、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食品用水要安全;選擇衛生安全的餐飲具;選擇衛生安全的紙巾;水果和蔬菜要清洗乾淨,生吃要消毒;螃蟹、甲魚、黃鱔要吃鮮活的。

八、給同學們的幾點建議

1、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餐盒裝食物,自己攜帶飯盒既衛生又經濟。

2、不買不食腐敗變質、汙穢不潔及其它含有害物質的食品;

3、不食用來歷不明的食品;不購買無廠名廠址和保質期等標識不全的食品;

4、不光顧無證無照的流動攤檔和衛生條件不佳的飲食店;不隨意購買、食用街頭小攤販出售的'劣質食品、飲料。這些劣質食品、飲料往往衛生質量不合格,食用、飲用會危害健康。

5、不食用在室溫條件下放置超過2小時的熟食和剩餘食品;

6 、不隨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種類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毒素,缺乏經驗的人很難辨別清楚,只有不隨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確保安全。

7、生吃瓜果要洗淨。瓜果蔬菜在生長過程中不僅會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蟲卵,還有殘留的農藥、殺蟲劑等,如果不清洗乾淨,不僅可能染上疾病,還可能造成農藥中毒。

8、不飲用不潔淨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來水;水是否乾淨,僅憑肉眼很難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開水最安全。

9、直接食用的瓜果應用潔淨的水徹底清洗並儘可能去皮;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食物腐爛變質,就會味道變酸、變苦;散發出異味兒,這是因為細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這些食物會造成食物中毒。

10、進食前或便後應將雙手洗淨;養成吃東西以前洗手的習慣。人的雙手每天干這幹那,接觸各種各樣的東西。會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蟲卵。吃東西以前認真用肥皂洗淨雙手,才能減少“病從口入”的可能。

11、在進食的過程中如發現感官性狀異常,應立即停止進食。

  中國小食品安全基本知識:怎樣預防食物中毒

1.飲用符合衛生要求的飲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潔淨的水。最好是喝白開水。

2.警惕誤食有毒有害物質引起中毒。裝有消毒劑、殺蟲劑或鼠藥的容器用後一定要妥善處理,防止用來喝水或誤用而引起中毒。

3.儘量不吃剩飯菜。如需食用,應徹底加熱。剩飯菜,剩的甜點心、牛奶等都是細菌的良好培養基,不徹底加熱會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

4.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不良的個人衛生習慣會把致病菌從人體帶到食物上去。比如說,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汙染了的食物就會進入消化道,就會引發細菌性食物中毒。

5.選擇新鮮和安全的食品。購買食品時,要注意檢視其感官性狀,是否有腐敗變質。尤其是對小食品,不要只看其花花綠綠的外表誘人,要檢視其生產日期、保質期,是否有廠名、廠址、生產許可證號(QS號)等標識。不能買過期食品和沒有廠名廠址的產品。否則,一旦出現質量問題無法追究。

6.食品在食用前要徹底清潔。生吃瓜果要洗淨。瓜果蔬菜在生長過程中不僅會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蟲卵,還有殘留的農藥、殺蟲劑等,如果不清洗乾淨,不僅可能染上疾病,還可能造成農藥中毒。需加熱的食物要加熱徹底。如菜豆和豆漿含有皁甙等毒素,不徹底加熱會引起中毒。

7.不吃黴變的糧食、甘蔗、花生米(粒上有黴點),其中的黴菌毒素會引起中毒。

8.不到沒有衛生許可證的小攤販處購買食物。

9.提倡體育鍛鍊,增強機體免疫力,抵禦細菌的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