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愛好>

三國時期著名隱士管寧簡介

愛好 閱讀(1.17W)

郭淮,字伯濟,太原陽曲(今山西太原)人。三國時期魏國名將,官至車騎將軍,封陽曲侯。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國時期著名隱士管寧簡介,希望大家喜歡!

三國時期著名隱士管寧簡介
  管寧生平簡介

管寧是東漢末年有名的隱士,是春秋時期管仲的後代,與華歆、邴原被世人並稱為“一龍”,華歆為龍頭、管寧為龍尾。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管寧聽說了遼東的公孫度在海外推行政令,所以就和邴原等人到了遼東避難,拜見公孫度。避世遼東的管寧只談儒家學說經典,不談世事,之後寧也隱居到了山中。當時不少人都追隨管寧,跟著他住到了山裡,逐漸成了一個小村落,管寧就在這裡給大家教授禮儀和儒家經典。

後來魏文帝命大臣推薦又能力的隱士,在曹魏效力的華歆第一個就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管寧。曹丕就專門用車派人前去請管寧,但是管寧經過慎重考慮,擔心禍亂四起,所以就推辭沒有去上任。曹丕死後,曹睿繼位,華歆請辭推薦管寧出任,曹睿下旨請管寧出山,最後管寧還是堅守自己的操守,抗命不從。最後曹芳下詔以極高的禮制去請管寧,但是管寧不行去世,時年八十四歲高壽。

  管寧交友的兩個標準

管寧和華歆本是好朋友,但是通過他們的兩個故事,可以看出管寧交友的兩個標準。其中一個故事是這樣的:一次,管寧和華歆一同在園子裡鋤地,發現了一塊金子,管寧認為不可以要,但是華歆卻捨不得,而且嘴上卻還說著不在乎金錢。這個時候,管寧已經對華歆非常不滿了。而另一個故事是說管寧和華歆在一起看書,但是華歆的目光卻被外面豪華的馬車吸引而去,並且非常羨慕,管寧當即就和華歆斷了朋友關係。

所以說從這兩個故事可以看出,管寧交友兩個標準其中一個就是志同道合。華歆愛慕虛榮金錢的人品和管寧淡泊名利是完全不同的.,還是應了那句話——道不同,不相為謀。而管寧交友的兩個標準的另一個則是朋友之間的真誠。交友貴在真誠,而真誠也可說成真摯。朋友之間若是沒有真誠,那麼並不能算的上是朋友,最多隻能算損友罷了,華歆明明對金子動了心,可是嘴上卻不這麼說,這是根本就沒把管寧的話放在心上而已。由此可見,華歆和管寧的價值觀人生觀都完全不同,這樣的兩個人是不可能成為朋友的。

通過管寧交友的兩個標準可以看出管寧不僅是淡泊名利的,他更注重的是真誠,兩個人之間如果連真誠都沒有,那麼無論是什麼關係都是沒有辦法繼續下去的。

  管寧禮讓的故事

管寧禮讓主要講述的是在管寧居住的小村子裡的一件事。那個時候人們都在井邊打水,經常因為這件事兒發生衝突爭鬥,管寧見了便很擔心這樣的情況,於是他用自己為數不多的積蓄買了很多的打水器具,以供人們打水用同時不詳讓別人知道這件事是他做的。

人們看見器具又得知了是管寧所做的,很是自責感慨,從此再也不爭鬥了。另一件關於管寧禮讓的故事說的是鄰居家的牛破壞了管寧的田地,管寧不但不生氣責問,反而親自將牛拉到路邊餵食,等到鄰居家接過牛的時候,心裡也是愧疚極了,像是做錯了什麼大事兒一樣。從此之後,管寧生活的地方便再也沒有爭鬥了,而管寧禮讓的故事也流傳到各地。

管寧是管仲的後人,雖然家中並不富裕,但他堅持用自己的積蓄過著清苦的日子,並且放棄了多次國家帝王的召喚,過著平淡質樸的普通人的生活。他可以因為“道不同不相為謀”而與好友斷交,也能為了自己的志氣,拒絕親戚朋友的資助,他放棄了名與利,只願意為自己而活。

但是這樣說又有些不公平,在管寧禮讓的故事中,村人打水爭鬥其實和管寧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可是他卻可以為了別人而著想,可見他並不是真正的清高冷漠之人,雖然淡泊名利,但是卻有著自己的為人處事的原則。而在鄰居牛禍亂了自己的田地之時,他反而讓鄰居自己認識到了錯誤而悔恨不已,說起來他也是個聰慧豁達的人。